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一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

合集下载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导学案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导学案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二节活出生命的精彩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初步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重点难点】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导学流程】一、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

自1987年入厂以来,他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高能火药瞬间爆炸。

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

下刀的力度,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航道达到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并患有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

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我校七年级(2)班同学在了解了徐立平的事迹后,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文“感受生命的意义”,决定举办一次班队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标题设计】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标题。

(2)【观点思辨】有的同学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自己创造幸福。

请结合徐立平的事迹,谈谈你的看法。

(3)【收获感悟】徐立平在平凡中创造了伟大,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平凡的我们在求学路上正感受着生命的意义,但也难免遭遇挫折,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来增强生命的韧性?二、随堂检测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案

活出生命的精彩【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2.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3.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学习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习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一、自主预习1.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

2.生命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就会不断增强。

3.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设身处地地。

4.让我们用、、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的社会。

5.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运用自身的、和。

创造出比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6.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贫乏与充盈探究一:阅读课文“探究与分享”1 / 3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的?知识模块二:冷漠与关切探究二:阅读课文“探究与分享”1.和同学交流:如何让生命充盈?2.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出本小组“让生命充盈的方法”在全班交流分享。

探究三:阅读课文“探究与分享”1.请你对事件中的肇事逃逸司机、路人和拾荒阿姨的行为进行简要评价。

2.为什么这事件会引起全国网友对“要做温暖中国人”的讨论?探究四:阅读课文“探究与分享”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知识模块三:平凡与伟大探究五:阅读课文“探究与分享”了解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想想他为什么这样理解生命。

探究六:阅读课文图片“名人成就”及“探究与分享”1.分享图片名人及其成就,从这些图片中你认识到了什么?2.铁路巡守员和大客车司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2.通过前面的探究,你认识到了什么?2 / 3【达标检测】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10.2活出生命的出色一、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办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停从平庸中闪烁出伟大。

热爱大自然、尊敬要自然,建立正确的自然观;自觉恪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2.不停丰富自己的道德体验,不停加强生命的感觉力、理解力。

3.知道怎样才能活出生命的出色。

二、自主预习1.生命困穷的原由和表现有的人把自己关闭起来,不肯也不擅长感觉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窘境与难题,狭窄的世界线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少生活目标,无所作为,在光阴流逝中生命日趋空虚。

2.怎样拒绝冷淡,关爱生命(1)人与人在互相依存和相互关切中感觉暖和,传达暖和。

全部的冷淡或许都有原由,但是,没有人愿意遭碰到冷淡。

(2)我们不单要关注自己的发展,并且要关切其余的生命,身临其境地思虑并善待他人。

(3)我们用真挚、热忱、赐予去感人、改变他人,融化冷淡,共同创建一个互信、友好、和睦的社会。

3.怎样在平庸中创建伟大(1)伟大在与创建和贡献。

( 2)做好本员工作,达成职责的人的人生是存心义的。

与伟人对比,更多的人可能是不见经传的。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困难考验,不放弃、不懒惰,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仔细、勤奋、和善、坚持、责任、英勇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 3)生命固然平庸,却也不时创建伟大。

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同时,生命便会从平庸中闪烁出伟大。

三、合作研究辨析:有人以为,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创建巨大的社会价值,他们的人生是有价值的,而一般人不见经传,他们的人生没有价值。

四、随堂操练1. 以下两幅漫画给我们的启迪有()①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②有的人不停学习,勇于创新,争当新期间的创客③有的人沉浸网络,危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④我们要拒绝困穷,让生命充盈起来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一则“最心酸的小孩节礼品”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感人了好多人,妈妈偷鸡腿给患病女儿过六一小孩节, 3 小时获捐 30 万。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一)共三篇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一)共三篇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懂得关切他人的生命,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2、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能力目标:1、正确理解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影响生命的质量2、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知识目标:1、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2、知道平凡的生命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可以时时创造伟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难点:正确理解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影响生命的质量,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

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

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

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

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

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

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从而能够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我认识逐渐加深,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生命价值。

但是,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

2.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独特性2.生命的价值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案例:搜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题: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和独特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活出生命的精彩?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的。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3.操练(10分钟)小组内讨论: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启发和成长。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明确活出生命精彩的方法和途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案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学案主备霍恩才审核张巧英【学习目标】1、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2、如何让生命充盈?3、为什么说生命拒绝冷漠?4、生命怎样相互关切?5、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6、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7. 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习重难点: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情景导入】名言: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得死去。

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巴金让生命开花,也就是要活出生命的精彩。

【自主学习】1.人们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1)有的人把自己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了生命的生长。

(2)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怎样充盈生命?(1)热爱学习,,在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2)敞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能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就会一点点充盈起来。

(3)外出旅行,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等。

3.生命需要相互关切,这要求我们怎么做?(怎样传递生命的温暖?)(1)人与人在和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2)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

(3)让我们用真诚、、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4.怎样正确看待伟人的生命价值?伟大在于。

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是因为他们能够运用自身的,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5.怎样在平凡中创造伟大?(1)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学案: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学案: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项目2活出生命的精彩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热爱生命,勇于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

2.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3.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学习过程一、导入展示材料她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师,曾有一份热爱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场大地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和跳舞的双腿,她经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挫折后,重新站上了人生精彩的舞台,她就是廖智。

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却依然坚强起舞的“最美舞者”。

廖智老师讲述了自己对梦想的坚持,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双腿,痛苦不已,却为了重新起舞,忍耐身心疼痛,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

“一旦发现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也不是那么难以战胜。

”“虽然伴随着疼痛,但我想跳出更美的舞蹈,我会带着梦想和生活的希望,努力勇敢地生活下去。

愿你们也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放弃地朝前走,笑着朝前走。

我行,你们也一定行!”廖智在演讲中带着泪水的美丽微笑,感染和鼓舞了在场的所有人。

提问:(1)如果廖智活下来了,却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她将会变得怎样?(2)廖智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小结】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自主学习1.为什么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2.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3.生命需要相互关切要求我们怎么做?4.为什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5.平凡与伟大的关系是什么?三、合作探究探究一:贫乏与充盈阅读P115“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

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

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的。

阅读P116上面的“探究与分享”,与同学交流。

3.如何让生命充盈?探究二:冷漠与关切阅读P116下面的“探究与分享”。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自主预习参照《知识清单》,(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课堂案(一)知识清单梳理10分钟1、生命贫乏的表现?(P116)①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②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如何让生命充盈?(P116)①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②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时,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3、为什么要拒绝冷漠?(P117)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②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

生命拒绝冷漠。

③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4、★怎样拒绝冷漠、关切他人?(P117)①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②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温暖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5、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与伟大?(P118P120)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③★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创造伟大。

6、★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P119P120)①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

②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20分钟组内交流,达到共识;1.贫乏等同于贫穷吗?2.面对贫乏与充盈,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3.你还知道哪些充盈生命的具体方法呢?【学习任务二】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学习任务三】2、如何关切生命,拒绝冷漠?【学习任务四】与留下名字的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不被记住的,他们的生命有没有意义呢?(三)归纳凝练→内化升华10分钟内化运用:一、单选题1.生命的贫乏或充盈取决于个人的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2、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使用说明】1、通读教材1遍(包括各种小字部分);总体把握教材体系。

2、精读教材,找出基本的概念原理,在课本上标注(写上提示语、标注好序号),加强理解,力争识记基础知识。

【预习案】一、贫乏与充盈1.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那么,人们对待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态度?P115-P116①。

②。

③。

2.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我们应该怎样充盈生命?P116①。

②。

二、冷漠与关切1.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P117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

②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而且可以、、甚至、。

2.怎样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P117①。

②。

三、平凡与伟大1. 我们不甘心湮没在人群中,希望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烂。

那么,如何在平凡的生命创造伟大?P118-119①。

②。

③。

【探究案】【探究指导】1.阅读问题,静心思考,梳理答题思路。

写出要点和关键词,并找出探究中的疑难点,准备合作探究:2.展开组内或组外的讨论交流,有对话,有倾听,做好补充、质疑和拓展。

探究一:2017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

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1)廖俊波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①崇高的理想信念;②高尚的道德情操;③一心为民的仁爱之心;④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2)廖俊波是如何在平凡中体现伟大的?①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

廖俊波奋战在扶贫攻坚第一线,他用自己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奉献中体现了伟大。

②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用认真、勤劳、坚持、责任、勇敢书写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3)在平凡的生命中,我们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生命的伟大?①树立远大理想,把我们个体的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②发扬奉献精神,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③努力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不怕困难,开拓创新,用于实践;④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热心助人,对工作尽职尽责。

【反馈案】一、单项选择题1.将多余的衣物挂在墙上,让需要的人随时取走。

伊朗街头哪些感动世界的“友善之墙”一经传播,迅速有了“中国版”:继河南驻马店街头出现了这样几面“友善之墙”后,郑州、开封等周边城市积极响应,并南下浙江、广东、广西等地,成为2015年寒冬里的一股暖流。

下列对此举看法不正确的是()A.是没有必要的行为 B.不只传递了爱心,还浸润着尊重、平等的价值观念C.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D.传递了正能量,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2.长沙7路公交司机吴晓红,每次发车前都要认真检查车况,还在车上放置了备用雨伞、方便袋等物品.她驾驶公交车23年,安全行驶超过100万公里.吴晓红身上突出体现了()①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②见义勇为的浩然正气③贴心周到的服务意识④关爱他人与社会的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山东南湖新城某小区电梯井内着火,多人被困楼内,情急下,消防员梁佃军,在35分钟时间里,先后更换了10个空气呼吸气瓶,在火场“七进七出”救出5人,被网友赞为“神勇哥”。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良好意志品质具有坚忍性、自制性、推动性B.具有知识和能力才能够为社会奉献聪明才智C.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应首先对自己的生命负责D.是在用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4.2016年2月16日,安徽天长文明办为首批24名“好人”颁发了“好人证”。

持有“好人证”能在天长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每年免费进行一次体检”“享受道德信贷支持”等待遇。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做好人有巨大的物质收获B.有利于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C.颁发“好人证”是做秀的表现D. 有利于彰显安徽的物质丰富5.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学生应以多种方式亲近社会,参与社会。

以下参与社会方式不适合的是()A.阅读报刊、杂志了解社会B.把零花钱节约下来捐给贫困学生C.积极宣传环保知识D.进入网吧、酒吧广交朋友6.2016年5月24日,聊城市凤凰台汇金街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50岁左右的男性躺在地上不能动弹,路过此地的聊城市人民医院医生蒋群龙随即对受伤男子展开救援,直到120救护车将伤者带走,蒋群龙说:“遇到需要救护的伤者,我一定会积极参与救治,因为救人是我的责任!”对此,不正确的看法是()A.做负责任的公民,能赢得社会的赞成票B.救人是医生的职责,与社会文明无关C.发扬助人为乐精神,养成亲社会行为D.这是提高自身素养,树立聊城市民良好形象的表现7.“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泉城中学的张岩同学伸出了援助之手。

这一举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称赞。

这启示青少年()A.增强关爱生命的意识,拒绝冷漠B.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C.扶老人可以成为网红,博得名利D.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8.国际马拉松东莞站比赛2016年3月27日在东莞举行,比赛期间,东莞理工学院的300多名大学生担任志愿者,全程为运动员提供服务,这些大学生志愿者的行为( )A.是辛苦而没有收获的行为B.是付出了代价,没有回报的行为C.是积极关爱集体的行为D.虽然平凡,却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伟大9. 中学生李晓与好友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开展“献爱心”活动,此事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她们是挣表现...连她们的家长也不理解,认为做此事既辛苦又没什么好处。

但李晓和好友并未因此有所改变,仍然坚持“献爱心”活动。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李晓和好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②大家应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氛围③从事志愿者活动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得不到回报④李晓和好友开展“献爱心”活动,努力做负责任的公民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10.在我国,“志愿者”已越来越被公众熟知和认可。

据有关机构实施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97.6%的青年表示“有空的时候,愿意去做公益活动的志愿者。

”志愿者的行为()A.是公民必须要完成的任务B.是只强调国家、社会责任的行为C.营造关爱、互助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是青年人成才的关键1.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夺目的光彩。

人的生命是一幅精美的画卷,拥有生命是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以下关于人的生命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生活是不可逆的②生命是唯一和短暂的③只有伟人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社会价值,获得生命的意义④不同的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一样的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2. 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被中宣部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因为他们五年来怀“人溺已溺”之心、行“拿命搏命”之事,在长江中救起了无数溺水者。

他们的行为体现了()①他们具有拒绝冷漠,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②人与人的相互关爱,让人们感受到了温暖③他们不怕牺牲,为荣誉而战的气概④他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他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雨果曾经说过:“好行善事,关心别人,这也是一种美德。

”这说明( )①关爱他人,要从生活点滴做起②关爱是一门艺术③关爱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④关爱别人好处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辨析:有人认为,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他们的人生是有价值的,而普通人默默无闻,他们的人生没有价值。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①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而在于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②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因此,生命虽然平凡,却也能创造伟大。

只要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思维导图——构建本课的主体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