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
十首最美唐宋词

十首最美唐宋词一、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推荐理由:殆作于明皇西幸,一首忆秦娥,抵得过老杜一篇《北征》。
】二、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推荐理由:以血写之,是真文学。
】三、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推荐理由:以淡笔写浓情,为后世词家辟一道路。
】四、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推荐理由:词中理致之极诣。
】1五、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推荐理由:圆融之笔,深挚之情,清真集中,亦不多觏。
】六、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推荐理由:有寄托、有悲慨,一气浑融,词中至境。
】七、姜夔《暗香》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徵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唐宋词的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

唐宋词的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中国古代诗歌的传承与发展,历经了唐宋两代的长期积淀与发展。
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其中唐诗,宋词,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
尤其是唐宋词,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文化价值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唐宋词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唐宋词的艺术成就唐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合了多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其艺术成就是显而易见的。
1、表现形式独特、富于想象力唐代诗歌重视“意蕴”,追求意境深远的表达,宋代诗歌则倾向于“形式眼”,关注文章的语言形式。
唐宋词则以表现形式独特,富有想象力、意境深远、表情达意深厚著称。
例如,苏轼的《赤壁怀古》则展现了赤壁之战的壮烈,苏轼在词中将自己与曹操和佐的历史文化相联系,用一种深情厚谊之势,抒发了诗人赤壁之情。
这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在唐宋词中并不鲜见。
2、形式多样化、富于变化唐宋词的形式十分多样,既有七绝、五绝、八比、十句等形式,也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七言律诗等,并且还给予了丰富的变体形式,例如曲子、钟派、句子等。
这种形式上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提供了更多表现形式和展示手段,使唐宋词更为丰富和完整。
3、文学价值高、音乐价值强唐宋词不仅在艺术方面表现出色,还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和音乐价值。
唐代词人张籍所写的《清平乐》既是一首优美的词,也是一首动听的乐曲,音乐价值极高。
在宋代,又有词人李清照所写的《如梦令》,她的唯美文字配上优美曲调,使得此曲在后世被广泛传颂。
因此,唐宋词的艺术成就,不仅在文字方面表现出众,还涉及词曲结合和音乐价值。
这种词曲结合的文学形式,使得唐宋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叙事的经典表现形式之一。
二、唐宋词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唐宋词在文化价值方面也是非常显著的。
1、对中华文化基础的塑造与巩固唐宋词从创作和存在的环境来看,都处于中原文化的高峰时期。
这种文学环境为唐宋词的创作奠定了丰富的文化基础。
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

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1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积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深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解释】⑴直:柳阴连成一条直线。
⑵烟:薄雾。
弄:漂动。
⑶隋堤: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修。
⑷飘绵:指柳絮随风飘扬。
行色:行为动身时情状。
⑸京华:京师。
⑹长亭:路旁供行人休息或送别的亭子。
⑺柔条:柳枝。
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习。
⑻旧踪迹:过去的情状。
⑼趁:逐,追随。
哀弦:哀怨的乐声。
⑽离席:送别的筵席。
⑾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
榆火:朝廷于清明节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
⑿迢递:遥远。
驿:驿站。
⒀望人:送行人。
⒁凄恻:哀痛。
⒂渐:正值。
别浦:水流分支的地方。
⒃津堠:码头上守望的地方。
津:渡口。
堠:哨所。
岑寂:空安静谧。
⒄冉冉:渐渐移动的样子。
⒅念:想到。
月榭:月光下的楼台。
⒆露桥:布满露珠的桥梁。
【译文】正午的柳荫直直地落下,雾霭中,丝丝柳枝随风摇摆。
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经多少次观察柳絮飘舞,把匆忙离去的人相送。
每次都登上高台向家乡了望,杭州远隔山水一重又一重。
旅居京城使我厌倦,可有谁知道我心中的隐痛?在这十里长亭的路上,我折下的柳条有上千枝,可总是年复一年地把他人相送。
我趁着闲暇到了郊外,原来是为了查找旧日的行踪,不料又逢上筵席给伴侣饯行。
华灯照射,我举起了酒杯,哀怨的音乐在空中飘动。
驿站旁的梨花已经盛开,提示我寒食节就要到了,人们将把榆柳的薪火取用。
我满怀愁绪看着船像箭一样离开,梢公的竹篙插进暖和的水波,频频地朝前撑动。
等船上的客人回头相看,驿站远远地抛在后面,端的离开了让人愁烦的京城。
他想要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哟,却发觉已经是一片蒙胧。
唐宋词的艺术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唐宋词的艺术特点及其文化价值唐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形式之一,它通过精炼的语言,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美学价值,在古代中国诗歌文化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魅力。
本文将从唐宋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唐宋词的艺术特点1.刻画生动、细腻:唐宋词以抒情为主,重视生活,关注人情、爱情、景色等方面的描绘。
其创作方法多样,既有自然描写,也有借景抒情。
同时,唐宋词还注重表现人物心理,尤其是爱情中人的情感体验。
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学史上称之为“意境”,其描绘细腻入微,感人肺腑。
2.运用比喻、宋赋境界高超:唐宋词常常通过比喻、夸张的表现手法,以美好的艺术形象替代具体事物,体现情感渲染、情感表达和意境联想。
在艺术表现、审美效果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尤其是宋代的赋,更是将唐宋词的表现力推向了巅峰。
唐宋词和宋赋都讲究语言构思的丰富性和艺术性,对语言的运用、修辞、韵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要求。
3.音乐性强:与唐代诗歌相比,唐宋词的曲调更加柔婉、抒情,更加婉转动听。
这种音乐美不仅来自于唐宋词作品的曲调,还来源于唐宋词作者对于语言韵律的注重。
这种音乐性让唐宋词的阅读成为一种舒适的体验,读者在享受词的语言之美的同时,也会因其音乐性而感到情感激荡。
二、唐宋词的文化价值1.词体现了古代文化特征:唐宋词是古代中国文学中的代表形式,它不仅代表了文学艺术,更是唐宋时期文化的精华。
唐宋词展现了古代文化的许多特点,诸如文人精神、细腻情感、审美意识和文字游戏等,这些特点都是唐宋词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之处所在,这种文化特征的传承和积淀,对于后世文化的演进有着深远的影响。
2.词融合民间文化:唐宋词的创作并不是仅仅依赖于文人,而是和民间文化结合,这种结合让唐宋词更加贴近百姓生活,也让唐宋词表现出了浓厚的时代气息。
通过唐宋词的创作和传播,也为中国文艺有机融入民间文化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中国文学史独有的民间文学艺术传统。
3.词留下了历史痕迹:唐宋词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表现,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
唐宋词100首

唐诗宋词100首1、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中唐 ·元稹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2、大雪不宜干人北宋 ·李新漫瀰江天慁霏雪,市薪黄金粲环玦。
大寒叵堪出门户,已麾中涓束漫谒。
著作千卷字不同,下希牧守上三公。
榻西有酒鹅儿色,鸿音读书句成拍。
句成拍,不是平生等闲客。
3、与同舍游净明是日大寒予独乘马诸公以孟浩然相戏以其乡人故也关丈有诗次韵宋 ·王之望惨淡阴风暗广川,冲寒直到白云边。
寒驴苦忆长安道,古寺深行小有天。
岘首诗人穷入画,孤山处士句堪传。
疑君便是林君复,妙字清题故宛然。
4、北归回首谢庾岭南宋 ·曾丰五羊一住阅三冬,谙尽人情与土风。
医拙市空多药物,肉平官又少庖工。
大寒气候初中伏,稚子颜容七十翁。
天下岂无游宦处,吾车不复指南中。
5、大寒南宋 ·陆游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尘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6、留别岑参兄弟盛唐 ·王昌龄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
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
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
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
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
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
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
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
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
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
7、大寒出江陵西门南宋 ·陆游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8、己卯冬大寒有感北宋 ·苏舜钦延川未撤警,夕烽照冰雪。
穷边苦寒地,兵气相躔结。
主将初临戎,猛思风前发。
朝笳吹馀哀,叠鼓暮不绝。
淹留未见敌,愁端密如发。
予闻古烈士,自誓立壮节。
《唐宋词一百首》故事梗概

《唐宋词一百首》故事梗概唐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唐宋词一百首》是一部整理汇编了唐宋时期的一百首精选词作的文集。
在这部词集中,每首词都蕴含着深情厚意、情感真挚,描绘了各种主题和情景。
以下是《唐宋词一百首》中几首优美词作的故事梗概。
1. 《登鹳雀楼》(王之涣):词中描绘了登上鹳雀楼的壮丽景色。
词人以楼为观景台,抒发了对祖国昌盛的美好向往和自豪感。
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词人的豪情和壮志。
2. 《念奴娇·书湖阴先生壁》(杨万里):描绘了词人游历时在湖阴先生的壁上题字的情景。
通过描写壁上的字句和词人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字句简洁明了,寄托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3.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辛弃疾):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和喧嚣的尘世间,抒发了词人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领悟。
词中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痛苦思索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4.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词中描绘了佳人与词人相逢的情景。
通过描写词人与佳人的对话和赞美佳人的美丽,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词中蕴含了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5.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词中表达了词人对已逝往事的怀恋之情。
通过描写世事变迁和自己的心境,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眷恋。
词中音韵婉转,意境深远,突出了词人心境的感叹之情。
6.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恋人分别的情景。
通过描写离别的凄凉和对彼此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词人深深的惋惜和无奈之意。
描写细腻动人,情感真挚,引人入胜。
以上是《唐宋词一百首》中几首经典之作的故事梗概。
这些词作以其深情、真挚和美丽的艺术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让后人感受到了唐宋时期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通过阅读这些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感受到词人们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唐宋词三百首注释译文版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注释】平林:平地的树林。
漠漠:迷蒙不清的样子。
寒山:秋天的山带寒意,所以说寒山。
一带:远望如带。
碧:绿色。
暝(míng)色:夜色。
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立。
宿鸟:回巢的鸟。
长亭、短亭:古代道路边供人歇息的亭子,七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译文】烟雾缭绕,树林迷蒙,远望寒山如带,一片令人伤心的绿色。
夜色笼罩着高楼,有人在楼上愁思万缕。
在石阶上伫立远眺,归鸟群群飞得好急。
何处是我回家的路啊,只有长亭接短亭。
【名词佳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咽(yè):呜咽,形容箫声悲凉。
秦娥:秦娥即秦地(长安)女子,娥,女子的美称。
灞(b à)陵:汉文帝的陵墓。
乐游原:今西安南郊,为登高游览之处。
清秋节:农历九月九日。
咸阳古道:由长安经古都咸阳通向西北的大道。
残照:夕阳。
陵阙(què):陵墓及墓前的门楼。
【译文】凄清的月夜里箫声呜咽,惊醒因思念丈夫而睡不安稳的女子。
灞陵的柳树绿了一年又一年,对丈夫的思念也在一年年加深。
清秋节时登上乐游原,远眺咸阳古道,却不见丈夫的踪影,夕阳余晖下只看到汉朝的帝陵立于萧瑟西风之中。
【名词佳句】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
何况自关情。
张先《江南柳》谪仙怨刘长卿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注释】解携:与友人离别。
恨:伤感。
长沙:指西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贾谊。
此借指与自己分别的友人。
谪(zhé):贬谪,被降职。
【译文】晴朗的原野上落日开始接近地平线,伤感地在孤舟上与友人离别。
鸟儿向着草原忽远忽近地飞翔,人在宦海中忽东忽西地漂游。
唐宋词分类鉴赏-篇目

唐宋词分类鉴赏-篇目与作品一、乡村风物(15首)一、竹枝(唐·刘禹锡)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二、南乡子(五代·欧阳炯)路入南中。
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
收红豆。
树底纤纤抬素手。
3、浣溪沙(宋·苏轼)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之一)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老人聚睢盱。
糜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4、浣溪沙(宋·苏轼)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之二)旋抹红妆看使君。
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蒨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五、浣溪沙(宋·苏轼)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之三)麻叶层层苘叶光。
谁家煮蚕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六、浣溪沙(宋·苏轼)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之四)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7、浣溪沙(宋·苏轼)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之五)软草平莎过雨新。
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整理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其中人。
八、蝶恋花(宋·范成大)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轻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
看看尝面收新茧。
九、浣溪沙(宋·范成大)江村道中十里西畴熟稻香。
槿花篱落竹丝长。
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
不须飞盖护戎装。
10、清平乐(宋·辛弃疾)村居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蛮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1、西江月(宋·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康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间派词人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辑《花间集》十卷,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唐五代18家词人的500首词作。
《旧唐书·文苑传》☐温庭筠,太原人,字飞卿☐苦心砚席,尤长于诗赋。
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
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缟之徒,相与蒱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
……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新唐书·温彦博传》☐彦博裔孙廷筠,少敏悟,工为辞章,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
然薄于行,无检幅。
又多作侧辞艳曲,与贵胄裴诚、令狐滈等蒱饮狎昵。
数举进士不第。
思神速,多为人作文。
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廷筠不乐,上书千余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
执政鄙其为,授方山尉……丐钱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其齿……1.精通音乐最善弹琴、吹笛,自称“有丝即弹,有孔即吹,不必柯亭、爨桐也”。
所以“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本事非常大。
也就是依一定的乐曲节拍创制歌词。
2.性格浪漫,放浪不羁,不修边幅“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使他的音乐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
中唐以后随着都市的进一步繁华,歌妓行业也更为发达,以适应都市腐化生活,歌词的需要也更为广泛。
温庭筠正好尽其所能,以满足歌女的需要。
3.写词的动力——“以文为货”“丐钱扬子院”原因何在?他有什么理由向妓院讨钱呢?很有可能就是索取创作歌词的润笔。
温庭筠之所以能大力写词,在词的发展初期开创一个新局面,正是以他的浪漫行为作为先决条件。
不畏人言,敢为人所不屑为。
柳永大力创制慢词,其情况与此类似。
《过陈琳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温庭筠词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以女子为描写对象,大致是歌伎、宫女、士卒的妻子、商人的妻子、采莲女子或女道士之类。
其所着重描写的,不外是容貌服饰之美和悲欢离合之情。
词转入文人手里,为了适应都市腐化生活,内容就被缩小到以女子为中心的男女艳情生活了。
欧阳炯撰《花间集叙》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这首词着力描写一个妇女的卧室的雅致、服饰的华美,一味追求词藻的绮丽秾艳,代表了温词特色的一个方面。
但其中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两句画面澹远,语言清丽,富有诗意,好像是从那令人窒息的脂粉味中透出了一点清晨的新鲜空气。
江苏古籍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细心领会这首词,内容却很简单,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它却是一幅精丽清幽的图画,在一片幽静的氛围里,呈现着益显静谧的动象,而无形中还有个莫测的境界在主人公的梦幻中活动着,这一切足以引起读者的遐想,沉浸于优美无尽的思索中。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飞卿词多为纯美之作。
德国哲学家康德,将“美”分别为“纯粹的美”(pure beauty)及有依赖的美(dependent beauty)二种。
所谓纯粹的美,但表现于颜色、线形、声音诸元素之和谐的组合中,而不牵涉任何意义者也。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入春才七日,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离家已二年。
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人归落雁后,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思发在花前。
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人间词话王国维☐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
☐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
颜谢优劣论☐《南史·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钟嵘《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画屏金鹧鸪” ,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
☐“弦上黄莺语” ,端已语也。
其词品亦似之。
☐温词是无生命的雕饰的美,☐韦词是有生命的自然的美。
温庭筠词风——精美客观☐以客观的态度标举精美的物品,而不作主观的说明。
1.无明显的层次脉络可寻☐①《菩萨蛮》②《更漏子》水晶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柳丝长,春雨细,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花外漏声迢递。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惊塞雁,起城乌,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垂,梦长君不知。
2.尚有明白的脉络线索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②《更漏子》(玉炉香)上片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3.纯用白描作主观的抒情①《更漏子》(玉炉香)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②《望江南》(梳洗罢)韦庄词风——清淡主观使词从只供歌唱的没有个性的艳曲,转为可供作者抒写情意的具有个性的文学创作。
其他花间词人☐中唐文人词,相对当时的民间曲子词而言,在题材内容上主要呈现两个发展趋向:☐一是由反映边塞生活逐渐转向对南方风情的描写,☐二是在反映城市生活中更突出女性形象的表现。
☐花间词在这两方面大显身手,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南方风情与女性形象。
当然边塞词也没有完全消失。
鲁迅《二心集·唐朝的盯梢》☐上海的摩登少爷要勾搭摩登小姐,首先☐第一步,是要紧随不舍,术语谓之盯梢。
……第二步便是“扳谈”;即使骂,也就大有希望,因为一骂便可有言语来往,所以也就是“扳谈”的开头。
我一向以为这是现在洋场上才有的,今看《花间集》,乃知道唐朝就有了这样的事……☐那里面有张泌的《浣溪沙》调十首,其九云……(略)这分明和现代的盯梢法是一致的。
……但恐怕在古书上更早的也还能够发现,我极希望博学者见教,因为因为这是对于研究“盯梢史”的人,极有用处的。
鲁迅《南腔北调集·漫与》☐盯梢,现在中国所流行的,是无赖子对于摩登女郎,和侦探对于革命青年的盯梢。
白居易《长恨歌》☐(初寄词,叙别后之情)☐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朝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次寄物,定来世之缘)☐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重寄词,见深挚之情)☐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璟、李煜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冯延巳⏹①“张皋文(惠言)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
刘融斋(熙载)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
”⏹②“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
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
”⏹③“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与中、后二主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31页引前半)⏹④“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31页引)和泪试严妆⏹透过秾丽的色彩来表现悲哀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
满目悲凉。
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
忍更思量。
绿树青苔半夕阳。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
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
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登徒子好色赋》宋玉(?)⏹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登徒子则不然。
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
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
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温、韦、冯三家词之比较⏹温词的难解,在于不连贯的名物的跳接;⏹韦词的难解,在于“似直而紆,似达而郁”的从劲直中见深切的笔法;⏹冯词的难解,在于所蕴含的“深美闳约”的难以言说的感情境界。
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汉(太原)南汉(广州)⏹荆南(荆州)前蜀、后蜀⏹闽(福建)(均在成都)⏹楚(长沙)吴越(杭州)⏹吴、南唐(均在南京)赵匡胤统一中国⏹963年荆南、⏹964年(11)—965年(1)后蜀、⏹969年攻北汉失败⏹970年(9)—971年(2)南汉、⏹974年—975年南唐李煜《三台令》:“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赵匡胤:“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
”李煜继位背景⏹李璟955年奉表称臣于后周⏹李璟958年上表,愿以国为附庸,去帝号。
⏹赵匡胤960年北宋建国⏹李煜961年继位,是为南唐后主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李后主⏹“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38页引前半部分)⏹“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
阅世欲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红楼梦》之作者是也。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
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相见欢》全词借自然景色的变化比喻自己生活上的巨大变化⏹ 1.“林花谢了春红”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2.“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3.“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 4.以“水长东”比喻“人生长恨”。
《虞美人》章法⏹三度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之短暂无常。
⏹富有哲理意味。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李后主⏹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
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故不同矣。
柳永——词史中第一个大力写慢词的文人,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小令。
柳永《乐章集》中慢词长调有100多首。
两宋慢词的时代,是从柳永开始的。
在以后的发展中,慢词掩过了令词。
令引近慢(急曲子)(序曲一部分)(由快到慢过渡阶段)(慢曲)│╲╱│小令中调长调< 58字58—90 ≥91字《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整个秋季)▪写桂花飘香之久,和“叠巘”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