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胃癌分期
胃癌的病理分期与预后

胃癌的病理分期与预后胃癌是指发生在胃内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分期与预后的评估对于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介绍胃癌的病理分期与预后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胃癌的严重性和治疗方案。
1. 胃癌的病理分期胃癌的病理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来确定的。
根据国际癌症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将胃癌分为以下几个阶段:T期分期:- T1期:癌组织浸润到黏膜下层或肌层。
- T2期:癌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和肌层之间。
- T3期:癌组织浸润到浆膜下层。
- T4期:癌组织浸润到周围器官或结构。
N期分期:- N0期:无淋巴结转移。
- N1期:有1-2个淋巴结转移。
- N2期:有3-6个淋巴结转移。
- N3期:有7个以上淋巴结转移。
M期分期:- M0期:无远处转移。
- M1期:有远处转移。
2. 胃癌的预后评估胃癌的预后评估是根据病理分期以及其他多种因素进行的。
以下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病理分期:病理分期是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早期胃癌(T1、T2期)的治愈率较高,预后相对较好。
然而,晚期胃癌(T3、T4期)的治疗难度较大,预后相对较差。
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胃癌预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淋巴结转移越多,预后越差。
组织学类型:胃癌可分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如腺癌、黏液癌、鳞状细胞癌等。
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胃癌其治疗和预后也存在差异。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在胃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而表达PD-L1的胃癌患者对免疫治疗可能具有更好的预后。
其他因素: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原发肿瘤大小等因素也会对胃癌的预后产生影响。
3. 胃癌的治疗方案胃癌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治疗方案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病理分期、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和患者的个人意愿等。
- 早期胃癌:对于早期胃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根据病理分期,可以选择胃部切除术或胃镜下黏膜切除术等。
胃癌TNM分期

胃癌TNM分期
TNM 分期是恶性肿瘤判断预后最重要的指标,用来确定疾病进展,指导治疗。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及国际抗癌联盟(UICC)共同颁布了第 7 版 TNM 分期标准。
很多医生都说,胃癌 TNM 分期不好记,即使分清了 T 分期和 N 分期,还是不清楚具体属于哪期的胃癌。
T 切除标本中肿瘤浸润到胃的 x 层
N 区域淋巴结有 x 个转移
M 远处转移(M0-有,M1-无)
当有远处转移,即 M1时,无论T、N 如何均为 IV 期。
当 M0 时,分期参考下表:
T分期
N分期
N0N1N2N3 0 1~2 3~6 ≥7
T1(粘膜、粘膜下层) ⅠAⅠBⅡAⅡB T2(肌层) ⅠBⅡAⅡBⅢA T3(浆膜下) ⅡAⅡBⅢAⅢB T4a(浆膜) ⅡBⅢAⅢBⅢC T4b(邻近脏器) ⅢBⅢBⅢCⅢC
T1浸润粘膜固有层、黏膜下层
T2浸润固有肌层
T3浸润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浸润浆膜下层结缔组织,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
N11~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37个及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M1远处转移(IV期)
:。
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扩散与转移(引流胃区域淋巴结)
站别
第一站 (N1)
全胃
窦部
体部
3,4,5,6
贲门部
1,3,4, 5,6 2,7,8,9 10,11 12,13,14 1,2,3,4
1,2,3, 4,5,6 7,8,9, 10,11 12,13,14
第二站(N2)
1,7,8,9
5,6,7,8 9,10,11 12,13,14
胃癌的临床 / 病理分期
胃区解剖
胃区解剖
胃区解剖
概述
胃癌是居全球第二位、我国首位的常
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40—60岁,男性多
于女性,其比例为2:1—3:1,位于胃窦部 占46.9%,贲门胃底占39%,胃体部占10.2%, 全胃癌为3.8%。
病因
1、地域因素及饮食生活因素
地域差别明显:发病率 30/10 万以上的
第三站(N3)
2,10,11, 12,13,14
病理分期系统(概述)
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对判断胃癌病程、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和预后均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际上有多个胃癌分期系统 , 因各有其
优缺点而未能完全统一和普及。
病理分期系统 (国际TNM分期系统)
国际TNM分期系统 1966 年国际抗癌联盟 (UICC) 首次制定 胃癌国际TNM分期法。
分期、疗效评价、复发监测及再分期。
病理分型
1、早期胃癌: 定义: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者,不 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 分型: I型 隆起型:病灶凸向胃腔。 Ⅱ型 浅表型:比较平坦,无明显隆 起与凹陷。 Ⅱa型 浅表隆起型 Ⅱb型 浅表平坦型 Ⅱc型 浅表凹陷型 Ⅲ型 较深溃疡
病理分型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

胃癌TNM分期标准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第7版):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皮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存在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1N1M0、T2N0M0IIA期:T1N2M0、T2N1M0、T3N0M0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IV期:任何T任何NM1结直肠癌TNM 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 分期系统(第七版)原发肿瘤(T)T x 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 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T 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 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 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 4a 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 4b 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区域淋巴结(N)N 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 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 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 1a 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 1b 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 1c 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 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 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 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 0无远处转移M 1有远处转移M 1a 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 1b 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解剖分期/预后组别:注:1临床TNM 分期(cTNM)是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是原发瘤首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断所施行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胃癌的三个分期治疗

胃癌的三个分期治疗胃癌根据患者症状及发病程度可分为胃癌早期、进展期胃癌、胃癌晚期三个阶段。
现在临床上胃癌的治疗方法很多也是根据不同时间的病理症状,选择合适的胃癌分期治疗方法。
胃癌的三个分期治疗:(1)早期胃癌凡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不论是局限于黠膜内或已侵及黠膜下,根治术后均勿需任何针对肿瘤的辅助性治疗。
如已有淋巴转移,则需辅以化疗,常用化疗方案有FAM、FAP、EAP等,可酌情选用。
(2)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应争取作根治性切除手术。
对临床估计为E、E期的胃癌,尤其肿瘤较大,细胞分化较差,可能有浆膜浸润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争取作术前放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疗效。
所有进展期胃癌,不论有否作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也不论是否有淋巴转移,术后均应作辅助化疗,如患者全身情况许可,应争取作联合化疗。
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对已作根治切除的E、E期胃癌施以术中放疗,尤其是已有第2站淋巴结转移的或仅作相对治愈性切除的患者更应争取作术中放疗。
作为姑息性切除的患者,如腹腔内遗留的癌灶较局限时,手术时将此癌灶用银夹子作标记,以便术后局部放疗。
(3)胃癌晚期胃癌晚期即N期患者。
该类患者包括术后复发而又未能再次切除者,主要应用化疗和中药治疗,具体方案视患者的全身状况,心、肝、肾功能,肿瘤复发或转移的部位以及以往用药情况等加以选用,必要时可作姑息性手术或放疗。
生物免疫治疗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
生物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方法一起应用会有很强的互补作用。
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能够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与手术治疗配合使用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与化疗同用可以延长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胃癌分型

众所周知胃癌在我国十分常见,然而胃癌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措施各不相同。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已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者称晚期。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一、具体形态分型胃的任何部位皆可发生胃癌,胃窦部最常见(48.8%~52.5%),大弯、小弯、前壁、后壁皆可受累,其次是贲门部(16.1%~20.6%),胃体部和累及全胃者相对较少(7%~16.6%)。
胃癌多为单发,少数也可多发。
胃癌发病起始于黏膜上皮层,多为单中心发生,少数为多中心发生。
后者也多因相距不远逐渐发展融合成一个癌灶,偶形成双癌。
癌灶逐渐发展,同时向水平方向和深层浸润和扩散,逐渐累及胃壁各层甚至周围脏器,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
病期早期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很大。
按照胃癌侵犯胃壁的深浅,被分为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
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者称早期胃癌,侵至肌层者称中期胃癌,侵及浆膜及浆膜以外者称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合称进展期胃癌。
(1)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
它的最大直径一般在5cm以下,直径小于1cm的称小胃癌,小于0.5cm称微小胃癌。
原位癌是指未突破固有膜的癌肿也属早期胃癌,但难于识别。
①日本早期胃癌分型:1962年日本早期胃癌大体形态分为3型: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
A、隆起型(Ⅰ型):肿瘤表面呈结节状隆起或息肉状,边界清楚,高出周围黏膜约2倍以上。
B、表浅型(Ⅱ型):肿瘤表面高低与周围黏膜差别不甚大,癌灶较平坦,无明显隆起和凹陷,依其隆起或凹陷的程度又分3个亚型。
表浅隆起型(Ⅱa):肿瘤隆起高度不超过周围黏膜厚度的2倍。
表浅平坦型(Ⅱb):癌灶与周围黏膜同高。
表面无隆起或凹陷。
表面凹陷型(Ⅱc):癌灶较周围黏膜稍凹陷,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厚度。
胃癌分期标准第九版

胃癌分期标准第九版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的一种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分期标准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指标对胃癌进行分级。
根据T(瘤)、N(淋巴结)和M(远处转移)这三个重要指标,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9版。
下面将详细介绍胃癌分期标准第9版的内容。
1.T分期T分期指的是胃肿瘤的大小和深度侵犯的程度。
根据肿瘤的直径和侵犯的深度,将胃癌分为T1、T2、T3和T4四个阶段。
-T1期:肿瘤侵犯胃粘膜和黏膜下层,直径不超过2厘米。
-T2期:肿瘤侵犯胃肌层,直径超过2厘米。
-T3期:肿瘤侵犯浆膜层,并可能侵犯邻近的器官。
-T4期: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如脾、肝、胰等。
2.N分期N分期指的是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根据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范围,将胃癌分为N0、N1、N2和N3四个阶段。
-N0期:没有淋巴结转移。
-N1期:转移至近端胃的淋巴结,包括胃窦、幽门等处的淋巴结。
-N2期:转移至远离肿瘤的胃部淋巴结。
-N3期:转移至结对淋巴结、腹腔淋巴结等远离肿瘤的淋巴结。
3.M分期M分期指的是胃癌远处转移的情况。
根据转移的部位,将胃癌分为M0和M1两个阶段。
-M0期:没有远处转移。
-M1期: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如肝、肺、骨髓等部位。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指标可以辅助胃癌的分期。
- Tumor markers(肿瘤标志物):如供氧饱和度、胃蛋白酶原、胃泌素释放肽等。
- Lymphatic invasion(淋巴管侵犯):是否侵犯了淋巴管。
- Venous invasion(静脉侵犯):是否侵犯了静脉。
胃癌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根据胃癌分期标准第9版,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胃癌分期标准会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更新和改进,临床医生应及时掌握最新的进展,以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关心患者的生命安全。
胃癌分级三级分级标准

胃癌分级三级分级标准
胃癌的分级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细胞学特征进行的。
胃癌的分级通常采用的是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TNM分级系统。
TNM分级系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来评估癌症的严重程度。
胃癌的TNM分级如下:
1. T分期:
T1:肿瘤直径小于等于2厘米,仅局限于胃黏膜层。
T2:肿瘤直径大于2厘米,或者侵犯肌层或粘膜下层。
T3:肿瘤侵犯胃壁的全层或者穿透胃壁进入邻近器官或组织。
T4: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胰腺、大血管或膈肌等。
2. N分期:
N0:没有淋巴结转移。
N1:在胃的淋巴结转移。
3. M分期:
M0:没有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根据以上三个分期的结果,胃癌的分级可以分为以下三
个级别:
Ⅰ级:T1N0M0
Ⅰ级:T2-T3N0M0
Ⅰ级:T4N0-N1M0
需要注意的是,胃癌的分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医生或医院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级标准。
此外,胃癌的分级只是评估癌症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还需要结合其他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期变化:N3a与N3b独立参与分期,部分亚组分期有升有降,第七版中 T1N3a/bM0统一为IIB期,而在第八版T1N3aM0仍为IIB期,而T1N3bM0为 IIIB期,这也反映出外科学与病理学技术不断进步,胃癌根治性手术检获的 淋巴结数量越来越多,更多数量转移淋巴结的细致分组逐渐成为精准预后 判断的需求。
变化二:新增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分期 (ypTNM)
近年来认识到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可以从术前治疗中获益,所以越来越 多的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第八版TNM分期增加ypTNM分期 系统填补了治疗后肿瘤退缩所导致的分期困难等一系列难题。
依据的分析数据源数量非常有限,仅为700例左右,因此,该分 期标准的实际适用性及临床价值仍亟待进一步验证。
•谢
谢大家 谢谢
胞学检测阳性以及非持续性延伸的大 网膜肿瘤。
第七版的单一分期系统改为综合分期系统
–ypTNM)
–
临床分期(cTNM)
–
胃食管结合部(EGJ)腺癌分型
变化一:病理分期(pTNM)的调整
第七版 AJCC 胃癌病理分期(pTNM)
第八版 AJCC 胃癌病理分期(pTNM)
AJCC/UICC胃癌TNM分期标准(第8版)
2016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国际抗癌联盟(AJCC/UICC) TNM分期标准(第8版)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皮内,未侵犯粘 膜固有层 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 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 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肿瘤侵及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 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其中:侵及大小网 膜且尚未穿透脏层腹膜视为T3。) T4a:肿瘤穿透浆膜层(脏层腹膜) 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 (包括:膈 肌,肾上腺、肾脏、横结肠、小肠、胰腺、 脾、肝、腹壁、腹膜后间隙。)
变化三:新增临床分期(cTNM)
• 分期标准制定委员会发现cT4bNxM0病人的预后非常差,与多数临床实践中的判 断一致。因此,该亚组在新的临床分期标准中被列入临床IV期,而不是像病理学 分期那样分入III期。(基于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及日本静冈癌症中心数据集)
变化四:调整胃食管结合部(EGJ)腺癌 分型
NO: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1~2 个 N2:区域淋巴结转移 3~6 个 N3a:区域淋巴结转移 7~15 个 N3b:区域淋巴结转移 16 个以上 (目前的标准至少检获16枚淋巴结即为足够数量)
远处转移(M) M0:无远处转移 M1:存在远处转移 注:远处转移包括腹腔种植、腹腔细
• 第七版TNM分期对于肿瘤中心 位于食管胃交界处5cm内且向 食管内扩展的肿瘤,以食管癌 归类和分期。其他肿瘤中心位 于胃内且距食管胃交界处大于 5cm,或者肿瘤中心位于食管 胃交界处5cm以内未向食管部 扩展的肿瘤,均应以胃癌分期。
第八版TNM分期对胃食管交界部癌的划分,对于肿瘤中心位于贲 门下2cm以内的累及胃食管结合部的癌(Siewert Ⅰ/Ⅱ型),按 食管癌分期。对于中心距胃食管结合部2cm以上的癌,即使胃食 管结合部受累,仍采用胃癌的TNM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