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的屈服接近度分析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隧道工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隧道工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涉及到许多工程学科的知识。

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围岩的稳定性对隧道的安全和可持续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隧道工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成为了工程师们研究和解决的难题。

隧道工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可以分为岩石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

岩石力学分析是指通过实地勘探和采样,对隧道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实验室测试,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了解围岩的强度、变形性能、破坏特性等。

这样可以为隧道设计提供关键的参数和参考依据。

进行岩石力学分析时,首先需要对围岩进行采样。

通过岩芯和地质面的观察,可以得到围岩的颜色、结构、岩石类型等基本信息。

然后,利用岩石工程力学测试,如拉伸试验、压缩试验等,确定围岩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单轴和三轴剪切试验,以评估岩石的抗剪强度。

这些实验数据可以为后续的数值模拟提供基础。

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模拟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和预测。

在数值模拟中,主要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

首先,需要根据岩石力学分析得到的实验数据,建立围岩的材料模型和边界条件。

然后,将隧道建模,并将岩石材料模型应用于模拟中。

最后,对围岩施加负荷,通过计算机模拟围岩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在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时,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

其中,地下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地下水的存在会显著影响围岩的稳定性。

当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地下水时,要通过合理的抽水措施来控制地下水位,减少对围岩的影响。

此外,还要考虑到隧道周围的地质构造和应力状态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确定围岩稳定性的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对隧道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运营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了解围岩的力学特性,预测围岩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因此,在隧道工程中,围岩稳定性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地铁隧道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

围岩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对于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来说,合理的围岩稳定性分析非常重要。

一、围岩特性分析在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围岩的特性进行分析。

围岩的特性包括岩性、结构、强度、稳定性等方面。

岩性可以分为软岩、硬岩等不同类型,而结构则包括岩体的裂缝、节理等特征。

这些特性对于围岩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二、应力环境分析地铁隧道施工中,围岩所承受的应力环境是很复杂的,包括地表荷载、地下水压力、地壳运动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应力环境的影响。

例如,地表荷载会对围岩产生额外的压力,而地下水压力则可能导致围岩的软化和溶解。

因此,在分析围岩稳定性时需要考虑这些应力环境的综合影响。

三、工程地质调查与分析工程地质调查是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基础,通过对地铁隧道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围岩的稳定性。

工程地质调查包括地层、地下水、岩土体等方面的调查。

这些数据可以为围岩稳定性的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在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有效应力、稳定性系数、岩体开挖应力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五、围岩支护设计基于围岩稳定性的分析结果,需要进行围岩支护的设计。

根据不同的围岩特性和施工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的支护方式,如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锚杆等。

支护设计的目的是保证围岩的稳定性,防止隧道发生塌方等意外情况。

六、围岩监测与预警施工过程中,对围岩进行实时监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监测实时了解围岩的变形和应力状态,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围岩监测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应力监测、位移监测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监测数据可以预测围岩的破坏程度,并及时进行预警。

隧道工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隧道工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隧道工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项目,其中围岩的稳定性对于隧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隧道工程中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性围岩是指构成隧道周围墙壁的地质层,其稳定性是保证隧道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

围岩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层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地应力状态等。

二、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了评估围岩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1. 岩体力学参数测试: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测试,获取围岩的力学参数,如强度、刚度等。

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对于稳定性分析非常重要。

2.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有限元或离散元等数值模拟方法,对围岩进行力学分析,预测其变形和破坏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多种力学因素,并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

3. 实地观察和监测:利用现场观察和监测手段,对隧道的变形、裂缝、水渗等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些观测数据可以为围岩稳定性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三、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影响因素围岩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地质情况:包括岩性、岩层结构、断裂和节理等。

不同的地质条件会对围岩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2.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下水流等因素对围岩的饱水状态和应力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地下应力状态:地应力是指地层中存在的自重应力和外界荷载所引起的应力。

合理的地应力分析对于围岩稳定性评估至关重要。

4. 施工过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如钻孔、爆破、掘进等操作会对围岩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合理考虑。

四、围岩稳定性分析解决方案在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解决方案:1. 合理设计支护结构:通过合理的支护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围岩的稳定性。

常用的支护方法包括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衬砌等。

2. 注浆加固:在围岩中注入硬化材料,增加其强度和刚度,提高稳定性。

注浆加固是常用的围岩稳定措施之一。

采用不同屈服准则对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成果的影响研究

采用不同屈服准则对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成果的影响研究

其 中 为岩 土 材料 的 内摩 擦角 。
上述三 种 屈服 准 则在 盯平 面投 影如 图 1 示 。 所
Mo r o lmb屈 服 准 则 的 屈 服 面 是 一 个 六 边 形 h —C uo
蓄爹 , r

/ /

/ / / / /
锥 体 , rce —Pae 屈服准 则 的屈服 面是 Mor Dukr rgr h— C uo ol mb六 边 形 锥 体 的 内 切 圆 锥 , i ke i Ze iwc n z— P ne 服准 则则 是对 Mor o l ad 屈 h —C u mb六边形 锥 体 o
对 于 洞室 岩 体 目前 采 用 弹 塑性 或 粘 弹 ( ) 塑 性
并 用双 曲线 近 似 屈 服面 在 z平 面 E的投 影 得
到:
= 一sn i =a2 i 一C C n‘ 一 2 OS as
模型进行模拟分析 。常用的弹塑性模型屈服准则有
三 种 : h —C uo Mor olmb准 则 、D ukr—Pae 服 rce rgr屈

cs 。
稳 定分 析 与支 护设计 直 接关 系 到 电站 的安全运 行 和 工 程投 资 , 因此 对 地下 洞 室群 的 围岩 稳 定 性 研究 分 析 非 常重要 。

其中0 为罗台应力角 , 其取值范 围为 :

r < r
在地下 洞 室群 的 围岩稳 定性 研究 中除 了吸取 专 家 的意见 和 已建工 程 的经 验 外 , 行 围岩 稳 定性 力 进 学 数值 分 析研 究也 是 一 种 方 法 , 其 对 较 大 规模 的 尤
杂 , 挖及 支 护工程 量 巨大 , 开 地下 厂房 洞 室群 的 围岩

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支护体系受力特征的试验研究_赵勇

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支护体系受力特征的试验研究_赵勇
根据隧道开挖后的地质调查,3 个监测断面的 地质条件较为接近,围岩岩性均为清溪组中段(Єq2) 砂岩和炭质页岩,围岩均呈碎裂结构,完整性差, 节理裂隙发育。砂岩与页岩呈互层状产出,其中, 第一、二试验段页岩出露较多,为 V 级围岩,第三 试验段砂岩出露较多,为 IV 级围岩。
4 监测结果及分析
4.1 锚杆轴力 锚杆轴力是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锚杆
DK372+760 DK372+640
DK372+615
轴力的分布主要受围岩状况、锚杆类型、锚杆埋设 时间及埋设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锚杆所受的剪切力 与其轴力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量测锚杆 轴力来分析其所受剪切力的大小及分布,从而进一 步分析隧道围岩的变形状态[6]。锚杆轴力的分布型 式较多[7],其中两端小、中间大的非均匀分布是全 长锚固型锚杆的主要分布型式[8-9],在这种分布型式 中,锚杆轴力峰值的位置与围岩塑性松动圈的范围 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可根据锚杆轴力峰值的位 置大致推断围岩松动圈的范围[10-12]。
• 1664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年
1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公路的大规模修建以及建设标 准的提高,隧道越来越多地成为穿山越岭的首选, 而软弱围岩隧道支护体系的设计和施工一直是隧道 建设中的难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 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吴梦军与黄伦海[1]对四车道 公路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下的施工动态过程进行了 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四车道隧道在不 同施工方法下的动态施工力学特征;谭忠盛等[2-3] 采用现场试验手段对大断面深埋和浅埋黄土隧道锚 杆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锚杆的力学特征, 并认为拱部锚杆的支护效果不明显,可以取消;夏 才初等[4]分析了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和支护系统 的变形及受力特点,指出小净距隧道开挖影响的时 空范围和隧道衬砌支护的最佳时机;陈耕野等[5]对 韩家岭四车道特大断面隧道施工进行了应力测试, 认为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在初期支护结构中,对围岩 变形只起到了协同与辅助的支撑作用,钢拱架和围 岩自承起主要支撑作用。

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

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

总752期第十八期2021年6月河南科技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任婧婧郑恒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5)摘要:隧洞作为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其围岩稳定性在整个工程中至关重要。

因此,总结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支护类型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不同支护时机选择方法做出评判,从而为以后隧洞的开挖施工和支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强度折减法中图分类号:U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18-0082-03Stability Analysis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REN Jingjing ZHENG Hengxia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Henan450045)Abstract:As an important hydraulic structure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tunnel is a crucial issue in the whole proje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underground tunnel,and evaluates different supporting timing selection methods.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excavation and support of tunnel in the future.Keywords: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analysis method;strength reduction在地下洞室的稳定性研究中,围岩是否稳定和支护结构是否安全通常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基于屈服接近度的基坑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屈服接近度的基坑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学方法无法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具有强烈变异性 的地下工程周边土体形成有效的施工风险评价。
基坑施工过程中,部分存在危险的区域未进入塑 性状态,因而无法通过经典的分级理论对其进行提前 示警预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学者进行了不同 研究方法 的 探 究。 张 俊 文 等[7]从 点 的 安 全 系 数 角 度 综合评价了多层次堆积体的稳定性及破坏模式,并给
上求解非塑性区的屈服接近度,能有效实现对基坑危险区域的划分,并为基坑工程的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坑;屈服接近度;危险区域;安全评价
DOI:10.3973/j.issn.2096-4498.2018.10.008
文章编号:2096-4498(2018)10-1653-07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对周边土体安全性评价是基坑施工过程安全有序 进行的理论保证[1-2]。传统的评价方法多是采用岩土 稳定性分类分区、数值计算塑性区分布等方法进行判 断,通过强度分析及相应的强度判据对岩土体的破坏 机制和支护 设 计 进 行 研 究 指 导 [3-6];但 是,这 种 以 单 轴抗拉、抗压强度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的经典材料力
(1.CCCCTunnelEngineeringCompanyLimited,Beijing100102,China;2.Collegeof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 DalianMaritimeUniversity,Dalian116026,Liaoning,China)
基于屈服接近度的基坑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郭树勋1,郑世杰1,王金满1限公司,北京 100102;2.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摘要:为解决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土体未进入塑性状态的危险区域无法得到有效划分的问题,引入屈服接近度概念对基坑工程进

隧道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分析汇总

隧道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分析汇总

3 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2)岩体结构
块状结构的岩体作为地下洞室 的围岩,其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的 发育和分布特点所控制,这时的围 岩压力主要来自最不利的结构面组 合,同时与结构面和临空面的切割 关系有密切关系;碎裂结构围岩的 破坏往往是由于变形过大,导致块 体间相互脱落,连续性被破坏而发 生坍塌,或某些主要连通结构面切 割而成的不稳定部分整体冒落,其 稳定性最差。
退水后易于膨胀的岩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富含粘土 矿物(特别是蒙脱石)的塑性岩石,如泥质岩、钻土岩、膨胀 性粘土等; 另一类是含硬石膏的地层,如硬石膏退水后就会 发水化而转化为石膏,体积随之而增大。从而可以产生的 强大山压,给隧道的施工和运行带来很大困难。
2 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方式
(3) 塑流涌出
当开挖揭穿了饱水的断裂带内的松散破碎物质时, 这些物质就会和水一起在压力下呈央有大量碎屑物的泥浆 状突然地涌人洞中.有时甚至可以堵塞坑道,给施工造成 很大的困难。
(4) 重力坍塌 破碎松散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塌方。
2 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方式
围岩的变形破坏形式及其与围岩岩性及结构的关系
围岩岩性
脆性围岩
2008年5月17日,大盈江四级电站是盈江县在建的 重要水电站之一,它位于盈江县东南距离县城约 70公里的崇山之中
2006年01月16日,贵昆铁路辅助隧道发生塌方 12名施工人员被困
2005.10.27,天汕高速广福隧道塌方12人被困, 该隧道是双洞分离式高速公路隧道,出事点离出 口约463米、离工作面约80米;原设计该段岩层 为较坚固的V类围岩,开挖后发现实际变更为较 差的III类围岩
碎裂松动
塑性挤出 膨胀内鼓 塑性挤出
压应力集中造成的剪切松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71,China; 2.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4,China)
1


力或变形信息来评价围岩的稳定性状态。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前人做出了大量的卓有成 效的工作,如围岩稳定性分类分区方法、基于强度 的应力判别准则和基于变形的临界应变或位移判别 准则[1],另外,还有位移速率判别法及能量法等[2]。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围岩安全性评价所关注的 是围岩中破坏区和危险区的范围、深度、形成的机 理以及危险性状态在施工过程中的演化特性。在这
S .M .F . =
。强度分析及相应
[5,6]
的强度判据对认识围岩的破坏机理和强度破坏
现象以及支护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以 单轴抗拉或抗压强度作为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经典材 料力学方法对于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的隧道围岩来 说是不太适合的。由于岩体的复杂性和强烈的变异 性,应力空间上的强度破坏准则也遇到了破坏区大 小与实际差别较大的问题,所以仅仅依靠强度准则 划分出的破坏区来评价围岩的稳定性状态是不够 的。但是,在此基础上的危险性评价却很有意义, 通过描述围岩的损伤程度和破坏程度来定义危险性 指标对于工程上评价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以上的想法,本文在对主应力空间中屈服 面与未屈服应力点的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了屈服接近度的新概念来处理这一问题,通过此概 念来描述非塑性区的危险程度。
第 24 卷 第 17 期 2005 年 9 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Vol.24 No.17 Sept.,2005
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的屈服接近度分析
周 辉 1,张传庆 1,冯夏庭 1 2,茹忠亮 2

(1. 中国科学院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1;2. 东北大学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Sketch of the failure approach degree by the method of Mohr circle
式(4)中, d 2 / D2 由材料的抗拉强度决定,如果 忽略这一项,则 R 完全由 Mohr 圆的大小和圆心位 置决定。其中暗含两条假定:一是与这一应力状态 相对应的最安全参考点是圆心;二是这一点的破坏 方式是圆心不变,圆的大小均匀扩大。对于第一条 假定,圆心的位置为 (σ 1 + σ 3 ) / 2 ,在常规三轴应力 状态下,这可以表示各向等压状态和应力水平的大 小,但在三向不等压状态下,由于中间主应力的存 在,这一假定有失全面性。由图 1 可知,一点的最 不利破坏方式为圆心左移的同时 Mohr 圆扩大,因 此,很明显第二个假定也存在局限性。另外,当考
摘要:根据围岩中接近屈服面区域的安全程度的差异,对非塑性区的危险程度进行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和工程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 Mohr-Coulomb 准则以及其他屈服准则在主应力空间中非屈服应力点和屈服面的关系, 在经典塑性理论框架内定义了屈服接近度指标, 并建立了相应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屈服准则的屈服接近度求解函数。 通过对一受单断层影响的城门洞形隧道算例的分析,表明破坏接近度的定义是合理的,这一分析方法可以使得工 程师以定量的概念来把握和判断围岩中不同区域的危险性程度,便于相互比较和相似工程间的比较,对于分析隧 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破坏区的演化及安全度评价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地下工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屈服准则 中图分类号:U 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5)17–3083–05
包络线的关系引进破坏接近度指标 R,定义如下:
R = min (d1 / D1 , d 2 / D2 )
式中:D1,D2,d1 和 d2 的意义如图 1 所示。
τ τ = c-σ tanϕ ϕ
(4)
2
屈服接近度函数的建立
2.1 围岩力学分析中的强度方法 围岩的强度稳定性评价指标数量虽多,但总结 起来可归结为两大类:单向强度指标和复杂应力状 态下的强度指标。 文 [1] 的典型类比法中以边界单元的应力强度 比来判断稳定性,满足下式,则围岩稳定:
Abstract:In many cases,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ability discrepancy among the points which are all close to the yield state in the principal stresses space. So the YAI(yield approach index) concept is presented,which denotes the yield approach degree or the difference of the stability of some points in the Haigh-Westergaard space compared with the relative safe point;and the method and rule are provided for the choice of relative safe point. The whole analysis is limited in the frame of plastic theory. This concept allows the possibility of describing the stability state and the progressing transition between stability and instability state of each element or point. So evolution of the stability state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in the process of loading can be simulated. The yield approach function is derived out based on the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Finally,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to which YAI is applied. Key words:underground engineering;tunnel;stability analysis of surrounding rock;yield criterion 个状态恶化直至破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根据应
[3]
第 24 卷
第 17 期

辉等. 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的屈服接近度分析
σ2
• 3085 •
虑中间主应力效应时,这种方法是无法利用的。 2.2 屈服接近度函数的建立 针对以上分析中涉及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屈服 接近度(YAI:yield approach index)的概念,可广义 地表述为:描述一点的现时状态与相对最安全状态 的参量的比,YAI ∈ [0,1]。相对于某一强度理论则 可以定义为:空间应力状态下的一点沿最不利应力 路径到屈服面的距离与相应的最稳定参考点在相同 罗德角方向上沿最不利应力路径到屈服面的距离之 比。下面针对 Mohr-Coulomb 准则来推导屈服接近 度的计算函数[8
收稿日期:2005–02–24;修回日期:2005–06–0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4127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04009,50334060) 作者简介:周 辉(1972–),男,博士,2000 年于东北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岩土力学数值计算方法、智能分 析方法及岩石力学与工程的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hzhou@。
~11]
E A(A′ )
θσ
A0(A′ 0) F
x
σ1
σ3

图 3 π 平面上的一点的应力状态 Fig.3 Stress state of a point on the π plane
为了简化分析且不失代表性,本文研究理想弹 塑性问题,假设岩石的强度准则为莫尔–库仑准则, 其表达式如下:
F (σ ) = 1 / 3I1 sin ϕ + (cosθσ − 1 / 3 sin θσ sin ϕ ) J 2 − c cos ϕ
σL
c
d2
o D2
σ3
σ1
σ
σ 1max ≤[ Rc ] σ 3 min ≤[ Rt ]
抗拉强度。
(1)
图1 Fig.1
式中:Rc 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t 为岩石的单轴 文 [2] 在凌子口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评价中采 用下式判断: S = σ c /σ v (2)
破坏接近度的 Mohr 圆示意图
ANALYSIS OF ROCK MASS STABILITY IN TUNNEL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BASED ON YIELD APPROACH INDEX
ZHOU Hui1,ZHANG Chuan-qing1,FENG Xia-ting1 2,RU Zhong-liang2
式中:σ c = Rb K v / σ v 为围岩岩体的抗压强度,Rb 为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K v 为岩体完整性系数,
σ v 为岩体内最大主应力。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94)认为 S≥2 时隧洞稳定。 另外,还有强度应力比 等方法来评价围岩的 稳定性状态。 以上的判别方法基本上是沿袭了材料力学中经 典的强度分析理论及相应的强度储备计算方法。但 是,这种以单轴应力强度来评价稳定性的方法对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