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征文 11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征文 11篇【篇一】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影响之初探

[摘要]全球气侯变化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遮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机理分析,重点指出了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为遇止全球气候变化应未取的应变策略。[关健词]全球气侯变化影响应变策略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指全球气候变暖、大气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等。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其它系统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气候变化仍是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全球气候呈现出明显变暖的趋势。根据监测和分析,在过去的100年里,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5℃,在北半球过去一千年的任何世纪此次升温最剧烈。研究表明,自1980年开始,全球气温明显上升,而且最暖的5年都发生在80年代,198 8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949年到1979年多年平均值高0.34℃,比20世纪初相应值上升了0.59℃。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8cm,也是全球变暖的旁证。全球气候变化的另一个很重要方面是臭氧层出现耗竭而遭受破坏的现象。臭氧层浓度较高的大气层约在10公里一50公里范围内,在25公里处浓度最大,形成了平均厚度为3~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给地球提供防护紫外线的屏蔽,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中,起了调节气候的作用。近20年观察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浓度明显减少,臭氧层变薄变弱。自1969年以来,地球赤道外,所有地区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减少约3%一5%,南极上空臭氧含量已减少30%一65%,

并且周期性出现臭氧空洞,空洞范围逐步扩大,北极臭氧层破坏也很严重。全球变暖及臭氧层的破坏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问题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探索未来全球气候变化

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使人类有意识地控制各种影响环境和气候的活动,使之向有利于改善气候条件的方面发展,提高人类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机理研究

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表状况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关于气候变暖,究竟是温室效应作用的结果,还是气候本身的自然波动,或两者兼而有之,仍然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气候变暖是气候系统的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下图所示:

CD是气候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AB则是两个外界因子。太阳辐射和宇宙—地球物理因子都是通过大气和下垫面来影响气候的。人类活动既能影响大气和下垫面从而使气候发生变化,又能直接影响气候。在大气和下垫面间、人类活动和大气及下垫面间,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样形成重叠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的反馈关系。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着气候变化的方向和速率上。迄今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化的机理已基本清楚,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温室效应”。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地表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后会向大气散射出长波辐射,其中一部分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氏)、一氧化二氮(N2O)、氟氯烃化合物(CFCS)等温室气体吸收从而使大气

温度上升。研究表明,引起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中,最重要的是CO2,它是全球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矿物燃料及生物质的燃烧,包括煤、石油、天燃气及薪林、作物秸秆等,近一个世纪以来,CO2的排放量急剧增加,19世纪60年代每年排放到大气中CO2只有0.9*10t,到19 55年已达到50*10t,大气中CO2浓度也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目前的350ppmm,并且还以平均每年上升0.7PPm的速度在增加。

关于臭氧层的破坏,当前认为主要氟抓烃引起的观点,已被国际社会普通接受,所以臭氧层的破坏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人类大量生产氟抓烃化合物,如:氟利昂一11、氟利昂一12、氟利昂一113、氟利昂一114等,用作制冷剂、除臭剂、发泡剂、头发喷雾剂等,绝大部分释放进入低层大气后,再进入臭氧层中。CFCS在对流层很稳定,能长时间滞留在大气中不发生变化,逐渐扩散到奥氧层中,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消除、降低奥氧浓度。

二、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对农业、林业和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谓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表现为:气温升高农作物生长季节会延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水稻、豆类等植物的生产能力。不利的一面表现为:暖冬将有助于许多植物病虫害的迅猛爆发(如霉粉病、锈斑病等),使农业病虫害的范围扩大,气温升高徽生物活性也提高,土壤肥力下降更快。在气温升高的条件下,支配树种分布的气

候带将向两极和高地移动。研究表明:温度每升高1℃林区将向北延伸100公里,随着气温的变化,全球森林的面积减少6%,草原将增加25%,降水也将

发生变化。若气温升高,如果降水没有相应的增加,则空气湿度有可能下降,最敏感的地区将是那些按温度和水分而言己接近树种生物界限的地区,如半干早地区等气候将变得更干早,给林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升高林木和牧草的品种将发生变化,特别是牧草,随着气候变暖,很多杂草有可能加速扩展到高纬地区。

(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变得更加脆弱

众所周知,近几年厄尔尼诺现象频繁、持久、强烈,各种气象灾害增多,无不与全球变暖有关。气象专家统计表,20世纪90年代,全球发生的气象灾害比50年代多5倍。以我国为例,近几年我国平均每年因受干早、幕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气象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总产值的3%一6%。此外,气象专家指出:我国20世纪90年代至今,华北、西北所出现的沙尘天气次数比50年代明显增多。50年代只有5次,而90年代达到23次,2000年一年达13次,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3次,其中3月2 0日首都北京遭遇的沙尘暴为历史之最,究其原因,除了生态环境遭破坏外,全球变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海平面和海岸带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过去的100年里,因全球变暖,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8cm,气象专家预测,若全球变暖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到2030年海平面

将再上升20cm,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65~loocm。海平面这一变化将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如下的影响和灾难:(1)部分沿海地区(如马尔代夫、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几个大三角洲)被淹没,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许多岛国(马尔代夫、图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