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俗风情作文3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左右(精品3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左右(精品3篇)【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左右第1篇】在我的家乡石塘,每到元宵节,都会办一次盛大的扛台阁活动。
那个晚上,这个平时幽静的面朝大海的小渔村,变得极为热闹,热烈的鼓声锣鸣,人们的笑声,融在那阵阵的涛声里;闪烁的灯火洒在青石板路和石屋上,与屋里的温暖相互映衬,也映照得人们脸上一片灿烂。
扛台阁,以前均是将八仙桌翻过来,四脚扎个顶篷,由青壮年男子用竹棍扛起,渔村的艺人用彩灯、彩带,鲜花等把台阁扮得花轿似的,十分艳丽。
如今的台阁用上了发电机、节日灯,其形态、色彩更胜往昔。
每一扛台阁均是一台戏,由标致的童男童女扮演戏剧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逼真生动。
扛台阁时,火镬开道(火镬是把木柴放在铁锅里烧起来。
),渔灯、台阁在后,悠扬乐曲相伴,喜庆罗鼓压阵。
正月十五一到,大人们很早叫醒小孩子来化妆。
若她扮的是嫦娥,则两条柳眉舒展开来,脸颊浓粉上装还要抹上一丝金粉,额头一点朱红;身着一条粉白色丝带裙,脚上一双绣花棉布鞋。
若他扮的是关公,则两道粗眉在上方横着,脸上涂了红彤彤的腮红,嘴边挂个大胡须,长长的几乎到了脚边。
这妆化得极艳,所以,不认真看,还真认不出是谁!有好几次,侧目瞥了一眼靠近我台阁上的人,我愣是没有看出来是老同学,后来下了台阁被她认出后,她一路佯装生气唱着戏词追着我回家。
晚上七点,村口的公路上,早已热闹起来,人们早就抢占好观看的好位子,端着自家做的花生糖、枣糕、芝麻糖翘首企盼着。
随着锣鼓忽地一声响,礼炮“啪”的一声在天空中绽放花朵。
孩子们坐在家长为他们扛的台阁里,一脸神气。
一旁的众人赶忙把那些散着香气的甜食扔上轿子,说着甜甜的祝福,“来年甜甜蜜蜜”、“长大了一定要生活甜美”、“日子要过得甜甜美美”……也有禁不住馋的孩子,趁大家不注意,刚刚还挺得直直的背,一下子弯了下来,一撕、一塞,便开始大快朵颐了。
一时间,身旁的那些“各路神仙”、“英雄好汉”都成了“贪吃鬼”了!一直跟在我台阁旁的奶奶,笑着看着我吃,她说:“吃一点没事,吃了这些好‘福’果,就会有个好前程!”长长的队伍嬉笑到夜深还不肯歇息。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1我的家乡在湖北省阳新县,这里的风俗与其它地方有些不一样。
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刻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里过年的风俗习惯吧。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传统节日,虽然全国人民都过着同一个节日,但是每个地方过年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我们这里从腊月初就开始忙活了。
冬至开始大寒之前,人们把红薯从地里挖回来,然后把红薯一个个都洗刷得干干净净,加工成又白又细的红薯粉,再然后就用坛子或干净的袋子装好打算过年用。
下雪了,人们被困在家里不能出去干活,就在家里制作又香又软的年糕。
制作年糕虽然费心费力但制作过程却充满了无限的欢声笑语。
每次听到别人提起年糕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它出锅时的腾腾热气,想起它的香甜美味,想起一家人品尝年糕时的幸福笑脸。
我家每年做年糕的这项任务主要是由爷爷奶奶来完成的。
首先将米粉放进大盆里掺和适量的水揉一揉,揉成一个个小球形的剂子,然后放进模具里将它们压成各种形状,有圆形的有鱼形的也有桃形的……最后将各种形状的年糕放到大蒸笼里蒸熟。
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年糕倒在簸箕上,让人看着就喜爱,闻着就流口水,吃一口满嘴的年味。
但我们不能多吃因为奶奶说这是用来款待来拜年的客人的。
年糕做好了,人们又将五谷杂粮倒在装有沙子的锅中爆炒,做成各种各样的零食。
过年的主食零食都有了,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四,每家每户都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离过年还有几天时间,东西就都打算妥当了。
这一天最终到来了,大家都在门口贴上红红的对联,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正式迎接新年的气氛。
这就是我们这过年的风俗。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2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中,我觉得重阳节最具代表性和神秘感。
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免费(优选3篇)

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免费(优选3篇)【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免费第1篇】今天的老家似乎分外热闹,村口的老树上挂起了红灯笼,拉起了横幅,远处还有鞭炮的阵响,桐庐南乡边的时节到了!时节里最忙的地方莫过于家家户户的厨房了。
这地方打自一上午就炊烟不断,煎炒蒸炸,凉拌果盘,全在为中午那隆重的宴席做准备。
农家土灶上多屉蒸笼里热气蒸腾;砂锅里笋干鸭煲“咕噜咕噜”地冒着泡;锅子里各种小炒在厨师手里上下翻飞。
这边水池里哗哗哗的洗菜声,那边挡板上咚咚咚的切菜声,还有灶孔里柴火燃烧的哔哔啵啵声,简直就是一首炊厨合欢曲!临近中午,客人们陆续来了。
这些客人有的是亲戚朋友,有的是朋友的朋友,认识的尽管来,不认识的来了再介绍,多添几个人桌边挤挤,都没关系。
过时节就是图热闹,谁家热闹谁家就人缘好,旁人看着也高兴。
爸爸出去迎客,妈妈沏茶切水果,我一会儿敬茶,一会儿取东西,反正是打酱油。
爸爸招呼客人们入席:“来来来,吃点水果,嗑点瓜子”说话间,茶果端上来了。
客人们也到的差不多了,便上菜了。
第一道菜是闷烧大闸蟹,红彤彤的外形与鲜香的酱汁,令人津从口生。
接着什么红烧猪蹄、清蒸鱼、炖牛肉、油焖笋等等都陆续端上。
爸爸客气道:“来来来,别客气,随便吃。
”大家在你呼我让中入座了,熟悉的,不熟悉的这时候也都聊上了。
男人们抿几口小酒,脸色微微泛红,开始说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什么生意难做啦,投资谨慎啦;女人们吃了几口菜,也纷纷聊起自家孩子的学习,家常里短的。
整一桌上说谈声不绝,笑声不断。
主人敬酒,客人回敬,大家举杯同敬,在“砰砰”的碰杯声里祝福彼此,也为时节画上一个幸福的句号。
饭后,人全散了,但闹尚存;宴虽完了,但喜还在;亲虽别了,但情留存心间。
时节不就是用来团聚的吗?【家乡的风俗500字作文免费第2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翘首以盼的春节终于又来了!跟着我一起来寻寻年味儿吧!每年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它好像春节的前奏,淡淡飘出了丝丝“年味”。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精选34篇)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精选34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风民俗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篇1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说起端午节,让我想起了爷爷曾对我说的故事:据说,端午节是用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罗江,死后被蛟龙所困,世人衰之,每于此日,人们都会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从此后来逐渐发展为龙舟比赛。
由于现在水污染厉害,人们通常吃粽子来度过端午节。
粽子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
我姥姥会包粽子,听奶奶说:包粽子非常复杂,要用各种材料,叶子。
我全都不明白。
我只知道粽子分两种:一种是甜粽子,另一种是咸粽子。
甜粽子用的材料不多,做出来是赤红色的,如果直接吃,肯定会觉得味道不好,但如果粘点糖吃,吃起来会更美味。
而咸粽子用的材料很多,有:咸蛋、黄豆、猪肉。
所以吃起来会很美味,并且材料多,深受人们喜爱。
我也爱吃咸粽子。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我最喜欢东莞的习俗!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篇2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的风俗吧。
端午节的风俗非常的多,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
说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欢。
我见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粽,一种是竹筒粽。
馅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有香米馅的,有糯米馅的,有八宝粥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馋得都要流口水了吧!我听家长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42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42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川北地区的南充市嘉陵区,那里不仅山美、水美、人情美,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更美。
民俗文化中,我们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每年正月十四的“蛴蟆节”了。
相传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袭击了我们老家,村民们苦不堪言。
后来经高僧指点,知道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蛴蟆”是方言,即“癞蛤蟆”),于是,在每年正月十四,乡亲们模仿蛴蟆圆鼓鼓的形状,用竹子制作蛴蟆灯,祭奠后,将蛴蟆灯扔进河里,以赶走“蛴蟆”,祈求来年身体健康,平安无事,从此,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就延续了下来。
每年正月十四,午饭后,大人们无论多忙,总会放下手中的活,为孩子们精心制作蛴蟆灯。
蛴蟆灯用嫩竹制作,先用细竹篾编成竹环,再砍一定长度的竹子,将最上方的竹节划破,向中间挤压,形成纺锤状,将竹篾编扎进去。
接着,在竹节下方,填上一些湿泥巴,里面插一根蜡烛或者自制的煤油灯。
最后,在竹灯的表面糊上一层纸,并留一个小孔点灯使用。
蛴蟆灯可以做成了很多样式:如方形的、圆形的、鱼儿形状的、五角星形状的,应有尽有……看到各家门外摆放的蛴蟆灯,我们无不盼望夜晚早早到来。
等待着,等待着,夜幕终于降临了,先是村里一两个蛴蟆灯亮了,沿着田坎向前移动,红红的蛴蟆灯,倒影在水田里,岸上、水里相映成趣。
接着,村子里左边、右边,提着蛴蟆灯的人都纷纷走出了家门,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世界。
我按捺不住了,拿起靠在磨盘上的蛴蟆灯,掀开纸糊的门,把蜡烛点上,蛴蟆灯立即映红了大家的脸,爸爸在一旁再三嘱咐,“拿端正,拿端正,火不要烧着纸了”……送蛴蟆的人越来越多,一路上,大伙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大家朝场镇上涌来,顿时,街道上变成了“火”的海洋,一股股“红流”不约而同地向西溪河涌去。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通用6篇)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通用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1元宵节,是一个温馨,充满爱的节日。
元宵节在我的家乡有些特别的习俗,这也要从一个传说说起……正月十五是农历的元月,古人把“夜”称之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在元宵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说吃汤圆、赏灯、猜灯谜等许多习俗。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做汤圆是元宵节最让人兴奋的事情了吧!开始,我认为做汤圆太容易了,后来才发现其实还挺难的。
让我来说一下我们是如何做的吧!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糯米粉,些许芝麻,一点面粉,适量的水,还有猪油。
首先,把黑芝麻在小石磨里磨成芝麻粉,加少许糖,再把大块的猪油放入慢慢搅拌均匀。
真没想到,磨了十分钟,我就感觉手臂酸得就快断了。
接下来,在糯米粉中加入水,揉成一个大大的球,再发酵30分钟……哈哈,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要开始最关键的包汤圆的环节!这可是最难,并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们把芝麻馅放入摊平的汤圆皮上,一边转一边将汤圆皮裹起来,最后变成了一个圆子。
我连试了三次,都失败了。
我问奶奶怎么办?奶奶说:“是你包的芝麻馅太大了,而你的皮太小了。
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没问题啦!”我恍然大悟。
看来奶奶做汤圆的经验已经炉火纯青了。
这下子我连续成功做了五个,一个个堪称完美。
最后,我们把做完的汤圆放到锅子里煮十分钟。
煮熟后,我们一起开心地品尝起来,真的太美味了啊!这就我们家乡的元宵风俗。
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但让我学习到了制作手工食品的经验,也让我们一家人在元宵佳节,其乐融融,欢聚一堂。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
你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君情听我慢慢道来……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
晒出我的家乡民俗风情作文福建

晒出我的家乡民俗风情作文福建《晒出我的家乡民俗风情——福建》篇一《热闹的福建民俗节日》福建的民俗那可真是丰富多彩。
就说春节吧,那可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一进入腊月,大家就开始忙乎起来了。
家里的长辈会去集市上买各种东西,准备做各种好吃的。
我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夕,跟着奶奶一起去镇上买东西。
那集市简直人山人海,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卖春联的、卖糖果的、卖年糕的,各种小摊小贩挤在一起。
奶奶拉着我,在人群里穿梭,像小鱼在海里游一样。
她一边走一边还要跟熟人打招呼,“阿妹啊,你家年货办得怎样啦”“阿弟,你这春联写得真好啊”。
到了做年糕的时候,那更是有趣。
左邻右舍都会来帮忙,把糯米粉、白糖、水之类的东西混合在一起。
大人们在厨房忙碌,小孩子们就在旁边眼巴巴地等着,想第一个吃到刚出锅的年糕。
年糕蒸出来的时候,满屋子都是香甜的味道。
那热气腾腾的年糕,又软又糯,咬上一口,香甜就在嘴里散开了。
而且年糕还有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年年高呢。
春节期间,还有舞龙舞狮表演,那龙在人群里穿梭,就像真的在云端飞舞一样,周围的人都欢呼着,特别有节日的氛围。
篇二《独特的福建婚俗》福建的婚俗也很有特色。
我表姐结婚的时候,那阵仗就很壮观。
婚礼的前几天,男方家里就送来了很多东西,什么龙凤烛啊,喜饼啊,感觉能堆成一座小山。
表姐这边呢,一家人都在精心准备着嫁妆。
衣服啊,首饰啊,各种生活用品都装得满满当当的。
到了婚礼当天,新娘早上起来就开始梳妆打扮。
那一身红色的礼服穿上,头上再戴上各种各样的金首饰,真像古代的新娘一样。
接亲的时候更有趣味。
男方的亲友团来的时候,得先过一道道的关卡。
女方的亲友会用一些有趣的问题刁难他们,比如要他们说出对新娘的十句土味情话。
还有人会把新娘的鞋子藏起来,男方得给红包才肯透露在哪儿呢。
婚礼上吃的东西也特别讲究。
有好多寓意吉祥的菜品,像莲子汤,就意味着连生贵子。
满桌的美食,大家边吃边笑,整个婚礼都热热闹闹的。
篇三《福建的丧葬民俗之庄重》说起福建的丧葬民俗,虽然充满了庄重肃穆,但也有些特别之处。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7篇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7篇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篇1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春节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今天,我来说一下我们家的春节风俗。
每当过年的前几天大街上便会非常热闹,市场里的商店都打扮得红红火火,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春联,红福,年画等。
有些店还准备了我们小孩子最喜欢放的鞭炮,鞭炮的种类也有很多,有摔炮、烟花、响炮、冲天炮这些是小的,还有大的鞭炮,有卷炮礼炮等,市场上更是人山人海,有的人这里买了一大包那里买了一大袋,像是从市场白拿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是啊!辛苦了一年。
该好好犒劳一下家人了。
每当过年的那一天,路上会变得香气浓郁,走在路上你会闻到各种香气,因为每家每户都在准备年夜饭的菜。
晚上在吃年夜饭之前,我们会点上蜡烛,祭拜死去的亲人,让他们也来吃我们亲手做的年夜饭。
我们还会给他们倒酒,烧纸钱,希望他们保佑我们家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对呀,祭拜了他们以后,就是吃年夜饭了,一整桌美味佳肴,看得我眼花缭乱,手中拿着的筷子,不知该如何下手。
吃好年夜后是放鞭炮环节了,我们会把买来的鞭炮放掉,那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天空中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次第绽放,变成了花的海洋,光的世界。
之后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了,就是我们家乡春节的风俗,令我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篇2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节日当天,街上的摊位有卖香包的、有卖粽子的、有卖粽叶的。
大自然的味道在鼻尖环绕,仿佛置身于森林。
在这天还有人会喝营浦酒或浊酒,认为能辟邪气。
南方的端午节会举行赛龙舟、插艾草、放纸鸢等。
在我们这里会有摔跤、荡秋千、斗牛等活动。
我最爱看的是摔跤比赛,尤其是摔跤比赛。
两位比赛选手腰上分别会系着一条红色或蓝色的摔跤带,他们单膝跪地搂住对方右肩,再慢慢起身。
随着裁判一声音哨响,两人同时向对方身上发力。
或勾腿、或抱起对方,总之是谁能把对方摔倒谁就获胜。
最终的冠军将会获得一头披红挂彩的大黄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民俗风情作文3篇
要说一年各种节日之中,最喜庆,令人喜一爱一的当仁不让是春节,而我们的家乡监
利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春节前夕,天气十分寒冷,但人们心中却是欣喜而火热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喜
庆的日子要到了,在这时候,人们将抛去以前所有的不快,开始新年新生活。
所有人家都
去购置年货,吃的,用的、玩的都一一备齐,大街上各种喜庆的音乐不绝于耳,比如:
“恭喜你发财,恭喜你一精一彩。
”店铺都开始做各种促销活动,街上车水马龙,笑声洋
溢着全城。
可是,除夕的景象可截然不同,街上的人、车少了,显得十分冷清,但是,如果敲开
任意一个人家的门,必定会被快乐的气氛所感染。
早上的活动很少,大家都在养一精一蓄锐,“备除夕大狂欢”。
待到中午11,12点之后,有些人家已经放了鞭炮,大家都在吃
一团一年饭,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大家吃着小菜,喝着小酒,相互祝福,这还只是前兆。
夜幕降临,大街上,只有昏暗的路灯还闪着光,不知是哪家人打破了寂静,只听见一
人一大喊道:“哈哈,新年快乐!”“除夕大狂欢”,正式开始了!家中,灯全部打开,
象征着光明正大,红红火火,女人们说说笑笑,边吃点心边看春晚;男人们借着酒兴打牌,赢家的笑声十分响亮;外头,便是小孩的天地,他们玩游戏,放鞭炮,声音很是清脆。
夜
晚12点终于来临了,20XX年就这么来临了,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吃宵夜,看焰火,幸福,
温馨的气氛渲染了整个监利。
除夕后不必多说了,和外地风俗差不多,男拜年,女待客。
今年元宵并不特别热闹,
不像往年有灯会。
大家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的时候,殊不知,美好的日子过去了,新的一
年开始了,生活重新步入正轨,春夏秋冬之后,新年那特有的气息必定会伴着冬之寒气飘
荡袭来。
我的家乡在阳江,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大人小孩都要“拜月亮”。
中秋节前几天时,家家户户都要买好月饼、水果等东西,准备中秋节时“拜月亮”。
凡是认识的’人都会互相送几盒月饼,说上一句“中秋节快乐”的祝福。
当中秋节晚上到时,家家户户都拿一张桌子放在能看见月亮的地方,把月饼和水果等
食物放桌子里,再拿几支香点起来,插在桌子前头,然后,一家人轮流的站在桌子后面,
抬头看着皎洁的圆月,就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并拜几拜。
拜完了月亮,就到吃东西了,
把桌上的东西搬到屋子客厅里,津津有味的吃着月饼水果。
吃完吃饱了!就到了小孩子的天堂了!小孩个个都提着闪闪发光的灯笼,成群结队的
走在一起,互相比比谁的灯笼最亮。
有时,还三五成群提着灯笼走夜路,像冒险似的,只
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那些比较胆小的马上跑出来,只有比较胆大的小孩继续“冒险”,真是有趣极了!
我爱我家乡的中秋节,因为有趣、热闹。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中秋节!
夜幕悄悄降临,我们一家人来到屋子的后院,准备一边烧烤,一边欣赏那八月十五的月儿。
我一边等着月亮出来,一边吟唱着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吃着羊肉串望着天空,心想:月亮怎么还不出来啊,难道它今晚不打算出现了吗?
“大家快看,那带着一圈圈金环的月亮终于从后山起来了!”弟弟大声的说,大家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甜美……
月亮姐姐先是金黄黄的,徐徐的穿过一缕缕青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
突然,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浅了!
“白了,又变白了。
”我笑着说。
它傲然的、高高地升起了。
它圆的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道道日光。
啊!皎洁的月光,你引起了多少人的想象。
就在这时,爸爸大叫起来:“糊啦,鸡翅烧糊了呀!”我大笑,哎呀!爸爸太沉迷月光了呀!
我,多想和嫦娥作伴,多想去慰问受苦的吴刚,多想去逗那可爱的小玉兔啊……
可你又那么遥远,我多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那么高;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望你这个地球娇女,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在何方......
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我觉得真的好美,好美……我又思念在香港的爷爷奶奶,此时,他们在做什么呢?难道跟我一样在欣赏月亮吗?呵呵,这几不应了著名诗人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