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会展城市
德国主要的会展城市

义博会--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是唯一经国
务院批准的日用消费品类展览会。 “义博会”创办于1995年,其前身是中国义乌小商 品博览会,从2002年开始升格为由国家商务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展会。到目 前为止,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八届, 每年10月在 义乌举行。“义博会”以“面向世界、服务全国”
中国管理水平最佳展览会、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
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2006年度中国(参展效果)
最佳展览会、2007年度中国长三角地区优质会展
项目。
德国展会成功原因
首先,规范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是前提。
第二,一流的配套设施及综合服务是基础。 第三,先进的品牌化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是关键。 第四,全面完整的会展人才培养链条是支撑。
第五,日益精细的专业化、产业化运营是核心。 第六,地区分工与行业主题的紧密契合是规律。 第七,抢占先机、谋划长远的全球化战略是目标。
为宗旨,对扩大商品出口,提升小商品制造业,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义博会”办展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突出,信息
功能强劲,服务体系完善,安全卫生保障到位,
确立了品牌展会的地位。“义博会”已成为目前
国内最具规模、最有影响、最富成效的日用消费
品展会,是国内由商务部举办的继广交会、华交
会后的第三大展会,义博会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
秋两季举行的广交会堪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晴雨
表和风向标。
华交会--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有中华
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支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
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南京市、宁波市8
省市联合主办,每年3月1日-5日在上海举行。是
国内超大型会议中心规模介绍

国内超大型会议中心规模介绍
背景信息:
- 国内超大型会议中心是指可以容纳大规模会议、展览和活动
的场所。
这些会议中心通常拥有先进的设施和大面积的空间,能够
满足高规格的商务活动需求。
- 国内超大型会议中心的发展与会议旅游产业的快速增长和城
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会议旅游的经济潜力,
纷纷建设超大型会议中心以吸引更多的商务活动。
国内超大型会议中心规模介绍:
1.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介绍: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是中国政府主办的大
型国际会议中心。
- 规模:总面积20.3万平方米,拥有多个大小会议厅和展览馆。
- 设施:先进的音视频设备、会议支持服务和高速互联网接入。
2. 上海世博中心:
- 介绍:位于上海世博园区,是世界级综合性会议中心。
- 规模:总面积39.4万平方米,包括大型会议厅、展览馆和多功能厅。
- 设施:先进的会议设备、全面的会务服务和高速网络覆盖。
3.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 介绍:位于广州琶洲会展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 规模:总建筑面积45.17万平方米,包括大型会议厅、多功能宴会厅和展览馆。
- 设施:先进的音视设备、专业的会务服务和无线网络覆盖。
结论:
- 国内超大型会议中心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和会议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 这些会议中心的高规格设施和先进设备,为举办各类商务活动和展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国内超大型会议中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打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巴黎会展

法国首都巴黎(Paris)是欧洲大陆上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 巴黎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埃菲尔 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 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协和广 375公里。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 易)。市区人口217万。 场、巴黎圣母院、乔治•蓬皮杜全国文化艺术中心等,是
巴黎在06年欧洲会展城市10强中名 列第三
• • • •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巴黎在2006年欧洲会展城市10强中以42万平米(巴 黎北维勒潘特展览中心和凡尔赛门展览中心)的展馆面积夺得第三名,仅次于 汉诺威(49万平米)和米兰(46万平米)。 排在巴黎之后的7个城市分别是巴塞罗纳(34万平米)、法兰克福(31万 平米)、科隆(28万平米)、杜塞尔多夫(25万平米)、瓦伦西亚(23.5万 平米)、马德里(20万平米)、伯明翰(19万平米)。 巴黎素有世界会展之都称号。在近代20世纪,巴黎曾先后于1900年和 1936年举办过两次万国博览会。二战以后,巴黎的会展经济如雨后春笋,蓬 勃发展。 2006年,巴黎的10大展会分别是:世界汽车展、巴黎博览会、农业博览 会、巴黎建筑展、世界两轮车展、国际航空航天展、巴黎国际航海展、家庭用 品展、高新技术博览会和国际食品博览会,接待观众472.5万人。此外,巴黎 每年还举办294个国际会议,与会者约8.7万人次,列欧洲第一。 目前,巴黎的展览场馆主要控制在两大集团手中,一是巴黎联合租赁公 司,旗下有尚贝利展览馆、大凯旋门的克尼特展览中心、卢浮宫地下的卡罗赛 尔展览馆、凡尔赛门展览中心和巴黎体育馆等;二是巴黎工商会,属下有巴黎 北维勒潘特展览中心、巴黎会展中心和巴黎郊区布尔热机场展览馆等。 为应付来自马德里、巴塞罗纳和米兰等城市的挑战,巴黎联合租赁公司和巴黎 工商会准备联合起来,在年内推出统一的展会品牌。统一后的巴黎展览市场的 年营业额将达到5.6亿欧元,展览面积将扩大到57.5万平米,居欧洲第一。
浙江四大会展城市个性辨析

会议 中心城市 ” 口号 , 的 目标是成 40 个 , 3 展 时 又有吸引上海厂商 及赴沪外商来杭 出“
览总 面 积 达 办 展 、 展 的便 利 条 件 。 观
215 6 .7 万
,
为~ 个 著 名 的 国 际会 议 中心 。
综 合 以 上分 析 , 州 具 备 发展 会 杭
万 ,义 乌
二、 宁波会展城市个性
( 宁波会展优势资源 一)
1 .产 业 优势 宁波是华东地 区重要 的能源 、 化
文
\
2 3万 , 4.
温 卅1 0 8 .9 1 万 ,四 大 会 展 城 市 的 展 览 面 积 占 全 省 的 7 %。 本 文 0
丁
萍 萍
工、 钢铁、 机械生产基地 , 纺织服装、 轻 汽 家 五 文 杭 州 在 中 国 的城 市 巾规 模 还 算 不 工 、 配 、 电 、 金 、 具 等 产 业 发 上太 大 。 尽 管 发 展 速 度 快 , 城 市国 达 , 但 电子 信息 、 新材料 、 物医药等新 生
际化 程 度 偏 低 , 际地 位 远 不及 _海 、 兴产 业 也 发 展 迅 速 。 国 卜 因此 , 宁波 提 出 了
一
杭州会展城市个性
集 中的 地 方 ( 纽 约 、 兰克 福 等 欧 美 如 法
2 .政策优势 宁波市政府发展会展业的决心 以
杭 州 综 合 优 势 突 出 , 浙 江 办 展 国家的多数会展名城) ②具有旅游优 是 ;
基 础最 好 的 城 市 。约 占杭 州会 展 总 量 势 的 城 市 。 即 有鲜 明 地 方 特 色 , 世 及 对 会 展 业 的 支 持 力 度很 大 ,做 好 会 令 人 向往 之 地 ( 日内瓦 、 加 坡 、 港 、 展 的雄心加上相关扶持政 策的陆续 出 如 新 香 1 4的西 湖 博 览会 是 浙 江 会 展 的 “ / 金
国内外会展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

国内外会展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一、国外典型模式1. 美国拉斯维加斯美国拉斯维加斯是世界著名的赌城和会展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国际性会展在此举办。
拉斯维加斯之所以能成为国际会展中心,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密不可分。
拉斯维加斯地处美国西南部,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拉斯维加斯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这为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拉斯维加斯在会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优质的服务,能够吸引大量的国际会展。
启示: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要想打造国际会展中心,首先要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的建设,最后要提高会展服务水平,吸引国际会展。
2. 新加坡新加坡作为亚洲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之一,不仅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还是一个国际商贸中心和旅游中心。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会展中心,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新加坡地处亚洲的门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网络,这使得新加坡成为亚洲和世界会展的重要场所。
新加坡有着开放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会展。
新加坡政府投资大量资金,支持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1. 中国广州2. 中国上海三、总结及展望从上述国内外典型会展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优质的服务和会展设施、开放的政策和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是打造国际会展中心和城市的重要因素。
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要想在会展经济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大对会展经济的支持和投入,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会展活动,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会展经济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推进转型,努力实现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会展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在于充分发挥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设施,营造开放的政策环境,加大政府支持和投入力度,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会展活动,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的转型升级。
德国主要的会展城市

慕尼黑 --以 "国际手工业展"(IHM)而闻名。现今更 举办大型高科技、投资财及高价值消费品展。
• 如:柏林--举办的国际娱乐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 博览会、国际旅游博览会、绿色食品周、国际航 空航天展等
“义博会”办展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突出,信息 功能强劲,服务体系完善,安全卫生保障到位, 确立了品牌展会的地位。“义博会”已成为目前 国内最具规模、最有影响、最富成效的日用消费 品展会,是国内由商务部举办的继广交会、华交 会后的第三大展会,义博会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 中国管理水平最佳展览会、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 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2006年度中国(参展效果) 最佳展览会、2007年度中国长三角地区优质会展 项目。
义博会--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是唯一经国
务院批准的日用消费品类展览会。 “义博会”创办于1995年,其前身是中国义乌小商
品博览会,从2002年开始升格为由国家商务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展会。到目 前为止,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八届, 每年10月在 义乌举行。“义博会”以“面向世界、服务全国” 为宗旨,对扩大商品出口,提升小商品制造业,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国际卡车展等
• 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国际书展、家纺展等
• 科隆--国际五金展、国际食品展、国际家具展、 国际自行车展等
• 杜塞尔多夫--国际时装展、国际印刷工业展、国 际鞋展等
• 慕尼黑--国际建筑机械展、国际手工业博览会、 国际体育用品展等
世界四大会展之都形成评析

世界四大会展之都形成评析作者: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04年第08期会展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势头突显,会展业正在成为地区经济成果的一部分。
各地政府纷纷把所在城市定位于“建设成国际会展名城”,作为城市未来战略发展规划。
本文选择世界四大展览名城为借鉴,在于这些会展之都的形成无论是历史机遇、硬件完善、巧借地方优势、提高服务水准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
名都之一:德国汉诺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可以用百废待兴、物资短缺来形容。
战胜国认定,德国重振经济的唯一办法是将德国制造的产品向国外出口。
因此,英方军事政府指令,1947年8月17日至9月7日由德国人自己举办一场贸易展。
德国的企业家、劳动者和政界可以为振兴经济联合起来。
在二战结束两年后的1947年,第一届“汉诺威出口商品博览会”在汉诺威原来一家钢铁厂的5个车间内举办。
博览会上展示了德国战后生产的可出口的产品,这些配以官方“德国制造”标签的产品给参观者以深刻的印象。
21天的博览会共吸引了来自53个国家的736,000 名参观者。
在3万平方米的场地内,1300家参展商与买家签订了1934项出口合同,总价值316 万美元。
第一届汉诺威出口商品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成为德国经济未来希望和信念的象征。
就这样,汉诺威不仅取代了莱比锡作为德国展览之都的地位,在未来的日子中,汉诺威博览会成为德国经济的奇迹。
1948年汉诺威展览公司接通了首条直通美国纽约的电话线。
1950年第一家国外参展商参加了汉诺威博览会这个德国工业展。
1961年“汉诺威出口商品博览会”正式更命为“汉诺威博览会”,此展很快成为世界著名的技术与工业大展。
20世纪80年代,汉诺威博览会衍生出信息与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国际著名的专业展。
2000世界博览会选址在汉诺威举办,为汉诺威展览中心引资1600万德国马克用于更新改造的新投资。
后面的故事众所周知,汉诺威这个德国小城的名字简直就是成功博览会的代名词。
历史的机遇造就汉诺威成为会展之都。
中国城市:会展中心定位

中国城市会展中心定位一会展业:新兴、无污染的朝阳产业1.会展业的基本内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经贸为主体的展览活动由最简单的直接交易演进到现在的展(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成为生产消费领域的桥梁和纽带。
会展,包括“会”与“展”两层含义。
所谓“会”主要是指会议形式的组织活动。
它属于一种高级的社会群聚性活动,通过它的组织,可以交流信息、探讨问题、传道授业、释疑解惑。
所谓“展”主要是指以样品陈列、参观和交易为主的展览活动。
根据美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展览是:“一种具有一定规模、定期在固定场所举办的、来自不同地区组织的商人聚会”,展会上所陈列的商品种类涉及各行各业,形式亦多种多样。
会展的外延很广,包括各种类型的大型会议,如APEC会议、博鳌“亚洲论坛”;展览展销活动,如大连的服装节、沈阳的制博会;体育竞技活动,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还包括常年开设的博物馆、名人或历史事件纪念馆等。
在功能上,会展是人们进行信息发布、洽谈商业合作和进行市场营销的场所,发挥着桥梁和媒介作用。
西方大多数企业把每年的参展费用开支作为对外联系交际费列入项目下,在营销方式上则把它同直接销售和电子商务相并列,三者属同一范畴。
当然,这仅仅是展览的商务功能,事实上,展览的功能也不仅限于经济和贸易,还涉及社会、文化、外交、政治的发展。
因此,其影响面和产业关联度也随之增强,进而推动了以展览和会议为主、涉及行业广泛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的发展,发展形成为会展产业。
所谓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也被称为会展产业或会展市场,在西方称为会展业(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由于会展是集信息通讯、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等在内的综合性的、关联度高的服务贸易行业,能够创造高额的经济价值、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和对于社会综合经济指数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呈现出产业基本特征的一种经济形态,因此可以作为会展经济来对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中后期,国外展览业迅速发展,出于展览业自身的特点和战略意义考虑,各国加大对其投入,诞生出一批展览中心城市。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个地域狭小的国家,而新加坡的国际展会规模次数居亚洲第一位,居世界第5位。
这得益于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府的大力推动,另外新加坡展览公司注意借鉴传统强国发展模式,积极开拓市场。
新加坡有64家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线,可直飞50个国家的154个城市。
新加坡博览中心就是有政府背景的新加坡港务集团投资建立的。
大多数新加坡的会展公司在中国都开展了一些业务,并且非常重视中国市场,认为中国展会市场的潜力巨大。
在亚洲新加坡展览业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就是香港和日本。
德国汉诺威
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展览设施,它拥有完美的基础设施和艺术级的技术手段。
在过去的10年里,德国博览会集团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总计超过8亿欧元建设新的展览馆,改善停车设施,建立卓越的公路网,大宗货物运输道路和具有吸引力的建筑。
这些使得汉诺威展览中心成为国际市场交流的最佳场所。
展场交通非常方便,北面和东面各有一条干线地铁,还有连通法兰克福、汉诺威和汉堡的德国南北干线的火车站。
汉诺威展览中心以细致的布展工作赢得世界客商好评,一流的展览设施吸引世界一流展览在此举行。
德国科隆
科隆博览会集团以不同周期定期主办的约40个国际专业博览会和展览会是世界上25个行业的主导博览会。
在这些领域,全球90%以上的出口型产品在此展出。
科隆博览会集团大多数的展览会只对专业观众开放。
展览会吸引了世界上4.2万家参展企业和来自175多个国家的200万名观众。
中国企业在科隆展览的产品主要包括五金工具与DIY产品、家用电器、男装和食品。
迄今为止,共有1700家左右的中国企业前往科隆参展。
从参展效果来说,科隆电器产品展览成为中国对欧洲出口主要窗口。
法国巴黎
巴黎大区有三个大的展览场,分别为巴黎展览中心、维乐班特展览中心和布尔日展览中心。
巴黎是法国每年举办约1500个展览会活动最多的地区,举办展览会的数量约占全法国的70%。
2002年法国企业大约花费13.44亿欧元用于参加展览。
展览会不仅为展览公司、场馆和展览服务公司带来收益,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另外,随着展览业竞争加剧,法国展览公司正在朝专业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2004年希拉克访华期间,几家展览公司老总随团访问中国,对中国市场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德国柏林
柏林展览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处于世界上最好的公共交通系统内,四通八达。
展览中心停车位1.2万个,其中2000个展览单位专用停车位设在展览范围内。
所有入口都可停靠出租车,观众可真接通达不同展示。
室内展览总面积16万平方米,包括26个相连的展示,根据需要可分可合。
所有展品可由运输车运到一楼,可升式地板和管道网络可用于重的展品运输,大大节省时间和金钱。
柏林展览中心是现代化展览场馆的典范,人性化展览服务为柏林展览赢得世界声誉。
英国伦敦
会展经济从1851年5月英国伦敦举办首届博览会至今,有150多年的历史。
英国是近代展览业鼻祖。
伦敦展览中心是英国最大的展览场馆,它由两部分组成,即“伯爵院”(EARLS COURT)和“奥林匹亚”(OLYMPIA),二者相距不过10分钟的步行路程。
展览中心享誉世界,每年在此举办130多个公共和贸易展览会,吸引300多万观众,总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伦敦书展享誉世界,成为最具影响的图书展览之一。
伦敦展览业具有典型的贵族气质,布展方式非常讲究,也对参展客商提出严格要求。
意大利米兰
米兰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伦巴第大区的首府,米兰省的省会,全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有“经济首都”之称,也是艺术的摇篮和许多天才人物的故乡。
米兰凭借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风景成为意大利最吸引人的展览中心。
世界著名的展览公司意大利米兰展览公司是世界展览业巨头之一,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展览业中水平领先的展览场地。
在此每年举办80个展览会。
在中国企业眼中,米兰是时尚之都,所以每次的时装展会都吸引大批中国企业学习参展。
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是德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展览城市之一,举办展览会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早在中世纪就发展成为德国的百货商场,并带动了当地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
法兰克福展览馆占地6.5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29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7.5万平方米,由政府投资建设,不属于任何私人机构,投资总额中市政府占60%,黑森州政府占40%。
政府投资兴建展馆旨在促进法兰克福市社会经济的繁荣及发展,每年展览会为本市及本地区创造的购买力约30亿马克。
香港
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会展中心之一,被誉为国际会展之都。
据香港贸易发展局介绍,近年来,香港每年举行的大型展览活动超过80项,参展商多达2万家;每年在香港举办的大型会议超过42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多达3.7万人;香港已连续多年被英国《会议及奖励旅游》杂志评为“全球最佳会议中心”。
香港一直把无污染、高效益的展览业作为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香港会展中心一、二期
工程分别投资16亿港元和48亿港元,总面积达24.8万平方米,可租用面积6.4万平方米。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是美国最重要的展览中心之一,美国独立组展商协会的总部设在芝加哥,现有170家会员,世界上有影响、实力雄厚的展览会组织者,如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励展公司、蒙哥马力等展览公司均是该协会的会员。
该协会的会员每年在全世界举办3000多个贸易展览会。
去年,在美国,独立组展商举办的展览会已占展览会总数的45%,并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比较有名的美国芝加哥国际家庭用品博览会(CHICAGO International Houseware show)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家电及家庭用品
欧洲展览业的发展反思
在20世纪的60年代,展览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
进入90年代末,随着生产、销售的专业化,国际展览业转向专业性贸易展览会,专业展数量大幅增加。
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约有4000多个,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800亿美元。
在展览业,世界超级大国是德国和美国,大国有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先进国和地区有荷兰、日本、新加坡、香港等。
德国号称展览王国。
德国拥有规模展览中心25个,总面积约250万平方米。
世界最重要展览会有三分之二在德国举办;德国每年举办约140个大型国际展览会,展出总面积超过650万平方米。
法国拥有70个展览中心,52个会展中心,展览场馆的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近年来,法国大型展览会的国际参与程度不断提高。
国外参展商的比例已经占总数的8%。
其中有些世界著名的展会,其国外参展商超过总数的50%,国外参观者则占总数的15%以上。
英国展览业历史悠久,目前拥有展览场馆458个,展览公司570家。
英国展览业的特点是规模不大,比不上德国、美国等国家,但是却有几家大展览公司,包括世界第一的励展公司(Reed Exhibitions)。
励展公司在世界各地设有29个分支机构,每年在全球举办470多场展览及会议,全年展出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
从欧洲展览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看,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方面,都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主要规律和经验包括:
(1)展览经济与宏观经济形势有紧密的关联性。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展览表现形式也不同;
(2)展览业不能完全靠市场机制运作,要有行业规范,要有行业干预和协调机制;
(3)展览业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投入,但必须创造完整市场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