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SO2)采样及分析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容量法测定 二氧化硫 原始记录

容量法测定 二氧化硫 原始记录
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硫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二氧化硫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 5009.34-2016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使用仪器及型号
滴定管
仪器编号
××/××-086
ME204E电子天平
××/××-004
标准滴定溶液来源
编号:GBW(E)081236
批号:190619(将溶液稀释至0.01011mol/L)
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当二氧化硫含量≥1g/kg(L)时,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当二氧化硫含量<1g/kg(L)时,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样品编号
取样量
()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
(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mL)
测定值( )
测定结果( )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硫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取样量
()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
(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mL)
测定值( )
测定结果
()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
C(1/2)I2=
检出限
当取5g固体样品时,方法的检出限为3.0mg/kg,定量限为10.0mg/kg;当取10mL液体样品时,方法的检出限为1.5mg/L,定量限为5.0mg/L
空白消耗量
V0=
样品处理情况
固体试样称取约5.00g均匀试样,液体试样直接吸取10.00mL

泰康药业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检验原始记录

泰康药业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检验原始记录

【二氧化硫残留量】
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不少于2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应加水至没过氮气导气管的下端),取6mol/L盐酸溶液10ml加入带刻度分液漏斗中。

锥形瓶内加入水125ml和淀粉指示液1ml作为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

打开冷凝管,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锥形瓶内液面以下。

连接氮气流入口D。

开通氮气,调节适宜的气体流量(氮气流速约为0.2L/min,至蒸馏瓶内有气泡均匀排出)。

打开带刻度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盐酸溶液10ml流入烧瓶中。

给两颈烧瓶内的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3分钟后开始用碘滴定液(0.01 mol/L)滴定,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吸收液显蓝色或蓝紫色持续30秒钟不完全消褪,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的碘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0.6406mg的SO
2。

照下式计算:
供试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mg/kg)=()
W
F
B
A1000
6406
.0⨯


-
A为供试品消耗碘滴定液体积(ml);B为空白消耗体积;F为碘滴定液(0.01mol/L)的校正值;W为样品重量(g), 0.6406为每1ml碘滴定液(0.01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重量,mg。

样品1:
样品2:
平均结果:
相对平均偏差:
结果:
检验人:复核人:。

离子色谱法分析 二氧化硫 原始记录

离子色谱法分析 二氧化硫 原始记录
取贮备液5.0mL定容至100mL
标准使用液
标准曲线

工作曲线
标准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定容溶液
SO42-含量X( mg/L )
峰面积
回归方程
Y=aX+b a= b= r=
检出限
定量限
样品空白峰面积
计算公式
可以直接在校准曲线上查得mg/L
按照 计算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加标量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与标准品,等体积混合均匀,进行测量。
狭缝缝:流速:1.0 L/min
进样体积:
流动相
1.7mMNaHCO3+1.8mMNa2CO3
样品处理情况
依中国药典2015版(2331第三法)对药品进行处理
标准贮备液配制
(SO42-=1mg/mL )
称取GR硫酸钾105℃干燥恒重1.8141g定容至1000mL
标准使用液配制
(SO42-=50mg/L)
加标回收率
式中:P—加入的标准物质的回收率;
P=(X1-X0)/m*100% m—加入的标准物质的量;
= X1—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X0—未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备注
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
离子色谱法分析二氧
定容体积(mL)
稀释
倍数
峰面积
曲线浓度
(mg/Kg)
计算结果
(mg/Kg)
报出结果
(mg/Kg)
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
离子色谱法分析二氧化硫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检测项目
二氧化硫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原始记录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原始记录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原始记录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原始记录
样品来源:
使用仪器名称:自动烟尘烟气综合测试仪型号:仪器编号:
分析方法(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电位电解法HJ57-2017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计HJ482-2009 标准溶液名称二氧化硫批号生产厂家储备液浓度使用液浓度 1.00ug/ml 配制日期有效期检出限
(mg/m3) (0.007mg/m3
(0.004mg/m3
(3mg/m3 使用液配制过程标准曲线 a=b=r= 曲线制备日期测定条件 420nm,2cm比色皿计算公式:(( 温度℃ 湿度%采样日期样品类别样品状态采样时间(min) 采样流速(L/min) 采样体积(L)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气压(kPa) 温度(℃)标况体积V3(L) 消光值A 测定结果ρ(mg/m3) 备注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日期:
XX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年月日颁布
第1版第0次修订
注“ND”代表未检出共页第页。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原始记录表格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原始记录表格
试验编号:HX-201 -E试验日期:年月日
样品名称
环境空气
采样日期
年月日
检测项目
二氧化硫
采样点数

检测方法
○HJ482-2009○GB/T16128-1995
标准溶液浓度
C(μg/mL)
主要设备及编号
分析天平○JC-H02○JC-H1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JC-H05;○恒温水浴
检测内容
检测数据
备注
标准溶液浓度及#
标4#
标5#
标6#
浓度(μg)
吸光度
标准曲线:Y=bX+a , b= , a= R2= ;
式中:Y-吸光度(ABS),X-浓度(μg);R-线性相关系数。
仪器条件:波长577nm,10mm比色皿
显色温度:显色时间:稳定时间:
样品编号
吸光度A
测定浓度X(μg)
空气中的含量W(mg/m3)
现场空白
计算公式
ρ(SO2)=X×Vt/V实×VaVt---样品溶液体积Va---测定取样体积V实---标态体积(见采样记录)
质量控制○空白吸光度:
○标样标样名称:证书浓度:测定浓度:
○加标回收加标名称:加入量:测定值:回收率:
控制结果○满意○不满意
审核:试验:

015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原始记录表

015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原始记录表

AHZW-BG-04-015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采样日期:方法依据: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环境温度:℃大气压:kPa
序号监测项目
采样介
质编号/
批号
排气筒名称/编号样品
编号
采样
时间
min
采样
流量
L/min
采样
体积
L
标干采
样体积
L
烟气
动压
Pa
烟气
温度

烟气
流速
m/s
烟道内
径/长宽
m
标干烟
气流量
3
m/h
排气

高度
m
备注
1、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尽可能将采样位置放在烟囱
或地面管道气流平稳的管段中);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生产工况记录
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最小应不小于烟道直径的1.5倍);采样断面气流最好在5m/s以上。

2、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且无惯性影响,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
环保处理设施名
区,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采样位置仍需按照上述要求。

称及运行情况
3、矩形烟道的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现场监测人员:审核:(打印条编号填写在备注栏)。

二氧化硫原始记录

二氧化硫原始记录
采样
起止时间
采样时间
T(min)
采样流量
Q(L/min)
采样体积
V1(L)
采样体积
V0(N.D.L)
采样期间气象条件
气温t1
(℃)
气压p1
(Kpa)
备注:01号采样点为厂址采样点(见附图)
采样人:校核人:室主任:企业当事人:电话:
噪声和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简图
注:拟建厂址周围点位1、2、3、4为噪声监测点位,点位5(拟建厂址内)、6(环保局)、7(县前村)为大气监测点位。
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Ⅰ)
编号:AHC0样品
浓度
(mg/l)
取样V1(ml)
定容V2(ml)
测定V3(ml)
A
AT(A-A0)
空白
现场空白
计算公式
质控样
保证值
实测值
测定项目:样品名称:分析方法:分析日期:
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Ⅱ)
编号:AHC0415F2-2010
测定项目:样品名称:
分析方法:分析日期:
标准溶液
浓度
标准曲线测定
序号
标准液(ml)
Ug
A
A标-A0
仪器型号
波长
室温
狭缝
仪器编号
比色皿
参比液
日期
r
a
b
分析:复核(质控):室主任:
大气采样记录
编号:AHC0508F-2010
采样地点(单位)采样日期分析方法
采样点编号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样品编号
测试
项目

06废气现场原始记录

06废气现场原始记录
固定源废气现场监测原始记录
任务来源:监测日期:
受检单位名称:地址:
检测项目
方法来源
被检设备名称及型号:
燃料种类:
设备安装日期:
设施年运行小时数:
设备工作负荷:
治理设施名称及型号:
排气筒高度(m):
排气筒周围情况(半径200米):
监测点位:
项目
单位
测试结果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含氧过量空气系数
Xo2―含氧量
监测人:校核:
SO2实测浓度
mg/m3
SO2折算浓度
mg/m3
NOx实测浓度
mg/m3
NOx折算浓度
mg/m3
烟气黑度

(监测时间:)
检测项目
使用仪器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滤筒编号
打印条粘贴处
备注:
NOx(SO2)折算浓度:C=C′×折算系数
C―折算浓度C′―实测浓度
折算系数=α/α′
α=21/21-Xo2
α―实测过量空气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