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犯错情有可原还是罪不可赦

合集下载

医生执业纪律与惩罚

医生执业纪律与惩罚

医生执业纪律与惩罚在医学行业中,医生是担负着救死扶伤、照顾生命健康的重要责任的专业人士。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候医生也会违反执业纪律,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当行为。

为了维护医学伦理和医疗秩序,医生执业纪律与相应的惩罚机制也应运而生。

一、医生执业纪律的重要性医生执业纪律是医学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医疗安全意义。

严格遵守执业纪律有助于保障医疗质量、维护患者权益,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医生执业纪律所规范的行为准则和义务,为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南,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医疗难题,确保医生在执业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道路。

二、常见的医生违规行为1. 违反医疗道德规范:如隐瞒病情、故意误导患者、虚假宣传等。

2. 违反医学行规:如过度治疗、滥用处方药、私自改变治疗方案等。

3. 患者隐私泄露:医生泄露患者隐私信息,损害患者的合法权益。

4. 贪污受贿:以职务之便,利用医疗资源谋取不正当利益。

5. 虚报医疗费用:医生虚假报销医疗费用,欺诈医疗保险机构。

三、医生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1. 警告:对于一些不严重的违规行为,医疗机构通常会给予医生口头或书面的警告,并要求改正错误。

2. 记过处分:对于比较严重的违规行为,医生可能会被给予记过处分,该处分会作为医生个人信用记录的一部分。

3. 暂停执业: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医疗机构有权暂停医生的执业资格,以确保医生不会继续造成伤害。

4. 吊销执业证书:医生如果多次、严重违反执业纪律,医疗机构有权利吊销其执业证书,永久取消其医生身份。

5. 追究刑事责任:在一些情况下,医生的违规行为可能涉及刑事犯罪,除了受到行政处罚,还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四、建立完善的执业纪律与惩罚机制要保证医生的执业纪律和惩罚机制的有效性,需要建立一个严谨、科学的监管机制。

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医疗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生执业纪律的要求和相应的惩罚措施,确保医生遵守规则。

2. 建立权威机构: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医生的执业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医德败坏的案例

医德败坏的案例

医德败坏的案例
医德败坏是指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患
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声誉。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医德败坏的案例。

首先,某医院的一名医生在诊断患者病情时,为了追求高额的医疗费用,故意
夸大病情,甚至进行不必要的手术。

这种行为不仅让患者承担了不必要的痛苦和费用,还损害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医院的声誉。

其次,还有一些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态度恶劣,甚至出现辱骂和歧视患者
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患者的感情,也违反了医生应有的职业操守,严重损害了医生的形象和医院的信誉。

另外,一些医生在开具药物处方时,为了获取回扣或提成,故意开出昂贵的药品,而不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

这种行为不仅让患者承担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也损害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医院的信誉。

最后,还有一些医生在医疗过程中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甚至将患者的病历资
料出售给他人谋取私利。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医生的职业操守,严重损害了医生的形象和医院的声誉。

综上所述,医德败坏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医疗行业的
声誉。

因此,我们呼吁医生们要恪守医德,以患者的利益为先,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和职业操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共同维护医疗行业的良好形象。

中国医生的十大悲哀

中国医生的十大悲哀

中国医生的十大悲哀悲哀之一:医生治病治不了命那是一个电击伤的病人,他是在阴天钓鱼时,手中的碳素钓鱼杆碰到了高压电线,致心跳呼吸骤停,当病人送到我们医院时正是我值班,病人到医院后心跳、呼吸与血压均没有了。

经过我们的积极抢救,慢慢恢复了心跳、呼吸和血压,但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决定行气管切开。

在气管切开术中病人出现了血管播散性内凝血而抢救无效死亡。

在抢救过程中患者的哥哥几次给我们医护人员跪下磕头,祈求我们一定要救活他弟弟,因为他弟弟才二十八岁,刚刚结婚。

我们医护人员看着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虽然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已经全力以赴。

但是,还是没有抢救过来这个年轻的生命。

我们只能无奈的向患者家属解释说,医生治病治不了命。

悲哀之二:医者不能自医听说我们院有个很优秀的医生,业务能力和技术非常强,九十年代初曾在我们县级医院成功做了一例断臂在植,也救过无数危重病人的生命,可是伦到他自己有病了却没有人能为他医治而死亡。

甚至听说过某一知名专家教授,为很多病人做了某个疾病的手术,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可是有一天这个专家也患了这种病,悲哀的是,他却找不到一个能信赖的人为他做这个手术,虽然他也培养了很多学习。

这就是做医生的悲哀,能给别人治病做手术,却不能为自己治病做手术。

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

悲哀之三:真心付出反成被告听说有一个病人,他是自费的车祸病人,因为脑挫裂伤较重,根据病情需要经常复查头部CT,但因病人家庭困难,没有钱,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病人家属便乞求管床医生说:你凭你的经验看看,不复查那么多CT不行吗?有复查CT的钱多给病人用点好要,让他快点恢复。

在病人家属再三的乞求商量下,那个医生动了恻隐之心,没有按着病情变化随时复查CT,结果患者死了。

这下家人可来劲了。

家人把那个管床医生告了,反过来说,我家是穷没有钱,但我的亲属有钱,有的是钱,我们说不要复查,你就不给复查,你们大夫管做什么的。

再说了,我们看病钱都花那么多了,还能差几个CT钱吗?据说那个医生当听到这话时,欲哭无泪,欲喊无声。

医德败坏的案例

医德败坏的案例

医德败坏的案例医德败坏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出现违背医德、伤害患者利益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权益,也对医疗行业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医德败坏的案例,以警示医务人员遵守医德,维护患者权益。

第一起案例是关于一名医生在手术中疏忽大意,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严重。

这名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术后也没有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

这种医德败坏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也让患者对医疗行业失去了信任。

第二起案例是关于一名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故意隐瞒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这名医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故意隐瞒了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导致患者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种医德败坏的行为严重伤害了患者的利益,也让医疗行业的信誉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第三起案例是关于一名医生在用药过程中违反了用药规范,导致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这名医生在用药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用药规范进行用药,导致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这种医德败坏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医疗行业的规范,也让患者对医疗行业失去了信任。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医德败坏事件,这些事件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创伤,也让医疗行业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因此,我们呼吁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医德规范,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加强监督,对医德败坏行为给予严厉的惩处,共同维护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和良好形象。

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放心就医,让医疗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医德败坏的案例

医德败坏的案例

医德败坏的案例
医德败坏是指医生在医疗过程中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医德,对患者不负责任,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医生个人的声誉,也严重伤害了患者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医德败坏的案例,希望引起大家对医德问题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医生利用职权索贿。

某医院的一名医生,利用自己的职权,向患者家属索要贿赂,才愿意进行手术。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医生的职业道德,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败坏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

这种医生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切身利益,也让社会对医生的信任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案例二,医生诊疗不负责任。

某医院的一名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不认真仔细地对患者进行检查,导致患者的
病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种医生的不负责任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让患者对医生的医疗水平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

案例三,医生隐瞒病情。

某医院的一名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隐瞒了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的
治疗时机,最终造成了患者的病情恶化。

这种医生的隐瞒病情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让患者对医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

以上案例只是医德败坏的冰山一角,医生作为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应该时刻牢
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医德,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做任何违背医德的行为。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医生的监督,建立健全的医德评价和监督机制,共同维护医疗行业的良好秩序,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希望通过对医德败坏案例的揭露和警示,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不失人情论

不失人情论

尝读《内经》至《方盛衰论》而殿之曰[1]:“不失人情。

”未曾不瞿然起[2],喟然叹轩岐之入人深也[3]!夫不失人情,医家所甚亟[4],然戞戞乎难之矣[5]。

大约人情之类有三:一曰病人之情,二曰旁人之情,三曰医人之情。

[1] 方盛衰论:为《内经·素问》第八十篇的篇名。

殿:行军走在最后,这里引申为镇篇的警句。

[2] 瞿(jù巨)然:惊视貌,引申为震惊的样子。

[3] 喟(kuì愧)然:感慨的样子。

轩岐:轩辕黄帝和岐伯。

[4] 亟(jí急):迫切。

[5] 戞(jiá颊)戞:困难的样子。

戞,“戛”的异体字。

所谓病人之情者,五藏各有所偏,七情各有所胜。

阳藏者宜凉[1],阴藏者宜热[2];耐毒者缓剂无功[3],不耐毒者峻剂有害。

此藏气之不同也。

动静各有欣厌,饮食各有爱憎;性好吉者危言见非[4],意多忧者慰安云伪;未信者忠告难行,善疑者深言则忌[5]。

此好恶之不同也。

富者多任性而禁戒勿遵,贵者多自尊而骄恣悖理[6]。

此交际之不同也[7]。

贫者衣食不周,况乎药饵?贱者焦劳不适[8],怀抱可知[9]。

此调治之不同也[10]。

有良言甫信[11],谬说更新[12],多歧亡羊[13],终成画饼[14]。

此无主之为害也[15]。

有最畏出奇[16],惟求稳当,车薪杯水[17],难免败亡。

此过慎之为害也。

有境遇不偶[18],营求未遂[19],深情牵挂[20],良药难医。

此得失之为害也[21]。

有性急者遭迟病[22],更医而致杂投[23];有性缓者遭急病,濡滞而成难挽[24]。

此缓急之为害也。

有参术沾唇惧补[25],心先痞塞;硝黄入口畏攻,神卽飘扬。

此成心之为害也[26]。

有讳疾不言,有隐情难告,甚而故隐病状,试医以脉。

不知自古神圣[27],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

且如气口脉盛[28],则知伤食,至於何日受伤,所伤何物,岂能以脉知哉?此皆病人之情,不可不察者也。

[1] 阳藏:即“阳脏”,指脏腑阳气偏盛。

41 关于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在保护被监禁和拘留的人不受酷刑和其他

41 关于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在保护被监禁和拘留的人不受酷刑和其他

41.关于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在保护被监禁和拘留的人不受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方面的任务的医疗道德原则联合国大会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第37/194号决议通过原则一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在负责向被监禁和拘留的人提供医疗时,有责任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向他们提供同给予未被监禁或拘留的人同样质量和标准的疾病治疗。

原则二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如积极或消极地从事构成参与、共谋、怂恿或企图施行酷刑或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的行为,则为严重违反医疗道德和各项适用国际文件的行为。

1原则三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与被监禁或拘留的人的职业关系,其目的如超出确定、保护或增进被监禁或拘留的人的身心健康以外,为违反医疗道德。

原则四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如有下列情形者,亦为违反医疗道德:(a) 应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以协助对被监禁或拘留的人进行可能对其身心健康或情况有不利影响并且是不符合各项有关国际文件的审讯;21见《保护人人不受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或处罚宣言》(第3452(XXX)号决议附件)。

2特别是《世界人权宣言》(第217A(III)号决议),关于人权的国际盟约(第2200A(XXI)号决议附件)、《保护人人不受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或处罚宣言》(第3452(XXX)号决议附件)和《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一届联合国防止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秘书处的报告(联合国出版物,出售品编号:E.1956.IV.4)附件I.A)。

322(b) 证明或参与证明被监禁或拘留的人可以接受可能对其身心健康不利并且是不符合各项有关国际文件的任何形式的待遇或处罚,或是以任何方式参加施行任何这种不符合各项有关国际文件的待遇或处罚。

原则五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如参与任何约束被监禁或拘留的人的程序,均属违反医疗道德,除非该项程序根据纯医学标准确定对保护被监禁或拘留者本人的身心健康或安全对其他同被监禁或拘留的人或其管理人的安全为必要并且对被监禁或拘留的人的身心健康无害。

医生失德行为的处置规定

医生失德行为的处置规定

医生失德行为的处置规定1. 引言医生作为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然而,有时候医生可能会出现失德行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权益和医疗行业的形象。

为了维护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有必要制定医生失德行为的处置规定。

2. 医生失德行为的定义医生失德行为是指医生在执业过程中违背职业道德、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虚假宣传、隐瞒病情、故意误诊、违反医疗隐私、索贿受贿、性骚扰患者等。

3. 医生失德行为的处置原则- 公正公平原则:对医生失德行为的处置应当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

- 法律依据原则:处置医生失德行为应当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确保程序合法。

- 保护患者权益原则:处置医生失德行为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患者的权益,维护患者的安全和尊严。

4. 医生失德行为的处置程序- 接收投诉:患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对医生失德行为提出投诉,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接收并记录投诉内容。

- 调查核实:相关部门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核实,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 初步评估:根据调查核实的结果,初步评估医生失德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 处置决定:基于初步评估的结果,相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作出相应的处置决定。

- 处置措施:根据处置决定,对医生失德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暂停执业资格、吊销执业资格等。

- 结果通知:将处置决定和处置措施通知相关当事人,并公示在医疗机构内部或相关媒体上。

5. 处置结果的监督和申诉- 监督机制:建立医生失德行为处置结果的监督机制,确保处置决定得到有效执行。

- 申诉渠道:对处置决定不满意的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诉渠道提出申诉,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给予答复。

6. 处置结果的公示- 公示义务:医疗机构应当将医生失德行为的处置结果公示在医疗机构内部或相关媒体上,以提醒其他医生和患者注意。

7. 处置结果的记录和归档- 记录和归档:相关部门应当将医生失德行为的处置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查证和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生犯错情有可原还是罪不可赦?
医生不犯错误吗?俗话说“人无完人”,医生在工作中也难免犯错。

那么,在对那些不能宽容的错误问责和处罚的同时,我们应如何对待那些情有可原的错误?是将其等同于犯罪还是学会宽容相待?
三个医生犯错三种不同结局
第一个故事:医生犯错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明尼苏达大学,一个年轻的医生给一个七岁的孩子做心脏手术。

那时候的心脏外科在明尼苏达刚刚兴起,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

手术过程中,这个医生不小心误伤了心脏壁,大量的鲜血顿时喷涌出来。

这个医生立刻慌了手脚,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措施,试图用止血钳钳夹止血,结果反而扩大了心脏的破口。

上级医生急忙上台抢救,但患儿依然不幸死亡。

这个年轻的医生害怕不已。

他的上级问他:你在这件事中学到什么没有?他回答:我应该用手指压迫止血,再做后续处理。

上级医生说:很好,这就够了,明天的手术,依然由你来主刀。

这位年轻医生的名字叫伯纳德,他后来成了心脏外科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师,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心脏移植手术。

第二个故事:医生犯错受到了轻微处罚
发生在医疗剧《豪斯医生》中。

豪斯医生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助手叫Chase,Chase与父亲关系一直很差,父子长期不来往。

但有一天,Chase得知自己的父亲去世了,心里非常难过,魂不守舍。

这时候,一个患者找他看病,他没有仔细询问就给患者开出处方,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豪斯医生想尽办法也最终未能挽回患者的生命。

事情被发现以后,一个委员会对此进行了调查。

最后认为:Chase虽然犯有严重过错,但是考虑到当时他刚得知父亲死讯,难免出现情绪波动和判断错误,只给了他很轻的处分。

并没有剥夺他的医生资格。

第三个故事:医生犯错被追究刑责
发生在2009年。

一代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在他位于洛杉矶荷尔贝山租赁的住处逝世。

事后的尸检结果和调查表明,迈克尔死于私人医生违规给他使用的强效麻醉剂异丙酚。

异丙酚是一种强效的快速全身麻醉剂,有引起呼吸停止的危险,需要由具备麻醉和重症监护资质的医生使用,使用时需要备好抢救设备,而且需要密切观察。

迈克尔的私人医生穆里是一名心脏科医生,在迈克尔长期失眠且一般药物无效的情况下,他
在一无资质二无抢救设备的情况下违规给迈克尔使用了异丙酚,且使用后没有进行持续观察而是离开了房间。

这直接导致了迈克尔的死亡。

2011年11月,迈克尔·杰克逊的私人医生康纳德·穆里被判过失杀人罪名成立,被判入狱四年,服刑两年后获释。

这三个故事中,医生的差错都导致了患者的死亡。

但是,三个医生受到的处理完全不同。

医疗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那些经常需要处理重症的医生和科室,更是天天和生死打交道。

对很多专业来说,一刀成人一刀毁人不是夸张,而医生一只脚在医院一只脚在法院,也是很多医生面临的现实的痛苦和无奈。

医生犯错的原因
首先,对于人体自身,我们了解得远远不够。

有时患者会问医生某些疾病的发病原因,医生常常不能轻松回答。

虽然有这么多年的研究,但是我们仍然无法了解某些疾病真正的病因,也不好预测哪些人可能会发病,更不能通过打打针就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除去人体本身的复杂性,医疗行为的主体——医护人员,也是一个有可能发生错误的个体。

人非机器,有时会劳累、疏忽。

无论是多么有经验的医生,都会在行医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有些错误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一个优秀医生的培养,非常艰难,需要最少十几年的时间,需要个人十几年如一日的执着努力。

医生是最不能出错的行业,一台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可能因为一刀没有切好、一针没有缝好、一个结没有打好而前功尽弃。

但医生,又是一个不可能不出错的行业。

时至今日,这个行业依然极度依赖医生的天赋和经验。

而医生毕竟不是机器,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

他们也会有感情纠葛,也会有买房压力,也会操心孩子上学,也会恼怒烦躁,也会心浮气躁,也会像Chase一样悲伤难过,也会像伯纳德一样张皇失措。

没有人能一辈子都保持最佳状态。

所有的医生都会出错。

如果医生出一次错就要被剥夺行医资格,那么这世上就没有医生了。

此外,从经济的因素来看,现阶段我们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医疗时期。

最近20多年医疗关系变得很畸形。

一方面,患者需要从自己口袋里面掏不少钱来看病,没有保障的医疗甚至会让一个家庭倾家荡产。

另一方面,由于“以药养医”,医务人员劳动所得不足,变相促使过度医疗和保护性医疗的发生。

老百姓如果花了钱、解决了问题当然好。

一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解决问题,甚至出现伤害,那么不满情绪自然会转移到医护人员身上。

当医生犯了错,我们该怎么办?
医生是什么?医生是一群被赋予了神一般职责的凡夫俗子,无论他们多么优秀多么专业多么技术精湛,他们毕竟是凡夫俗子,而凡夫俗子,不可能像神一样永远不出错。

当这群承担着神一样职责的凡夫俗子出了错,我们该怎么办?
在@烧伤超人阿宝看来,我们应该首先以人的标准,来看看这个过错是否可以原谅。

以文章开篇讲述的三个故事为例:
第一个故事中的伯纳德所犯的错误,是完全可以原谅的。

这么说,站在病人的角度可能难以接受。

但是,一个医生的危急情况下的镇静自若的心态,是在无数的实践中历练出来的。

作为一个年轻医生,碰到这种情况出现短暂的慌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这种危重情况下,几秒钟的慌乱足以造成患者死亡。

你也许会说,既然有这样的危险,为什么不让已经磨练出来的医生来做手术?当然,我们希望每个患者都得到最优秀专家的治疗,但这在现实中不可能。

专家会不断老去,而我们需要新的专家不断成长起来。

如果他们始终没有磨练的机会,那么医学又如何的传承和发展呢?我们只能在年轻医生成长过程中给予尽可能的监督和指导。

尽量缩短他们的成长周期。

伯纳德遇到的这种情况,我们无法苛责。

因为这样的错误无关责任心无关职业操守,因为这种短暂的慌乱完全是人之常情。

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比他做的更好,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不犯这样的错误。

在第二个故事中Chase所犯的错误,比伯纳德要严重。

他在魂不守舍的情况下未按照标准要求认真询问病史,导致了患者最终死亡。

但是,他刚接到父亲的死讯,心情有波动和起伏,出现判断的错误也是人之常情。

在当时的心境下,他不适合从事复杂的手术操作或其他高难度的治疗。

但这种简单的门诊处置,他以为凭自己的丰富临床经验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不想阴差阳错,出现了意外。

在第三个故事中,医生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

穆里可以说是一个毫无医德毫无操守的医生,在迈克尔·杰克逊的金钱面前,他放弃了做医生的全部底线,滥用现代医疗技术和药物,一味的迁就和满足患者。

普通催眠药物无效,他就违规使用异丙酚。

最终导致了患者的死亡。

这种错误,是医生最基本道德操守的丧失,而其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这种行为被追究刑责,不会有医生反对。

相反,这是对医疗行业的自律会起到正面的作用。

当医生犯了错,医生应该尊重法律。

但法律在面对医疗问题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医疗的特殊性。

医生是一个面对生死的行业,但医生毕竟是人而不是神,医生会犯错,我们在评判医生错误性质和程度的时候,应该以人的标准而不是以神的标准,不能放纵,但亦不可苛刻。

在对那些不能宽容的错误问责和处罚的同时,我们应该宽容那些情有可原的错误,如果我们把犯错和犯罪等同起来,就将置优秀的医生于危险的境地,并最终导致医患双输。

您认为呢?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