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综合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点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直线,它的斜率表示什么?A. 位移B. 加速度C.力量D. 动量答案:B. 加速度2. 下列哪个是一个矢量量?A. 面积B. 速度C. 温度D. 时间答案:B. 速度3. 质点做直线运动,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A. 速度不变B. 加速度不变C. 速度和加速度都不变D. 速度和加速度都变化答案:B. 加速度不变二、填空题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___。

答案:F = m * a2. 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m/s² (米每平方秒)三、解答题1.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恒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其公式为:速度 = 位移 / 时间,或者简写为 V = S / T。

2. 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以相同的固定数值进行变化的直线运动。

其特点是加速度不变。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v² = u² + 2as 来描述,其中 v 表示末速度,u 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 表示位移。

3. 描述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于地面运动的过程。

其特点是加速度恒定,大小为 g,方向向下。

自由落体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S = (1/2)gt²来描述,其中 S 表示下落的位移,g 表示重力加速度,t 表示下落的时间。

四、应用题1. 一个质点以30 m/s的速度向东运动,经过10秒后速度增加到50m/s,请计算质点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 a = (终速度 - 初速度) / 时间 = (50 - 30) / 10 = 2 m/s²2. 一个质点从静止状态开始做匀变速运动,20秒后速度达到10 m/s,请计算质点的加速度。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一、力学1.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A.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答案】B【解析】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减小,所以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A不合题意;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是力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B符合题意;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C不合题意;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的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D不合题意,故选B.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解答】解: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也是零,所以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重力计算公式G=mg分析即可.3.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B. 人步行速度约10m/s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D. 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答案】 B【解析】【解答】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G=mg=50kg×10N/kg=500N,A不符合题意;B.人步行速度约1.4m/s,B符合题意;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C不符合题意;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约1g/cm3,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先估计人的质量,再根据G=mg求出重力后判断;B、根据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分析判断;C、根据人的正常体温分析判断;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

4.如图所示,金属块P沿竖直墙壁(墙壁粗糙)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向右的力F1(F1>0)将金属块P压向竖直墙壁,竖直向上的力F2沿着墙壁竖直向上拉动金属块P,金属块P所受重力为G,金属块P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为F3,竖直墙壁对金属块P的压力为F4,竖直墙壁对金属块P的摩擦力为f, 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F1与F4大小相等B. F3与F4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F2与G是一对平衡力D. G与f之和与F2大小相等【答案】 C【解析】【解答】金属块P沿竖直墙壁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金属块受到的应该是平衡力。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一、力学1.游泳运动员用手、脚向后推水,于是人就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运动员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水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D.水不是施力物体,而是受力物体【答案】B【解析】A、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C、D、水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两选项均错误.故选B.2.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答案】A【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当用球杆击球时,台球受到球杆施加的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球离开球杆后,就不再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能继续运动是由于球有惯性,B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不是绝对光滑,在上面运动的台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C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波直接刺激蚊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驱蚊器的重力为0.6N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听到C. 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D. 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 【答案】B【解析】【解答】A、驱蚊器的重力,G=mg=0.06kg×10N/kg=0.6N,A不符合题意;B、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能被正常人听到,B符合题意;C、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C 不符合题意;D、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W=Pt=0.002kW×10h=0.2kW•h,D不符合题意。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一、力学1.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A.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答案】B【解析】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减小,所以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A不合题意;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是力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B符合题意;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C不合题意;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的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D不合题意,故选B.2.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答案】A【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当用球杆击球时,台球受到球杆施加的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球离开球杆后,就不再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能继续运动是由于球有惯性,B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不是绝对光滑,在上面运动的台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C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阅兵仪式中,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D. 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答案】 C【解析】【解答】A.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B.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C.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D.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D符合题意。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一、力学1.一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为20N,该物体可能是()A.一只蚂蚁B.一头猪C.一只大象D.一只鸡【答案】D【解析】根据G=mg,可得,2kg可能是一只鸡,一只蚂蚁的质量太小,一头猪和一只大象的质量均太大.故选D.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 C【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不符合题意;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3.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B. 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C. 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 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答案】 D【解析】【解答】A、牙膏盒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A不符合题意;B、回形针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B不符合题意;C、钩码的质量已知,当挂在橡皮筋上时对橡皮筋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不同橡皮筋在相等的拉力作用下伸长的长度不同,即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D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习题_含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习题_含答案

rofdoogemitaA上面(如图5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2。

若p1:p2=1:2,则ρA:ρB为()A.3:2B.1:3C.2:5D.9:4二.浮力综合题1.物体的质量是2.4kg,体积为4dm3,把物体投入水中,当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物体所受的合力___N。

2.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把该物体浸没在甲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3,把该物体浸没在乙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4,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

3.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铅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受到浮力的大小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两球都放在水银中静止时,______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已知ρ银>ρ铅>ρ铜)4.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A.大于8g B.等于8g C.小于8g D.无法判定5.把一个小球轻轻放人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50g水,则小球的质量()A.一定等于50g B.一定大于50g C.大于或等于50g D.小于或等于50g6.如图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人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质量是,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_4∶5(选填“>”、“=”或“<”)。

7.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体积相同,其密度分别是3.0×103kg/m3和5.0×103kg/m3。

甲球挂在甲弹簧测力计下,乙球挂在乙弹簧测力计下。

如果让两金属球全部没人水中(未与底及壁接触),则甲球所受浮力F甲与乙球所受浮力F乙之比F甲∶F乙为___;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甲与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乙之比为T甲∶T乙=___。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潜水艇开始上浮时,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B,热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在气球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浮力变小C.密度计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的刻度值越靠下越大D.密度计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的刻度值越靠下越小9.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与鱼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都是靠( )A.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B.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的C.改变自身重和自身体积共同来实现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10.有天平,没有量筒,要测一金属块的体积。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正常初中男生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的是A.6N B.60N C.600N D.6000N【答案】C【解析】中学生男生的质量一般在6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故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600N;故初中男生在6010/600G mg kg N kg N地球表面所受到的重力最接近600N;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 D【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不符合题意;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A【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运动才产生的;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动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综合》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综合》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综合》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错误的是()A.踢球时脚会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蹋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这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C.角球射门延弧线飞行的原因是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结果D.运动员用脚踢球,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把一铁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克水,若将该铁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的酒精的质量为(注:ρ铁=7.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A.10g B.8g C.79g D.9g3.下图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A.太空中的中国天和核心舱B.航行中的“辽宁号”航母C.飞行中的“歼20”战斗机D.下潜的“蛟龙号”潜水器4.体育中考前九年级的同学都在认真的加强排球训练,如图排球离开手后,经过A、B、C 三点,到达最高点O,然后下落回到A点。

其中AB段和BC段的距离相等。

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中手对排球的力在做功B.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下落时,重力在BA段的功率比CB段小D.A点的机械能大于O点的机械能5.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撑一把雨伞在雨中行走,当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欣翻,“吸”得严重变形。

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B.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C.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6.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B.在t时=6min后停止加热,水温仍会保持100℃C.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D.实验时,气压值低于1标准大气压7.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圆柱体,圆柱体在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力学专项练习一.固体压强题比例关系计算1. 一根筷子竖立在水平面上 . 对桌面的压力是 F. 压强为P. 当把一双同样的筷子扎在一起竖立在水平桌面上时 . 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A. 2F.2P ;B. 2F.P ;C. F/2 . P/2;D. F.P2.假设压力为F. 横截面积为 S 时. 压强为 P. 那么()A. 当压力变为 2F 、横截面积变为 2S 时 . 压强变为2PB.当压力变为 F/2 、横截面积变为 S/2 时 . 压强变为 P/2C. 当压力变为 2F 、横截面积变为 S/2 时 . 压强变为 P/4D. 当压力变为 F/2 、横截面积变为 2S 时 . 压强变为 P/43.同种物质制成的甲、乙两实心体. 质量之比为 2: 1. 它们的密度之比〔〕A . 2:1B . 1:2C . 1:1D .无法判断4.(05 XXXX ( 非课改 )) 如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 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

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一样的实心正方体 . 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 . 那么根据图象可知 . 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A.P 甲∶ P 乙=8∶ 1B.P 甲∶ P 乙 =4∶ 1C.P ∶P =2∶1D.P甲∶ P =1∶1甲乙乙5. A 、 B 两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 它们的边长之比为 1∶ 3,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 3, 那么两金属的密度之比是 ()A.4 :9B.9: 4C.1: 2 D.2 : 16.(01宣武区)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 甲、乙密度之比是 1∶ 2, 那么甲、乙的底面积之比是 ( )A.1∶2B.2 ∶ 1C.1 ∶ 4D.4∶17.质量一样的三个正方体块 ,A 为铜块 ,B 为铁块 ,C 为铝块 ,( ρ铜>ρ铁 >ρ铝 ) 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 , 对桌面的压强 ( )A. P =P =PB.P A <P <PC. P>P >PD.无法判断ABCBCABC8.A 、B 两个均匀实心立方体.自由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其底面积之比为S ∶S =4∶1.AB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A∶ B =1∶2.那么A 、B 两立方体重力之比A∶B是:〔 〕PPGGA .2∶1B .1∶2C . 1∶8D .8∶1..9. 如下图 , 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 他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6:5, 假设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都截去甲边长的1/3, 那么甲、乙两个正方体剩余局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6:5B.5:6C.10:9D.9:10甲乙10. 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 放在水平桌面上 . 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 p2。

如图 6-5 所示 . 把甲放在乙的上面. 那么乙对桌面的压强为〔〕A. p l +p222C. (P1332332 B. P1+P2+P2)/P 2D.(P1+P2 )/P 1A BBA甲乙图 511.两个实心圆柱体A、B 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对地面的压强为 p1。

假设把 B 叠放在 A上面〔如图5乙所示〕p2=1:2.那么ρA:ρB为〔〕A.3:2B.1 : 3C.2:5D.9:42:3. 构成A、B两个圆柱体B 上面〔如图5甲所示〕. B . B对A的压强为p2。

假设p1:二.浮力综合题1.物体的质量是 2.4kg. 体积为 4dm3.把物体投入水中 . 当它静止时 . 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N.物体所受的合力是 ______N。

2.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 .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G. 把该物体浸没在甲液体中.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G/3. 把该物体浸没在乙液体中.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4. 那么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

3.体积一样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铅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 受到浮力的大小 ______〔填“一样〞或“不一样〞;〕假设两球都放在水银中静止时.______ 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ρ银>ρ铅>ρ铜〕4.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 它沉入容器底部 . 从杯中溢出 8g 酒精 . 假设将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 它漂浮在水面上. 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A.大于 8gB.等于 8g C.小于 8g D.无法判定5.把一个小球轻轻放人盛满水的杯子里. 溢出了 50g水 . 那么小球的质量〔〕..A.一定等于50g B.一定大于50g C.大于或等于50g D .小于或等于50g6.如下图 . 把一个小球分别放人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 40g. 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 那么:小球质量是.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_4∶ 5〔选填“ >〞、“ =〞或“ <〞〕。

7.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 .它们的体积一样 . 其密度分别是 3.0× 103kg/m3 和 5.0 × 103kg/m3。

甲球挂在甲弹簧测力计下. 乙球挂在乙弹簧测力计下。

如果让两金属球全部没人水中〔未与底及壁接触〕 . 那么甲球所受浮力 F 甲与乙球所受浮力 F 乙之比 F 甲∶ F 乙为 __________;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T 甲与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 乙之比为 T 甲∶ T 乙 =_________。

8.以下说法中. 错误的选项是()A.潜水艇开场上浮时. 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B. 热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 在气球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浮力变小C.密度计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它的刻度值越靠下越大D.密度计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它的刻度值越靠下越小9.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与鱼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都是靠()A.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B.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的C.改变自身重和自身体积共同来实现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10.有天平 . 没有量筒 . 要测一金属块的体积。

小明同学是这样测的:先在烧杯里装适量水.放在天平左盘 . 右盘放砝码 . 使天平平衡;然后用线系住金属块浸没在左盘烧杯水中( 不触底 ).往右盘里加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记下此时所加砝码质量数是80g. 那么金属块的体积是cm3。

11.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12 现有两盐水浓度不同. 不准用口尝 . 设计实验区分的依据和结果中不合理的是:〔〕A.用密度计放入两盐水中测盐水密度. 密度大的为浓盐水;因为浓度大的盐水密度大。

B.取一木块先后放入两盐水中. 记下木块浸在盐水中的位置. 比拟木块浸在盐水中的体积V排.V 排小的盐水的浓度大;因F 浮 =G=ρ液 gV 排.V 排小 . 那么ρ液大。

C.取两碳棒、电源、导线、灯泡串联. 将两碳棒分别插入两盐水中. 比拟两次灯泡的亮度.灯泡较亮的盐水的浓度大。

因盐水浓度大时. 盐水的导电性好. 通过灯泡的电流大。

D.用天平、量筒分别测出两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算出两液体的密度. 密度大的液体的浓度大。

因为浓度大的盐水密度大。

13.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 都漆着五条 " 吃水线 ", 又称 " 载重线 ", 如下图 . 其中标有 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 , 标有 S 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 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 和ρ 2 的关系 , 有〔〕A. 浮力增大 , ρ 1=ρ 2B. 浮力减小 , ρ 1=ρ 2C.浮力不变 , ρ 1>ρ 2D.浮力不变 , ρ 1<ρ 214 以下各种说法中 . 正确的选项是〔〕A. 风筝是靠空气的浮力上升的B.水下的潜水艇 . 下潜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D.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 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15.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 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16.如下图 . 将两块一样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 分别放入一样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________ 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17.在弹簧下端挂一个塑料筒 . 筒下面吊一个金属块 . 记下弹簧伸长后到达的位置O.如图 10甲所示 . 取一个溢水杯 . 杯内的水装到溢水管口。

把金属块全部没入水中. 水被排到溢水口旁的小杯中 . 金属块受到浮力. 弹簧的伸长量变小. 如图 10 乙所示 . 然后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的小筒中 . 弹簧又伸长到原来的位置O.如图 10丙所示 .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出 . 从这个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18.在实施国家 "863" 方案中 . 某材料科学研究所研制出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 它的机械能优于用来制造飞机的铝合金且密度介于酒精和水之间. 这种材料的应用前途十分广阔。

取一小块这种材料样品放大盛满水的大烧杯中. 静止后溢出了90g 水;将其放人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 静止后溢出了80g 酒精。

试计算这种材料的密度。

( 酒精细度为 0.8g/cm3)19.如图9 所示 . 一圆柱形平底容器底面积为5× 10-2m2.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 2× 10-2m2. 高为 0.15m 的圆柱形物体 . 且与容器底不完全密合 . 物块的平均密度为 0.8 ×103kg/m3. 〔 g=10N/kg 〕 . 求〔 1〕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2〕向容器内缓慢注入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时 . 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

1.23.52 ;02.8∶ 93.一样;铅4.A5.C..6.50g <7.1∶ 11∶ 28.D9. D 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鱼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的10.用线系住金属块不触底浸没在左盘烧杯水中. 相当于增加了水. 其质量等于所加的砝码质量。

那么 V= =80cm3。

11.B12.C说明:灯泡的亮度与盐水浓度和两碳棒之间的距离等因素都有关. 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才行13.C14.C15.20上浮16.小于乙17.浸没在液体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