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相关电位与在面部表情强度的认知
不同注意条件下表情面孔加工的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同注意条件下表情面孔加工的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姓名:王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指导教师:蔡厚德2009-04-26摘 要研究采用ERP技术,考察了空间注意和任务转换条件对面孔和面孔表情特征加工的影响。
研究记录了由面孔刺激对和房子刺激对组成的复合图片诱发的ERP 信号,面孔刺激的效价有中性和愤怒两种。
实验一中面孔和房子任务转换是组块式的,结果在房子和面孔两种任务条件下,愤怒面孔引起N1和P2成分的波幅都比中性面孔引起的波幅更正,而N2和LPP(late positive potential)的波幅只在面孔任务条件下才受面孔效价的调节。
实验二只要求辨别房子刺激,并利用空间线索来随机化调配被试的空间注意指向,结果愤怒面孔引起各个时程的脑电波幅更正效应都消失了。
并且在空间线索指向任务无关面孔刺激条件下,愤怒面孔诱发的LPP(300-450ms)波幅反而低于中性面孔。
另外,两个实验都发现在空间注意指向面孔时N170波幅增高,而面孔表情对该成分没有调节作用,提示空间注意能够调节面孔信息结构编码。
以上结果表明,空间注意指向、面孔任务相关性和任务转换条件等因素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影响注意控制策略,并在不同刺激加工阶段调节面孔表情信息的加工。
关键词:面孔表情, 空间注意, 注意控制, 面孔加工, 事件相关电位Abstract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processing of faces and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 can be modulated by spatial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control, ERPs were recorded in response to stimulus arrays containing two faces and two houses. In Experiment One, attention was focused on the face pair or on the house pair by separate blocks, and facial expression was either angry or neutral. When faces were attended, an enhanced positivity was elicited by angry as compared to neutral faces, including smaller N1 and N2 components as well as larger P2 and LPP(late positive potential) components. In contrast, when houses were attended, this emotional positivity remained present in N1 and P2 component, but emotional expression effects of N2 and LPP component were completely eliminated. In Experiment two, only house pair was task-relevant and its location varied with separate trials, orienting of attention to distracting faces was manipulated via spatial cue. We found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effects were completely eliminated in this experiment , and under the spatial attention oriented towards faces condition, LPP component ever smaller for angry faces in the 300-450ms time window . In both experiments the face-sensitive N170 amplitudes were enhanced when spatial attention oriented towards faces ,but this component was unaffected by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 ,suggesting that spatial attention can modulate the structural encoding of faces.. In brief, our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processed stages of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 can be modulated by attention control strategy which may be modulated by spatial attention orientation, task relevance and attention shift.Keywords: Emotional expression, Face processing, Spatial attention, Attention control, Event related potential.前言1 研究意义情绪与注意在刺激加工中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情绪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_张卓

・综述・情绪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100101) 张 卓 综述 罗跃嘉 审校 情绪(em otion)是指人类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是情感的外部表现,它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由内部或外在的刺激引起的。
在心理学研究中,情绪比一般的认知活动更为复杂,更多地涉及社会环境与文化。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2 tial,ERP)是评价大脑信息处理活动的一种无创伤性方法,大量实验证明, ERP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情绪活动在脑内的活动过程。
近年来,人们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分析不同模式、不同性质、不同强度的情绪刺激条件下,ERP各成分的波幅、潜伏期、头皮分布区域等参数变化,以对情绪处理有关的脑机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 情绪刺激类型与实验模式情绪体验难以达到多次重复的统一,对于年龄、社会经历、情感体验各异的被试,相同的刺激物也会诱发不同的情绪。
目前有关情绪的大部分ERP研究,均采用了含有不同情绪成分的视觉刺激物,如不同情绪内涵(正性,负性,中性)的单词[1],或将单词置于负性或中性情绪的句子内[2],或采用正性、负性及中性表情的图片刺激[3],观察不同情绪诱发的ERP成分变化,可以探讨情绪活动在脑内较为精确的动态活动过程和较为粗略的激活部位[4]。
面孔则不同于一般图片、文字等视觉刺激,其本身具有丰富的表情,即不同情绪引起的身体变化和反映。
M orita 等[5]在观看悲伤、愉快、愤怒、中性等面孔图像的同时,给予两种音调刺激(oddball实验范式),其任务是听到小概率的靶音调刺激后做出按键反应,并记录听觉P300。
该实验是研究不同的情绪背景对P300的影响。
在给予正常被试不同表情(如惊恐、中性)的面孔图像时,也可以分别观察直立、颠倒的面孔图像引发的ERP潜伏期、波幅等参数,来分析不同类型面孔的处理时程[6]。
另一类刺激物是含有不同情绪的单词、图像及面孔等,也可结合面孔识别、记忆再认过程中的新旧效应等进行研究。
事件相关脑电位与功能磁共振成像融合技术在探索大脑认知功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新进展·事件相关脑电位与功能磁共振成像融合技术在探索大脑认知功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樊瑞文,肖娟,柳金英,常静玲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3654);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特色临床应用研究(Z13110700221309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 -11-0603)作者单位:100700北京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通信作者:常静玲,100700北京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E -mail :ear6979@【摘要】大脑是宇宙中复杂的物质,如何更好地揭示大脑的奥秘一直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多种先进的、非侵入的检测手段不断涌现,为深入探索大脑的生理病理机制提供了契机。
大脑认知功能具有十分抽象、难以具象化的特点,使得同时获取大脑的时空信息成为当今大脑认知功能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近年来,事件相关脑电位与功能磁共振成像(ERP -fMRI )融合技术以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双重优势,逐渐被引入探索大脑认知功能的研究中,为脑血管病临床诊治及疗效评估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本文着重阐述ERP -fMRI 融合技术在探索人脑认知功能研究中的优势及应用。
【关键词】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认知;综述【中图分类号】R814.46【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03.024樊瑞文,肖娟,柳金英,等.事件相关脑电位与功能磁共振成像融合技术在探索大脑认知功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352-355.[ ]Fan RW ,Xiao J ,Liu JY ,et al.Progress of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an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usion technology in the exploration of brain cognitive function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16,19(3):352-355.Progress of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an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usion Technology in the Exploration of Brain Cognitive Function FAN Rui -wen ,XIAO Juan ,LIU Jin -ying ,et al .TheSecond Ward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Beijing100700,China【Abstract 】Brain is a complex material in the universe.Exploring the mysterious brai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modernscientific researches.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uroscience ,a lot of non -invasive detected means have constantly emerged.These method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brain deeply.Cognitive function of the brain is very abstract and difficult to be characterized ,which makes it a hot and difficult problem for the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of the brain.In recent years ,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an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usion technology (ERP -fMRI )have gradually been introduced to the exploration of cognitive function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It is a new idea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dvantage and application of fMRI -ERP technique in cognitive function.【Key words 】Evoked potential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gnition ;Review认知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是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简单地对自己与环境的确定、感知、注意、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等[1]。
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心理测量学要素分析

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是在对信息加工脑电活动的电生理显示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读取案件相关的脑电位变化,即得到无法伪装和隐藏的脑电位的波幅、波的正负极性、潜伏期等参量变化为检测依据的结果。
这些参量的变化更不易伪装的原因在于,当人的大脑辨认出重要信息的时候,比如说嫌疑人所看见的图片刺激,与存储在他大脑中的犯罪细节部分相吻合时,大脑就会产生一种异常的脑电图反应具体来说也就表现出异常的p300,只有嫌疑人参与到这个案件当中,并且知道关于犯罪案件过程的特定细节,才会异常p300波的出现。
如果他没有参与到案件中,不掌握有关的信息,记忆中就不会存储案件相关信息,也就不会产生异常的p300波,所以根据被测人是否出现异常的p300波,就可以证明其是否与案件有关。
但该测试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一直存在诸多的争议,其根源就在于测试的客观性一直受到质疑,所以本文拟从心理测量学的角度来探讨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美国心理测量专家阿娜斯塔西给心理测量所下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即测验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这个定义构成了心理测量的五个要素:行为样本、标准化、难度的客观测量、信度、效度。
故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行为样本分析(sample of behavior)(一)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行为样本一p300事件相关电位测试主要是通过播放图片刺激来引发被试者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多参量脑电图反应并加以记录,而记录下来的多参量脑电图即为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行为样本。
而在测谎过程中的多参量脑电图就是指靶与非靶刺激所引发的p300,它是一种重要的erp成分,是指在被试者或检查对象辨认“靶刺激”时在其头皮记录到的潜伏期约为300ms的最大晚期正向波,其主要测量指标是潜伏期(ms)和波幅(lv)。
p300是记录头皮振幅分布的正向波,在颅顶骨处达到最高峰,在前额骨处达到最低峰值,取顶骨的中间值。
从刺激开始,它的波峰有一个典型300—1000毫秒的潜伏期,并且这个潜伏期会随着刺激加工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通常是由刺激的复杂性决定的。
恐惧情绪面孔和身体姿势加工的比较: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恐惧情绪面孔和身体姿势加工的比较: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张丹丹;赵婷;柳昀哲;陈玉明【期刊名称】《心理学报》【年(卷),期】2015(47)8【摘要】面孔和身体姿势均为日常交往中情绪性信息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对后者的研究却很少。
本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成年被试对恐惧和中性身体姿势的加工时程,并将此与同类表情的面孔加工ERP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与情绪性面孔加工类似,大脑对情绪性身体姿势的加工也是快速的,早在P1阶段即可将恐惧和中性的身体姿势区分开来,同时身体姿势图片比面孔图片诱发了更大的枕区P1成分。
与情绪性面孔相比,情绪性身体姿势诱发出的N170和VPP幅度较小,潜伏期较短,这两个ERP成分能区分恐惧和中性的面孔,但不能区分恐惧和中性的身体姿势,说明在情绪性信息加工的中期阶段,大脑在身体姿势加工方面的优势不如在面孔加工方面的优势大。
最后,在加工的晚期阶段,P3可区分情绪载体和情绪类别,且在两个主效应上均产生了较大的效应量,体现了大脑在此阶段对情绪性信息的更深入的加工。
本研究提示,情绪性身体姿势和面孔的加工具有相似性,但与情绪性面孔相比,大脑似乎对情绪性身体姿势的加工在早期阶段(P1时间窗)更有优势。
本文对情绪性面孔和身体姿势的结合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情绪脑的工作机制,同时找到更多的情绪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以帮助临床诊断具有情绪认知障碍的精神病患者的脑功能缺损。
【总页数】8页(P963-970)【关键词】身体姿势表情;面孔表情;事件相关电位【作者】张丹丹;赵婷;柳昀哲;陈玉明【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情绪与社会认知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2【相关文献】1.情绪加工的早期事件相关电位成分的分析比较 [J], 杨韵;梁宗保;张光珍2.高动机情绪对面孔识别整体加工影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J], 王安琪;朱海东;朱洵;乔亲才;陈谜;毛泽海3.重性抑郁障碍病人治疗前后中性面孔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N 170对比研究 [J], 张静芳;王彦芳;李晓珍4.奖赏预期对面孔情绪加工的影响: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J], 魏萍;康冠兰;丁锦红;郭春彦5.赢分与输分运动员面孔表情和身体姿势情绪的加工机制 [J], 王丽丽;冯文锋;贾丽娜;朱湘茹;罗文波;杨苏勇;罗跃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孔表情识别事件相关电位的性别效应

摘要: 目的 考察面孔表情加工对应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ER P)时空模式的性 别 差 异 。
方法 采用正性、中性、负性三种面孔表情简笔画图片 为刺激, 31 名受试者( 男 18 例, 女 13 例) 执行隐含面孔
表情识别任务, 比较了不同性别的 ER P 差异波( 正性和负性分别减去中性表情对应的 ER P 波形所得的 " 情绪
明显延长。结论 不同性别间对面孔表情的神经加工存在差异, 女性 N210 左半球加工速度迟于右半球。
关键词: 面孔; 性别; 事件相关电位
中图分类号: B842
文献标识码: A
Gender effect of event- r elated potentials in a facial expr ession r ecognizing task*
Abstr 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of face expression processing.【Methods】Thirty- one participants (18 male and 13 female) per- formed an implicit facial recognition task, schematic pictures of three expressions (positive, neutral and negative) as stimuli. The spatiotempral pattern of the emotional wave (waveform differences between either the positive or the negative and the neutral) between genders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differences of face- specific N210 component were compared within each gender.【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emotional wave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N210 latency was delayed for left hemisphere to right hemisphere in female( P <0.05) .【Conclusion】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 in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of face processing to emotional stimuli. This suggests that the facial emotional recognition should consider the gender of the subjects.
事件相关电位

为了从EEG中提取出 中提取出ERP,需对被试者施以多次重复刺激 为了从 中提取出 , “S”。将每次刺激产生的含有ERP的EEG加以叠加与平均。由 。将每次刺激产生的含有 的 加以叠加与平均。 加以叠加与平均 于作为ERP背景的 背景的EEG波形与刺激间无固定的关系,而其中所 波形与刺激间无固定的关系, 于作为 背景的 波形与刺激间无固定的关系 含之ERP波形在每次刺激后是相同的,且ERP波形与刺激间的 波形在每次刺激后是相同的, 含之 波形在每次刺激后是相同的 波形与刺激间的 时间间隔(潜伏期)是固定的,经过叠加, 时间间隔(潜伏期)是固定的,经过叠加,ERP与叠加次数成 与叠加次数成 比例的增大, 则按随机噪音方式加和。 比例的增大,而EEG则按随机噪音方式加和。 则按随机噪音方式加和
►跨通道研究模式
“跨通路”(Cross-Modal)是指在同一实验模 跨通路” 跨通路 ) 式中采用不同感觉通路的刺激物, 式中采用不同感觉通路的刺激物,通常为视觉 与听觉刺激,常用于选择性注意的研究。 与听觉刺激,常用于选择性注意的研究。
►特定认知实验模式
如运动知觉、记忆、意识研究。 如运动知觉、记忆、意识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ventEvent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Potentials)
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概念 事件相关电位(ERP)
凡是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 凡是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 或脑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撤消刺激时, 或脑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撤消刺激时, 在脑区引起的电位变化。 在脑区引起的电位变化。
►MMN
典型的实验是,仍然运用上述产生 典型的实验是,仍然运用上述产生P300的Oddball 的 实验模式,标准刺激为1000Hz的短纯音,偏差刺 的短纯音, 实验模式,标准刺激为 的短纯音 激为800Hz的短纯音,分别在被试双耳中呈现。令 的短纯音, 激为 的短纯音 分别在被试双耳中呈现。 被试者双耳分听,即注意一只耳的声音, 被试者双耳分听,即注意一只耳的声音,并对偏 差刺激进行反应,而不注意另一只耳的声音。 差刺激进行反应,而不注意另一只耳的声音。结 果无论注意与否,在约250ms内偏差刺激皆比标准 果无论注意与否,在约 内偏差刺激皆比标准 刺激引起更高的负波。若以偏差刺激引起的ERP 刺激引起更高的负波。若以偏差刺激引起的 减标准刺激引起的ERP,观察此差异波,则可见 减标准刺激引起的 ,观察此差异波, 到在约100ms至250ms之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负波, 之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负波, 到在约 至 之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负波 此即Mismatch Negativity(失匹配负波),简称 ),简称 此即 (失匹配负波), MMN。 。
事件相关电位简介

事件相关电位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名称•4概述•5适应症•6用品及准备•7方法•8注意事项•9报告内容1拼音shì jiàn xiāng guān diàn wèi2英文参考event related potential3名称事件相关电位4概述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是在受试者正确地识别偶发的感觉 *** 信号或感受到意外新奇 *** 后诱发的。
是一个高波幅,长潜伏期互相波,多在*** 后300~500ms分内出现。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的平均潜伏期为300ms,故又称P300。
它与广泛的高级神经中枢活动有关,是感觉、知觉、记忆、理解、学习、判断、推理和智能等心理过程的电位变化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过程。
5适应症用于精神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研究,作为判断大脑高级功能的客观指标。
临床上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检查。
6用品及准备1.室温保持在20℃左右。
2.向患者交代的指导语要统一准确。
必要时先做练习。
3.用乙醇或乙醚擦净拟放置电极的皮肤处。
7方法1.在屏蔽室进行。
2.电极放置可用氯化银盘状电极。
按国际脑电图学会1020系统放置,以顶部P300为基本波型。
如观察P300地形图,应加测Cz、C3、C4、Fz等部位。
参考电极置双耳垂。
Fp接地。
电极与皮肤间电阻要<2kΩ。
3.必需用两套触发和 *** 系统。
叠加仪分别处理两种信号,并各有其分析的时间窗口。
4. *** 形式通常有听觉(如高频纯音,名字等)、视觉(如数字、字母、图形等)和躯体感觉(如电流)三种。
每种*** 都由非靶*** (规律出现的 *** )和靶 *** (随机出现的 *** )组成。
靶 *** 占20%,出现50次即可。
5.一般前置 *** 10ms, *** 全程600ms。
8注意事项1.检查中如眼球转动或肌肉紧张会造成伪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件相关电位与在面部表情强度的认知摘要:大家可以从日常生活经验得知,情感的面部表情的强度差异很大,如轻微的愤怒、愤怒,或不安和轻度恐惧、焦虑和恐慌。
然而,不同强度的情感面部表情事件相关电位尚未得到研究。
因此,我们请了16名健康的参与者参与了性别决定任务,通过男性和女性的面孔来显示愤怒,厌恶和恐惧表情及强度变化(50%,100%,150%)。
ERP数据的分析显示强度在N170的振幅显著增加,但不是由情感类型决定。
在电极P9和P10中200到600毫秒之间消极变化所致的力度最为显着。
对于这个时间段,强度和负偏斜度之间有着明确的线性关系。
对下颞枕叶中的两个对称位置放置电极并利用差分波形(150%减去50%的强度)偶极子源定位解释强度影响。
进一步发现在颞极位置(FT 7和FT8)对于厌恶情绪的具体影响约为350-400毫秒。
结果总结为情绪识别的两阶段模型,表明对进入的显着的面部信息编码存在初始监测过程。
在第二步骤中,对脸的特定情绪内容进行解码是在情感特异性识别系统中。
©2006爱思唯尔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关键词:ERP;面部表情;基本情绪;恐惧;厌恶;愤怒;强度; N170;镜像神经元1.简介:人脸是社会信号的一个重要来源。
它揭示了个人的身份和表情,以及不加以人为控制的我们另一方面的内心感受。
面部信号在引导人际行为方面的重要性体现在心理过程的复杂功能架构中,它基于一个广泛分布的神经网络,专门用于解码这些信息一个表情处理最有影响力的模型(布鲁斯&杨,1986)显示的初始结构的编码处理,是用于随后处理身份和情绪的表情可分离通路。
同时,这种模式中,身份处理被高度阐述并分馏成不同的子过程,表情的情感识别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和未分化的过程。
在过去十年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中,已经大体上增进了对心理过程及潜在面部情感识别神经机制的理解。
道夫斯,Tranel,达马西奥和达马西奥等人(1994)首次阐述在杏仁核被损坏后会缺乏对恐惧面部表情的认识的研究。
这些初步的研究结果,如今已重复应用在了无数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中以调查人们病变或功能缺陷的杏仁核(Broks等,1998;考尔德等人,1996; Meletti等人,2003; Sato等,2002;Sprengelmeyer等人,1999)。
功能成像研究可以进一步表明,该识别恐惧的面孔是基于在空间上分布的神经网络,包括上丘,丘脑中继核,具条纹和纹外的区域,以及杏仁核(例如布莱特等人,1996; Fischer等人,2003; Morris等人,1996)。
在这个网络机构中,一条指向杏仁核和慢丘脑—皮质加工路径的快速分皮质处理线路被提出。
快速处理路线形成一个进化旧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能够快速地响应,自动地,和无意识地知觉到威胁,危险的信号。
人体的快速路线也可以从个案和功能成像研究中得到验证证据(德盖尔德,VROOMEN,Pourtois,与Weiskrantz,1999)(Morris等人,1998;莫里斯,德盖尔德,Weiskrantz,与刀郎,2001年)。
在亨廷顿氏病人的面部表情识别的临床研究中可以得到一个不同的模型(杨,巴克,柯蒂斯&吉布森,1997; Hennenlotter等人,2004; Sprengelmeyer等人,1996; Sprengelmeyer,施罗德,年轻和Epplen,2006; Sprengelmeyer等人,1997;王Hoosain,杨萌,与王,2003)。
患有这种疾病的参加者在对厌恶表情的识别方面受损。
其他如帕金森氏病(Sprengelmeyer 等人,2003),抽动秽语综合征,强迫性障碍(Sprengelmeyer等人,1997年),和威尔森氏病(Wang等人,2003)等疾病也与面部厌恶识别缺陷相关联。
此外,功能成像研究(Hennenlotter等人,2004; Phillips等人,1997; Sprengelmeyer,劳施,Eysel,与Przuntek,1998)表明基底节和脑岛与认识厌恶表情有关。
但对于恐惧,没有证据表明快速处理的路线与厌恶有关。
在杏仁核和岛屿- 纹状体区域和恐惧、厌恶认知之间的关联的众多研究中,只有一项研究将伏隔核与识别愤怒表情相联系(考尔德,基恩,劳伦斯,和Manes认为,2004年)。
然而,神经心理学和功能成像研究不能告诉我们全部的面孔加工的时间过程。
为了研究这些方面的细节,不同的ERP研究已经进行了很久。
首先由Bentin,艾莉森,Puce,佩雷斯和麦卡锡(1996年)和B¨otzel,舒尔茨和Stodieck(1995年)中描述的,最突出的面部识别相关电位是N170,。
虽然在过去饱受质疑(Rossion,柯伦和高塞尔,2002;参见Bentin和卡梅尔,2002年为响应),但N170作为脸部特定结构编码过程的假设现在被认为是代表的假设。
其他的在与情绪的面部表情加工相关的ERP研究中显得尤其突出。
Eimer和福尔摩斯(2002)报道在比对中等的恐惧表情,刺激200毫秒后一个积极的额叶中央区域ERP成分出现。
巴蒂和Taylor(2003)研究了影响幸福,惊讶,恐惧,悲伤,厌恶和愤怒对ERP的中性表情相比,发现ERP的N170有整体情绪的影响和在220-450毫秒的时间上一个情感的具体反应在额叶中央区域位置出现。
相比中性面孔相比,具体情感像快乐,恐惧,悲伤,愤怒和惊讶等在后方N230位置出现,报道于Balconi和POZZOLI(2003年)。
这些数据的解读很简单,只要这是在“基本情绪”静态框架完成的情况下,那么就能清楚地表明面部表情的情绪具体的处理早于刺激出现后的200毫秒。
面部表情,不仅是相对于所述的一种情感,而且相对于显着性,即当一个特定的情绪被展现时的强度如何。
就此,ERP的报告可以反映各种信息,问题出现了,这些信息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位置进行处理?现有ERP文献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在面部表情强度从未被控制,报道的ERP效应因此既可以表示情感的特定处理,或强度的处理,或者是两者混为一谈。
为了解决这个被忽视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在ERP的情绪面部表情的不同强度的影响。
此外,通过使用神经心理对恐惧,厌恶和愤怒基本情绪的充分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还在于寻找与认知过程的情感特定的面部识别系统中相关的ERP成分。
2.方法:2.1 被试得到免费神经和精神障碍书面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研究的16名健康受试者(6女,10男)。
参加者的平均年龄为27.7岁(SD6.7)。
所有受试者正常或矫正到正常视力并得到参与的被试费(约合10)。
参与者被随机从健康人群选择,从而导致与女性参加者相比多为男性。
由于我们要研究处理情绪的一般方面,而不是关心和感兴趣性别的任何差异,所以所有的参与者都纳入分析,而不均衡性别。
2.2 刺激和设备刺激被呈现在由人控制的一个计算机CRT显示器。
结果记录使用放置在被试面前的两个置于记录台上相距10厘米的按钮。
左,右手的食指分别应答左和右的按键。
刺激是由计算机操纵的三种不同的面部表情(愤怒,厌恶和恐惧)和不同强度变化(50%,100%,150%)的照片。
这些表情是由八个模型的其中之一所构成(4名女性,4名男性)。
使用的所有刺激取自FEEST(有关详细信息和详细信息,seeYoung,佩雷特,考尔德Sprengelmeyer,与艾克曼,2002).视线距离保持1米不变(图1)。
2.3 程序设计在实验开始时先进行一个练习组(36次试验),接着进行10试验组(每组72次试验)。
参与者被要求对在屏幕上显示的面部刺激做两种性别的反应。
一半的参与者按下左键对应女性面孔右键对应男性面孔,另一半相反。
每一个试验开始为呈现固定为500毫秒的注视点,接着呈现脸部刺激,直到被试做出反应。
反应后1500毫秒开始下一次实验。
面部刺激每个人不同以及随机顺序呈现。
2.4 电生理记录使用BIOSEMI主动- 双放大器系统,脑电图(EEG)活动连续地从70的Ag / AgCl电极,包括对水平和垂直眼球运动电极的记录。
两个附加电极(共模感(CMS)的有源电极和从动右腿(DRL)被动电极分别用作参考电极和接地电极/faq/cms&drl.htm)。
EEG和EOG录音被采样256赫兹。
脱线,连续的EEG 记录被分成1000毫秒持续时间时期,随着刺激同步的呈现,含有200毫秒刺激前的活性。
含闪烁,眼球运动试验采用偶极办法(BESA2000年)和含任何脑电图文物或不正确的反应不考虑进行分析试验校正。
信号出现分别用200毫秒刺激前基线,过滤(带通0.01-10赫兹6分贝/辛)基线校正,平均时间锁定到表示开始的面刺激,并重新参照平均参考。
3.结果:3.1 行为数据只用正确的反应,并与200和2000毫秒之间RT试验被列入RT和错误率的分析。
统计分析是由Huynh-Feldt的方式校正的重复测量进行方差分析(ANOVA)分析,包括受试者内的变量的表情(愤怒,厌恶,恐惧)和强度(50%,100%,150%)。
平均数反应时间和错误率示于表1,双向方差分析,包括因子情感和强度没有发现任何显著效果,无论是在反应时间(Fs的<1.9,ps的>0.17),或是在错误率(Fs的<2.6,ps的>0.06)。
表1:正确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的不同强度(50%,100%和150%)和面部表情(愤怒,厌恶,恐惧)3.2 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活性在随后的时间段被量化为平均幅度的方法:90-110毫秒(P1),160-180毫秒(N170),200-250毫秒,250-300毫秒,300-350毫秒,350-400毫秒,及400-600毫秒。
两个早期围绕P1和N170成分的峰的选择的时间间隔,因为持续时间较短(高频率),我们决定对这些早期间隔选择20毫秒的间隔(而不是为以后的延迟较大的区间)。
所有的信号分别平均为实验条件,并对齐到200毫秒基线开始刺激出现前200毫秒。
统计分析是对ERP数据进行了Huynh-Feldt方法纠正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ANOVA)分析每个时段,包括因子的表达,强度和电极点(64处)。
请注意,由于在所有电极上的平均基准设置活动为零,任何条件效果与电极部位的相互作用才有意义。
因此,在此报告的任何条件的影响,将与电极的现场互动。
表2 :F值和显着性水平对ERP的时间段的方差分析包括因素电极部位(S),情绪(E)和强度(I)这一分析的结果示于表2。
清晰的看到强度效果出现在N170和所有后续的分析区间。
事后分析表明,最大的影响是过顶枕部头皮地区。
图2示出用于对P9和P10三种强度的电极(上图)的平均波形。
为了更好地可视化的强度的效果,两个差波(100%减去50%,和150%-50%)进行了计算,并示于图2(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