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肿瘤诊治进展-孙晓非
儿童低危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分析

山大学肿瘤 防治 中心儿童肿瘤科小 于 1 8岁 的初治 N B
患者 的临床 资 料 , 采用 I N S S分 期进 行 临 床 分期 ( 表
1 ) 。在美 国 C O G N B危 险度分层标准的基础上进行
简化 , 根据年龄 、 I N S S分期 和 MY C N基 因状 态 3个 要 素将患者分为高 、 中、 低 3个危险度等级 。美 国与我 国 的低危 N B标 准分别见表 2和表 3 。我 中心低危 N B的 入组标准包括 :( 1 ) 1 期患者 ; ( 2 ) <i 岁的2 a / 2 b期患 者; ( 3 ) ≥1岁 、 无 M Y C N基 因扩增 的 2 a / 2 b期 患者 ; ( 4 ) 无M Y C N基 因扩增 的4 s 期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肿 块切除或活检 的组织病理学确诊为 N B , 并行 骨髓穿刺 涂片/ 活检 、 全身骨 E C T扫描 和多部位 C T / MR I 等检查 明确分期 , 并检验 血清 神经元 特异性 烯 醇化 酶 ( N S E )
华南 肿瘤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 中心、 肿瘤 医学协 同创 新 中心儿童肿瘤科( 广州 5 1 0 0 6 0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低危神 经母 细胞瘤 ( N B ) 的最佳治 疗方 式 , 分析低 危 N B患者 的临床特 征和 治疗 方案 选
根据年龄 、 分期及 MY C N基 因状 态将 N B患儿分为低 、 中、 高危 3组 , 低危 患者 包括所有 1 低危 N B患者 2 8例 , 男1 8例 , 女1 0例 , 初诊 时的 中位
期(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N e u r o b l a s t o m a S t a g i n g S y s t e m, I N S S ) 、 M Y C N基 因状 态 、 病理 学分类 ( T h e I n t e ma t i o n a l N e u r o —
我国儿童胚胎性恶性实体肿瘤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我国儿童胚胎性恶性实体肿瘤的研究和治疗进展董岿然【期刊名称】《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16)005【总页数】5页(P417-421)【作者】董岿然【作者单位】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201102【正文语种】中文儿童实体肿瘤与成人肿瘤相比有明显区别。
从组织学上看,有相当一部分为胚胎性组织来源的肿瘤,常见有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肾母细胞瘤(Wilms瘤)、肝母细胞瘤(hepatocastoma,HB)以及畸胎瘤(teratoma)等。
因此一般认为儿童肿瘤的发生与胚胎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属胚胎发育性实体瘤范畴。
由于其对化疗、放疗和诱导分化治疗的敏感性较好,因此部分儿童肿瘤的治疗效果远高于成人肿瘤。
儿童胚胎性恶性实体肿瘤的诊治有其自身特点,近20年来我国在儿童胚胎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有一定的中国特色,现阐述如下。
长期以来,对于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发病情况,大多引用国外数据,其中美国对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登记、随访制度较为完善。
美国SEER(Sur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统计2001—2009年间美国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患者120 137人,其中神经母细胞瘤约占8.21%,且发病率长期以来较为稳定[1]。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对上海市肿瘤登记信息系统和儿童肿瘤进行了专项调查,统计2002—2010年上海全市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发病情况及性别、年龄别和瘤别分布特征。
结果显示:①2002—2010年上海全市共诊断15岁以下儿童恶性实体肿瘤868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和全部儿童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的0.2%和65.8%,年均发病率为79.0/100万,标化发病率为80.2/100万;②男性儿童恶性实体肿瘤标化发病率为86.3/100万,女性为73.8/100万;0~4岁组发病率为93.4/100万,5~9岁为65.2/100万,10~14岁组为79.3/100万。
出诊医生代码

出诊医生代码医生姓名医生代码科室名称郭翔0802鼻咽科曹卡加0744鼻咽科麦海强1069鼻咽科赵充0775鼻咽科莫浩元0785鼻咽科郭灵1423鼻咽科向燕群1354鼻咽科陈明远1209鼻咽科李宁炜1148鼻咽科陈秋燕1163鼻咽科邱枋0794鼻咽科孙蕊1217鼻咽科黄培钰1285鼻咽科罗东华1322鼻咽科华贻军1414鼻咽科马骏0767放疗科刘孟忠0065放疗科管迅行0060放疗科朱兰才0063放疗科胡伟汉0064放疗科卢泰祥0736放疗科卢丽霞0749放疗科吴少雄0753放疗科谢方云0758放疗科夏云飞0760放疗科曹新平0768放疗科胡永红0773放疗科罗伟0781放疗科陈勇0790放疗科李群0799放疗科林焕新0800放疗科古模发0801放疗科刘慧(小)1212放疗科张玉晶1273放疗科高远红1304放疗科陈明1189放疗科韩非1132放疗科孙颖1275放疗科苏勇0803放疗科高剑铭1034放疗科陈凯1387放疗科黄晓波1373放疗科曾智帆0748放疗科王汉渝1207放疗科何振宇1229放疗科刘慧(大)0745放疗科叶伟军1131放疗科李凤岩0082放疗科陈媛媛1305放疗科蔡玲1404放疗科邓美玲1159放疗科黄莹1114放疗科包勇1157放疗科徐瑞华0965内科张力0073内科林桐榆0787内科黄慧强0766内科姜文奇0072内科吴海鹰0070内科管忠震0551内科刘冬耕0369内科滕小玉0779内科陈丽昆1108内科周宁宁0967内科李宇红1033内科袁中玉1319内科王树森1343内科王风华1346内科张东生1320内科李志铭1362内科林旭滨1216内科史艳侠1345内科蔡清清1342内科刘俊玲1283内科田维华1130内科王志强1221内科黄岩1408内科彭柔君1154内科赵洪云1253内科梁颖1284内科夏奕1153内科黄河1072内科郭朱明0740头颈科杨安奎0789头颈科张诠0786头颈科陈文宽0969头颈科刘学奎1382头颈科宋明1017头颈科李浩1071头颈科刘巍巍1276头颈科陈艳峰1375头颈科陈伟超1165头颈科李秋梨1282头颈科欧阳电1353头颈科傅剑华0778胸科张兰军1349胸科林鹏0784胸科龙浩0750胸科戎铁华0555胸科王欣0776胸科王思愚0798胸科苏晓东0774胸科温浙盛1315胸科马国伟0974胸科李小东1099胸科王军业1316胸科杨浩贤1448胸科余辉1006胸科张旭1040胸科区伟1005胸科林勇斌1286胸科胡祎1347胸科李升平1077肝胆科陈敏山0782肝胆科元云飞0746肝胆科郭荣平0795肝胆科林小军0797肝胆科石明0970肝胆科徐立1134肝胆科劳向明1213肝胆科韦玮1164肝胆科崔伯康1350肝胆科张耀军1406肝胆科李锦清0042肝胆科张亚奇0056肝胆科李斌奎1327肝胆科周志伟0757胃胰科李威0374胃胰科陈映波0726胃胰科徐大志1351胃胰科关远祥1116胃胰科李元方1161胃胰科孙晓卫1281胃胰科潘志忠0777结直肠科李力人1145结直肠科万德森0017结直肠科陈功1076结直肠科丁培荣1291结直肠科伍小军1317结直肠科卢震海1208结直肠科郑美春0129结直肠科刘继红0756妇科李俊东0074妇科李艳芳0805妇科黄欣0751妇科张彦娜0770妇科郑敏1060妇科熊樱1016妇科梁立治0061妇科黄永文1214妇科冯艳玲1352妇科黄鹤1166妇科蓝春燕1445妇科李玉洁1321妇科周芳坚1103泌尿科秦自科1057泌尿科尧凯1441泌尿科韩辉1136泌尿科刘卓炜1149泌尿科李永红1415泌尿科董培1443泌尿科陈忠平1196颅脑肿瘤外科张湘衡1140颅脑肿瘤外科牟永告1151颅脑肿瘤外科赛克1359颅脑肿瘤外科杨群英1405颅脑肿瘤外科柯超1422颅脑肿瘤外科谢小明1403乳腺科韦尉东1008乳腺科谢泽明1219乳腺科唐军1348乳腺科刘鹏1390乳腺科肖祥胜1395乳腺科吴沛宏0069影像介入科黄金华0725影像介入科张福君1039影像介入科范卫君1093影像介入科赵明1133影像介入科黄子林0078影像介入科李传行1218影像介入科吕衍春1096影像介入科顾仰葵1288影像介入科张亮1330影像介入科高飞1338影像介入科李旺1440影像介入科张晓实1191生物治疗中心张星1035生物治疗中心彭瑞清1220生物治疗中心丁娅1326生物治疗中心张蓓0762综合科,中医科夏良平1274综合科胡丕丽0747综合科,中医科徐伯平0371综合科,中医科陈徐贤0796综合科,中医科黄国贤0806综合科,中医科丘惠娟1030综合科,中医科钱穗毅1073综合科,中医科戎煜明1105综合科,中医科郭桂芳1355综合科吕跃1195血液肿瘤科夏忠军1257血液肿瘤科陈晓勤1111血液肿瘤科耿其荣1417血液肿瘤科孙晓非0738儿童肿瘤科甄子俊1329儿童肿瘤科曾维安1102麻醉科李伟0723麻醉科许梅曦0376麻醉科王旭东0732麻醉科林文前1065麻醉科何伟雄0077麻醉科马刚0731ICU赵擎宇1250ICU娄宁1376ICU樊卫0759核医学科梁培炎0780核医学科王国慧1211核医学科云径平1308病理科邵建永0083病理科张惠忠0804病理科吴秋良0368病理科何洁华0741病理科林素暇0081病理科徐国良1106内镜激光科单宏波1139内镜激光科黎建军1141内镜激光科李安华1314B超室廖振尔1393体检门诊林仕荣0743口腔室叶文锋0079营养室老专家门诊邓满泉0565鼻咽肿瘤治疗范顺发0031鼻咽肿瘤治疗黄腾波0021鼻咽肿瘤治疗马益如0446鼻咽肿瘤治疗张锋0020鼻咽肿瘤治疗张锦明0027鼻咽肿瘤治疗詹友庆0040胃胰肿瘤外科陈昆田0009肿瘤放疗治疗崔念基0057肿瘤放疗治疗刘国贞0062肿瘤放疗治疗毛志达0012肿瘤放疗治疗涂明耻0039肿瘤放疗治疗冼超贵0365肿瘤放疗治疗曾祥发0067肿瘤放疗治疗罗国仪0055肿瘤内镜激光刘茂珍0558肿瘤化疗罗汉钰0053肿瘤化疗李国辉0015肝胆肿瘤治疗刘富元0553妇科肿瘤治疗谭道彩0004妇科肿瘤治疗黄植蕃0024肺、食管、纵隔肿瘤诊治曾宗渊1080头颈肿瘤外科陈福进0554头颈肿瘤外科陈直华0035头颈肿瘤外科魏茂文0561头颈肿瘤外科徐光川0559肿瘤化疗何友兼0025肿瘤化疗周中梅0041肿瘤化疗杨名添0560乳腺肿瘤治疗黄火文0023肿瘤中医治疗。
日本小儿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

日本小儿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
孙晓非
【期刊名称】《癌症》
【年(卷),期】1997(016)006
【摘要】日本小儿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孙晓非关键词非何杰金淋巴瘤剂量强度中图号R733日本小儿癌、白血病研究组(ChildrensCancer&LeukemiaStudyGroupCCLSG)于1982年起开始进行有计划地治疗小儿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制...
【总页数】3页(P473-475)
【作者】孙晓非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105
【相关文献】
1.超声发现小儿小肠系膜非何杰金淋巴瘤一例 [J], 李嘉俊;陈美西;徐辉雄;谢晓燕
2.超声诊断小儿回盲部非何杰金淋巴瘤合并不完全肠套叠1例 [J], 宋彦萱
3.德国小儿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 [J], 孙黎明
4.小儿非何杰金淋巴瘤治疗的进展 [J], 谭汉君
5.小儿原发性胃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误诊11例分析 [J], 郑宝燕;朱永湘;唐书生;谭国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夏剑锋ꎬ张倩ꎬ梅海(贵州省肿瘤医院小儿外科ꎬ贵阳550000)㊀㊀DOI:10 3969/j issn 1006 ̄2084 2020 04 013通信作者:夏剑锋ꎬEmail:lu1101000@163.com中图分类号:R739.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2084(2020)04 ̄0690 ̄05㊀㊀摘要:神经母细胞瘤是婴儿㊁孩童时期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疾病ꎬ具有异质性高㊁生物学行为复杂㊁分子特征多样等特点ꎬ不同患儿发病后的临床差异较大ꎬ疾病可自行痊愈㊁自然退化或迅速发展ꎮ近年来ꎬ随着临床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研究的不断深入ꎬ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已经进入到新的分子生物学时代ꎬ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筛查㊁准确诊断及合理治疗等诸多相关方面均有不同的进展ꎬ相较于既往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均有优化ꎮ目前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方法包括常规诊断㊁基因分子生物学诊断㊁基因检测等ꎬ而治疗常采用化疗㊁放疗㊁免疫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ꎬ各具优缺点ꎮ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ꎻ分子生物学ꎻ基因ꎻ化疗ꎻ放疗ꎻ免疫治疗Progressin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ChildrenwithNeuroblastomaXIAJianfengꎬZHANGQianꎬMEIHaiDepartmentofPediatricSurgeryꎬGuizhouProvinceTumorHospitalꎬGuiyang550000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XIAJianfengꎬEmail:lu1101000@163.comAbstract:Neuroblastomaisacommonextracranialsolidtumordiseaseininfantsandchildren.Ithasthecharacteristicsofhighheterogeneityꎬcomplexbiologicalbehaviorsanddiversemolecularfeatures.Theclinicaldifferencesindifferentchil ̄drenafteronsetarelargeꎬandthediseasemayhealitselfꎬnaturallydegenerateordeveloprapidly.Inrecentyearsꎬwiththedeepeningoftheclinicalresearchꎬthediagnosisandtreatmenthaveenteredaneweraofmolecularbiology.Earlyscreeningꎬaccuratediagnosisandreasonabletreatmenthaveallmadedevelopmentsꎬwhichareoptimizedcomparedwithpreviousdiag ̄nosticandtherapeuticexperiences.Atpresentꎬthemaindiagnosticmethodsincluderoutinediagnosisꎬgenemolecularbiologicaldiagnosisꎬgenedetectionꎬetc.ꎬandthecommontreatmentmethodsincludechemotherapyꎬradiotherapyꎬimmunotherapyand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ꎬeachwithown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Keywords:NeuroblastomaꎻMolecularbiologyꎻGenesꎻChemotherapyꎻRadiotherapyꎻImmunotherapy㊀㊀神经母细胞瘤是婴儿与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ꎬ超过50%的神经母细胞瘤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ꎬ该肿瘤在全部儿童肿瘤疾病中占6%~10%ꎬ死亡率约为15%[1]ꎮ近年来ꎬ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ꎬ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ꎬ现已成为主要影响儿童身体健康㊁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2]ꎮ神经母细胞瘤具有多样且复杂的生物学行为特征ꎬ疾病转移风险高ꎬ原发部位相对隐匿ꎬ早期诊断与检出难度高ꎮ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早期未检出且未获得合理有效治疗时ꎬ极易发生远处转移ꎬ发生远处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预后差且病情进展迅速ꎬ治疗难度极高[1ꎬ3 ̄4]ꎮ国际上有关组织对神经母细胞瘤进行了30余年的多中心协作研究ꎬ在疾病的早期筛查㊁诊断与治疗方面均取得了较明显的进步ꎬ形成了一系列相对规范的疾病诊断治疗指南ꎬ使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25%[5 ̄6]ꎮ国内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技术水平较国外仍有差距ꎬ且各个地区对神经母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及特点认识不一ꎬ导致诊断与治疗水平参差不齐ꎬ故尚未形成统一且规范的诊断治疗方案ꎬ国内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改进[7 ̄8]ꎮ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段多样ꎬ常见的有化疗㊁手术㊁免疫㊁核医学等治疗手段ꎬ针对不同的肿瘤风险组ꎬ治疗手段也各具差异ꎮ现就近年来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筛查㊁诊断㊁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ꎬ以供临床参考ꎮ1㊀神经母细胞瘤的筛查对高危型神经母细胞瘤儿童的筛查越早开展越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㊁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ꎬ这对提高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总体生存率㊁改善患儿预后意义重大[9]ꎮ西方发达国家对儿童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极为重视ꎬ很早之前就开展了关于儿童恶性肿瘤疾病早期筛查㊁诊断㊁治疗方面的研究ꎬ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10]ꎮ国内关于儿童肿瘤疾病早期筛查的研究并不多见ꎬ相关报道更少ꎮ2002年德国与加拿大开展的调查报告指出ꎬ社区婴幼儿若过早接受神经母细胞瘤筛查ꎬ甚至开展更大范围的社区婴幼儿神经母细胞筛查ꎬ可能会增加神经母细胞瘤过度诊断的风险ꎬ且婴幼儿早期接受筛查与未接受筛查相比未见明显获益ꎬ故建议可不对社区婴幼儿大范围开展神经母细胞瘤筛查[11 ̄12]ꎮ关于医院对神经母细胞瘤进行筛查ꎬ2005年美国制定的神经母细胞瘤指南中提出了相对详细的筛查方案ꎬ内容如下:①年龄不足1岁且在胸腹部发现皮肤结节或肿块者ꎮ②年龄在1~5岁ꎬ且存在至少一项以下情况者:尿潴留ꎬ但无法解释ꎻ背痛ꎬ但无法解释ꎻ单侧眼球突出ꎮ③年龄在1~5岁且伴下列情况至少一项者考虑可能发生神经母细胞瘤转移:无法解释的持续骨痛(不管是否有X线片异常表现)ꎻ乏力ꎻ苍白ꎻ不明原因发热ꎻ易激惹ꎻ有瘀伤ꎬ但无法解释ꎻ大范围的淋巴结肿大ꎮ④1~5岁儿童发生无法控制的感染[13]ꎮ若儿童在生活中出现上述类似的临床表现或症状体征ꎬ应及时进行胸部X线片㊁血常规㊁超声等相关检查ꎬ若检查结果为阳性ꎬ应尽早确诊并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10]ꎮ我国肿瘤患儿数量大ꎬ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筛查方案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治疗与预后改善意义重大ꎮ近年来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在神经母细胞瘤筛查方面做出了相对有意义的探索ꎬ该中心参照美国神经母细胞瘤的筛查方案ꎬ并结合自己医院的具体情况ꎬ制定了与医院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神经母细胞瘤早期筛查方案ꎬ具体内容如下:①1岁以内婴儿ꎬ在胸部或腹部发现皮肤结节㊁肿块或顽固性腹泻ꎮ②1~5岁婴幼儿若出现以下项目中的1项便可建议早期进行神经母细胞瘤筛查:眼球单侧突出ꎬ发生尿潴留ꎬ且无法解释ꎬ有背痛ꎬ且无法解释ꎻ持续腹痛ꎬ但无法解释ꎻ骨痛㊁肢体疼痛ꎬ尿失禁㊁下肢无力ꎮ③1~5岁婴幼儿有以下情况中1项甚至多项ꎬ可考虑转移:心率快㊁血压高ꎻ易激惹㊁苍白ꎻ无法控制的感染ꎻ有瘀伤ꎬ无法解释ꎻ大范围淋巴结肿大ꎻ发热ꎬ无法解释ꎮ在实际中出现上述情况的儿童应及时给予尿检㊁腹部超声等检查ꎬ一旦结果为阳性ꎬ则应进一步检查以确诊ꎬ并进行下一步的治疗[14]ꎮ在确定筛查方案后ꎬ该血液肿瘤中心将同期于中心内自发就诊并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与制定的筛查方案进行平行对照研究ꎬ综合评估该筛查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及价值ꎬ研究发现ꎬ相较于其他方案ꎬ该方案与我国临床实际相对接近ꎬ该结果为该筛查方案的下一步的应用及推广创造了条件[15]ꎮ2㊀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标准为①组织病理活检发现神经节细胞㊁神经细胞ꎻ②多部位骨髓穿刺获得确切的免疫细胞学阳性或瘤体细胞学阳性的细胞簇[4]ꎮ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再结合1种或2种以上尿液或血液样本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表达升高则可基本可以确诊ꎮ2.1㊀常规诊断㊀目前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尚无较大难度ꎬ因患病后个体差异相对较大ꎬ故现有的诊断评估系统也存在多样性ꎬ且临床仍在不断修改与完善诊断评价系统ꎬ但神经母细胞瘤的基本诊断思路仍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前提ꎬ在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㊁影像学检查㊁患者临床发病特点等进行综合性考量及评估[16 ̄17]ꎮ神经母细胞瘤常见的常规诊断标准如下:①病理组织活检确诊属于神经母细胞瘤ꎻ②涂片㊁骨髓穿刺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ꎻ③定量检测24h尿香草扁桃酸的表达显著升高ꎻ④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多发部位存在组织包绕㊁钙化等神经母细胞瘤主要影像学特征[18]ꎮ病理组织活检仅此一项即可确诊ꎬ但无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作为支持ꎬ则需满足其他项目中的至少2项才能确诊[18]ꎮ与实体肿瘤相关的生化指标㊁生理指标均需要在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确诊后进一步仔细检查ꎬ以便于初步判断患儿的预后及治疗后复发的可能[19]ꎮ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神经母细胞瘤预后㊁评价治疗效果㊁预测复发风险ꎻ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水平上升提示肿瘤细胞的转化㊁高负荷及增殖[20]ꎮ2.2㊀基因与分子生物学诊断㊀目前ꎬ神经母细胞瘤的基因与分子生物学诊断主要用来揭示疾病的起源㊁发生及发展过程ꎬ是提高神经母细胞瘤诊疗水平的关键ꎬ也是目前神经母细胞瘤研究的热点之一ꎮ神经母细胞瘤具有生物学行为多样㊁早期转移风险高等特点ꎬ若在获得影像学改变及特异性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变量ꎬ将很大程度地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的准确率ꎬ帮助临床更准确地评估肿瘤进展及预后ꎬ对指导进一步的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21]ꎮ目前ꎬ用于神经母细胞瘤早期诊断的基因与分子生物学指标有N ̄MYC基因扩增倍数㊁DNA倍性㊁染色体选择性缺失等ꎬ中华小儿外科学肿瘤学组与中国小儿抗癌协会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将N ̄MYC基因扩增倍数㊁DNA倍性㊁染色体选择性缺失等基因检测纳入治疗前的主要检查ꎬ其中N ̄MYC基因扩增倍数㊁DNA倍性被认为是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必查项[18]ꎮ但受国内医疗条件的限制ꎬ这些基因检测在基层普及难度仍较大ꎮ2.2.1㊀N ̄MYC基因检测㊀N ̄MYC基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㊁抑制凋亡与分化[22]ꎮAmbros等[23]的研究证实ꎬN ̄MYC基因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㊁发展关系密切ꎬ该基因的扩增在全部神经母细胞瘤中占比为16%~25%ꎮ此外ꎬN ̄MYC基因还被认为是神经母细胞瘤的独立危险因素[24]ꎮ崔锡茂等[25]的研究表明ꎬN ̄MYC基因扩增结果为阴性者5年内总体生存率较结果为阳性者高ꎬ且2年内无进展生存率高达88%ꎮ对于已经确诊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在治疗前可检测肿瘤细胞内N ̄MYC基因的扩增状态ꎬ并根据扩增结果评估患儿具体情况ꎬ以指导临床开展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ꎮ2.2.2㊀DNA倍性㊀正常人体内的细胞是二倍体ꎬ可检测的染色体共46条ꎮ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存在DNA含量异常的情况ꎬ其中包括25~57条近二倍体染色体ꎬ近四倍体占比接近45%ꎬ有81~103条ꎬ其他近三倍体或三倍体有58~80条[26 ̄27]ꎮ目前ꎬ美国儿童肿瘤学组认为有转移病灶及晚期且年龄为1~1.5岁的患儿染色体倍数有利于临床分期或危险因素的评估:①三倍体或超二倍体核型提示患儿的治愈率>90%ꎬ预后良好ꎬ这种类型主要见于神经母细胞瘤早期及婴儿时期患儿ꎻ②四倍体或近二倍体染色体核型治愈率为25%~50%ꎬ这类患儿分期较晚且年龄稍大[28]ꎮ3㊀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经过20余年的发展ꎬ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且规范的诊断与治疗指南ꎬ国内肿瘤学组也已初步达成专家共识ꎬ但因神经母细胞瘤的难治性及生物异质性ꎬ目前的治疗方案中仍存在尚未解决㊁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ꎮ3.1㊀化疗㊀化疗是目前中高危神经母细胞瘤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ꎬ多数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对化疗相对敏感ꎮ近年来ꎬ临床普遍认可的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原则有术后化疗㊁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㊁术前减容化疗等[29]ꎮ目前ꎬ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关于中危组的化疗药物主要有多柔比星㊁卡铂㊁环磷酰胺㊁依托泊苷等ꎬ而高危组则以诱导化疗㊁维持诱导化疗㊁巩固化疗为主[30]ꎮ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的研究表明ꎬ针对部分无N ̄MYC基因扩增的特殊国际神经母细胞瘤4期中危患儿若按照中危治疗标准实施化疗ꎬ患儿3年生存率约为93%ꎬ而若伴有N ̄MYC基因扩增ꎬ即使为其实施更高强度的化疗方案ꎬ生存率也仅为10%[31]ꎮ3.2㊀放疗㊀化疗和手术是治疗1㊁2期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手段ꎬ术后放疗未见获益ꎬ而4s期神经母细胞瘤有自愈倾向ꎬ针对此类患儿只需要在病情快速进展并危及生命安全时给予合理的姑息性化疗ꎬ可不行放疗[32]ꎮ放疗对于神经母细胞瘤3期患儿有一定价值ꎬ特别是对于部分N ̄MYV基因扩增或存在不宜手术及化疗的患儿ꎬ放疗的实施能够帮助提升肿瘤局部控制率[33]ꎮ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的A396报告中指出ꎬ神经母细胞瘤4期与3期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化疗后ꎬ对残余病灶放疗发现ꎬ患儿生存率接近90%[34]ꎮ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经化疗加强后ꎬ全身照射与自体骨髓移植均可改进治疗效果ꎬ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报告的自体骨髓移植组与持续化疗组N ̄MYC基因扩增复发率分别为(25ʃ15)%㊁(70ʃ10)%[34]ꎮ可见对于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推荐给予原发病灶外照射治疗ꎬ并将该放疗手段作为标准治疗方案开展ꎮ3.3㊀免疫治疗㊀近年来与神经母细胞瘤治疗相关的各种免疫治疗手段已成为研究的热点ꎬ并获得理想进展ꎮ吴晔明[35]认为ꎬ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是极少数可出现自然消退的小儿恶性肿瘤性疾病ꎬ提示神经母细胞瘤的形成与消退可能与患儿自身免疫相关ꎮ国外大规模神经母细胞瘤协作组报道ꎬ晚期㊁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在接受辅助性免疫治疗后ꎬ患儿2年生存率提高至40%~50%[36]ꎮ目前ꎬ已获得认可的标准神经母细胞瘤免疫治疗方案为①诱导化疗+手术ꎻ②清髓巩固ꎬ全身放疗㊁干细胞移植ꎻ③白细胞介素 ̄2ꎬ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㊁单克隆抗体ch14.18联合13 ̄顺式 ̄维A酸[37 ̄38]ꎮ免疫治疗可作为一种替代传统治疗的新型治疗方法ꎬ但大部分免疫治疗方案仍处在实验研究阶段ꎬ一些因免疫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ꎬ如神经性骨性疼痛㊁过敏反应等依然需要重视ꎬ未来免疫治疗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应用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优化ꎮ3.4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㊀目前ꎬ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ꎬ对此类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目的在于帮助患儿重建免疫功能与造血功能ꎬ以提高患儿的无瘤生存率[39]ꎮ给予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强化型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ꎬ选择合理的预处理方案是决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败的关键ꎮ目前国际上多将卡铂+依托泊苷+美法仑方案作为主要的预处理方案ꎬ具体使用方法如下:静脉滴注卡铂400mg/(m2 d)+美法仑70mg/(m2 d)ꎬ滴注时间为30min/dꎬ连续滴注3dꎻ避光持续静滴依托泊苷300mg/(m2 d)ꎬ连续滴注4d[40]ꎮOehme等[41]研究发现ꎬ原发病灶复发㊁骨髓受侵犯是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ꎮ既往多认为清除残留肿瘤细胞是帮助患儿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ꎬ但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研究发现ꎬ净化移植物并不能帮助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改善预后ꎬ在提高疗效方面也无明显价值[42]ꎮ4㊀小㊀结神经母细胞瘤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小儿恶性肿瘤ꎬ具备自发性消退或痊愈的能力ꎬ晚期神经母细胞瘤所呈现出的恶性程度高㊁侵袭性强等特点ꎬ在其他恶性肿瘤疾病中相对少见ꎬ其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复杂的生物学特性ꎮ近年来ꎬ神经母细胞瘤的筛查㊁诊断和合理治疗均已经进入到分子生物学研究阶段ꎬ神经母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作为新的临床研究热点ꎬ已获得一定的进展ꎮ随着未来多学科联合诊疗的不断进步与发展ꎬ神经母细胞瘤的诊疗与诸多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发生较大变化ꎬ未来也会有许多新的突破ꎬ将为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治开创新的篇章ꎮ参考文献[1]㊀IrwinMSꎬParkJR.Neuroblastoma:Paradigmforprecisionmedi ̄cine[J].PediatrClinNorthAmꎬ2015ꎬ62(1):225 ̄256. [2]㊀SchweisguthO.Treatmentofneuroblastoma[J].JPediatrSurgꎬ1968ꎬ3(1):183 ̄287.[3]㊀KadishSꎬGoodmanMꎬWangCC.Olfactoryneuroblastoma.Aclinicalanalysisof17cases[J].Cancerꎬ1976ꎬ37(3):1571 ̄1576.[4]㊀EleveldTFꎬOldridgeDAꎬBernardVꎬetal.RelapsedneuroblastomasshowfrequentRAS ̄MAPKpathwaymutations[J].NatGenetꎬ2015ꎬ47(8):864 ̄871.[5]㊀HornerMJꎬRiesLAꎬKrapchoMꎬetal.SEERcancerstatisticsreviewꎬ1975 ̄2006[R].Bethesda:NationalCancerInstituteꎬ2009. [6]㊀HiroseTꎬScheithauerBWꎬLopesMBꎬetal.BeatrizSꎬetal.Olfactoryneuroblastoma.Animmunohistochemicalꎬultrastructuralꎬandflowcytometricstudy[J].Cancerꎬ1995ꎬ76(1):4 ̄19. [7]㊀王奕ꎬ吴晔明.近五年中国大陆神经母细胞瘤基础研究述评[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ꎬ2017ꎬ38(4):241 ̄246. [8]㊀杨婷ꎬ胡显良ꎬ王珊.神经母细胞瘤治疗进展[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ꎬ2015ꎬ20(6):329 ̄332.[9]㊀SawadaTꎬKidowakiTꎬSakamotoIꎬetal.Neuroblastoma.Massscreeningforearlydetectionanditsprognosis[J].Cancerꎬ1984ꎬ53(12):2731 ̄2735.[10]㊀BaykulTꎬYilmazHHꎬAydinUꎬetal.Earlydiagnosisoforalcancer[J].JIntMedResꎬ2010ꎬ38(3):737 ̄749.[11]㊀SchillingFHꎬSpixCꎬBertholdFꎬetal.Neuroblastomascreeningatoneyearofage[J].NEnglJMedꎬ2002ꎬ346(14):1047 ̄1053.[12]㊀WoodsWGꎬGaoRNꎬShusterJJꎬetal.Screeningofinfantsandmortalityduetoneuroblastoma[J].NewEnglJMedꎬ2002ꎬ346(14):1041 ̄1046.[13]㊀BarretteSꎬBernsteinMLꎬRobisonLLꎬetal.Incidenceofneuro ̄blastomaafterascreeningprogram[J].JClinOncolꎬ2007ꎬ25(31):4929 ̄4932.[14]㊀马晓莉ꎬ李斯慧ꎬ聂晓璐ꎬ等.神经母细胞瘤高危儿童筛查及其方案研究进展[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ꎬ2016ꎬ21(1):47 ̄50.[15]㊀杨深ꎬ蔡思雨ꎬ彭晓霞ꎬ等.中高危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治疗过程中发生进展的预测及监测指标[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ꎬ2018ꎬ23(2):62 ̄68.[16]㊀BlattJꎬGulaSJꎬVollandRꎬetal.Indolentcourseofadvancedneuroblastomainchildrenolderthan6yearsatdiagnosis[J].Cancerꎬ1995ꎬ76(5):890 ̄894.[17]㊀Schumacher ̄KuckelkornRꎬVollandRꎬGradehandtAꎬetal.LackofimmunocytologicalGD2expressiononneuroblastomacellsinbonemarrowatdiagnosisꎬduringtreatmentꎬandatrecurrence[J].PediatrBloodCancerꎬ2017ꎬ64(1):46 ̄56.[18]㊀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ꎬ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肿瘤外科学组.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ꎬ2015ꎬ36(1):3 ̄7.[19]㊀MarranoPꎬIrwinMSꎬThornerPS.HeterogeneityofMYCNampli ̄ficationinneuroblastomaatdiagnosisꎬtreatmentꎬrelapseꎬandmetastasis[J].GeneChromosomeCancerꎬ2017ꎬ56(1):28 ̄41. [20]㊀KerblRꎬUrbanCEꎬLacknerHꎬetal.Connatallocalizedneuro ̄blastoma.Thecasetodelaytreatment[J].Cancerꎬ1996ꎬ77(7):1395 ̄1401.[21]㊀NolanKꎬKattamuriCꎬLuedekeDMꎬetal.Structureofneuroblas ̄tomasuppressoroftumorigenicity1(NBL1):Insightsforthefunctionalvariabilityacross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antagonists[J].JBiolChemꎬ2015ꎬ290(8):4759 ̄4771. [22]㊀TavanaOꎬLiDWꎬDaiCꎬetal.HAUSPdeubiquitinatesandstabilizesN ̄Mycinneuroblastoma[J].NatMedꎬ2016ꎬ22(10):1180 ̄1186. [23]㊀AmbrosPFꎬAmbrosIMꎬBrodeurGMꎬetal.Internationalconsensusforneuroblastomamoleculardiagnostics:Reportfromtheinternationalneuroblastomariskgroup(INRG)biologycommittee[J].BritJCancerꎬ2009ꎬ100(9):1471 ̄1482.[24]㊀BeltranH.TheN ̄myconcogene:Maximizingitstargetsꎬregula ̄tionꎬandtherapeuticpotential[J].MolCancerResꎬ2014ꎬ12(6):815 ̄822.[25]㊀崔锡茂ꎬ董岿然ꎬ李凯ꎬ等.基于美国儿童肿瘤学组方案治疗68例神经母细胞瘤的中长期随访结局[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ꎬ2015ꎬ10(3):176 ̄181.[26]㊀MarisJMꎬGuoCꎬBlakeDꎬetal.Comprehensiveanalysisofchro ̄mosome1pdeletionsinneuroblastoma[J].MedPediatrOncolꎬ2001ꎬ36(1):32 ̄36.[27]㊀CaronHꎬSpiekerNꎬGodfriedMꎬetal.Chromosomebands1p35 ̄36containtwodistinctneuroblastomatumorsuppressorlociꎬoneofwhichisimprinted[J].GeneChromosomeCancꎬ2001ꎬ30(2):168 ̄174.[28]㊀VerissimoCSꎬMolenaarJJꎬFitzsimonsCPꎬetal.Neuroblastomatherapy:Whatisinthepipeline[J].EndocrRelatCancerꎬ2011ꎬ18(6):R213 ̄R231.[29]㊀NechelesTFꎬRausenARꎬKungFHꎬetal.Immunochemotherapyinadvancedneuroblastoma[J].Cancerꎬ1978ꎬ41(4):1282 ̄1288.[30]㊀GutierrezJCꎬCheungMCꎬZhugeYꎬetal.DoeschildrenᶄsoncologygrouphospitalmembershipimprovesurvivalforpatientswithneuroblastomaorWilmstumor?[J].PediatrBloodCancerꎬ2010ꎬ55(4):621 ̄628.[31]㊀ZhaYꎬDingEꎬYangLꎬetal.FunctionaldissectionofHOXDclustergenesinregulationofneuroblastomacellproliferationanddifferentiation[J].PLoSOneꎬ2012ꎬ7(8):e40728.[32]㊀HarrisonJꎬMyersMꎬRowenMꎬetal.Resultsofcombinationchemotherapyꎬsurgeryꎬandradiotherapyinchildrenwithneuro ̄blastoma[J].Cancerꎬ1974ꎬ34(3):485 ̄490.[33]㊀CunninghamSꎬBoydMꎬBrownMMꎬetal.Agenetherapyapproachtoenhancethetargetedradiotherapyofneuroblastoma[J].PediatrBloodCancerꎬ2000ꎬ35(6):708 ̄711.[34]㊀HalperinECꎬConstineLSꎬTarbellNJꎬetal.Pediatricradiationon ̄cology[M].5thed.Philadelphia:LippincottWilliamsandWilkinsꎬ2011:108 ̄136.[35]㊀吴晔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诊治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ꎬ2015ꎬ36(1):1 ̄2.[36]㊀GruppSAꎬPrakELꎬBoyerJꎬetal.AdoptivetransferofautologousTcellsimprovesT ̄cellrepertoirediversityandlong ̄termB ̄cellfunctioninpediatricpatientswithneuroblastoma[J].ClinCancerResꎬ2012ꎬ18(24):6732 ̄6741.[37]㊀SoniSꎬPaiVꎬGrossTGꎬetal.Busulfanandmelphalanasconsoli ̄dationtherapywith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 ̄plantationfollowingChildrenᶄsOncologyGroup(COG)inductionplatformforhigh ̄riskneuroblastoma:Earlyresultsfromasingleinstitution[J].PediatrTransplantꎬ2014ꎬ18(2):217 ̄220. [38]㊀ParsonsKꎬBernhardtBꎬStricklandB.Targetedimmunotherapyforhigh ̄riskneuroblastoma ̄ ̄theroleofmonoclonalantibodies[J].AnnPharmacotꎬ2013ꎬ47(2):210 ̄218.[39]㊀WillemsLꎬWaerMꎬBilliauAD.Thegraft ̄versus ̄neuroblastomaeffectof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ꎬareview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evidenceandaperspectiveonmecha ̄nisms[J].PediatrBloodCancerꎬ2015ꎬ61(12):2151 ̄2157. [40]㊀陈吉ꎬ黄磊ꎬ易军.神经母细胞瘤分子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ꎬ2018ꎬ39(5):397 ̄400.[41]㊀OehmeIꎬLodriniMꎬBradyNRꎬetal.Histonedeacetylase10 ̄promotedautophagyasadruggablepointofinterferencetoimprovethetreatmentresponseofadvancedneuroblastomas[J].Autophagyꎬ2013ꎬ9(12):2163 ̄2165.[42]㊀KreissmanSGꎬSeegerRCꎬMatthayKKꎬetal.Purgedversusnon ̄purgedperipheralbloodstem ̄celltransplantationforhigh ̄riskneuroblastoma(COGA3973):Arandomisedphase3trial[J].LancetOncolꎬ2013ꎬ14(10):999 ̄1008.收稿日期:2019 ̄07 ̄19㊀修回日期:2019 ̄09 ̄22㊀编辑:辛欣。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
孙晓非;夏云飞;陈忠平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年(卷),期】2007(5)4
【摘要】儿童脑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由一组异质性的疾病组成.其中髓母细胞瘤,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SPNET)和原发中枢生殖细胞瘤(CNS GCT)是最常见的儿童青少年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这些胚胎源性肿瘤对放疗化疗较敏感,手术联合放疗和化疗是标准的治疗.然而,全中枢放疗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和内分泌功能异常.国外已进行大量的联合化疗减少放疗剂量方面的临床研究.本文主要是复习有关儿童髓母细胞瘤、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和原发中枢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研究及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总页数】6页(P223-228)
【作者】孙晓非;夏云飞;陈忠平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广东,广州,51006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射治疗科,广东,广州,51006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广东,广
州,51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J], 陈宗波
2.儿童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J], 胡文全;杨志强
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与治疗进展 [J], 刘雪;孔灵玲;孟祥哲;赵琪雯
4.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J], 王俊华;张玉琪
5.miRNAs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J], 马小军;刘尚禹(综述);张祎年;潘亚文(审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儿童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过去的 40 年,儿童肿瘤的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每年的死亡病例仍不在少数,肿瘤复发和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是主要原因。
因此,对于难治和复发的恶性肿瘤,开展免疫治疗不失为一挽救性策略。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进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使之成为颇具前景的治疗儿童肿瘤的选择。
近期徐晓军等在中华儿科杂志发表文章将近年来该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肿瘤抗原,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针对 CD20 的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通过 CD20 单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儿童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的 3 年无事件生存率 (EFS) 可达到 95%,显示出此类药物的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目前针对儿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正在研发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单克隆抗体包括抗 CD19、抗 CD22、抗 CD25、抗CD30、抗 CD33、抗 CD45、抗 CD52 单抗以及抗 CD3/CD19 双抗等。
CD19 是治疗 B 系肿瘤的重要靶点。
ALL 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输注 CD19 单抗可明显降低肿瘤负荷,反应率在 50% 以上,且患儿耐受性良好。
抗 CD3/CD19 双抗 blinatumomab 是将抗 CD3 和抗 CD19 的单链抗体偶联,从而使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 (CTL) 和 CD19+ 的靶细胞通过该介质迅速连接到一起,让 CTL 发挥杀伤作用。
成人 NHL 和 ALL 患者对 blinatumomab 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可以达到 75% 以上的疾病缓解率。
儿童方面,有病例报道 blinatumomab 的治疗可以使 ALL 移植后的复发病例获得完全缓解。
而一项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表明,骨髓复发的ALL 患儿通过1-5 个疗程blinatumomab 的治疗,47% 的骨髓复发病例可以达到骨髓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缓解。
儿童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

儿童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引言:儿童肿瘤是指在儿童和青少年期间发生的恶性肿瘤。
这种特殊类型的癌症需要更加细致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因为儿童健康的保障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儿童肿瘤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本文将探讨儿童肿瘤诊断与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并处理儿童肿瘤。
一、早期筛查和诊断在以往,早期筛查和诊断是一个严峻挑战。
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方面技术的发展,早期筛查已经成为可能。
例如,某些基因突变可以被检测出来,并且可以通过体液样本进行非侵入性测试。
这种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风险以及对目标治疗方法的选择。
同时,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MRI和CT扫描等也能给医生提供更详细的肿瘤信息,为更准确的诊断奠定基础。
二、靶向治疗针对儿童肿瘤特点以及个体化治疗需求,靶向治疗是一个重要领域。
传统的化疗药物可能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但靶向治疗能够更加精准地攻击癌细胞,减少对健康细胞的伤害。
近年来,许多针对特定突变或染色体改变的靶向治疗药物已经被开发出来,并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很大的希望。
这些新型药物有助于提高肿瘤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三、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其原理是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目前已有一些用于儿童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获得批准。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和PD-L1抗体。
这些药物通过解除癌细胞和免疫系统之间的抑制作用,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治愈率。
四、化学预防除了治疗手段外,化学预防也是儿童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些潜在致癌因素如暴露于辐射、化学物质等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或特定药物应用来降低儿童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
例如,在接受放射治疗前或后给予适当的药物可以有效减少后续肿瘤发生的风险。
结论:随着医学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儿童肿瘤诊断与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尤文氏肉瘤家族
尤文氏肉瘤家族(Ewing family of tumors,EFT): 骨尤文氏肉瘤 (ETB) 骨外尤文氏肉瘤 (EOE)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PNET ) Askin’s tumor (PNET of the chest wall)。 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 组织培养提示这些细胞来源于相同的原始干细胞。 临床研究显示对相同化疗方案疗效相同。
A Phase I/II Study of PF-02341066, an Oral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of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 and c-Met, in Children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Solid Tumors, Primary CNS Tumors, an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1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1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1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13
29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尤文氏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好发青少年,占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的4%。 男:女 1.1:1 骨或软组织肿块,椎旁肿块。 局限期患者单纯局部治疗(手术/放疗)5年 生存率<20%。手术/放疗联合化疗5年总生存率70% 治疗原则:综合治疗(化疗+手术+放疗) 标准化疗方案 美国:CAV/IE方案 欧洲:VIDE方案 晚期患者预后差。
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儿童肿瘤治愈率
采用现代标准综合治疗,大约2/3的儿童恶性 肿瘤可获得治愈,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治愈率可 达70-80%, 大部分儿童实体肿瘤采用积极综合治疗也可 获得60% 以上的5年生存率,疗效明显优于成 人恶性肿瘤。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成人和儿童骨和软组织肉瘤疗效比较
27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尤文氏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瘤 (Ewing’Sarcoma /PNET)
28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Cancer. 2007 Jul 1;110(1):179-85.
7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8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9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2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美罗华在儿童初治B-NHL中的应用
Safety, kinetics, and outcome following rituximab (R)
in combination with FAB chemotherap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stage III/IV (Group B) and BM/CNS (Group C) mature B-NHL: A 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report. 2010年ASCO 9536
2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美罗华在儿童初治B-NHL中的应用
研究结论: 1.利妥昔单抗(R)可安全与FAB化疗方案联 合应用; 2.儿童患者R的峰值、最低值和半衰期与成 人相似。 3.儿童青少年晚期成熟B-NHL患者积极治疗 有很好的长期EFS和OS。
4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儿童肿瘤 淋巴瘤 尤文氏肉瘤/PNET 横纹肌肉瘤
5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
儿童青少年HD的诊断和临床分期与成人相似。 已充分发育的青少年HD治疗策略和方案与成人相似。 化疗是儿童HD首选的初始治疗。 放疗采用低剂量(15-25Gy)侵犯野放疗。 生存率达80%以上 现代治疗策略是根据危险因素选择不同方案和化疗疗 程。尽可能降低治疗所致的长期毒性。
15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方案与成人NHL不同,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 BFM-急淋方案,生存率80%以上。
伯基特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BFM-90/95方案,生存率80%以上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 BFM-90方案,生存率70%以上 (较少用CHOP方案)
24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儿童青少年软组织肉瘤 尤文氏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瘤 横纹肌肉瘤
25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软组织肉瘤发生率
26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靶向药物治疗
口服ALK抑制剂-PF-02341066是一种双MET/ALK抑制 剂,可明显抑制具有ALK重组、突变或扩增的间变大 细胞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生长。 目前美国NCI正在复发难治的儿童实体瘤和间变大细 胞淋巴瘤患者中进行Ⅰ/Ⅱ多中心临床试验。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2008年WHO淋巴瘤分类
1、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1-2%)
罕见亚型,缺乏BCL-2/IGH异位。局限型(1/2期) 和组织上高分化,发生在扁桃体、鼻咽、胃肠道和 睾丸。预后良好。不需要强烈化疗。观察或CHOP? 未有明确。
2、儿童型结节性边缘区淋巴瘤
MZL免疫表型和基因水平呈单克隆表现,常表现为 明显滤泡增生,有时难与儿童FL鉴别。很少出现疾 病进展。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1期,男孩多见,保 守治疗复发率低。
18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2008年WHO淋巴瘤分类
3、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的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 (1)很高侵袭性,生存期数周至数月。 (2)常伴有嗜血综合症 (3)常伴有急慢性EBV病毒感染 (4) EBV+T细胞克隆增生
N Engl J Med 2003;348:694-701.
3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增加剂量强度研究
Dose-Intensified Compared With Standard Chemotherapy for Nonmetastatic Ewing Sarcoma Family of Tumors: A 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Study。
3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Ewing’s Sarcoma/PNET 两种方案生存率比较
EFS:69% 局限期-CAV/IE方案交替
EFS:54% 局限期-CAAV方案
EFS:22% 转移患者-CAAV方案和CAV/IE方案生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14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儿童青少年NHL 年龄范围: 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 生存率:发达国家:5年EFS>8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70% 病理组织类型明显与成人不同,主要类型: 淋巴母细胞型(30%); 伯基特淋巴瘤(40%) 弥漫大B细胞型(20%);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0%) 临床分期(St Jude分期系统)与成人NHL不同
4、牛痘水疱样淋巴瘤
慢性迁延性临床疾病,常在冬季出现症状缓解。 有可能在成人期自行缓解,也可进展成为更广泛 或侵袭性疾病
19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儿童青少年淋巴瘤
现代标准治疗生存率明显改善。已达到平台期。
目前国外研究重点是按危险因素分层治疗,降低低 危患者治疗所致的长期毒性。加强高危患者的治疗 强度和应用靶向药物改善难治复发患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16
2008年WHO淋巴瘤分类
新增加以年龄为重要特征的命名 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 儿童型结节性边缘区淋巴瘤 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的T细胞淋巴增生性 疾病 牛痘水疱样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