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 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的诗词 描写水乡小镇景色古诗

江南水乡的诗词描写水乡小镇景色古诗今天给各位分享江南水乡的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描写水乡小镇景色古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描写江南水乡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江南水乡的诗句有哪些?1、《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译文:人人都说江南好,让游人只想在江南待到老去。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彩绘船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入眠。
2、《南湖早春》——唐代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译文: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
3、《江南》——汉代佚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4、《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5、《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形容江南水乡的诗句形容江南水乡的诗句形容江南水乡的诗句摘抄如下:1、唐代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2、唐代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中国古镇老村楹联精选

中国古镇老村楹联精选导言古镇老村的思想文化内涵解维汉人生岁月如白驹过隙,在游览了众多的名山大川、文物古迹后,我开始更多地去名镇古村旅游。
古镇古村的静谧环境和淳朴气氛吸引了我,我常常如醉如痴般徜徉在古村麻石板道和逼仄的深巷中,或流连于小桥流水式的江南小镇,或迷恋于斯文儒雅的徽州古村落,或忙忙碌碌地穿行于层楼叠门的晋商大院,不同地域村镇的不同特色,吸引着我这个“背包客”不辞辛劳地一趟趟光顾。
在尽情游览名镇古村的文化苦旅中,我仍然没有忘记抄写景点中的对联。
我发现,经过旅游开发精心挖掘和打造的村镇对联会多一些,而一些原生态的古村楹联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村镇历经沧桑能够完好保存到现在的已为数不多了。
个人旅游足迹所到之处毕竟有限,于是我将目光投向《乡土中国》《山水中国》《中国古镇游》《中国古村游》之类的书籍,一处处村镇的屋宇、牌坊、祠堂、学校、寺庙、桥梁都有详细的介绍,还有很直观的图片。
正是从这些书籍中抄录了不少木刻、石雕的村镇旧联,大大地丰富了我的对联集藏宝库,经过筛选整理编成了这本《中国古镇老村楹联精选》。
书中汇集了江浙水乡小镇、安徽古村、江西古村、晋商大院、巴渝古镇、福建古村、湘鄂古村、两广古镇、云贵古镇、秦豫古村、京鲁古村等楹联2864副,蕴涵着淳朴的精神寄托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我发现,历来编纂楹联集,多侧重名胜古迹,对农村乡土楹联向有忽视。
中国最广大的地区是农村,受几千年封建儒家文化熏陶,很多村镇都拥有对联,中华文化的“根”就在农村,无论官做得多么高,成就有多么大,最终寻根问祖还是须回归乡村本土。
细细浏览品味古镇老村对联,我以为其思想内容涵盖了这么几个方面:一、源远流长的儒家思想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中,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即就是在偏僻的村镇山乡也同样体现出来。
中国人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骨子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人文情怀。
在古村的选址、规划中也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楹联欣赏

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楹联欣赏2018-01-04嘉兴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齐名,同为浙江的三大名湖,南湖尤以中共一大会址和江南名园烟雨楼而名闻遐迩。
烟雨楼始建于五代,为中吴节度使广陵王钱元璙所筑。
民国七年(1918年),经嘉兴知事张昌庆重建,遂形成今日所见以烟雨楼为主体、面积达10余亩的古建筑群。
烟雨楼的景观,以烟雨空濛而显其迷离,以湖波苍莽而见其雄放,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曾招引无数文人雅士,诗人墨客,挥毫泼墨、赋诗作画,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楹联,尤其引人注目。
远在民国时期,烟雨楼就有不少品位颇高的对联,分布各处,如在其入口处,就题有一联:问斯楼几阅沧桑、鸳鸯一梦;看今日重开图画、烟雨万家。
南湖一名鸳鸯湖,湖中烟雨楼四面临水,楼前堤柳蔽空,湖光潋滟;登楼远眺、菱田错综、港汊折曲,堪称江南水乡之真景。
此联寓情于景,烟雨楼之今昔,跃然纸上。
原烟雨楼匾额,系清嘉兴知府许焕中手笔,有联为其诠释:濯足临流,烟雨忽收沧海净;举头见日,湖光长待翠华来。
此联把南湖所特具的迷濛烟雨和变幻莫测的景色描绘得入木三分,引人入胜。
烟雨楼下方有一横额,曰楼台烟雨,其旁为天台山农所撰对联:胜地重游、问谁矶畔钓鳌、洲前放鹤;凭栏一望、恰好风来杨柳、香送荷花。
烟雨楼前有荷花池、钓鳌矶,遥望可见放鹤洲,语意深邃凝炼、词藻华丽飘逸,烟雨楼南面景色尽融于字里行间。
南湖之胜、四季皆宜、夏荷秋柳、春烟冬雪,尤妙在轻烟指渚、微雨欲来时。
而南湖之船舫,更雅致而富诗意,有联语曰:如坐天上、有客皆仙,烟雨比南朝,多少楼台归画里;宛在水中、方舟最乐,湖波胜西子,无边风月落樽前。
楼前常景,湖上泛舟,其意融融,其乐陶陶,何其舒心闲适。
然而,处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岁月,游湖登楼,难免触景生情,感慨万端。
眼看祖国大好河山、支离破碎,不禁挥毫抒怀。
烟雨楼北之来许亭中有一楹联是:如此好楼台、宜晴宜雨宜月宜风,与诸君随遇徜徉。
非必赏心乐事;者般乱世局、或哭或歌或鼓或罢、愿我辈及时支拄。
第五章 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五章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一、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宋之问的诗与沈佺齐名,时号“沈宋”,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2.《古今诗话》认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当时王勃代宋之问作的。
()3.“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中的“鹫岭”,指的是印度的灵鹫山。
()4.岧峣,形容山比较险峻。
()5.“朋水处,即能歌柳词”之说所指的词人是柳永。
()6.“韬光观海”是西湖十八景之一。
()7.“夙龄”,是指已过花甲之年,形容年龄高。
()8.白居易,字子瞻,晚年号香山居士。
()9.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与柳宗元常唱和,世称“元白”。
()10.曾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是大诗人李白。
()11.“幸有微吟可相狎”中的“狎”,在这里是指“亲近”。
()12.古代诗词中的“疏影”、“暗香”是梅花的别称。
()13.在中国诗史上,有许多诗是通过对物的吟咏抒发诗人感情的,如苏轼的《山园小梅》就属此类。
()14.赵孟頫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15.《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
()16.杨诚斋即杨万里,唐代诗人。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杨万里的诗句。
()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浮云”,是暗喻奸佞小人。
()19.岳飞《满江红》诗中的“贺兰山”在今辽宁省境内。
()20.白居易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被称为咏西湖之冠。
()21.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22.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扫胡尘”、“靖国耻”是他生平志向所在。
23.“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表现了作者登临八咏楼时悲壮的心情。
24.“鄂王墓上草离离”中的“离离”,是指茂盛的样子。
25.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部,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26.纪晓岚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篡修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长安”,是指陕西西安。
赞美苏州园林的对联

赞美苏州园林的对联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江南古典园林匾额楹联景以境出情由境发论江南古典园林匾额楹联的审美文化内涵“scenery out of Artistic Conception,Emotion from Scenery”—Aesthet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from Classical Plaque and Couplets Jiangnan Region摘要:江南古典园林以意境取胜,注重塑造韵味。
保存至今的,同时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多为文人园林,其建造设计者多为一些艺术素养很高的文人画家,浸透了精致的文人主题情致,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美”。
其中的匾额楹联的设置更是这一意匠和文心的独特体现。
“景以境出,情由境发”,匾额楹联在意境创造中显示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江南古典园林;匾额;楹联;审美内涵中国古典是集建筑、园林、文学、书法、绘画等多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匾额楹联艺术更是涉及文学、哲学、美学、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类艺术领域,直接记录了造园的一些历史,反映了园中景点设立的文学渊源,有效地深化了人们对古典园林意境美的感受和认识,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文以江南古典园林为例,探讨匾额楹联于情景交融中的美学内涵。
1匾额楹联的构造艺术江南古典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之称。
按照阮仪三先生在《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一书中对“江南”地理位置的界定,它主要指“长江下游、环太湖和钱塘江两岸”的大片地区。
境内的主要城市有“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松江、扬州、泰州、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等”。
自古以来,这一地区造园活动一直很活跃,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园林精品。
江南古典苏州园林素重匾额题名和楹联的设置,仅苏州一地其古典园林中“厅堂景点名称共有252处;匾额总计238块;楹联150副;砖额72块”1。
惠州西湖各风景点的楹联

惠州西湖各风景点的楹联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惠州西湖是广东省惠州市的一处风景名胜区,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西湖周边的各个风景点都各具特色,每一处景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楹联。
下面就带您一起领略惠州西湖各个风景点的楹联之美吧。
首先是西湖边的“白鹢洲”,这是一座人工岛屿,建有仿古建筑和园林景观。
白鹢洲上的楹联写道:“碧波连天舞白鹤,水墨山水颂人间。
”这句楹联通过描绘白鹢洲的美丽景色,表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
其次是“樱花大道”,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时,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樱花大道的楹联写道:“花开如梦歌如画,樱花飘零满径芳。
”这句楹联通过描绘樱花盛开的场景,表现了绚丽多彩的春日景象。
再来是“状元坊”,这里是古代进士考试状元桥的遗址,建有木质亭台楼阁。
状元坊的楹联写道:“题名高中泰受益,状元坊前古意浓。
”这句楹联通过表现古代进士考试的殿堂文化氛围,赞颂了古人的才华和智慧。
最后是“白鹤楼”,这是一座古代楼阁,建有三层,俯瞰西湖全景。
白鹤楼的楹联写道:“湖光山色入画图,洁白凝红白鹤舒。
”这句楹联通过描绘白鹤楼周围的湖光山色和洁白的白鹤,展现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在惠州西湖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精美的楹联,这些楹联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还蕴含着古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和对人文历史的传承之意。
希望您有机会前往惠州西湖,亲自感受这些楹联的魅力和西湖的风景之美。
【2000字】第二篇示例: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惠州西湖是一处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旅游胜地。
西湖景区内有多处风景名胜,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历史背景。
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欣赏自然风光,尽情放松身心。
1. 望江楼望江楼是西湖景区内的一处古建筑,也是西湖的制高点,登高望远可以一览湖光山色。
楹联如下:梦江南风韵绕,西湖水色连天一线。
春风吹动音乐起,倚栏寻之梦中人。
2. 东湖亭东湖亭是一座建在湖中的亭子,是西湖景区内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
江南三大名楼楹联:滕王阁楹联欣赏_名胜古迹对联

江南三大名楼楹联:滕王阁楹联欣赏
三秋一序,常令八方墨客小心掷笔
巨浪长风,又送四海才人大胆题联
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杰阁得公论之先,瑰伟绝特,江南著名景观,数黄鹤岳阳,而此独为第一
高楼有人文之最,雄奇壮丽,唐代文章巨子,除王郞韩愈,更谁侧显其间
楼阁一时新,蛱蝶图传,谁向唐初寻旧迹
文章千古在,斗牛光射,能居王后便奇才
峰碣已千年,事往人来,有低回楼观古今,山川开阖
阑干仍百尺,隔邻呼酒,且领略帆樯星斗,车盖风云
帝子长州,仙人旧馆
将军武库,学士词宗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楼阁重新,对南浦西山,形胜平分吴楚界
宾朋如昨,想词宗武库,襟怀高挹古今秋
今古几重阳,依然地迥天高,万里长风送秋雁
东南一都会,正是虹销雨霁,千家山郭尽朝晖
登阁感兴亡,滚滚江河从不废
凭栏怀忧乐,悠悠天地总关情
高阁识中兴,耸翠流丹,把酒试论陵谷变
骚坛驰夙誉,长天秋水,凝眸不尽古今情
文章有神,载地灵天宝以传,阅世千年,依然见画栋飞云,珠帘卷雨
湖山无恙,擅楚尾吴头之胜,凭栏四顾,况更睹金绳摩汉,铁柱凌霄。
皇家风范 山水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楹联赏析

景 的 ,运用 了比喻 、拟人 、白描 、
盛 家。
泊区 ,是仿北方草原 ,芳草茂
通 感等 多种 手 法 ,并且 许 多联
— — 芳 园居 密 ,鲜 花怒放 ,白色 蒙古 包 错落
都 突出了 “绿 ”“青”等特点 , 我们 从 山上 下来 ,进 入 湖 其 间 。有一 副楹 联有 点 意思 :
德市 北部 武烈 河西 岸一 带 狭长 岑 近 岭 的古 松 虬枝 针 叶 上 了 , 7间 ,进 深 2间 ,单檐 歇 山卷 棚 的谷地上 。导游告 诉 我们 ,正 门 是松 涛 圈住 了来 风 ,还 不许 它 顶 ,前 后 带 廊 ,中间 问 明 问 。 培
木 质 匾 额 “避 暑 山 庄 ”为 康 熙 卅声 。
气 ”,故题 名 “烟波致 爽”,此
大 部 分 。 整 个 山 庄 东南 多 水 ,
意思 是天 地一 片 正气 大 义 匾位 于厅 内正 中 ,匾下 是一 斗
西北 多 山 。宫殿 区分办 公 和 是 不 会熄灭 的 ,将 天地 的正 气 大 的福字 ,两旁挂 乾 隆 皇帝 书
生 活 两 大 部 分 ,建 筑 风 格 庄 存 于心 中 ,无 限 向上 ,引 向至 写 的对联 :
佳联 赏析
传
承
民
承 德 避 暑 山庄 又 名 “承 德 离 宫 ”或 “热 河 行 宫 ”,位 于 河 族
二]一 北省承德 市北部 ,是清代 皇帝 夏
天避 暑 和处 理 政 务 的场 所 ,国家 5A 级旅 游 景 区,它与 颐和 园 、拙 血 政 园 、 留 园并 称 为 中 国 四 大 名 园。避 暑 山庄 融 汇 了江南 水 乡和 北方草原 的特色,成为 中国皇家 脉 园林 艺术 的典 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