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4

合集下载

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化学专业《无机化学》主要参攻读物配套教材1、北京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优秀教材一等奖,针对高等师范院校编写的教材,理论阐述深度适当,讲解清楚;并注意运用基本理论去解释无机物质的变化规律。

)2、申泮文.近代化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共有四部分: 基本化学原理;溶液平衡和化学分析;元素化学;近代化学热点。

)3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覆盖面较广,知识点讲解详细,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今后报考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时,用做复习资料。

)4、傅献彩.大学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化学理科,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将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的教学内容融合,上册以化学原理为主,将定量分析纳入化学平衡;下册以元素化学为主。

)5、天津大学.无机化学 (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6、史启祯.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1992年由教育部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 列为国家“八五”重点教材.1998年由高教社出版, 2000年被列为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唐宗熏.中级无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介于无机化学和高等无机化学之间的中级水平的无机化学教材。

系统介绍了现代无机化学所涉及的新理论、新领域、新知识和无机新型化合物。

)8、傅献彩.大学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将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的教学内容融合,上册以化学原理为主,将定量分析纳入化学平衡;下册以元素化学为主)9、申泮文.无机化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编写者均为名校专家,以专题形式撰写无机化学的近代成就与发展现状,各专题选录文献水平为当代国际前沿。

《无机化学下》第四版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下》第四版习题答案

第13章 氢和稀有气体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1、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1)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3)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4)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 液态 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BaH 2;SiH 4;NH 3;AsH 3;PdH 0.9;HI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3、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 、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4、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

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来越高。

密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其原子量逐渐增大,而单位体积中原子个数相同。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a )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b )电离能最低 安全的放电光源;(c )最廉价的惰性气氛。

13-6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解释HeH 、HeH +、He 2+ 粒子存在的可能性。

为什么氦没有双原子分子存在?13-7 给出与下列物种具有相同结构的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空间构型: (a) ICl 4- (b)IBr 2- (c)BrO 3- (d)ClF7、 解: 4XeF 平面四边形 2XeF 直线形 3XeO 三角锥 XeO 直线形13-8用 VSEPR 理论判断XeF 2 、XeF 4、XeF 6、XeOF 4及ClF 3的空间构型。

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复习资料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教材大纲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无机化学(三)》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药学专业的应考者系统地学习《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专业的人才。

现代无机化学是对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除外)的制备、组成、结构和反应的实验测试和理论阐述。

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基础化学原理(第二章至第十一章)和元素化学(第十二章至第十四章)。

化学基本原理包括稀溶液的依数性(第二章)、动力学(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四章)、四大平衡:化学平衡(第五章)、酸碱平衡(第六章)、沉淀平衡(第七章)、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第八章)、原子结构(第九章)、分子结构(第十章)本课程用现代化学理论和观点阐述基本化学原理,反映本学科的前沿内容和发展趋势,同时将基本化学原理渗透到元素化学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和熟练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化学原理,领会元素的主要性质。

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勤于思索,流利地回答问题和解答习题。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熟练掌握溶液的渗透压;2、熟练掌握动力学关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热力学关于反应热的计算、用吉布斯能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3、熟练掌握四大平衡:酸碱、沉淀、氧化还原和配位平衡,及其相关的计算;4、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掌握多电子原子结构,认识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内在联系;5、熟练掌握分子结构的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间作用力;6.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学习这门课之前,你要有一定的中学化学基础: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原子、分子、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溶液浓度的计算,数学中对数、对数、根、指数的运算和计算器的使用。

无机化学第四版

无机化学第四版

无机化学第四版1. 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及其反应性质的科学。

无机化学中的物质大多形成于自然界中,如矿物、生物体内的元素和海水中的盐类等。

无机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的化合物,这些反应有时是很强烈的、放热的、爆炸性的,同时也有一些反应是缓慢的、需要外部作用的。

无机化学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涉及到了原子结构、化学键、配位化学、无机催化等多个方面。

在生物医药、化学工业、环境科学、纳米材料等领域中无机化学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按照化学性质可以分为盐酸盐、氧化物、碱、酸、碳酸盐、硫酸盐、氢氧化物、配合物等等。

盐酸盐:也称为氯化物,由正离子和氯离子组成,如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钛等。

氧化物: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如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铝等。

碱:碱是一种能够和酸反应形成盐和水的离子化合物,能够释放出氢离子,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铜等。

酸:酸是一种能够和碱反应形成盐和水的离子化合物,能够释放出氢离子,如硫酸、盐酸、氯化氢酸等。

碳酸盐:碳酸盐是碳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如碳酸钙、碳酸银、碳酸铅等。

硫酸盐:也称硫酸盐,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金属、铵离子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如硫酸钠、硫酸铝、硫酸铜等。

3. 无机化合物的反应性质无机化合物的反应性质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化合反应等等。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其基本特征是电子转移。

氧原子在电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中起到的作用称为氧化作用,而在电子数减少的化学反应中则称为还原作用。

如铁的氧化反应可以表示为Fe + 2HClO4 → Fe (ClO4)2 + H2O。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称为盐和水。

在中和反应中,酸变成盐,碱变成盐,产生的水则是副产品。

如硝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为HNO3 + NaOH → NaNO3 + H2O。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三章课件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三章课件

③ 对于二元弱酸,若 c(弱酸)一定时,
c(酸根离子)与 c2(H3O+)成反比。
3.2.3 缓冲溶液
1 同离子效应
2 缓冲溶液
3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4 缓冲范围和缓冲能力
1 同离子效应
HAc(aq) + H2O (l) NH4Ac(aq) H3O+ (aq) + Ac–(aq)
–(aq) Ac (aq) + NH + 4
3.1.2 溶液的pH值
pH = -lg{c(H 3O )}
+

pOH = -lg{ c(OH )}
+ -14
根据 KW ={c(H 3O )}{c(OH )}= 1.0×10 + - lg c(H ) - lg c(OH ) = - lg KW = 14 即
\ pH + pOH = p KW = 14
H3O+ (aq) + A - (aq) HA(aq)+ H 2 O(l) 溶液中大量的A–与外加的少量的H3O+
结合成HA,当达到新平衡时,c(HA)略有 c ( HA ) – 增加,c(A )略有减少, 变化不大, c(A ) 因此溶液的c(H3O+)或pH值基本不变。
1) 弱酸—弱酸盐: 例HAc-NaAc,H2CO3—NaHCO3 + HA(aq)+ H 2 O(l) H3O (aq) + A (aq) K a (HA)c(HA) + c( H 3 O ) = {c(A )} 两边取负对数,则 c(HA) pH = pK a (HA) - lg 平衡浓度 c( A ) •由于同离子效应的存在,通常用初始浓度 c0(HA) ,c0(A-)代替c(HA) ,c(A-) 。

5.无机化学及实验教材及参考书目

5.无机化学及实验教材及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四版(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考书目:1.北京师范大学等编,《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傅献彩编,《大学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申泮文主编.《近代化学导论》(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尹敬执,申泮文合著. 《基础无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6.何凤娇编. 《无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017.庞锡涛编,《无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8.大连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竺际舜主编,《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1.10.周井炎,李东风等编著,《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2.《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安顺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实验编写组自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2005~2007.参考书目:1.南京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编,大学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2.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9.3.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周宁怀主编,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0.2.5.吴泳主编,大学化学新体系实验,科学出版社,1999.8.6.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校合编,基础化学实验(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7.陈虹锦主编,实验化学,科学出版社,2003.8.8.蒋碧如等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9.李梅等主编,化学实验与生活——从实验中了解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10.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11.侯振雨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安顺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及实验编写组2007.3.。

无机化学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无机化学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V
10.0
1.2 溶 液
一、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 (溶质为A;溶剂为B)
1. 物质的量浓度 (c)
C nA (mol L1)
V
2.摩尔分数(X) xA =
nA ; n总
则:xA +xB =
xB =
nB ; n总
nA nB 1 n总 n总
推广:溶质和溶剂的摩尔分数 之和=1
3.质量摩尔浓度(b)
解:(1) pM RT
M

RT
p

0.5977 103 103 8.314 (273 1000) 97 103
65.2 103kg mol1 65.2 g mol1
(2) 65.2 2.03 32.07
硫蒸气的化学式为S2
只有一种气体
要计算该气体压强: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 气态、液态和固态。 本章重点介绍气体和溶液的一些基本规律。
1.1 对气体而言,主要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道尔顿分压定律 的应用。
1.2 对溶液而言,主要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公式和应用。 1.3 对胶体溶液而言,主要了解其相关性质。(自学)
1.1 气 体
解: PV nRT
PV m RT M
M m RT PV
M
=
0.118创10- 3 Kg 8.315Pa 鬃m3 mol-1 状K-1 73.3创103 Pa 250? 10- 6 m3
(25 +
273)K
M = 16醋10- 3 Kg mol- 1
例1-2:在1000 ℃和97 kPa压力下,硫蒸气的密度是 0.5977 gL-1。试求:(1)硫蒸气的摩尔质量,(2)硫 蒸气的化学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量子力原理处理 H2得出的结果认为:当 两个H原子相互靠近时,由于 1s电子自旋状 态的不同,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共价键的本质与特点
? 两个 H原子的 1s 电子相互配 对时,为两个原子公用,核 间的电子云(?)增大,增 大对两核的吸引,系统能量 降低,形成稳定分子。
? 不能成对,两核间电子出现 几率密度(?)减小,系统 能量升高,不能成键。
如空图的所;示而:o假原设子c原的子2p的x,22ppx,y各2有py各一有未一成未对配电对子电,子则,2P2y~pz轨2p道y形是成
л 键;2Px~2px形成б 键;2Pz~2pz形成配位键。故co分子结
构为:
,这里的配位键应是л 键。
二.共价键的键型: 又如:HNO3中
这里的配位键应是б 键。
二.共价键的键型:
3.配位键:
–凡共用的一对电子由一个原子单独提供的共 价键叫做配位键,用“ ”表示。(从提 供电子对原子 接受电子原子)。
–配位键形成的条件:
? 1,提供电子对的原子有孤对电子; ? 2,接受电子对的原子有空轨道。
–如:
二.共价键的键型:
CO:C原子:2S22P2 O原子:2S22P4
一.共价键的本质与特点
2.价键理论的要点与共价键的特点:
(1) 价键理论要点:
1)1个原子能形成共价单键的最大数目等于其未配对 电子的数目。
如 : H-H,cl-cl,H-cl,
或???
共价数:某元素的原子能形成共价单键的最大数目。
它等于该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2)原子轨道同号重叠(对称性匹配):才是有效重叠。
好地说明这类问题, Pauling 等人以价键理论
为基础,提出杂化轨道理论
三.杂化轨道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2.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一.共价键的本质与特点
2.价键理论的要点与共价键的特点:
(1) 价键理论要点:
3) 原子重叠时要满足最大重叠条件:重叠越多, 共价键越牢固。如s轨道与P轨道重叠,可能有下 列情况:
一.共价键的本质与特点
? (a)为异号重叠,是无效重叠; ? (b)为同号重叠与异号重叠相互抵消,是无效重叠。 ? (c)和(d)均为同号重叠,是有效重叠,但是 :
一.共价键的本质与特点
? 左图为两个 H原子相 互靠近时,系统的能 量关系图,图中 E为 系统能量, R为两个 原子核间距离。
一.共价键的本质与特点
1.共价键的形成:
(2)共价键的本质: 原子轨道重叠,原子核间电子的几率密度(电
子云)增大,对两核产生吸引是共价键的本 质。而相邻原子间自旋相反的来配对电子相 互配对成共价电子对是共价键形成的基础。
? 讨论共价键的理论有价键理论、杂 化轨道理论(改进后的价键理论)、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 论。本节主要运用价键理论讨论共 价键的形成。特点和键型;应用杂 化轨道理论讨论分子的空间构型。
一.共价键的本质与特点
1.共价键的形成:
(1)量子力学处理 Hz: 1927年W.Heitler (海特勒)和 F.Lodon (伦敦)
同时注意到唯独稀有气体,总是以单 原子存在于自然界。
受此启发,1916 年,德国,科塞尔 ( Kossel ),认识到惰气,有 ns2np6 的电子构型,提出原子形成 化合物的原因和动力。
原子间通过得失电子,或通过共用电 子对各原子达到饱和状态的惰气原 子结构。
第一节 离子键理论
所有物质都能以分子或晶体的形式 存在。分子或晶体中原子(或离子) 之间强烈的吸引作用叫做化学键。 化学键主要有:金属键,离子键, 共价键。本章着重共价键的形成和 分子的空间构型。
? 方向性:共价键是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且原子 轨道重叠时要满足最大重叠条件,而原子轨道 (除了轨道外)均有角度分布,因此,共价键具 有方向性。
二.共价键的键型:
1. б 键:原子轨道沿着核间联线方向进行 同号重叠而形成的共价键。电子云在核 间联线形成圆柱成对称分布,如图所示:
二.共价键的键型:
2.л 键:两原子轨道重叠垂直核间联线并 相互平行而进行同号重叠所形成的共价 键。电子云在核间联线两侧。
二.共价键的键型:
2. л 键:
N2:以3对共用电子把两个N原子结合在一起,N原子的外层电
子构型为2s22p3:
,成键时用的是3个p轨道的未成
对电子,而3个p轨道相互重叠,故,N2的成键如图:
其中,2Px~2px形成б 键,2py~2py和2pz~2pz形成л 键。且此 三个л 键相互垂直。(相互原子形成的л 键比б 键弱)。
二.共价键的键型:
4.小结: 一般,单键,单键均为 б 键,因均需沿核
间联系重叠才能满足最大重叠条件;双 键中有一个 б 键,另一个为 л 键,三键 中有一个б 键,2个л 键。
三.杂化轨道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1.分子的空间构型: –共价键分子中的各原子在空间排列所 构成的几何形状叫做分子的空间构型。 – 分子的空间构型直接关系到分子的极 性。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杂化轨道理 论和价层电子子对互斥理论来解释。
三.杂化轨道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2.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例 如 : C 原 子 的 外 层 电 子 分 布 为 2 s2p2。

,按价键理论:则 C原子只能
形成两个共价单键,且这两个键相互垂直(键
角900)。但实际, CH4,CCl4不但说明 C原子能 形成4个单键,且它们均为非极性原子,即 4个
单键完全等同,但空间成四面体分布。为了更
第四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在原子结构中,电子分布符合能量最 低原则。基态是原子最稳定状态。
但是自然界中却发现,绝大多数元素 不以原子形式存在,而以化合物形 式存在,并且的原子数总是符合一 定比例的结合 Na - Cl , H2 - O ,
说明化合物中的元素之间,存在着内 在地关系;说明原子并非是最稳定 的状态。
设核间距离为d,在(c)中未重叠部分>(d)中未重叠部分, 所以(c)不满足最大重叠条件,(d)才满足最大重叠条 件,也就是说,沿着两核连线的重叠才满足最大重叠条件。
一.共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本质与特点
2.价键理论的要点与共价键的特点:
(2)共价键的特点:
? 饱和性:某种元素的原子,具有一定的共价数, 即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