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发展简史共29页文档

合集下载

我国战斗机发展历史

我国战斗机发展历史

XM解密国产战斗机的发展史近日,由于局势紧,中国军机一直在南海和东海带弹巡航,进行战略值班。

我国战斗机发展历史悠久,过程坎坎坷坷,从一无所有到如今领先世界的歼20和歼31,我们作为中国人是非常扬眉吐气的。

今天小编就要扒一扒历史,透过xmind 思维导图为大家带来详细的国产战斗机发展史。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己制造并驾驶飞机的是如,1909年在旧金山如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飞向。

北洋时期,各军阀就装备了飞机,引进欧洲的双翼飞机,当时还算非常先进的。

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也发展了自己的飞机,大量的美制飞机、制飞机、还有欧洲的飞机,抗战时期,这些飞机也是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武器。

而反观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直到解放战争后期才缴获了少量的国民党的飞机,并参加了国成立典礼,是中国人民空军的基础。

后来的抗美援朝,中国贷款向联购买了米格15战斗机,来迎战美军。

中国第一架自行生产的歼5飞机,是通过仿制联米格15而来,不过只生产短短几年就停产了,转而生产更先进的歼6。

歼6是仿制米格17而来,生产的数量也是最多的,参加过实战,击落多架国民党飞机,一共生产了5000多架,并出口很多个国家,后续衍生型号还能发射导弹。

中国生产的歼7飞机也同样大获成功,虽然仿制米格17,但是战斗力却超越了米格21,在中关系处于冰河时期取得图纸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同时大量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并经历了实战考验。

歼8战斗机被称为“空中美男子”,期初是通过加长加大米格21而来,并且生产出的第一架看上去就是一架放大版的米格21。

后来觉得落后,将进气道改为两侧,几首修长,大概就是今天这个模样了。

到2011年,除异大量老旧型号的歼8,但是仍有近300架在服役。

其实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我国提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方案,虽然外国有同类产品,但是我国经历封锁,完全达不到技术,像歼9歼12等都最终纷纷下马。

到了改革开放,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许多先进方案又纷纷上马,歼轰7战斗轰炸机虽然不是什么先进机型,但是解决了我国缺乏对地打击的平台。

从航模出发,了解战斗机

从航模出发,了解战斗机

相对于国产第四代战机歼-20的顺利服 役,俄罗斯的T-50还在研制试飞之中 技术状态仍不稳定,服役期更是遥遥 无期。
总量:美国军用飞机有13266架,我国仅3210架, 数量是我国的4.1倍。
代际结构:美国军机中三代战机占总量的85%、四 代机占总量的15%。我国现役二代战机占比约46% 、三代及三代半战机占比53%,四代机仅为1%。( 中国三代半及四代战机占总量比例极低,我国空 军和美国相比还存在结构劣势,仍有很大上升空 间。)
代表机型:美国 的F-22、F-35,
中国的歼-20、 歼-31和俄罗斯T50的为代表,其 中仅美国的F-22、 F-35中国的歼-20 已投入现役,其 余均处于研制阶 段。
——F-35
发展历程——现代
——YF-23战斗机
发展历程——现代
——歼-20是中国工业体系迅速发展完 善的象征:电子工业提供的雷达、冶 金和材料工业提供的各类材质、配套 企业提供的机载武器,都是“百花齐 放”的结果。 2017年3月9日,中央电 视台报道歼-20战斗机已正式进入空军 序列
前苏联的米格-29、 米格-31、苏-27,
法国的“幻 影”2000。
这一代飞机已大量 服役,是目前世界 各国空军的主战装 备。
——苏-27,国内仿制型号歼-11 ——F-16“隼”
第四代
是从20世纪80年 代初开始研制, 以隐身、超声速 巡航、超机动性、 高度综合的航电 系统等为主要技 术特征。
突破:螺旋 桨——喷气式。
研发国家:德 国、英国。
成果:在二战 结束前让喷气 式战斗机正式 服役。
——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飞机Me262
发展历程——二战后
时间段: 二战后。 社会环境: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长期冷战; 局部冲突战争不断。 技术发展:喷气发动机、电子、计算机和新 型材料等技术的迅速发展。 战斗机:进入了超声速阶段。 发展:迄今为止,超声速喷气式战斗机一共 发展了四代,并开始了第五代战机探索。

飞机发展史介绍资料-飞机的发展史作文

飞机发展史介绍资料-飞机的发展史作文

飞机发展史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升空飞行有着无限的憧憬和祈盼。

人类探索航空的过程是漫长的,人们最初不断的模仿鸟类简单的扑翼方式去尝试低空和高空飞行,事实证明这种尝试并不能实现人类飞向天空的梦想。

千百年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于飞行的探究一直处于盲目和冒险的状态,当然古今中外有很多科学家为实现人类飞向天空的梦想而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同时取得了一步一步的突破......最初法国的罗齐尔和达尔朗德乘蒙特哥菲兄弟发明的热气球第一次升上天空,开创了人类航空的新时代。

此后,人类开始了对于飞行器的研究,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的带动力装置的飞机第一次试飞成功,人类的航空事业开启了崭新的一页......美国的莱特兄弟威尔伯·莱特和弟弟奥维尔·莱特出生于平民家庭,主要从事自行车修理和制造行业。

从1896年开始,他们开始热衷于飞行技术的研究,经过多次实验之后他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要解决飞机操纵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必须安装上一种能使空气动力学发挥作用的机械装置。

人们当时并不相信飞机能依靠自身动力飞行,莱特兄弟执着的认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在1900年到1902年间进行了1000多次的滑翔试飞,他们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飞行的飞机(“飞行者一号”)并试飞成功。

1903年12月17日是人类飞行史上有深远意义的一天,这天莱特兄弟进行了三次试飞,第一次飞行时长12秒最长一次飞行59秒,行程大概260米。

这三次飞行是人类飞行史上重大的突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纵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首次成功飞行。

这次飞行为人类征服天空揭开了新的一页,也标志着飞机时代的来临。

飞机的发明是人类在二十世纪重大成果之一,它虽然是人类实现飞天梦想的主要工具,(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图片来源:百度百科)中观察和枪械对射,4年后战争结束时,飞机已经成为能用于空中侦察、临空轰炸和追逐格斗的有力武器,飞机的需求大大提高,并从此在许多国家诞生了航空工业部门。

兵器大观:战斗机发展史

兵器大观:战斗机发展史

兵器大观:战斗机发展史从一代到二代,再到第三代、第四代,战斗机不断突破音障和热障,人类用自己的智慧不断推动着喷气式战斗机发展。

在未来,围绕着喷气式战斗机而展开的空中武器竞赛还会继续。

战争是人类尖端科技竞技的舞台,科技是战争形势的主导。

那些历经战火考验、技高一筹的战斗机成为空战最终的王牌。

二十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技术的成熟推动航空装备从活塞、螺旋桨飞机时代进入涡轮喷气式飞机时代,使作战飞机的飞行性能大幅提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曾研制出一款飞行速度惊人的喷气式战斗机,由于没有螺旋桨,当时的人们认为它的外形十分怪异。

尽管一款新型装备无力改变一场战争、一个国家的命运,但它的出现却使未来天空中的交战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

ME2621942年7月18日,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德国研制的ME262型战斗机成功进行了首飞。

它的出现也彻底宣告了飞机活塞时代的结束。

P-80美国对于喷气式飞机的研究起步较晚。

1944年1月8日,美国P-80原型机成功试飞,该研发项目原计划需要一百八十天,但洛克希德公司却提前数十天完成了任务。

在之后的测试中P-80的飞行速度突破了每小时八百公里。

他也因此获得了流星的称号,并被重新命名为F80。

米格15F80流星与之后研制的F84雷电以及F86佩刀,共同组成了美国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主战机型,而他们当时最大的对手无疑就是苏联的米格15。

米格15是苏联第一代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于1946年开始设计。

1949年1月,米格15正式交付苏联国土防空军。

米格15早期生产采用英国的发动机,但很快仿制、改进为苏联自己的发动机。

苏联人借鉴了ME262的设计经验,引进了英国的相关技术,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长处进行开发,因此该款战机在操作性上十分突出。

米格15是米格设计局的标志型机,也是苏联生产数量最多的喷气式飞机,到1954年停产时生产总数超过一万六千五百架。

据记载,从1950年11月至1952年1月,米格15击落美机与自己损失的比例为7.9:1,1952年为2.2:1,1953年为1.9:1,显然在美苏。

四代战机发展历程

四代战机发展历程

四代战机发展历程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喷气式战斗机在50年代就实现了超音速化,因而现代战斗机一般是按超音速断代的。

到目前为止,超音速战斗机共发展了四代。

在设计思想上,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以追求更高的飞行速度为主。

1947年10月14日,美国贝尔公司研制的X-1火箭飞机首次实现了超音速飞行,为实用超音速飞机的研制积累了经验。

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出现的许多亚音速喷气战斗机也为实用超音速飞机的研制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应运而生。

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F-100和前苏联的米格-19。

F-100“超级佩刀”战斗机是美国北美航空公司于1948年开始研制的,其原型机YF-100A 于1953年5月25日完成了首次飞行。

米格-19是前苏联第一种实用超音速战斗机,由米高扬设计局研制。

为了研制米格-19,米高扬设计局先制造了一架验证机,它于1952年10月进行了首次试飞。

而经过大量改进的米格-19原型机首飞日期则是在1953年9月18日。

因此,究竟这两种飞机谁先谁后,至今也没有一致的说法。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除F-100和米格-19外,还有美国康维尔公司的F-102“三角标枪”、麦克唐纳公司的F-101“巫毒”,英国的“猎人”式、法国达索公司的“超神秘”、瑞典的萨伯-35等。

这一代战斗机的性能特点是低超音速,最大平飞速度为1.3~1.5马赫。

为了实现超音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大发动机推力,使用后掠翼布局和三角翼等。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机枪、机炮和火箭弹,后期改型加装了导弹,增强了攻击能力。

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的性能仍然偏低,速度不够,升限、加速性、爬升率不够高,武器系统和机载设备相对简单,因而作战能力仍有很大不足之处。

为此,50年代后期各国开始发展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强调所谓“高空高速”,升限可达20000米以上,最大速度超过两倍音速。

个别的高空截击机的升限高达30000米,速度超过3倍音速。

航空史上战斗机的发展

航空史上战斗机的发展

航空史上战斗机的发展战斗机是指主要用于保护我方运用空权以及摧毁敌人使用空权之能力的军用机种。

特点是飞行性能优良、机动灵活、火力强大;现代的先进战斗机多配备各种搜索、瞄准火控设备,能能全天候攻击所有空中目标。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种战斗机是法国的莫拉纳.索尔尼爱L型飞机。

它由于装备了法国飞行员罗兰·加洛斯的“偏转片系统”,稍微解决了飞机在机载机枪射击时被螺旋桨干扰的难题,使飞机第一次在飞行员可以专心驾驶飞机去攻击对方,同时也不需要另外配备机枪手。

战斗机过去根据执行任务又可分为“歼击机”(战斗机)和“截击机”(拦截机),拦截机的主要任务是快速的的升空之后争取高度,在敌人的轰炸机进入我方空域之前将对方摧毁。

由于拦截机是针对高飞行高度的轰炸机群,在设计上特别强调对速度与爬升率的需求,运动性在摆在较为次要的地位。

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有鉴于原子弹的摧毁威力,拦截机的发展一度成为许多国家与传统战斗机同等重要的机种。

不过在导弹逐渐成熟并大量配备之后,拦截机的特性往往可以经由传统战斗机加上导弹来满足。

因此现在趋向不再专门发展拦截机种,而是以现役的机种同时担负拦截的任务。

它有三个重要发展历程。

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用飞机首次出现在战场上,主要负责侦察、运输、校正火炮等辅助任务。

在战斗中,敌对双方的飞行员用五花八门的各种武器手忙脚乱地互相攻击,比如石头,这就是“战斗空战”的起源。

1915年4月1日,罗兰·加洛斯驾驶装备了“偏转片系统”的莫拉纳.索尔尼爱L型飞机击落了一架德国侦察机。

取得了战斗机空战的第一次胜利。

随后,德国的“福克E3”式由于装备了性能更好的“机枪同步射击”装置,以其优异的飞行性能和跟猛烈的火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性能最好,击落飞机数量最多的战斗机。

被协约国方称为“福克式的灾难”。

这个阶段的战斗机还处在萌芽期,结构多以木材加上布料蒙皮构成,机翼从单翼到三翼都很常见,主要的武器多半改自陆军使用的轻机枪。

战斗机发展史

战斗机发展史

PPT文档演模板
战斗机发展史
• 为保证性能要求,在气动设计上这一代已过渡到头部尖锐、 两侧进气,为改善低速性能有的采用了可变后掠翼。在翼 型上,开始采用较薄的超音速翼型。这种翼型前缘尖锐、 上下对称,常见的有菱形翼型、六面形翼型、双凸翼型。
• First air combat tactics were circling, aircraft mobility levels determin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air combat. With Germany famous pilots Immelman's first vertical maneuvering began, the aircraft's vertical mobilit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until the second world war, air combat is the main principle of "who had a height advantage, who will be able to control the fighting", four elements of individual combat then was: high, speed, mobility, firepower, so designers have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aircraft's speed and maximum altitude. As Jet technology breakthrough progress,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jet fighters had entered the stage of history.

战斗机

战斗机
第三代战斗机: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服役的Ma2.0一级的战斗机,代表机型有米格-21、F-4、F-104和中国 歼-7、歼-8。
第四代战斗机: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的、以高机动性为主要特点、综合性能显著提升的战斗机,代表 机型有米格-29、苏-27、F-14、F-15、F-16和中国歼-10、歼-11。
可以称其为“新五代划分法”,各代典型特征和代表机型概述如下:
第一代战斗机:含早期喷气式及20世纪30到40年代的亚声速和高亚声速战斗机(Ma0.6~0.98),代表机型有 米格-15、F-86和中国歼-5。
第二代战斗机: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服役的Ma1一级、低超声速战斗机(Ma1.3~1.5),代表机型有米格19、F-100和中国歼-6。
“俄罗斯五代划分”大体同上,但把“传统四代划分”中的第二代变后掠翼飞机(米格-23、F-111)单列为 一代,称为第三代;其他划分相同,故而多出一代。这种划分法一直由苏联采用,并沿用至俄罗斯。
“美国五代划分”把喷气式战斗机列为第一代,把高亚声速、后掠翼战斗机列为第二代,低超声速战斗机和 Ma2一级的战斗机都列入第三代,而第四、第五代以综合性能提升为主来进行划分。
战机划代
国际
中国
关于战斗机的划代,有过“传统四代划分”“俄罗斯五代划分”“美国五代划分”等几种方法。
“传统四代划分”只覆盖超声速战斗机,将上世纪50年代早期服役的一倍声速战斗机列为第一代,将稍后服 役的二倍声速战斗机列为第二代,将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以高机动性为主要特点的战斗机列为第三代, 将21世纪开始服役的综合性能更高的战斗机列为第四代。
第五代战斗机:21世纪开始服役的新一代战斗机,代表机型有F-22、F-35、苏-57和中国歼-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斗机发展简史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