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的容量计算

合集下载

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

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

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电线用量的计算是在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计算方法可以保证电线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和不足。

下面将介绍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电线用量的计算主要涉及到电气负载、线路长度、电线规格等因素。

在进行计算之前,需要对待布线的建筑物或设备进行电气负载分析,了解需要供电的设备数量、功率大小等信息。

同时,需要测量线路的实际长度,包括水平长度和垂直长度,因为电线的长度会影响电线的损耗和成本。

最后,需要确定合适的电线规格,以满足电气负载和线路长度的要求。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是电线的数量计算。

电线的数量计算是根据电气负载和线路长度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电线的数量等于电气负载除以电线的承载能力,再乘以线路长度。

例如,如果一个建筑物的总负载为1000W,电线的承载能力为500W,线路长度为50米,那么电线的数量就等于1000W÷500W×50m=100米。

这样就可以确定需要使用100米的电线来满足该建筑物的用电需求。

其次是电线截面积的计算。

电线截面积的计算是根据电气负载和线路长度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电线截面积等于电气负载除以电流密度,再除以线路长度。

例如,如果一个建筑物的总负载为1000W,电流密度为4A/m²,线路长度为50米,那么电线的截面积就等于1000W÷4A/m²÷50m=5mm²。

这样就可以确定需要使用截面积为5mm²的电线来满足该建筑物的用电需求。

最后是电线的成本计算。

电线的成本计算是根据电线的数量和截面积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电线的成本等于电线的数量乘以单位长度的价格,再乘以电线的截面积。

例如,如果一根电线的单位长度价格为10元/m,数量为100米,截面积为5mm²,那么电线的成本就等于10元/m×100m×5mm²=5000元。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PEF(发泡);;Teflon(FEP);;;棉布带;PP绳;棉纱线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广泛的优异而稳定的使用性能。

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

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

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是在电气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计算方法可以保证电线用量的合理性,避免资源的浪费,也可以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介绍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电线用量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电线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电线用量 = 电气设备的功率 / 线路的额定电压。

其中,电气设备的功率指的是该设备在运行时所需要的功率,一般以千瓦(kW)为单位;线路的额定电压指的是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一般以伏特(V)为单位。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所需的电线用量。

其次,需要考虑线路的长度和负载情况。

线路的长度越长,电线用量就会越大;而负载情况也会对电线用量造成影响,负载越大,电线用量也会越大。

因此,在计算电线用量时,需要综合考虑线路的长度和负载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

另外,还需要考虑电线的安全系数。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为了保证电线的安全运行,一般会在计算出的电线用量基础上,再乘以一个安全系数。

这个安全系数一般为1.2-1.5之间,具体数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通过乘以安全系数,可以保证电线的安全性,避免因为电线用量计算不足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最后,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电线规格。

在计算出电线用量后,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线规格。

一般来说,电线规格越大,承载能力就越大,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在选择电线规格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承载能力,选择一个合适的电线规格。

综上所述,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

通过正确的计算方法,可以保证电线用量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为电气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保障。

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根据以上方法进行电线用量的计算,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常用阻燃电线电缆非金属材料容量计算及参考表

常用阻燃电线电缆非金属材料容量计算及参考表

附录B常用阻燃电线电缆非金属材料容量计算及参考表
B.0.1阻燃电缆设计时宜按照《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火焰垂直蔓延试验》(GB/T
18380.31-2008〜18380.36-2008 )的计算方法确定同一环境中敷设的每米成束电缆所
含非金属材料的总体积,以求得阻燃类别。

B.0.2单根电线电缆每米所含非金属材料的容量,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V=(S i-S2)/1000
式中V —电线电缆所含非金属材料容量之和,L/m ;
51 —不同阻燃级别规定每米电线电缆所
含非金属材料容量,L/m ;
52 —电线电缆金属截面积之和,m^
B.0.3不同阻燃级别相应的电缆电线根数;
N = V s/V
式中N —不同阻燃级别相应的电缆电线根数;
V s —不同阻燃级别规定每米电线电缆所含非金属材料容量,L/m ;
V —每米电线电缆所含非金属材料容量之和,L/m。

B.0.4常用额定电压0.6/1 kV 阻燃电线电缆每米非金属材料容量及不同阻燃类别/电线
电缆根数,参见表 B.0.4-1〜B.0.4-8。

表B.0.4-1 WDZ(A/B/C)-YJY 0.6/1 kV 电力电缆非金属容量和不同阻燃类别/根数参考表
电缆根数,参见表 B.0.5-1〜B.0.5-2。

表B.0.5-1 WDZ(A/B/C)-YJY 8.7/15 kV 电力电缆非金属容量和不同阻燃类别根数参考表。

电缆常用的17个公式,可非常快速计算材料用量

电缆常用的17个公式,可非常快速计算材料用量

电缆常用的17个公式,可非常快速计算材料用量17种常用计算公式1、导体的重量=截面积*导体比重(铜是8.89,铝是2.7)如铜电线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 导体的重量=截面积*导体比重(铜是8.89,铝是2.7)如铜电线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2、导体用量(Kg/Km):=d^2*0.785 * G * N * K1 * K2 * C符号【^】表示:除号“d“表示:导体线径“G”表示:导体比重“N”表示:条数“K1”表示:导体绞入率“K2“表示:芯线绞入率“ C”表示:绝缘芯线根数3、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表示:绝缘外径“d”表示:导体外径“G”表示:绝缘比重“K2”表示:芯线绞入率“C”表示:绝缘芯线根数4、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表示:完成外径“D”表示:上过程外径“G”表示:绝缘比重5、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表示:上过程外径“t”表示:包带厚度“G”表示:包带比重“Z”表示:重叠率(1/4Lap = 1.25)6、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表示:导体线径“N”表示:条数“G”表示:比重“Z”表示:绞入率7、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d”表示:编织铜线径“T”表示:锭数“N”表示:每锭条数“G”表示:导体比重常见材料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8、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9、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10、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11、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12、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13、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14、钢丝铠装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15、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16、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17、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表示:材料比重“L”表示:电缆长度“λ”表示:绞入系数。

电缆线的容量计算

电缆线的容量计算

电线粗细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 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 。

女口: 2.5 mr^BW 铜导线安 全载流量的推荐值x 8A/mm 2=20A 4 mm 2BVV 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X 8A/mnf=32A二、 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 的上下范围: S=< I / (5~8)>= I ~ I (mm 2) S 铜导线截面积( mm 2) I 负载电流( A )三、 功率计算一般负载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 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lcos ©,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 cos 血=。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 e 取。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 I=P/Ucos e =6000/220*=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 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

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公用系数/Ucos e =6000*220*=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 。

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 ,应该用大于17A 的。

说明:(1) 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 (橡皮和塑料绝缘线 )的载流量 (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 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 5 3 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 5mm 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女口 2. 5mm 导线,载流量为 2. 5X 9= 22. 5(A )。

电缆线用量算法计算公式

电缆线用量算法计算公式

电缆线用量算法计算公式电缆线用量算法是指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所需的电缆线的长度和数量。

这个算法通常会考虑到电缆线的类型、规格、敷设方式等因素,以确保工程的电缆线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下面我们将介绍电缆线用量算法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

电缆线用量算法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缆线长度的计算。

2. 电缆线数量的计算。

3. 电缆线敷设方式的计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电缆线长度的计算。

电缆线长度的计算通常会考虑到电缆线的敷设路径、敷设方式和敷设环境等因素。

一般来说,电缆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电缆线长度 = 敷设路径长度 + 敷设方式长度 + 敷设环境长度。

其中,敷设路径长度是指电缆线的实际敷设路径的长度,敷设方式长度是指电缆线在敷设过程中需要经过的弯曲和转角的长度,敷设环境长度是指电缆线在敷设环境中需要绕过的障碍物和障碍长度。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电缆线数量的计算。

电缆线数量的计算通常会考虑到工程的电缆线需求和设计要求。

一般来说,电缆线数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电缆线数量 = (电缆线长度 + 电缆线备用长度)/ 单根电缆线长度。

其中,电缆线备用长度是指为了应对故障和维护需要而预留的电缆线长度,单根电缆线长度是指电缆线的标准长度。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电缆线敷设方式的计算。

电缆线敷设方式的计算通常会考虑到电缆线的类型、规格和敷设环境等因素。

一般来说,电缆线敷设方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电缆线敷设方式 = 电缆线类型×电缆线规格×敷设环境系数。

其中,电缆线类型是指电缆线的种类,电缆线规格是指电缆线的尺寸和规格,敷设环境系数是指电缆线在不同敷设环境下的适用系数。

总的来说,电缆线用量算法的计算公式是一个综合考虑了电缆线长度、数量和敷设方式等因素的复杂计算方法。

通过这个算法,我们可以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所需的电缆线的长度和数量,以确保工程的电缆线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1 。

导体用量:(Kg/Km)=d A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d=铜线径G=铜比重N二条数K1 =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 绝缘芯线根数2。

绝缘用量:(Kg/Km )=(DA2 - dA2 )*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

外被用量:(Kg/Km )= ( D1A2 - DA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

包带用量:(Kg/Km )= DA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

缠绕用(Kg/Km )= dA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

编织用(Kg/Km )= dA2 * 0.7854 * T * N * G / cos 00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 LDPE-0.92 ; HDPE-0.96 ; PEF (发泡)-0.65; FRPE-1.7 ;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 PP 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重量二截面积址比重S我面积(mm2)1.铜线W=9S W= 重量(kg)2.铝线W=3S d=线径(mm)3.铁丝W=8S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1.铜线W=6.98d2〜7d22.铝线W=2.12d2〜2d23.铁丝W=6.12d2〜6d2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S=0.785d2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负荷距二功率X长度=PL P=功率(kw)L=长度(km)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先计算负荷距=200X0.2=40kw/km因为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铜线40X2.5=100mm2 实际选用120m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线粗细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如:2.5 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 S=< I /(5~8)>=0.125 I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 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

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

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2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导线安全载流量计算口诀:10下五,100上二,16、25四,35、50三,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计算数字与倍数的排列关系如下:对于1.5、2.5、4、6、10 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1.5 2.5 4 6 10 ×5A 对于16、25 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16 25 ×4A 对于35、50 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35 50 ×3A 对于70、95 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70 95 ×2.5A 对于120、150、185 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120 150 185 ×2A 架空正常值,走地面管道数值下降。

2.5平方的电源线最大可以承受电流为2.5*5=12.5A,最大承受功率12.5*220=2750W电缆线的截流量计算电缆的截流量计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2.5平方*9;4平方*8;6平方*7;10平方*6;16平方*5;25平方*4;35平方*3.5 ;50和70平方*3;95和120平方*2.5 ...... 最后说明一下用电流估算截面的适用于近电源(负荷离电源不远),电压降适用于长距离。

电缆电流与以下有密切关系:(1)路线的长短,(2)用电性质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3)单台设备的大小、单台设备越大启动电流也大。

(4)同一电缆槽内电缆的多与少。

(4)设备的暂载率。

(5)适当考虑以后的设备增添。

导线的截流量与导线的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1、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

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但靠近向三倍变化的一侧,它按口诀是四倍,即100安,但实际不到四倍(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是三倍,即105安,实际则是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

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以略为超过105安了。

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最左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也只标12安。

2、从这以下,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

本名“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①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

若环境温度超过25℃,应按①计算后再打九折。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

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体截流并不很大。

因此,只对某些高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条件都改变(穿管又温度较高),则按①计算后打八折,再打九折。

或者简单地一次打七折计算(即0.8*0.9=0.72,约为0.7)。

这也可以说是“穿管、温度,八、九折”的意思。

3、对于裸铝线的截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按①计算后再一半(乘1.5)。

这是指同样截面的铝芯绝缘芯与裸铝线比较,截流量可加一半。

例如120平方毫米裸铝线, 360安(120*2*1.5=360) 。

4、对于铜导线的截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如35平方毫米裸铜线25℃。

升级为50平方毫米,再按50平方毫米裸铝线,25℃计算为225安(50*3*1.5)。

例如16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

按25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00安(25*4)。

例如95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穿管。

按120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92安(120*2*0.8)。

5、附带说一下: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

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采用①中的有关倍数直接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截流量约为105安(35*3)。

95平方毫米的约为238安(95*2.5)。

如果185平方电缆超过100米每平方只能考虑2.5~2.8安培。

最多450A,如果80米~60米每平方2.8~3安培。

最多555A。

50米以内3.5~4安培最多740A 。

185平方大电缆最多不超过4安培。

电线负载电流值(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电气设备测试,举例说明:1、假如每台电气设备耗电约为200~300W(约1~1.5A),那么10台就需要一条2.5 平方毫米的铜芯电线供电,否则可能发生火灾。

2、大3匹空调耗电约为3000W(约14A),那么1台空调就需要单独的一条2.5 平方毫米的铜芯电线供电。

3、现在的住房进线一般是4平方毫米的铜线,因此,同时开启的家用电器不得超过25A(即5500瓦),有人将房屋内的电线更换成6平方毫米的铜线是没有用处的,因为进入电表的电线是4平方毫米的。

4、早期的住房(15年前) 进线一般是2.5平方毫米的铝线,因此,同时开启的家用电器不得超过13A(即2800瓦)。

5、耗电量比较大的家用电器是:空调5A(1.2匹),电热水器10A,微波炉4A,电饭煲4A,洗碗机8A,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10A,电开水器4A在电源引起的电器设备火灾中,有90%是由于接头发热造成的,因此所有的接头均要焊接,不能焊接的接触器件5~10年必须更换(比如插座、空气开关等)。

导线截面(平方毫米)的排列: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通常从2.5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开始;裸铝线从16开始,裸铜线则从10开始。

铝芯绝缘线截流量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便如下:......10*5,16、25*4,35 、50*3,70 、95*2.5,120*2......塑料铜芯线载流量(安)表导线截面(mm2)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硬线BV 根数/单根直径 1/1.13 1/1.37 1/1.76 1/2.24 1/2.73 7/1.33 7/1.687/2.11 7/2.49 19/1.81 19/2.14 19/2.49 37/2.01软线BVR 根数/单根直径 7/0.43 7/0.52 19/0.41 19/0.52 19/0.64 19/0.82 49/0.64 98/0.58 133/0.58 133/0.68 189/0.68 259/0.68 259/0.76开启式载流量(安) 5 10 15 25 35 60 90 113 140 177 268 288 314封闭式载流量(安) 4 8 12 20 28 48 72 93 115 145 220 240 258注: 1.根据电流大小,按上表选择相母线。

2.零(N)母线按相母线截面的一半选取(但≮16mm2)。

3.由于受元件进出线端口宽度的限制或母排不易满足规定的电气间隙时,可用对应塑胶线代替。

导线的安全电流与工作环境以及绝缘有很大关系.考虑到家用电器的扩展,为安全起见,应充分留有余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