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系统设计

c a r b o n e c o n o my a n d g r o wt h p o t e n t i a l ,l o w —c a r bo n t o u is r m i s bo u n d t o b e a n i mp o r t a n t c o mp o ne n t o f f u t ur e l o w
c o me t h e g e n e r a l c o n s e n s u s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mu n i t y.To ur is m i n d us t r y h a s t h e b a s i c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a l o w
Ab s t r a c t : L o w —c a r b o n e c o n o my a s a n i mp o r t a n t f u t u r e d i r e c t i o n f o r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h u ma n s o c i e t y h a s b e —
Ke y wo r ds : l o w —c a r b o n e c o n o my;t o u r i s m i n d us t r y
一
、
低 碳旅 游是 低碳 经济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把经济发展的这一崭新模式称作“ 低碳经济” ¨ 1 J 。
低碳 经 济这 一说 法 最早 是 由英 国于 2 0 0 3年 颁
比如有很多地方原来砍树炸山因为老百姓没有其它的收入渠道但是随着旅游发展大家种树的积极性也起来了保护的积极性也起来了原来只是炸石头现在发现石头是宝贝所以现在对石头的利用达到了空前的深度由于发展旅游已经形成一个产业
低碳旅游

1.低碳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内涵分析1.1低碳旅游的概念界定低碳旅游(LT,low—carbon tourism)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采用低碳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形式。
1.2低碳旅游的内涵分析要实现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首先要科学分析旅游产业的碳排放构成,强调旅行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三大领域内的低碳化发展,其次要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与旅游过程中的碳中和与碳补偿等,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从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与发展模式分析,低碳旅游的内涵包括方面:以节能减排与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以低碳技术创新清洁能源利用和旅游发展观念根本性转变为发展方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发展模式。
1.3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的区别定义:可持续旅游更注重在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并注重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更多是以自然型旅游地为目的地,在生态环境与文化保护方面与可持续旅游内涵相似,更强调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更注重社区参与。
内涵:可持续旅游注重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更强调旅游者的责任感,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生态环境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责任,而低碳旅游则更侧重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节能减排碳中和的责任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的内涵相比,低碳旅游更强调节能减排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清洁能源应用旅游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唐承财,钟林生.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经济地理,31(5):862-867)2.低碳旅游特点2. 1环保节能性低碳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减排,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缓减温室效应,保护环境质量。
并且真正的低碳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都能体现出环保节能的优势。
另外各旅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讲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排放量,也会对其他行业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
低碳经济视角下低碳旅游实现方式研究

r id e p etfh us d ̄yp vI m no xc bn& i eietm n. 1 pr a d e l m no eormi ut , e i etf v a o  ̄ mat se ad1ip e p vo t t i p t, d o "  ̄ l -r t s s t q h m d 1s a ir ue t c ud 亡 wc矗 n 6‘m v a 6 u s do . r normiip m n n o c e a 0 ao o 0o y f kcr n orm a wc b u s l e . td s b k n o l a h n ‘ ol . b t i n l a o t i sm e t o
1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研究进展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 、 低排放为基础
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之后
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 。
表一 不同的能源形式产生 C 2 0 数量的比较
煤炭 燃烧每吨物质产生的C 2 O 单位热量燃烧产生的C z O n0 7 1I . 6 石油 04 . 5 1I . 9 天然气 O3 . 9 I0 . O 可再生能源 0 0
Ab ta t s r c :Th e eo me to w—ab n e o o r mo e a sre fr ltd id sr s s e il o e d v lp n fl c r o c n my p o t eiso eae n u t e ,ep cal f r o i y
P r p c i e o o a b n E o o y A h e i g a L w C r o a f T a e e s e t v f a L w C r o c n m c iv n o a b n W y o r v I
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的产生背景低碳旅游产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据调查,1981年~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并排放了过量二氧化碳的结果,它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透过性,同时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从而形成“温室效应”。
全球升温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后果: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雨季延长,水灾日益频繁;北冰洋和南极半岛冰雪融化,生物种群灭亡;传染病病菌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时间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等扩散流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因此,温室气体已经到了不可不控的时期。
气候变化将增加自然灾害,数十亿人将受到影响,上亿人将面临饥荒的威胁。
如果温度升高超过1.5~2.5度,20%~30%的动植物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同商讨制定了《京都议定书》并在第二款中明确指出:“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
“低碳”成为催生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积极响应。
低碳旅游催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长期以来,旅游业以其“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征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逐渐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旅游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
从旅游活动本身来看,旅游活动是一个包括食、住、行、游、娱、购在内的综合活动而这些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因此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
低碳经济视角下绿色旅游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视角下绿色旅游发展研究
绿色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文化财产的负面影响,同时促进当地社区的利益,以及提高游客参与感和文化体验的一种旅游形式。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旅游成为了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视角下,绿色旅游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排放、低能耗、低环境扰动的方式发展经济,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而绿色旅游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降低旅游业的总体碳足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绿色旅游可以从旅游供需两方面入手,推进低碳旅游。
旅游供应链可以通过节约能源、降低排放、推广绿色住宿等措施实现低碳经济目标。
例如,酒店可以采用太阳能供暖和照明系统,安装低流量水龙头和节水设备,实现节能减排。
此外,鼓励游客采取低碳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行等,不仅能降低碳排放,还能增加当地文化体验和旅游乐趣。
另一方面,绿色旅游也需要从游客需求入手,提高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同和支持。
通过宣传教育,让游客了解低碳旅游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参与低碳旅游的实际行动,如减少能源消耗、带上环保袋和水瓶等生态环保措施,实现低碳经济目标。
这不仅能够唤起游客环保意识,还能提高绿色旅游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之,低碳经济视角下,绿色旅游发展不仅是旅游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需要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新技术和绿色体系,推动旅游生态环保和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浅谈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及措施

浅谈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及措施摘要:低碳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的热点问题,而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的重头戏更是被各界关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行低碳旅游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低碳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低碳旅游的概念和意义,提出了发展低碳旅游存在的问题,并为推行低碳旅游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旅游;环保一、发展低碳旅游的现状1、低碳旅游的概念“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
该报告根据世界旅游业以及航空、海运和陆路运输业的联合调查写成。
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
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2、低碳旅游的现状低碳旅游的观念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深入人心。
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九寨沟能够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
不过,对于正在摸索低碳旅游可行性措施的旅游业界来说,要将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需要做的文章还有很多。
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1]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
低碳旅游_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

低碳旅游_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低碳旅游: 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引言: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人们对于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发关注。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为旅游业带来更可持续的发展和经济利益。
本文旨在探讨低碳旅游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低碳旅游的定义与特点1.1 定义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碳排放的行为。
它提倡游客采取低碳出行方式,如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徒步或骑自行车等;倡导旅游目的地开展低碳建设和管理,推动低碳能源的使用以及降低资源消耗。
1.2 特点低碳旅游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环保意识:低碳旅游秉持环保意识,倡导游客行程中与当地环境和文化的和谐相处。
游客被教育和鼓励采取可再生能源使用和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2)碳减排:低碳旅游重视有效减少碳排放。
游客在选择交通工具时,更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独自驾车或乘坐飞机的情况。
同时,旅游目的地也致力于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开展碳排放监测和控制工作。
(3)本地经济:低碳旅游鼓励游客在当地消费,以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游客会选择在本地餐馆就餐、购买当地手工艺品等,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低碳旅游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2.1 保护自然环境低碳旅游倡导游客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游客的环保行为将减少对水源、空气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栖息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2.2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旅游注重本地经济的发展,鼓励游客支持和参与当地的社区经济活动。
游客在当地消费,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改善生活水平。
同时,低碳旅游还可以帮助当地推动可持续发展,扶持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收益。
浅析低碳经济下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开发对策

摘
路希伟 ( 阳鑫龙煤业 ( 安 集团 )红岭煤业有 限责任公 司 河南安 阳 4 5 4 ) 5 l 1
要: 组是 矿 井 安 全 生产 中的 最基 层 组 织 , 是职 工 成 长锻 炼 的初 始 地 。 矿 井 各 项 安 全 管理 的基 长 对 象和 实施 目标 大 部 分 班
环球市场信息导 es @1 .m 报 m98 c 56 6 o 3
经济与产 业集群
浅析低碳经济 下我 国乡村旅游 的发展及开发对策
石运礼 ( 临沂大学费县分校 山 东费县 230) 7 4 0
摘 要 :乡村旅 游是生 态旅 游与农业旅 游结合深化 出来的一种新型旅 游方式。在低碳经济 背景 下,旅 游者选择 这种旅游方式
在班组 ,各项规 章制度、技术标准 、_ 作标 准、管理标准要靠班组 来贯彻 ,企 业的各项 专业 管理 ,要 靠班组来落 实。十 六大以来, 7 2 中央提 出建设和谐社会 这一伟 大的历史命题 ,顺应 了社会 历史发展 的必然。从 企业 自身 出发 ,搞好 新型班组建设对于 实现构建和
些 企业 、建设和谐社会具有 重要 意义。
关键词 :煤 矿 ;班 组 建设 ;企 业 文 化 ;持 续 发展 实 际和 长 远 目标 出发 来 规 范 班组 建设 ,逐 步 完 善 班 组 管理 的工 作 运行、指导推进、激励制约、物质保障等机制 ,克服班组建设工 作 中的 随意 性 。 B 选 配综合素质较高 的班组 长 ,培育班组 良好的团队精神 ,建设 .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 “ 生命”初始 的无 造价低廉 的庄 园式 的旅舍 ,如 “ 院” “ 间草房”等 :从行 四合 、林 限生机。由于客源市场与供给市场 的双向需求,无论哪种 区位类 来 说 ,乡村旅 游的交通工具应 有别于 飞机 、火车等大 型交通工 型都呈现出欣欣 向荣的景象。旅游经济的附加改变了农村单一经 具 。它应该适应当地 自然 的环境具备的灵活轻便的特 色,它的设 济的结构 ,起到 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 的 目的。 目前 乡村旅游 主应与 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 ,使之为旅游 活动增添色彩。 经营人员具有两栖性 ,中老年农村妇女所 占比例较高,起到了其 加强旅游产 品的开发 ,重视 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品 它产业所没有的吸纳闲散劳动力的作用。游客消费模式属于休闲 的开发是旅游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 娱乐体验 ,游客结构在年龄、收入 、居住地域上一般不具有显著 下转第 0 6页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旅游景区开展低碳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介绍了低碳旅游以及旅游景区开展低碳旅游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原则及开发策略。
一、低碳旅游低碳旅游产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
低碳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人类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新的时代发展潮流,旅游业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响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中最早正式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降低“碳”的旅游。
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
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旅游景区开展低碳旅游的意义第一,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低碳旅游实质上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因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低碳旅游无疑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第二,推动旅游景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如重视硬开发,忽视软开发;景区内服务设施等方面能源消耗比较突出;智能化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不足。
发展“低碳旅游”能够推动景区由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促进低碳产业合作。
由于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低碳旅游景区在开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必然要与其他低碳产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这将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共赢”的发展模式。
第四,有利于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产品。
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将这种新理念纳入到景区的开发及经营管理中,有利于旅游景区开发新产品、开辟新领域。
第五,宣传低碳理念的平台。
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旅游景区通过开展低碳旅游让人们去体验低碳生活,由此而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平台,在倡导“低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塑造旅游景区良好的形象。
在目前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下,旅游景区开发设计低碳旅游产品是迎合社会发展的明智之举,有利于景区在国民意识中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取竞争优势。
三、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原则第一,低碳化。
低碳旅游产品的主题就是“低碳”。
旅游景区就是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第二,参与性。
只有亲身参与,才能获得最深刻持久的体验。
旅游产品的设计,一方面要加强景区与游客的互动,使游客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另一方面旅游景区要更多地设计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促使游客亲身体验,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
第三,全面性。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具有相当广泛的适用性。
在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应将“低碳”理念渗透到食、住、行、游、娱、购的各个环节,带给游客更加全面的体验。
第四,情感化。
低碳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低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这种情感需求,倡导低碳的生活理念,引起旅游者的共鸣。
第五,创新性。
低碳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新能源技术的支持。
因此,旅游景区应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游客需求、低碳技术及相关产品的进展,更新旅游项目和设施,增强旅游产品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
四、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的开发策略(一)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核心思想1、丰富体验类型。
旅游景区应根据其拥有的资源禀赋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开发设计多种类型的低碳旅游产品。
将低碳理念渗透到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几个环节,由此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提供给游客一个全面的体验经历;同时,旅游活动的设计要动静结合,既要有静态观赏类的旅游活动,也要设计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2、增加体验深度。
一方面由于旅游者自身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旅游体验所达到的深度就不同,其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就不同,旅游景区应该通过调研获取游客的不同需求,据此设计相应的旅游项目;另一方面,景区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旅游活动,使整个游程跌宕起伏,不断唤起游客的期待,引导游客进行更加深刻地体验。
(二)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内容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应渗透到旅游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各个环节,从而令游客的低碳体验贯穿始终,并不断地与各个环节和活动中加深印象,最终得到低碳体验的升华。
1、低碳交通旅游产品。
交通是旅游的重要支撑,节能空间很大。
旅游景区发展低碳交通的核心就是要限制发展个体机动交通、鼓励和推进以公共化、节能化为导向的旅游景区交通发展模式。
一是景区外提倡使用公共交通。
旅游景区应依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景区间倡导共乘的交通方式,如安排中巴及电动车协助景区间换乘。
二是景区内原则上应禁止机动车进入,推广公共化、轻型化、节能化及新能源的交通工具,如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环保观光小火车等。
三是鼓励设计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交通工具。
旅游交通既是旅游得以实现的承载工具,同时又是可供游客参与体验的独特旅游产品。
传统的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如徒步、自行车、三轮车、轿子、滑索、骑马、牛车等,不仅节能环保,还能给游客带来非同一般的体验。
四是配备相关交通设施。
建设生态停车场、低碳旅游道路、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等。
2、低碳住宿旅游产品。
住宿设施也是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大户。
旅游景区应摒弃奢华之风,提倡舒适便利的住宿。
旅游景区应尽量减少区内住宿设施的建设,结合自身实情况,鼓励游客采用野营帐篷或者到乡村客栈、家庭旅馆住宿,不仅节能环保,还能惠及地方民众。
坚持“绿色饭店”的经营模式,饭店应深入了解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据此制定全方位的能源管理计划。
具体措施有: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符合生态要求,尽量使用当地材料;严格控制生活用品的换洗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再提供“六小件”,鼓励游客尽量自带洗漱用品,并将没用完的香皂、小瓶洗发水等带走继续使用;节约用水、用电,如使用节水淋浴头、节能灯等;采用新型节能设备,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的利用率。
3、低碳饮食旅游产品。
尽量选择旅游目的地本地食物作为食材;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调整饮食结构,倡导素食;合理设计菜量,避免浪费;取消一次性餐饮工具,鼓励旅游者自备环保餐具;使用节能厨具等。
4、低碳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应带给游客最直接和深刻的体验。
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发设计低碳旅游活动。
第一,设计低碳旅游吸引物。
由于低碳经济以及低碳旅游的实践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因此,旅游景区可以和其他低碳产业开展合作。
例如,可以将低碳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直接包装成旅游吸引物;建设科普馆,将某些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的知识传达给广大旅游者;联合相关政府部门、产业协会组织等定期举办有关低碳环保主题的论坛会议等等。
山东德州创建的旅游景区“中国太阳谷”,就是一个集太阳能产品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基地。
但是,通常这类旅游活动实施起来有局限性,难度大,不适用于所有景区。
第二,开发设计低碳旅游活动项目。
在不适合创建大型低碳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景区,可以依据自身资源开发设计相应的低碳旅游项目。
低碳旅游项目的设计应突出低碳环保性及游客的参与性,实质是倡导游客去体验最自然朴实的生活方式。
例如,景区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康体类活动,爬山、攀登人工岩壁、模拟野战、帆船、漂流、老少皆宜的森林浴、露营、花卉游等活动。
再如,开展诸如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红色旅游的景区,应充分利用景区特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深挖文化内涵,引导游客融入到当地特定背景的生活状态之中,而这往往就是人们现在所倡导的低碳生活。
此外,旅游景区可以设计碳补偿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和教育意义。
5、低碳旅游商品。
充分利用旅游商品强化游客体验。
旅游商品应是唤起游客回忆的一条线索,其设计要与体验主题一致。
低碳旅游商品应突出“低碳”的主题,与游客的体验活动结合起来。
设计上取材于当地的资源,突出环保性、实用性;产品的包装应简单、安全、无污染。
(三)低碳旅游服务旅游服务是游客了解景区、加深体验的重要途径。
低碳旅游服务应突出“低碳”理念,实现服务内容和方式上的低碳化。
1、服务内容上注重低碳理念宣传。
旅游景区制作的宣传册、标识牌要重视对低碳旅游知识的宣传;导游服务也应加强对低碳理念的讲解,采用易于游客理解的讲解方式,达到传播低碳理念的目的。
尤其是要游客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碳排放的行为,计算碳排放量以及可行的碳弥补方式。
例如,坪林低碳旅游景区设置了台湾第一个“碳减量计数器”作为活动的精神堡垒,在游客每一次低碳之旅活动结束时,导游员会引导游客前去按下活动减碳计数按钮,计算游客所从事的活动与一般旅游模式相比较减少的二氧化碳。
2、采用低碳化的服务方式。
旅游景区在宣传方式上多利用网络资源,以减少旅游宣传印刷与邮递成本,同时由于网络的受众面广、服务效率高,游客也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旅游景区的信息。
因此,旅游景区在为游客带来便利的同时实现了信息宣传的低碳化。
(四)低碳旅游管理在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还需要旅游景区管理者对这一过程进行必要的支持和控制。
主要体现为营造低碳旅游氛围和控制游客体验过程。
1、营造低碳旅游氛围。
旅游景区应围绕主题进行氛围的营造,以增强游客的感官体验,由此激发游客上升到更高层次的体验。
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配套设施及员工都会影响景区的氛围。
低碳旅游氛围的营造尤其要保证景区自然环境的质量、人文景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基础设施要体现节能低碳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此外,景区服务人员是影响旅游氛围的重要因素,应在形象举止言谈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者。
2、控制体验过程。
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旅游景区各部门应相互配合,监控旅游体验过程,评价游客体验,删除对游客体验造成负面影响的环节,不断做出适时调整,改进旅游体验的效果。
低碳旅游发轫于低碳经济的大潮,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理念契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无疑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旅游景区是开展低碳旅游的先验阵地,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服务管理质量提升等方面应积极探索,创建特色低碳景区,使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低碳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