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教学提纲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知识点一:概念诠释记叙文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我们常说的人物描写角度主要是正侧反(虚实)。
描写景物的角度较多:感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静;上下远近;俯仰平眺;虚实;点面;形声色等等。
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行动等方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出色的正面描写摹形传神,细致入微,所以很多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也叫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是指不直接呈现所描写的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分为以人衬人和以景(物)衬人。
《列子》中有这么个故事:薛谭拜秦青为师学唱歌,未学到家而自以为了不得了,“遂辞归”。
秦青“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秦青的唱技如何精湛,而是从他的“悲歌”能使林木动容,使飘浮的白云停息欣赏的角度来进行侧面烘托。
林、云本无灵性,然“悲歌”却能“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显得有人情”(朱光潜语)了。
试想,如果没有高超的唱技,“悲歌”何以如此感天地、泣林木?【注意】诗歌中无论写景还是写人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写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诗人没有直接描绘战争的场面,而是通过侧面的描写或渲染来表现,使全诗显得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知识点二:方法引领1、正面描写:要刻画出人物的特征,突出人物个性,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等,从这些细节处去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作文指导教案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英文回答:Direct vs. Indirect Characterization: A Writing Guide.Direct Characterization.Reveals a character'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ppearance through explicit descriptions.The narrator or another character tells the reader directly what the character is like.Examples: "He was a tall, handsome man with dark hair and piercing blue eyes." "She was kind and compassionate, with a big heart and a gentle smile."Indirect Characterization.Implies a character's personality, traits, andappearance through their actions, dialogue, thought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The reader infers the character's traits from their behavior and interactions.Examples: "He always put others before himself, even if it meant sacrificing his own needs." "She had a sharp wit and a sarcastic tongue, but she was also loyal to her friend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Characterization.Direct Characterization:Advantages:Provides clear and concise information about a character's traits.Saves time and space in storytelling.Disadvantages:Can be less engaging and less subtle.May leave less room for reader interpretation.Indirect Characterization:Advantages:Allows the reader to infer a character's traits and motivations.Creates a more complex and engaging character.Allows the reader to become more involved in the story.Disadvantages:Can be more time-consuming and difficult to write.May leave the reader with un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the character.When to Use Direct and Indirect Characterization.The choice between direct and indirect characterization depends on the following factors:Storytelling style: Direct characterization is more often used in expository writing, while indirect characterization is common in fiction.Character complexity: Direct characterization is suitable for simpler characters, while indirect characterization is better for complex characters.Pacing: Direct characterization can speed up storytelling, while indirect characterization can slow it down.Example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Characterization inLiterature.Direct Characterization:"Emma Woodhouse, handsome, clever, and rich, with a comfortable home and happy disposition, seemed to unite some of the best blessings of existence." (Jane Austen, "Emma")。
第八课时 正面侧面描写

第八课时——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训练目标:理解正面侧面描写的概念,学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训练过程:一、示例——他山之石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金丝八宝攒珠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二、讨论——众说纷纭话题:这段文字都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的?通过描写,把王熙凤美丽尊贵、使权弄势、张狂放肆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点拨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一)了解概念: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动作、神态作直接的描绘。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衬托法。
侧面描写好处: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侧面描写有利于烘托人物形象。
(二)侧面描写的分类:正衬: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
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蝉噪”写林静,以“鸟鸣”写山幽,以动写静,以动显静,化运为静,越发描绘出山林的幽静。
)(三)常用的侧面描写方法:1、以人衬人。
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
如:《母亲的回忆》在写母亲勤劳的美德时:“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显然,母亲的勤劳影响了“我”,使“我”渐渐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写“我”并不是侧重点,侧重点是表现母亲的勤劳,这是以写“我”而达到间接写母亲目的的一种侧面描写方式,换句话说,写“我”的行为恰恰是为了衬托母亲勤劳的品质。
侧面描写场面描写等教学提纲

侧面描写场面描写等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侧面描写很多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喜欢。
侧面描写的具体方法(1)以旁面写正面,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例如《陌上桑》,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后的表现,生动而巧妙地烘托了罗敷的美貌;(2)以对面写正面。
如《社戏》中写“我”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我”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员的脸在自己眼中变得模糊了来表现;(3)以反面写正面。
如用敌人的愚蠢来突出革命者的机智。
附:陌上桑(选段)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侧面描写的艺术魅力一、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陌上桑》为表现采桑女罗敷的美貌,作者先运用了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对罗敷进行正面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这里着力描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精致、发型的美观、耳环的珍贵、衣着的艳丽,极言她容貌的美丽。
如果仅采用这样的正面描写,仍有些概念化,缺少形象感和艺术表现力,不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接下来作者运用了传神的侧面描写,使得罗敷的美貌得以充分的表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五种表达方式教学提纲

▪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 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 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 于模仿。”《我的老师》
▪ 寓情于景: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 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 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 来了。
▪ 正面描写:对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 心事件进行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 画人物、表现主题。(也叫直接描写)
▪ 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 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 事件更鲜明突出。(也叫间接描写)
▪ (五)、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 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 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 表现手法。
▪
▪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 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 意见。
▪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 ▪ (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
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 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
▪ 例:
▪ 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 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自然环境的作用
▪ 一、渲染故事气氛 ▪ 二、烘托人物形象 ▪ 三、推动情节发展 ▪ 四、暗示社会环境 ▪ 五、深化作品主题
▪ 场面描写:同一时间、地点、 众多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 要有特定的场合气氛。
▪ 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 行动或对细小的景物片断的描 写。
▪ 3、从表现手法上分类:正面描写和侧 面描写。
▪ 一、 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 明、议论、描写、抒情。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作文指导教案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英文回答:Positive Description:I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saw her, she had a warm smile on her face and a twinkle in her eye. Her positive energy was contagious, and it made everyone around her feel happy and at ease. She always looked for the good in people and situations, and her optimism was truly inspiring. She had a way of making even the most mundane tasks seem enjoyable, and her enthusiasm was truly infectious.Side Description:However, there were times when her positivity seemed a bit overwhelming. It was as if she was always trying to put a positive spin on everything, even when it wasn't necessary. This could come across as a bit insincere at times, and it made me wonder if she was truly being genuineor just putting on a front. It was also a bit exhausting to always be around someone who was so relentlessly positive, as it didn't leave much room for acknowledging the more difficult or negative aspects of life.中文回答:正面描写: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时,她脸上挂着温暖的微笑,眼中闪烁着一丝光芒。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教案

正⾯描写侧⾯描写教案⼀、常见的表达⽅式有哪些?(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描写的定义:就是⽤⽣动形象的语⾔,把⼈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般记叙⽂和⽂学写作常⽤的表达⽅式。
(⼆)描写的作⽤:是再现⾃然景⾊、事物情状,描绘⼈物的形貌及内⼼世界,使⼈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
三)描写的技巧((1)、仔细观察,抓与众不同的⽅⾯,突出特点。
(2)、抓住“五官”特点,写出⼈物⾯部特征。
(3)、注意⾝材体型、服饰打扮,体现⼈物个性。
(4)、区分性别和年龄差异,⽤词准确。
(5)、注意⽣活经历,符合⼈物⾝份。
(6)、注意经常习惯的动作神态。
(7)、表现喜怒哀乐,和神情变化。
(8)、抓重点,不可蜻蜓点⽔,⾯⾯俱到。
(9)、可以⽤⽐喻、夸张,联想等修辞⼿法。
(10)、要有顺序。
(四)描写的要求1、有序。
描写时应按⼀定的顺序来写,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都⾏。
如果写了眼睛,接着写头发,⼜写嘴巴,再写眉⽑,尔后写⿐⼦——这种描写不管写得多好,它给⼈的感觉是⼀⽚混乱。
2、和谐。
这要求所写的外貌符合⼈物⾝份、年龄、性别、国别、职业。
⽐如⼀位考⽣在写其中⼀个⼩姑娘的眼睛时,这样写道:那清波微漾的眼睛顾盼⽣辉。
望你⼀眼,便有万千情种。
可以说,这个眼睛写得很美,但是如果这样来写⼀个⼩姑娘这是不合适的。
3、要研究⼈物性格。
⽐如90年⾼考题,⾸先要仔细研读材料,从中分析⼈物性格特征:第⼀位好动任性,看问题简单⽚⾯;第⼆位⽂静懂规矩,能全⾯地看问题。
分析出⼈物性格特征,描写外貌时就显现这些性格特征。
4、抓住关键、特征鲜明。
这要求抓住最能揭⽰⼈物内⼼世界、反映时代特点或者能区别与其他⼈物的独有的外貌特征。
鲁迅先⽣的⼩说《祝福》就是⼀个很好的例⼦。
⽂章主只有那眼睛“祥林嫂沦为乞丐:要写了主⼈公祥林嫂的眼睛。
.间或⼀轮,还可以表⽰她是⼀个活物。
”祥林嫂初到鲁家:“只是顺着眼,不开⼀句⼝。
”再到鲁家:“顺着眼,眼⾓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一是通过众宾客的反应来烘托 二是通过道具的简单来烘托;
作用:烘托出口技表演者 技艺之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这段文字通过对鱼儿、日光的描写侧面烘托出潭水的 清澈。
总结:
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区别: 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等)直接进行描
学以致用,才情展示:
生活中,总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 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 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 ,激起你生命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 可能会舌尖甜甜,嘴角翘翘,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 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丝酸涩或刺痛,难以自抑地, 想哭。那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你长大了!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记叙文。 要求:①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②巧妙运用侧 面描写、烘云托月的手法;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诗中没有出现一个“美”字,却将罗敷的美表达
到极致,这种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今天这节 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并运用这种描写方法——侧面描 写,烘云托月。
烘云托月
训练目标: 1.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区别,理解侧 面描写的作用。 2.掌握侧面描写的方法,合理运用侧面描写 。
总结:
第1段是以物衬物,以蜂之闹、蝶之舞侧面烘托春花的 艳丽;
第2段是以人衬人,以茶花女在剧场出现时周围人物的 反应来侧面烘托茶花女“惊人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学案)班别:姓名:【概念诠释】记叙文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我们常说的人物描写角度主要是正侧反(虚实)。
描写景物的角度较多:感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静;上下远近;俯仰平眺;虚实;点面;形声色等等。
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行动等方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出色的正面描写摹形传神,细致入微,所以很多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也叫细节描写。
(上学期学过)侧面描写是指不直接呈现所描写的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分为以人衬人和以景(物)衬人。
《列子》中有这么个故事:薛谭拜秦青为师学唱歌,未学到家而自以为了不得了,“遂辞归”。
秦青“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秦青的唱技如何精湛,而是从他的“悲歌”能使林木动容,使飘浮的白云停息欣赏的角度来进行侧面烘托。
林、云本无灵性,然“悲歌”却能“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显得有人情”(朱光潜语)了。
试想,如果没有高超的唱技,“悲歌”何以如此感天地、泣林木?注意:诗歌中无论写景还是写人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写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诗人没有直接描绘战争的场面,而是通过侧面的描写或渲染来表现,使全诗显得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其实,换个角度分析,又有实写虚写、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之说。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照”是静景,“清泉流”是动景,两句动静结合,描画出一幅恬静优美的月夜图。
另外还有细描、白描、细节描写等。
此点在此稍作提示,诗歌复习中还要重点突破。
【方法引领】1、正面描写。
要刻画出人物的特征,突出人物个性,从而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
2、侧面描写(1)确定好自己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能喧宾夺主地过多使用侧面描写。
(2)侧面描写的事物要选择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
注意:适当的侧面描写,能起到很多作用,但它毕竟是辅助手段,要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完美的人物刻画【片段赏析】重点赏析侧面描写。
1、以人衬人①、《陌上桑》写罗敷: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分析:前半段为正面描写,后半段诗中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
这种方法属于以人衬人②《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写白妞演唱:黑妞儿唱完之后,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
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
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
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
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
分析:本节通过听者的谈论与评价,烘托出白妞儿的唱艺水平之高。
③《口技》中,为了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就成功地使用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当艺人摹仿发生大火的情景时,观众的反应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分析:这是以观众的反应衬托口技的高超,这是以人衬人,是正衬;当演出结束时,写舞台上的布置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里是以道具的简陋反衬口技的高超,这是以物衬人,是反衬。
2、以景(物)衬人①白居易的《琵琶行》在使用动作、神态和比喻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精彩弹奏后,再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
正侧结合,有力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复杂心情,为作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古感叹做了铺垫。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描写音乐表现人物心情的杰作,化无形为有形,正面侧面结合,有力表现了演奏人的高超技艺和人物心情。
所不同的是前者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中通过描写听众感受表现乐声美妙,而后者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时通过描写音乐效果表现乐声动人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通过描写江南水乡清新优美的图景,通过原本静止的景物飞驰来衬托船行疾速,从而烘托出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悦而迫切的心情。
③“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作者用优美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水生嫂愉悦的心情和高洁的品质,同时为下文情节的铺展做好铺垫。
【课堂练笔】“一个雨夜,母亲去参加我校举办的家长会去了,墙上的时钟已走过八点,母亲快回来了……”请大家展开想象,塑造在特定情况下我的形象,要求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150字左右。
读一读二、风这一年,春天来的较早。
在我满月的前几天,北京已经刮过两三次大风。
是的,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
在那年月,人们只知道砍树,不晓得栽树,慢慢的山成了秃山,地成了光地。
从前,就连我们的小小的坟地上也有三五株柏树,可是到我父亲这一辈,这已经变为传说了。
北边的秃山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北京的城墙,虽然那么坚厚,也挡不住它。
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青天变成黄天,降落着黄沙。
地上,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齐得意地飞向天空。
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
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
风来了,铺户外的冲天牌楼唧唧吱吱地乱响,布幌子吹碎,带来不知多少里外的马嘶牛鸣。
大树把梢头低得不能再低,干枝子与干槐豆纷纷降落,树杈上的鸦巢七零八散。
甬路与便道上所有的灰土似乎都飞起来,对面不见人。
不能不出门的人们,像鱼在惊涛骇浪中挣扎,顺着风走的身不自主地向前飞奔;逆着风走的两腿向前,而身子后退。
他们的身上、脸上落满了黑土,像刚由地下钻出来;发红的眼睛不断流出泪来,给鼻子两旁冲出两条小泥沟。
那在屋中的苦人们,觉得山墙在摇动,屋瓦被揭开,不知哪一会儿就连房带人一齐被刮到什么地方去。
风从四面八方吹进来,把一点点暖气都排挤出去,水缸里白天就冻了冰。
桌上、炕上,落满了腥臭的灰土,连正在熬开了的豆汁,也中间翻着白浪,而锅边上是黑黑的一圈。
一会儿,风从高空呼啸而去;一会儿,又擦着地皮袭来,撞击着院墙,呼隆呼隆地乱响,把院中的破纸与干草叶儿刮得不知上哪里去才好。
一阵风过去,大家一齐吐一口气,心由高处落回原位。
可是,风又来了,使人感到眩晕。
天、地,连皇城的红墙与金銮宝殿似乎都在颤抖。
太阳失去光彩,北京变成任凭飞沙走石横行无忌的场所。
狂风怕日落,大家都盼着那不像样子的太阳及早落下去。
傍晚,果然静寂下来。
大树的枝条又都直起来,虽然还时时轻摆,可显着轻松高兴。
院里比刚刚扫过还更干净,破纸什么的都不知去向,只偶然有那么一两片藏在墙角里。
窗楞上堆着些小小的坟头儿,土极干极细。
窗台上这里厚些,那里薄些,堆着一片片的浅黄色细土,像沙滩在水退之后,留下水溜的痕迹。
大家心中安定了一些,都盼望明天没有一点儿风。
可是,谁知道准怎么样呢!那时候,没有天气预报啊。
要不怎么说,我的福气不小呢!我满月的那一天,不但没有风,而且青天上来了北归较早的大雁。
虽然是不多的几只,可是清亮的鸣声使大家都跑到院中,抬着头指指点点,并且念道着:“七九河开,八九雁来”,都很兴奋。
大家也附带着发现,台阶的砖缝里露出一小丛嫩绿的香蒿叶儿来。
!无风的时候感到春天来临。
阅读提问:从文中找出侧面描写的句子,说说写出了风的什么特点。
附: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描绘了旧北京春天刮风的情景。
原本无形的风在作者笔下却能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首先,以“物”写风。
狂风袭来,黄沙乱飞,“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起飞向天空。
大树低头,枯枝降落,树上的鸟巢被刮得“七零八散”。
这里作者没有直接说出“风大”二字,但我们是能从侧面描写之中感受到风力之大的。
其次,以“人”写风。
“不能不出门的人们,像鱼在惊涛骇浪中挣扎,顺着风走的身不自主地向前飞奔;逆着风走的两腿向前,而身子后退。
”这是多么大的风,大得人们连自己的行动都不能控制了。
人们“觉得山墙在摇动,屋瓦被揭开,不知哪一会儿就连房带人一齐被刮到什么地方去”。
“一阵风过去,大家一齐吐一口气,心由高处落回原位。
”可见风力之猛。
写一写:《留在记忆深处的那个他(她)》,要求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并划出侧面描写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