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应用设计
花卉应用设计绪论

写过一篇《平泉山居草木记》,记录园内珍贵的观赏
植物七八十种,其中大部分是从外地移栽的。在一些
文献中还提到许多具体的栽培技术,如嫁接法、灌浇 法、催花法等。
《全唐诗话》记载了一段武则天下诏要花速开的故事: “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以谋 也,许之,寻疑有异图,遣使先宣诏曰:‘明朝游上 苑,火谴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于是 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可能即施用了催花 之法。另外,唐代无论宫廷和民间都盛行赏花、品花 的风习。姚氏《西溪丛话》把30种花卉与30种客人相 匹配,如:牡丹为贵客,兰花为幽客,梅花为清客, 桃花为妖客,等等。
种类繁多,季相景观丰富 色彩丰富 栽培方式多样 生态类型多样 生长周期短,布置方便,应用灵活
天安门奥运花坛
天安门奥运花坛设计方案的主题是“五洲 四海喜庆奥运盛会,改革开放共谱和谐篇章”, 仍然沿用了由中心花坛、东西两侧“画卷”花 坛、纪念碑前组字灯箱花坛组成的形式。
中心花坛主题为“舞动的北京”。
多看 多记 多练
学习方法Biblioteka 参考书籍苏雪痕 植物造景 林业出版社 董丽 园林花卉应用设计 林业出版社 吴涤新 花卉应用与设计 中国农业出版社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花卉(Garden flowers) 狭义的定义: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
本植物; 广义的定义:除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 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 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
(2)掌握观赏植物应用设计的基本理论。 (3)掌握各类观赏植物应用方式的设计原 则和设计方法。
三、教学内容
花卉观赏应用的一般方式: (一)露地花卉 花坛 花境 花丛及花群 花卉立体装饰 花园及专类园 其他 (二)室内观赏植物装饰 盆花,室内观叶 插花装饰 盆景 压花 综合:花卉展览
花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花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花卉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必要元素之一,是营造园林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花卉可以轻易地为庭院或花园增加色彩和纹理,让人们更加享受在自然中的建筑空间。
以下是花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 色彩丰富的花卉搭配可以增加景区的视觉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师可以在同种植物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多种不同颜色的花卉来增加美感。
例如,搭配红色和白色的花卉,能够创造出一种高雅而又典雅的空间效果。
2. 花卉可以塑造不同风格的园林。
不同种类的花卉可以在设计师的搭配下,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和风格。
花园设计师可以选择淡雅的花卉来创建一种奇幻的幻想世界,也可以选择线条鲜明的花卉来创造出现代化和艺术气息的场景。
4. 合理应用花卉可以提升建筑物的彩砖效应。
花卉可以吸引行人的视觉,使建筑物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在公园或园林景区的设计中,花卉可以起到增加景区视觉吸引力的作用。
5. 合理运用花卉可以为景区提供丰富的生态环境。
合理的开发和应用花卉可以增加园林景区的抗氧化、抗污染和抗紫外线辐射能力,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景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6. 花卉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植物品种供人们选择。
花园中的花卉有几百种不同的品种,每一种都有其特殊的美感和迷人的特色。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景区的特点来选择各种不同的花卉品种,为游客提供了许多选择花卉的享受。
最后,花卉的应用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它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景区视觉效果以及设计多样化的元素。
合理的运用花卉,可以让园林景观设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增强景区的生机与活力。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

花卉:园林中的美丽点缀
花卉作为园林中重要的设计元素,有着广泛的应用形式。
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
1. 花坛:花坛是最为常见的花卉应用形式之一。
在园林中,花坛可用来装点道路、广场、阳台等公共场所,也可用来美化私人住宅的院落。
花坛的造型可以选择圆形、方形、长形等,大小自定,且可以随意搭配不同种类的花卉,营造出各式各样的风格和氛围。
2. 衬边:花卉可以作为路边或水边的衬边。
这种形式适用于那些需要强调边缘线条的地方,如公园、庭院的一些边缘位置等。
无论是种植的花卉还是颜色的搭配,都要放在整个环境的构思和设计当中考虑,这样才能营造出更为和谐、美丽的效果。
3. 角落花坛:角落花坛是将花卉与绿植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五颜六色、生机盎然的园林角落。
角落花坛可以放置在园林内的任何一个角落,让人们在休息或漫步时,都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4. 花墙:花墙设计技法将花卉与造景手法巧妙结合,以壁画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态美学。
花墙可以做成立体的,也可以做成平面的,甚至可以在室内空间中运用。
不同种类的花卉、不同的颜色、尺寸和质地,可以组合出千变万化的花墙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花卉是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
它们可以营造温馨浪漫、清新自然的氛围,使得整个空间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因此,在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花卉的种植、搭配和环境的整体性,力求达到最完美的艺术效果。
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含五篇)

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含五篇)第一篇: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园林花卉包含的植被种类众多,不同的植被种类在景观设计中具有不同效果的应用,通过合理应用园林花卉有助于实现植被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展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提升城市景观的设计品味,因此在具体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要懂得合理应用园林花卉设计手法。
一、景观设计应用园林花卉的原则随着城市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园林花卉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通过合理的应用园林花卉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具有积极地作用。
科学应用园林花卉必须要掌握园林花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首先要了解花卉的寿命。
在园林花卉设计中,关键在于花卉,花卉是具有生命的,如果不能掌握花卉的生长周期那么就难以体现出美学价值。
不同的花卉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因此需要在景观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选择不同的花卉种类;其次要了解花卉的特性。
花卉特性包括植被的大小、质感以及色彩等等,不同的花卉特性在景观设计上具有不同的效果,例如月季在不同的景观设计上就有不同的效果,因此需要结合设计理念科学的选择相应的花卉植被;最后要侧重均衡与稳定原则。
在园林花卉应用上要侧重对花卉关系的平衡与稳定上。
不同的花卉则空间上会表现的不一致,因此需要侧重空间完整性,体现出景观的统一性。
例如在景观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植被对建筑形体进行重塑。
二、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不同的花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同,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根据景观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花卉:1、不同尺度花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人的视线高度作为分类依据,可以将花卉植被分为低于30cm、30-150cm以及高于150cm的植被:低于30cm的花卉属于地被植物,一般接近地面,虽然此种花卉不会给景观造成直观的效果,但是其往往起到连接的作用,实现空间的统一。
例如在城市公园内通过种植沿阶草可以实现林下空间与台阶的连接,淡化了边界,起到了较少热辐射和扬尘的作用,当然选择此种花卉时需要考虑到开花特性,以此达到美化的作用;30cm-150cm的花卉一般是平均于人的视线高度,因此其一般起到阻隔的作用,其主要是应用到花园的栏杆、篱笆等设计中。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1.花坛:花坛是园林中常见的花卉展示形式之一、可以通过不同的花卉种植和搭配,打造出丰富多彩的花卉景观。
花坛通常会根据花卉的颜色、形状和高度进行布局,使整个景观更加和谐和美观。
2.花篱:花篱是一种以花卉为主要构成的树丛,常常用于园林的边界或分割区域。
花篱的特点是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可以提供一定的屏障和私密性。
常见的花篱植物包括常春藤、羽叶石楠等。
3.花墙/垂直花园:花墙和垂直花园是在垂直的表面上种植花卉,使其呈现立体的花卉景观。
它可以用于装饰建筑外墙、围墙、花坛等地方,增加园林的美感和活力。
常见的垂直花园植物包括爬山虎、勿忘我等。
4.花廊/花隧道:花廊和花隧道是通过搭建支架或利用树木构成的通道,种植花卉使其覆盖整个通道。
花廊和花隧道可以创造出浪漫、诗意的氛围,使人们在其中漫步时感受到与众不同的美好。
5.花池/水景:花池和水景是将花卉与水景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
通过在花池周围种植花卉,使其与水面上的倒影相映成趣,创造出优雅而富有层次感的景观效果。
常见的水景植物包括荷花、睡莲等。
6.花境:花境是指将不同种类和颜色的花卉搭配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景观。
花境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季节变化进行设计,营造出独特而美丽的花海效果。
常见的花境植物包括郁金香、鸢尾花等。
7.吊兰/花瓶:吊兰和花瓶是用于室内园林和办公场所的常见花卉应用形式。
通过将吊兰挂在墙壁上或将花瓶摆放在桌面上,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绿色植物元素,提升环境的舒适度和美感。
总之,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和组合。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搭配,花卉能够为园林增添生机和美感,营造出独特而令人愉悦的景观效果。
花卉的应用—花坛的设计

花卉的应用—花坛的设计花卉在花坛设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给人带来美丽的视觉享受,增加空间的活力和生机。
以下将介绍花卉在花坛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设计出具有创意和魅力的花坛。
首先,花卉的应用可以使花坛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色彩变化。
在花坛中选择不同种类的花卉,可以有意识地选择颜色、花型和花期不同的花卉进行搭配,使花坛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变化。
例如,可以选择具有浓艳红色的玫瑰、粉色多头小石竹和紫色的波斯菊搭配在一起,形成醒目的色彩对比,增加花坛的吸引力。
其次,花卉的应用可以为花坛增添独特的形状和结构。
花卉的种植不仅可以被平铺在地面上,还可以通过盆栽、悬挂和爬藤等方式将花卉放置在不同的高度和角度上,形成独特的形状和结构。
例如,可以将一些高大的花卉如向日葵、百合等种植在花坛的后方,作为背景,再在前方种植一些低矮的花卉如堇菜、报春花等,形成前高后低的层次感,给人一种立体的视觉效果。
再次,花卉的应用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花香和空气的清新。
选择一些芳香浓郁的花卉如麝香百合、香水百合、鼠尾草等,将它们种植在花坛中,能够在花坛周围散发出迷人的花香,给人带来舒适愉悦的感受。
同时,花卉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让空气更加清新宜人。
最后,花卉的应用可以吸引各种有益的生物。
各种花卉可以吸引各种昆虫、蜜蜂、蝴蝶等动物前来觅食和采蜜。
这些动物在花坛中穿梭飞舞,不仅增加了花坛的生机和活力,还能够帮助花卉的授粉和传播花粉,促进花卉的生长和繁殖。
在设计花坛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花卉搭配。
首先,要考虑到花卉的特性,如喜阳、喜阴、耐旱、耐阴等,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花卉进行种植。
其次,要考虑到花卉的花期,选择花期错开的花卉搭配在一起,使花坛在整个季节都能保持不同的花朵盛开。
此外,还可以考虑花卉的高度、形状和颜色,选择相互协调的花卉搭配在一起,形成优美的画面效果。
同时,在花坛的布局中,要根据花卉的生长特性和高度进行合理的分配。
园林绿化中的花卉应用形式

园林绿化中的花卉应用形式
在园林绿化中,花卉的应用形式多样,它们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提升生态效益和人们的观赏体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花卉应用形式:
1.花坛:花坛是具有几何图形的栽植床,通常布置各种色彩艳丽或纹样优美的花卉,构成平面图案画。
它们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连续带状或成群组合图案,多设计于广场、道路的中央、两侧以及机关单位、学校等观赏游憩地段。
2.花境:花境是一种带状自然式的花卉布置,常由几种花卉自然块状混合配植而成,表现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景观。
它们通常以树丛、林带、绿篱或建筑物作背景,边缘可以是自然曲线或直线。
3.花丛和花群:花丛和花群是模仿自然风景中野花散生于草坡的景观,将自然美融入园林设计中。
4.花台:花台是将花卉栽植于高出地面的台座上,类似花坛但面积常较小,设置于庭院中央或两侧角隅,或与建筑相连。
5.立体绿化:包括植物墙和立体花坛等,利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装饰,增加绿化面积和视觉效果。
6.地被植物:地被植物用于覆盖地面,形成统一的底层植被,可以是开花植物,也可以是常绿植物。
7.专类园:专类园是特定种类或主题的花卉园,如月季园、牡丹园、岩石园等,集中展示某一类花卉或具有特定生态习性的植物。
8.花园:花园设计通常包括多种花卉和植物的组合,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可以是小型的私人花园或大型的公共花园。
9.盆栽装饰:盆栽花卉可以随意移动,适用于需要经常更换或特殊布置的场合。
在设计时,应考虑花卉的生长习性、色彩搭配、季节变化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以创造出和谐美观的园林景观。
同时,花卉的选择和配置应遵循生态原则、平衡原则和艺术原则,确保花卉的健康生长和景观的长期稳定性。
景观花卉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花卉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园林设计是一种将自然和人工结合在一起的艺术,通过引领人们的视觉和感官来创造出有特定意义的空间。
景观花卉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它可以为园林增添美丽、变化和生机,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自然和绿色环境的愉悦。
景观花卉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公园、广场和花园等场所,还可以出现在城市街道、商业广场和住宅小区等地方。
在园林设计中,景观花卉起到了许多功能,如下:1. 增添美丽和色彩景观花卉的最基本功能,就是通过花朵的颜色、形态、芳香等特点来增加园林的美感。
花卉可以有不同的颜色和形态,如红色、黄色、蓝色、紫色、白色等颜色,以及爆炸式、流线型、圆锥形、球形等形态。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地搭配花卉的颜色和形态,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花坛、花境、花墙等景观。
2. 平衡和组合景观景观花卉可以根据其大小、高度、生长习性等特点,进行组合和平衡。
比如,高大的树木可以和低矮的花卉搭配,大型的草坪可以和小型的花坛组合。
这种搭配可以打破单调和枯燥的格局,让园林显得更加有生命力和活力。
3. 体现节日氛围大型的景观花卉也可以用来体现各种节日的氛围,如春节的桃花、清明节的樱花、端午节的艾草等。
通过此类装饰,可以增加节日气氛,吸引游客,使园林更具吸引力。
4. 增加生态效应景观花卉还可以作为重要的生态元素,在园林中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
一些花卉如菊花、吊兰等都可以去除有害物质,保持空气清新。
另外,一些花卉还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保护土地和水源的安全。
1. 合理选择花卉品种不同的花卉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习性,应该根据园林的环境和气候,选择适宜的花卉品种。
如在北方冬季长达几个月,就应该选择能够耐寒的花卉。
2. 注意颜色和形态的搭配花卉的颜色和形态对于园林的美感有很大的影响,应该根据园林的整体氛围和风格,选择合适的花卉颜色和形态进行搭配和平衡。
如在东方园林中,可以选择红色和黄色的花卉,与园林中的红色桥梁和黄色流水相呼应,起到增强园林特色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花卉应用设计》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相关概念及本课程内容一、相关概念1. 花卉狭义:草本的观花和观叶植物。
广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2. 观赏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3. 园林植物:一切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
二、本课程内容广义的花卉,即园林植物,是园林设计的基本素材。
广义的花卉设计,即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以草本花卉应用设计为主体,同时包括规模较小的以草本花卉为主体的综合植物景观设计,如专类园及室内植物景观设计。
第二节花卉中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一、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作用园林植物是唯一可以对环境具有综合生态意义的造园要素。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吸收某些有害气体或释放杀菌素净化空气;可以滞尘,减少地面扬尘;固持土壤,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减少阳光反射,减弱城市眩光,改善环境质量……二、对环境的美化作用园林花卉种类繁多,观赏性状丰富,生态类型多样;花卉是色彩的来源,也是最具季节变化的标志;草本花卉生长期短,布置方便,更换容易,应用灵活,而且花期便于调控;对环境装饰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三、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作用不仅其姿、色、香、韵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人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升华具有重要作用。
四、园林花卉的经济效益花卉作为商品,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许多花卉除观赏外,还具有药用、食用、香料等实用价值;花卉业的发展还会带动基质、肥料、农药、容器、塑料、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节园林花卉应用简史一、西方园林花卉应用简述1. 古代:(1)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园林特点:尊崇树木;引尼罗河水浇灌花草树木;;实用园是园林的雏形;游乐性园林是法老们的奢侈品;大致分宅园,圣苑,墓园三种。
(2)古代巴比伦: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新月沃地),即两河流域。
古代苏美尔人最古老的名城之一Ur城(乌尔城),曾建造了雄伟的亚述古庙塔,或称“大庙塔”,被后人称为屋顶花园的发源地。
真正的屋顶花园:继亚述古庙塔1500余年以后在巴比伦出现的“空中花园”。
(3)古希腊: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及小亚细亚西海岸希腊文化构成: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
(4)古罗马:罗马征服希腊后(前182年左右),文化希腊化倾向增强,人们效仿希腊的生活方式,同时继承了古希腊园林艺术。
2. 中世纪园林中世纪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多居住于城堡。
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园林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后期出现了游乐性园林,花卉的应用形式以低矮的绿篱组成图案式的花坛为主,被称为“结园(knot garden)”。
3.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初期代表园林:卡斯特洛别墅园中期代表园林:兰特庄园末期代表园林: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园(巴洛克时期,Baroque,奇异古怪)4. 17世纪以后欧洲大量引进国外花卉,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花卉品种极大丰富,植物景观也越来越多样化。
尤其到19世纪以后,花卉的应用成为园林景观的重要内容,并且出现了专门欣赏花卉的花园及各类专类园。
二、中国园林花卉应用简述我国花卉栽培历史非常悠久,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出现“园、圃”,说明那时有了园林的雏形。
在河南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制品上,绘有由五个花瓣组成的花朵图案;距今4000多年以前,古人们已制造出陶制花瓶。
到了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懂得如何去欣赏花,如何借花寓情。
这在《诗经》、《楚辞》、《离骚》都中有记载。
前491年,吴王夫差在吴县建梧桐园,广植花木。
始建于公元前212年的秦朝阿房宫,广罗各地奇果佳树,名花异卉。
到了汉代,花卉的品种更加丰富。
隋唐时,牡丹、菊花和盆景的栽培盛行,并有了许多花卉专著,如王芳庆的《园林草木疏》,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草木记》。
私家园林中,园林植物的配置也非常丰富: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
(杜审言)篱东花掩映,窗北竹婵娟。
(李颀)文人的别墅从布局到花卉种植都追求朴素无华,富于村野意味的情调。
如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
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
门对青山近,汀牵绿草长;寒深抱晚橘,风紧落垂杨。
新昌小院松当户,履道幽居竹绕池。
宋代,园林花卉景观更为丰富,花卉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也越发被重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
唐宋时代,花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范村梅谱》中“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
”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道出了高尚的赏花情趣和花卉审美的文化涵义。
这些对中国园林花卉的应用和欣赏具有重要影响。
自明代以后,花卉的观赏及应用深入民间。
文震亨的《长物志》对室内花卉装饰的形式、布局及艺术性均有精辟的论述。
袁宏道的《瓶史》,详细论述了插花之道,并且根据不同地点设计不同的插花式样,主要包括“堂中插花”和“书斋插花”两类。
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园林建设和花卉应用极为有限。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20多年来,园林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花卉应用日趋增多。
借鉴西方园林花卉的配置形式如花坛、花带等,与我国传统的造园理论相结合,创造出五彩缤纷、形式多样的花卉景观。
第四节本课程内容1.熟悉园林花卉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征及观赏特征2.掌握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理论3.学会基本的园林植物设计第二章园林花卉的分类第一节按生长习性及形态特征分类第二节按园林用途分类1. 花坛花卉:园林中可以用来布置各类花坛的花卉2. 花境花卉:园林中可以用来布置花境的花卉。
3. 水生和湿生花卉:用于美化园林水体及布置于水景园的水边、岸边及潮湿地带的花卉。
4. 岩生花卉:用于布置岩石园的花卉称为岩生花卉。
5. 藤蔓类花卉:草质藤本及藤木类花卉,主要用于篱缘棚架及垂直绿化。
6. 草坪草:用于建植草坪的植物。
7. 地被植物:用于覆盖园林地面的植物。
8. 室内花卉:用于装饰和美化室内环境的植物。
9. 切花花卉:剪切枝、叶、花或果用以插花或花艺设计的花卉的总称。
世界四大鲜切花:菊花、月季、香石竹、唐菖蒲。
10. 专类花卉:指具有相似的观赏特性、植物学上同科或同属,园艺学上同一栽培品种群,或者具有相似的生态习性,需要相似的栽培生境,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常组合在一起集中展示的花卉。
第三章 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科学性原理一、充分了解花卉的生物学特性 ➢ 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花卉因形态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观赏特征; ➢ 因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发育周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生命阶段及一年中不同季节的观赏特点; ➢ 因种类不同而叶、花、果期各异,才使得园林中不仅花开次第,而且四季景观各具特色。
二、掌握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及外貌景观的作用和花卉对环境的适应性 ➢ 遵循花卉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律,即生态学原理,是花卉设计最基本的原则 ➢ 适地适花,适地适树,适地适草 ➢ 了解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作用及花卉适应于各个环境因子而形成的生态类型 温度:影响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使不同的区域形成特定的植物生态景观;在四季分明的地区,自然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造成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
适应于不同的温度条件导致花卉耐寒力不同; 同类花卉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也有差异。
光照: 光照强度:喜光、喜荫、耐半荫 日照长度:长日照、短日照、日中性 光质:株高、花色 水分: 水分 植物的分布、个体的生长发育 植物 旱生、中生、湿生、水生 土壤: 质地:砂土、壤土、粘土 酸碱性:影响生长发育、花色 有机质 矿质营养 大气: 污染:对特定污染有较强抗性的花卉 风:选择适宜的花卉 三、了解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合理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的配置 ➢ 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成分形成的有规律的组合即为植物群落。
➢ 师法自然,创造出丰富的人工植物景观。
第二节 艺术性原理一、园林花卉配置的形式美原理形式美原则:和谐的统一性、比例的协调性、均衡的稳定性与动感、节奏与韵律二、园林花卉配置的色彩原理色彩的艺术原理:色彩三要素、色彩与心理、花卉应用中色彩的设计(统一配色、对比配色、层次配色、多色配置)三、园林花卉配置的意境美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园林意境是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王维)以园林植物营造园林意境的三种方式:植物本身文化内涵营造意境:梅、兰、竹、菊四君子;雪中四友:梅花、山茶、水仙、迎春;风月三昆:菊、兰、莲;岁寒三友:松、竹、梅……植物与周围其他景观元素结合营造意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峭壁奇峰,藤萝掩映。
植物与自然气象结合营造意境: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留得残荷听雨声。
雨打芭蕉淅沥沥。
第三节 园林花卉种植设计的构图形式一、平面构图规则式、自然式、半自然式(混合式) 二、立面构图三、空间造型第五章 花丛的应用与设计一、概念及特点1. 花丛(Flower clumps ):根据花卉植株高矮及冠幅大小的不同,将数目不等的植株组合成丛配置阶旁、墙基、路旁、林下及林缘、草地、岩隙、水畔的自然式花卉种植形式。
花丛重在表现植株开花时华丽的色彩或彩叶植物美丽的叶色。
2. 特点: • 可大可小,小者为丛,集丛成群,大小组合,聚散相宜,位置灵活,极富自然之趣。
• 最宜布置自然式园林环境,也可点缀建筑周围或广场一角,对过于生硬的线条和规整的人工环境起到软化和调和的作用。
二、花丛对植物材料的选择适应性强,管理简单,能露地越冬的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
观花、观叶或花叶兼备。
栽培管理简单的一、二年生花卉或野生花卉也可用作花丛。
三、花丛的设计原则1. 平面轮廓和立面构图都是自然式的,边缘不用镶边,与周围草地、树木等没有明显界限,常呈现一种参差交错的自然状影响 发育景观 适应 土壤理化性质 营养 状况态。
2. 既可单种植物构成大小不等、聚散有致的花丛,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花卉组合成丛。
3. 花卉种类不能太多,要有主有次;不同种类要高矮有别,疏密有致,富有层次,达到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注意避免:(1)花丛大小相等,等距排列;(2)种类太多,配置无序。
第六章花坛的应用与设计第一节花坛概述一、花坛发展历程花坛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文人园林,16世纪在意大利园林中广泛应用,17世纪在法国凡尔赛宫中达到了高潮,那时大量使用的是彩结式模纹花坛群。
近代中国,沿海一些城市园林由于受西方文化的渗入,逐渐出现了各种花坛的形式,尤其是几何图形的纹样花坛,并有了首部花坛专著——夏诒彬的《花坛》(19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