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
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如何治疗?

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如何治疗?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637000前言: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导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多见儿童睡眠期间打鼾、呼吸暂停,危害较大,可影响儿童机体发育,甚至造成永久性的功能损伤,需及时处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所引发的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方法,并普及治疗知识,为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防治提供参考。
一、小儿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症状腺样体也被称之为咽扁桃体、增殖体,是位于人体鼻咽顶后壁中间的物体,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现桔瓣样。
在正常情况下,腺样体也是会发育长大的,并在6~7岁时发育到最大状态,随后随着儿童步入青春期而逐渐的萎缩,成年后基本就消失了。
但若是因某些因素影响,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儿童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且腺样体增生肥大通常还会合并慢性肥大性的扁桃体炎。
具体的症状如下:(一)慢性鼻-鼻窦炎: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间,当腺体出现肥大后,便可堵塞儿童的后鼻孔,导致鼻窦粘膜、鼻腔粘膜纤毛摆动受到阻碍,从而影响鼻腔鼻窦间的通气引流,当病原菌通过呼吸进入鼻腔后,便容易在这个位置定植滋生,形成炎症,即慢性鼻-鼻窦炎。
(二)腺样体面容及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腺样体肥大极易引发鼻塞,当患儿在睡眠时,可因鼻塞导致打鼾,或者被迫用嘴进行呼吸,部分病情严重的患儿便可诱发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期间伴随呼吸暂停,损伤肺、心脏功能,甚至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此外,长期用嘴进行呼吸,还会影响儿童面部的正常发育,形成腺样体面容,即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醇厚、缺乏表情等,影响人际交往,长期如此,可致使儿童心理异常,甚至产生抑郁、厌世等情绪。
(三)分泌性中耳炎:肥大的腺样体还会堵塞或者压迫邻近的咽鼓管咽口,导致鼓室出现积液,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听力减退、耳堵、耳闷、耳鸣等均是其常见的表现,若未能有效处理,很可能早场患儿听觉功能的永久性损伤。
小儿腺样体肥大最佳治疗方法

小儿腺样体肥大最佳治疗方法小儿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通常会导致儿童出现呼吸困难、嗓音嘶哑、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家长们都非常关心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来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的腺样体肥大,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可以有效减轻儿童的呼吸困难和嗓音嘶哑等症状。
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家长们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
其次,对于中度到重度的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腺样体切除术或者腺样体腔镜手术来缓解儿童的症状。
手术治疗通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儿童的呼吸困难和嗓音嘶哑等症状,对于那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尤为适用。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比如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或者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儿,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确保孩子能够尽快康复。
总的来说,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情轻重来选择,轻度症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而中度到重度的症状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家长们都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确保孩子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们也需要注意给孩子营养均衡的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帮助孩子更快地康复。
希望家长们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法,帮助孩子早日康复健康。
儿童腺样体肥大 动手术的界定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动手术的界定标准
通常来讲,儿童腺样体肥大3度或4度的儿童在出现相关不适症状之后,如鼻塞、打鼾以及张口呼吸等,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
具体治疗手段还是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
临床上将腺样体肥大分为4度,后鼻孔阻塞度≤25%为1度,后鼻孔阻塞度在26%-50%为2度,后鼻孔阻塞度在51%-75%为3度,后鼻孔阻塞度>75%为4度。
将鼻孔阻塞度在1-2度定义为轻度腺样体肥大,3度为中度腺样体肥大,4度为重度腺样体肥大。
对于3度以及4度腺样体肥大,会阻塞鼻咽腔,从而导致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并且会影响睡眠,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随睡眠时缺氧的发生。
因此对于3度以及4度的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往往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改善症状。
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腺样体切除术,如果该病伴随扁桃体肿大,也可在医生的操作下一起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术后儿童应特别注意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保持伤口处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及不洁物质,以防感染。
同时在寒冷季节应做好保暖工作,预防感冒的发生。
儿童腺样体肥大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标准是根据腺样体大小与后鼻孔阻塞的比值来确定的。
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I度:腺样体大小不超过后鼻孔面积的25%。
II度:腺样体大小占后鼻孔面积的26%\~50%。
III度:腺样体大小占后鼻孔面积的51%\~75%。
IV度:腺样体大小完全占据后鼻孔。
通常,当腺样体达到III度以上且伴有临床症状时,可考虑诊断为腺样体病理性肥大。
然而,肿大的程度并不能完全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结合孩子的具体症状来判断。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任何关于腺样体肥大的疑虑,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儿童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指儿童的扁桃体、腺样体或者两者同时肥大。
以下是常用的CT诊断标准来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
1. 扁桃体肥大:一般使用Friedman分级系统来评估扁桃体肥大程度,该系统主要根据扁桃体与悬雍垂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级。
一般而言,扁桃体与悬雍垂之间的距离越大,表示扁桃体肥大程度越高。
2. 腺样体肥大: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可以使用下述指标:
- 腺样体后截面积:通过测量腺样体在鼻腔后方的横断面积,来评估其肥大程度。
一般来说,PSA值超过某个阈值,如0.45 cm²,被认为是腺样体肥大。
- 腺样体与鼻腔后壁的接触面积:通过测量腺样体与鼻腔后壁的接触面积,来评估其肥大程度。
一般来说,接触面积超过某个阈值,如75%或80%,被认为是腺样体肥大。
CT诊断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研究和医院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医生会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和对患者的影响。
1/ 1。
儿童腺样体肥大最佳治疗方法

儿童腺样体肥大最佳治疗方法儿童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
它通常引起儿童反复感染及呼吸道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轻重以及患儿的年龄等因素,可以综合考虑以下治疗方案。
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腺样体肥大和无症状的患儿,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方法。
这包括咨询和教育患儿和家长关于腺样体肥大的自然演变、感染预防和管理方法,如定期漱口、保持口腔卫生等。
此外,避免患儿接触感染源也是非常重要的。
2. 药物治疗:对于具有反复感染和症状的患儿,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消炎药、抗过敏药等。
抗生素主要用于感染预防和治疗,消炎药和抗过敏药则可减轻症状。
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形成,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谨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手术治疗:当腺样体肥大严重且无法通过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控制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主要的手术方法包括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手术治疗一般在患儿三岁以上进行,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其他治疗方法:在手术治疗无效或无法进行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如电凝术、激光治疗、超声刀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缩小腺样体的体积,减轻症状,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总体来说,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和无症状的患儿,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方法;对于有症状和反复感染的患儿,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对于严重腺样体肥大且无法控制的患儿,手术治疗可能是最佳的选择。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最重要的是,家长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患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儿童腺样体肥大最佳治疗方法

儿童腺样体肥大最佳治疗方法儿童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在儿童期间异常增大,常见于5-10岁的儿童,尤其是男孩。
腺样体是位于喉部后方的一种组织,具有调节免疫功能。
腺样体肥大主要表现为咳嗽、喉咙痛、声音嘶哑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保守治疗是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症状的患儿。
以下是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1.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会刺激腺样体,导致腺样体肥大加重。
因此,建议患儿避免食用这些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2. 喉部保湿:使用含有保湿成分的喉咙喷雾剂或滋润剂,可有效缓解干燥引起的咳嗽和喉咙痛。
3. 增强免疫力: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可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引起的腺样体肥大。
4. 使用退热镇痛药:在发热和喉咙疼痛时,可使用退热镇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需按照医嘱使用。
5. 观察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患儿,可以观察治疗,给予足够的时间让腺样体自行缩小。
如果症状持续或继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对于严重症状或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腺样体切除术和腺样体硬化术。
1. 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摘除术):手术中,通过喉镜或显微镜引导下,将腺样体完全切除。
这是最常见的手术方法,适用于肥大明显或有症状的患儿。
手术后,患儿需要注意术后的护理和康复。
2. 腺样体硬化术:这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腺样体肥大的患儿。
在硬化术中,医生会使用硬化剂注射到腺样体组织中,使其萎缩和缩小。
这种治疗方法相对简便,但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家长和医生都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
此外,定期随访也很重要,以检测腺样体肥大的进展情况和评估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治疗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如何判断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

随着对家长儿童疾病防治知识的不断普及,以往不被熟知的腺样体肥大已经成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儿童就诊疾病。
大家对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以及手术可能比较熟知,而对腺样体由于其位于比较隐蔽的鼻咽部,通常无法直视,所以顾虑和问题较多。
那么,什么是腺样体,腺样体有什么生理功能,腺样体肥大可以引发什么症状,对健康有何危害,什么程度的腺样体肥大需要手术可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首先,腺样体和扁桃体(腭扁桃体)一样是咽部淋巴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称咽扁桃体或增殖体,在幼儿期发育旺盛,普遍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性增生,通常对正常呼吸等生理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腺样体虽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趋于退化,一般在青春期就明显萎缩,成年后趋于消失,所以除非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腺样体切除一般不会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可以发生急性炎症,但经治疗后可以消退。
如果反复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刺激形成慢性炎症就可以表现为以腺样体肥大相关的系列症状。
由于腺样体所在的鼻咽部是一个十字路口,上下联系鼻腔与咽腔,左右毗邻双侧中耳在咽部的咽鼓管开口,所以腺样体肥大可以影响上下左右的相关器官,其主要局部表现是阻塞呼吸道的鼻通气障碍、张口呼吸、以及并发鼻-鼻窦炎后的流涕等鼻部症状,或可伴有阻塞咽鼓管咽口引发的分泌性中耳炎出现、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
至于手术方法,目前全麻内镜辅助下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或机械吸切术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其中等离子消融出血极少或不出血,术后反应轻,但对术者技术要求高,费用较高;机械吸切较普及便于处理突入后鼻孔的增生组织但术中出血稍多,至于传统的局麻盲目刮匙刮除法甚至内镜下刮除法都已经淘汰不宜采用。
腺样体不像扁桃体没有完整的被膜,所以理论上完全切除不容易实现也不提倡,以免创伤过深引发一些并发症,即使个别淋巴组织发育旺盛者可能术后有局部的淋巴组织再次增生,但发生率极低,再次手术也有效。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判断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的介绍,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腺样体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疗现状小儿腺样体肥大系咽扁桃体的增生.其解剖位置在鼻咽顶部与
咽后壁处,表面类似桔瓣样,属于人体的淋巴组织.由于反复感染引起病理性增生而出现的一
系列的临床症状,称为腺样体肥大
[1].本病常见于儿童,出生后随着孩子年纪的逐渐增长而长大,2~6岁时为增殖最旺盛时期,
10~12岁左右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在正常的生理生长期时,大部分孩子不会出现打鼾、鼻塞等症状,但当腺样体组织出现病理性增生肥大时,可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从而引起耳
鼻咽喉等多种疾病的发生[2].堵塞了上呼吸道,引起呼吸道阻塞、分泌性中耳炎及夜惊等症状,严重的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形成腺样体面容,导致智力低下及右室心力衰竭等,给孩子及家长
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此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家长的高度重视.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
腺样体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7-8岁以后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
腺样体可因炎症的反复刺激出现病理性增生肥大,称之为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jpg
腺样体肥大的危害:
1、腺样体肥大引起夜间睡眠张口呼吸、打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
长期张口呼吸会导致颌面发育异常,上唇较短、开唇露齿,嘴唇外翻、下颌后缩,形成“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面容2.jpg
2、智力下降、精力注意力下降:孩子睡眠中打鼾,深睡眠时间少,生长激素多在深睡眠分泌,生长激素分泌少,身高和体重发育较同龄人偏低;血氧饱和度低影响智力发育;睡眠质量差,白天困乏、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倦、动作过多,容易被误诊为多动症。
检查:腺样体位于鼻腔最后端与咽部相交界处。
常规鼻腔检查及口咽检查无法窥及腺样体,一般采用鼻内镜检查确诊。
根据鼻内镜检查中腺样体阻塞后鼻孔的程度划分为4度:阻塞后鼻孔25%及以下为I度;26%-50%为Ⅱ度;51%-75%为Ⅲ度;76%-100%为Ⅳ度。
Ⅲ度以上伴临床症状为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腺样体肥大.png
如果患儿年龄过小不能配合,可行鼻咽侧位片或鼻咽CT检查。
1547298807789842.png1547298807308215.png
治疗: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首选方法。
研究表明部分儿童腺样体肥大是由变态反应或环境因子刺激引起,肥大的腺样体组织激素受体和白三烯受体表达增多,应用鼻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炎治疗有效。
对于腺样体肥大的轻度儿童OSAS,可选择鼻用激素和孟鲁司特治疗,疗程不少于12周;治疗后临床症状
明显改善的患儿,可随访观察;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宜行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1)鼻部症状鼻塞为该病的主要症状。
由肥大的腺样体和局部积聚的分泌物的阻塞引起。
如伴有鼻炎、鼻窦炎,可加重鼻塞,同时可有流涕等表现。
由于鼻塞,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
(2)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可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咽鼓管阻塞,同时急性鼻咽炎发作可波及咽鼓管黏膜,在咽鼓管阻塞和炎症存在的情况下,鼻咽部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容易逆行至中耳,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甚至化脓性中耳炎,产生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3)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下流并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咽部不适、阵咳,和支气管炎的症状。
2.全身症状
主要为慢性中毒、营养发育障碍和反射性神经症状。
患儿全身发育和营养状态差,并有睡眠多梦易惊醒、磨牙、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和性情暴躁等表现。
3.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症状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OSAHS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鼾声过大和睡眠时憋气为两大主要症状,睡眠期张口呼吸、汗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困难等也是常见症状。
检查
1.腺样体面容
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颌面部骨骼发育不良,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即所谓的“腺样体面容”。
2.口咽部检查
可见口咽后壁有来自鼻咽部的分泌物附着,常伴有腭扁桃体肥大。
3.前鼻镜检查
鼻黏膜充分收敛后,在部分患儿可见鼻咽部红色块状隆起。
4.间接鼻咽镜或纤维/电子鼻咽镜检查
可见鼻咽顶后壁红色块状隆起,表面多呈橘瓣状,有纵行的沟。
电子鼻咽镜检查图像清晰,
可以观察后鼻孔的阻塞和咽鼓管咽口的压迫情况。
5.鼻咽部触诊
用手指作鼻咽部触诊,可触及鼻咽顶后壁处柔软肿块。
6 X线鼻咽侧位片
可见鼻咽部软组织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