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地理初一第一单元试卷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 天圆地方B.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 地球是正圆形的D.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2. 本初子午线是()A. 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经线B.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C. 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 下列地点中,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的是()A. 赤道B. 北回归线C. 南回归线D. 北极点4. 在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赤道B. 本初子午线C. 160°E 和 20°WD. 160°W 和 20°E5. 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A. 赤道B. 回归线C. 极圈D. 90°纬线6.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365日D. 一年7.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A. 四季的变化B. 昼夜长短C. 昼夜更替D. 地方时差8. 北半球的春季是()A. 3月21日前后的4、5、6三个月B. 3月21日前后的2、3、4三个月C. 6月22日前后的5、6、7三个月D. 3月21日前后的3、4、5三个月9. 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 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 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 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10. 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上南下北,左西右东B.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C. 上北下南,左东右西D.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11.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A. 热带B. 北温带C. 南温带D. 北寒带12. 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 赤道上B. 北极点上C. 南极点上D. 本初子午线上13. 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A. 冬季B. 春季C. 夏季D. 秋季14. 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A. 北极圈B. 南极圈C. 北回归线D. 南回归线15.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A. 周期B. 方向C. 绕转中心D. 产生的地理现象16. 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边界是()A. 北回归线B. 南回归线C. 北极圈D. 南极圈17. 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全部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 0°纬线上B. 0°经线上C. 北纬80°D. 南极点18.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和夜B. 昼夜更替C. 四季交替D. 昼夜长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千米,最大周长是____万千米,表面积是____亿平方千米。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本测试卷共分为三个部分: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在答题卡上选择正确的答案或填写正确的内容。
完成测试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人员。
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转?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C. 地球绕木星公转D. 地球围绕月亮自转2. 地球上形成的主要气候带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A. 经度B. 纬度C. 海拔高度D. 洋流3. 以下哪个不是地球上的大洋?A. 太平洋B. 大西洋C. 中国海D. 印度洋4. 以下哪个不是地理勾画一张地图时要标注的元素?A. 国家和国界线B. 主要河流和湖泊C. 城市和道路D. 沙滩和海洋生物5. 地球上大部分的淡水资源储存在哪里?A. 海洋B. 河流C. 冰川D. 湖泊填空题1. 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比例约为________。
2. 地球内部由中心向外分为核、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地球壳层。
3. 中国的国土总面积约为________,位列世界第________大。
简答题1. 描述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 解释一下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
答案:选择题:1 - B2 - B3 - C4 - D5 - C填空题:1. 3:12. 地幔;地壳3. 960 万平方千米;四简答题:1.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的运动,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运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的综合信息系统,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人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是:A. 黑龙江省的黑瞎子岛B. 新疆的阿尔泰山C. 云南省的滇池D. 海南省的三亚答案:A2. 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四大直辖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重庆答案:C3. 下列哪个省份的人口超过了4000万?A. 广东省B. 山东省C. 河南省D. 江苏省答案:C4. 下列哪个城市是海南省的省会?A. 海口B. 三亚C. 南宁D. 银川答案:A5. 下列哪个地形区被称为“天府之国”?A. 成都平原B. 西安平原C. 河套平原D. 宁夏平原答案:A二、填空题1. 我国共有__34__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__23__个省、__4__个直辖市、__5__个自治区和__2__个特别行政区。
答案: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2.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是__南海海域的曾母暗沙__,最北端是__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__,最西端是__新疆的帕米尔高原__,最东端是__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__。
答案:最南端是南海海域的曾母暗沙,最北端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 我国人口__13__亿多,约占世界人口__21__%。
答案:我国人口13亿多,约占世界人口21%。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我国的行政区划。
答案: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四个级别。
省级行政单位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地级行政单位包括地级市、自治州、盟。
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自治县、市辖区、县级市。
乡级行政单位包括乡、镇、街道。
四、论述题1. 请论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意义。
答案: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地貌中,属于平原地貌的是:- A) 高山- B) 山地- C) 台地- D) 盆地- 答案:D2. 下列选项中,对地球尺度描述正确的是:- A) 万里无云- B) 一丝不挂- C) 无微不至- D) 恣意纵横- 答案:D3. 城市用地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居住用地- B) 工业用地- C) 农田- D) 商业用地- 答案:C4. 下列气候因素中,与城市用地规划关系较小的是:- A) 温度- B) 降雨量- C) 风向- D) 湿度- 答案:C5. 全球性的风系统是由以下哪个因素驱动的?- A) 摩擦力- B) 高山地形- C) 气压差异- D) 洋流-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
- 答案:椭球体2. 地球上70%以上的面积被海洋覆盖,这些海洋形成了________。
- 答案:五大洋3. 地球上陆地和海洋之间的交界部分称为________。
- 答案:海岸线4. 把地球的南北半球分开的是________。
- 答案:赤道5.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 答案:珠穆朗玛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地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 答案: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分布与空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
它涉及地球的形态、地壳构造、气候、植被、水文、土壤、人口等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城市分布、交通、经济发展等人文现象。
2. 简述城市用地规划的目的和重要性。
- 答案:城市用地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城市用地规划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调控城市土地利用,保障人们居住和生活的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描述地球的各个层次结构及其特征。
- 答案:地球的各个层次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二总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22·陕西中考)地理课上,同学们通过《天宫TV》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到了地球自转的真实画面。
小亮同学认识地球的热情高涨,他尝试自选材料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自转。
据此完成1~3题。
1.小亮在乒乓球表面画出了经纬网,并用序号标出了四处位置(如下图),其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的是(C)A.①B.②C.③D.④2.小亮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D)A.B.C.D.3.小亮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正确的做法是(A)A.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B.面对赤道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C.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逆时针绕光源转动D.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顺时针绕光源转动下图为夏威夷瓦胡岛位置、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瓦胡岛4.图中凯卢阿经纬度位置为(B)A.(21.4°N,157.8°E)B.(21.4°N,157.8°W)C.(21.4°S,157.8°E)D.(21.4°S,157.8°W)5.图中檀香山位于(C)A.中纬度B.北温带C.热带D.南温带6.瓦胡岛位于(B)A.东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2022·成都中考)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地球运行至图中的(A)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8.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成都市昼夜长短情况是(B)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昼夜平分D.全天皆昼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队第一批队员随“雪龙”号出发,并于11月22日到达中途补给点毛里求斯路易港。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地球是一个多么庞大,多么复杂的天体!它的直径大约有1.2万多千米,在地面上绕赤道一圈大约要走多少公里?
A. B. C.
2. ()目前,全世界国家和地区多达200多个,相邻的国家有的多达15个以上,这是因为地球上的陆地不是均匀地分布的,而是以不同的方式集中在各个洲际间。
A. 对
B. 错
3. ()为了将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区分开,将陆地和海洋面积一起表示,我们把陆地和海洋总面积叫做地球的什么?
A. 地球形状
B. 地球与天空交界的一条线
C. 地球表面积
4. ()地地球的温度分布是空间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
一年四季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别很大,温带和寒带的区划是根据地球
上的什么绘制出来的?
A. 降水量
B. 蓝天白云的颜色
C. 温度的高低
5. ()一个好的家庭主要依靠父母亲子三代人相互支持建立
起来的。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地壳上由上、中、下地壳构成的,海洋相当于地球壳上的水界。
A. 对
B. 错
二、简答题
1. 简述地球的形状。
2. 解释为什么地球在南北两极和赤道的接近,气温相差很大。
3. 地球的陆地是如何分布在不同洲际的?
4. 说明夏季和冬季时不同地方的温差较大的原因。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的远C.日全食D.水往低处流3.地球上的0°经线和0°纬线相比()A.正好相等B.0°经线较长C.0°纬线较长D.0°纬线的长度大约是0°经线的两倍4.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5.本初子午线是指()A.赤道B.0°经线C.180°经线D.20°W经线6.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20°W,160°EB.20°E,160°WC.0°经线和0°纬线D.0°经线和180°经线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8.一架飞机从北极点附近的岛屿上出发一直往南飞,它将可以()A.返回出发点B.到达南极点C.停留在赤道上D.以上说法都不对9.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纬线长度都相等B.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圆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10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1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回归线B.赤道C.极圈D.本初子午线12.在地理上用字母表示经纬度,习惯上用S表示()A.东经B.西经C.南纬D.北纬13.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四季变化C.昼夜现象D.昼夜交替现象1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一年B.一天C.一月D.一季15.中纬度是指()A.0°~30° B.23.5°~66.5° C.30°~60° D.60°~90°16.地球上最大纬线圈的长度为()A.40000米B.40000千米C.80000米D.48000千米17.南半球的冬季是()A.9、10、11月 B.6、7、8月 C.3、4、5月 D.1、2、12月18.在6月22日这一天()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南半球是夏季C.春分日D.冬至日19.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20.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A.北极圈B.南极圈C.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21.在地球上的寒带地区()A.全年炎热B.有极昼极夜现象C.四季分明D.无阳光直射现象22.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第Ⅱ卷非选择题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真题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真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
”他爸爸笑着回答说:“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完成下面小题。
1.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能看到的是()A.复杂的经纬网B.倾斜的地轴C.绕月球公转D.巨大的球体2.根据父子对话,推测爸爸的年龄是()A.30岁B.40岁C.60岁D.80岁【答案】1.D 2.C【解析】1.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能看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D正确;地球表面没有真实的经纬网、地轴和两极,排除AB;地球绕太阳公转,C错误。
依据题意,故选D。
2.由题干“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可知,宇航员爸爸随地球绕太阳公转了60圈,根据地球每公转一周为一年分析,宇航员爸爸年龄是60岁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地球仪的底座所在平面可以看作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地轴与该平面的夹角为β,见下图,如果β变化,地球上五带范围也将发生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地的经纬度为()A.30°N,60°E B.30°N,60°W C.30°S,60°E D.30°S,60°W4.甲、乙两地所在的经线()A.长度相同B.经度相同C.地方时相同D.都穿过太平洋5.当夹角β变大时,五带的变化为()A.热带、温带均变大B.热带、温带均变小C.热带变大、温带变小D.热带变小、温带变大【答案】3.C 4.A 5.D【解析】3.由图可和在,甲地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的东经,纬度位于赤道以南的南纬,所以经纬度位置是(30°S,60°E),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单元测试卷1
(共120分, 60分钟完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 共30分)
( ) 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 20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36小时( ) 2. 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多的地方是
A. 寒带
B. 热带
C. 温带
D. 极地
( ) 3.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自西向南
B. 自北向南
C. 自南向北
D. 自西向东( ) 4. 地球上位置最北的地方在
A. 温带
B. 寒带
C. 北极
D. 热带
( ) 5.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北向南
D. 自南向北( ) 6. 太阳光的直射点最南到达
A. 南回归线
B. 南极圈
C. 北极圈
D. 北回归线( ) 7. 在公转过程中地球的地轴是
A. 直立的
B. 倾斜的
C. 朝南倾斜
D. 朝不同方向( ) 8.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 24小时
B. 一年
C. 72小时
D. 12小时( ) 9. 在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地方在
A. 寒带
B. 赤道
C. 热带
D. 温带
( ) 10. 赤道的长度约
A. 2万千米
B. 3万千米
C. 4万千米
D. 5万千米( ) 11.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是
A. 北温带
B. 南温带
C. 热带
D. 寒带
( ) 12. 地球上获得的太阳光热量少, 终年严寒的地区是
A. 赤道地区
B. 寒带地区
C. 南回归线附近
D. 北回归线附近
( ) 13. 在地球仪上经线是
A. 圆
B. 半圆
C. 直线
D. 四边形
( ) 14. 从北京去南极考察的科考队什么时间出发最好
A. 3月1日
B. 5月1日
C. 6月1日
D. 12月1日
( ) 15. 北回归线所指的纬线是
A. 23o26’S
B. 23o26’N
C. 66o34’N
D. 66o34’S
二. 填空题 (每空2分, 共40分)
16.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体, 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________(填“长”或“短”).
17. 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 叫____________,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___________, 与这点相反的一点叫_____________.
18. 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叫____________, 地球上的最北点是__________, 最南点是___________.
19. 在地球仪上人们把南北纬66.5 o的两条线分别叫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 在地球仪上, 连接南北____________并且同___________垂直相交的线叫经线.
21.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也叫___________________, 它穿过英国______________天文台的原址. 东经, 习惯上用字母“__________”表示, 西经, 习惯上用字母“_________”表示.
22. 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经线圈, 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23. 地球仪上或地图上, 由经线和纬线_____________构成的网格, 叫__________.
三. 综合题 (共30分)
24. 读图回答. (16分)
(1)注出A、B、C的经纬坐标.
A: _________ _________ B: _________ _________ C: _________ ________
(2) A、B、C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东、西、南、北)
A:____半球 ____半球 B:____半球 ____半球 C:____半球 ____半球
(3) A、B、C、D四地目前处于白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于黑夜的是_________.
25. 读《五带划分图》回答. (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热量带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的纬线度数及符号.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26. 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四季? (4分)
答:
附加题 (共2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2分×5=10分)
1. 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2. 假设地球公转时, 地轴不是倾斜的, 下面现象仍然可能产生的是( )
A. 同一地方, 一年有四季的变化
B. 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
C. 不同地方得到太阳的热量是一致的
D. 同一地方昼夜长短的时间是变化的
3. 有人从某地出发, 先向北行走5千米, 再向西行走5千米, 最后又向南行走5千米, 竟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此人出发点在地球的( )
A. 南极
B. 北极
C. 赤道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4. 下列地点中,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B C D
5. 下列节日中, 北京地区白天最长的是( )
A. 国际儿童节
B. 国际劳动节
C. 建党节
D. 国庆节
二. 综合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
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上, 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 读图填空: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段时间, 在图中用字母_____表示.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BDCB 6-10 ABBAC 11-15 CBBDB
二.填空题
16.球长
17.两极北极南极
18.赤道北极南极
19.南极圈北极圈
20.两极纬线
21.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 E W
22.200W 1600E
23.相互交织经纬网
三.综合题
24.(1)A:600E;66.50N
B:1500E;23.50N
C:300W;23.50S
(2)A:北东 B:北东 C:西南
(3)A、B、D; C
25.(1)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 E:南寒带
(2)66.50N 23.50N 23.50S 66.50S 900S
26.由于地轴始终朝同一个方向倾斜,随着地球的公转,各地在一年中不同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从而形成了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温和的春季和秋季。
附加题
一.BBACC
二.综合题
(1)A
(2)A、D
(3)C、D
(4)A
(5)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