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节的诗词名句赏析
腊八的古诗名句

腊八的古诗名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腊八的古诗名句:
1.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2.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腊日》(唐)杜甫
3.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4.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粥》(清)道光帝
5.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粥》(清)李福
6.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粥》(清)王季珠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腊八节的习俗、气象和人们的情感,展现了腊八节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腊八节的经典诗词赏析

【导语】腊⼋节是中国传统的节⽇之⼀,为每年的⼗⼆⽉初⼋。
“腊⼋”⼀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本为佛教节⽇,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
下⾯是⽆忧考分享的腊⼋节的经典诗词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腊⼋节的经典诗词赏析【篇⼀】 1、《南歌⼦·黄州腊⼋⽇饮怀民⼩阁》 【宋】苏轼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
吹笙只合在缑⼭。
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阁,轻寒浴佛天。
他时⼀醉画堂前。
莫忘故⼈憔悴、*边。
赏析:这⼀年的腊⼋,苏轼在黄州,他在⼀个⼩阁⼦⾥取暖喝酒,在这样寒冷的天⽓⾥,他醉在画堂前。
⼼中还想着,不要忘记有⼀位故⼈憔悴衰⽼在江边。
此时的苏轼,⼼情应该还是苦闷的吧。
2、《腊⼋危家饷粥有感》 【南宋】赵万年 襄阳城外涨胡尘,⽮⽯丛中未死⾝。
不为主⼈供粥饷,争知腊⼋是今⾠。
赏析:赵万年是南宋的抗⾦将领,开禧⼆年(1206年)冬,⾦兵渡江南下,以20万⼤军围襄阳城。
时襄阳城守军仅万余,强敌压境,宣招司官员相继逃遁。
赵万年修造武器,储备粮⾷,带领城中⼠卒死守襄阳城。
从开禧⼆年(1206年)⼗⼀⽉到次年⼆⽉,襄阳城被围九⼗多天,他以万余守卒,抗⾦⼈⼆⼗万⼤军,城得以全,围得以解。
这⼀年的腊⼋,襄阳城外还在进⾏着激烈的战⽃,在激烈的战⽃中,诗⼈幸得⽣还。
如果不是他⼈端来了腊⼋粥,他还不知道今天是腊⼋节。
了了数语,激烈的战⽃从容⽽述,诗⼈的乐观与从容可见⼀斑。
3、《腊⼋⽇怀圣仆》 【明】葛⼀龙 怀君⼋⽇语,五见⼗年中。
险阻贫兼病,西南北⼜东。
两乡侈各健,⼀粥喜遥同。
⽊末临清晓,应披看雪红。
赏析:圣仆可能是诗⼈的亲友,在腊⼋这⼀天,他怀念圣仆。
⼗年中只见了五次⾯,因为贫病交加,⽽且四处奔⾛,都不在⼀处。
虽然两⼈天各⼀⽅,但庆幸的⾝体都还健康,正逢腊⼋节,两⼈相隔遥远,但都在同喝腊⼋粥。
等天亮了,你应该会披着⾐服去看雪中的梅花了。
值此佳节,虽不能与友⼈相会,但能同时喝碗腊⼋粥,赏赏梅雪,也是幸事了。
蜡八的诗句

蜡八的诗句
“蜡八”一般指腊八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以下是一些关于腊八节的诗句:
1. 《腊日》——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2. 《腊八粥》——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3. 《腊八》——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4.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节经典古诗词鉴赏

腊八节经典古诗词鉴赏腊八节经典古诗词鉴赏一.清·顾梦游——《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二.《腊节》——(北齐)魏收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三.《腊八》——(清)夏仁虎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四.《腊日》——(唐)杜甫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五.《腊八粥》——(清)道光帝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南北方腊八节的风俗有哪些北京在北京吃腊八粥是最为讲究的,里面的配料也是非常的足的,有一些红枣,莲子,核桃,栗子,白果等等,细细数来不少于20多种,每家每户都在腊月初七晚上开始准备熬制腊八粥,开始洗米,洗果子,在午夜时分开始打开小火慢炖,等到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吃到一碗香香的腊八粥了。
陕西陕西虽然是北方,但是习俗和南方的也有点相似,熬好腊八粥以后,都是先祭祖,然后在送亲朋好友,这样要忙活一阵,但是必须要在中午之前全部送完,送完以后家里人才可以食用,在陕西还有将腊八粥分给穷苦的人吃,这是为自己积德。
在陕西有些没有生产大米的地方,就做上一碗臊子,在腊月初八早上和家人一起分享。
甘肃在甘肃讲究的是素腊八,在这一天会用五谷蔬菜一起煮熟过后分给家人吃,剩下的还要用来喂牲畜,吃完腊八粥以后开始炸馓子、炸麻花。
再做一碗扁豆粥,在甘肃叫做:扁豆粥泡馓子。
南方腊八节的风俗广西在广西,每年腊八节都会制作糍粑,当地的瑶族群众把糯米的原料浸泡蒸熟以后,放在石槽里反复搅拌,将其做成碎泥状,然后把它揉搓成糍粑,这样就做成了香糯可口的糍粑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呢广东广东省过腊八节比较特殊,在广东的腊八节的气氛是非常的淡,因为这和广东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古代的广东人不一耕田为主,他们都是以下海捕鱼捞虾为生,制作腊八粥的这些食材又无人耕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那个交通非常不便利的时代,想吃也做不出来。
描写腊八节的诗句赏析

描写腊八节的诗句赏析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描写腊八节的诗句,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
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
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
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腊八日未雪不寒》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
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
夜□蒸肤汗,朝壶溢唾痰。
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节《腊八日夜直》翻从官宿得闲时,仙掖深深昼掩帷。
静向古人书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
浓饘说献宫中佛,晴雪看分禁里墀。
日暮武英门外望,并阑冰合柳枯垂。
《腊八日早漫成》簿书方应接一身,减却新计上笔尖。
愧我世无分雨补,为农忧有岁时占。
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间饮水甜。
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
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
金仟吒言成道时,不认饕馋借称目。
谁谓毗耶清净身,何有尘埃更须浴。
今晨雪屋梳白头,南邻与馈如素求。
未须怊怅思往昔,坐变劲峭同春柔。
铺排短韵一作戏,为君姑续岁时记。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腊八时节古诗词赏析

腊八时节古诗词赏析腊八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被称为腊八节。
腊八节有着丰富的习俗和民俗活动,其中包括腊八粥、腊八蒜、腊八豆、腊八蒸饼等。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祭祀祖先、祈求平安和健康。
而在古代诗词中,腊八时节也是一个常见的题材,许多诗人以此为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腊八节的热爱和美好祝愿。
腊八时节,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是冰雪、寒冷和祈福。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冬天往往被描绘成一个寒冷而清冽的季节,而腊八时节更是寒冷的代表。
在这样的时节里,诗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中,表达对家乡、亲人和祖国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以下将通过几首古诗词的赏析,来感受腊八时节的诗意之美。
首先,我们来看一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时的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腊八时节,尤其是在北方,黄河已经开始结冰,山峦也被白雪覆盖,这时登高望远,更能体会到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人想要穷尽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对未来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是腊八时节常见的主题之一。
其次,我们来看一首宋代诗人陆游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诗通过对庭院和花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腊八时节,尤其是在南方,春天已经悄然而至,万物开始复苏,这时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向往也达到了高潮。
诗人通过描绘庭院深深的景象、花开的情景和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美好祝愿。
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祝愿,也是腊八时节常见的主题之一。
最后,我们来看一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腊日送客》:腊日送客,平芜尽处是春风。
人生一梦,草长莺飞,莫是无情。
描写腊八的诗句 古诗

描写腊八的诗句古诗
腊八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古诗句,描写腊八这一节日的美好意境:
1. "腊八粥甜香,麦子煮得精。
"
这句诗描绘了腊八粥的美味,以及腊八节日的热闹氛围。
2. "腊八节至喜,家家煮腊八。
"
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在腊八这一天共同庆祝节日的喜悦心情。
3. "腊八节气至,寒潮渐渐催。
"
这句诗描绘了腊八节气的到来,以及天气逐渐变冷的情景。
4. "腊八节将至,寒霜入庭闺。
"
这句诗通过描述寒霜的到来,表现了腊八节气的临近。
这些古诗句通过对腊八节日的描绘,展现了腊八节日的美好和特色,让人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和丰富文化内涵。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赏析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赏析
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诗词,慨当以慷,风格豪放,多表现力图恢复旧山河的宏图大志,年既老而不衰的爱国精神,以及对肉食者鄙的上层统治集团的揭露批判。
然而,在金刚怒目的同时,他也不时菩萨低眉,歌咏坚贞的爱情,赞美壮丽的山川,抒写真垫的友谊,咏叹淳朴的民情风俗,记录读书的情怀乐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一诗,就是描写季候节令、民俗风情的佳作。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有喝腊八粥(又称佛粥)的习俗。
此诗作于初春,当时陆游因立主抗金而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任上罢职回山阴故里闲居。
诗中的“西村”是陆游居处的近邻,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村,是陆游常去游赏吟咏之地,今日人所熟知的哲理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如百明珠,闪亮在他的《游山西村》一诗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腊八节的诗词名句赏析【篇一】1、《腊八粥》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赏佳品达妙门,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2、已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诗(元)虞集官桥柳外雪飞绵,客舍樽前急管弦。
僧粥晓分惊腊日,猎围晨出忆残年。
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
惟有寒梅能老大,独将清艳向江天。
3、《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4、晋人裴秀,四言《大腊》:“日躔星记,大吕司晨。
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裎孝祀,介兹万祜。
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蕾蒸黎。
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贸迁,纷葩相追。
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
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5、《腊节》[北齐]魏收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6、《腊日》[唐]杜甫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7、《腊八粥》[清]李福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
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
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
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
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
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
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
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
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
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8、《腊八》[清]夏仁虎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9、《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篇二】1、清·顾梦游——《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2、晋·裴秀——《大腊》晋时河东闻喜人裴秀,由魏仕晋,不觉又到岁终腊日,提笔挥毫写出《大腊》诗一首:“日躔星记,大吕司晨。
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裎孝祀,介兹万祜。
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蕾蒸黎。
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贸迁,纷葩相追。
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
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3、唐·杜甫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
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4、北齐·魏收——《腊节》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5、唐·杜甫——《腊日》诗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
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
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6、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
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
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7、清·李福——《腊八粥》清代《清嘉录》引用了李福的《腊八粥》一诗:“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
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
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
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
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
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
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
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
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
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这首诗详尽地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同时还反映了旧时荒政歉收、百姓饥饿和佛寺施粥的情景,思想内容极为深刻。
8、清·道光帝——《腊八粥》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
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9、清·夏仁虎——《腊八》诗曰:“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
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的直径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数担。
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10、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篇三】1、唐杜甫--《腊日》诗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2、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3、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
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
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
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
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
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
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
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
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
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4、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5、《腊八》诗曰: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6、清顾梦游--《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7、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8、北齐魏收--《腊节》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