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外部电路设计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外部电路设计在现代技术大量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时代,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外部电路设计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稳定、准确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是影响数字信号处理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将探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外部电路设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概述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数字信号处理任务的微处理器,通过高效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处理速度和精度。
常见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有TI的TMS320系列、ADI的ADSP系列、ARM的CORETEX-M系列等。
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外部电路设计的要素1.时钟设计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使用中,时钟电路的设计非常重要。
时钟信号的稳定性、精度和频率对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时钟电路的设计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稳定、可靠。
2.电源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电源设计也非常关键。
由于高速设备对电源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因此电源的设计应该尽可能的保证稳定性和精度,减小电源波动和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3.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输入输出接口是数据传输的核心,信号输入输出的速度和精度对于系统的性能影响非常大。
因此,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减小信号传输中的失真和噪声,保证数据的准确和可靠。
4.可编程逻辑接口可编程逻辑电路是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复杂的数字处理算法和运算功能,提高DSP的运算速度和效率。
因此,可编程逻辑电路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外部电路设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时钟电路尽量使用独立时钟源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设计中,可靠的时钟源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因此,时钟电路应该尽可能的使用独立时钟源,避免将时钟信号引入其他模块。
2.电源电路的设计建议采用隔离式电源隔离式电源是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稳定性和精度保证的关键。
《数字输入输出端口》课件

未来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的应用前景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 发展,数字输入输出端口 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 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总结
数字输入输出端口是计算 机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 换的重要接口,它在各个 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和研究 其发展。
数字输入输出端口
数字输入输出端口是一种用于输入和输出数字信号的接口,具有定义清晰、 使用方便等特点。
什么是数字输入输出端口?
数字输入输出端口是用于将计算机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它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特定 的电信号,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和通信。
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的工作原理
数字信号是以离散的形式表示信息的信号,与模拟信号有着明显的区别。数 字信号在数字输入输出端口中通过特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生成和读取。
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的应用
单片机的数字输入 输出端口
单片机是数字电子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数字输入输出端口实现 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和通 信。
树莓派的数字输入 输出端口
树莓派是一款功能强大 的微型电脑,数字输入 输出端口是其重要特性 之一,可以应用于智能 家居、机器人等领域。
传感器与数字输入 输出端口
传感器可以将模拟信号 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 过数字输入输出端口与 计算机实现信息的交互 和处理。
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的编程方法
针对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的编程,我们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C、C++、Python等。通过编写相应的代 码,可以实现对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的控制和操作。
总结与展望
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的 发展历程
单片机中的数字输入输出接口设计原理

单片机中的数字输入输出接口设计原理数字输入输出(Digital Input Output,简称DIO)是单片机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接口类型。
单片机通过数字IO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控制和通信功能。
本文将介绍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的设计原理和基本工作原理。
一、数字输入输出接口概述数字输入和输出接口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重要手段。
数字输入主要用于读取外界的状态信息,数字输出则用于控制外部设备。
数字输入/输出接口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引脚配置和控制寄存器。
引脚配置:单片机的每一个引脚都可以配置为输入或输出。
当引脚被配置为输入时,它可以读取外部设备的电平或状态信息。
当引脚被配置为输出时,它可以输出控制信号或数据给外部设备。
控制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用于配置引脚的相关属性和工作模式。
通过写入特定的数值到控制寄存器,可以设置引脚的工作模式、电平状态和其他属性。
控制寄存器的位定义了不同的功能,每个位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控制信号。
二、数字输出接口设计原理数字输出接口用于向外部设备发送控制信号或数据。
通过配置引脚为输出模式并设置相应的控制寄存器,可以实现数字输出。
数字输出接口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脚配置: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引脚作为输出口。
引脚应具备输出功能,并且能够满足所需的电流和电压要求。
通常情况下,单片机的引脚可配置为不同的输出模式,如推挽输出、开漏输出等。
2. 输出模式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输出模式。
推挽输出模式可以提供高的输出电流能力,适用于直接驱动负载;开漏输出模式则适用于需要外接电阻上拉的情况。
对于需要输出PWM信号的情况,可以选择PWM输出模式。
3. 控制寄存器设置:配置输出引脚的相关属性和参数。
控制寄存器包括输出模式、输出状态选择、输出电平控制等。
通过写入相应的数值到控制寄存器,设置输出引脚的工作模式和电平状态。
4. 输出电平控制:根据需要,设置输出引脚的电平状态。
输出引脚可以输出高电平(1)或低电平(0),控制寄存器中的特定位用于选择输出电平。
如何设计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

如何设计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随着现代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设计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良好的输入输出接口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作和高效性能。
一、了解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概念设计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前,首先需要了解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概念。
输入接口是电子设备用于接收外部信号或数据的接口,常见的输入接口包括按钮、开关、传感器等。
输出接口则是设备用于向外部发送信号或数据的接口,例如显示器、喇叭、电机等。
了解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概念对于设计电路是至关重要的。
二、确定输入输出接口的需求在设计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之前,需要明确设备的需求,并确定所需的输入输出接口。
这包括了解设备的功能、运行原理以及所需的信号或数据类型。
根据设备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输入输出接口类型,如模拟接口、数字接口、串行接口等。
三、考虑电路输入输出接口的互连方式设计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时,需要考虑接口的互连方式。
互连方式可以通过直接连线、插座、连接器等方式实现,具体选择要基于设备类型、接口类型以及使用环境等多方面考虑。
确保互连方式的可靠性和便捷性对于电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四、考虑输入输出接口的电气特性输入输出接口的电气特性是设计电路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这包括了解输入输出信号的电压、电流、频率等特性,并确保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与设备匹配。
电气特性的考虑需尽可能地降低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增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五、考虑输入输出接口的保护电路设计保护电路的设计是设计电路输入输出接口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保护电路能够有效地保护电路不受到过压、过流、电磁干扰等外界因素的损害,同时保护外部设备不受电路的干扰。
合理设计保护电路可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六、进行输入输出接口的仿真和测试在设计完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后,需要进行仿真和测试来验证接口的性能和稳定性。
仿真可以通过软件工具进行,测试则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
第5章 数字信号的输入与输出

第五章数字信号的输入与输出智能仪器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分为数字量与模拟量。
数字量的输入输出相对较简单,对于模拟量的输入,一般信号都比较微弱,需要放大,A/D转换等。
一、常见的数字信号数字量输入信号:开关、按钮,数字式传感器,方波信号,正弦波信号等。
数字量输出:LED显示、指示灯、液压阀、继电器控制、步进电机控制等。
二、数字量信号的输入特点:1、信号的放大与变换,对于许多数字信号,是信号很弱的周期性信号,如正弦信号,三角波信号。
而输入单片机或微机中的信号一般有一定的电压幅值要求。
如光栅输出的信号就很小的正弦波。
常用的方法,先放大,然后处理。
当电压较高时,也不能直接输入,需要进行分压。
如图所示:2、隔离,对于一些输入信号,由于波动等,很容易对系统产生影响,需要采取隔离输入,常见的是光电隔离。
下图为光耦合器的结构与特性图4-16光耦合器结构与特性a)耦合器结构b)输入特性c)输出特性3、缓冲驱动,为了提高信号的驱动能力,改善信号性能,经常在输入单片机或微机前加一级缓冲,常用的是74HC244等。
4、安全保护,当输入电压变大到一定量时,会对系统造成破坏,因此,对于输入信号变化较大的情况,需要考虑安全保护。
常用稳压二极管等。
5、开关信号输入单片机中的常见方法:按键信号TLP-521-4是4路光耦,光耦前要接限流电阻,不同的光耦由于允许电流不同,限流电阻也不同。
进入单片机前,一般加驱动器74LS244。
三、数字信号的输出1、输出信号的几个问题1)功率匹配问题,单片机或微机的输出信号功率较小,要驱动不同的负载,要求的功率不同,电压不同,所以在在输出驱动时,首先关心输出的电压与功率。
如驱动发光二极管,正向电压为2-2.5V,最大电流为2-20mA,对于AT89C51,I/O口的最大灌电流10mA,因此可以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
8mA,则:R=(5-2.2)/0.008=350(Ω)因此R一般选取200Ω-500Ω。
STM8S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潘永雄)第6-11章章 (5)

第10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 接口电路
10.1 开关信号的输入/输出方式 10.2 I/O资源及扩展 10.3 STM8S与总线接口设备的连接 10.4 简单显示驱动电路 10.5 LED数码管及其显示驱动电路 10.6 LCD模块显示驱动电路 10.7 键盘电路 10.8 光电耦合器件接口电路 10.9 单片机与继电器接口电路 10.10 电平转换电路
第10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2) 作输出控制信号线时,必须了解MCU复位期间 和复位后该引脚的电平状态。 STM8S系列MCU芯片在复 位期间和复位后各I/O端口的状态,可参阅第2章有关内 容。
(3) 了解I/O端口输出级电路结构和I/O端口的负载能 力。只有准确了解MCU I/O端口输出级电路结构和负载 能力,才可能设计出原理正确、工作可靠的I/O接口电路。 对于输出口,当输出高电平时,给负载提供的最大驱动 电流就是该输出口高电平的驱动能力。当输出电流大于 最大驱动电流时,上拉P沟MOS管内阻上的压降将增加, VOH会下降。当VOH小于某一个数值时,后级电路会误 认为输入为低电平,产生逻辑错误(即使不产生逻辑错误, 后级输入电路功耗也会增加)。因此,要注意输出高电平 时的负载能力。
第10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图10-1 开关信号输入/输出方式
第10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在矩阵编码方式中,如果行线、列线均定义为输出 状态,就可以输出N × M个开关量。当行、列线中有一 组为输出线,另一组为输入线时,就构成了N × M个输 入检测点,如矩阵键盘电路。
第10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第10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由于74HC595对串行移位脉冲SCLK边沿要求较高,因 此当连线不太长时,将STM8S系列MCU引脚编程为快速推 挽输出方式后,可将MCU芯片I/O引脚与74HC595直接相连, 如图10-2(a)所示。如果连线较长或MCU芯片I/O引脚驱动能 力不足(如MCS-51兼容芯片的P1~P3口引脚)时,可在 74HC595芯片串行移位脉冲输入引脚前插入具有施密特触发 特性的反相器(如CD40106、74HC14等),使串行移位脉冲 SCLK及并行送数脉冲PCLK边沿变陡,如图10-2(b)所示。 在理论上加两个反相器,如图10-2(c)所示,可使SCLK、 PCLK保持上升沿有效,但会使系统功耗增加,因此不推荐 使用图10-2(c)所示的长线驱动方式。
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与过程通道

2.4模拟量输入接口与过程通道
2.4.1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组成
2.4.2 信号调理和I/V变换
1.信号调理电路 信号调理电路主要通过非电量的转换、信号 的变换、放大、滤波、线性化、共模抑制及隔离 等方法,将非电量和非标准的电信号转换成标准 的电信号。信号调理电路是传感器和A/D之间以 及D/A和执行机构之间的桥梁,也是测控系统中 重要的组成部分。 (1)非电信号的检测-不平衡电桥 (2)信号放大电路 1)基于ILC7650的前臵放大电路
VOUT 2
D n 2
R3 R3 D ( VREF VOUT1 ) VREF ( n1 1) R1 R2 2
2.5.4 V/I变换
1.集成V/I转换器ZF2B20
2.集成V/I转换器AD694
2.5.5 模拟量输出通道模板举例
图2-47 PCL-726板卡组成框图
2. D/A 转换程序流程 D/A 转换程序流程如下(以通道1为例): (1)选择通道地址n=1(n=1~6)。 (2)确定D/A高4位数据地址(基地址+00)。 (3)臵 D/A高4位数据(D3~DO 有效 )。 (4)确定D/A低8位数据地址(基地址+01)。 (5)臵 D/A低8位数据并启动转换。 3. 程序设计举例 PCL-726 的D/A 输出、数字量输入等操作均不需要状态查询,分辨率为12位, 000H~0FFFH分别对应输出0%~100%,若输出50%,则对应的输出数字量为7FFH, 设基地址为220H,D/A通道l输出50%的程序如下: C语言参考程序段如下: outportb ( 0x220 , 0x07 ) // D/A 通道l 输出50% outportb ( 0x221 , 0xff ) 汇编语言参考程序如下:(基地址为220H ): MOV AL, 07H ;D/A 通道l 输出50% MOV DX, 0220H OUT DX, AL MOV DX, 0221H MOV AL, 0FFH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2019/2/16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 编码输入/输出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将若干条用途相同(均为输入或输 出)的I/O引脚组合在一起,按二进制编码后输入或输出。 例如,对于n条输出引脚,经过译码后,可以控制2n个设 备;对于2n个不同时有效的输入量,经过编码器与CPU连 接时,也只需要n个引脚,如图7-1(b)所示。
8255 I/O口有三种工作方式: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特点是对输出信号锁存功 能;对输入信号没有锁存功能。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特点是使用C口部分引脚 作为 A 、 B 通信联络信号,对输入、输出数据均具有锁存 功能。 方式2,双向传输方式。只有A口可以工作于方式2, 使用C口部分引脚作为双向传输联络信号,对输入、输出 数据均具有锁存功能。
表7-2 8255工作方式控制字各含义
1 b6 b5 b4 b3 b2 b1 b0
工作 方式 控制 字特 征
A口 工作方式控制 00(方式0) 01(方式1) 1x(方式2)
A口 输入/输出 控制 0(输出) 1(输入)
C口高4位 输入/输出 控制 0(输出) 1(输入)
B口 工作方式 控制 0(方式0 ) 1(方式1 )
2019/2/16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P A N
第7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7.1 开关信号输入/输出方式
开关信号包括脉冲信号、电平信号。在单片机控制系 统中,常采用如下几种方式现实开关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2019/2/16
单片机原理与Βιβλιοθήκη 用P A N第7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 直接解码输入/输出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5 ED15 1 ED14 2 ED13 3 ED12 4 ED11 5 ED10 6 ED9 7 ED8
9
U2
VCC
14 11
12 10 13
SDI QA
S R C LK
QB QC
7 4HC5 9 5QD
RCLK QE
QF
SCLR QG
QH
OE
SDO
1 5 ED7 1 ED6 2 ED5 3 ED4 4 ED3 5 ED2 6 ED1 7 ED0
当仅需要扩展少量的I/O引脚时,可使用锁存器、触发器或三态 门电路实现。
2020/3/1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P AN
第7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 输出口
MCS-51写外部RAM时,用WR 作写选通信号。在时序 上,数据输出有效到WR 有效时间TQVWX最小值为零,而 WR 无效到数据输出无效(即数据保持)时间TWHQX也不超 过1个机器周期。而利用触发器扩展输出口时,触发器送 数时钟信号由外部RAM写选通信号 W和R 高位地址译码信 号经过“与门”或“或非门”产生,这样送数时钟信号就 存在一定的延迟,因而只能利W用R 的前沿将数据锁存到 触发器中,常使用74LS273(八上升沿触发器,带公共清 零端)、74LS174(六上升沿触发器)、74LS374(八上 升沿触发器,三态输出)、74LS377(八上升沿触发器, 带使能端)来扩展MCS-51的输出口,如图7-2所示。
9
7 4HC5 9 5
图7-5通过“串入并出”芯片扩展输出引脚
P AN
第7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7.2.3 用8255可编程I/O芯片扩展MCS-51并行I/O口
Intel公司8255芯片是一块通用的可编程并行接口(PPI) 芯片,除地址线A1、A0外,可直接与Intel公司8位微处理 器,如MCS-51芯片相应总线直接相连,是MCS-51单片机 应用系统中较常见的并行I/O扩展芯片之一。
2020/3/1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 编码输入/输出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将若干条用途相同(均为输入或输 出)的I/O引脚组合在一起,按二进制编码后输入或输出。 例如,对于n条输出引脚,经过译码后,可以控制2n个设 备;对于2n个不同时有效的输入量,经过编码器与CPU连 接时,也只需要n个引脚,如图7-1(b)所示。
可见8255三个I/O口的地位不完全相同,其中A口有三 种工作方式,B口有两种工作方式;而C口较特殊,被分 成A (PC7~PC4)、B(PC3~PC0)两组,只有当A、B口工 作在方式0时,C口才可作为输入/输出引脚使用(PC7~ PC4、PC3~PC0处于输入还是输出状态,分别由工作方式 控制字的b3、b0位决定),而当A、B口工作在方式1或2 时,C口部分引脚作为A、B口通信联络信号(这时未用的 C口引脚仍可作为输入/输出引脚使用,由控制寄存器的b3、 b0位选择),具体情况如表7-3所示。
控制
0(输出) 1(输入)
C口低4位 输入/输出
控制:
0(输出) 1(输入)
与A口工作方式有关的控制位
A组(PC7~ PC4)输入/ 输出控制
与B口工作方式有关的控制 位
B组(PC3~ PC0)输入/ 输出控制
2020/3/1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P AN
第7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8255 I/O口有三种工作方式: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特点是对输出信号锁存功 能;对输入信号没有锁存功能。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6
CS
PC0
PC1
PC2
PC3
PC4
输出口 PC5
PC6
PC7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P AN
第7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3. 8255芯片与MCS-51接口应用举例
MCS-51CPU 与8255接口芯片按如下方式连接: 8255芯片数据总线与CPU数据总线直接相连。 读控制信号( RD)、写控制信号(WR )分别与CPU读写控制信号 相连。
8255芯片地址线A1、A0可直接与CPU高8位地址,如A9(即P2.1 引脚)、A8(即P2.0引脚)相连;当然如果已使用了D型锁存器( 如74LS373)锁存了MCS-51芯片P0口低8位地址信号A7~A0,则 8255芯片地址线A1、A0也可以与CPU地址线A1、A0相连。
2020/3/1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U1 P1. 0 P1. 1 1 P1. 2 5
8 XC5X
23
U4 A 69
U4 C CD4 01 0 6
U3
串行数据输出 14 4 移位脉冲 11
U4 B
8
12
SDI QA
S R C LK
QB QC
QD
RCLK QE
U4 D
10
QF SCLR QG
13
OE
QH SDO
3
4
7
8
数据输入
13
14
17
18
11
2 .2 K VCC
3
4
7
8
数据输入
13
14
17
18
OC CLK
1 1 STB
7 4LS3 74
1G 1A 2G 2A 3G 3A 4G 4A
1 2 4 5 10 9 13 12
数据输入
图7-4是一个实用的输入/输出口扩展电路,其中74LS273构成8 位输出口,74LS373构成8位输入口。
(3)了解I/O端口输出级电路结构和I/O端口的负载能力。 只有了解了CPU I/O端口输出级电路结构和负载能力,才 可能设计出原理正确、工作可靠的I/O接口电路。
(4)了解I/O端口输出电平范围 。 (5)了解I/O端口耐压。
P AN
第7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7.2.1 通过锁存器、触发器扩展I/O口
7
D3 9
D4 1 2
D5 1 5
D6 1 6
D7 1 9
1
U3
D0 3
1Y
D1 6
2Y
D2 8
3Y
D3 1 1
4Y
U1
1Q 1D 2Q 2D 3Q 3D 4Q 4D 5Q 5D 6Q 6D 7Q 7D 8Q 8D OE LE
7 4LS3 73 U?
1Q 1D 2Q 2D 3Q 3D 4Q 4D 5Q 5D 6Q 6D 7Q 7D 8Q 8D
INTRA
STBA
IBFA
OBFB
ACK B
INTRA
INTRA
STB A
IBFA
ACK A OBF A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INTRA
ACK A
OBF A
P AN
第7章 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a) A口工作在选通输入方式下信号连接方式及时序
(b) A口工作在选通输出方式下信号连接方式及时序
2020/3/13
7.2 I/O资源及扩展
通过单片机实现数字信号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时, 必须了解以下问题:
(1) 准确理解CPU中各引脚的功能,确定可利用的I/O资 源,并做出相对合理的使用规划。
(2) 作输出控制信号时,必须了解CPU复位期间和复位 后该引脚的状态。 MCS-51系列CPU在复位期间和复位后 各I/O端口的状态可参阅第2章有关内容。
3. 矩阵输入/输出方式
将CPU I/O引脚分成两组,用N条引脚构成行线,M 条引脚构成列线,行、列的交叉点就构成了所需的N×M 个检测点。显然,所需的I/O引脚数目为N+M,而检测点总 数达到了N×M个,如图7-1(C)所示。可见,I/O引脚的 利用率较高,硬件开销少,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矩阵编码方式中,如果 行线、列线均定义为输出状态, 就可以输出N×M个开关量;当 行、列线中有一组为输出线,另 一组为输入线时就构成了N×M 个输入检测点,如矩阵键盘电路。
4 3 2 1 40 39 38 37
RES 9
10 11
12
13 VCC 14
15
2 .0 K
31
19
18
R ESET
P3. 0 /RXD P3. 1 /TXD
INT0 /P3 .2
INT1 /P3 .3
T0/P3. 4 T1/P3. 5
P2. 0 P2. 1 P2. 2 P2. 3 P2. 4 P2. 5 P2. 6 P2. 7
片选信号CS 可直接与CPU高位地址线相连(即采用线选法,如图
7-8所示)或由高位地址译码后产生,如例7.1所示。
2020/3/1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U1
R?
1 2 3 4 5 6 7 8
P1. 0 /T2 P1. 1 /T2EX P1. 2 P1. 3 P1. 4 P1. 5 P1. 6 P1. 7
2020/3/1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图7-2 使用74LS273扩展输出口
2. 输入口
对输入口来说,一般无须锁存,原则上三态门电路、具有三态 输出的总线缓冲器、驱动器、D型触发器(如74LS374)以及电平触 发的锁存器(如74LS373)等均可以作为输入口扩展芯片,如图7-3 所示。
A1 1 1 A1 2 2 A1 3 3
表7-2 8255工作方式控制字各含义
1
b6 b5
b4
b3
b2
b1
b0
工作 方式 控制 字特 征
A口 工作方式控制
00(方式0) 01(方式1) 1x(方式2)
A口 输入/输出
控制
0(输出) 1(输入)
C口高4位 输入/输出
控制
0(输出) 1(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