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的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巧 - 养牛技术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巧 - 养牛技术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巧-养牛技术饲养肉用母牛,主要目的是维持健康,能够保证连年产犊。

既期望母牛受胎率高,泌乳性能好,哺育犊牛能力强,产犊后返情早,又期望母牛产出的犊牛质量好,初生体重、断奶体重大,断奶犊牛成活率高。

现就如何饲养好、管理好母牛笔者给出以下建议:一、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1.母牛的妊娠诊断在母牛的繁殖管理中,妊娠诊断尤其是早期妊娠诊断,是保胎、减少空怀、增加产奶量和提高繁殖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经妊娠诊断,确认已怀孕的母牛应加强饲养管理,而未孕母牛要注意再发情时的配种和对未孕原因的分析。

在妊娠诊断中还可以发现某些生殖器官的疾病,应及时治疗,对屡配不孕牛应及时淘汰。

妊娠诊断方法虽然很多,但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还是外部观察法和直肠检查法。

妊娠最明显的表现是周期发情停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牛食欲增强,被毛出现光泽,性情变得温顺,行动缓慢。

在妊娠后半期,腹部出现不对称,右侧腹壁突出。

8个月以后,右侧腹壁可触到胎动。

外部观察法,只有在妊娠的中后期才能发现明显的变化,所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诊断方法。

直肠检查法是判断是否妊娠和妊娠时间的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

其诊断依据是妊娠后母牛生殖器官的一些变化。

在诊断时,对这些变化要随妊娠时期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如妊娠初期,主要是子宫角的形态和质地变化;30天以后以胎泡的大小为主;中后期则以卵巢、子宫的位置变化和子宫动脉特异搏动为主。

在具体操作中,探摸子宫颈、子宫和卵巢的方法与发情鉴定相同。

2.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母牛妊娠后,不仅自身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和为产后泌乳进行营养蓄积。

因此,首先要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使其能够正常的产犊和哺乳。

母牛在妊娠初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较慢,其营养需求较少。

因此,对妊娠初期的母牛不需进行特别饲养,一般按空怀母牛进行饲养就可以了。

母牛妊娠到中后期应加强营养,尤其是妊娠最后的2~3个月,加强营养显得特别重要,这期间母牛的营养直接影响到胎儿生长和自身营养蓄积。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母牛在养殖的过程中要特别地注意管理的方法,那么母牛如何饲养管理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母牛的妊娠期管理妊娠中断为奶牛场常见的一种妊娠期疾病。

其所造成的危害,不仅在于胎儿死亡,使产犊率下降,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正常的产犊时间,延长了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直接影响到本胎次的泌乳量和终生产乳量。

因此,防止奶牛流产是奶牛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1、加强饲养管理:日粮要平衡,饲料要多样化,根据生理性状的改变应及时调整日粮。

在能量、蛋白质饲料合理供给时,应充分重视矿物质饲料钙、磷、锰、锌、铁和维生素A、D、E的供应;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轰、打、赶牛只;在对妊娠牛进行治疗时,用药应慎重,不乱用泻剂和催情药物。

2、已有临床流产现象发生,应查明原因:对每一个流产牛应单独喂养,对流产胎儿、胎膜应仔细检查,观察胎儿有无畸形,胎盘有无水肿、坏死。

为确诊病性,可采母牛血液、子宫分泌物、胎儿四胃及其内容物、肝、脾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检查母牛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并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流产胎儿、胎衣、褥草应深埋或焚烧。

3、疫苗注射:为防止传染病而引起的流产,应做到:对5月龄~6月龄犊牛接种猪二号或羊5号菌苗。

成年母牛每年做1次~2次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反应检验,检出阳性牛应隔离;随着牛群扩大,外引牛只的频繁,奶牛一些新传染病如传染性牛鼻气管炎和牛病毒性腹泻病也渐渐蔓延,为此,应考虑接种疫苗。

母牛分娩前的管理要点一、把好圈舍消毒关舍是肉牛长期居住的家园,为此,搞好肉牛的圈舍卫生,已经成为养殖户头疼的大事,而单纯的清理牛粪这项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圈舍消毒关的需求。

所以,在及时清理牛粪的同时,还要进行其它的消毒工作。

比如,用干燥的麦秸铺设到牛舍的地面上,然后点燃进行焚烧,熊熊的火焰与浓烟可以直接杀死圈舍的细菌,起到消毒的作用;而且柴草灰又是很好的消毒品,可以起到长期消毒的功效,真可谓一举两得。

放养母牛的日常管理制度

放养母牛的日常管理制度

一、引言放养母牛是一种传统的畜牧业养殖方式,具有节约饲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母牛生活质量等优点。

为了确保放养母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放养母牛的选择1. 选择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母牛作为放养对象。

2. 避免选择患有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疾病的母牛。

3. 优先选择本地品种的母牛,以提高适应性。

三、放养场地选择与规划1.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通风良好的场地。

2. 场地内应设置隔离区,用于隔离病牛和待产母牛。

3. 设置运动场、休息区、饮水区等。

四、放养母牛的饲养管理1. 饲料管理(1)根据母牛的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2)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饲料安全。

(3)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添加剂。

2. 饮水管理(1)保证母牛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2)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达标。

(3)在炎热的夏季,适当增加饮水次数。

3. 疾病预防与治疗(1)定期对母牛进行驱虫、防疫,确保母牛健康。

(2)发现病牛,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加强观察,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处理。

4. 产前产后管理(1)产前加强营养,确保母牛有足够的体能。

(2)产前进行产道检查,预防难产。

(3)产后加强护理,确保母牛和犊牛健康。

五、放养母牛的日常观察与记录1. 每日观察母牛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排泄等情况。

2. 定期测量母牛体重、体长、体高等生长指标。

3. 记录母牛的发情、妊娠、分娩等情况。

4. 对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六、放养母牛的防疫与消毒1. 定期对放养场地、牛舍、运动场等进行消毒。

2. 遵循国家动物防疫规定,进行疫苗接种。

3. 加强与当地兽医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疫情动态。

七、放养母牛的出栏与销售1. 对达到出栏标准的母牛进行称重、检查,确保质量。

2. 按照市场行情,合理定价,进行销售。

3. 出售前,确保母牛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寄生虫病等。

八、放养母牛的环保与资源利用1. 合理利用放养场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对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和后期生产性能的提高非常重要。

下面是怀孕母牛饲养管理的一些重点技术要点:1. 饲养环境的优化:饲养环境应该保持安静、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并能够提供足够的舒适空间。

避免母牛受到过度的噪音、寒冷或高温的刺激。

2. 饲料的合理配置:怀孕母牛需要在饲料中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优质的粗饲料、浓缩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母牛的体重和怀孕期进行饲喂量和饲喂频次的调整,以保证它们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

3. 疾病防治:怀孕母牛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特别是传染性疾病。

要定期做好疫苗接种、驱虫和消毒工作,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避免疾病的传播。

4. 合理的运动和活动:母牛怀孕期间需要适量的运动和活动,可以提高其胎儿的发育和母牛的健康状况。

提供适当的户外活动场地和设施,确保母牛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

5. 怀孕母牛的定期检查:定期对怀孕母牛进行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定期检测母牛的体重、体温、血液指标和孕期情况,以确保母牛和胎儿的健康。

6. 饮水管理:饮水是母牛健康饲养的重要环节。

怀孕母牛需要每天摄入足够的清洁饮水,以保持水分平衡和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7. 注意合理配种和怀孕的时间安排:母牛的配种和怀孕时间对于胎儿的发育和母牛的健康非常重要。

选择适合的配种时间,保证母牛在最佳的生殖状态下进行配种,以提高受胎率和妊娠率。

8. 预防和控制应激:怀孕母牛容易受到环境和饲养条件的应激影响,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疾病的发生。

通过提供适宜的饲养条件、减轻环境和饲养压力,使母牛能够更好地应对应激,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1.饲料管理:母牛需要适量的饲料来维持身体健康和生产。

其饲料需
要含有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饲料应保持新鲜,并
限制牛只所摄取的粗纤维和水分的量。

2.安排合理的生产周期:母牛的合理生产周期应在90至120天之内,以保持奶量稳定,并减少生病或受伤的可能性。

3.病虫防治:定期对母牛进行驱虫、预防接种和体检,能够预防或及
早发现病毒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4.设备控制:母牛饲养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状况等,
合理的设备测控可以减少粗纤维和水分丢失,最大程度降低运动和应激带
来的寿命缩短。

5.管理经验:母牛的饲养需要有经验丰富的饲养员,准确掌握母牛身
体健康和生产情况,对数据及时处理,严格控制环境和饲料以最大化生产率,有针对性地调整母牛的饮食和补充营养,使其生产出高质量的牛奶。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健康管理1. 做好预防接种:对怀孕母牛进行疫苗的预防接种,包括犊牛初生免疫、疫苗补种等,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 定期体检:定期对怀孕母牛进行体检,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3. 饮水卫生:保持饮水源的清洁,避免因饮水受到污染而导致疾病传播。

二、饲养技术1. 饲料合理搭配:怀孕母牛需要提供高品质的饲料,包括精料、粗料和添加剂,在低蛋白质的饲料中还需添加蛋白质饲料,使其蛋白质含量达到要求。

2. 饲养环境的优化: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和干净,确保母牛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避免疾病的发生。

3. 环境温度的调节: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提供适宜的温度,提高母牛的舒适度。

4. 发情检测:定期进行母牛的发情检测,及时分娩。

可以通过观察母牛性情举止、拍打臀部观察反应、安装发情检测仪器等方法进行检测。

三、分娩管理1. 搭建合适的分娩环境:为母牛搭建分娩舒适的环境,避免异常分娩情况的发生,并提供母牛分娩所需的一切工具和设备。

2. 观察分娩迹象:定期观察母牛分娩迹象,如分娩前奶头充血、乳房充满、消化道排空、子宫收缩等,及时做好准备工作。

3. 分娩护理:在母牛分娩过程中,要做好护理工作,如清洁生殖道、帮助娩出胎盘、清除围产期的分泌物等。

4. 新生犊牛的照顾:帮助犊牛从胎衣中挣脱出来,并迅速切断脐带,保持犊牛干燥和温暖,在适当时候给予初乳喂食。

四、养护管理1. 定期体重测量:定期对怀孕母牛进行体重测量,掌握母牛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和饲料配方。

2. 定期产奶:对已分娩的母牛进行定期产奶,及时发现产后乳房疾病,对症治疗,保证产奶量和质量。

3. 疾病防治:定期对怀孕母牛进行疾病防治和驱虫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 母牛行为观察:观察和记录母牛的饮食、精神状态、排便和舔舐等行为习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五、采食管理1. 提供优质饲料:怀孕母牛需要提供高品质、营养丰富的饲料,包括精料和粗料,并根据孕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调整。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怀孕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怀孕母牛是养殖业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牛的怀孕率和繁殖效果。

以下是怀孕母牛饲养管理的一些要点:
1. 营养管理:怀孕期母牛需要合理的饲料供给,以满足其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饲料应保持高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同时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

定期检测饲料质量和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平衡。

2. 饮水管理:怀孕母牛需要大量的清洁饮水,饮水器应保持清洁干净,水源应保持新鲜。

水质也需要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的安全和适宜。

3. 环境管理:怀孕母牛需要一个安静、舒适、干净的环境。

牛舍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度,没有过多的噪音和异味。

牛舍中的床铺应保持干燥和清洁,定期更换。

牛舍的空气质量也需要定期检测,避免氨气和有害气体对母牛造成伤害。

4. 疾病预防控制:怀孕母牛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威胁,如乳房炎、病毒性腹泻等。

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驱虫和体外驱虫。

怀孕母牛的饲料、饮水和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定期检查怀孕母牛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5. 管理记录:怀孕母牛的管理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和跟踪。

记录母牛的发情情况、配种时间和结果、产犊时间等重要信息,以便对母牛的繁殖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记录母牛的身体状况、饮食情况、产后情况等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我们经常喝牛奶,都知道牛奶是怎么来的,但我们知道成年母牛是怎么饲养的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1)保证成牛母牛充足的粗饲料供应成年母牛的日采食量以干物质计算,应占其体重的2.5%~3.0%,一头体重为450千克的母牛,在牧草生长旺盛的夏秋季,每天鲜草供应量在50千克左右。

由于冬春季青草缺乏,除需种植部分冬青栽培牧草外,还应充分利用夏秋水热条件和牧草生长旺盛时期大力晒制青干草,一头成年母牛一年应制备越冬青干草1500千克左右。

(2)成年母牛饲养管理要适当补充精饲料在优质粗饲料充足时,可以不另上补精料。

但在母牛分娩前后,哺乳期间和冬春草缺及草质较差的情况下,则需补充精料。

在补精料时要特别注重粗蛋白质和钙、磷的补充。

在配制时可用玉米36%、小麦30%、菜枯30%、磷酸氢钙3%、食盐1%组成。

(3)成年母牛水的供应母牛产后一周内应供给温热饮水,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麦麸和食盐,以增进食欲和消化机能。

一周后便可改喂清洁常水,一天不少于2~3次。

(4)发情观察为了掌握配种的适宜时期,要尽可能早期发现发情,这是提高母牛受配、怀孕、产犊率的关键。

观察的方法主要通过母牛的精神状态、外阴的变化和流黏液的情况进行判断。

(5)加强护理母牛产后两周内,由于气血不足,抗病力低,生殖器官处于恢复阶段,同时,乳腺进一步发育,产奶逐渐增加。

因此,这一时期除给予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的草料外,重点还应加强管理和护理工作,以利于母牛迅速恢复健康和正常泌乳。

(6)成年母牛饲养管理要坟牛舍应保持干燥与空气新鲜,做到冬暖夏凉牛的最适温度是15℃左右。

不仅温度,湿度和风等环境因素对牛都会有影响。

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均可影响牛的生产性和健康状况。

所以,牛舍粪尿应随时清扫,保持圈舍卫生。

夏秋炎热季节,如遇久晴不雨,气温超过35℃时,牛舍应采取防暑措施。

(7)经常刷拭牛体,保持皮肤清洁这样可避免皮肤病和寄生虫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人和牛的亲近,便于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牛的饲养管理
饲养肉用母牛,主要目的是维持健康,能够保证连年产犊。

在饲养乳肉兼用母牛时,除了生产犊牛以外,还可以生产一些商品牛奶,从而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但目前农村中并不能做到每年从每头母牛哪里得到一头犊牛,其主要原因就是母牛饲养不当,母牛受配率和受胎率较低造成的。

1、空杯和妊娠后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成年空杯母牛要保持中等膘情,正常发情,能按时参加配种。

母牛怀孕前5个月胎儿生长发育缓慢,可以和空杯母牛一样,以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少量精料,组成日粮。

如果处在青草季节,母牛可以完全饲喂青草,而不用饲喂精料。

但是青草要种类多,品质好,母牛能够吃饱。

母牛妊娠后期,即怀孕的第6-9个月,胎儿生长发育快,从母体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同时母牛在体内也需蓄积一定的养分,以保证产犊后的泌乳。

此时,应按照饲养标准配合日粮,应当是以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

精料选择当地资源丰富的农副产品,如小麦麸、棉籽饼、糟粕类等,再搭配少量的玉米等谷物饲料。

要特别注意矿物质、维生素的补充。

母牛要每天饲喂2-3次,每天要饮水3次,饮水要清洁、新鲜,冬季水温要不低于15度,不饮冰水,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母牛既不能过瘦,也不能过肥,保持中上等膘情。

母牛在管理上要加强刷拭和运动,特别是第一胎母牛,除刷拭外,要进行乳房按摩,以利产后犊牛哺乳。

妊娠后期要注意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母牛发生碰撞、滑倒、拥挤、顶架,以免发生流产。

2、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所谓围产期就是母牛分娩前15天和分娩后15天,母牛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

在此期间内母牛生理上变化很大,所以在饲养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使之安全分娩,保证母子健康、平安。

一般母牛的妊娠期为283天或285天,可以从配种日期推算预产期,简便的方法是:用配种月份减3,日数家10计算。

按照预产期调整饲养,做好接产的准备工作。

妊娠母牛给精料较多时,在预产期的前2-3天应适当控制精料量,且精料可提高一些麦麸的含量,减喂食盐,不喂甜菜渣、酒糟等,喂給优质的干草。

有产房应将产房消毒,铺垫褥草,让母牛进住产房,且保持安静、干燥。

没有产房,也应在预产期的一周前,清扫牛床,铲除牛粪和杂物,铺垫褥草,保持牛床卫生、干燥。

母牛分娩,在犊牛出生后,就会站起来舐食犊牛身上的胎水。

由于分娩母牛体力消耗很多,应让其安静休息,并及时喂給温热的麦麸钙盐汤,既10-20千克温水,加入500-1000克麦麸、50克食盐、50克碳酸钙和红糖250-500克,以利于母牛恢复体力和胎衣排出。

母牛产后的15天,又称为恢复期,此期间母牛消化机能较弱,不应急于增加精料的饲喂量,应让其采食优质的青干草。

注意观察母牛采食、反刍和粪便情况,乳房消肿,恶露排出,就可在分娩后4-5日起,逐
渐增加精料喂量,同时注意供给充足的饮水,并牵出舍外,晒晒太阳,进行日光浴。

3、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的泌乳量直接影响着哺乳期犊牛的生长发育,也就是说,只有按照饲养标准,加强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哺乳期犊牛的日增重和断奶体重。

母牛产后饲养全面,特别是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充足,加之运动合理,母牛子宫恢复就快。

一般产后4周子宫颈外口闭锁,40天左右便可完全恢复,在此发情配种。

肉牛在产后60-90天受配率较高,因此在产前一个月和产后两个月要加强饲养,补充饲料,使母牛在产后80天之内再次妊娠,保证母牛一年一犊,从而提高母牛繁殖成活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犊牛的饲养管理:
1、犊牛的消化特点。

(1)、犊牛出生后,瘤胃、网胃、瓣胃容积较小,3个胃约占胃总容积的30,发育很不完全,没有消化食物的功能。

此时皱胃容积大,约占胃总容积的70%,胃内有消化酶分泌,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

前胃有食管沟,在瘤胃壁上有两片食管沟唇,当犊牛吃奶时,两沟唇闭合形成管状,牛奶从食管沟直接进入皱胃,而不流入瘤胃、网胃和瓣胃。

随着年龄增加,3个前胃逐渐发育和植物性饲料的食入,食管沟逐渐闭合不全,不起作用,前胃消化机能也逐渐建立。

(2)、犊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尚没有建立,此时犊牛的消化系统和其他单胃动物一样,犊牛出生后15-20天开始采食植物性饲料,同时由母牛舐犊牛的鼻、唇或与其他大龄的犊牛相互舐吮而接种瘤胃微生物,在瘤胃生活繁殖、发酵植物性食物,也可人工采食健康成年牛的反刍食物,由目的进行接种感染。

(3)、犊牛消化道中一些消化酶尚不健全,如犊牛肠道内缺乏麦芽糖酶,胰脂酶活性不强,所以出生犊牛尚不能食用植物性的淀粉、脂肪、粗纤维等,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消化酶就逐渐分泌并提高活性。

2、新生犊牛的护理
(1)、母牛分娩过程中,犊牛露出鼻、嘴之后应立即用手清除犊牛
鼻孔和口腔中的粘液,使犊牛呼吸通畅,以免发生窒息。

(2)、犊牛完全娩出后,应及时用手护着犊牛腹部脐带孔,防止撕裂脐带孔,然后再距离犊牛腹部10厘米远处,结扎脐带,并用手撕断或用消毒过的剪刀剪断脐带,立即用5的碘酒或碘甘油把脐带断头消毒。

(3)、称出生重,登记犊牛卡片,记录犊牛性别、出生日期、毛色花片及特性、父母牛号和出生重。

(4)、及时喂到初乳。

肉用牛一般自然哺乳,犊牛出生后,母牛舐干犊牛或我们擦干犊牛身体后,约在出生后30分钟,即应帮助犊牛站起,寻找母牛乳头,进行哺乳。

若人工挤奶也应及时、及早挤奶喂给犊牛。

初乳即母牛产后7天内所分泌的乳。

初乳蛋白质含量为14.3%,比常乳高3-4倍,其中免疫球蛋白高达5.5%-6.8%,犊牛食后可以极大地增强犊牛的抗病能力;初乳中镁盐比常乳高1倍,有助于犊牛胎粪的排出;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是犊牛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所不可缺少的;出入酸度较高,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等。

(5)、初生犊牛应饲养在向阳、干燥、防风、保暖的牛舍内。

3、犊牛的补饲技术。

肉用犊牛随母牛自然哺乳,哺乳期一般为6个月。

国内为达到高的断奶体重,哺乳期延长到7个月或更长一点时间。

犊牛哺乳期间开始完全靠母乳生长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
加大,母牛泌乳期延长,完全靠母乳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犊牛便开始采食其它饲料。

所以应当尽早给犊牛补饲。

,在犊牛初生后第12-15天,就开始用专配的开食料煮成粥,让犊牛舐食。

逐渐训练由少到多,直到犊牛完全学会吃料,就在庭院中建一个犊牛补饲栏,栏内放置饲料和草架,犊牛可以自由出入,母牛则不能进入。

随着植物性饲料的食入,应及早给犊牛人工接种健康母牛的瘤胃内容物,以促使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建立。

粗饲料应选择优质的青干草放入草架,让其自由采食。

在犊牛的管理上,一是编号、打号(或带耳标),二是定期称量体重,三是去角。

去角有化学去角法:即犊牛10日龄前应在角基周围涂上一圈凡士林,然后用镊子夹着棒状苛性钠或苛性钾,在角基上摩擦,直到表皮脱落,角基原点破坏,并微有出血为止。

电烙铁烧烙法:犊牛在30日龄左右进行。

先将电去角器通电预热,然后将犊牛保定好,把电去角器套于牛角上,边施压边旋转,将角烙掉,直到角基周围皮肤呈古铜色为止,不流血。

四是加强运动。

犊牛7日龄开始,就应牵到太阳下日光浴和自由运动。

五是犊牛舍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干燥,褥草应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