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保险业的市场结构

合集下载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一、中国保险市场主体:保险市场主体是指保险市场交易活动的参与者,包括保险商品的供给方、需求方和充当供需双方媒介的中介方。

1、保险商品的供给方:即保险人。

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保险人可以采取多种组织形式,最为常见的是公司制,因此,很多时候都会直接用“(再)保险公司”来称呼保险人。

保险人一般为法人,但也存在自然人为保险人的情况。

我国的保险公司主要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其中人身保险公司主要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太平洋保险、中国太平、泰康人寿、安邦保险、中邮人寿、生命人寿等。

财产保险公司主要有:人保财险、平安财产保险、太平洋财产保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大地财产保险、阳光财产保险、太平财产保险、天安保险等。

2、保险市场需求方:主要是个人和企业3、保险市场中介方:保险中介的形式比较多样,主要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等。

他们的活动范围也比较广泛,包括充当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交易媒介,协助建立保险合同关系;也包括独立于保险人与投保人之外,以第三者的身份处理保险合同当事人委托办理的保险事故鉴定、估损和理赔等事项。

二、中国保险深度与密度:保险深度: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保险深度3.4%,位列全球44位,且低于全球水平7.0%。

中国台湾地区保险深度在2009年位列第一,保险深度达到16.8%。

中国香港位列第五,保险深度为11.0%。

2013年中国保险深度为3.02%。

2013年国内各省市,北京保险深度最大,为5.1%,其次是上海、四川、新疆。

保险密度: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保险密度121.2美元,位列全球64位,且大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95.1美元。

2013年保险密度为1265.67元/每人。

2013年在中国国内,北京保险密度最大,其次是上海、天津、浙江、江苏。

由图可知,中国的保险深度与密度在持续稳步增长,但与同期的世界平均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相比,中国的差距依然很明显,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层次依然很低,这表明目前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中国产险市场业务结构的研究和分析

中国产险市场业务结构的研究和分析

整 合 、 立模 型 , 实证 分析 的 角度 详 细地 阐述 业 务 结 构 时产 险 市场 的重 要 性 , 建 从 并探 究 了 由 于其 失 衡 而 带 来 的瓶 颈 问 题 , 针 对 这 些 问 并 题 提 出一 些 具 有 现 实 意 义和 理 论 意义 的建 议 和 措 施 。
算 C , 标, R 猪 以此衡量 中国财产保 险市场集 中度。 计算公式 :

元, 增长了 234 9 见表 2。 38. 倍( 9 )其主要原 因在于汽车消费量的增 加、 投保率 的提高 , 以及交强险的实施。另一方 面 , 在保监会的大
2 1 第 9卷 第6期( 第 14期 ) 0 0年 患 5
.经济研究 . _
中国产险市场业务结构的研究和分析
黎 晨 曦 , 改 琴 胡
(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 北京

10 8 ) 00 1
要: 业务结构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 的重要 内容 , 它直接影响 着保险公 司的盈利能力和 可持 续发展能力。本文通过数据收集及
二、 中国财产保 险市场业务结构实证分析
决定业务结构的因素很多 , 我们着重分析对业务结构产生决 定性影 响的三个 因素 : 市场集 中度 、 区域发展程度及产 品差 异结
构。
( ) 一 市场集中度问题研究。
1市场份额分析。 、 市场集中度 的分析是在财产保 险市场份额
表 2 18 — 0 8 中国车险保费收入( 9020 年 单位 : 亿元 )
2 9o O47 2 6 1 469 3 o 7 o60 3 55 333
38 .0 8o .o 99 .0
1 . 07 1 . 1 4 21 . 9 1 .4 15

我国保险业SCP分析最终版解析

我国保险业SCP分析最终版解析
附:寿险三巨头净利双位数下降 中国人寿2012资产减值310亿
2.影响保险业的进入壁垒的因素
➢ 宏观经济水平
从经济性壁垒来看,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对保险产品的市场需求
程度也越高,因而对保险企业的资金。技术等方面投入的要求也越
高,造成沉淀成本、资本壁垒、绝对费用壁垒等经济性进入壁垒也
越高。
5
➢ 保险监管能力
我国具有很高的市场退出壁垒的原因
➢ 我国保险业市场退出的 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
➢ 我国保险业的退出机制 还没有建立和发挥作用
三、保险公司的价格行为
价格构成 生命表 价格竞争Your Logo Nhomakorabea定价
▪ 纯保费 ▪ 附加保费
生命表
又称为死亡表或者 寿命表,是对相当 数量的人后自出生 (或一定年龄)开 始,直至这些人口 全部去世为止的生 存与死亡记录,用 于描述某人口群体 死亡规律分布。
垄断市场 市场化 政府监督 发展初期 SCP分析
保险业
▪加大人才培养力 度 ▪加大广告投入力 度 ▪完善风险管理机 制
Your Logo
四 市场绩效衡量
(一 )问题的提出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恢复保险业至今,中国保险业得到 了快速发展。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要看到中国保险业还 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完善。
一个国家的监管能力高低对保险业进入壁垒具有决定性影响。如
果监管能力不足以维护本国保险业的稳定,就不能大幅度地降低保 险业的进入壁垒。
➢ 保险业市场主体状况
从保险业的市场竞争来看,降低保险业的进入壁垒、实行对外开
放的产业政策所能带来的主要积极影响在于能够提高市场竞争机 制。
我国保险业经济性进入壁垒并不高

保险行业的国内外市场比较与竞争分析

保险行业的国内外市场比较与竞争分析

保险行业的国内外市场比较与竞争分析保险行业是一种金融服务行业,承担着风险转移和保障的重要角色。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本文将对保险行业的国内外市场进行比较与竞争分析。

一、国内保险市场的特点及竞争形势国内保险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保险需求逐渐增加。

此外,政府对保险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保险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国内保险市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竞争压力。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众多。

各大保险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来争夺市场份额,形成了竞争白热化的局面。

其次,保险行业面临着风险管理和资金运作的双重挑战。

中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资金运作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这也给市场竞争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二、国外保险市场的特点及竞争形势国外保险市场相对成熟,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这些公司拥有先进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丰富的保险经验。

同时,国外保险市场的监管环境相对较为完善,市场秩序较好。

在国外保险市场中,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产品创新、渠道拓展以及品牌形象等方面。

一些国外保险公司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保险产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个性化的保险方案。

此外,他们也注重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通过广告、营销等手段积极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

三、国内外保险市场的比较在国内外保险市场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市场规模:国外保险市场整体规模较大,市场饱和度较高,而我国保险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2.市场结构:国外保险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少数大型保险公司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而我国保险市场较为分散,中小型保险公司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3.产品和服务:国外保险公司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更具创新性和差异化。

我国保险公司在技术水平和产品创新上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第15章 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

第15章  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

第15章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本章要点1.保险市场是所有实现保险商品让渡的交换关系的总和。

目前,世界范围的保险市场主要有完全竞争型、完全垄断型、垄断竞争型和寡头垄断型四种模式。

在保险市场上,交易的对象是保险人为消费者提供的保险保障。

2.保险市场的三大要素是保险供给方、保险需求方以及协助保险交易活动完成的保险中介人。

市场机制在保险市场上同样发挥作用,但具有其独有的特殊作用。

与一般市场相比较,保险市场是一种直接的风险市场、一种非即时清结的市场、一种特殊的期货交易市场。

3.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按照财产所有制关系不同可划分为国营、私营、合营、合作、行业自保等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可具体采取股份有限保险公司、相互保险社、保险合作社及劳合社等形式。

4.保险市场供求及其平衡是保险市场正常运行的具体所在,包括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两个方面。

保险供给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内容。

保险需求表现为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

计算保险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可以分析影响保险供给与保险需求对其各个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第一节保险市场概述一、保险市场的概念保险市场是指保险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或是保险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总和。

它既可以指固定的交易场所,如保险交易所,也可以是所有实现保险商品让渡的交换关系的总和。

保险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保险人为消费者提供的保险保障,即各类保险商品。

二、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首先是为保险交易活动提供各类保险商品的卖方或供给方;其次是实现交易活动的各类保险商品的买方或需求方;再次就是具体的交易对象——各类保险商品。

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往往还须有保险中介方的介入,也成为构成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这些要素归结起来构成保险市场必须具备的两大要素:保险市场的主体与客体。

(一)保险市场的主体保险市场的主体是指保险市场交易活动的参与者。

1.保险商品的供给方保险商品的供给方是指在保险市场上,提供各类保险商品,承担、分散和转移他人风险的各类保险人。

保险市场结构和运作

保险市场结构和运作

保险市场结构和运作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向被保险人承担一定的风险,并在发生风险时给予相应的赔偿的商业活动。

保险市场是指进行保险业务买卖的市场,是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之间进行交易的地方。

保险市场的结构和运作对于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产品的销售具有重要影响。

保险市场的结构通常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是主要的保险公司,它们是市场的主体,掌握着大部分的保险业务;第二层是次要的保险公司,它们在市场上的份额相对较小,但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第三层是小型的保险公司,它们的市场份额很小,主要经营一些特定的保险业务。

在保险市场中,主要的保险公司通常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优势,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大的份额。

保险市场的运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交易过程,包括保险产品的设计、定价、销售和赔付等环节;二是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包括保险机构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及与监管机构的合作等。

保险产品的设计是保险市场运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风险状况,设计出不同种类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被保险人的需求。

保险产品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保险责任的范围、保险期限、赔付金额、保险费用等因素,以保证保险合同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保险产品的定价是保险市场运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保险公司通过统计和分析历史数据,评估风险的发生概率和程度,进而确定保险产品的费率水平。

保险产品的定价需要考虑到保险公司的成本、利润率、赔付准备金等因素,以保证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保险产品的销售是保险市场运作的核心环节之一、保险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潜在的被保险人进行推销,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等新兴渠道。

保险产品的销售需要考虑到客户的需求和承受能力,以提供最适合的保险方案。

保险产品的赔付是保险市场运作的最终环节。

当被保险人遭受风险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提供相应的赔偿。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人寿保险是保险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结构和影响因素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市场结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等三个方面对人寿保险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一、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人寿保险行业的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产品结构等方面。

1. 市场规模人寿保险市场规模是衡量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寿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中国人寿保险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2019年人寿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近3.5万亿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人寿保险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2. 竞争格局目前,我国人寿保险市场存在着多家大型保险公司竞争的格局。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老牌保险公司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也有一大批中小型保险公司在市场中竞争。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互联网保险公司也开始在人寿保险市场上崭露头角,增加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3. 产品结构人寿保险产品结构的多样化也是市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寿险产品、分红型寿险产品、万能型寿险产品等多种产品类型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二、影响因素人寿保险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政策法规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等。

1. 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是人寿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和金融需求,从而对人寿保险市场产生影响。

经济低迷时期,人们的保险意愿可能降低,导致人寿保险市场需求下降;而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的保险意愿则可能提高,市场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2. 政策法规因素政策法规对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保监会对于人寿保险市场的监管政策、产品审批政策等都会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人寿保险税收政策、外资进入政策等也会影响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市场份额。

3. 市场需求因素人寿保险产品的需求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背景二、行业规模和结构中国保险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保费收入逐年增长。

2024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达到 4.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4%。

行业结构方面,寿险和财产险是中国保险行业的两大主要板块。

2024年,寿险保费收入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占总保费收入的55.56%。

财产险保费收入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占总保费收入的40%。

同时,健康险、车险、责任险等也是保险市场的重要板块。

三、市场竞争格局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集中。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国有保险巨头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其中,中国人保的市场份额最大,中国平安在寿险和健康险市场领先。

此外,外资保险公司也积极进入中国市场,增加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四、发展趋势1.数字化转型:随着技术的发展,保险行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保险公司通过投资科技和建立数字化平台,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普惠保险发展:中国保险行业在健康险、养老保险等普惠保险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保险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3.资本市场开放:中国保险行业的开放持续推进,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中国保险行业将进一步加大对外资的开放力度,培育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保险企业。

4.风险管理水平提升: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风险的增加,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将成为关键。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是未来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五、挑战与对策1.市场竞争激烈:保险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分散,企业需加强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2.投资风险加大:保险公司投资风险较高,需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保户权益和企业稳健发展。

3.监管环境变化: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保险公司需加强对法规政策的研究和应对能力,保持合规经营。

4.客户需求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保险公司需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1999 年保险市场主要竞争者资产收益率 (% ) 资料来源: 转引自《中国保险报》, 2001- 02- 01, 第 3 版。
从图 1 可知, 我国保险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并不高, 而且 两家规模最大的国有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并不及规模次于它 们的平安和太保。这说明两家最大公司并不能利用其规模优 势而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关键词: 保险业 市场结构 发展趋势
一、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市场结构,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 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 征 和 形 式, 其 实 质 反 映 了 市 场 竞 争 垄 断 关 系。 罗 宾 逊 (J 1Rob in son ) 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 断、完全垄断四种类型。这种分类已成为经济学理论的经典。 据此, 保险业市场结构也可分为这四类。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529156 4210 643157 4110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169172 1410 272145 1710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12416 1010 152148 1010
新疆兵团保险公司
2199 012 3183 012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147 012 5102 013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187 013
712
014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18 019 15106 019
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81 011 0127 忽略
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157 012
314
012
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3
011 0127 忽略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0124 忽略 0184 忽略
资料来源: 1998 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年鉴 (1999) 》, 北京, 中 国经济年鉴出版社, 1999; 2000 年数据系根据《中国 保险报》2001- 01- 16, 第 3 版数据整理所得。
中资股份制 1995 年 华东
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华安) 中资股份制 1996 年 华南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永安) 中资股份制 1996 年 西北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保险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相关年份) 整 理。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 衡量保险业市场结构最基本的指标 是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集中度。我们不妨从对这两个基本指标 的分析来解析我国保险业市场结构。
国有独资 1986 年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华泰) 中资股份制 1996 年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泰康) 中资股份制 1996 年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人寿) 中资股份制 1996 年
全国 新疆 全国 全国 全国
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天安)
中资股份制 1994 年 华东
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大众)
1999
2000
保费收入
98
98
98
资产总额
97
96
-
利润额
-
94
-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金融年鉴 (2000)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整理所得。
从表 3 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保险业市场集中度相当高, 人保、国寿、平安和太保四家公司垄断了整个市场。 可以认 为, 我国保险业市场是以这四家公司为主导, 其余 8 家公司 为补充的寡头垄断型结构。 综合表 2、表 3, 可以把我国保险 业市场分为三大集团, 以人保、国寿两家大型国有公司为第 一集团, 它们分别在财产险和人身险业务方面独占鳌头; 以 平安和太保两家全国性、股份制公司为第二集团, 其业务规 模、资产规模等次于第一集团; 其余 8 家公司为第三集团, 其 市场份额难以望第二集团之项背。
按照共谋假说, 中国保险业市场中的第一集团的绩效应 好于第二集团, 第二集团应好于第三集团。 按照有效结构假 说, 中国保险业市场中的第一集团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管理效 率应强于第二集团, 第二集团应强于第三集团。那么, 事实如 何呢?
对保险业市场绩效和竞争能力的分析, 本文选取资产收 益率、费用率和偿付能力三项指标加以衡量。 由于获取数据 的困难, 对资产收益率的分析本文只选取四家寡头公司的情 况进行比较 (见图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 4 中资保险公司的资产状况 (1999 年底)
公司名称
所有者 权益 (百万元)
总资产 所有者权益 (百万元) 总资产 (% )
1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9 306 46 667
19194
2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4 265 131 507
3124
1、2 合计
13 571 178 174
7162
3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保险市场占有率是指某家企业的投入或产出在同一市 场同一时期全部投入或产出中所占比重。 具体指标包括保 费、资产、人员、利润等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可以衡量单个企
104
业在保险市场中的地位。 如果一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越高, 表明其垄断性力量越强; 反之则越弱。由表 2 可知, 目前我国 保险市场中, 人保、国寿、平安、太保四家公司所占市场份额 较大, 尤其是前 2 家公司, 可谓举足轻重, 其余 8 家公司所占 份额极小, 最高者不足 1% , 可谓无足轻重。追溯到 1998 年前 几年, 可以看出, 人保、国寿两公司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 平安和太保两公司的份额在上升。“中保集团公司 (即现在的 人 保 和 国 寿 两 公 司 的 前 身) 的 市 场 占 有 率 从 1995 年 的 7911% 降至 1997 年的约 70% , 但仍然保持着绝对优势。…… 太平洋保险公司和平安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从 1995 年 度 的 11102% 和 8131% 增 至 1997 年 的 11179% 和 15186% 。”②
式中, CR n - 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 n 位企业的行业集中
度; X i—产业中第 i 位企业的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数值; n- 产 业内的企业数; N - 产业内的企业总数。n 通常取 4 或 8, 本文 取前 4 位。
表 3 保险市场集中度 (CR n) (n= 4, 期末数) (% )
1998
二、高集中度下的市场绩效和企业行为分析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保险市场集中度更高, 寡头 垄断的程度更甚。“1994 年前五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英国 为 38% , 法国为 32% , 德国为 25% , 意大利为 36% , 1994 年 美国产险市场上前五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为 2911% ”③如此高 的集中度是否产生了高市场绩效呢? 关于市场集中度与市场 绩效之间的关系, 理论界有两种假说: 哈佛学派的共谋假说 和芝加哥学派的有效结构假说。哈佛学派的贝恩等人以其独 创的 SCP (结构—行为—绩效) 分析框架为基础, 认为在具有 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 少数高市场占有率大企业可 以凭借规模优势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大企业具有操纵市场 的力量, 容易达成共谋、协调行为, 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 其 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 破坏资源的配置效率, 因此, 需要 对这类产业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 的公共政策。这就是共谋假说, 又称集中度—利润率假说。芝 加哥学派的施蒂格勒和德姆塞茨则反对哈佛学派的观点, 提 出了有效结构假说, 认为有效率的企业具有先进的管理技术 和生产技术, 从而降低了成本, 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 相应地 也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结果是提高了市场集中度。
经济评论 2002 年第 2 期
ECO NOM IC REV IEW No12 2002
论中国保险业的市场结构
姚海明
摘要: 本文对我国保险业市场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目前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属寡头垄断型, 市 场集中度极高, 但高集中度与理论界的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不相符。文章最后阐述了中国保险业市场 结构的发展趋势及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表1
我国内资保险公司概况
产权性质 成立时间经营区域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人保)
国有独资 1949 年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国寿)
国有独资 1949 年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 中资股份制 1988 年
全国 全国 全国
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太保) 中资股份制 1991 年
新疆兵团保险公司 (兵保)
此外, 观察公司总资产、人员规模、利润总额, 可以发现, 还是人保、国寿所占份额最大, 平安、太保次之, 其余公司都 较低。
表 2 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1998 年
2000 年
保费收 市场占 保费收 市场占 入 (亿元) 有率 (% ) 入 (亿元) 有率 (%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399118 3210 465100 3010
233
365
63184
9 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41
721
75103
10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11
400
77175
5- 10 合计
3 573 9 516
37155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0) 资料整理所得。因年鉴中 缺泰康、华安两家公司资料, 故此表未将它们列入。
由表 4 可以看出, 保险业市场中的第一、二、三集团的资 本充足率依次递增。 第一集团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 7162% , 第二集团为 11147% , 第三集团为 37155%。四家大公司业务 量最大, 偿付量也最大, 但问题是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当然, 如果按《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 考虑风险资 产因素, 则所有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会比表 4 数字大一点 (保险公司资产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所占比重较大, 这类资产 风险较小)。 可是, 由于四家大公司不良资产比第三集团多, 所以考虑风险资产之后的计算出资本充足率, 前者与后者之 间的差距还会比表 4 中的差距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