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交换机工作原理及技术)
4.以太网及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局域网标准( ):IEEE802标准集 局域网标准( 续):IEEE802标准集
•IEEE802.1------局域网体系结构、寻址、网络互连与网络管理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 •IEEE802.3-------以太网 CSMA/CD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4-------令牌总线网 Token-Bus •IEEE802.5-------令牌环网 Token-Ring •IEEE802.6-------城域网 •IEEE802.7-------宽带局域网 •IEEE802.8-------光纤技术 FDDI •IEEE802.9-------综合数据话音网络 •IEEE802.10------网络安全与保密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 •IEEE802.12------需求优先 •IEEE802.13 ------(未使用) •IEEE802.14 ------电缆调制解调器 •IEEE802.15 ------无线个人网 •IEEE802.16 ------宽带无线接入 •IEEE802.17 ------可靠个人接入技术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mac地址表的形成过程 mac地址表的形成过程 数据帧的转发/ 数据帧的转发/过滤
地址学习
MAC地址表 地址表 初始的MAC地 初始的MAC地 址表为空 E0: E1: E2: E3:
主机A: 主机 : 00-D0-F8-00-11-11
E0
E1
主机B: 主机 : 00-D0-F8-00-22-22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课程标准-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官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网络系统集成》
课 程 标 准
本课程融合了技能大赛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 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技能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基 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网络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和规范,掌握网络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需求分析、设备选型, 掌握项目的施工、检验测试、维护等技能,培养具备相应职业 素质、能够熟练完成网络布线工程的高技能专业人才。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网络工 程布线系统施工中具有能顶岗操作的技能。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的概念与关系。 (2)熟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工程项目管理。 (3)掌握常用传输介质及连接件的区别、线缆安装技术、管槽及设备安装技术。 (4)熟悉网络工程的测试及验收。 2.能力目标 (1)能设计中小型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项目方案。 (2)能绘制各种综合布线图。 (3)能对材料和设备正确选型,并能做出预算方案。 (4)能根据技术规范完成从楼宇子系统到工作区子系统的安装任务。 (5)能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项目从人员、技术、安全、进度和质量等方面进行 管理和监理。 (6)能根据设计方案和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测试和验收。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 (3)讲诚信,遵守职业道德与法规。 (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5)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勤奋努力。 (6)自觉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和标准的职业素养。
自考《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考《⽹络系统集成技术》第⼀章——⽹络系统集成概述1.什么是⽹络系统集成?答:⽹络系统集成就是根据应⽤领域的需要,将硬件平台、⽹络设备、系统软件、⼯具软件和相应的应⽤软件集成为具有优良性价⽐的计算机⽹络系统及应⽤系统的全过程。
2.局域⽹⽹络系统的集成模式有哪三类?答:群组模式部门模式企业模式3.简述⽹络系统集成的三个基本⽬标、⽅法和内容?答:三个⽬标:多⽬标性优先性层次性三个特点: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性三种⽅法:独⽴进⾏联合进⾏⽹络系统集成商进⾏监督和考察要点:理论指导技术保证⽹络系统建⽴经验⼯程化的管理测试验收标准4.简述⽹络系统集成的⽣命周期?答:启动阶段——概念阶段(conceive)、计划阶段——开发阶段(develop)、实施阶段——执⾏阶段(execute)、收尾阶段——结束阶段(finish)5.简述⽹络系统集成的步骤?答:⾸先要跟客户沟通得到客户需求,再进⾏需求分析,分析完后进⾏⽅案设计,要进⾏⼀个⽅案论证的过程通过后才能进⾏⼯程的实施。
完⼯后经过反复的测试最后验收,并进⾏后期系统的维护与服务。
6.简述⽹络系统集成项⽬的特点。
答:(1)⽹络系统集成要以满⾜⽤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络系统集成不是选择最好的产品的简单⾏为,⽽是要选择最合适⽤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
(3)⽹络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设备投资,它体现更多的是设计、调试与开发,其本质是⼀种技术⾏为。
(4)⽹络系统集成包含技术、管理和商务等⽅⾯,是⼀项综合性的系统⼯程。
技术是系统集成⼯作的核⼼,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成功实施的可靠保障。
(5)性能价格⽐的⾼低是评价⼀个⽹络系统集成项⽬设计是否合理的实施成功的重要参考因素。
7.简述⽹络系统集成的⼯作分解结构模板和WBS的编码设计⽅法?答:⼯作分解结构模板是由项⽬各结构部分组成的、⾯向成果的树形结构。
WBS编码由三位数组成,第⼀位数表⽰出于0级的整个项⽬;第⼆位数表⽰出于第⼀级的⼦项⽬要素(或⼦项⽬)的编码;第三位数是处于第⼆级的集体活动单元的编码。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

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 务(SaaS),为用户提供按需使
用和弹性扩展的计算资源。
虚拟化技术
通过虚拟化软件将物理硬件抽象为 虚拟资源,实现计算资源的灵活分 配和管理。
容器化技术
如Docker、Kubernetes等,可将 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为容器进 行部署和管理,提高应用的可移植 性和可扩展性。
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可以处理海量、多样化的数据,为系统集成提供了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大 数据技术将促进系统集成在数据处理、分析和挖掘方面的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系统集成提供了新的智能化手段。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系 统集成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运维管理,提高系统集成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03
系统集成技术与方法
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
关系型数据库技术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 据存储、查询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完 整性和一致性。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发现 数据间的关联和规律,为企业决策提 供有力支持。
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
支持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如文档、图片、视频等,提供高可扩 展性和灵活性。
行业应用专网系统集成案例
01
案例一
某电力行业专网系统集成。该行业通过构建专用的电力通信网络,实现
了电网监测、调度自动化等业务的实时传输和处理,保障了电力系统的
安全稳定运行。
02
案例二
某智能交通行业专网系统集成。该行业通过建设覆盖城市道路的交通通
信网络,实现了交通信号控制、违章监测等业务的智能化处理,提高了
系统设计
2022年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33、波分多路复用:
34、采样:
35、语义:
36、.信道干扰:
37、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五、简答题
38、试用品体例子闻明为什么在运送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阐明如不这样做也许会浮现什么状况
39、请讲述RIP合同更新几种计时器及作用?
40、广域网中三种链路类型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
41、请简要阐明一下静态地址映射和动态地址映射区别
27、( )如果有多个局域网需要互连,并且希望将局域网的广播信息能很好地隔离开来,那么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网桥。
28、( )用集线器扩展局域网,使原来属于不同碰撞域的局域网上的计算能够进行跨碰撞域的通信。扩大了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
29、( )地址转换技术可以使使用私有IP地址的内部主机访问Internet。
19、____________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____________是信息量的单位。
20、数据通信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21、DNS表示____________
22、网络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A.6Mbit B.12Mbit C.24Mbit D.48Mbit
9、10Base-T指的是()。
A.10M波特率,使用数字信号,使用双绞线
B.10Mbit/s,使用数字信号,使用双绞线
C.10M波特率,使用模拟信号,使用双绞线
D.10Mbit/s,使用模拟信号,使用双绞线
10、从协议分析的角度,www服务的第一步操作是www浏览器完成对wwW服务器的()。
2022年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网络系统集成的主要设备

网络系统集成的主要设备网络系统集成是一个需要各种设备协同工作的复杂过程,网络系统集成的主要设备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些设备大多数都是硬件设备,涉及到传输、存储、处理等多方面的技术。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其中的一些主要设备,并且探讨它们在网络系统集成当中的作用。
1. 交换机交换机可谓是网络系统集成中的核心设备之一。
它是网络中的一个关键组件,用于在多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
交换机可以快速传输大量数据,同时也支持各种流量控制和端口速率限制。
对于企业网络,通常都会采用交换机进行数据转发,以实现局域网互联互通。
2. 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可将网络数据包从路由器的一个接口转发到另一个接口。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每个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在 Internet 中,路由器扮演着数据包转发的重要角色,可实现从端到端的传输。
3. 防火墙防火墙是网络系统集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设备,用于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防火墙可以通过从网络流量中过滤、阻止对受保护设备上的攻击、建立行为准则等多种方式来保障系统安全。
它是企业内部建立安全防线的重要一环。
4.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是网络系统集成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目的是为了提供数据存储以及保护数据安全。
存储设备可以采用内部存储器、外置存储器、云存储等多种方式。
对于企业来说,存储设备的管理非常关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容量。
5. 服务器服务器是网络系统集成中的支持设备之一,主要负责提供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
它们通常采用高速 CPU、高速网络和大容量存储系统,以满足运行各种应用程序的需求。
服务器通常被分为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多种类型,其中 Web 服务器最为常见。
6. 集线器集线器是网络系统集成中的传统设备,虽然在现代网络中已经逐渐被交换机代替,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仍然有其应用价值。
集线器主要作用是将多个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并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所有端口。
网络系统集成概述

网络系统集成概述网络系统集成是将不同的计算机网络设备、通信协议和应用程序集成为一个统一、高效、安全的网络系统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方面,下面将逐一进行概述。
1. 系统规划与设计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网络系统集成的第一步,主要目标是明确系统的需求、目标、约束和范围。
这个阶段包括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可行性研究、系统架构设计、预算和进度规划等。
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结果将为后续的实施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基础。
2. 网络架构设计网络架构设计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延续,它关注于如何构建一个满足业务需求、高效稳定、易于管理的网络系统。
网络架构设计包括网络拓扑设计、网络协议选择、IP地址规划、网络设备配置等方面。
合理的网络架构设计是确保网络系统性能、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3. 设备选型与配置设备选型与配置是根据网络架构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和通信协议,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这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防火墙等设备的选型,以及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设备选型与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络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4. 布线系统设计布线系统设计是网络系统集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网络线路的布局、选型、铺设和维护等方面。
合理的布线系统设计可以确保网络信号的稳定传输,减少信号衰减和干扰,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
5. 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策略是保障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
它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设置、病毒防范等方面的策略制定和实施。
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应基于业务需求和安全风险评估,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
6. 系统集成实施系统集成实施是将前述各个阶段的设计和要求转化为实际运行的网络系统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配置、布线施工等具体工作。
系统集成实施应注重细节和质量控制,确保每个步骤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实现预期的网络性能和功能。
7. 系统测试与验收系统测试与验收是对集成完成的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系统集成》课程标准二零一七年七月《网络系统集成》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网络系统集成二、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网络系统集成是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是网络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技术。
本课程重点介绍网络需求分析、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工程招投标、网络工程实施、网络测试与验收等方面知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工程规划、逻辑结构设计、网络设备选型以及工程实施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等能力,达到从事网络系统集成和运维与管理等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
(二)设计思路根据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
本课程采取项目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遵循“知识够用,能力为本”的设计要求组织教学及考核,使学生具有分析、实施、完成综合网络系统集成项目的能力。
课程的设计兼顾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以实际项目为依托来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确定以网络综合布线具体任务为载体的项目设计思路,项目设计既有实际应用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将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来组织教学,让学习者掌握网络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案、需求分析、设备选型、施工方案、测试方案、验收方案和招投标方案等内容,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训练职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根据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情况,利用仿真实训平台实施教学过程,模拟实际网络工程项目,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本课程融合了技能大赛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技能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网络类型分类
有线交换机和无线交换机 10/100Mbps自适应标准以太网交换机 1Gbps(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模块化) 10Gbps(万兆位)以太网交换机(全光纤接口) ATM交换机(传输介质一般采用光纤,成本高, 通常用作ADSL和HFC的骨干节点,广泛用于电 信、邮政网的主干网段) FDDI交换机(全光纤接口,成本高)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Quidway® S8500 万兆核心路由交换机
Quidway® S8500系列万 兆核心交换机是由华为 3Com公司自主开发的新 一代高性能万兆核心路由 交换机产品,可广泛应用 于电子政务网核心层、校 园网及教育城域网核心层、 园区网和企业网核心层以 及运营商IP城域网核心层、 汇聚层。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交换机的功能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互联一个LAN或 一台高性能计算机。所有端口由专用处理器进行控制,并 经过控制管理总线转发信息。中高档交换机可以用专门的 网管软件进行集中管理。 可将每个端口所互联的网络工作站分割为独立的LAN (VLAN)。 每个端口都与大带宽的背板连通,从而为每个端口提供专 用的带宽。 流量控制(网桥无流量控制能力)。 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处理器完成高速交换。
第四层交换机 能够基于传输层中的TCP/UDP应用端口号决定传输,即根据端口主 机的应用需求来自主确定或动态限制端口的交换过程和数据流量,即 具有第四层智能应用交换需求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第七层交换技术
亦称“第七层认知技术”,是目前最新的交换技术,可以 实现有效的数据流优化和智能负载均衡。 用户不仅能验证是否在发送正确的内容,而且还能打开网 络上传送的数据包(不用考虑IP地址或端口),并根据包 中的信息做出负载均衡决定。 如端口80,除了WEB传输流,还有许多类型的传输流 (如流媒体数据)通过此端口传输。第四层交换无法区分 这两种类型的数据,而第七层交换可以自由地完全打开传 输流的应用层/表示层,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容,根据应用 的类型而非仅仅根据IP和端口号做出更智能的负载均衡决 定,比如规定WEB传输流具有更高优先级。 目前还没有这类第七层的标准。
第三章 交换机工作原理和技术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Networks System Integrating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第三章 交换机工作原理和技术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本章主要内容
3.1 交换机的概念 3.2 交换机的分类 3.3 交换机的连接 3.4 交换机的配置 3.5 交换机的交换技术 3.6 交换机的交换结构 3.7 交换机的技术指标 3.8 VLAN技术原理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3.2 交换机的分类
交换机和集线器
不能“以貌取人”
TP-link TL-HP8MU HUB
桌面型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
异在“按需定制”
D-Link DFE-916DX HUB
3Com Switchs
3Com SuperStack 3 4400 switch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SFP模块
3.4 交换机的配置
本地配置(基本配置) 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并配置 通常为RS-232串口,须使用配置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的串 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进行本 地配置。思科交换机则通常采用RJ-45端口,须使用专门的 Console线(两端均为RJ-45接头的扁平线)。 远程配置 通过交换机的普通端口连接并配置 Telnet方式 Web浏览器方式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按网管功能分类
非网管型交换机
不支持网络管理 可通过网络方式进行管理,包括交换机各端口的流量 控制、QoS和端口协议的配置等,以便使所有的网络 资源尽可能处于最佳状态 网管型交换机上都有一个“Console”控制端口(一般 为RS232串口型)以便进行基本配置,有的还支持基于 Web页面和Telnet远程登录网络等多种网络管理方式 支持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并采用RMON (Remote Monitoring,远程监视)技术跟踪流量和会 话状态(允许用户查看每个交换端口上的流量),增 强了流量管理、监视与分析能力。
堆叠GBIC模块
堆叠GBIC模块用于实现交 换机之间的廉价千兆连接。 如图所示为适用于Cisco Catalyst 2950/3550的 GigaStack GBIC堆叠模块。 需要注意的是,GigaStack GBIC专门用于交换机之间 的千兆位堆叠,GigaStack GBIC之间的连接采用专门 的堆叠电缆。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堆叠和级联的区别(续)
级联相对容易,但堆叠这种技术有级联不可达到的优势。首先,多台 交换机堆叠在一起,从逻辑上来说,它们属于同一个设备。这样,如 果你想对这几台交换机进行设置,只要连接到任何一台设备上,就可 看到堆叠中的其他交换机。而级联的设备逻辑上是独立的,如果想要 网管这些设备,必须依次连接到每个设备。 多个设备级联会产生级联瓶颈。例如,两个百兆交换机通过一根双绞 线级联,则它们的级联带宽是百兆。这样不同交换机之间的计算机要 通讯,都只能通过这百兆带宽。而两个交换机通过堆叠连接在一起, 堆叠线缆将能提供高于1G的背板带宽,极大地减低了瓶颈。 级联还有一个堆叠达不到的目的,是增加连接距离。比如,一台计算 机离交换机较远,超过了单根双绞线的最长距离100米,则可在中间 再放置一台交换机,使计算机与此交换机相连。堆叠线缆最长也只有 几米,所以堆叠时应予考虑。 堆叠和级联各有优点,在实际的方案设计中经常同时出现,可灵活应 用。
图1 1000Base-T GBIC模块
图2 1000Base-SX GBIC模块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安装在GBIC插槽中的GBIC模块
GBIC模块安装 于千兆以太网 模块的GBIC插 槽中,用于提 供与其他交换 机和服务器的 千兆位连接。
安装在GBIC插槽中的GBIC模块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按网络规模分类
企业级交换机 一般采用模块配置,属于第三层或第四层千兆位(或 以上)交换机,通常能支持500个信息点以上。 部门级交换机 一般为千兆位第三层交换机,固定配置或模块配置, 通常能支持300~500个信息点。 工作组级交换机 一般为固定配置,10/100Mbps自适应,通常支持的 信息点少于100个。
Cisco GigaStack GBIC堆叠模块和电缆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factor Pluggables)可 以简单的理解为GBIC的 升级版本。SFP模块(如 图所示)体积比GBIC模 块减少一半,可以在相同 面板上配置多出一倍以上 的端口数量。由于SFP模 块在功能上与GBIC基本 一致,因此,也被有些交 换机厂商称为小型化 GBIC(Mini-GBIC)。
参考阅读:/pub/article/c1084_a178357_p1.html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Uplink端口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GBIC端口模块
GBIC(GigaStack Gigabit Interface Converter) 是一个通用的、低成本的千兆位以太网堆叠模块, 可提供交换机间的高速连接,既可建立高密度端 口的堆叠,又可实现与服务器或千兆位主干的连 接,为快速以太网向千兆以太网的过渡,提供了 廉价的、高性能的选择方案。此外,借助于光纤, 还可实现与远程高速主干网络的连接。GBIC模块 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级联使用的GBIC模块,二 是堆叠专用的GBIC模块。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3.1 交换机的概念
按照线缆段微化的思想,线缆段越多,可用带宽就越高。极限 情况是每一台计算机处在一个独立的缆段上。如果网络上有10 台计算机,需要一个10端口的网桥将它们连接起来,但实现这 样一个网桥不太现实,软件转发速度也跟不上。交换机将上述 多端口的网桥硬件整合,以达到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能。 交换机内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板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此背板 总线带宽通常是交换机每个端口带宽的几十倍。交换机的所有 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板总线交换矩阵上,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 固定带宽,同时具有两个信道,在同一时刻既可发送数据,又 接收其他端口发送来的数据。 与共享带宽(一个时间只能为一对网络节点服务)、无目的地 进行数据发送(广播)的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可以在一个时间 内同时为所有的网络节点服务,并可以有目的地发送数据,所 以在带宽占用、减少阻塞、网络安全和全双工传输方面都是集 线器不可相比的。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级联GBIC模块
级联使用的GBIC模块分为4种, 一是1000Base-T GBIC模块 (如图1所示),适用于超五 类或六类双绞线,最长传输距 离为100米;二是1000Base SX GBIC模块(如图2所示), 适用于多模多纤,最长传输距 离为500米;三是1000 BaseLX GBIC模块,适用于单模光 纤,最长传输距离为10千米; 四是1000Base-ZX GBIC,适 用于长波单模光纤,最长传输 距离为70千米~100千米。
科大智能培训资料 2010年12月
堆叠和级联的区别
堆叠(Stack)和级联(Uplink)是多台交换机或 集线器连接在一起的两种方式。它们的主要 目的是增加端口密度。但它们实现的方法不同。 级联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个端口与其它集线器相连的,如使用一 个集线器UPLINK口到另一个的普通端口;而堆叠是通过集线 器的背板连接起来的,它是一种建立在芯片级上的连接,如2 个24口交换机堆叠起来的效果就像是一个48口的交换机,优点 是不会产生瓶颈的问题。 级联可通过一根双绞线在任何网络设备厂家的交换机之间,集 线器之间,或交换机与集线器之间完成。而堆叠只有在自己厂 家的设备之间,且此设备必须具有堆叠功能才可实现。级联只 需单做一根双绞线(或其他媒介),堆叠需要专用的堆叠模块和 堆叠线缆。 交换机的级联在理论上是没有级联个数限制的(注意:集线器级 联有个数限制,且10M和100M的要求不同),而堆叠各个厂家 的设备会标明最大堆叠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