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程 教你在AMD主板上组RAID 0
服务器Raid教程全程图解手把手教你如何做

服务器Raid教程全程图解手把手教你如何做服务器RAID教程全程图解:手把手教你如何做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一种利用多个硬盘并行工作以提升性能、容错性和可靠性的技术。
本教程将手把手教你如何在服务器上配置RAID。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你已经准备好适量的硬盘和一个支持RAID的服务器。
第一步:了解RAID级别在开始配置RAID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不同的RAID级别,以便选择适合你需求的级别。
常见的RAID级别有RAID 0、RAID 1、RAID 5、RAID 6和RAID 10。
下面将简要介绍每个级别的特点:1. RAID 0: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硬盘上,提升读写速度,但没有容错能力。
2. RAID 1:镜像技术,数据同时写入两个硬盘,提供备份和冗余功能。
3. RAID 5: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上,并通过奇偶校验提供容错能力。
4. RAID 6:类似RAID 5,但提供更高的容错能力,可以同时容忍两个硬盘的故障。
5. RAID 10:将RAID 1和RAID 0相结合,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容错能力。
选择适合你需求的RAID级别后,我们可以继续配置RAID。
第二步:进入服务器BIOS首先,启动服务器,并按照显示屏上的提示进入BIOS设置。
具体的按键可能因服务器品牌或型号而异,一般是F2或DEL键。
进入BIOS后,找到“存储”或“SATA配置”等选项,然后进入硬盘配置界面。
第三步:创建RAID阵列在硬盘配置界面,我们可以看到已连接的硬盘列表。
根据你的需求和选择的RAID级别,选择要使用的硬盘,然后选择“创建RAID阵列”或类似选项。
第四步:配置RAID级别和参数在创建阵列的界面,选择你所需的RAID级别,并根据提示设置其他参数,如RAID名称、阵列大小等。
一些服务器还提供高级选项,如缓存策略和读写速度设置,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第五步:保存和退出完成RAID配置后,保存设置并退出BIOS界面。
Raid教程:全程图解手把手教你做RAID(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完整word版)Raid教程:全程图解手把手教你做RAID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Raid教程:全程图解手把手教你做RAID)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Raid教程:全程图解手把手教你做RAID的全部内容。
Raid教程:全程图解手把手教你做RAID 说到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现在几乎成了网管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之一,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因为磁盘阵列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当前数据备份的主要方案之一。
然而,许多网管员只是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介绍,却并没有看到一些实际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所以仍只是一知半解,到自己真正配置时,却无从下手.本文要以一个具体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为例向大家介绍磁盘阵列的一些基本配置方法,给出一些关键界面,使各位对磁盘阵列的配置有一个理性认识。
当然为了使各位对磁盘阵列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还是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有关磁盘阵列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为实际的配置找到理论依据。
一、磁盘阵列实现方式磁盘阵列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那就是“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
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
如微软的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和NetVoll 的NetWare两种操作系统都可以提供软件阵列功能,其中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可以提供RAID 0、RAID 1、RAID 5;NetWare操作系统可以实现RAID 1功能。
RAID0和RAID1的制作硬件安装

RAID0和RAID1的制作硬件安装RAID 0和RAID 1的制作硬件安装要实现RAID,至少需要两块硬盘,而且两块硬盘的型号和规格最好一样。
安装时需要使用两根IDE线将两块硬盘分别连在两个IDE接口上,如果使用ATA 66或100的硬盘,则一定要使用ATA 66规格的IDE线。
创建RAIDRAID 0或RAID 1的创建是由RAID控制芯片提供的BIOS来完成的。
当系统启动到RAID BIOS时,按下键盘上的CTRL+H可以进入RAID BIOS控制界面,界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左侧为菜单部分,显示各种菜单命令,上方右侧为帮助信息区,显示命令的帮助信息,界面下方则显示磁盘陈列信息。
第一步:在RAID BIOS主菜单中选择“Create RAID”,进入RAID创建界面。
第二步:选择RAID类型(升技SA6R支持RAID 0、RAID 1、RAID 0+1和JBOD)。
如果使用RAID 1,则选择Striping选项,如果使用RAID 1,则选择Mirror选项。
第三步:选择要加入磁盘阵列的硬盘。
在硬盘列表中选择好硬盘后按回车键,就可以将硬盘加入磁盘阵列中。
第四步:如果使用RAID 0,则需要设定分块大小。
升技SA6R支持的分块大小范围从4K到64K。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第五步:开始创建RAID。
在创建RAID菜单中选择“StartCreation Process”,系统会给出警告提示,确认后按下“Y”键,RAID创建过程就开始了,大约几秒钟即可完成。
这一部分操作完成后,两块独立的硬盘就变成了一个硬盘,如果使用RAID 0,整个容量将是两块硬盘的总和,如果使用RAID 1,则整个容量不变。
操作系统中的安装事项我们主要介绍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下RAID的使用,其他操作系统在此不作介绍。
RAID 0和RAID 1的安装方式完全一样。
由于Windows 98的安装程序不支持RAID的安装,所以如果你在Windows 98下使用RAID,必须另外使用一块硬盘,这块硬盘连接在主板IDE接口上。
如何组建raid0磁盘阵列?双硬盘组建Raid0磁盘阵列图文教程

如何组建raid0磁盘阵列?双硬盘组建Raid0磁盘阵列图文教程首先我们需要将2块硬盘都接入至sata3.0接口上,并完成供电,注:双固态或者双机械硬盘均可组建raid磁盘阵列。
双硬盘组建Raid0磁盘阵列图文教程首先我们将电脑开机,当电脑刚开机的一瞬间(出现Windows图标之前),我们按下键盘上的Del键或者Delete键进入主板BIOS界面中,我们进入Advanced(高级)选项卡中,再进入PCH Storage Configuration选项中,如下图所示:我们找到并进入“SATA Mode Selection”选项,一般会出现“AHCI 和Intel RST Premium With Intel Optane System Acceleration”几个选项,选择“Intel RST Premium With Intel Optane System Acceleration”。
(这是最新的raid)我们再来看看您的BIOS是否未关闭CSM,在Boot选项卡中,我们找到并进入“CSM (Compatibility Support Module)”,选择“Launch CSM”,选择“Disabled”(如果默认“Disabled”就不用管它),并OK确定,如下图所示。
按下键盘上F10保存主板BIOS设置并重启,我们需要再次按下键盘上的Del键或者Delete键进入主板BIOS界面中,进入Advanced(高级)选项卡中,Intel(R)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选择Create RAID Volume(创建RAID卷)。
最后我们再将两块硬盘的选项“Select disks”中修改为开启,我们再到下方的Create Volume进入查看RAID VOLUMes选项下面的项目是否达到了您2块硬盘可用容量的总和,如果达到了2块硬盘的总和表示组建RAID成功。
总结:由于每个品牌的主板BIOS有所不同,因此以上双硬盘组建Raid0磁盘阵列图文教程我们参考即可,方法大同小异。
组建RIDA性能瞬间飙升

性能瞬间飙升!教你如何组RAID0磁盘阵列前言:传统硬盘由于工作原理的限制,在性能上的提升非常缓慢。
而固态硬盘价格昂贵,短时间内难以被普通用户接受。
因此采用两块或多块硬盘组建RAID磁盘阵列也成为了目前比较有性价比的硬盘性能提升解决方案。
之前我们也测试过,两块硬盘组建RAID0磁盘阵列后在性能上相比之前会有33.3%~203%的性能提升,一倍的价钱换来这么高的性能提升可以说还是较为划算的。
组建RAID0磁盘阵列后性能飙升一倍以上相信大家看了之前的测试后都会有组建RAID0磁盘阵列尝试一下的冲动,不过有些朋友可能还对如何组建还不太了解。
所以今天笔者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常用的Intel芯片组和AMD芯片组主板是如何组建RAID0磁盘阵列的,希望能对大家在组建RAID0磁盘阵列时有所帮助。
硬盘组建RAID0阵列文章延伸阅读:《1+1大于2!硬盘组建RAID0阵列性能实测》《不看数据看实效!硬盘RAID0日常应用对比》组建RAID0磁盘阵列之Intel篇:目前市面上的主板,无论是Intel芯片组还是AMD芯片组,基本上都可以支持搭建各种磁盘阵列模式,所以在组建RAID0磁盘阵列上十分简单。
首先我们准备好两块硬盘,同时把主板上原本有操作系统的硬盘先拔开,以免设定时混淆,把之前的硬盘资料毁掉就可惜了。
接下来,我们启动计算机,经过开机画面后按Delete按键进入Intel芯片组主板BIOS 设定,按←→↑↓键找到Storage Configuration选项。
然后按Enter进入Storage Configuratlon选项,在Configure这一项打开RAID选项,然后按F10保存本次设定,重新启动计算机。
系统重新启动后,要特别注意开机画面,这时系统会提醒你按Ctrl+I进入RAID设定界面,如果不及时按Ctrl+I进入就会又要重新启动一次计算机。
进入RAID设定界面后,我们可以看到界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RAID0的设置

首先需要支持RAID0的设备,可以是主板自带RAID功能,可以是独立的RAID卡;在AMD(ATI)和Nvidia芯片组里,近代无论高中低档,都附带有RAID功能;而Intel方面,则只有高端芯片组带有RAID功能;4系列芯片组之前,南桥版本要(R)以上方可支持RAID。
现在市面上的芯片组有:万年不死之C61,770,785G,880G,为销售主力,都有板载RAID 功能;在Intel方面P43比较便宜,但市场已逐渐以I3+H55从中端逐渐过渡,传统的FSB 终于要离去了;现在回归主题:4*HDD ,ST.12.500G 16M 单碟CC38 ,+ WD蓝盘500G 16M单碟(系统),三色线,黄色为WD (系统),其他两组为ST,这叫什么来着,我叫它泡沫硬盘架安装完毕效果图:SATA 1 2 3 4为ST.12.500G ,SATA6 为WD蓝盘.500G (系统)这样是为了不混淆开机,可以看到SATA6为WD蓝盘首先进入Onboard Device Configuration开启RAID功能,在OnChip SATA Type选项,设定为RAID。
如果只是要开启AHCI,也是在这里设定。
保存退出以后,在开机启动进入系统之前,会比原来多增加启动RAID控制器,检测硬盘;根据提示,按Ctrl+F进入RAID控制器设置界面1:驱动器信息2.RAID创建选项3.RAID删除选项4.可以认为没用进入选项1,可以看到硬盘,为什么没有WD的,因为还有一个设定,下篇再介绍在第二大项里,进行RAID的创建,按空格和方向键进行调试,选择RAID0模式,区块大小64KB(典型值),要在驱动器的后面选择Y,才可以设定;RAID0需要至少2块硬盘,也就是说,3块也可以,4块也可以确定容量大小,直接按Enter既是全部容量,也就是一个驱动器;如果输入一部分容量,就可以再次用剩余容量组建成为第二个驱动器。
设定完毕以后保存退出可以看到RAID0组建成功然后要设定好开机启动,因为系统安装在WD蓝盘,所以在BIOS 里面设定1st Drive为WD蓝盘。
AMD RAID 安裝指南说明书

AMD RAID 安裝指南1. AMD BIOS RAID 安裝指南 (2)1.1 RAID 簡介 (2)1.2 RAID 組態預防措施 (4)1.3 傳統 RAID ROM 組態(適用於 AMD X470、B450、X370、B350及 A320 晶片組) (5)1.4 UEFI RAID 組態(適用於 AMD X399、X470、B450、X370、B350及 A320 晶片組) (11)2. AMD Windows RAID 安裝指南 (16)1. AMD BIOS RAID 安裝指南AMD BIOS RAID 安裝指南係在說明如何藉由使用板載FastBuild BIOS utility,在 BIOS 環境下設定 RAID 功能。
製作 SATA 驅動程式磁片後,按下<F2> 或 <Del>進入BIOS設定,然後依照支援光碟所含「使用手冊」的詳細說明進行,之後即可開始使用板載 RAID 選項 ROM 公用程式設定 RAID。
1.1 RAID 簡介「RAID」是「獨立磁碟容錯陣列」的縮寫,是一種將兩顆以上硬碟組成一個邏輯單元的方法。
為達到最佳效能,請在建立 RAID 磁碟組時,安裝相同型號與容量的硬碟。
RAID 0(資料等量分配)RAID 0 是一資料等量分配技術,可最佳化兩顆相同的硬碟,以讀寫平行、交錯式堆疊中的資料。
此作法將可使單一磁碟的資料傳輸速率加倍,同時兩硬碟還可作為單一磁碟機,以持續的資料傳輸速率運作,進而提升資料存取及儲存效能。
警告!儘管 RAID 0 功能可提升存取效能,但並未提供任何容錯機制。
若熱插拔任何 RAID 0 磁碟的硬碟,將導致資料損壞或遺失。
RAID 1(資料映射)RAID 1 為資料映射技術,可將一顆磁碟機的資料映像複製至第二顆磁碟機,並維持相同的資料映像。
由於正常運行的磁碟機包含另一顆磁碟機內完整的資料複本,因此,若有一顆磁碟機故障,磁碟陣列管理軟體就會將所有應用程式引導至正常運行的磁碟機,因而提供了資料保護功能,並增進整部系統的容錯機制。
磁盘阵列详细操作(AMD专篇)

硬盘希捷500g单碟*2因为板子不一样,进入和设置的方法有所区别,下面以我的P55A-UD3R为例,intel板子设置基本相同:首先在电源开启后B I O S在进行P O S T时,按下<D e l e t e>键进入B I O S设置程序。
若要制作R A I D,进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将「PCH SATA Control Mode」选项设为「RAID(XHD)」,退出BIOS程序设置并保存设置结果。
如下图然后需要进入RAID设置程序进行以下步骤设置:步骤一:在BIOS POST画面后,进入操作系统之前,会出现如下所示的画面,按<Ctrl>+<I>键进入RAID设置程序。
步骤二:按下<Ctrl>+<I>后会出现P55 RAID设置程序主画面。
建立磁盘阵列(Create RAID Volume)在「Create RAID Volume」选项按<Enter>键以制作RAID磁盘。
步骤三:进入「CREATE VOLUME MENU」画面,可以在「Name」选项自定义磁盘阵列的名称,字数最多可为16个字母,但不能有特殊字符,设置好后按<E n t e r>键。
选择要制作的R A I D模式(R A I D Level)。
RAID模式选项有:RAID 0、RAID 1、Recovery、RAID 10及RAID 5 (可选择的RAID模式视安装的硬盘总数而定)。
选择好RAID模式后,按<Enter>键继续执行后面的步骤。
步骤四:在「D i s k s」选项选择要制作磁盘阵列的硬盘。
若只安装了两块硬盘,则此两块硬盘将被自动设为磁盘阵列。
接下来请选择磁盘窗口大小(Strip Size) ,可调范围是从4 KB至128 KB。
设置完成后,按<Enter>键设置磁盘阵列容量(Capacit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把手教程教你在AMD主板上组RAID 0
第1页:一步步实现AMD主板上组RAID 0
有不少AMD用户想组RAID,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么组,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演示AMD芯片组组建RAIDO的过程,相信对这些想组建RAID 0的用户有很大帮助。
AMD主板用户也希望组建高性能磁盘系统
首先…准备两颗SATA硬盘,装上主板,原本有操作系统的硬盘建议先拔开,以免设定错误连原本好好的OS碟也毁了。
开机时按Deletd进入BIOS设定,按↑↓←→键找到 Integrated Peripherals 按Enter进入,OnChip SATA Controller 选 Enabled,OnChip SATA Type 选 RAID,如果是插在4~5插槽的SATA就在 OnChip SATA Port4/5 Type 选 As SATA Type。
按 F10 储存设定,重开…
注意画面,会提醒你按Ctrl+F进入RAID/AHCI设定页面,参考:
进入RAID设定页面之后,就是这样:
按数字键 1 是 View Drive Assignments 检视 info
按数字键 2 是 Define LD 可以建立磁盘阵列
按数字键 3 是 Delete LD 可以删除磁盘阵列
按数字键 4 是 Controller Configuration 可以检视 SATA控制器的组态接下来…按2吧!建立RAID,2 Define LD 长这样:
按上下键选第一行 LD 1 ,(也不必按啦,进去反白是在第一行了)
按Enter后,看到下图:
1.RAID Mode 这边,按空格键选 RAID0
2.按上下左右箭头键移动到 Stripe Block ,再按空格键选择区块大小,预设是64KB,就选64KB啦!
3.然后在 Drives Assignments 这边,按箭头键选择要用来建立RAID0的硬盘,要选定就按空格键或 Y
Total Drv 这边会显示你选定了几颗硬盘。
4.接下来就按 Ctrl+Y 会出现下图:
这是警告你刚刚选定要做RAID的硬盘的MBR(主开机纪录)将会被清的一乾二净!
5.按Ctrl+Y就对了,别怕,不痛的……
接下来出现下图:
意思是按 Ctrl+Y设定容量大小或按任意键跳过这个步骤,很多人的疑问都在这边,有人只说割外围做C系统槽就是在这里设定,而不是要灌OS时才分割。
我个人是设定64G!这样你的C槽就能跑出(访问时间)搜寻速率 7ms 的效能,输入容量大小设定完之后会跳回 2 Define LD Menu 页面,你就会看到刚刚设定的是LD1 64G,接下来依照前面所述的方式继续把(32+32=64)之后剩下的容量再设定RAID。
选LD2继续设定……方法跟前面一样,小弟偷懒不再详述。
只提醒第二颗RAID0是64G剩下的,可放数据,所以区块可以设128KB,不必像64G那颗一样设64KB!
都设定好之后(RAID也只能设定2个而已)按 1 View Drives Assignments,检视你设定好的RAID看看是否有误。
按Esc按键可以退出 RAID设定页面!
第2页:大功告成组RAID 0系统完成
接下来就是准备RAID驱动啦!Windows7可以自以找出并设定好,但我个人是选择到主板官网下载RAID/AHCI的驱动,放进USB随身碟。
安装Windows7要加载RAID/AHCI驱动时再指定去USB找,或者你也可以烧进光盘!主板是否支持开机时就能读取USB得由BIOS设定,各家主板设定选项都不太一样,请自己设定,不会设定的话,找到USB3个字的都设Enabled吧。
最好的办法是详读你的主板说明书,其实上面的几张BIOS图我也是偷主板说明书PDF文件的图来放的。
像AMD的南桥SB700芯片的驱动就有两个,RAID和AHCI是分开的…而我就是按住Ctrl以复选的方式把RAID&AHCI两个驱动的文件夹都选定,然后让Windows7操作系统安装程序自己去跑…!
再来……安装OS这些步骤全部跳过,不在此叙述!安装好OS之后,再安装AMD 的 RAIDXpert 程序,这是RAID/AHCI管理程序,接口是浏览器模式,跟一般管理程序不太一样,叫出程序之后要登入,预设帐密都是admin。
然后是开启NCQ 如下图:
这样一切都搞定啰!
提醒一下!开启NCQ之后请把 RAID/AHCI 磁盘都彻底碎片整理一遍,没重组一遍就测试效能数据,然后到处问人那A安捏?效能怎变很差?实在是………ooxx▲▲!要问我为甚么?小弟已经打很多字了……体谅一下我的辛苦!NCQ可以在维基百科上查到,原理很易懂,了解NCQ是什么之后就知道为甚么开完NCQ要重组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