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013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试题
高考作文辽宁卷题目及范文:做珍珠才能被认可

高考作文辽宁卷题目及:做珍珠才能被认可高考作文辽宁卷题目及范文:做珍珠才能被认可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辽宁卷题是:材料作文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
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
年轻人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范文:珍珠不过是包着华丽外衣的沙子。
人之初,不过一粒沙子,大家都是赤条条来到这个世上,为什么有人就变成了珍珠,为什么有人依然是沙子?常识告诉我们,珍珠的形成是由于蚌在进食的时候,要把壳打开,导致一些平凡的沙子冲进去。
于是蚌就会分泌出来珍珠质,把沙子包裹起来,时间一长,便成了珍珠。
回顾八十年代的高考,就是给一颗平凡的沙子进入蚌的机会,这个蚌就是体制,珍珠质就是权力。
那些原本平凡的人经过长期层层的权力包裹,使他们变成一颗颗华丽的珍珠,随之伴随而来的是名誉、地位和财富。
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蚌分别代表不同的权力机构,想要变成珍珠,必须进入体制,否则将会永远是一颗平凡的沙子。
我也曾幻想过,像那些早年成为珍珠的沙子那样,奋勇向前,甚至学着扭曲自己。
但无论我有多努力,涌动的潮水导致大家相互撞击,最后弄得粉身碎骨,默默无闻地沉积下来成为淤泥。
这个社会,珍珠依然在不断产生。
原来那些已经成为珍珠的沙子,充分意识到成为珍珠的重要。
于是想出了来一种人工造珍珠的方法,那就是用外力将自己的后代植入蚌内。
我帮你的孩子植在我的蚌壳里,你把我的孩子植在你的蚌壳里,于是进入了拼爹时代。
可怜那些变成淤泥的沙子又伴随着蚌的食品被蚌吃掉,为形成新的珍珠贡献珍珠质。
原来,即使我甘愿成为平凡的沙子,乃至最后变成淤泥也不能保证最后的宁静,我们最终是要被吃掉的。
虽然我知道,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同时又悟出来另一个残酷的道理,那就是珍珠的后代永远是珍珠,沙子则永远是沙子。
于是我出走到一片宁静的水域,发现这里的珍珠与沙子都安全平等地共处于水底。
2013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

2013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辽宁卷)

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辽宁卷)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辽宁卷)一、原题回放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海滩上他遇到一位老人:为什么我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
老人说:一个人,只有成为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可是,难道只有成为珍珠,一粒沙子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吗?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思路导引】立意大致围绕平凡与杰出的关系就不算跑题。
材料中有两个关键句:一是一个人,只有成为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二是可是,难道只有成为珍珠,一粒沙子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吗?材料的最大亮点其实正在这最后一句话上——这个强有力的反问提供了非常好的立意角度:一粒沙子,即使成不了珍珠,也自有其不容抹煞的价值。
首先,沙子自有沙子的价值,哪段路,哪栋楼,哪条河床……少的了沙子的默默奉献与承担?更何况,哪粒珍珠当初不都曾是沙子?沙子而又成为珍珠,需要蚌病成珠,需要极好的机遇,亦需要太多的孕育和磨砺;能成为珍珠当然美好,然而能成为珍珠的沙粒毕竟少数。
太多的沙子没有成为珍珠的幸运,但难道它们就毫无价值么?沙如此,人亦然啊。
人,当然要胸怀大志,追逐梦想——成名成家,出类拔萃,闪光耀眼,令人尊重、羡慕、敬佩;但如果没有机会,能成为铺路之料,建楼之物,也不错。
无论做什么,人人生而平等。
只有职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要过分追逐、羡慕、敬仰名人,他们也曾是普通人。
好材料有:1.记者采访一位名人的母亲时说:您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
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
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2. 泥土——鲁藜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1]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人的教育,除了要发挥他本人天赋的才能,还应努力发展他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以替代我们目前这个社会中对权力和名利的过度赞扬。
最新精品作文:2004年高考辽宁卷题目详解_250字作文

2004年高考辽宁卷题目详解_250字功成名就固然令人骄傲,我们已经习惯了引英雄的成功、成就为自豪,但不可忽视的是绝大多数人生活得极其平凡。
显然,辽宁卷“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的导向是正确对待平凡,启发我们关注现实生存,关注生活细节的伟大,在真实的世俗生活中追求生存的乐趣。
在一般人的认识中,伟大与平凡是两极,平凡即等同于平庸。
事实上,追求伟大没有错,鄙弃平庸是应该的,但只赞颂伟大而轻视平凡,却是错误的。
一个忠于职守、辛勤耕耘、拥有阳光心态的充实的人,不管是名人还是农夫,都是值得自豪的。
题目中有一个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实话实说,追求一个“真”字,告诉我们作文只要流露真情实感,就能使文章富有生命力。
第 1 页。
2013全国统一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宁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辽宁卷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题, 共计 18 分)1、(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同胞(pāo)澎湃(pài)哺育(pǔ)扒窃(pá)B.萝卜(bo)因为(wâi)其他(qí)潜力(qián)C.素质(zhì)血脂(zhǐ)袪除(qū)挣扎(zhēnɡ)D.烧柴(chái)刚才(cái)裁剪(cái)豺狼(cái)2、(3分)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入里,发人深思。
B.说起去年发生的那件事,两个人脸上依如往常,目光中带着幽怨和冷漠,相对许久许久。
C.明年,他只打算完成一部电视剧本,其他的事不想做。
关于电视剧本的详细情况,他说,不易过早泄密。
D.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橙橙的菠萝放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
3、(3分)3.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①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②金钱的多少③表示着人情的轻重④礼品的贵贱⑤显示出关系的亲疏⑥4、(3分)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岫岩古称大宁镇,其采玉的历史可以到汉代以前。
②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
③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汉字不以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
A.回溯步子但是场所B.上溯步伐但是场合C.回溯步子因为场所D.上溯步伐因为场合5、(3分)5.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
2013辽宁高考作文题目

2013辽宁高考作文题目引言高考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对于考生来说承载着很大的分数权重。
不同年份的高考作文题目都涉及到社会热点、生活话题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分析并解答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
2013辽宁高考作文题目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为《中庸之道》,此题目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思想理念。
中庸,即取中立之道,不偏激,不过度。
解析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着许多理念和思想。
《中庸之道》便是其中之一。
该题目要求我们思考和探讨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庸之道,从而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平衡和和谐。
中庸之道在生活中的应用中庸之道秉承着平衡和和谐的原则,自古以来被视为一种正确的处世态度。
而在生活中,人们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困惑。
中庸之道给了我们一个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中庸之道教导我们取中立之道,不偏不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对各种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分为两个极端。
中庸之道告诉我们,既不要走极端,也不要陷入过度的抉择之中。
只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中庸之道提倡合理而平和的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和干扰,情绪容易被影响和操控。
中庸之道告诉我们,要冷静思考,不被情绪左右,站在公正和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最后,中庸之道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在现代社会的高压环境下,人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追求过度的事业和功利。
中庸之道提醒我们注意身心的平衡,做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中庸之道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中庸之道不仅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个人而言,中庸之道的应用可以使得个人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
只有平衡和和谐的个人才能够处理好各种关系和问题。
同时,中庸之道还可以提升个人的情商,使得个人的社交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2013年辽宁省高考作文

2013年辽宁省高考作文“沙子和珍珠”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
“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
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
“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
”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可选立意1、出类拔萃,努力使自己出众。
2、超越常人,凸显自己的价值。
3、平凡如沙,亦能伟大。
4、平常心态,安做平凡人,平凡也精彩。
5、既做珍珠也做沙子,两方面综合辨证。
三、优秀语段●让自己发光,像组织百万法军纵横驰骋于欧罗巴大陆之时的拿破仑那样,即使身高只有一米六二;像用绝妙的才思谱出雄浑激昂的《第九交响曲》的贝多芬那样,尽管双耳已经失聪;像以孜孜不倦的钻石分离出毒霉素使人类远离病痛的弗莱明那样,虽然只是个农民。
让自己发光,现实总不完美,但请勿因平庸而放弃发光的机会。
——潘梦佳《让自己发光》●时代中那座古老的桥上挤满了人,他们笑着,闹着,看着好戏。
韩信是他们眼中的好戏,话中的笑柄。
他弯下了腰,他低下了头,他慢慢移动身躯,开始了别人眼中的“好戏”。
可是,这个人,他的眼神从未低下,在众人的目光中显出一丝不可思议的平静。
韩信的目光成为了沙中珍珠,既是珍珠,又怎能在沙子中停留?于是他的眼神被统治者拾起,装裱在历史的相框中,被后世赞扬。
当一个人有更高的山峰想要攀登时,他就不会在乎脚下的泥沼。
流年岁月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沙中珍珠才会被人们熟知,就如桥上的看客,他们只是看客,在岁月的洗礼下终究化为泥沙,而只有这颗与众不同的珍珠才会在流年中得到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2004年
记者采访一位名人的母亲时说:“您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
”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
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
这位母亲的话令人深思。
功成名就,确实让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豪。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题目自拟。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
2005年
题为:今年花胜去年红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不少于800字。
2006年
题:肩膀
2007年
有这样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广告语:“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
请联系你的感受和认识,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8年
今年高考的题目是:某杂志刊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有人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
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依然很健康,很阳光。
有人认为,“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800字左右)
2009年
513网上论坛。
主题:明星代言。
甲:有明星代言的东西应该更可信。
有人调查,47%的人在选购同类产品时,会优先选择明星代言的产品。
我就是这样。
乙:现在是明星代言广告多,相关问题也多。
三鹿奶粉就是一个典型。
有人调查,91%的人对虚假代言表示愤怒。
丙:明星代言多数都是朋友介绍,经纪人操作。
明星不知情,也是受害者。
丁:明星代言,实质就是给产品作证言。
明星代言费少的几十万,多的上千万,代言的产品出问题就没有责任?
戊:产品广告出问题,也说明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媒体把关不严、相关法规不健全。
听说有一个好莱坞演员就曾因代言虚假广告被罚50万美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主题作文,要求800字,除了诗歌题材不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托尼3岁的时候把手伸进糖罐去抓糖,结果抓的糖太多,手没法从糖罐里拔出来,托尼哭了。
托尼20岁的时候,到一家农场打工,农场主承诺完工后除了拿到工钱,每个人还可以领到一筐水果。
分水果的时候地上摆了大小不同的几筐,托尼尝试拿最大的一筐结果没有拿动,后来他去拿较小的一筐,拿动了,于是就搬走了这一筐。
托尼58岁的时候,到一家公司工作,老板让员工们去收一笔30万元的贷款,老板告诉员工只要保证给他拿回20万元就行,多要回的钱将作为这名员工的奖励。
之前的几个员工都没收回贷款,轮到托尼去收贷款时,他对欠款的人说:“只要你给我们21万,债务就算两清了。
”欠款的人真的给了他21万,托尼的老板很高兴,托尼也得到了1万元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年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什么苹果?
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2012年
台后一帘深色的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
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主题,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2013年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
有一位年轻人非常沮丧的走在沙滩上,一位老人看见了问他怎么了。
年轻人说,他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与尊重。
“看好了,”老人抓起一把沙子随手一丢,问年轻人,“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
“我有颗珠子,”老人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扔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有人忽视你了。
”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沉思。
要求: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选好角度主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抄袭,不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