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天气预报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天气预报实验报告

天气预报实验报告

天气预报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观测天气现象和收集气象数据,学会利用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熟悉记录与处理气象数据的方法,学习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

二、实验器材与方法1.实验器材: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风向仪等气象仪器2.实验方法:观测并记录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数据,进行气象图解分析和天气预报。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观测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每天定时观测并记录了当天的气温、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数据。

观测记录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观测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并遵循操作规范。

2.数据处理收集到的气象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观测到的气温、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等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利用各种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极值、标准差等。

然后,我们将气象数据绘制成气象图,利用气象图解分析方法进行天气分析和预报。

3.天气分析与预报根据处理和分析后的气象数据,我们利用气象图解分析方法来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趋势。

通过观察气象图上的等压线、温度分布、风向风速等要素的变化情况,结合前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对未来天气进行初步预测。

同时,我们还需要参考气象资料和气象专家的预报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测与数据处理分析,我们成功完成了天气预报实验,并得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和天气图解分析,我们准确预测了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趋势。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对预测的准确性和不确定性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的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较高,符合实际情况。

然而,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象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观测数据的质量等。

因此,我们在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保证仪器的准确度和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此外,天气预报仅仅是预测未来天气的可能趋势而已,并不是绝对准确的。

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天气预报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

数值天气实习报告

数值天气实习报告

数值天气实习报告数值天气预测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天气预报方法,通过对气象数据的数值模拟和计算,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本报告将对我在数值天气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进行总结和阐述。

一、实习背景和目的作为一名气象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天气预报在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然而,传统的经验预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数值天气预测作为一种科学、精确的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我选择了数值天气实习项目,以深入了解和掌握数值天气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气象数据收集:我通过气象局官方网站和其他相关渠道,收集了大量的气象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风速、湿度等。

这些数据为数值模拟提供了基础。

2. 数值模拟方法学习:我学习了气象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大气运动方程、湿度方程、压力方程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数值模拟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3. 数值预测模型构建: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根据所学的气象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数值预测模型。

该模型可以根据输入的气象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4. 模型参数优化: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我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

通过多次试验和对比,我找到了较为合适的参数设置。

5. 预测结果分析:通过对预测结果的分析,我了解了数值天气预测的优点和不足。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可能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如模型初始条件、地形地貌等。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数值天气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培养了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收集和处理气象数据,如何构建和优化数值预测模型,这些实践经验将对我的未来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3.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导师和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使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数值天气预报实习报告

数值天气预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值天气预报已成为我国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数值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于2021年暑假期间参加了某气象台的数值天气预报实习。

本次实习为期一个月,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流程。

二、实习内容1. 数值天气预报基本原理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

数值天气预报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大气运动,通过求解大气运动方程组来预测未来天气状况的方法。

其主要过程包括:收集观测数据、建立大气运动方程组、数值求解、结果分析等。

2. 气象数据收集与处理实习期间,我学习了气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气象数据主要包括地面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雷达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如质量控制、插值、同化等,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3.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实习期间,我了解了常用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如有限差分法、谱方法、有限体积法等。

这些模型通过将大气运动方程离散化,求解出大气运动的状态,进而预测未来天气。

4. 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流程实习期间,我学习了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流程。

主要包括:收集观测数据、建立预报方案、进行模式运行、结果分析、预报产品制作等。

5. 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与应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种类及其应用。

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预报,以及降水、风力、雾霾等灾害性天气预警。

三、实习成果1. 掌握了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习,我对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气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数值天气预报的整个业务流程,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拓宽了知识面实习期间,我了解了气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数值天气预报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天气方面的实习报告

天气方面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某气象局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内容:天气观测、天气预报、气象数据分析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我选择了气象局作为实习单位,深入了解天气气象学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目的1. 学习并掌握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和气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2. 了解气象业务流程和工作机制;3.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4. 为今后从事气象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过程1. 气象观测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气象观测的日常工作。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地面气象观测、高空观测和辐射观测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观测场的基本布局以及观测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此外,我还学习了气象观测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了解了气象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气象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性。

2. 天气预报在天气预报方面,我跟随经验丰富的预报员学习了天气图的识别、数值预报模型、预报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了天气预报的业务流程,掌握了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还学习了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的运行机制,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3. 气象数据分析在气象数据分析方面,我学习了气象资料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气象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了解了气象数据在气候研究、气候变化和气象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性。

此外,我还学习了气象数据可视化方法,提高了自己在气象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

四、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收获了以下几点:1. 掌握了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和气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2. 了解了气象业务流程和工作机制;3. 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4. 结识了一大批热爱气象事业的同事,拓宽了人际交往渠道。

五、实习总结实习期间,我充分认识到气象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学习气象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各项工作。

中尺度数值预报实习报告

中尺度数值预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中尺度数值预报是现代气象预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气物理和动力过程的数学方程进行模拟和预测,为气象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高性能计算的发展,中尺度数值预报在天气现象模拟和预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了提高预报准确率,我国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中尺度数值预报的研究和应用。

本实习报告主要针对中尺度数值预报进行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中尺度数值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的操作流程;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气象预报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中尺度数值预报基本原理中尺度数值预报以大气物理和动力过程的数学方程为基础,通过将大气运动分解为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建立数学模型。

在模型中,大气运动受到各种物理过程的影响,如辐射、对流、湍流等。

通过对这些物理过程的参数化处理,将复杂的物理现象简化为可计算的形式。

2. 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操作实习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某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数据同化模块:将观测数据与模式初始场进行同化,提高预报准确率;(2)动力预报模块:模拟大气运动,预测未来天气状况;(3)物理过程模块:考虑辐射、对流、湍流等物理过程对大气运动的影响;(4)后处理模块:对预报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便于分析。

3. 实际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以下操作:(1)数据同化:将观测数据与模式初始场进行同化,确保预报的准确性;(2)动力预报:模拟大气运动,预测未来天气状况;(3)物理过程参数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物理过程参数,提高预报精度;(4)预报结果分析:对预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预报准确率。

四、实习成果1. 熟练掌握了中尺度数值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了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的操作流程;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气象预报工作打下基础;4. 分析了预报结果,为改进预报模型提供了参考。

五、实习体会1. 中尺度数值预报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领域,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是提高预报准确率的关键,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提高预报能力;3. 在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与同事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数值天气预报使用实习报告

数值天气预报使用实习报告

数值天气预报使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气象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数值天气预报在气象业务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我参加了本次数值天气预报使用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对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进行了复习,包括大气物理、大气动力学、数值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还学习了实习所需的相关软件和工具,如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型、GRIDASY软件等。

2. 实习内容实习共分为四个部分:数值天气预报原理学习、数值天气预报软件操作、实际案例分析、实习总结与交流。

(1)数值天气预报原理学习通过阅读教材、论文和在线资料,我深入了解了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要包括:气象资料的收集与处理、大气数值模型的构建、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设定、数值求解及预报结果的释用等。

(2)数值天气预报软件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使用WRF模型进行数值天气预报。

具体操作包括:下载和安装WRF模型、建立模拟区域、配置气象参数、设置初始和边界条件、运行模型、后处理及分析预报结果等。

(3)实际案例分析以某次台风为例,我利用WRF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台风路径、强度、降水等方面的变化特征。

通过与实况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数值预报的准确性。

同时,我还分析了数值预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预报误差、数值模拟的局限性等。

(4)实习总结与交流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总结了本次实习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并与导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大家共同探讨了数值天气预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WRF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能够独立完成实际案例的分析。

天气学实习报告

天气学实习报告

《天气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为期接近两周的实习,熟练分析天气图,参与会商,学会利用天气学、趋势预报方法、动力学和数值多种方法结合对未来天气情况进行预测,逐步建立起天气预报的基本思路。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经历了两次长波缓慢演变和一次调整过程。

第一次缓慢演变期间为2015年12月28 E-31日,长波大幅度调整发生在元旦假期期间2016年1月1 日一2日,第二次长波缓慢演变过程发生在1月3日—8日。

因而对于三个时期的天气预报,结论有所不同。

在第一次长波缓慢演变时期,根据欧洲中心形势数值预报,日本数值预报中心,亚欧及中国的500hpa高空图,700hpa, 850hpa天气图及地面天气图的分析, 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从60° E-120° E,呈两槽一脊型,静稳形势建立,长波缓慢演变。

28日夜间到31日白天期间,中高纬地区,贝加尔湖东北方向形成阻塞高压强大高压坝,乌拉尔山以西冷涡出现锋面气旋,并向东南移,压迫阻塞高压,整体携带弱冷空气南下。

我国江淮地区产生冷锋类似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变,冷锋后有副冷锋加强冷锋,不断南移入海。

西南地区云南昆明一带有静止锋影响偏北风量减小以西风气流为主携带暖湿气流,有降水发生。

我国东南部地区位于蒙古高压脊底部,容易造成偏东风回流,故也有弱降水发生。

局部地区,受低层短波系统影响也会带来一定降水。

此段时期湛江地区的天气预报参考以下: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多云,有小雨,风力2-3级,最高气温18-19C,最低气温13-15C2015年12月31日夜间到2016年1月1日白天,受两侧冷涡强度加压扰动, 影响我国的阻塞高压强度减弱,东移南下崩溃,天气形势开始大幅度调整。

由于高压脊减弱,受南下的冷空气影响相应减弱,副高加强北抬,全国气温在元旦期间有所回升,湛江地区有晴好天气,适合出游度假。

2016年1月2日夜间长波形势调整完毕。

1月3号白天开始中高纬度地区,60°E—120。

天气预报制作实习报告

天气预报制作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气象局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实习内容:天气预报制作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天气预报作为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有着极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我选择了天气预报制作这一实习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气象工作,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学习气象基础知识在实习初期,我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学习了气象基础知识,包括气象要素、气象现象、气象观测等方面的内容。

这为我后续参与天气预报制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2. 参与气象观测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地面气象观测工作。

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气温、降水、风速、湿度等气象要素,我深刻了解了气象观测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

3. 学习天气预报制作在气象观测的基础上,我学习了天气预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包括资料的收集、分析、数值模拟、预报结论的得出等环节。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天气预报制作的基本流程。

4. 参与预报讨论会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多次天气预报讨论会。

与预报员一起分析近期天气形势,讨论可能的天气变化,学习他们丰富的预报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5. 独立制作天气预报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我开始独立制作天气预报。

通过分析实况资料和数值模型,结合气象图表和工具,我完成了天气预报的制作,并进行了发布。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1. 提高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气象预报制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技能,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增强实践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气象资料,如何运用数值模型,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与预报员们共同工作,学会了倾听、沟通、协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认识气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气象工作对人们生产、生活和出行的重要性,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势高度场和风场具有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两种。

前者便于查看结果,后者便于绘图。

模式顺利运行后产生的文件都会放在这个目录下
二、模式的性能介绍
正压原始方程模式描述的大气,既有缓慢移动的大气长波,又包含了快速移动的重力惯性波,因此,模式可以模拟出准地转演变和地转适应过程,比准地转模式能够更近似地描述实际大气中的物理过程。

但存在如下问题:
1、原始方程模式中包含快波解,为保证计算稳定性,时间步长必须取得很短,而使得计算量过大;
2、当时间步长取得很短时,非线性计算不稳定的问题尤为突出;
3、原始方程模式中包含多种波动解,对资料的初始化要求较高;
4、对边界条件很敏感,要求给出适当的边界条件。

三、模式的基本假定、基本方程、技术方法、计算流程等的介绍
1、模式的基本假定:
(1)、大气为正压状态:水平风速不随气压变化;
(2)、大气为均匀不可压缩的流体:密度为一常数;
(3)、大气处于静力平衡:水平气压梯度不随高度变化;
(4)、大气上界为自由面:有水平辐合辐散;
在自由面上,;
在地表面上,;
(5)、不考虑摩擦及非绝热作用。

2、模式的基本方程:
地图投影坐标系下的正压原始方程如下:
空间差分格式采用二次守恒平流格式,则上式的有限差分形式为:
从而,得到正压原始方程模式的预报方程。

五点平滑处理:
地转风初值处理:
3、计算流程:
四、给出计算地转风以及五点平滑的子程序
1、五点平滑的子程序:
subroutine ssip(a,w,s,m,n,l)
integer m,n,l
integer p,q,i,j
real s
dimension a(m,n),w(m,n)
p=m-1
q=n-1
do i=2,p
do j=2,q
w(i,j)=a(i,j)+s*(a(i+1,j)+a(i,j+1)+a(i-1,j)+a(i,j-1)-4.0*a(i,j))/4.0 end do
end do
do i=2,p
do j=2,q
a(i,j)=w(i,j)
end do
end do
if(l/=1)then
do i=2,p
do j=2,q
w(i,j)=a(i,j)+(-s)*(a(i+1,j)+a(i,j+1)+a(i-1,j)+a(i,j-1)-4.0*a(i,j))/4.0 end do
end do
do i=2,p
do j=2,q
a(i,j)=w(i,j)
end do
end do
endif
end subroutine ssip
2、地转风初值的子程序:
subroutine cgw(ua,va,za,rm,f,d,m,n)
implicit none
integer m,n,p,q,i,j
real ua(m,n),va(m,n),za(m,n),rm(m,n),f(m,n),d
p=m-1
q=n-1
do i=1,m
ua(i,1)=-rm(i,1)*9.8*(za(i,2)-za(i,1))/(f(i,1)*d)
ua(i,n)=-rm(i,n)*9.8*(za(i,n)-za(i,n-1))/(f(i,n)*d)
do j=2,q
ua(i,j)=-rm(i,j)*9.8*(za(i,j+1)-za(i,j-1))/(2.0*f(i,j)*d)
end do
end do
do j=1,n
va(1,j)=rm(1,j)*9.8*(za(2,j)-za(1,j))/(f(1,j)*d)
va(m,j)=rm(m,j)*9.8*(za(m,j)-za(m-1,j))/(f(m,j)*d)
do i=2,p
va(i,j)=rm(i,j)*9.8*(za(i+1,j)-za(i-1,j))/(2.0*f(i,j)*d) end do
end do
end subroutine cgw
五.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1、初始位势高度场图initialh.gmf:
2、预报位势高度场图predicth.gmf:
3、预报场与初始场的差值diffh.gmf:
六、小结与讨论
通过此次实习加强了对Fotran语言编程和GrADS绘图的熟悉以及使用,是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它们,同时也加强了对正压原是方程的了解,以及五点平滑,与地转风的计算,加深了对数值天气预报这门课的了解与掌握。

此次接触到的正压原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