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音乐艺术与人文素养》(精选)

合集下载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作者:冯禄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09期摘要: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应该引起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探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从国家与时代要求、艺术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来分析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

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中华民族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文明没有中断的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孕育,既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又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

[1]高校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以及人类文化的责任。

但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实践中只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高校中的艺术类学生有才无德,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懂做人的道理,造成了人格的不健全。

一、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谈起人文素养,首先要了解其内涵。

宋程颐解释为:“人文,人之道也。

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这里人文指的是“人之为人之道”。

[2]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人民的大写的人”。

当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笔者将其总结为“三慢”,分别是散漫、傲慢、浪漫:(一)散漫许多在校的艺术类学生缺乏纪律意识、时间观念。

大学生艺术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路径

大学生艺术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路径

大学生艺术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路径韩群【摘要】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要使命。

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教育方式有别于其他学科,其既可以从艺术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情感方面介入。

一、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表现就可以体现出国家的教育总体水平。

从另一方面来讲,大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内涵。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群体正处在社会的重要位置,所以,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人文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期刊名称】《艺术家》【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1页(P102-102)【关键词】人文素养;大学教师;艺术教育;大学生群体【作者】韩群【作者单位】[1]大连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0-4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要使命。

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教育方式有别于其他学科,其既可以从艺术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情感方面介入。

一、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表现就可以体现出国家的教育总体水平。

从另一方面来讲,大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内涵。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群体正处在社会的重要位置,所以,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人文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一)人文素养缺失各学校的教学目标不同,且很多高校的现实情况是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理论课程的教育,而忽略了其的人文素养教育,这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大学生群体的人文素质落后。

尽管大学生群体应是社会整体素质的最高体现,但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依旧落后。

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就应该得到重视。

音乐专业大学生必读书目

音乐专业大学生必读书目

⾳乐专业⼤学⽣必读书⽬⾳乐专业⼤学⽣必读书⽬1.论钢琴表演艺术涅⾼兹⼈民⾳乐出版社2.唱歌的艺术赵梅伯上海⾳乐出版社3.歌唱的钥匙张蕾中国青年出版社4.美学原理纲要杨⾟北京⼤学出版社5.世界乐坛上的⼤师与名曲黄望男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7.⾳乐美学王次昭8.怎样欣赏⾳乐艾伦-科普兰⼈民⾳乐出版社9.西⽅美学通史蒋孔阳朱⽴元主编上海⽂艺出版社10.欧洲⾳乐史张洪岛主编⼈民⾳乐出版社11 艺术鉴赏王新伟傅爱国编著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2艺术与⼈的发展加登纳H.著兰⾦仁译北京:光明⽇报出版社,198813 艺术概论梁玖LIANG JIU 重庆:西南师范⼤学出版社14艺术集契诃夫汝龙上海:上海译⽂出版社,198215艺术的真谛⾥德H著王柯平译沈阳:辽宁⼈民出版社,198716艺术⼤师论艺术古贝尔阿.阿.编符洛夫符.符.编刘惠民译北京:⽂化艺术出版社17李斯特⾳乐⽂选李斯特北京:⼈民⾳乐出版社,199618中国当代⾳乐评论冯光钰崔琳编北京:中国⽂联出版公司19世界⾳乐⽂丛⼈民⾳乐出版社编辑部北京:⼈民⾳乐出版社,199420交响⾳乐艺术欣赏屠冶九著太原:⼭西教育出版社,199721⾳乐美学之始祖:《乐记》与《诗学》孙星群北京:⼈民出版社,199722中国民族⾳乐⼤系东⽅⾳乐学会编上海:上海⾳乐出版社,198923⾳乐声学:⾳响·乐器·计算机⾳乐·MIDI·⾳乐声学原理及应⽤龚镇雄编著北京:电⼦⼯业出版社,1995 24柏辽兹:⼗九世纪的⾳乐“⿁才”罗曼·罗兰著 RollandRomain著陈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5中国⾳乐史略吴钊刘东升北京:⼈民⾳乐出版社26⾳乐⼤师与世界名作刘璞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7⾳乐美学问题讨论集⼈民⾳乐出版社编辑部北京:⼈民⾳乐出版社,198728⾳乐的分析与创作杨儒怀著北京:⼈民⾳乐出版社,199529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表情汉密尔顿北京:⼈民⾳乐出版社,199530朱⼯⼀钢琴教学论葛德明编著北京:⼈民⾳乐出版社,1989.1231钢琴家论演奏:近现代外国著名钢琴家采访记艾尔德迪安北京:⼈民⾳乐出版社,199232钢琴讲座1—8 世界的钢琴教育与钢琴教本邵义强台北:全⾳乐谱出版公司,198433钢琴名曲⼤全威尔[美] 北京:⼈民⾳乐出版社34钢琴⾳乐研究张⼤胜台北:全⾳乐谱出版社,198135钢琴名曲的演奏诠释邵义强台北:全⾳乐谱出版社有限公司,36钢琴⾳乐欣赏(上下) 魏廷格编海⼝:海南出版社,199737钢琴教学法司徒璧春;陈朗秋重庆:西南师范⼤学出版社,38与钢琴⼤师在⼀起的岁⽉摩尔北京:⼈民⾳乐出版社,199939钢琴之王李斯特周⼩静上海:上海⼈民出版社,199940钢琴艺术三百年:从巴赫⾄现代的钢琴艺术史法洛斯-哈蒙德重庆:西南师范⼤学出版社41欧洲钢琴艺术史概论付占⽂北京:⾸都师范⼤学出版社42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郑兴三厦门:厦门⼤学出版社,199443键盘上的反思:世界著名钢琴家谈艺录杜巴尔D.著 DubalDavid著顾连理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44钢琴⽂化300年⾟丰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45钢琴演奏之道(修订本),赵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46世界名曲欣赏(上、下),杨名望著,上海⾳乐出版社,199147欧洲著名⾳乐家评传,管谨义编著,北岳⽂艺出版社,200048论⾳乐与⾳乐家,汪毓和著,⼴东⾼等教育出版社,199649西⽅合唱⾳乐纵览,韩斌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50维也纳⾳乐史话,弗朗茨·恩德勒博⼠著,昆仑出版社,200151艺术教育论,郭声健,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2与⼤师⾯对⾯:世界⾳乐名家访谈现场乐评,赵世民,东⽅出版社,199953⾏板如歌——⾳乐与⼈⽣,陈东东编选,东⽅出版社,199654⾳乐美纵横谈,程民⽣,上海⾳乐出版社,200055歌剧殿堂的设计师威尔第,刘时⾬、张宁编著,新世界出版社,199756⼼理学与艺术,李璞珉主编,⾸都师范⼤学出版社,199657⾳乐——我终⾝的乐趣,[英]爱德华·希思著,邓俊秉译,国际⽂化出版公司,1999 58键盘上的奇迹,反余编著,⽂化艺术出版社,200059傅雷家书,傅敏编,三联书店,199860名曲的诞⽣,崔光宙著,台湾中国国际⼴播出版社,199861你别⽆选择,刘索拉著,原载《⼈民⽂学》,198562乐坛⼗⼤伟⼈,乔佩著,天同出版社,197963⾳乐圣经,林逸聪主编,华夏出版社,199364中国乐器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乐研究所著,⼈民⾳乐出版社,198565欣赏⾳乐的知识和⽅法,周⼤冈著,中国⽂联出版公司,198766艺术交往⼼理学,黄鸣奋著,厦门⼤学出版社,198767情系⾳乐——中国当代⾳乐家访谈录,靳卯君著,上海⾳乐出版社,200068欧洲⾳乐史话,钱仁康编著,上海⾳乐出版社,198969西洋歌剧名作解说(上、下),张弦等译,⼈民⾳乐出版社,1992⾳乐专业学⽣必读书⽬1、《⾳乐圣经》林逸聪主编,华夏出版社,19932、《欧洲⾳乐史话》钱仁康编著,上海⾳乐出版社,19893、《你别⽆选择》刘索拉著,作家出版社,20094、《西洋歌剧名作解说》(上、下)张弦等译,⼈民⾳乐出版社,19925、《⾏板如歌——⾳乐与⼈⽣》陈东东编选,东⽅出版社,19966、《论⾳乐与⾳乐家》汪毓和著,⼴东⾼等教育出版社,19967、《傅雷家书》傅敏编,三联书店,19988、《中国当代⾳乐评论》冯光钰崔琳编中国⽂联出版公司9、《李斯特⾳乐⽂选》李斯特⼈民⾳乐出版社,199610、《⼼理学与艺术》李璞珉主编,⾸都师范⼤学出版社,199611、《钢琴演奏之道》(修订本),赵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12、《柏辽兹:⼗九世纪的⾳乐“⿁才”》罗曼·罗兰著陈原译三联书店,199813、《钢琴⽂化300年》⾟丰年三联书店,199514、《怎样欣赏⾳乐》艾伦-科普兰⼈民⾳乐出版社15、《艺术交往⼼理学》黄鸣奋著,厦门⼤学出版社,198716、《贝多芬传》罗曼罗兰著,傅雷译,中国友谊出版社,200017、《情系⾳乐—中国当代⾳乐家访谈录》靳卯君著上海⾳乐出版社。

音乐课听课体会(精选5篇)

音乐课听课体会(精选5篇)

音乐课听课体会(精选5篇)篇1:音乐课听课报告20某某年4月18日至21日,“临沂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我校举行,此活动历时四天。

我们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29位教师的能力和音乐素质都不同凡响,以新颖别致的设计和活泼有趣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认识音乐、熟悉音乐、表现音乐、拓展音乐、创造音乐,使我们在这四天的听课学习中,收获不少,感想颇多。

更让我感受到了音乐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是相当不容易。

课改后的音乐课已不是当初人们印象中的唱歌课,而是从多个方面进行的“审美”课了,每一节课要讲的有亮点,有新意,都需要我们教师的努力,可以说是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在这里我们谈谈参加这次活动的感想和反思:一、真正实现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如今的音乐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体现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形成了一种形式与目标有效结合、相辅相成的新思路。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的表演,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

相信,从这样课堂走出来的孩子,会一天天地更加热爱音乐,更加懂得音乐,更加愿意创造音乐。

二、独具匠心的个性课堂本次参赛课,教师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几节优秀的课堂设计可谓新颖独特、各具匠心,很多时候自己也融入了音乐课堂中,以至忘记了记笔记,课堂气氛也感染了所有的听课老师,这都归功于教师对这节课的精心设计。

如:小学五年级人音版欣赏课《走近京剧》来自临沂四小。

整堂课设计巧妙有趣,教师的教态显得很亲切,基本功扎实,对课堂很有掌控能力,教学设计新颖,其中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欣赏的.同时用京剧的声音师生问好,她打破了传统欣赏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京剧的魅力及美,后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体会京剧人物不同的性格脸谱,和谐、生动。

给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来自郯城的一位老师的一年级欣赏《铁匠波尔卡》,这位老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在生动、有趣、忙碌的气氛中进行,学生能充分体会音乐中铁匠忙碌、喜悦、快乐的心情。

《音乐艺术与人文素养》 演示文稿

《音乐艺术与人文素养》 演示文稿

讲座欣赏作品:
• • • • • • • • • • • • • 维瓦尔第:清唱剧选曲《刀光闪闪》 传记影片《莫扎特》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贝多芬:三重协奏曲 摇摆巴赫音乐会 帕瓦罗蒂和朋友音乐会等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两德统一版) 奥尔夫布兰诗歌(杰克逊版) 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
张铭个人资讯:
• • • • • 浙江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杭州张铭音乐图书馆馆长 杭州巴洛克音乐研究所所长 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理事 中国音乐家协会浙江分会名誉理事
• 浙江大学客座,每年举办《西方古典音乐名作赏析》系列讲 座30讲,已开设多年。 • 中国美术学院客座,举办《西方古典音乐名作赏析》公选课 多年。 • • • • 05年杭州市文化艺术突出贡献奖 06年杭州生活品质点评人物 07年杭州市“平民英雄”候选人 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师器乐比赛二等奖(小提琴)、声乐比 赛三等奖
谢谢! 愿美好的音乐永远伴着您!
讲座脉络:
• • • • • • • • • • • • • 当下国民音乐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 音乐的本质 什么是音乐 什么是情感 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精神 健康标准: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灵魂状态 人之为人的标准何在 音乐的社会属性、认识属性、审美属性 音乐的特征 音乐的意义 音乐的地位 音乐的作用 欣赏音乐的方式、方法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音乐欣赏》副主编,高 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著作《魅力艺术》、译著《青年与闲暇》两书由北京中国文联出 版总公司所属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两部著作入选96年第六届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出。 • 论文《论艺术风格》、《美育的本质及其特征》、《聆听西贝柳 斯》、《帕格尼尼为什么不演奏巴赫》、《对高校音乐欣赏教学 “软件”的一点思考》、《朗吉弩斯“论崇高”的美学思考》、 《电影音乐概览》、《室内乐情怀》等60余篇。 • 浙江青年报“与经典唱片约会”专栏主笔,发文40余篇;人民 政协报(全国政协机关报)“名曲与最佳CD名演”专栏主笔, 发文13篇;钱江晚报“现场乐评”、“名曲名碟”专栏主笔, 发文24篇;视听博览“经典精选”专栏主笔,发文40篇。 • 高校音教(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会刊)执行编委,科研成果总 计50余万字。 • 承担省教育厅“音乐欣赏精品课”课题;担任省教育厅重点建设 教材《音乐欣赏》主编。 • 担任浙江有线电视三台“世纪之声”古典音乐专栏主持人、撰稿, 每周一期每期45分钟,共制作莫扎特、贝多芬作品鉴赏等节目 80余期。

音乐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音乐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音乐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音乐教育的实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音乐本科毕业论文篇一大学音乐教育人文素养探讨音乐本科毕业论文内容人文素养,从字面上不难理解,“人文”即政治、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科学,“素养”即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因此,人文素养是指对人文科学的学习和钻研能力,以及从中所体现出的以人为核心的一种精神,即人的内在品格。

我们常说,音乐是有生命的,是有感情的,是有灵魂的。

这个“生命、感情、灵魂”便是人文素养,所以,人文素养是音乐的根,只有从“根”上长出来的音符、线谱、歌曲、声音,我们才能说音乐是有魅力的。

一、浅析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核心,不是去彰显能力,而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精神和信仰,是对人的思想、感情、价值的关怀,它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最基本的“德行”。

人文精神可以引领着音乐向宽广的、充满希望的方向去发展,从而提高音乐的艺术美感以及人们的艺术修养。

(一)人文素养是新时期音乐教育中的必然需求重视知识技能,忽略人文修养已经是大学音乐教育中的老现象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音乐表演者,他所表演的,也只是音乐的躯壳而已。

表演艺术家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家”,就是因为他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品格令人敬仰,他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对音乐中蕴藏的感情和内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艺术家和音乐的关系,就像是朋友知己,可以相互交流和理解。

现在许多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都非常年轻,并且接受过系统正规的专业教育,各种乐器及乐理知识非常丰富,但是最终所讲出来的内容却空洞乏味,呆板无趣,学生完全体会不到音乐的精神和热情。

不是老师不会讲课,也不是老师不懂音乐,而是心里缺少文化艺术素养的支撑。

一位没有人文精神的老师,他所讲述的音乐,只能是皮毛。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便是培养表演人才和教育人才。

同时,“表演和教育”也是音乐文化得以传承的最主要的两个途径。

小学音乐教案(精选20篇)

小学音乐教案(精选20篇)

小学音乐教案(精选20篇)小学音乐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

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1、芬芳茉莉2、悠扬民歌3、美丽童话4、京腔京韵5、赞美的心6、两岸情深7、七色光彩四、教学目标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五、教学内容:1、歌唱部分: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

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

音乐艺术与人文素养

音乐艺术与人文素养

音乐艺术与人文素养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出各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而人文素养包含的不仅是文艺、历史、哲学等学科的学习,更是对人性、人情、人类社会的深刻认知和领悟。

音乐艺术与人文素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体现,更是一种教育、人类社会因素的引导和支持,可以促进人们思考、情感表达和美的享受,从而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

一、音乐艺术与文化传承音乐艺术是人类音乐文化的基础和传承,它承载了人类历史、文化和情感记忆。

音乐传承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可以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情况,反映出时代的精神与趋向。

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将音乐艺术融入教育中,作为教育文化的一部分,这可以有效的保护音乐文化,同时也能够推广音乐文化的普及,使大众获得对文化的更高程度的认识。

二、音乐艺术与情感表达音乐有着丰富且深刻的情感表达,能够将人类纯粹而深刻地情感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要求音乐家们对音乐素材的选择与运用,更需要有对历史人文的思考和理解。

在音乐的创作中,音乐家需要对人类文化、历史、哲学等领域有一定的掌握,才能够让音乐作品找到更加合适的题材和灵感。

作为观众,我们需要通过音乐艺术作品去感受和欣赏,更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极为负责人的态度。

三、音乐艺术与美的享受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美的享受的一种形式。

在音乐的艺术表现中,可以体现出美好、优美、和谐等情感,成为一种可以给人精神享受的文化形式。

因此,人们必须以敏锐的感知和良好的品味来欣赏音乐,领悟音乐艺术的美。

高屋建瓴的音乐作品需要有人们深度的理解,需要有人们去探索它的内在精神,这需要文化的积淀和思想的定力。

四、音乐艺术与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趋势,它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求学校从认知、情感、道德、美学、动手能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进行教育训练。

而音乐艺术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些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创造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