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活性污泥的几个指标
活性污泥

1.活性污泥絮体绒粒大小为0.02-0.2mm,比表面积为20-100cm2/mL之间,呈弱酸性(pH约为6.7)。
2.好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浓度常用MLSS或MLVSS表示,一般城市污水处理中,MLSS保持在2000-3000mg/L.。
3.好氧活性污泥中有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某些微型后生动物。
4.好氧生物膜:在好氧区域,则可见丝状真菌,他们只存在于有溶解氧的层次内。
在正常情况下,真菌常受细菌竞争抑制,只有在PH较低或在特殊的工业废水中,真菌的数量才可能超过细菌。
5.细菌的依形态分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原生动物:6.在自然水体中,鞭毛虫喜在多污带和α-中污带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
7.变形虫喜在自然水体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中生活,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则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出现。
8.多数游泳型纤毛虫生活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少数出现在寡污带,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当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出现。
9.固着型纤毛虫,尤其是钟虫,喜在寡污带中生活,他们是水体自净程度高、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
10.多数吸管虫出现在β-中污带,少数出现在α-中污带和多污带。
污水生物处理效果一般时,易出现。
后生动物:11.轮虫适应PH范围广,许多种喜在PH6.8左右生活。
轮虫对溶解氧的要求较高,它是水体寡污带和污水生物处理效果优良的指示生物。
12.线虫有好氧性和兼性厌氧线虫。
在缺氧时,兼性厌氧线虫大量繁殖。
线虫是污水净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
13.寡毛类动物,顠体虫、颤蚯蚓及水丝蚓等,身体细长分节,每节两侧长有刚毛,靠刚毛爬行运动,体表有带色泽的油点,是活性污泥中体型最大的动物。
顠体虫分部很广,适宜生长温度为20℃,夏、秋两季可在水体中生长;温度降至6℃以下时,活力下降,并形成胞囊。
14.浮游甲壳动物以淡水种为最多,是水体污染和水体自净的指示生物。
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

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1)污泥浓度指单位体积混合液含有的悬浮固体量或挥发性悬浮固体量,单位为 mg/L或 g/L。
活性污泥法中适宜的污泥浓度一般为 2500~4000mg/L。
(2)污泥沉降比SV污泥沉降比(SV)是指将 1000mL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倒入10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min。
沉淀污泥所占混合液体积之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mL/L"表示。
因为污泥沉降 30min 后,一般可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时间作为测定该指标的标准时间。
也可以污泥沉降 15min 为准。
污泥沉降比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通过观察污泥沉降比可以发现污泥性状的很多问题,如上清液是否清澈、是否含有难沉悬浮絮体、絮体粒径大小及紧凑程度等。
(3)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是表示污泥沉降性能的参数。
污泥指数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
污泥指数过低,说明泥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指数过高,说明污泥将要膨胀,或已膨胀,污泥不易沉淀,影响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对一般城市污水,在正常情况下,污泥指数一般控制在 50~150为宜。
对有机物含量高的废水,污泥指数可能远超过以上数值。
(4)容积负荷每立方米池容积每日负担的有机物量,一般指单位时间负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千克数(曝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滤池)或挥发性悬浮固体千克数(污泥消化池)。
其计量单位通常以kg/(m³·d)表示。
用容积负荷来评价生化装置的实际处理负荷及在相同条件下操作管理的优劣是比较简便而直观的。
(5)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是指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污水与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应时间。
因此,如果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为V(m³),则∶HRT=V/Q(其中 V 是曝气池池容积,Q 是曝气池进水流量)。
活性污泥质量好坏的判断标准

活性污泥质量好坏的判断标准!污水中呈胶体状态的有机物首先被吸附到活性污泥絮提上,并进一步被吸附到细菌表面附近才能被分解代谢;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是指污泥絮体内的微生物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质的能力;只有沉降性能较好的活性污泥才能在二陈池进行有效的泥水分离。
只有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浓缩性能,才能在二沉池得到较高的排泥浓度和回流污泥浓度。
高质量的活性污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吸附性、沉降性、浓缩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
具体标准如下七个(颜色、气味、SOUR、SV30 、SVI、沉降速度、生物相)1、颜色和气味正常的活性污泥外观为黄褐色,可闻到土腥味。
微生物分解能力越强,土腥味越浓。
具备以上特点的不一定正常,但不具备的也不一定是不正常的。
进水颜色与气味和水质关系很大,尤其是工业废水或者参有工业与生活污水混合的废水中,进水颜色和气味主要是进水工业废水来决定的!2、SOUR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SOUR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一般用SOUR表示,单位常采用mgO2/(gMLVSS•h)。
SOUR也称为活性污泥的呼吸速率或消化速率,它是衡量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F/M较高,或SRT较小,则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也较高,其SOUR值也较大。
反之,F/M较低,SRT 太大,其SOUR值也较低。
SOUR在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于指示入流污水是否有太多难降解物质,以及活性污泥是否中毒。
一般说,污水中难降解物质增多,或者活性污泥由于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而中毒时,SOUR值会急剧降低,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否则出水会超标。
活性污泥工艺的SOUR一般为8~20 mgO2/(gMLVSS•h)之间。
SOUR测定时注意事项:应注意保持测定时活性污泥的温度。
温度对SOUR值影响很大,不同温度下测得的SOUR是没有可比性的,也就不能利用SOUR值的变化有效地指示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
活性污泥法

空气净化器--改善曝气系统运行状态, 防止扩散器阻塞. 鼓风机--供应压缩空气.
a.鼓风曝气
(水下曝气)
空气输配管系统—输送空气.
扩散器--将空气分散成空气泡,将 氧溶解于水中 .
扩散器
1.气泡大小 (1)小气泡扩散器 (2)中气泡扩散器 (3)大气泡扩散器 (4)微气泡扩散器 2.外形 (1)管式 (2)盘式
2.2.2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莫诺德方程
1.细胞反应速率的定义
微生物比增长速率μ 的提出?
当微生物生长不受外界条件限制(对数增长期)时,
μ表示每单位微生物的增长速度
1.细胞反应速率的定义
绝对速率---是单位时间 单位反应体积某一组分的 变化量。
细胞生长速率
比速率---是以单位浓度 细胞为基准而表示的各个 组分的变化速率。
废水的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1.基本概念
1.1 活性污泥及其组成
1.2 评价活性污泥数量和性能的指标
1.3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1.4 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
1.1 活性污泥及其组成
1.外观形态: 多为黄褐色絮体,含水率超过99%.
2.活性污泥组成 M =Ma + Me + Mi + Mii
污泥增长数率 N S V曝气池 Se 沉淀性能变好 有机物降解数率
3.DO溶解氧
(1)曝气池在稳定运行时,微生物的耗氧速率(Rr 需氧速率)
dc ,其池中的溶解氧DO不变。 =曝气器的供氧速率时 dt
(2)曝气池中DO浓度大小将取决于: 1)生物絮体的大小:要求生物絮体大,则要求DO浓度高, DO才能扩散转移到生物絮体内部,反之则不能。对此要求 DO浓度为2mg/L左右为好。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及运营必备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及运营必备一、引言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处理单元之一,其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的效果、能耗和运行稳定性。
了解和掌握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以及如何在运营中保持这些指标的稳定和优化。
二、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1.污泥浓度(MLSS):指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悬浮固体物质的浓度,以mg/L为单位。
它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浓度和生物量,是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2.污泥容积指数(SVI):指单位质量活性污泥的体积,以mL/g 为单位。
它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沉降性能,是判断活性污泥状态的重要指标。
3.溶解氧(DO):指水中溶解氧气的浓度,以mg/L为单位。
在污水处理中,DO的含量直接影响到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4.污泥龄(SRT):指活性污泥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以天为单位。
它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更新速度和系统的排泥量,对于维持活性污泥的活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三、活性污泥性能指标的运营管理1.监测与调整: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过程中,需要对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例如,当MLSS值过低时,需要增加投泥量;当SVI值过高时,需要增加排泥量。
2.工艺优化:根据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可以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
例如,通过调整曝气量、回流量等参数来提高DO含量和改善污泥沉降性能;通过调整排泥量和投泥量来控制MLSS和SVI值。
3.防止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它会导致污泥沉降性能下降和出水水质恶化。
为了防止污泥膨胀,可以采取控制曝气量、增加回流量等措施来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
4.污泥脱水与处置:当污泥需要处置时,可以采用离心脱水、压滤脱水等方法进行脱水处理。
脱水后的污泥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制作肥料、建筑材料等,也可以进行填埋、焚烧等处置。
3.2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及其相关参数

•
Ma--具有代谢活性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
Me--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
Mi--原污水挟入的不能为微生物所降解的惰性物质
•
Mii--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2
• 2.沉降性指标
• 1) 污泥沉降比(SV,%)
• 又称为30min沉淀率,是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 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
•
城市生活污水:20~30%
• 2) 污泥容积指数(SVI,mL/g)
• 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min静沉,1克干污泥所形 成的污泥体积。
•
SVI=SV/MLSS
• SVI:能够反应出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性能。
• 通常对于城市污水SVI:70~100mL/g之间
3
SV的测定
0min
15min SV = 40%
R X Xr - X
9
4.曝气时间t
• 曝气时间:也称HRT或反应时间
tV Q
10
作业
• 1.活性污泥的性质和组成?(已知活性污泥 的分子式为C5H7NO2,若每天的排泥量为 200kg(含水率为97%),则每天需补充氮素多 少千克,若氮源来自尿素(CO(NH2)2),则每 天需投加尿素多少千克?)。• 一般活性污泥的 NhomakorabeaOUR值:
•
8~20 mgO2/(gMLVSS·h)
6
3.2.2.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与运行参数
1. 污泥负荷
• a、BOD污泥负荷:Ns=QS0/XV=F/M ,即单 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物 总量。 (kgBOD5/(kgMLSS·d))
• b、BOD容积负荷:Nv=QS0 / V ,指单位曝 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物总量。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其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评价一直是一个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性能评价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
一、COD去除率COD(化学需氧量)是污水中有机物的一种常见指标,因此,COD去除率是衡量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一种重要指标。
COD去除率可以通过对污水处理前后COD浓度的对比来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COD去除率=(COD进水-COD出水)/COD进水×100%其中,COD进水和COD出水分别表示处理前和处理后污水的COD浓度。
由于COD是污水中有机物的总量指标,因此,COD去除率可以很好地反映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然而,COD去除率并不能直接反映废水中不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因此,它只能作为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一个指标。
二、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氨氮、总氮和总磷是污水中的另外三种重要营养物质,因此,对它们的去除率也是评价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以通过对处理前后污水中这些物质浓度的对比来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物质进水浓度-物质出水浓度)/物质进水浓度×100%其中,物质进水浓度和物质出水浓度分别表示处理前和处理后污水中该物质的浓度。
同COD去除率一样,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只能反映废水中这些物质的总去除效率,而不能区分不同物质的去除效果。
因此,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只能作为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一个指标。
三、污泥沉降性能活性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而污泥的沉降性能是评价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污泥沉降性能可以通过污泥沉降速度来衡量,其计算公式如下:污泥沉降速度=(上清液高度-上清液高度达到25%沉降后的高度)/25×时间其中,时间表示污泥沉降的时间,上清液高度和上清液高度达到25%沉降后的高度分别表示沉降前和沉降后上清液的高度。
污泥的SV、SVI、MLSS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污泥的SV、SVI、MLSS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污泥的SV、SVI和MLSS是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性能评价指标.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表示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浓度,包括活性污泥组成的各种物质,即MLSS=Ma+Me+Mi+Mii,其普遍应用于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相对指标.
式中,Ma——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Me——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Mi——由原污水带入的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
Mii——由污水带入的无机物质.
污泥沉降比(SV)
又称30min沉降率,表示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即沉降污泥的体积分数,以%表示.该指标能够相对反应无你弄得和污泥凝聚、沉淀性能,用以控制污泥的排放量和污泥的早起膨胀.SV测定方法简单.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的SV一般介于20%~30%之间.
污泥容积指数(SVI)
通过将反应器内混合液置于1L的量筒内,静置30分钟后的沉淀污泥容积,初一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来确定,其单位是mL/g,即SVI=混合液(1L)30min静沉后形成的活性污泥容积(mL)/混合液(1L)中悬浮固体干重(g).
SVI能够更好地评价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淀性能呢过,其值过低,说明粒径细小、密实,但无机成分较多;过高有说明污泥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处理城市污水的SVI值一般介于50~150 mL/g之间.一把情况下,SVI150 mL/g污泥沉降性能差.故,SVI=150 mL/g常被作为污泥是否膨胀的界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常识——评价活性污泥的几个指标评价活性污泥
1、MLSS(Mixed Liquid Suspanded Solid) mg/L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悬浮固体干重,它是衡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
它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和无机物(Mii)。
由于MLSS在测定上比较方便,所以工程上往往以它作为估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数量的指标。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希望维持较高的MLSS,以缩小曝气池容积,节省占地和投资,但MLSS浓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一般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控制在2000~6000mg/L。
2、MLVSS(Mixed Liquid Volatile Suspanded Solid) mg/L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含量,它只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不包括无机物(Mii)。
所以MLVSS能比较确切地反映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的MLVSS/MLSS比值在0.75左右,对于工业污水,则因水质不同而异,MLVSS/MLSS比值差异较大。
3、SV%或者SV30
污泥沉降比,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中静止30min后,污泥所占体积与原混合液体积的比值。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30min后,可接近其最大的密度,故在正常运行时,SV%大致反映了反应器中的污泥量,可用于控制污泥排放。
一般曝气池中SV%正常值为20%~30%。
SV%的变化还可以及时反映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
所以SV%是控制活性污泥法运行的重要指标。
4、SVI
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止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单位为ml/g。
SVI=混合液30min沉降后污泥容积/污泥干重
SVI=(SV%×100)/MLSS
SVI反映了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性能,SVI过低,说明污泥颗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微生物数量少,此时污泥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
SVI过高则说明污泥结构松散,难于沉淀分离,即将膨胀或已经发生膨胀。
理论上SV值一般为15%~30% SVI值一般为70~100
5、SDI
污泥密度指数,指100ml混合液静止30min后所含活性污泥的g数。
单位为g/ml。
一般地,SVI≤100污泥沉降性能较好
100<SVI<200 污泥沉降性能一般
SVI≥200污泥沉降性能差
城市生活污水水质较稳定,其SVI控制在50~150左右。
而工业污水水质相差较大,如某些工业污水中COD主要为溶解性有机物,极易合成污泥,且污泥灰份少,微生物数量多,所以虽然其SVI偏高,但却不是真正的污泥膨胀。
反之,如果污水中含无机悬浮物多,污泥的密度大,SVI低,但其活性和吸附能力不一定差。
6、污泥负荷
污泥负荷是反应器设计和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指单位活性污泥所能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单位是kg BOD5/kg MLSS。
进行工程设计时,对于污泥负荷的选择需要考虑预期运行的处理效率和出水效果、曝气量、泥龄等参数。
根据污泥负荷的大小可分为三种情况
低污泥负荷 0.1-0.25 kg BOD5/kg MLSS BOD去除率90~95%
常污泥负荷 0.3-0.6 kg BOD5/kg MLSS BOD去除率85~98%
高污泥负荷 1-5 kg BOD5/kg MLSS BOD去除率50~60%
对于城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低污泥负荷法和常污泥负荷法之间无明显的分界,而常污泥负荷法和高污泥负荷法之间则分界明确,根据污水处理厂的一些运行资料,污泥负荷在0.6~1.0kg BOD5/kg MLSS 之间时,丝状菌有相对的生长优势,而丝状菌的生长使污泥结构松散,最终导致污泥发生膨胀。
但是当污泥负荷高于1.5kg BOD5/kg MLSS时,反应器中食料充足,非丝状菌也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而生长,所以污泥又不易膨胀。
7、污泥龄
污泥龄是指污泥在反应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其单位是d。
污泥龄=反应器中污泥总量/每d排放的剩余污泥量(d)
污泥龄和污泥负荷有关,当有机负荷低时,有机物大部分被完全氧化成CO2和水,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微生物菌体,所以剩余污泥量小,污泥龄较长。
当有机负荷高时,污泥合成较快,剩余污泥量大,污泥龄就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