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照相基本原理讲解

合集下载

全息照相原理解析

全息照相原理解析

大学物理全息照相的原理全息照相原理通过大学物理学的学习,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当两束相干光的位相相同时,合成光源的振动(相应的光强)就增强,反之,光波的振动就减弱。

而光的位相是随位置变化的,因此,光波的振动增强和减弱也随位置而变化。

这样,在两束光的交叠处就产生强弱相间的干涉条纹。

条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合成光波的位相在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

因此,利用两束光的干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可以有效地把位相的变化情况记录下来,全息摄影就是利用光的干涉把景物散射光波以干涉条纹的形式,即把光波的振幅和位相记录在感光材料上,也就是说,把物体的全部信息都记录下来,因而具有获得立体图像的许多优点。

全息照相分为两步。

第一步利用干涉法拍摄全息图(全息照片),如图1(a)所示。

从激光器发出的相干光束,被分束镜分成两束光,一束光照明到被摄物体,从物体上反射或散射的物光射到感光胶片上。

另一部分光束投射到反射镜,被反射的光波直接照射到感光胶片上,这束光称为参考光。

物光与参考光在胶片上迭加干涉,产生的干涉图样即记录了物体振幅和位相的全部信息。

这张具有干涉图样的胶片经过适当曝光与冲洗处理后,就是一张全息图(全息照片)。

这一拍摄过程就是一个记录或储存信息(或波前)的过程。

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进行物体的再现(重现)。

由于全息照片记录的是两相干光相互干涉的结果,因此,与原来的被摄物体毫无相似之处。

然而,当把全息图放回原处,用相干参考光(此时称为再现光束)照明全息图时,如图1(b)所示,这张具有干涉图样的全息图宛如一块复杂的光栅将发生衍射,在这些衍射光波中包含着原来的物光波,观察者迎着再现光波方向即可观察到一个逼真的、立体感很强的物体再现像。

这是一个物光波前再现亦即成像的过程。

不过,如果再现光束和原来的参考光束同向,得到的物像是虚像。

如果用原相干光反向照射全息图,则得到的物像是实像。

如果不用激光而用白光去照射,由于白光是由多种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全息照片上的干涉条纹,就要同时对各种波长的光发生衍射。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全息照相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现象记录物体三维形态的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反射或透过的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称为物光,另一束称为参考光。

物光和参考光在记录介质上相遇,形成干涉条纹,这些条纹记录了物体的三维形态。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1. 全息照相的光学原理全息照相的光学原理是基于光的干涉现象。

当两束光线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的形态取决于两束光线的相位差。

如果两束光线的相位差相同,它们会相互加强,形成亮条纹;如果相位差相反,它们会相互抵消,形成暗条纹。

2. 全息照相的记录过程全息照相的记录过程分为两个步骤:记录和重建。

在记录过程中,物体反射或透过的光线被分为两束,一束作为物光,另一束作为参考光。

物光和参考光在记录介质上相遇,形成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记录了物体的三维形态。

在重建过程中,参考光线照射到记录介质上,通过干涉条纹的作用,可以重建出物体的三维形态。

3. 全息照相的记录介质全息照相的记录介质通常是一片光敏材料,如银盐片、光致变色材料或光聚合材料。

当物光和参考光在记录介质上相遇时,它们会形成干涉条纹,这些条纹会在记录介质上留下一定的光学密度变化。

在重建过程中,参考光线照射到记录介质上,通过干涉条纹的作用,可以重建出物体的三维形态。

4. 全息照相的应用全息照相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全息照相可以用于记录微小物体的形态,如细胞、分子等。

在工程设计中,全息照相可以用于检测物体的形态和变形情况,如机械零件、建筑结构等。

在艺术创作中,全息照相可以用于制作艺术品,如全息照相画、全息雕塑等。

总之,全息照相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现象记录物体三维形态的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反射或透过的光束分为两束,一束作为物光,另一束作为参考光。

物光和参考光在记录介质上相遇,形成干涉条纹,这些条纹记录了物体的三维形态。

全息照相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全息照相原理及特点浅述

全息照相原理及特点浅述

全息照相原理及特点浅述
全息照相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记录物体三维形态的技术。

它的
原理是将物体的光波和参考光波在光敏材料上叠加,形成干涉条纹,
通过光学处理和显影,可以获得物体的全息图像。

全息照相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三维效果好:全息照相可以记录物体的全息图像,包括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等信息,因此可以呈现出非常逼真的三维效果。

2. 高分辨率:全息照相可以获得非常高的分辨率,可以记录物体的微
小细节,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3. 可重复使用:全息照相的光敏材料可以重复使用,因此可以多次记
录和重现物体的全息图像。

4. 光学处理简单:全息照相的光学处理相对简单,只需要使用一些基
本的光学元件,如透镜、分束器等,就可以完成全息图像的记录和重现。

5. 应用广泛:全息照相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都有
广泛的应用,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可以用于记录细胞和组织的三维结构,而在工程设计领域可以用于制造高精度的零部件和模具。

总之,全息照相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它可以记录和重现物体的三
维形态,具有高分辨率、可重复使用、光学处理简单等特点,因此在
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息照相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全息照相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全息照相技术原理及其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息照相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那么,什么是全息照相技术?它的原理是什么?又有哪些应用呢?一、全息照相技术概述全息照相技术是一种用来记录三维物体形态和光学特性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全息照相技术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德尼斯·高斯于1962年发明的。

全息照相技术的原理是:在一个光排列下,将物体的两个光波(物体波和参考波)汇合成一个干涉图案;而这个干涉图案则是包含了该物体三维形状和瞬时光学特性的复杂图样。

这个图案可以通过激光束照明下的光敏材料记录下来,形成一种全息照片。

这种全息照片不同于传统的二维照片,它具有更多的信息和更丰富的颜色。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它来更精确地观察物体的形态和特性,也可以用于各种领域的三维成像。

二、全息照相技术的应用目前,全息照相技术已经发展出了许多应用。

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几个应用领域。

1. 三维成像全息照相技术是三维成像的理想选择。

可以通过使用立体全息照片来记录物体形状和位置等信息,可以让人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三维场景。

因此,它在工程、艺术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如全息电影、全息展示、虚拟现实等。

2. 安全防伪全息照相技术在安全防伪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作信用卡、票据、证件等高安全性需要的物品。

通过制作具备全息特性的商标、防伪标识等,可以有效地预防假冒伪劣和欺诈活动。

3. 医疗影像全息照相技术也可以用于医疗影像。

医生可以通过全息照片来更加准确地看到人体结构及其病变,以便对相关病症进行更为科学的治疗。

此外,还可以通过全息照片来制作透明人体模型,帮助医学生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4. 全息留声全息留声是一种新的音乐制作技术。

它将传统的录音和全息照片技术相结合,制作出具备全息特性的音频记录。

这种全息留声可以在电影、电视等领域中广泛使用,为人们带来更加逼真的听觉体验。

总之,全息照相技术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成像技术。

全息照相的原理与应用

全息照相的原理与应用

全息照相的原理与应用全息照相,又被称为全息摄影,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将物体真实的三维信息记录下来的技术。

它不同于传统的摄影方式,可以在照片中展现出物体的真实深度和逼真的立体效果。

本文将介绍全息照相的原理,以及其在科学、艺术和商业领域的应用。

一、全息照相的原理全息照相的原理基于光的干涉现象。

当两束光波(即参考光和物体光)相交时,它们会产生干涉条纹,同时记录下了物体的全息图像。

全息图片的关键特征是它可以包含物体的光传播路径信息,其中包括了物体的相位、振幅和角度等多种信息。

在全息照相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激光等单色光源产生一束参考光。

这束光经过分光镜的反射和折射后,会与被拍摄物体上反射的物体光相遇。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光会被参考光所改变,产生干涉条纹,形成全息图像。

为了记录下完整的光信息,照相底片或者光敏介质需要具备高分辨率和宽动态范围。

二、全息照相的应用1. 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全息照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光学、物理学等领域。

它可以用来观察和研究微小物体的结构和运动,例如细胞、分子和原子等。

通过记录和分析全息图像,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形态和特性。

2. 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全息照相在艺术创作中也有独特的应用。

全息照片可以展现出逼真的三维效果,使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艺术家们可以利用全息技术来创作立体艺术品、立体影像等,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全息照相由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媒介。

3. 商业领域中的应用全息照相在商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它可以用于制作防伪标识,对抗盗版和伪造。

全息图像的复杂性使得它难以被复制和仿造,从而可以起到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

此外,全息照相还可以应用于产品展示和广告宣传等领域,为产品增加立体感和高科技形象。

总结:全息照相通过光的干涉原理记录下物体的全息图像,具备逼真的立体效果。

它在科学、艺术和商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科学家可以利用全息照相技术来研究微小物体的结构和特性,艺术家们可以利用全息技术创作出逼真的立体艺术品,商业领域可以利用全息照相来进行防伪标识和产品展示。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二-大学物理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二-大学物理
发现与起源
全息照相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丹尼尔·双曲线隧道产生于1948年。他惊讶地发现,原本用于检测机械零 件的红光球面干涉纹音波镜片竟然可以产生三维影像。
发展与应用
全息照相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包括艺术与娱乐、科学与工程、以及安全与防伪等领。
全息照相的应用领域
艺术与娱乐
全息照相已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工具,能够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立体效果。
科学与工程
全息照相在科学研究、医学成像和工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三维显示和光学存储技术。
安全与防伪
全息照相可用于制作防伪标签和身份证件,提高安全性和防伪性。
全息照相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高保真、三维立体
全息照相能够以高度逼真的方式记录和再现物体,创造出逼真的三维立体效果。
局限性:设备昂贵、环境要求高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二大学物理
全息照相是一种涉及干涉、衍射和激光技术的影像记录与再现方法。它的发 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都非常值得探讨。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 干涉与衍射:光波的交叠与干涉产生了全息图像。 • 激光的应用:激光的单一波长和相干性使其成为全息照相的理想光源。
全息照相技术的发展历程
全息照相设备价格昂贵,且对光照和环境条件要求很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全息照相技术的未来发展
未来,全息照相技术有望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三维打印等领域发挥更重 要的作用,为我们创造更真实、更沉浸式的体验。
结论和总结
全息照相是一门神奇而有趣的技术,不仅在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未来将继续 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息照相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全息照相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全息照相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全息照相术是一种高级光学技术,它可以捕捉三维立体影像。

全息照相术具有很多应用,尤其是在医学领域中,可以用于检查病人的身体,观察内部组织结构和诊断病情。

本文将探讨全息照相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全息照相术的原理全息照相术是一种利用光波干涉原理来记录和重建物体三维图像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把一个物体的光波和参考光波作干涉,并将干涉光过滤、衍射、重合成一记录光波。

通过重放原始光波,可重现高品质的三维物体。

全息照相利用了光学相位的特点,用光波的相位信息来记录物体的全息图,可以更加真实直观地呈现物体的形态与结构。

二、全息照相术在医学中的应用1.生物医学研究全息照相术可用于研究细胞、组织、器官和器件等微观结构。

它利用透明显微镜观察光学相位差来获得分子生物学或细胞学信息,并使用高速计算机分析数据,从而为医学研究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和高分辨率的图像。

2.医学诊断全息照相术可以在医学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可以使用全息照相来诊断眼病和皮肤疾病,通过全息图来观察眼球,识别不同基本状态下的病情。

此外,全息照相术还可用于识别肿瘤、器官退化、神经疾病等疾病的症状,提高诊断准确性。

3.外科手术全息照相术也可以在外科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医疗专家可以让患者为全息相机拍摄图片,用于模拟病灶区域的实际情况,这有利于医生把握手术难度和规划手术方案。

此外,全息照相术还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更加准确地评估手术中患者组织等。

4.医学教育全息照相术不仅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和诊断,还可以用于医学教育。

例如,全息照相术可以在医学院和医学研究生课程中用作教学工具。

采用全息照相术可以让医学生体验更加真实的人体器官三维图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内部结构。

三、全息照相术的优势1.高分辨率相对于传统的照片或者扫描,全息照相术的分辨率更高,重建的图像质量更好。

这对于医学研究和诊断非常关键,因为医生需要对图像进行仔细观察,以确保他们取得准确的结果。

全息相机应用的物理原理

全息相机应用的物理原理

全息相机应用的物理原理1. 引言全息相机是一种可以记录并再现三维物体的影像的设备。

它不同于传统的摄影技术,可以在照片中展示物体的深度和细节。

全息相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艺术、科学、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全息相机的物理原理,包括全息记录的原理和全息再现的原理。

2. 全息记录的原理全息记录是指将三维物体的信息记录在感光介质上的过程。

全息相机使用的感光介质通常是一块具有高空间分辨能力的光敏材料。

2.1 相干光的作用全息相机使用的光源通常是一束相干光。

相干光是指波长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保持恒定的光,它具有特定的波动性质。

相干光的波动性质使得全息相机能够记录物体的三维信息。

2.2 全息记录的过程全息记录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照明、记录和显影。

在照明阶段,相干光通过透镜照射到物体上。

物体上的每个点都会对相干光产生干涉效应,这种干涉效应是由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特征导致的。

记录阶段是将干涉产生的波片记录到感光介质上。

感光介质通常是一块上面涂有一个光敏层的玻璃片。

当相干光照射到感光介质上时,在光敏层中会产生一种叫做全息记录介质的结构。

这种结构包含了物体的三维形状和表面特征的信息。

显影阶段是将感光介质上的记录结构显现出来。

一般是通过将感光介质放入显影剂中进行处理。

显影剂会使记录结构在感光介质上呈现出明暗变化,从而形成全息图像。

3. 全息再现的原理全息再现是指将全息记录的图像从感光介质上读取出来并再现的过程。

3.1 全息图像的读取全息图像的读取需要使用一束相干光。

这束相干光叫做再现光。

再现光通过透镜照射到存储全息图像的感光介质上,使其再现出全息图像。

在读取的过程中,透镜通常位于记录光的反面,以保证重新投射的光与原始记录光具有相同的方向和相位。

3.2 全息图像的再现全息图像的再现是通过光的衍射效应来实现的。

当再现光通过感光介质上存储的全息图像时,光束将会衍射并重新构成原始对象的三维形状和表面特征。

观察者可以直接看到再现光所形成的全息图像,这个图像包含了物体的深度和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透明背景上的透明字母
(2)产生不可分离的孪生像。当对实像聚焦时,总是 伴随一个离焦的虚像;同样,对虚像聚焦时,总是伴随 一个离焦的实像。
(3)直接透过透明片的平面波,大大降低了像的反衬度。
二. 离轴全息图
由美国的利思、乌帕特立克斯首先提出。
1. 记录光路
准直光束一部分直接照射到物体上,物体的透过率为 t0 x0 , y0 ;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tx0 , y0 t0 tx0 , y0
平均透射率,相 当于参考光,即 上图的直接透射 波。
表示在平均透射率上下的 变化,相当于物光波,即 图中的衍射波。
条件:t << t0
投射到离物体距离为z0处的照相底片上的光强为:
Ix, y R Ox, y2
Ox, y A0x, yexp j0x, y
参考光波在记录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为:
Rx, y Ar x, yexp jr x, y
两相干光波在记录平面上的合光场的复振幅分布为:
ux, y Ox, y Rx, y
所以,合光场的光强分布为:
6.1 全息照相的原理 ( Principle of holography )
人眼能够识别物体的三维立体图象,是借助物 光波的主要特征参量——振幅、波长和相位对人体 视觉的作用。
光波的振幅反映了光的强弱,给人眼以物体明暗的感觉; 光波的波长反映了光波的频率,给人眼以色彩的感觉; 光波的相位反映了光波等相位面的形状,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 关于强度:显然参考 光各处的强度是一样 的,但由于物体表面 的反射率不同,所以 物光的强度各处不同。 因此,参考光和物光 叠加干涉时形成的干 涉条纹各处浓淡也就 不同。
二. 全息照相的过程
(一)记录
x, y
物光波的记录过程是一个光波的干涉过程。
如图,设记录平面为xy平面, 该平面上物光波的复振幅分布为:
u2:由于A02是物光波振幅的平 方,即物光波在干板上的光强 分布,它在全息图上呈现一种 “散斑”的图象,称为散斑衍 射晕。
u与3:原代物表光了波相比1 ,级它衍多射了光波A,r 2 x, y
这个常系数,因而u3与原物光波 具有相同的相位,而振幅仅相 差一个常数。
u3这一项准确再现了原物光 波的信息,它给人体的视觉 与物光波完全相同,其反向 延长线构成原物的虚象。
U2可忽略不计,因为有 t << t0
,意味着物光比参考光弱得多;
U3表示正比于原始散射波 Ox, y ,看起来是从原始物体的一个虚象发
出的,如图所示。
U4正比于O*(x,y) ,它将形成一个实象,位于透明底片和虚象相反的另 一面,离底片的距离为z0。
结论:同轴全息图同时产生物体透射率变化 tx0 , y0
经过显影、定影后,得到全息图!
2. 再现光路
把一束振幅为C的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全息图,如图示,透射光场为
U1 tbC
U2 C Ox, y 2 U3 CAOx, yexp j2y U4 CAO x, yexp j2y
意味着虚象偏离轴一
全息图什锦
英女王的全息照片
6.2 同轴全息与离轴全息
一. 同轴全息图 1. 记录光路
被拍摄的物体:必须高度透明,如幻灯片、照相负片等. 当这样一个物体被准直相干光源照明时,透射光由两部分组成: (1)由t0 项透过的一个强而均匀的平面波;
(2)由透射率变化 tx0 , y0 形成弱的散射波。
要成功地分离实像和虚像,必须选择合适的参考角 ,使
min
4. 孪生像完全分离的条件
不考虑全息图本身的有限孔径。 再现光波采用最简单的单位振幅平面光波垂直入射,即 C=1,有
G1 , FTU1x, y tb , G2 , FTU2 x, y G0 , G0 , G3 , FTU3 x, y G0 , G4 , FTU4 x, y AG0 , 式中, 表示自相关,并且G0 , FTOx, y。
全息照相的过程分两步:全息记录和全息再现。
二. 全息照相的过程
• 拍摄全息照片的基本光路
x, y
大致如图。
• 一激光光源(波长为 λ ) 的光分成两部分:直接照 射到底片上的叫参考光; 另一部分经物体表面散射 的光也照射到照相底片, 称为物光。参考光和物光 在底片上各处相遇时将发 生干涉,底片记录的即是 各干涉条纹叠加后的图像。
用记录介质将它们记录下来,就是一张全息图!
记录介质
记录介质一般使用 全息干板。
玻璃基板上涂敷卤化银乳胶,乳胶的颗粒很小,密度大, 保证干板的高分辨率。
全息干板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线性变换器。它将曝光期间 的入射光强线性地变换为显影后负片的振幅透过率。如 图: 必须将曝光量变化范围控制在t-E 曲线的线性段内。
全息图的复振幅透过率可以记为:
tx, y t0 E t0 Ix, y t0 Ix, y
t0 -----未曝光时的干板透过率。
-----t-E曲线上直线部分的斜率,称为全息感光度。
------曝光时间
假定参考光在整个记录表面上是均匀的,有
2. 再现光路
用振幅为C的平面波垂直入射全息图,则透射光场为:
Ux, y Ctx, y Ct0 Ix, y
Ctb C Ox, y 2 ROx, y ROx, y
U1 U2 U3 U4
U1是直接通过透明底片的平面波,它受到均匀衰减而未受散射;
把O(x,y)表示为振幅和相位分布
Οx, y Ox, yexp jx, y
则有 Ix, y A2 O2 x, y 2AOx, ycos2y x, y
满足线性记录条件下,得到的全息图的复振幅透过率为
tx, y tb O 2 AOexp j2y AO exp j2y
Ix, y ux, yux, y
A02x, y Ar2x, y Ox, yRx, y Ox, yRx, y
A02x, y Ar2 x, y 2A0x, yAr x, ycos0x, y r x, y
1
2
光学全息
全息照相概述
• 全息照相原理是1948年Dennis Gabor 为了提 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而提出的。“全息” 是指物体发出的光波的全部信息:既包括振幅 或强度,也包括相位。
• 普通照相技术是利用了光能引起感光乳胶发生 化学变化的原理,变化的强度随入射光强的增 大而增大。普通照相使用透镜成像原理,底片 上化学反应的强度直接由物体各处的明暗决定, 即由入射光波的强度决定。
tx, y t0 Ix, y t0 R 2 O 2 RO RO t0 R 2 O 2 RO RO tb O 2 RO RO
其中tb表示均匀偏置透过率。
曝光后的干板经过显影、定影处理后,就得到全息照 片。全息照片呈现出来的是干涉条纹,不是物体的像。
注:因为R具有均匀性,因此用R表示参考光即可,不写R(x,y)。 在线性记录条件下,所得到的全息图的振幅透过率为:
tx, y t0 Ix, y
tb Ox, y 2 ROx, y ROx, y
全息干板记录下来后,经过显影、定影,即得到全息图!
3
第1项是物光波在记录平面上造成的强度分布,它不均匀, 但实验上一般让它比参考光波弱很多。
第2项是参考光波在记录平面上造成的强度分布,因为一般 采用简单的平面波或球面波作为参考光,因此,该项近似 为常数,即光斑均匀。
第3项是物光波和参考光波的交叉项。它是物光与参考光 的干涉图样,包含了振幅和相位的信息。

Gt x, y Rx, ytB Rx, yA02x, y Ar2x, yOx, y Ox, yR2x, y
u1 u2 u3 u4
上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见图:
u1:代表再现照明光束经过全 息照片后的透射波,透射率为 tb,即全息图再现中的零级衍 射波。
Gi x, ytb Gi x, yA02x, y Gi x, yOx, yRx, y Gi x, yOx, yRx, y
此式表示了全息照相再现过程的基本方程。
下面分析再现过程:
再现照明光束采用原相干参考光束
( Gi x, y Rx, y
个角度 。
U1代表一个沿透明底片轴传播的平面波,是直接透射光;
U2是空间变化的一个光锥,主要能量靠近底片轴; U3正比于原物的波前,意味着该项将形成物体的一个虚象;
U4正比于原物波前的共轭,意味着在底片的另一侧形成物体的一个 实象。
3.离轴全息的优点
由于采用了具有一偏角的参考光束,所以再现原 物时,O和O*有不同的传播方向,使得虚像、实像在 方向上相互偏离,并且还与U1、U2分开。
(二)再现
• 观察全息照片的 光路如图:
设用复振幅分布为 Gi x, y 的相干光束作为参考光,
Gi x, y
Gt x, y
部分入射光束透过干板产生衍射,绝大部分光被乳胶吸收,
少部分被反射。tBiblioteka x,y

Gt Gi
x, x,
y y
将合光强的分布表达式代入,有
Gt x, y t0 E t0 Ix, y t0 Ix, y
因此,利用两束光的干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可以有效地把位相的变化情况记 录下来,全息摄影就是利用光的干涉把景物散射光波以干涉条纹的形式,即 把光波的振幅和位相记录在感光材料上,也就是说,把物体的全部信息都记 录下来,因而具有获得立体图像的许多优点。
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将物光波的特征参量——振幅和相位以 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再现,从而形成与 原物体逼真的立体图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