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州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议论文《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阅读理解及答案

中考议论文《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阅读理解及答案

中考议论文《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阅读理解及答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method!中考议论文《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阅读理解及答案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陈凌①散发传统文化气息的故宫日历、印有个性话语的折扇、以“御花园彩石甬路”为主题的五彩耳钉……近来故宫博物院及其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2014福州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及答案

2014福州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6分)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ào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jiàn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________________。

(A、蔚为壮观 B、叹为观止 C、广为流传)
(1)给加点字注音。

(2分)
困倦()颤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子。

(2分)
zào()热飞jiàn()
(3)文段中有一个词的意思为“极度兴奋”,这个词是___________。

(1分)
(4)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1分)
2.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B、高可二黍许。

译文:(核舟)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3.下面这句话有一处语病,情写出修改意见。

(2分)。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现代文阅读知足①“知足常乐”这一古老的命题,在当今纷繁杂乱、诱惑多多的世界里,我看应是我们立身处世、自制自律的金玉良言。

②曾读过“齐人攫金”的故事,说齐国有个财迷,整天想着要有许多金子。

一天,他来到集市上,看到一家金店,直奔柜台,揣起金器就跑。

几个路过的巡吏将他抓住。

县官审问他:“当着那么多人,你竟敢去抢别人的金子!”那人这才清醒过来,答道:“我拿金子的时候,只看见了金子,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看到。

”③明代的刘元卿曾撰写《王婆酿酒》的寓言,读来颇为有趣。

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不计较。

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

井挖好后,涌出的全是好酒,王婆自然发财了。

以后道士又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

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提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

”写完之后,这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④这些故事、寓言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该知足而不知足时,就会目眩神迷于五色之惑不能自拔,成为贪欲的奴隶。

古人总结教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说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可以保持长久。

“人贪酒色,如双斧伐孤树,未有不仆者!”一个人,尤其是执掌权力的人,一旦对自己的地位、待遇不知足,欲壑难填,迟早会出事。

那么,如何识高低、知满足?这道问题确实考验着每个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⑤现实生活中,知足之乐是以忍痒换来的。

权力、地位、金钱、美色,对人的诱惑和杀伤力极大,见之“心痒”可以理解,关键是对非分之利要忍痛煞痒。

有位县官死后留下一只小木箱,后人打开一看,是满箱血迹斑斑的草纸,以及一封信件。

原来这位县官生前面对贿银,内心也曾一次次发痒。

为戒贪拒贿、煞住心痒,他以锥刺股,以纸拭血,久而久之,集满木箱。

信末,他以苏轼名言告诫儿孙:“忍痛易,忍痒难!”⑥极少数位高权重的“聪明人”,书读得比别人多,见识比别人高,可关键时刻,忘记了祖宗的良言,忘记了前车之鉴,见利便如蚁挠心,奇痒难支。

[全]中考语文最新议论文训练(10篇)及答案

[全]中考语文最新议论文训练(10篇)及答案

中考语文最新议论文训练(10篇)及答案(一)柔软地带□查一路①菜市场外,路边小贩在和城管交涉,对收摊的要求,讨价还价。

“再等会儿,再等会儿。

“不能再等了,你再不走,我就要丢饭碗啦!”②我饶有兴致地驻足倾听,观看。

我看到了一种新的东西——一种存于人的内心的柔软地带。

社会总是在进步,几年前,在我的印象中,城管跟小贩交流只用动作——他们飞起一脚,小贩的莱篮子随即像足球一样飞起。

同样这个地点,我看到过多起。

③我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去想,好像谁都没有错:小贩提篮卖点小菜能有什么错?城管为交通道路畅通有序而整顿又能有什么错?需要那么尖锐地对立吗?④几天前,我看过一本书,书中有个细节: 1992 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士兵亨里奇受到审判。

在柏林墙倒塌前,他射杀了一位企图翻墙的青年。

法庭上,亨里奇的律师辩称亨里奇仅仅是在执行命令,别无选择。

而法官西奥多不以为然,他的一番话振聋发聩。

他说:“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

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

”把枪口抬高一厘米,这在法律管辖的范畴之外。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的内心不是铁板一块,应该都能做到。

⑤法律和法规是坚硬的东西。

如果不够坚硬,人们可以自由触碰,久之形同虚设,除此,生活还需要刚性之外的柔软地带;人的内心,也应该有软硬两个地带,硬的是原则,软的是良知。

⑥绝对的“神圣”,许多都化成后来的“荒诞”。

因为世间没有什么比时间和常识更为强大的东西,它们的检验,能够摧毁人们心中曾经毫无怀疑的确信与坚守。

⑦因此,在是与非之间,在权力与欲望之间,需要建立一个缓冲地带,这个缓冲地带能给后来的进与退留一点余地,给调整与纠偏留一点空间,而这,需要人们的内心有一块可以松动的柔软部分。

⑧记得一个有趣的细节。

早在20世纪20年代,胡适就和鲁迅商量着要改写《西游记》的最后一回。

到了1934年,胡适终于将《西游记》的最后一回做了改写。

福建省福州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

福建省福州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

福建省福州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p(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浪游记快【清】沈复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

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

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自以为妙者。

余年十五时,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

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

赵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

暇日出游,得至吼山。

近山见一石洞,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

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

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

此幼时快游之始。

至山阴之明年,先生以亲老不远游,设帐于家,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

结构之妙,予以龙井为最,小有天园次之。

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

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鱼,有活泼趣也。

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

其余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小静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苏小小墓在西泠桥侧,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从此吊古骚人不须徘徊探访矣。

余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歌妓耳,自南齐至今,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桥北数武①有崇文书院,余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

时值长夏,起极早,出钱塘门,过昭庆寺,上断桥,坐石阑上。

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

步至书院,题犹未出也。

午后交卷,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

有人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

解衣小酌,尝鹿脯甚妙,佐以鲜菱雪藕,微酣出洞。

缉之曰:“上有朝阳台,颇高旷,盍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

2014NIAN福州市中考记叙文阅读解析word资料3页

2014NIAN福州市中考记叙文阅读解析word资料3页

2014NIAN福州市中考记叙文阅读解析①说到童年,我觉得在玩儿这方面,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太单调。

除了到商场买玩具,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

都说这些能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可我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那些沉迷于电脑网络游戏的孩子不单智力没见开发,反而越玩越傻,甚至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

我小时候的生活,那才是孩子应该过的童年生活。

②记得我八九岁时,院儿里有个大哥哥迷上钓鱼,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时总能带回几尾活蹦乱跳的鲜鱼。

到家后,拿盆放水,收拾工具,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则忙着择葱、切姜、剥蒜、点火,一边忙活儿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述上鱼的过程。

不一会儿,一盆香喷喷的侉炖鱼就端上了桌,随之张罗着拿碗拿筷子准备吃饭,同时还不忘打发孩子给邻居送上几块鱼肉尝尝鲜儿。

这时的小院欢腾了,各家各户都来道谢,嘴里夸奖着老奶奶炖鱼的手艺,手里奉上自家的特色菜,之后每家都把小桌放在门前或葡萄架下,全院的人像一家人一样,吃着、喝着、聊着、乐着,那景象是现在住在楼房里的孩子想象不出来的。

而在当时我认为这一切的美好都是钓鱼带来的,那就学学呗!③那时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将买。

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过程也是玩儿的一部分,而且使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让你对这个游戏更加了解更加期待。

我的第一条鱼线就是姥姥被子用的粗棉线,用塑料泡沫中的颗粒穿在棉线中间做了一个七星漂儿,废牙膏皮卷成卷儿当铅坠,找邻居大哥要了一个旧鱼钩绑在线上。

就剩鱼竿是个问题了,我特意跑了很远的路到郊区蔬菜大棚找了两根搭豆架用的细竹竿,把线绑在竿头,我的第一套钓具就这样拼凑成功了。

④【A】和一小块面,倒点儿白酒,滴几滴香油,做成鱼饵。

在自行车上绑上鱼竿,我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玉渊潭公园有离家最近的水面,骑车大概要一小时。

路上脑子里不想别的,一心只想尽快把钩儿扔到水里,幻想着钓到鱼那一刹那的感觉。

车骑得飞快,来到湖边。

我支好车,拿起竿儿,挂上食儿,【B】哪儿管什么风线长了、水线短了、浮力大了、铅坠重了,扬竿甩线,先扔下去再说。

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作文(满分作文赏析)

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作文(满分作文赏析)


自律

自律对人,是不可或缺的。人是社会动物。对于社会动物而言,组织、 纪律是根本。而自律,又在纪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律同纪律,就 如同物理学中原子核同原子一样,前者是后者的核心。可见,自律对人是 多么地重要。 不过,正如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一样,做到自律也是极其困难的。自律, 是陡峭的山峰。 "律"部首是双人旁。古人造字之时,就已经意识到"律"的困难,尤其是 没有外界帮助时,更是难上加难。吸烟者上瘾后,总会按耐不住,明知无 用功,也还会欺骗自己说:"今天最后一根,不再抽了!"学生在考试之前 的温书假,也总会一拖再拖,把"复习"这档子事全部交给最后一天的自己; 减肥的人也经常难敌美食的诱惑,口口声声地说最后一顿大餐,明天开始 减肥,可承诺却总随长江流进大海,第二天就找不到了。这不禁让我想起 《童年》里唱的:"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似乎, 在自律面前,不论男女老少,都只是个憧憬长大的,沉醉在童年里的孩子。 可见,自律是多么困难。

“咚!咚!”“报告,检查卫生!”走进班级——眼前 迎来的是干净的地板,整齐的课桌,没有粉笔末 的黑板,和自己班上简直天壤之别!“老,老师! 您签个字。”我把评比本递去。“哎呦!你们班今 天满分啊!不错不错!”我猛得一惊,两手不由 地揉捏着衣角,结结巴巴地回答道:“是,是啊, 我们班今儿特别,特别那什么……”我一时紧张得 不知怎么形容,生怕被老师看出什么破绽,恨不 得随便塞个词把老师糊弄过去。“这样好,每个 班这都要进步嘛,你们自律部功劳满大的,孩子 们都开始紧张起班级、年段的评分了,一个个都 跟长大了似的。来,再仔细检察检查还有什么需 要整改的地方。”“是,是,是。”我长吁口气, 连忙答应道。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别让“垃圾快乐”毁了你的生活①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本想刷一会手机,就去睡觉或者读书。

结果手指一动,滑开手机,就再也停不下来。

看看朋友圈的消息,看看微博上的热搜,玩玩小游戏,刷刷短视频。

结果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大半,懊悔、心痛瞬间涌上心头,可再追悔,也已于事无补。

②其实刷手机、电子游戏、打麻将等等带来的都是“垃圾快乐”。

所谓的“垃圾快乐”,就是能带来短暂的精神快感。

比如搞笑的短视频、好玩的综艺、肥皂剧,看着非常过瘾,让人不禁沉浸于“哈哈大笑”的喜欢。

③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垃圾快乐成瘾,比毒品成瘾更可怕。

毒品成瘾,每个人都知道是件必须拒绝和远离的事。

而垃圾快乐,一旦尝到了甜头,就会忍不住地想要更多,让你的意志迷失,忽略本来应该做的事情。

它默不作声地,让你慢慢成瘾,一层“快乐”的糖衣之下,也许会有刹那甜蜜的错觉,但久而久之,你就会尝到它带来的苦。

④为什么人会沉浸于“垃圾快乐”中呢?心理学的角度说:反馈时间越短的越容易获得快感。

你玩一会游戏,看一个搞笑短视频,马上就能哈哈大笑。

情绪带来的快感,让人忍不住上瘾,这么舒服的事情,谁愿意舍弃呢?反之,对于那些反馈模式比较长,获取快感的时间比较慢的事情,我们通常会觉得厌烦,难以坚持。

⑤比如,想要收获好身材,必须克服高热量美食的诱惑,再加之一次次挥汗如雨的运动。

学习读书亦是。

一两个小时的学习并不会让人直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它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在不知不觉中沉淀在看不见的气质、谈吐之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些我们所追求的美好,亦不是唾手可得。

⑥我一直相信,走得太舒服的路,都是下坡路。

⑦毛姆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不喜欢的事。

”。

在人生路上,想要走得更长更远,你就必须一次次地去突破自己。

⑧在《声临其境》节目中,宁静的表现让我印象很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止
[台湾]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

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

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

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

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

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

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

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

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

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

”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

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

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

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

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

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

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

“钱”“权”都是如此。

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

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

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高散文》,有删改)
12、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3分)
13、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4分)
14、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15、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3分)
《知止》阅读答案:
12.一个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了多少才是适当的。

(不个人理应知道他们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

或:不能从社会上取得过多利益,应适可而止。

)13.举例论证(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正反论证)。

通过例举王安石的反面例子和华盛顿的正面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人要“知止”这一观点。

14.总结全文,再次阐述“知止”的含义,突出中心论点,强调自觉增养“知止”精神。

15.观点明确,能适当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