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必修课第一章:信息和信息技术
第一单元 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

三、信息的获取
通过各种感觉来获取
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获取
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获取
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获取
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获取
各种传感器
传感器作为获得数据 的重要手段,是在工业生 产、医学治疗、家庭生活 等方面进行检测时所必不 可少的器件。
红外传感器
电磁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四、信息的传输
因特网
五、信息活动的五个阶段
1、语言和手势
2、文字符号
象 形 字
末 指
事 字
这是一个指事字。从字体上看,就是本字倒过来。上部为 树头,下部为树梢,在树梢上加一小横,就表示这里是树梢。 因此,末的最初的意义是树梢。
成语:舍本逐末:放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现在常用词语有:末流、细枝末节、末路、末日、末尾、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等等。
一、信息
(一)无处不在的信息
太阳下山了大雪纷飞源自雷鸣电闪鸟语花香上课铃响了
收看电视
科学实验
医生看病
(二)什么是信息? 冰消雪融、草木发芽,这是自然带给我们季节变换的信息;新闻 报道、商品广告,这是社会带给我们的信息;闹钟的铃声把我们从睡 梦中叫醒,这是生活中的信息。 我们无时无刻地与信息有联系。生活充满了信息。听课、看书读 报、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接受信息,同时我们点头、摆手、跺脚、 摸鼻子、说、唱等,一举一动都在发出或传递信息。人与人间传递信 息可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 能力。
2、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1)非法地获取、传播、修改信息的对信息获取、处理、传播 过程的破坏都直接威胁着信息的安全。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该章节主要介绍信息的定义、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明白信息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信息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信息是传递知识、观点、情感等内容的一种表达方式。
2. 教师讲解信息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信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3. 教师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是获取、处理、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技术。
4. 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互联网、手机、计算机等,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用手机拍照分享、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等。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四、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情景,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板书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1. 信息的概念2. 信息的重要性3. 信息技术的概念4. 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业设计:1. 请简述信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列举生活中你接触到的信息技术,并说明它们的应用。
3. 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高中必修一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中必修一信息技术知识点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信息的概念。
-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例如,交通信号灯的颜色(红、绿、黄)就是一种信息,它传达了车辆是否可以通行的意义。
-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如文字、图像、声音等。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古代信息技术:包括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等。
语言是人类最早的信息交流方式,它使得信息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文字的出现则使信息可以被记录和保存;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信息的复制效率,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 近代信息技术:以电信技术的发明为标志,如电报、电话等。
电报实现了远距离的文字信息传递,电话则让人们可以直接进行语音交流。
-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
计算机具有高速运算、大容量存储等特点,网络技术则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快速,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 多元化: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
- 网络化: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更加方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在线交流、学习、工作等。
- 智能化: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应用不断涌现,使信息技术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
- 虚拟化: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能够创建虚拟的环境或者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二、信息的获取。
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 定位信息需求: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例如,要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就需要获取与环境现状、污染治理措施、环保政策等相关的信息。
- 选择信息来源:信息来源有多种,包括文献型信息源(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口头型信息源(如与人交谈获取信息)、电子型信息源(如网站、数据库等)和实物型信息源(如产品样本、文物等)。
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

普遍性
n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只要有物质存 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它们的运动状态 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信息具有普 遍性)
n 判断: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 21世纪才出现的。 错
完整版ppt课件
6
信息的特征
晚上看课表,准备第二天的书籍,它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它的载体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8、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
C
A、刻在甲骨上的文字说明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B、天气预报、军事情报等信息会因时间的推移失去原有的价值,
说明信息具有时效性
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
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9、下列有关对信息的描述,错误的是( ) D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载体依附 性B、交通信号同时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出去旅游之前要了解天气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它依附于什么传递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信息的分类:文字类信息、 声音类信息、 动画类信息 、 图片信息、视频类信息
请将以下的信息归类 A.书本 B. 电脑游戏 C. 路标 D.照片 E. 电视节目 F.通
电话 G. 收音机的广播节目 H.鸡叫 I.Flash 音乐 J.国 画 K.音乐 L.霓虹灯 M.报纸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一个信 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 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称之为信息。
概念延伸:
1、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 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信息的作用)
浙教版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

4. 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快
关于信息产业
(1)什么是信息产业 (2)国内外信息产业情况
什么是信息产业?
• 信息产业(也称为“电子信息产业”)是指信息设
备生产制造,以及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信息采集、
储存、传递、处理、制作与服务的所有行业与部
人类正进入信息社会
什么是信息化(1)
2000年“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明确提出:
(G-8: “Okinawa Charter on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
–信息技术是影响21世纪发展的最强劲的驱动力量 –信息化---由信息技术驱动的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社会个人和群
没有意义。
• 比较正式也比较抽象一些的描述是: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信息有哪些性质?
• 普遍性:凡有事物的地方,就必然存在信息,信息广泛存在 • 动态性: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信息也必然随时间而改
变 • 时效性:由于信息的动态性,信息的使用价值会随着时间而衰减 • 多样性:语言、文字、声音、图片等都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也称为
电子信息产业是第一大产业
• 2007年:世界总产值达54.39万亿美元, 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 4.65万亿美元, 占世界总产值的8.5%
• 2008年:世界总产值达60.69万亿美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 达4.96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8.2%
• 2009年:世界总产值达57.94万亿美元, 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 5.15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8.9%
中国知名IT企业
2010胡润IT富豪榜(2010.10)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Word文档编辑排版方法
文字输入与格式设置
掌握中英文输入方法,学习字 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
基础格式设置。
段落调整与排版
了解段落缩进、行间距、段间 距等调整方法,实现文档美观 易读。
插入图片与表格
学习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绘制 表格等技巧,丰富文档内容展 示。
页面布局与打印设置
掌握分栏、分页、页眉页脚等 页面布局技巧,以及打印预览
拓展延伸:未来科技展望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以及 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介绍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探讨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慧 城市等领域的发展趋势。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创新
探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如头戴式设备、手势识别 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在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存储器
包括内存和外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输出设备
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输出计算机处理 结果。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及功能
系统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等 ,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
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 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特定 需求。
编程语言
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实 现各种功能。
计算机工作原理简介
存储程序原理
计算机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二进制原理
指令周期原理
CPU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解码并执 行指令,然后存储结果,形成一个指 令周期。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制,即0和1 表示所有信息。
04
网络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应用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信息的特点,掌握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信息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其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教学素材。
学生准备:笔记本、水笔、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传递到我们眼前的?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哪些信息技术?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是指传递知识、消息、数据等内容的一种载体,信息技术是指用于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2. 信息的特点:普遍性、主观性、时效性、价值性、传递性。
3. 信息技术的分类: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
三、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网上购物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运用了哪些信息技术,并解释其作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你能列举出几种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2.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3. 请举例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改变了你的学习方式?板书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1. 概念:信息传递知识、消息、数据等内容的一种载体;信息技术用于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2. 特点:信息普遍性、主观性、时效性、价值性、传递性;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
作业设计:1.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你带来的便利。
答案:略2. 请列举出五种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PPT演示文稿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时效性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共享性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12
练习题1:
1.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 设备时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分工合作,各施其职,最后成功挽 救了病人的生命。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 性;④共享性。在这个事例中,体现了信息的()。
IT
1
IT男
工资不低,也不会高的吓人。 喜欢钻研技术。
周末宅在家里睡觉或打游戏。 很少和外界接触。 没有女朋友。
2
3
4
5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信息技术)
6
内容大纲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多媒体技术应用
选修1
选修2
网络技术应用
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3
选修4
数据管理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选修5
7
第1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8
01
信息及其特征
part
9
④北美洲 ⑤南美洲
②欧洲
①亚洲
③非洲
灯光亮度的差异体现了各国经济发展状 况的不同。
10
Chapter
信息技术的含义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 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
称之为信息技术。
11
信息的一般特征
载体依附性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电视中播放的奥运会比赛的金牌数
B.计算机教科书
C.报上登载的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
D.各班各科成绩
3、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 )
A.声音 C.载体
B.文字 D.图像
4、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此时语 言是信息的( )
A.载体 B.时效 C.价值 D.传递
5、我们在看电视节目时,可以接收()
2.计算机应用中涉及大量的数据,这些 数据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 等。( √ )
下节课的内容:
下节课我们要学习信息的获取,请
同学们回去看一下有关的内容。
A.声音信息 C.图像信息
B.文字信息 D.以上的三种信息
6、古人为了____信息,就用刀把文字刻在 龟甲、兽骨、石板或竹简上面( )
A.收集 B.加工
C.存储 D.传递
7、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是( )
A.IT B.PC
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C.CEO
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 )
广义: 是指人类获取、加工、存储、提取、传 递和利用信息的技术。 狭义: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获取、 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一次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二次革命是文字的创造
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四次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五次革命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各种对于信息的定义:
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
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 息 发 出 方 (信源) 用 何 载 体 以 何 途 径 信 息 接 收 方 (信宿) 接 收 效 果 及 作 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包括虚拟现实技 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避免网络成瘾症。
下面是有关信息的练习题:
1、物质、能量和( )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 原油 B. 信息 C. 煤炭 D. 水
2、下列项目中,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
第一章 信息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必修部分
本章学习内容提示:
信息及其特征(第一节)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第二节)
本节学习目标:
什么是信息?
信息有哪些特征?
小组合作:
阅读教材P2-P5上的文字内容,通 过完成“交流”和“任务”活动,理解 什么是信息,并推选小组发言人,谈谈 你们是怎么理解“信息”这个概念的?
A.报纸
C.一段天气预报
B.电视机
D.光盘
信息有哪些特征呢?
一传十,十传百;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老黄历看不得; 空城计; 玉不琢,不成器; 盲人摸象;
信息的特征
传递性 共享性 真伪性 时效性 依附性 可处理性
பைடு நூலகம்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传递)
从信息的发出方来看:利用文字、符号、
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 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
以称之为信息。
从信息的接收方来看:接收信息后,对于
各种形式的信息形成印象,经过分析、判断与理
解,把它变为自己的知识或引发相应的行动,这 时,信息便发挥了作用。
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
D.SOHO
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 (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
8.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各门学科知识也是信息
B.广播电视播放的各类节目里含有大量信息
C.气象工作者收集的各种气象数据也是信息 D.指挥交通的红绿灯是一种信号,不是信息
判断题: 1.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三大基础 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