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脾煎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合集下载

加减寿脾煎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加减寿脾煎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加减寿脾煎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加减寿脾煎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加减寿脾煎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党参4钱,白术3钱,当归2钱,山
加减寿脾煎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加减寿脾煎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党参4钱,白术3钱,当归2钱,山药2钱,干姜(炮)2钱,莲肉2钱,苍术2钱,白芷2钱,焦艾3钱。

【功能主治】健脾升阳,温化寒湿。

主脾阳不运,寒湿下注,带下色黑质薄,月经后期,色淡质清,所下经带有清冷感,面色萎黄无华,或四肢浮肿,气短神疲,手足不温,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看完了本文对加减寿脾煎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生活常识分享。

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剂量多少克好

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剂量多少克好

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剂量多少克好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的主要器官,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不适。

因此,补脾胃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药方子是通过草药的搭配,达到对脾胃的滋养和调理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剂量多少克好,并对文中提到的食谱或者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写明相关注意事项,最后提出一条与之相关的养生建议。

一、中药方子1.四君子汤【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

【功能】补脾调中、益气生津。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日2剂。

【注意事项】脾虚大便稀溏者忌用。

2.人参健脾汤【组成】人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炙甘草9克。

【功能】补益脾胃、健脾渗湿。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日2剂。

【注意事项】胃热者不宜用。

3.大补脾气丸【组成】人参120克、白术120克、茯苓120克、黄精120克、牛膝80克、枸杞40克、巴戟天40克、桂枝40克、龙骨40克、牡蛎40克、麦门冬40克。

【功能】补益脾胃、益气生血、通血脉。

【用法、用量】研成细末,每次服用10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脾虚大便稀溏者勿食。

二、食谱与偏方1.米粥【用料】大米10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大米淘洗干净。

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加入大米,用大火煮沸,改用中小火煮至大米变成烂粥为止。

【用法】每天早上空腹吃一小碗米粥,效果最佳。

【注意事项】米粥要煮得烂些,以便容易消化吸收。

2.山药炖排骨【用料】排骨500克,山药500克,枸杞适量,姜片适量,盐适量。

【制作方法】把排骨焯水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山药去皮切块。

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加入排骨、山药、枸杞、姜片,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炖煮1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用法】每天食用1次,早餐或午餐吃都可以。

【注意事项】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调整盐的用量。

三、剂量中药方子的剂量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体质和需要酌情调整,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祛湿健脾药方法及剂量应用

祛湿健脾药方法及剂量应用

祛湿健脾药方法及剂量应用祛湿健脾是中医中的一个常见治疗方向,通过药物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善,可以有效改善人体湿气过重和脾气虚弱的症状。

下面将为您介绍祛湿健脾的药物方法及剂量应用。

一、药物方法:1. 祛湿药物:祛湿药物通常以清化湿热,调理脾胃为主要作用。

常用中药有白术、陈皮、茯苓、升麻、薏苡仁等。

下面对常用祛湿药物进行介绍:(1)白术:性味甘,有健脾止泻、除湿止汗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泻、湿热等症状。

剂量一般为10-15克,可煮水泡服或煮汤服。

(2)陈皮:性味辛、温,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剂量一般为6-9克,可煮水泡服或煮汤服。

(3)茯苓:性味甘,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的作用,常用于湿气重、脾胃虚弱引起的浮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剂量一般为10-15克,可煮水泡服或煮汤服。

(4)升麻:性味辛,有升阳发散、化湿解郁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胀满、湿气重等症状。

剂量一般为3-6克,可煮水泡服或煮汤服。

(5)薏苡仁:性味甘、淡,有健脾渗湿的作用,常用于湿气重引起的脾胃不和、水肿等症状。

剂量一般为10-30克,可煮水泡服或煮汤服。

2. 健脾药物:健脾药物主要通过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脾胃阳气,减轻湿气影响。

常用中药有人参、参、黄芪、白术等。

下面对常用健脾药物进行介绍:(1)人参:性味甘,有益气养阴、健脾开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剂量一般为3-10克,可煮水泡服或煮汤服。

(2)参:性味甘,有益气养阴、健脾开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剂量一般为10-15克,可煮水泡服或煮汤服。

(3)黄芪:性味甘,有益气固表、健脾开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剂量一般为10-30克,可煮水泡服或煮汤服。

(4)白术:性味甘,有健脾止泻、除湿止汗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泻、湿热等症状。

剂量一般为10-15克,可煮水泡服或煮汤服。

猪脾的药用价值及功效作用

猪脾的药用价值及功效作用

猪脾的药用价值及功效作用脾脏是扁平长条形,鲜红色,洗净用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深受大众喜爱。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猪脾的药用价值和功效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猪脾的药用价值1、治脾胃虚热:(猪脾),陈橘红、生姜、人参、葱白(切,拍之)。

合陈米水煮如羹,去橘皮,空腹食之。

(《本草图经》)2、治脾胃气弱,不下食,米谷不化:猪脾一具,猪胃一枚。

上二味,净洗细切,入好米两合,如常法煮粥。

空腹食。

(《圣济总录》猪脾粥)3、治脾积痞块:猪脾七个。

每个用新针刺烂,以皮硝一钱擦之,磁器盛七日,铁器焙干,又用水红花子七钱,同杵为末。

以无灰酒空肚下调。

(《保寿堂经验方》)猪脾的功效作用猪脾有益脾胃,助消化之功效,多用于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化、食欲减退。

猪脾、猪胃与粳米煮粥,有疗补脾胃的作用。

猪脾性味甘平。

能益脾胃,助消化。

多用于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化,食欲减退。

如《圣济总录》猪脾粥,猪脾1具,猪胃1具,切细,同大米煮粥食;民间也有将本品剁细碎,稍加葱花、食盐,以荷叶或菜叶包裹,煨熟食。

猪脾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猪脾可用来制取转移因于(TF),TF 是一种低分子肽一枝耷酸复合物,是介导细胞免疫的重要淋巴因子之一。

能将供体的细胞免疫能力,特异地转移给受体,使受体具有供体的细胞免疫能力。

猪脾烹饪方法一、猪脾粥材料主料:粳米100克,猪脾300克,猪肚150克调料:大葱12克,姜5克,盐3克,味精2克,料酒10克做法:1. 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2. 将猪脾、猪肚用淡盐水搓洗干净;3. 葱姜洗净分别切段、片备用;4. 取锅放入冷水、猪脾、猪肚,加入葱段、姜片、料酒,先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5. 再改用小火炖煮至熟烂,捞出猪脾、猪肚,拣去葱段、姜片;6. 锅内加入粳米,用旺火煮开后改小火,熬煮至粥成。

7. 把猪脾、猪肚切成细丝,放入粥内,加入盐、味精调好味,即可。

二、党参猪脾粥材料:主料:猪脾150克辅料:党参15克,陈皮6克,粳米60克调料:大葱5克,姜3克,盐3克,味精1克做法:1. 将猪脾洗净,切薄片;2. 葱白、陈皮洗净,切粒;3. 生姜洗净,切丝;4. 党参、粳米洗净;5. 把党参、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沸后下陈皮,再煮成粥,然后下猪脾、姜、葱煮熟,调味即可三、南府苏造肉材料:主料:猪腿肉2500克,猪心500克,猪肝500克,猪脾500克,猪肺500克,猪腰子500克调料:盐50克,白矾5克,醋100克做法:1. 将猪腿肉洗净,切成12 厘米见方的块;2. 将猪心、肝、脾、肺、肾分别用明矾、盐、醋处理干净;3. 然后将猪肉和猪内脏放入锅内,加清水没过物料为准,先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煮到七成熟捞出,倒出汤;4. 换入老卤2500毫升,放入猪肉和内脏,上扣篾垫,蔑垫上压重物,继续煮到全部上色,捞出腿肉,切成大片;5. 在另一锅内放上蔑垫,蔑垫上铺一层肉骨头,倒入苏造肉、高汤,没过物料大半为止,用大火烧开后,即转小火;6. 同时放入猪肉片和内脏继续煨,煨好后,晾凉取出切片装盘即成。

补脾胃气的中药方剂有哪些药材

补脾胃气的中药方剂有哪些药材

补脾胃气的中药方剂有哪些药材补脾胃气是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之一,脾胃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整个身体阳气的源头,因此保养脾胃对于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中药方剂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以及它们的用量、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陈皮苦参汤陈皮苦参汤是一款常见的补脾胃气的中药方剂,主要由陈皮、苦参和半夏组成。

陈皮具有行气、化痰的功效,苦参可以清热解毒,半夏可以化痰止咳,三者相互协调,可以起到平和胃肠、消化食物的作用。

使用时应将陈皮、苦参和半夏按照1:1:1的比例进行煎汤,用量每次20克,每日2次。

制作步骤:1、将陈皮、苦参和半夏分别洗净,放入容器中备用。

2、将3味中药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炖锅中,大火煮沸。

3、转中火煨煮15-20分钟,直到药汤颜色变深。

4、取出滤去渣,分成2次食用,建议早晚饭前食用。

注意事项:1、对陈皮、苦参、半夏过敏者慎用。

2、孕妇忌用。

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款常用的补脾胃气的中药方剂,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炙甘草组成。

四君子汤具有补益脾胃、健脾胃、统补气血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胃阳虚、食欲减退的人。

使用时应将四味中药按照1:1:1:1的比例进行煎汤,用量每次10克,每日2次。

制作步骤:1、将4味中药洗净备用。

2、将4味中药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炖锅中,大火煮沸。

3、转中高火煨煮30-40分钟,直到药汤颜色变深。

4、取出滤去渣,分成2次食用,建议早晚饭前食用。

注意事项:1、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过敏者慎用。

2、孕妇、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等严重疾病患者禁用。

三、党参养心汤党参养心汤是一款既能养心安神,又能补脾胃的中药方剂,主要由党参、黄耆、白术、枸杞子、酸枣仁和甘草组成。

党参和黄耆可以振奋气机,健脾益胃,白术也是常用的健脾药,枸杞子具有滋阴补肾、明目的作用,酸枣仁可以养心安神,甘草有调和配伍之功。

用量每次10克,每日2次。

制作步骤:1、将6味中药洗净备用。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作为高级养生师,我们深知脾胃是人体消化的重要器官,从而也意识到补脾胃至关重要。

中药材中有许多具有益于脾胃健康的药材,这些药材从中制成的中药药方可以有效地调养脾胃,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御疾病能力。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并对文中提到的食谱或者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的中药药方。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可以促进食欲,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提高人体能量水平。

四君子汤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汤,每日2-3次,每次喝一碗。

注意事项:四君子汤适合虚弱体质、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禁忌于腹泻、感染性疾病患者。

二、八珍汤八珍汤同样也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的中药药方。

由人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川芎、大枣、炙甘草八味中药组成,可以提升气血活力,调养脾胃功能。

八珍汤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人参10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大枣5枚、炙甘草5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汤,每日2-3次,每次喝一碗。

注意事项:八珍汤适合气血不足、体虚乏力的人群食用,禁忌于感染性疾病患者。

三、归脾丸归脾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药方,由当归、白术、炙甘草、芍药、茯苓、陈皮、枸杞子、山药等多味中药组成,可以促进消化功能,加强身体免疫力。

归脾丸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当归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芍药10克、茯苓10克、陈皮5克、枸杞子10克、山药10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磨成细粉,用蜂蜜等搅拌成团,并根据需要制成丸子,每日2-3次,每次服用8粒。

注意事项:归脾丸适合体质虚弱、身体疲乏的人群食用,禁忌于孕妇和出血性疾病患者。

四、益胃汤益胃汤是一种具有很好的补脾胃功能的中药药方,由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胃消食、促进食欲的作用。

什么药可以补脾胃效果最好

什么药可以补脾胃效果最好

什么药可以补脾胃效果最好什么药可以补脾胃效果最好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深知脾胃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石,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来补充脾胃功能不足是非常必要的。

在中药中,有许多被认为是补脾胃的良药,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六种,以及它们的用量和制作步骤。

1. 人参人参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中药材,也是补脾胃的极佳选择。

它有很强的壮阳作用,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身体机能。

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制作方法:将5-10克的人参切成碎末,放入水中浸泡,用小火煮20分钟,每天饮用2-3次。

2. 茯苓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温和的性质。

它能够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同时也有很好的补充脾胃功能的作用。

对于胃肠功能失调、体质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制作方法:将20克的茯苓放入水中浸泡,煮沸后用小火煮30分钟,每天饮用2-3次。

3. 甘草甘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材,能够补充脾胃功能,并且对于肝脏、呼吸系统等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甘草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缓解消化不良、胃炎等症状。

制作方法:将10克的甘草切成小末,放入水中浸泡,煮沸后用小火煮30分钟,每天饮用2-3次。

4. 党参党参是一种具有很好养胃作用的中药材,能够增强脾胃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缓解疲劳等症状。

它能够提高血糖,改善糖尿病、胃炎等症状。

制作方法:将10克的党参切成小末,放入水中浸泡,煮沸后用小火煮30分钟,每天饮用2-3次。

5. 熟地黄熟地黄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它能够补充肝肾功能,同时也能够改善脾胃功能不足的症状。

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制作方法:将10克的熟地黄切成小末,放入水中浸泡,煮沸后用小火煮30分钟,每天饮用2-3次。

6. 山药山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它能够缓解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也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抗衰老等作用。

滋补脾胃的中药

滋补脾胃的中药

滋补脾胃的中药滋补脾胃的中药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它们的健康与否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中医中,有很多能够滋补脾胃的中药。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六种常见的滋补脾胃的中药,并详细说明其药方、用量及制作步骤。

1. 当归当归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中药,它具有滋补血气、活血化瘀等功效,对于治疗血虚、月经不调以及消化不良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制作方法:取当归20g,加水500ml煮沸后,改为小火煮20分钟即可。

每日饮用1次,连续服用2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2. 人参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它具有滋补气血、益精填髓、固本培元等功效,对于神经衰弱、贫血、胃病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制作方法:取人参10g,加水500ml煮沸后,改为小火煮20分钟即可。

每日饮用1次,连续服用2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体质虚弱、阳虚体质者慎用。

3. 黄芪黄芪被誉为“中药之王”,它具有益气固表、健脾开胃等功效,对于体虚、食欲不振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制作方法:取黄芪15g,加水500ml煮沸后,改为小火煮20分钟即可。

每日饮用1次,连续服用2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者慎用。

4. 茯苓茯苓是一种能够滋补脾胃的中药,它具有利水除湿、健脾养胃等功效,对于治疗浮肿、口干舌燥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制作方法:取茯苓10g,加水500ml煮沸后,改为小火煮20分钟即可。

每日饮用1次,连续服用2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胃寒者慎用。

5. 草果草果具有温中散寒、化痰止咳等功效,对于治疗肠胃寒凉、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制作方法:取草果10g,加水500ml煮沸后,改为小火煮20分钟即可。

每日饮用1次,连续服用2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阴虚体质者慎用。

6. 菊花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功效,对于治疗口舌生疮、头痛、眼干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制作方法:取菊花15g,加水500ml煮沸后,改为小火煮20分钟即可。

每日饮用1次,连续服用2周为一个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寿脾煎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寿脾煎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寿脾煎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摄营
寿脾煎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寿脾煎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摄营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白术6~9克当归6克山药6克炙甘草3克枣仁4.5克远志0.9~1.5克干姜(炮)6~9克莲肉(去心,炒)20粒人参3~6克急者用30克
【功能主治】温脾摄血,养心安神。

治脾气虚寒不能摄血,大便脱血,妇女崩漏。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寿脾煎的一些介绍,不过要注意,虽然寿脾煎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

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决定。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