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管技术要求内容
各种铝型材的相关执行标准

铝型材执行标准
1、合金铝板:技术标准GB/T 3880-2012,化学成分标准: GB/T 3190-2008
2、合金铝棒:技术标准GB/T 3191-2010,代替GB/T 3191-82 3182-82、10572-89
3、合金热挤压有缝铝管:技术标准GB/T5237.1-2008,包含或高于GB/T4437.2-2003 ( 通常使用此标准)
4、合金热挤压无缝铝管:技术标准GB/T4437.1-2000
5、拉(轧)制无缝铝管:技术标准GB/T 6893-2000,代替GB/T 6893-1986
6、铝合金挤压型材:技术标准GB/T 6892-2006, 代替GB/T 6892-2000 、GB/T 19347-2003 、GB/T19347.2-2005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铝型材技术要求

1.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各种规格的铝型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5273.1-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5273.2-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技术要求3.1材质要求3.1.1 铝型材的牌号及状态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
3.1.2 铝型材的材质应符合GB/T3190中对于相应材质成分的要求。
3.1.3 铝型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5237.1中对于相应牌号、状态的材质力学性能要求。
3.2阳极氧化膜性能要求3.2.1阳极氧化膜的膜厚级别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程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
3.2.2 阳极氧化的性能应符合GB5237.2中对于相应膜厚级别的阳极氧化性能的要求。
3.3截面尺寸铝型材的截面尺寸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
3.4铝型材的角度允许偏差铝型材的角度偏差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注:如本规格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在相关项目上已有明确的规定的。
以设计文件的规定为准。
3.5平面间隙铝型材的平面间隙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3.6铝型材弯曲度铝型材的弯曲度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3.7型材的扭拧度铝型材的扭拧度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3.8 型材长度允许偏差3.8.1型材定尺尺寸应符合合同要求。
3.8.2公称长度≤6m时,允许偏差为+15mm;公称长度>6m时,允许偏差由双方协商确定。
3.8.3型材两端的工艺不良长度应不超过80mm。
3.9外观要求3.9.1表面处理效果根据本公司技术要求送样合格后,以供需双方认可的样品作为判定标准。
3.9.2贴膜要求贴膜与型材表面不得有分离现象。
属制品技术规范—铝及铝型材技术要求

内部公开▲Q/ZX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Q/ZX 12.203.4-2007代替Q/ZX 12.203.4-2001金属制品技术规范铝及铝型材技术要求2007-03-12发布 2007-03-16实施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了提高金属结构件生产制造质量,加强对金属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保证结构件设计要求的完全贯彻和实施,特编写本系列标准。
《金属制品技术规范》为系列标准:Q/ZX 12.203.1《金属制品技术规范-钣金冷冲压件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Q/ZX 12.203.2《金属制品技术规范-机械切削加工件》Q/ZX 12.203.3《金属制品技术规范-铸造加工件》Q/ZX 12.203.4《金属制品技术规范-铝及铝型材技术要求》Q/ZX 12.203.5《金属制品技术规范-焊接加工》Q/ZX 12.203.6《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Q/ZX 12.203.7《金属制品检验规范-化学处理层的质量检验》Q/ZX 12.203.8《金属制品技术规范-涂覆层技术条件》Q/ZX 12.203.9《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丝印加工检验》Q/ZX 12.203.10《金属制品技术规范-紧固件》Q/ZX 12.203.11《金属制品技术规范-机柜装配技术要求》Q/ZX 12.203.12《金属制品技术规范-汇流排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本标准是《金属制品技术规范》第4部分。
本标准由Q/ZX 12.203.4-2001修订而成,主要修订内容如下:a)规范名称更改及文档结构调整;b)增加喷砂和拉丝质量要求;c)删掉型材化学成分中的高、低倍组织要求;d)删掉氧化膜厚度及色泽质量要求中的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Q/ZX 12.203.4-2001。
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康讯结构系统部提出,总部直属部门质量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企中心工艺部。
本标准起草人:万东霞。
铝型材技术质量要求

采购技术标准之——铝型材的技术质量要求1.每批材料的采购数量、具体交货日期等以订单为准。
2.交货时要求每条型材整条先用塑料膜包好,一扎用胶带扎紧( 一扎数量参照供应商标准),型材标准长度为2500㎜ 或参考供应商的型材标准尺寸定);同一种规格型号,包装不允许有不同规格型号混装现象。
3.供应商必须提供国家正式检验机构所作的型材产品检验报告,给需方备案。
4.型材表面要求:铝材表面氧化和拉丝或做其它处理(双方确定),要求氧化的深度不小于10um,拉丝纹理自然均匀( 参照提供的样板);整条型材只允许背面存在不明显的波浪纹,侧面存在不明显的氧化线痕,翘曲度小于6㎜/2500㎜。
5.可见面不能有明显的划花、擦伤、针孔、裂纹、杂点、凹凸不平、色差、发黑等品质不良现象(明显缺陷是指缺陷超过封样的标准)。
当明显缺陷位于整条的某一端头20㎝范围内时,可当作正常材料使用;当明显缺陷位于中间,且缺陷区域小于20㎝,缺陷区域间距不小于1000㎜时可正常使用,以上两种材料的使用长度需根据截去缺陷材后的实际长度计算。
可允许缺陷参照封样规定的标准。
6.型材结构要求:同批铝框型材断面外形尺寸偏差±0.2㎜,同一条型材断面外形尺寸偏差±0.1㎜;槽宽偏差+0.2㎜;封边条、铝扣手型材断面外形尺寸偏差±0.2㎜,槽宽偏差±0.2㎜;同一条型材断面外形尺寸偏差±0.1㎜;壁厚为1.3±0.1㎜;或参考具体的工艺图纸;标准长度(可参考供应商的标准尺寸)允许误差在±5㎜范围内。
7.成品铝门框外形尺寸偏差±0.5㎜,45°斜接处缝隙均匀,缝宽≤0.2㎜,接缝上下错位≤0.1㎜;成品铝封边条、铝扣手型材断面外形尺寸偏差±0.5㎜,端部无批锋、毛刺、不割手、糙手。
所有型材前后批次颜色、处理效果必须保证一致。
8.铝型材表面颜色、处理效果,产品质量等由双方共同确认,并封样作为以后的检验依据;9.其他无法检测的项目视需要每年送相应的质量技术落后监督局检验。
铝制产品加工通用技术要求

铝制产品加工通用技术要求公司铝制项目产品加工包括钣金工艺,部分产品部件连接须采用钢丝螺套,焊接件焊后需阳极氧化处理等工艺。
为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以上加工工艺,提出如下技术要求。
1 钣金加工工艺加工工艺采用钣金工艺,即剪切、折弯、铆接等。
1.1剪切注:大尺寸及薄壁结构型材须外加靠模定位。
1.2折弯1.2.1使用设备:折弯机1.2.2 技术要求:①未注尺寸公差时,折弯后工件尺寸精度控制在0.2mm之内,角度误差控制在1度以内。
②折弯处无裂纹或细纹③首件确认后,方可进行余件生产2 焊接加工工艺铝及铝合金的焊接方法很多,各具特色和适用场合。
针对目前公司铝制产品的结构特点,推荐采用钨极氩弧焊(TIG)及电阻焊两种焊接方法。
针对铝及铝合金焊接特点,TIG焊和电阻焊的应用要点及技术要求如下。
2.1钨极氩弧焊2.1.1接头形式和坡口准备钨极氩弧焊铝及铝合金的接头形式有对接、搭接、角接和T形接等,接头几何形状与焊接钢材相似。
但因铝及铝合金的流动性更好并且焊枪喷嘴尺寸较大,因而一般都采用较小的根部间隙和较大的坡口角度。
(2)钨极氩弧焊的坡口形式及尺寸2.1.2焊接电流种类采用交流电焊接铝及铝合金,在获得良好净化作用的同时又获得满意的熔深。
若采用脉冲电流,便能精确地控制电弧能量,可以达到对焊接熔池的控制,对薄板或全位置焊接很有利。
2.1.3焊接工艺要点①钨极氩弧焊适宜焊接厚度小于12mm的铝及其合金。
厚度小于3mm时,在钢垫板上一般用单道焊焊接。
厚度为4~6mm时,通常用双面焊焊接。
厚度大于6mm 时,须开坡口。
②用铈钨极,电弧容易点燃,电弧燃烧稳定,具有较大的许用电流,电极损耗小。
③焊接厚度小于1mm的铝及其合金时,用钨极脉冲氩弧焊焊接。
焊接厚度大于5mm,大体积铸件补焊或焊接环境温度低于—10℃时,焊前应预热,预热温度为150-250℃。
2.1.4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纯铝、铝镁合金手工钨极氩弧焊的参考焊接工艺参数2.1.5焊丝的选择各种牌号的铝及其合金焊接时,通常都选用与母材成分相近的焊丝,若无现成的焊丝,可用相应牌号的板材切成条或用铝合金铸件熔铸成长条作填充金属。
铝管技术要求内容

············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本公司生产的各系列铝合金挤压管材(管坯、盘管、成品管)的尺寸要求、表面质量接受水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装框、搬运等。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190——1996 变形铝合金化学成分GB/T4437.1——2000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GB/T4436——1995 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GB/T3246——2000 铝及铝合金加工制品组织检验方法GB/T3199——199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3技术要求3.1尺寸要求3.1.1管坯尺寸要求3.1.2盘管管坯尺寸要求3.1.3成品管坯尺寸要求3.1.2成品尺寸要求注:1、成品管尺寸,由客户产品的极限尺寸要求根据本标准的公差范围进行上、下公差的配置。
2、成品管尺寸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
3.2化学成份化学成份按内标控制执行。
3.3表面质量3.3.1管材表面为热挤压表面,内外表面不允许有铝屑粘接,气泡、裂纹、起皮、外来夹杂物、深度拉丝。
3.3.2管材表面允许有局部的擦伤、划伤、碰伤、压坑、轻微拉丝等。
其深度管坯≤0.20mm、成品管≤0.1mm并保证管材的最小尺寸,可接受缺陷在同一根管材上不允许超过5个。
3.3.3管材的表面允许有由模具造成的挤压流纹,不粗糙的黑白斑点。
3.3.4复合管坯表面允许有轻微横向皱纹。
3.3.5管材表面接受标准以现场实物封样为准,现场样品展示板作为本标准必要的补充部份。
3.3.6如管材表面有特殊要求,则按图纸中技术要求内的标准执行。
3.4扩口试验CT管扩口试验将管材外径扩大1.4倍,确认扩管部位无龟裂现象。
铝管国家标准

铝管国家标准铝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管材,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力等领域。
为了规范铝管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下面将对铝管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铝管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GB/T 4437.1-2000、GB/T 4437.2-2000和GB/T 4437.3-2000三个部分。
GB/T 4437.1-2000规定了铝及铝合金挤压无缝管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尺寸偏差等内容;GB/T 4437.2-2000规定了铝及铝合金冷拔无缝管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尺寸偏差等内容;GB/T 4437.3-2000规定了铝及铝合金焊接管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尺寸偏差等内容。
其次,铝管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铝管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确保铝管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铝管国家标准也为铝管的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了铝管产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铝管国家标准的执行对于保障用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执行标准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引发的纠纷和损失,保障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同时,执行标准也有利于提高铝管产品的竞争力,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市场信心。
最后,铝管国家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铝管国家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同时,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也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铝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铝管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铝管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规范铝管的生产和使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用户权益,还可以促进铝管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规范化、专业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推动铝管国家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执行,为铝管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5的铝管焊接方法与技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25的铝管焊接方法与技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铝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航空航天、汽车等。
在许多应用中,铝管的焊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焊接是将两个或更多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的技术,通过熔化和冷却的过程来形成强固的连接。
对于铝管焊接而言,特别要注意的是,铝是一种高导热材料,焊接过程中的热传导速度较快,因此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25种铝管焊接的方法与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
首先,我们将详细探讨铝管焊接的三种常见方法,并分析它们的适用场景、优缺点以及注意事项。
其次,我们将总结这些方法的要点,以及一些在实践中必须加以重视的关键问题。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铝管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探讨可能的改进和创新。
铝管焊接的方法和技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话题,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南,帮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和问题。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焊接工程师,都可以从本文中获得有益的信息和启发。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铝管焊接方法的步骤和要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铝管焊接的原理和操作流程,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
相信本文对广大焊接从业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都将有所帮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是为了给读者展示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逻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本文的结构是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含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首先,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铝管焊接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指出铝管焊接在现代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不可或缺的地位。
其次,文章结构部分给出了整篇文章的大纲。
最后,目的部分明确说明了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介绍25的铝管焊接的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焊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管技术要求内容 ............ 1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本公司生产的各系列铝合金挤压管材(管坯、盘管、成品管)的尺寸要求、表面质量接受水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装框、搬运等。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190 ——1996变形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4437.1 —— 2000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
GB/T4436 ——1995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GB/T3246 —— 2000铝及铝合金加工制品组织检验方法GB/T3199
——1996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3技术要求
3.1尺寸要求
3. 1. 1管坯尺寸要求
3. 1. 2盘管管坯尺寸要求
3. 1. 3成品管坯尺寸要求
3.1.2成品尺寸要求
注:1、成品管尺寸,由客户产品的极限尺寸要求根据本标准的公差范围进行上、下公差的配置。
2、成品管尺寸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
3. 2化学成份
化学成份按内标控制执行。
3. 3表面质量
3. 3. 1管材表面为热挤压表面,内外表面不允许有铝屑粘接,气泡、裂纹、起皮、外来夹杂物、深度拉丝。
3. 3. 2管材表面允许有局部的擦伤、划伤、碰伤、压坑、轻
微拉丝等。
其深度管坯w 0.20mm、成品管w 0.1mm 并保证管材的最
小尺寸,可接受缺陷在同一根管材上不允许超过 5 个。
3.3.3 管材的表面允许有由模具造成的挤压流纹,不粗糙的黑白斑点。
3.3.4 复合管坯表面允许有轻微横向皱纹。
3.3.5管材表面接受标准以现场实物封样为准,现场样品展示板作为本标准必要的补充部份。
3.3.6如管材表面有特殊要求,则按图纸中技术要求内的标准执行。
3.4 扩口试验
CT 管扩口试验将管材外径扩大 1.4 倍,确认扩管部位无龟裂现象。
3.5 低倍试验管材的低倍试验不允许有缩尾、裂纹、气孔、成层和外来夹杂物。
3. 6 显微试验管材的显微试验不允许有过烧。
4试验方法
4 . 1 管材的化学成份分析按GB/T6987 ,取样按GB/T17432-1998。
4.2 管材的显微组织和低倍组织检验按GB/T3246-2000 规定进行。
4.3 管材的表面质量用肉眼检查并对照封样样品,对不能确定深度的缺陷可以修磨后测量,但其深度不得超过允许的外径
和壁厚偏差。
4.4 管材的尺寸检验用精度为0.01mm 的量具测量,盘管外径椭圆度用精度为0.02mm 的游标卡尺测量。
4.5 扩口试验的扩口芯头按管坯规格使用对应芯头,扩管部位的尺寸用精度为0.02mm 的游标卡尺测量,确认不低于管材外径的 1.4 倍。
5检验规则
5.1 检查与验收
管材应进行过程及入库检验,并保证产品符合本技术要求。
品管检验员有责任对过程质量进行监控。
5.2 检验项目
5.2.1 每批管材应进行尺寸、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应逐根检验,入库检验进行抽检。
5.2.2CT 管除进行外观检验外,还应进行扩口检验。
直管扩口检验取每段棒料挤出管材头部去接头后产品进行检验;
盘管取盘绕时每卷管材的头部和尾部进行检验。
5.2.3CT 管材新模具试制时,应至少取两段挤出产品头部和尾部进行低倍检验,确认无接头、无缩尾的去头、去尾长
度。
5.2.4 若材料标识不清或对材料有疑义时,应进行化学成份分析。
5.2.5 若控温系统超温应对挤出产品进行显微试验,确认产品无过烧现象。
5. 3 检验结果的判定
5.3.1 化学成份不合格时,判定该熔次(或批)不合格。
尺寸、外观质量不合格时,为单件不合格。
5.3.2 低倍试验接头不合格,应重新在挤出管材头部往后取样直至无接头;低倍试验尾部缩尾不合格,应重新生在
挤出管材尾部往前取样直至无缩尾。
5.3.3 显微组织不合格时,判定该批不合格。
6标志、装框、搬运、贮存
6.1 标志
6.1.1 管材每批应有流转卡、每框有标识卡并放在料框上专用存放标识的地方。
流转卡及标识卡上应注明:名称、
规格、炉号、批号、牌号、状态。
6.2 装框、搬运、储存
6.2.1装框时每个料框应由同一合金、状态和规格的产品组
成,且管一端端口应对齐,对齐偏差w 50mm。
6.2.2 装框时应防止管材之间因任何不当操作而发生的擦、碰、划伤等缺陷。
6.2.3 管坯管材在拉制前工序之间的搬运应以吊装料框方式进行。
6.2.4 管材的贮存场所应清洁、干燥、无腐蚀性气体;库房应能防止雨、雪浸入且库房内不能同时贮存其它化学活性
物质和潮湿性物资。
6.2.5管材不能露天存放,也不允许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如须短期内露天堆放时,应有严防雨、水、雪浸入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