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精准农业中应用的研究_向俊霖
面向北斗卫星的精准农业技术研究

面向北斗卫星的精准农业技术研究农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的基础产业。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农业技术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随着北斗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向北斗卫星的精准农业技术研究成为了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一、北斗卫星技术的介绍北斗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一款卫星系统,主要包括导航卫星和地球站组成,可以实现全球定位导航服务,是世界上五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北斗卫星系统的全球星座方案是由35颗卫星组成,其中5颗碎片卫星。
北斗系统在提供定位导航服务的同时,还能提供短消息传输、精准时间服务等服务。
二、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精准农业技术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集、分析和处理农业生产中的各类数据,以优化农业生产管理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技术。
在传统农业中,由于观测方式和手段都比较有限,农业生产难以精准计划和管理,而这种技术的出现,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
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但是在近几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精准农业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主要发展为四个方面:1.土壤肥力的精准测定通过采集各类数据,如土壤温度、湿度、养分含量等,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存在草害、虫害、病害等方面的问题。
将这些数据用于农业生产组织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精准测量针对农业生产中各类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精准测量技术可以让数据采集、分析结果更加精确。
它可以利用精准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类数据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收集数据的同时提高精确度,使得农业生产组织和管理更加精细化。
3.精准种植技术通过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气象、土壤、植物生理和生化等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准确预测各种天气和环境离奇情况对植物的影响,利用这些预测结果进行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决策。
4.智能化农机的发展随着各类农作物生长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农机设备需要更加智能化,这些智能化农机需要能够定位、导航和监控农业生产中的农机作业和货物运输等方面的信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监测。
北斗导航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北斗导航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北斗导航系统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全球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其应用范围涵盖了交通运输、物流配送、公共安全、资源勘探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对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北斗导航在农业中的应用状况1.定位技术的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可以通过定位技术精准地确定农田的地理位置,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精准农业中,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定位技术,可以测量和记录农田的种植信息,并将其与其他数据进行整合,为土地的管理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
2.农机智能化北斗导航系统可应用在农机智能化领域,利用其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务与地形图像,可以实现农机自主导航,智能控制和优化操作。
通过加装北斗终端设备,便可使得农机具有智能化的运行能力,在农业生产中较大地减少劳力和成本。
3.精准施肥北斗导航系统可以配合其他技术手段,实现精准施肥系统。
精准施肥的核心方法是获取农田的基础信息,通过系统精确计算所需的施肥量,然后将该信息传输至机具上进行施肥,以节约用量,提高利用效率。
三、北斗导航如何助力农业现代化1.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种植、浇灌、施肥等关键环节的精准度,进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人均生产力。
此外,通过农业物联网系统协同作业,使得农业的生产过程更加扁平,提高协同创新的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随着北斗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都进行了大幅提升,这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由于智能化机器和设备的使用,使得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牌越来越丰富,这也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能更好地解决资源和环境可持续问题,而且在大面积的精细化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也能更好地解决。
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应用这项技术,农业生产也不例外。
在农业生产中,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农田和作物,实现精准农业,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首先,卫星导航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农田。
通过使用卫星导航技术,农民可以获得准确的空间数据,包括土地坡度、土壤质量、光照和水分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精准农业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农民决定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农田。
例如,如果土壤质量较差,农民可以在该地区种植适应性更强的作物,以提高作物生产率。
其次,卫星导航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作物。
通过使用卫星导航技术,农民可以获取有关其作物生长条件的实时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气温、湿度、光照和降雨量等因素。
利用这些信息,农民可以精确地决定何时进行灌溉、肥料施用和除草等操作,以保持作物的最佳生长状态。
更进一步地说,卫星导航技术还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预测作物的产量。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如作物生长速度、成熟时间等,农民可以预测作物的产量。
这样,农民可以更好地规划其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从而提高其收益。
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土地测量、精确喷洒等。
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农民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和位置,并进行测绘。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规划种植和灌溉计划。
同时,在精确喷洒方面,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可以精确计算农药和肥料的用量和喷洒位置,以提高喷洒效率和作物质量。
总之,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极具前景。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农田、作物和灌溉计划,从而实现精准农业。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研究和推广卫星导航技术,以帮助农民提高其生产效率和保证食品安全。
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精准种植中的应用

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精准种植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农业精准种植成为卫星导航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使得农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首先,卫星导航技术在农田规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农民们可以获取到地形图、土壤质量分布图、降雨量分布图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农田规划来说至关重要。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质量和降雨量等因素,在不同区域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并在不同的区域进行适度的调整。
这样就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其次,卫星导航技术在种植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种植方式中,由于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和不准确性,会导致种植的效果不佳。
而通过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农民们可以在种植过程中对农机进行精准导航,保证行进的准确性。
此外,卫星导航技术还可以通过监测土壤湿度、农作物生长状况等参数,为农民们提供种植建议和决策支持。
这些都能够帮助农民们更加有效地管理农田,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另外,卫星导航技术还可以在农田灌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农民们往往会过度或者不足地进行灌溉,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而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农民们可以精确了解到每一块农田的水分含量,并根据土壤湿度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卫星导航技术还可以帮助农民们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通过卫星图像的分析,农民们可以及时发现到农田中可能存在的病虫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还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
综上所述,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精准种植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卫星导航技术,农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这不仅对于农民们来说是一种福音,也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供应能力,从而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北斗导航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北斗导航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应用已经渐渐渗透至农业领域,北斗导航系统就是农业科技领域内一项十分重要的创新成果。
北斗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其在农业领域内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从北斗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北斗导航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对北斗导航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第一部分:北斗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由多颗卫星、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接收终端三个部分共同组成的。
北斗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卫星信号遥测技术,将位于地面的用户终端与导航卫星之间的距离信息,加以处理,从而实现测量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
北斗导航系统的原理可以说是类似于GPS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在北斗导航系统中,卫星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通信技术所发射的信号来向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服务的。
第二部分:北斗导航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农机导航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通常会根据经验和直觉来掌握农机的运行路线,这种方式存在着较大的误差。
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农机运行的实时监控和运行轨迹的记录,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和精度。
同时,随着北斗导航系统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农机的应用将会逐渐普及,这样可以更加依赖轨迹记录信息,提高作业的精度和效率。
2. 种植管理种植管理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来实现更加精准的农村居民甚至更远距离的农场和土地管理。
北斗导航技术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科学的决策方法,农业工作者可以根据北斗导航系统的信息来更加科学地制定种植计划,实现更流行的作物种植,并对种植过程进行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分析和保存。
3. 灌溉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还可以进行灌溉水管的定位,北斗导航技术可以令灌溉设备自动绘制出作物的地形图,并且设定相应的灌溉计划。
同时,北斗导航系统还能够帮助测量灌溉设施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灌溉理论计算和实测数据之间存在的误差,进而精确计算出所需要的水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分析作者:王春红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2022年第04期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林业发展应用分析我国具有丰富多样的林业资源。
在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GPS 卫星导航系统信号不可避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对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了林业工作的开展。
在此情况下,引入并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开展林业作业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不仅可以提高监测精度,而且还可以提升林业作业效率。
因此,文章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述,首先应当正确而全面地认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是继GPS 和GLONASS 系统后世界上第三个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包括空间段、用户段和地面段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为用户提供高精度与全范围的定位、授时以及导航功能。
在我国林业、农业、工业、矿产勘探行业等众多行业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服务面主要包括环境普查以及勘探测量等,在降低相关工作开展的时间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保障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仅降低了我国社会以及国防对于外国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性,同时提高了我国的信息安全水平。
在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1)开放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建设、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向全世界开放,能够为全世界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2)自主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研发必须遵循独立自主的原则,从而切实保障我国国家安全,并能够独立服务于全球用户;(3)渐进性。
实际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研发不是一蹴而就,应当逐渐逐步完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高其整体性能与服务水平;(4)兼容性。
兼容性是指在进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其可以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兼容和相互操作,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卫星导航服务。
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精确管理中的应用

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精确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领域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正逐渐被农业界所应用,为农业精确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重点探讨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精确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首先,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精确管理中的主要应用是农业机械的自动导航。
通过利用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功能,农业机械可以实现自动导航,提高农田作业的精确度和效率。
例如,在种植作物的过程中,农民可以使用卫星导航系统将种子和农药进行精确喷洒,避免浪费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另外,卫星导航系统还可以通过自动导航功能,使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过程中自动避障,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精确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土壤和作物监测。
利用卫星导航系统的遥感技术,农民可以准确监测土壤的质量和作物的生长情况。
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收集的数据,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到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有针对性地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卫星导航系统还能够监测作物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减少病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精确管理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优势。
首先,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高农田作业的精确度和效率。
传统的手工操作容易出现误差,而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导航,避免误差的发生。
此外,卫星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帮助农民进行及时决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通过精确喷洒农药和合理施肥,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还可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自动导航的农业机械可以代替部分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
然而,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精确管理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卫星导航系统的成本较高,对农民来说可能需要较大的投资。
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农户来说,买不起这些昂贵的设备,难以享受到卫星导航系统带来的好处。
北斗导航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析

简单 。分析北斗一号卫 星系统 的测 试结果可发现 ,北斗导航 系 统可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较为稳定 、 准确 的定位服务 , 并可通过较简短 的报文形式实现授时服务 和通信 。在第二代北 斗导航系统建设时期 ,先后发射 了 4颗北斗卫星 ,北斗卫星的 发射完善 了我 国卫星导航 系统 , 使定位更为准确 、 兼容性更 强 、 抗干扰能力更强 、定位 区域更广 , 并 完成 了对 亚太地 区的覆 盖 , 已基本 可满 足我 国经济发展 、国防等众多领域的需要 。根据我 国卫星导航 系统 的建设 规划 , 预计到 2 0 2 0年前 后 , 北斗导航 系 统将拥 有约 3 5 颗卫 星 ,最终 实现对全球范 围的覆 盖。 2 北斗导航 系统在我国农业领域 中的应用 北斗导航系统是拥有 我国 自主知识产权 的卫 星导航 系统。 随着二代导航 系统 的应用和普及 ,在我 国周边地 区实现定位服 务 已成为可 能。此外 ,北 斗卫星为我 国农业 的发 展提供 了重要 的技术支撑 。 2 . 1 北斗 导航 系统 在农 业领域应 用的优 势 北 斗卫 星导航系统在我 国农业 领域 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以 下 2点 :①具有较强 的信号覆盖能力 。北斗系统特有 的星座分 布使北斗卫星更 多的在东 经 8 4 。 一1 6 0 。 的区域 内分布 。随着 二 代北斗系统建设 的逐渐 深入 ,北斗系统在我 国各 区域 定位 服 务 中将进一步体现其优越性 。北斗系统在复杂地形和环境条件
科技 与刨 新 I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I n n o v a t i o n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6 8 3 5( 2 0 1 5 )1 3—0 1 0 2~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earch on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in the application ofprecision agricultureJunlin Xiang 1, Chengjun Guo 21.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17312.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17311. xiangjl666@Abstract: Precision agriculture is a modern agricultural concept, which uses the most advanced technology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order to utiliz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increase crop yield, lower production cost,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hance economic benefi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ecision agriculture has become a symbol of modern agriculture.Highly precise positioning is the key to its feasibility.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has China’s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ly precise positioning in the field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and is the core of China’s prospective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Keywords: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 precision agriculture;application mode; positioning accuracy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精准农业中应用的研究向俊霖1,郭承军2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四川,6117312.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四川,6117311. xiangjl666@【摘要】精准农业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理念,就是将最先进的科技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精准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高精度定位是其可行的关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满足精准农业领域中的高精度定位等要求,是我国未来精准农业技术发展的核心部分。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准农业;应用模式;定位精度1 引言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是一种基于信息和知识管理的现代农业生产系统。
精准农业综合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自动化控制等先进技术于农业生产中[1,2]。
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与监测系统,精细准确的开展施肥、施药等土壤管理及播种、收割等作物管理措施。
精准农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
卫星导航技术应用于精准农业,可明显提高农业产量、降低成本。
卫星导航技术可用于农机引导、农场规划、田间测绘、土壤取样、作物田间监测、产量监测系统等[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无源定位服务,为农业机械的智能控制提供导航定位信息。
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精准农业领域,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卫星导航技术在精准农业领域的应用概况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精准农业的构想。
1994年,美国在农机上装备GPS指导施肥,减少了化肥总的用量,同时在农作物产量上大规模提高。
欧洲等国家在农机上装备GPS用来实现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收割、播种、运输方面等工作。
美国、欧洲等国家在精准农业的成功使得在荷兰、日本等国家相继开展精准农业的工作,并基于GPS导航定位研制相应的自动化农机。
中国精准农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在国家“863”计划等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中国在精准农业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
我国主要集中在将卫星导航技术应用于农机引导方面,如将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无人驾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
3 精准农业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农田作业对定位精度有一定的要求,这主要是取决与农业机械作业精度的要求。
精准农业要求根据农田单元的差异进行精准播种、施肥、灌溉、防治病害等。
精准农业对卫星导航定位精度的需求与作物种类和作业方式高度相关,但随着定位性能的提升投入成本也迅速增加。
不同的农机作业,需要不同的定位精度。
自动化驾驶、变量播种、土地整理需要厘米级定位精度;信息采集、变量控制、产量监控、作业统计需要分米级定位精度;农机监控、调度导航、作业监测等只需要米级定位精度[4]。
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运控段、和用户段组成,它旨在建成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卫星导航系统,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的广泛应用。
4.1 空间段空间星座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GEO卫星分别定点于东经:58.75°E、80°E、110.5°E、140°E和160°E,Non-GEO卫星由27颗中地球轨道(MEO)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组成[5]。
4.2 运控段地面运控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三者共同完成对北斗导航系统的管理工作。
主控站的主要任务包括收集注入站、监测站的观测数据,进行时间同步与卫星时钟偏差预报,完成导航电文的生产工作,向卫星注入导航电文参数,完成任务规划与调度,实现全系统运行管理与控制等。
注入站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来自主控站的导航电文信息,在主控站的调度下,完成导航电文的注入,与主控站交换数据等任务。
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跟踪监测导航卫星信号,接受导航信号,发送给主控站,为导航电文的生成提供原始的观测数据。
4.3 用户段用户系统段包括各类北斗用户终端和与其它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接收机终端。
用户段主要指接收机终端,其主要任务是接受导航信号并利用伪随机码和载波取得伪距、载波相位、导航电文等信息,根据导航电文提供的卫星信息计算接收机所处的位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形成区域有源服务能力,第二步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第三步形成全球无源服务能力。
完成建设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
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精准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析5.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优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精准农业领域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信号覆盖范围广。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更多的分布在东经84°~16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信号收到遮蔽等恶劣条件下具有更多的可用信号,能更好的满足这些地区精准农业发展的有效性需求。
(2)提供短报文通信能力。
精准农业用户使用北斗的短报文通信来进行决策、状态等信息的交流。
(3)三频定位,定位精度高。
5.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精准农业领域的应用模式我国农业领域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时候,需与我国的农业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结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精准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1)无人机作业应用模式,适用与大型及特大型农田中,采用差分定位体制;(2)辅助作业应用模式,适用于大中型农田中,采用高精度接收机机制[6]。
无人机作业模式中的地面设备具有北斗地基差分站(站内有自动化农机和北斗差分接收机)一般情况下,一台移动差分接收机可接受数千米内的信号,定位精度大大的提高。
移动差分接收机主要负责对农作物的监测定位,并将定位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在收到差分接收机的信息后处理观测信息并生成决策;北斗差分站接受北斗导航信号,并根据信号定位自动化农机;自动化农机根据控制中心的不同任务决策做出适当的作业强度调整,如作物播种密度和喷洒流量等。
其中无人机作业的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
辅助作业的应用模式中不含地面差分站,使用高精度的接收机,主要包括相应的控制中心和通信链路。
该模式中农作物和土壤的监测能力降低,对一定程度上的信息获取分析依然满足要求[7]。
如果采取作业前规划的方式,农机的实时任务调整能力受到影响;但是人工参与帮助农机的定位,定位精度将得到大大的提高。
其中辅助作业的应用模式如图2所示。
Figure 1. The application of Compass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in UA V operation图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无人机作业中的应用Figure 2. The application of Compass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in auxiliary operation图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辅助作业中的应用5.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自动化农机的整合RTK 技术为自动化农机的精准定位技术提供了可能。
自动化农机作业包括自主驾驶和自主作业两部分。
自主驾驶是指能够按照规定的路线轨迹完成运行控制,自主作业是指在规定的领域内能够自动完成相应的农业任务。
自主驾驶方面,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在无人驾驶的拖拉机上,通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无人驾驶拖拉机能够沿着规定的路线运行,完成速度和运行控制各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