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区域

合集下载

赣州简介

赣州简介

赣州是江西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江西第二大城市,常称为赣南地区,赣州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北连江西吉安、抚州,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全市有国家级历史文名城1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19个点),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资源分布率达77%。

主要有以宋代“四古”(古石窟、古城墙、古浮桥、古瓷窑)为代表的宋城文化旅游区,还有被誉为“水上丝绸之路”的梅关古驿道旅游区;有道教第35福地翠微峰金精洞,还有传说中汉钟离得道成仙的汉仙岩;有天然氧吧阳岭,人间仙境小武当山,水上明珠陡水湖,中国风水第一村——三僚村,还有东江源头三百山……。

在多年的旅游实践中,赣州逐渐形成了“红色故都,江南宋城,东江源头,客家摇篮”四个品牌,整合包装并推出了三条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即赣州——上犹——崇义——大余古城丽山秀水旅游线;赣州——于都——会昌——瑞金——石城——宁都——兴国红色文化旅游线;赣州——信丰——安远——定南——龙南东江客家风情旅游线。

此外,还有地质考察、风水玄学、宋文化考察、宗教朝圣、体育健身、漂流、客家民居研修等多条专项旅游线供游人选择。

崇义是江西省名山秀水绿色之旅的重要景区。

目前已形成了以阳岭森林公园、聂都溶洞群、库区湖光山色为主的三条旅游精品线路。

阳岭、故称观音山,因明朝都御史王阳明平叛立县而得名。

阳岭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江南新兴国家森林公园,方圆10余里,秀峰36座。

峰峦叠峰,古木参天,珍禽异兽群集,飞流瀑布9处;泉甘溪曲,藤古树珍,四时花木广布。

据权威机构测定阳岭空气负氧离子平均值高达9.2万单位,最高值的兰溪瀑布区为19万单位,被人们誉为“天然大氧吧”。

已逐步建设了阳峰、竹文化(民俗)村、度假村、竹海、珍稀动植物园、水上乐园等六大景点。

赣州市基准地价

赣州市基准地价

赣州市中心城区基准地价表(2012年)单位:元/平方米、万元/亩附件2:赣州市中心城区综合用地土地级别表赣州市中心城区各类用地土地级别补充说明二)、结合以上各类用地用途分类情况,对各类用地土地级别做以下调商业用地(附件2 中):一级区域“文明大道(黄屋坪路-红环南路)调整为文明大道(张家围路以西)”;二级区域“文明大道(黄屋坪路以东,红环南路以西)调整为文明大道(张家围路以东),章江北大道(黄屋坪路- 区卫生防疫站)调整为章江北大道(张家围路-区卫生防疫站)”;三级区域“石城路、翠微路、赞贤路做剔除处理,兴国路(赣州市民政局以东)调整为兴国路(赣州市民政局以西)”;四级区域“赣江源大道、长征大道(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以南)、兴国路(赣州市民政局以西)做剔除处理”。

住宅用地(附件2 中):一级区域“东阳山路(文明大道-南门口)、南河路(文明大道-红旗大道)、营角上路(文明大道- 红旗大道)、张家围路(广电路- 红旗大道)、黄屋坪路(广电路-红旗大道)调整为东阳山路(文明大道- 章江北大道)、南河路(文明大道-章江北大道)、营角上路(文明大道- 章江北大道)、张家围路(广电路- 章江北大道)、黄屋坪路(广电路- 章江北大道)”;三级区域“章江南大道调整为滨江东路”。

工业用地(附件2 中):二级区域“沙河大道(眉垅路以南)做剔除处理”。

(三)、附件2 中,赣州市中心城区各类用地土地级别表中“主要路段、区域” 文字描述不准确的,以图件覆盖路段、区域为准。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用途分别确定如下:1. 住宅用地70 年;2. 工业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 年; 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 年。

3.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 年;二、容积率1、商业用地:1.62、住宅用地:2.4赣州市中心城区土地开发费用表单位:元/平方米南康市规费:土地开发费调整区间:(总开发费用在52-85元/平方米)。

【初步资料】赣州市概况

【初步资料】赣州市概况

【初步资料】赣州市概况⼀、赣州市市内以及周边的⽔陆空交通分布(⼀)赣州市⽔陆空交通布局1、航空按4D级规划的赣州黄⾦机场现为江西第⼆⼤机场,2010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万⼈次,今年预计突破50万⼈次。

赣州黄⾦机场能满⾜波⾳757、空客A320等机型起降,⽬前已开通飞往北京、上海、⼴州、深圳、重庆、武汉、厦门、南昌、海⼝、福州、成都等地的航线(重庆暂时停航),每周通航150多个航班。

赣州还被列为中国⾸个⽀线航空发展试点城市,引进全国地级市⾸家航空公司基地。

2、铁路已建成的京九铁路复线、赣龙铁路,正在建设的赣韶铁路,规划中时速350KM/h的昌赣客运专线、昆台⾼速铁路、赣深客运专线、鹰瑞铁路构成了全市四通⼋达的铁路⽹络。

赣州站现已开⾏⾄⼤同、苏州、泉州、南昌、龙岩、井冈⼭等地的始发列车,通达全国各⼤中城市。

3、公路公路运输已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105、323、319、206国道为⾻架通达四⾯⼋⽅的公路⽹络,⽬前已初步建成快速交通⾻架⽹:赣粤⾼速、⼤⼴⾼速、蓉厦⾼速、赣韶⾼速、环城⾼速、鹰瑞⾼速、瑞赣⾼速、赣⼤⾼速公路等。

4、⽔运位于赣江源头的赣州港是江西六⼤港⼝之⼀,长江⽔系重点建设的港⼝。

(⼆)赣州市城市交通布局1、贯穿赣州中⼼城区的主⼲道红旗⼤道始建于上世纪五⼗年代,为双向⼋车道,全长5054.4⽶,⾃东⽽西横贯赣州⽼城区,是赣州市的⼀条形象⼤道,被评为“江西省园林路”,以其颇具特⾊的绿化闻名于省内外。

2、全省最长的城市交通主⼲赣南⼤道全长35.25公⾥,总投资30.05亿元,连接赣县梅林镇、赣州⽼城区、章江新区、赣州开发区、南康市区,其中新建跨江⼤桥3座(章江⼤桥、贡江⼤桥、新世纪⼤桥),新建互通式⽴交桥4处(赣县起点⽴交、赣新路⽴交、跨红旗⼤道⽴交和复兴⼤道⽴交),预计2011年6⽉竣⼯通车。

3、公交车线路赣州市区有44条公交线路,460多辆公交车,站点遍布市区主要街道及周边县/镇,主要枢纽站点包括⽕车站和南门⼴场和公交枢纽中⼼,市区公交采⽤⾃动投币,票价⼀元(县/镇除外)。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据中国赣州网,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俗称赣南。

辖2区1市15县,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综合保税区。

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28.5万,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4和1/5,是江西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其中农村户籍人口734.2万、占总人口的79.1%;共有283个乡镇、3460个行政村。

市树为榕树,市花为金边瑞香。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

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衢,江西南大门、珠三角直接腹地、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如今正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四省边际区域最大的4C级民用机场,通达北京等国内50多个重要城市,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占全省1/4;铁路营运里程364公里。

二是文明久远灿烂。

五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始置县,宋定名赣州。

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张九龄、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政功墨迹,唐代马祖道一禅师、风水大师杨筠松分别在此弘扬禅宗文化、堪舆文化,周敦颐、程颢、程颐、王阳明等理学大家使赣州成为宋明理学发祥地,民国时期蒋经国主政赣南(1939年3月至1945年7月)长达6年。

赣州是“江南宋城”,为宋代36个大城市之一,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八境台踞章、贡两江交汇处,“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郁孤台以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而声名远播;至今保存有全国最为完整的宋代砖城墙、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江西四大名窑—七里镇古窑址,泽惠古今的宋代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被誉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

赣州是“客家摇篮”,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摇篮,全市95%以上为客家人,至今保存完好的上千座客家围屋,被誉为中国民居建筑奇葩;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石城灯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

江西省赣州市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江西省赣州市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江西省赣州市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行政面积最大的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简称赣或虔(为了与江西省简称相区别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世界钨都"、"稀土王国"赣州市赣州市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已发现矿种106种,其中查明储量的矿种75种。

矿产地1254处,其中大型矿床28处(其中钨8处岭土1 处、岩盐1处、水泥灰岩5处、白云岩1处、滑石1处、透闪石1处),中型矿床60处(其中钨20 处、轻稀土6 处、银4 处、锡4处、钽1处、萤石2处、金2处),银9处、铅锌12处、稀土68处),矿点454处。

赣州市矿产资源有四大特点:一是矿产种类多,配套较齐全。

特别是钨、锡、铋、稀土、钽等矿产储量极为丰富。

二是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钨、锡、稀土三种矿产探明储各有特色,南部龙南、定南、信丰、寻乌等县以稀土、煤为主,中西部钨、锡、铋、银铅锌丰富,独立锡矿则主要分布在东部会昌。

北部兴国、于都则以金、银为主。

三是金属矿铋、钼、铍、铜、铅锌矿中的银、钨,金矿中的银、铅,锡矿中的铜。

四是地热和矿泉水广泛分布。

全市有地热点 25处,其中热温热泉5处,总自流量6769.3 吨/日。

天然饮用量8626吨。

赣州市在全国和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中重稀土、黑钨矿两种。

中重稀土:保有储量 21万吨,分别占全国(38.42万吨)和世界(58.02万吨)的54.9%和36.2%。

钨:保有储量52.27万吨,分别占全国(135万吨)和世界(200万吨)的39%和26%。

在省内具有优势的矿种有铀、钍、锡、铋、萤石、麦饭石、轻稀土、岩盐。

赣南十八县简介

赣南十八县简介

赣南十八县市各县简介一、崇义县位于诸广山脉南端,长江水系赣江源头林区的全国南方重点林业县。

“中国竹子之乡”江西省崇义县,总面积2206.27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是一个资源丰富,开发较早,潜力较大,亟待发展的山区县。

行政区划:全县辖6个镇、10个乡:横水镇、扬眉镇、过埠镇、铅厂镇、长龙镇、关田镇、龙勾乡、杰坝乡、金坑乡、思顺乡、麟潭乡、上堡乡、聂都乡、文英乡、乐洞乡、丰州乡。

旅游景点:崇义阳岭——位于崇义县城南郊3公里,方圆五十平方公里,有秀峰三十六座,飞流瀑布九处。

公园内峰峦叠障,古木参天,泉甘溪曲,藤古树珍,四时花木广布,珍禽异兽咸集,保持了完好的亚热带原始森林风貌。

苍山翠竹间有云隐寺、观音庙等古迹。

由于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空气负离子含量特别高,平均值达每立方厘米9.2万单位,最高处为14万个单位,被称为天然氧吧。

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全南县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与广东翁源、连平、始兴、南雄4县(市)交界,60%的边界与广东接壤。

1903年建县,原名“虔南县”,因地处虔州(今赣州)之南而得名。

全县国土总面积15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8万亩。

辖9个乡(镇) 、86个行政村和长城企业集团、天龙公司、茅山林场,总人口21万。

境内有全省唯一的瑶族行政村陂头镇瑶山村。

行政区划:全南县辖6个镇、3个乡:城厢镇、大吉山镇、陂头镇、金龙镇、南迳镇、龙源坝镇、定南县古属扬州域,建县于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

全县辖7个镇、119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318平方公里。

全县总人口21万,其中县城人口8.02万,县城总建成区面积9.09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45.98%。

定南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誉为“赣粤门户·生态定南”。

行政区划:定南全县辖历市、天九、龙塘、鹅公、岿美山、岭北和老城七个镇,119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

江西赣州市宁都县行政区域划分

江西赣州市宁都县行政区域划分

江西赣州市宁都县行政区域划分1#发表于2010-9-11 21:1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看帖| 打印宁都注:现辖12镇12乡,共有20个居委会、299个村委会。

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位。

以下各乡镇数据为2004年数据梅江镇面积:206.3k㎡人口:147380人邮编:342800代码:360730100镇政府现驻梅江南路辖南路、北路、江东、城北、城南、博生西路、胜利西路、金盆等8个居委会,北门、西厢、刘坑、小湖、罗江、雪竹、吴家、罗家、志坑、七里、迳口、背村、下廖、黄贯、河东、碧岸、土围、湖田、赖坑、高坑、老溪、庵边、水东、长木、新庄等25个村委会。

支持反对宁都人论坛2#发表于2010-9-11 21:17 | 只看该作者青塘镇面积:179.9k㎡人口:34808人邮编:342822代码:360730101辖青塘圩居委会,青塘、坎田、西迳、社岗、孙屋、河背、坳背、赤水、南堡、谢村、洋垄等11个村委会。

长胜镇面积:185.1k㎡人口:52543人邮编:342818代码:360730102拼音:Changsheng Zhen辖长胜振兴居委会,长胜、法沙、赖坊、上南、果子园、真君堂、大岭背、黄岗、青树、水枞、栗山、中江、大坪、旱脑、新安、新圩、樟树、山车、鱼青、樟坑等20个村委会。

县第一经济人口大镇(县城驻地梅江镇除外)。

2010-10-16注册时间2010-9-11 UID 1352宁都县委书记贡献 145 居住县QQ 号 金币 146 威望 144 精华 0 主题 18 帖子 140 积分 144 UID 1352 TOP3#发表于 2010-9-11 21:17 | 只看该作者 黄陂镇 面积:204.2k ㎡ 人口:33924人 邮编:342809 代码:360730103 镇现驻政府驻百富辖公园里居委会,黄陂、大桥坝、杨屋、杨依、荷树、山堂、金坑、王布、乌迳、塘下、坪溪、大湖、连陂、樟坊、增坊、高田等16个村委会。

赣州城市介绍PPT

赣州城市介绍PPT
”,, 。省江、别简
域西“称称 副省赣
旅游 胜地
四 民俗文化
兴国山歌
兴国,地处赣南的将军摇篮,又被誉为“山 歌之乡”。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 兴国人常用山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当地至今流传一首歌 谣:“会唱山歌歌驳歌,会织绫罗梭对梭。 罗隐秀才造歌本,一句妹来一句哥。”诉说 了兴国山歌的久远历史。不少专家学者认为 它由唐末诗人罗隐所创。
一 历史故事
赣州老城区的故事
赣州老城区是赣州市的历史文化中心,这里保 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在老 城区内,有一条古老的石板路——灶儿巷。相 传,灶儿巷在古代是专门为皇宫烧制御用瓷器 的工匠居住的地方。这里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 老的窑炉和制瓷作坊,见证了赣州作为瓷都的 历史。
一 历史故事
旅游 胜地
省南别赣
域”称州
副,“市
中是虔,
心江城简
城西”称
市省、“
。地“虔
级赣”



一二三四
历特当民 史色地俗 故景美文 事点食化
赣州市,简称“虔”,别称“虔城”、“赣南”,是江西省地级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Ⅱ型大城市,三线城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 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
二 特色景点
丫山
大余丫山风景区,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城东10公里 处,占地面积3万余亩,因最高峰双秀峰呈“丫” 形而得名,地处北纬25度世界公认的黄金生态带, 森林覆盖率高达92.6%,空气、水、土壤环境质 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江西首个5A级乡村旅游点、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 镇。
二 特色景点
武当山
南武当山,矗立在江西最南端的龙南市武当镇 境内,赣粤交界处,素有江西大门之称。 南武当山风景区东接广东省和平县,南邻广东 省连平县,西邻九连山亚热带原始森林,北起 龙南武当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市区域
赣州市辖1个市辖区、15个县、2个县级市:章贡区,南康市、瑞金市、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

章贡区面积 478平方千米,人口62万.邮政编码341000.区人民政府驻阳明路。

辖5街道7镇。

黄金开发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0年5月在赣州黄金岭经济开发区(1990年7月成立)和赣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3年8月成立)两个省级开发区的基础上合并成立的,原称赣州市黄金开发区,2004年5月更名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辖蟠龙、湖边、潭口、潭东四个镇和黄金岭街道办事处,面积2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

区内设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今年8月,被江西省政府授予“香港产业园”称号。

赣县位于江西南部,赣州市中部,赣江上游,辖8镇16乡、315个行政村,土地面积2993平方公里,总人口 56万。

上犹县位于赣州市西部。

东邻南康,南连崇义,西接湖南桂东,北毗遂川。

全县总面积1545平方公里,辖4镇、14乡,180个行政村,总人口27.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52万,少数民族4个,人口 4000多人。

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章江源头,东邻南康市,南接大余县和广东仁化县,西毗湖南汝城、桂东两县,北与上犹县交界,现辖18个乡镇,15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19.3万,总面积2206平方公里,是个“九分山,半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

大余古称南安,位于江西省西南端,赣、粤、湘三省交汇处,居章水西源,庾岭北麓。

因有大庾岭而得县名。

全境东西长127.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1367.63平方公里。

辖15个乡镇,143个行政村,86000户,总人口28万。

信丰地处赣州南部,居贡水支流桃江中游。

东邻安远,南靠龙南、定南、全南,西连广东南雄,西北接大余,北界南康、赣县,距南昌495公里,距赣州78公里,距广州376公里。

全县辖16个乡镇,269个行政村。

总人口70万余人,其中非农人口16万。

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

龙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南毗邻广东和平、连平县,是江西的南大门。

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建县以来,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现有国土总面积1640.55平方公里,总人口29.3万人,辖7乡9镇1场。

县境处于中纬度偏南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8.9℃,温暖多雨,气候宜人。

全南县地处江西的最南端(东经114°10'-114°50',北纬24°30'-25°10'),全县总面积1520平方公里,人口18万。

与江西信丰县、龙南县接壤,毗邻广东翁源、连平、始兴、南雄四县市,是全国对外开放县之一。

定南县位于江西南部边陲,东邻安远、寻乌,南接广东龙川。

和平,西连龙南,北靠信丰,现辖6镇7乡、151个行政村;总人口19.12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占16.4%;总面积131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72万亩。

安远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的发源地,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位于东江源头的三百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寻乌县地处江西省东南端,居赣、闽、粤三省交界处,东邻福建武平县、广东平远县,南接广东兴宁市、龙川县,西毗安远县、定南县,北连会昌县。

现有人口 27.87万,劳动力11.32万人,下辖19个乡镇,222个行政村。

于都始建县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至今有2200多年历史。

地处江西省南部,位于东经115°11’~
115°4’51”,北纬25°35’8”~26°20’53”之间。

东邻瑞金
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

县境南北长83.25公里,东西宽63.33公里,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

于都扼江西南北交通之咽喉,为闽、粤之通道。

319、323国道贯穿县境。

全县有18个乡、9个镇,402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总人口80.6万。

县内人口主要为汉族,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

1934年10月16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中国工农红军一、三、五、八、九方面军,从于都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于都河渡口成为长征第一渡。

兴国县下辖34个乡、镇、场,371个行政村,总人口63.9 万。

总面积3215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36万亩,耕地47.4万亩。

南康市位于江西南部,东临章贡区,古称“南林”,晋太康元年(208年)置县,始名南康。

1995年3月撤县设市。

全市总面积1844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74万人,市内有汉、畲、回、瑶、壮、彝、布依、黎、景颇等9个民族。

境内生物资源种类多、分布广;金、钨、锡、稀土等矿产资源分布集中、储量多、品位高。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赣江东源贡水上游。

东界福建省长汀县,南邻会昌县,西连于都县,北接宁都县,东北毗石城县,为赣、闽、粤三省通衡。

瑞金古为扬州域,秦属九江郡。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县。

1994年5月18日撤县设市。

现有12个乡、7个建制镇,269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57.1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8.25万。

有少数民族22个,99%以上为汉族人。

会昌,位于江西省的东部,武夷山余脉西,南岭余脉北端,东经115.19度至116.02度,北纬25.09度至25.55度。

毗邻福建、广东,是江西通往沿海发达地区的东南门户,素有"东南闽粤作咽喉"之称。

境内风光旖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古迹芸萃。

会昌县域境内东西56公里,南北长85公里,总面积2722.18平方公里,低丘陵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全县山、水、
田、园、路概括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有耕地面积313855亩。

人口39.23万人,下辖22个乡(镇)。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与福建省宁化县、长汀县接壤,毗邻本省瑞金市、宁都县和广昌县。

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其中9.55%为耕地,75%为山地。

这里物产充裕,资源独厚,宛如一个翡翠哑铃,镶嵌在闽赣边巍峨苍翠的武夷山西侧。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15°40`-116°17`,北纬26°05`-27°08`之间,东邻石城、广昌县,南接瑞金市、于都县,西连兴国、永丰县,北毗乐安、宜黄、南丰县。

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赣州市第一,江西省第三,其中山地占70.78%,耕地占11.16%,水域占3.93%,概称“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现辖12镇12乡,行政村347个。

总人口71万,居赣州市第三,其中农业人口60万,城镇人口约11万。

有畲、壮、土等9个少数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

章贡区(原县级赣州市)是赣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江西省南部,总面积41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3平方公里;现辖5个镇、3个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0余万,其中城市人口60万;境内四周环山,城区三面环水,章江、贡江流经境内中部汇合为赣江,被誉为“千里赣江第一城”;章贡区历史悠久,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以来,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沟通赣、湘、闽、粤的江南重镇,历代为郡、州、路、道、府的治所。

宋、元、明、清时期,这里“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是全国36大城市和44大经济中心之一。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赣州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新城区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于2000年5月将“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金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合并基础上成立的。

区域面积119平方公里,辖三个乡镇,人口近10万,地处赣州市新城区,是大赣州政治、经济和社会格
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黄金开发区委员会和黄金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正县级机构,具备县一级党委和政府职能,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全权负责处理辖区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事务。

黄金开发区以发展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同时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业、商贸流通等服务业,致力于建成赣州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现代化新城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