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民俗资源及其旅游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论文

扬州市民俗资源及其旅游开发

课程民俗学概论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扬州市民俗资源及其旅游开发

摘要: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文化旅游,伴随人们越发丰富的物质生活,以展现民族地域风采、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民俗旅游也受到旅游者的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民俗旅游也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目前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尚有所短缺,使得扬州民俗旅游的发展并不使人满意。日前,扬州民俗旅游开发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来扬的旅客未能真正体验其民俗民风的丰富多彩。

关键词:扬州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扬州是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与文化名城。二千年来,扬州人在他们的生活逐渐形成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的当地民俗的特征。扬州民俗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当地具有鲜明特色,例如饮茶、婚嫁、岁时、香会、娱乐、理发、沐浴等习俗。根据《中国旅游报》数据调查显示:旅客达到70.7%的外出旅游目的是“改变环境,放松心情”与“体会不同生活”。

[1]这表明了开发民俗旅游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作为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民俗文化,必然会成为人们旅游的终极选择。

扬州的民俗旅游资源

千百年以来,扬州人民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饱含浓郁的扬州地方特色的习俗风情,且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扬州民俗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如岁时习俗、婚姻习俗、香会习俗、沐浴习俗、理发习俗等,这些扬州民俗文化现象,只是扬州民俗风情宝库中的极少一部分。

以扬州的岁时习俗为例。二月二,龙抬头。在扬州民俗中,出嫁女儿于二月初二带子女回娘家小憩。故扬州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带活猴(外孙)”之说。扬州的三月初三,有“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之说。此外,三月三也是江都仙女庙逢集的日子。端午节便是扬州人口称的“五月节”。五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忙着包粽子。节日当天,扬州人有用百草水洗澡,午饭喝雄黄酒和吃“十二红”的习俗,还有插蒲艾以驱邪和用艾草烟熏室内的习俗,也有划龙船的习俗。扬州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说法。“红绿”是指五颜六色的衣物。另外,扬州人在这天还有吃饺子的习惯,说是吃了饺子不会疰夏。中秋节除了应市的各式月饼,扬州人还要家家包烧饼。阴历腊月初八这天,扬州家家都吃腊八粥。

传说,灶老爷在农历腊月二十四晚,要到天宫去禀报人间之事。所以,这天晚上,家家在灶龛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在灶前供上灶糖(宝塔形的饴糖)和灶饭(糖米饭),说些恭维话,让灶老爷吃甜了嘴,粘住了牙,在天帝面前多说好话,赐福全家。送过灶,全家坐下来吃糯米饭,喜吃的不喜吃的,都要吃一点。家里有人在外未归,也要替他放一双筷子,盛一碗饭,表示全家大团圆。有的新婚夫妇想生儿子,也多放一双筷子,多盛一碗饭,讨个吉兆。扬州送灶的日期,还有“官三民四”的说法,即官家在腊月二十三日送灶,民间在腊月二十四送灶。送灶这天,还是传统的大扫除日期,俗称“掸尘”,所谓“有钱没钱,干净过年”。

扬州人称过春节为“过年”。除夕晚上家家吃团圆饭,喝守岁酒。桌上鱼肉珍馐之外,少不了还要摆几样象征吉祥如意的菜。如豌豆苗(扬州称安豆头)象征平平安安,水芹菜象征勤勤快快和路路通,煮鲢鱼象征年年有余,当天不动筷,留到正月十五才吃。初一早晨,先放鞭炮,表示开门大吉。早餐先吃糖茶或莲子红枣汤,表示家庭和睦,生活甜蜜,然后吃糯米粉包的圆子(亦称大元宝),象征一年圆圆满满。[2]此后,穿戴一新,到各家拜年。一般先拜至亲,舅舅,姑父等要在初二拜年。出嫁妇女要在初二回娘家拜年,初二不去,丈人丈母就不高兴了。对长辈拜年要上午去,下午去就算不敬。对好友拜年,则“寒夏不迟”。招待拜年的客人,用花生、瓜子、糖果、柿饼、云片糕、枣子、橘子。长辈还要给小辈“压岁钱”。

二、扬州民俗旅游存在的价值分析

(一)民俗旅游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

扬州的民俗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代表着扬州地区的文化精髓,是铸造其“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起到提升扬州的整体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例如,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加强。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将它呈现出来。通过各种习俗活动,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

(二)要充分发挥民俗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毋庸置疑,民俗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扬州民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是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情感。[3]

(三)民俗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消费,改善人民生活

现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旅游黄金时间已经形成。其中,春节作为中华传统的民俗节日,一直是节日消费的热点。例如,春节期间,仅北京的地坛庙会就有200多项文化活动,有时每分钟进入庙会旅游参观的人数竟能达到126人,其中不乏外国人。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每年春节就有300万人左右参加庙会活动。东城区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民意调查显示,99.5%的人认为,庙会恢复了文化传统,活跃了节日气氛,体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友好祥和。这是利用民俗节日文化发展经济,促进消费的典型例证。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民俗是民众身心健康的调节器,是民众情感的寄托与释放点

就以岁时习俗来说,春节贴春联燃放鞭炮,元宵节赏花灯,清明节踏青,中秋节赏月等等,都使很多人乐在其中。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多数人的身心经常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中。然而,为了赢得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休息和放松身心就成了一件“奢侈品”。而定期的民俗活动就成了最合情合理的借口和理由。借助这个机会,人们可以使疲劳的身心得到必要的休息和调整。此外,民俗活动也是民众情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