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职业道德基本概念PPT(共34页)

合集下载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修养PPT课件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修养PPT课件
8
水门事件
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为尼克松 竞选连任的工作人员,在尼克松的同意下,潜入水 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偷拍文件和安置窃听器,被警务 人员当场抓获,这一事件在《华盛顿邮报》记者鲍 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的追踪报道下,举国 震动。美国政府、司法部门和国会立即进行调查, 众多高级官员被指控参与其事,在风波中上任的总 统尼克松被牵连。1974年7月底,美国众议院 司法委员会通过三项弹劾总统案,尼克松被迫于同 年8月8日宣布辞职。“水门事件”是美国乃至全 世界新闻舆论监督的光辉典范。
14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ASNE)原则声明
第一条:责任 第二条:新闻自由 第三条:独立性 第四条:真实与准确 第五条:公正 第六条:正义性
15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ASNE)原则声明
搜集和传播新闻与意见的最初目的是服务大 众利益,将情况通知他们,使他们能对当时 的情况作出判断。为个人私利或不值得的目 的滥用自己专业工作者的力量的报人,将辜 负公众的信任。美国新闻媒体是自由的,这 不仅是为了告知大众,或作为一个争辩的论 坛,也是为了能对社会中的力量,包括政府 各级官员的行为,进行独立的检查。
18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ASNE)原则声明
来自读者的良好信任是优秀新闻 的基础。应该不惜一切努力保证 新闻的准确、没有偏见、平衡表 达各方意见。社论、分析文章和 评论,在准确性上应该与报道中 的事实做同样的要求。严重的事 实错误,和疏忽产生的错误,都 应该做最快的和突出的更正。 19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ASNE)原则声明
新闻工作者与法 新闻报道的法律禁区
新闻界腐败现现象探讨
暗访的法律问题
22
新闻报道的法律禁区
一、不得危害国家安全 二、防止侵害名誉权 三、防止侵害隐私权 四、维护新闻著作权

新闻职业道德课件

新闻职业道德课件
维护媒体公信力
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可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增强公众对 媒体的信任和认可。
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
新闻职业道德起源于西方新闻业的职 业化发展过程中,随着新闻业的不断 发展和壮大,新闻职业道德也逐渐完 善和丰富。
国际规范与准则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交流的增多 ,国际社会也制定了一系列新闻职业 道德规范和准则,以促进全球新闻业 的健康发展。
案例四
总结词
默多克与窃听门事件揭示了新闻集团在商业 利益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冲突。
详细描述
2011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爆出窃听门事 件,涉及众多名人和政治人物。该事件引发 了广泛的社会谴责和商业损失,突显了商业 利益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冲突和新闻媒体需要 平衡两者的关系。
THANKS
感谢观看
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多元文化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加强对不 同群体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建立公平、公正的新闻评价体系

侵犯隐私权与名誉权
侵犯隐私权
未经授权收集、泄露或传播个人隐私信息,包括个人身份 、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
名誉权
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恶意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和尊 严。
挑战
如何在报道中保护个人隐私和名誉权,同时满足公众的知 情权。
传播正能量
新闻报道应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进步。
尊重被采访者
在采访中,应尊重被采访 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避免使用侮辱性或攻击性 语言。
保持客观公正
新闻采访应尽可能客观地 呈现事实,避免偏见和歧 视,确保公正性。
遵守承诺和协议
在采访过程中,应遵守与 被采访者达成的承诺和协 议,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 性和可信度。
新闻编辑中的职业道德实践

第5章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理念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 教学课件

第5章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理念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 教学课件

2020/3/10
10
三、新闻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二)新闻职业道德属性: 1、对象性: 作为新闻人的职业道德,具有很 强的对象性,是其针对新闻从业 人员而制定的,只约束行业从业 人员,对非本职业人员无约束作 用。
2020/3/10
11
三、新闻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二)新闻职业道德属性:
2、 跨行业影响性:
2020/3/10
12
三、新闻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二)新闻职业道德属性: 3、独立性:
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 新闻活动中公正、客观、真实、全 面,新闻从业人员会受到政治权势、 经济利益、情感的制约,需要新闻 从业人员保持独立性、拒绝诱惑, 不惧暴力,独立、客观。
2020/3/10
13
三、新闻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 及恶劣行
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
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尚使我严守上述誓言
时,请求神祗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 光荣,我苟违誓,
天地20鬼20/3神/10实共殛之。
8
二、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职业道德属性: 1、内容上,职业道德要鲜明地表达职 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 道德准则。 2、形式上,职业道德比较具体、灵活, 从本职业交流活动出发,采用制度、 守则、公约、承诺、条例标语等。易 于接受,同时也可以调整从业人员内 部关系,加强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塑 造本职从业人员的形象。 3、效果上,职业道德能使一定社会或 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又使个 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2020/3/10
1
第一节 新闻职业道德基本概念
一、道德及其属性 二、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三、新闻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解读ppt课件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解读ppt课件
§2-3 §2-4
自觉警惕抵制低俗有害的内容
舆论监督着眼于问题的解决 及时准确报道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2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2-1
为改革开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1)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意义
(2)要善于舆论引导 (3)舆论导向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2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2-2 自觉警惕抵制低俗有害的内容
中国新闻工作 者职业道德准 则解读
§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 §1-2
明确“三个统一”的理念 保障人民群众的四种权利
§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
明确“三个统一”的理念
(1) “三个统一”

党的主张与人民心声的统一 正确导向与社情民意的统一 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统一
(2)能否做到“三个统一”是衡量新闻传播从业者 是否为人民服务及服务质量高下的标准。



有偿新闻 有偿不闻 新闻敲诈
四川地震灾区战地小学正式开课
铁军柔情感人瞬间 有一种怀抱很温暖
上海“11·15”特大火灾
§2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2-4 及时准确报道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4)突发事件报道对记者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高要求

预见社会反响及其承受的能力 有抗压精神敢于承担风险 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
§4 发扬优良作风
§4-3 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抵制以权谋私
《准则》第4条第3款要求新闻传播工作者坚决反对 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不利用职业之便 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利用新闻报道发泄私愤,不以任何 名义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其 它利益,不向采访报道对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

第七章 新闻职业道德

第七章 新闻职业道德

• 一、新闻传播活动与维护国家安全
• 1、煽动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煽动分裂国家罪
•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 ▲煽动群众抗拒法律实施罪
• • • •
2、泄露国家秘密罪 △泄露国家秘密罪 △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非法获取或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
• 二、新闻传播活动与维护社会秩序
• 1、禁止传播淫秽色情内容 • 2、禁止宣扬邪教 • 3、禁止传播其他危害社会的内容 • 4、维护民族平等和团结
• 三、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 • 为确保重大政务新闻的权威性、真实性与准 确性,重大政务新闻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 四、司法新闻的发布与报道 • 采访与报道司法新闻时,必须尊重司法独立, 维护法制尊严。 • 避免“媒介审判”(trial by media)
• 第十八条 批评性或揭露性报道要有利于问题的 解决。不追求所谓“轰动效应”、哗众取宠;不 以个人情绪代替政策法律、发泄私愤、中伤他人。 尊重被批评者申辩的权利。 • 第十九条 案件报道不应影响司法公正和法律判 决。不偏袒诉讼任何一方;案件判决前,不作定 罪、定性报道;不针对法庭审判活动进行暗访; 报道公开审理的案件,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 第二十条 报道中避免对种族、性别、年龄、职 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居住地等的任何歧视。
• • • • •
二、著作权主体 1、作者 2、 法人或其他组织 3、其他自然人或组织 4、国家
• • • •
三、著作权客体 作品 《著作权实施条例》第二条: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 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 的智力创作成果。
• 四、著作权的基本内容 • 1、著作人身权 • 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的 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 作品完整权。

职业与职业道德ppt(共56张PPT)【2024版】

职业与职业道德ppt(共56张PPT)【2024版】
“一滴焊接剂”的智慧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
(一)爱岗敬业
1、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对从业人员的 基本要求
(1)爱岗是职业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基 础。 (2)敬业是职业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必 要条件。
(一)爱岗敬业
2、怎样做一个爱岗敬业的职业工作者
保洁员(道路清扫工 ) (2)诚实守信在职业道德行为中的首要表现就是诚实劳动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
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 (2001年)
“南京冠生园的破产其实是信誉破产。”南京经济学院工商 管理系副教授戴庆华一针见血地指出,媒体曝光只是导火线, 并非因果关系,而其信誉缺失迟早会出现这种结局,南京冠生 园以牺牲信誉为代价攫取利益,无异于杀鸡取卵式的自杀行为 。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
❖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 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 的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 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 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技术攻关、工艺革 新和技术改革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 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进行专业技术培 训;具有管理能力。
(二)诚实守信
1、诚实守信是从业人员不可缺少的 道德品质
(1)诚实守信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 础
(2)诚实守信在职业道德行为中的首 要表现就是诚实劳动
(二)诚实守信
2、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从业人员
(1)树立诚信为荣虚假为耻的道德观念
(2)坚持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3)要信守诺言,言行一致
(4)旗帜鲜明地反对欺诈行为
物品或提供的服务不同来表示的社会分工类 别。
•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所从事有偿工作的种类。
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生活所得发挥个人 能力,并为社会做贡献的持续性活动。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绪论.pptx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绪论.pptx
道德修养 2.为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学科发展历程
19世纪中国近代报业起步之初 提出
王韬、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等著名政治家报人就曾对 此进行探讨,发表不少真知灼见。
20世纪以后 发展
徐宝璜、邵飘萍、黄远生、邹韬奋等学者报人将其作为新闻学的分 支学科进行研究。
1949年建国后 遗弃
从理念到实践均被视为资产阶级新闻学的货色而被遗弃,研究中断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重提
研究重新启步。
近二十多年来 繁荣
研究空前活跃、成果斐然。
学科研究热点
新闻立法热潮 “新闻官司”研究(新闻侵权诉讼) 新媒体与新技术引发的新问题 “有偿新闻”分析 新闻伦理学探讨 假新闻
近年来类似案件
从2008年至今一些见诸报道的各种类型的死 法,就知道此类事件的发生绝非是偶然的。“ 睡梦死”、 “躲猫猫死”、 “鞋带自缢死” 、 “从床上摔下死”、 “睡姿不对死”、 “ 洗澡死”、 “做恶梦死”、 “激动死”、 “ 上厕所死”、 “喝开水死”、“呕吐死 ”……
“躲猫猫”死
2009年2月, 24岁的的云南男 子李荞明,因为盗砍树木被拘, 却死在了看守所。警方说李乔明 是因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 井中玩“躲猫猫”游戏时,不慎 (后又称因和普某发生冲突)撞墙 头部受创致亡。这个超出想象力 的死因引来强烈的质疑,甚至有 网友在官方的组织下组团去调查 .27日下午,官方公布调查结果: 李荞明系被牢头狱霸殴打致死。
17%为一年以下从业时间;22%为一至三年从业时间; 9 %为三至五年从业时间; 52%为五年以上从业时间。
富士康 起诉媒体记者 索赔三千万
起因
2006年6月15日,《第一财
经日报》发表了该报记者王佑写

01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PPT课件

01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PPT课件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二)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
2,不可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
根据《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任何自由权利都不可能是绝对 的、毫无限度的。新闻事业及其从业人员在行使新闻自由这 项权利时,必须注意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和他人 的人格尊严,“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 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 6.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 例如,香港 的《诽谤条例》等。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 7.法律解释 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和行政解释三种。立法解释由全国人大 常委会作出;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检查 院、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行政解释由国 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等根据行政机关作出。
§1-1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如果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违反宪法和法 律,则将导致新闻违法行为的发生。
§1-2 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二)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 则 3,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界定 新闻传播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 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主观过错 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要 求和法定行为模式的危害社会的 行为。 依据其违反的法律的不同,可以分 为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和新闻 传播民事违法行为两大类。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第一讲)
• 3.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与批准的、进 行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大 部分称“条例”,如《出版管理条例》、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也有的称 “规定”、“办法”,还有一部分称某 某法律的“实施细则”。 国务院发布的 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者,也属于 行政法规之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03.2022
10
三、新闻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二)新闻职业道德属性: 1、对象性: 作为新闻人的职业道德,具有很 强的对象性,是其针对新闻从业 人员而制定的,只约束行业从业 人员,对非本职业人员无约束作 用。
23.03.2022
11
三、新闻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二)新闻职业道德属性:
2、 跨行业影响性:
23.03.2022
12
三、新闻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二)新闻职业道德属性: 3、独立性:
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 新闻活动中公正、客观、真实、全 面,新闻从业人员会受到政治权势、 经济利益、情感的制约,需要新闻 从业人员保持独立性、拒绝诱惑, 不惧暴力,独立、客观。
23.03.2022
13
三、新闻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 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 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 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 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 为之。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
(二)新闻职业道德属性: 4、软弱性: 新闻职业道德对新闻工作者有着严格 的要求,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整 个新闻行业没有形成全面的职业规范 和约束机制,客观上,为那些缺乏职 业操守者提供了利用手中的特权,谋 取私立的机会。有偿新闻、无偿不新 闻、软广告等。收受礼物,纪念品, 红包等。
23.03.2022
23.03.2022
4
二、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职业道德:
是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 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 范和习俗总称。与人们的职 业密切相关。调节职业集团 内容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职 业集团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 行为规范的总和。
23.03.2022
5
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传统的道德: 四维:礼、义、廉、耻 五常:仁、义、礼、智、信。
第五章 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理念
第一节 新闻职业道德基本概念
一、道德及其属性 二、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三、新闻道德及其属性
第二节 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在信念—社会责任论
一、社会责任论的内涵 二、社会责任论对社会实践的作 三、社会责任论的内化
第三节 新闻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新闻专业主义
一、新闻专业主义内涵 二、新闻专业主义在职业道德中的彰显 三、新闻专业主义在职业道德中的考验
(二)自由主义理论缺陷: 1、传统的新闻自由只强调传播者的权利,
却没有重视受传者的权利。 2、没有考虑到企业盈利活动中信息传播的
性质和影响。 3、强调了新闻自由而没有考虑到自由的滥
用。
23.03.2022
17
理论的提出:
➢ 1、1947年以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为 首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又称为 “哈钦斯委员会”提交了一份著名的 报告,即《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这是 社会责任理论的代表文献。
23.03.2022
3
一、道德及其属性
属性:
1、道德具有社会性,道德是由一定的 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 形态,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社会 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最终引起道德 观念的发展变化。
2、道德具有历史性,每一种社会经济 形态都具有其相应的道德。
3、道德具有继承性和共同性;人类存 在共同的客观的道德标准。
孙子兵法:智、信、仁、勇、 严;为将之德;
23.03.2022
6
中国古代的医德:
“疾小不可云大,事易 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 一,贵贱使药无别”
23.03.2022
7
希波克拉底誓言
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波斯及天地诸神为证,鄙 人敬谨直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 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 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 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与吾师 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 他人。
23.03.2022
9
三、新闻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一)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实 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直接决定新闻事业的性质, 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断变化, 依靠新闻工作者的内心信念, 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进行善恶 的评价,调节人们新闻传播关 系和规范人们新闻传播行为的 一种社会道德现象。
14
念——社会责任
一、社会责任的起源 二、社会责任的基本观点 三、社会责任对新闻实践的作用
23.03.2022
16
一、社会责任的起源
(一)自由主义理论 (一)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干涉; (二)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三)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四)对事实的信念
新闻从业人员在对各种新闻的采集、 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新闻信息源 于各行各业,经过新闻从业人员的加 工,然后再传播到各行各业的群众中, 进而影响受众对事件的看法,产生跨 行业的影响力。影响有正面、负面, 新闻传播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取 决于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职业道德的 遵守程度,所以影响力具有跨行业性。
23.03.2022
1
第一节 新闻职业道德基本概念
一、道德及其属性 二、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三、新闻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23.03.2022
2
一、道德及其属性
道德 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调整人 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 关系的标准、原则、规范、 也指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
古代道德:主要是行为规范、品德修养、善恶评价。 马克思道德:道德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 及恶劣行
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
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尚使我严守上述誓言
时,请求神祗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 光荣,我苟违誓,
天地23鬼.03.神202实2 共殛之。
8
二、职业道德及其属性
职业道德属性: 1、内容上,职业道德要鲜明地表达职 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 道德准则。 2、形式上,职业道德比较具体、灵活, 从本职业交流活动出发,采用制度、 守则、公约、承诺、条例标语等。易 于接受,同时也可以调整从业人员内 部关系,加强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塑 造本职从业人员的形象。 3、效果上,职业道德能使一定社会或 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又使个 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