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第八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第八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第八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100以内的数有所认识,同时也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但是,对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能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课件。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两位数的卡片,用于游戏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讲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五单元滚动练习五(第4—5课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五单元滚动练习五(第4—5课时)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数学一年

下册
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Biblioteka 滚动练习五(第4~5课时)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3日星期日2022/4/32022/4/32022/4/3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32022/4/32022/4/34/3/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32022/4/3April 3,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PDF高清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全册整册 电子课本 课件 主题图 练习题 word直接打印版

PDF高清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全册整册 电子课本 课件 主题图 练习题 word直接打印版

2.
共有 12 支。
共有 11 本。
= (支)
= (本)
14
练习一
1. 圈一圈,算一算。
13-6 = (个) 15-9 = (个)
2. 画一画,填一填。
18-9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 15-7 = 16-7 = 12-6 = 17-4 = 15-8 = 16-8 = 16-4 = 14-7 = 15-9 = 16-9 = 16-6 = 14-6 =
= (只)
= (只)
4.
比 少 个。
( )个
- = (个)
( )个
比 多 个。
( )个
- = (个)
5. 送信。
11-3 11-2 11-4 14-5
15-7 15-8
6789
12-6 13-4
13-5 12-3 12-5 12-4
6. 说一说。
比 20 小。 18-4 = 14
14
比6大8。
5 本书和 9 本书加 起来是 14 本书。
3.
15个苹果
还剩8个
- = (只)
- = (个)
4.
13-9 = 14-8 = 14-9 = 15-8 = 15-9 = 16-8 =
17-7 = 17-8 = 17-9 =
5. 摘苹果。
13-9 17-8
17-9
9 8 7
6
15-9
15-8
4 5
12-9 =
17-9 =
2
用你喜欢的方 法算一算。
练一练
1. 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1-9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3(第二课时)《练习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3(第二课时)《练习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 3(第二课时)《练习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3(第二课时)《练习二》说课稿》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为依据,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并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2.操作活动法: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0以内加减法。

2.讲解与演示: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综合实践记录我的一天第1课时《淘气的一天》PPT课件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综合实践记录我的一天第1课时《淘气的一天》PPT课件
做不同的事呢?
(上课)
(睡觉)
因为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
课堂练习
6. 1小时前是几时?
6时 1小时前 5 时
11 时 10时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钟面上有12个数和12个大格,短而粗的是时针,细 而长的是分针。
2. 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 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4. 整时和半时有两种表示方法:文字形式(如7时、8
新课导入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课堂导入
猜谜语。
新知讲解
嘀嗒嘀嗒,时钟记录了淘气的一天。这些 时间淘气在做什么?
新知讲解
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12个数
12个数怎 么排列呢?
12大格
11 12 1
10
2
9
3
8
4
7 65
分针(细而长) 时针(短而粗)
新知讲解
顺时针
分针走一大圈 时针走一大格
新知讲解
7时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7时。
新知讲解
淘气中午12 时在吃午餐。
新知讲解
4时
淘气下午4 时在踢足球。
9时
淘气晚上9时 在睡觉。
新知讲解
这些时间你在做什么?拨一拨,说一说。
新知讲解
你介绍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呢?
拨到8时半时, 我总说成9时半。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二》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二》教案
2、我拨你写
师:笑笑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上拨了4个珠子。在计数器上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几。根据我们学的知识,淘气马上就写出了这个数字是34.
3、谁吃的虫子最多?(画“⭕”)谁吃的虫子最少(画“√”)
师:第一只啄木鸟说我吃了80条,第二只啄木鸟吃了64条,第三条啄木鸟吃了48条。我们在比较80、64、48三个数字大小时,先比较数位,这三个数都是两位数,看最高位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8>6>4,所以80是最大的数字,48是最小的数。我们在80下面的框里画⚪,在48下面的框里画√。一定要看清要求来答题。
师:看第二幅图,一捆小棒是10根,有3捆.单根的小棒有1、2、3、4、5、6、7、8.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小棒表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是3个十和8个一是38.
师:第三幅图,计数器上十位上有2个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5个珠子表示5个一,2个十和5个一是25.
师:最后一幅图,一条小方块是10个,两条就是2个十,剩下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我们可以把其中的10个组成一条,所以是3个十和5个一是35.
师:最后一列小火车,100、95、90、85......
男生:这列火车是倒着数的,每次减少5,后面是80、75、70、65。
5、小鸟回家
师:这些小鸟有两个房子,小鸟叼着的数大于50要与第一个房子相连,小于50的数要与第二个房子相连。为了防止有丢数的情况我们按顺序一个一个看,43小于50、57大于50、32小于50、15小于50、51大于50、67大于50、100大于50、44小于50.
5.100以内数的顺序
在百数表中,无论是竖着、横着还是斜着观察都有许多排列规律。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课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课件

答: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26只虫子。
探究新知
优翼 算一算,说一说。 优翼
54
61
36
70
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对应练习
乐小新和小爱一共重多少千克? 优翼
35+30=65(千克)
重30千克 重35千克
答:乐小新和小爱一共重65千克。
对应练习
乐小新比小爱重多少千克? 优翼
30 40 50
十位 个位
50
20+30=50
探究新知
优翼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优翼
20 + 30 50
答:一共有50个果子。
探究新知
优翼 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优翼
共有5盘 5个十 50个果子
吃了1盘 1个十 10个果子
50 - 10
求“剩下”, 用减法。
探究新知
优翼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优翼
4+3= 7
7-2= 5 8-6= 2 4-3= 1 6-1= 5
探究新知
优翼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先端来3盘 又端来2盘
优翼
3个十
2个十
30个果子 20个果子
20 + 30
求“一共”, 用加法。
探究新知
优翼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优翼
20+30=50(个)
20
2+3=5
2个十加3个十
得5个十,是50。
对应练习
一共要多少钱? 优翼
50元
30元
50+30=80(元) 答:一共要80元。
对应练习
比 贵多少钱? 优翼
用减法。
50元
30元
50-30=20(元) 5-3=2 答: 比 贵20元。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PPT课件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PPT课件

274+136-209
=410-209
360+250+48
=610+48
=201
=658
2.用竖式计算。 532+168 =700
532 + 11 6 18
700
962-804 =158
.
962 - 804
158
2.用竖式计算。
738-560-120 =58
.
738 - 560
178178Βιβλιοθήκη - 120也可以先算两个班
800-(276+314) 的总和,剩下的即
=800-590
为三(3)班的捐书 本书。
=210(本)
答:三(3)班捐书210本。
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400-245+517 174+726-378
=155+517
=900-378
58
3.奇思从家到运动场走哪条路近?近多少米?
430+280+270=980(米) 410+460+290=1160(米) 980米<1160米 1160-980=180(米) 所以奇思从家经过学 校、电影院到运动场 近,近180米。
4.算一算,填一填。 199人
185人
5、滑雪场上午来了256人,中午有142人离 开,又有150人到来,这时滑雪场有多少人?
256-142+150 =114+150 =264(人)
答:这时滑雪场有264人。
6.有两堆大米,一堆280袋,另一堆310袋,一 辆卡车每次能运走210袋,几次能全部运完?
280+310=590(袋) 590-210=380(袋) 380-210=170(袋) 170<210 答:三次能全部运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