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通用指标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2023年国有企业领导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

2023年国有企业领导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

2023年国有企业领导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同志任期内经济责任的监督和审计工作,确保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能够得到有效履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本方案的目的是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同志的经济责任意识,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工作内容和程序1. 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要求,制定全年国有企业领导同志经济责任审计计划。

确保审计工作全面、权威、独立。

2. 确定审计对象确定国有企业领导同志为审计对象,依据其在国有企业中的职位和管理范围,确定具体审计对象名单。

3. 进行反馈意见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国有企业领导同志任期内的相关情况和经验,并征求相关部门、职工和社会公众对其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意见。

4. 履行审计职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规范,对国有企业领导同志的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重点审计以下方面内容:a. 国有企业领导同志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业绩目标等方面的任期内履职情况;b. 国有企业领导同志在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处置过程中的任期内履职情况;c. 国有企业领导同志在财务经营、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方面的任期内履职情况;d. 国有企业领导同志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方面的任期内履职情况。

5. 编制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结果、问题发现、建议提出等内容。

6. 审计报告发布将审计报告送交国有企业领导同志本人,提醒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及时纠正错误。

7. 监督整改情况对国有企业领导同志对审计报告中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经济责任得到有效履行。

三、组织保障1. 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组织,设立工作专班,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审计人员、指导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等。

H国有医药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H国有医药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H国有医药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H国有医药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一、引言H国医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有医药企业作为支柱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领导人员在单位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经济责任承担与履行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优化H国有医药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H国有医药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总目标总目标是指企业领导人员在经济责任履行方面的总体目标,即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包括企业收入、利润、资产增值等方面。

2.核心指标核心指标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它是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关键指标。

例如,企业领导人员的收入增长率、企业利润增长率、投资回报率等。

3.配套指标配套指标是为了更全面地评估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而设立的指标。

它可以包括企业的市场份额、生产效率、资本运作等方面的指标。

4.条件指标条件指标是影响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因素的指标。

外部条件指标可以包括政府支持政策、市场竞争情况等,内部条件指标可以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文化等。

三、H国有医药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建议1.精简指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避免指标过多和重复,精简指标是提高评价指标体系效能的关键。

可以通过删除冗余指标、合并相似指标等方式进行精简。

2.合理权衡指标权重不同的指标对企业经济责任履行的影响程度不同,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合理权衡指标的权重。

例如,在发展初期,企业利润增长率可以给予较高的权重,而在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市场份额的增长率更为重要。

3.加强数据采集和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依赖于准确而全面的数据支持。

应加强企业数据采集和统计工作,确保指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不断完善指标体系企业经济责任履行的要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应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以适应新的要求和挑战。

2011年内部审计理论研讨获奖名单

2011年内部审计理论研讨获奖名单

2011年内部审计理论研讨获奖名单一等奖1.管理契约、经济责任与审计问责制——基于广州A集团的一个案例分析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南方学院卫建国广州市审计局李雪频广州岭南集团康宽永周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汤赟郭群广州市审计学会、内部审计协会蒋星东2.公共组织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实践为例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颜春满范良军黎州忠黄玉芳3.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量化评价——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的M公司审计案例研究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范经华谢朝松袁维平卢国政4.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基于平衡计分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宁波市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张初础金银助虞伟健陈丽华胡金川5.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内控联动评价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根据对建行辽宁省分行分支机构负责人聘期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经验的思考与研究中国建设银行沈阳审计分部课题组6.经济责任审计闭环管理体系模型设计北京市电力公司审计部李昂7.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智能决策方法研究——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启示南京银行审计稽核部杨鸿运8.经济责任审计实务研究——与经济效益审计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国石化审计局武汉分局课题组万文钢余天京刘文汉邓仁杰王劲肖圣喜二等奖1.中小金融机构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的应用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黄绪全黄战李成忠广西财经学院唐振达梁素萍吴水亭覃创建袁洁广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陈佐雄韦海唐雯青韦春许忠宝2.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与信号传递效应研究——基于广东省实践及案例研究虎门港管理委员会广东商学院联合课题组3.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与审计现状之间的差异分析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课题组王斌王韬窦申张爱民李旸杨鹏包继循胡忠奇薛岩4.经济责任审计“关口前移”的动因、效用和对策研究——基于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内部审计视角的思考广州市公安局审计处课题组5.国有企业集团开展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实务探析湖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课题组6.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与研究中国工商银行内审成都分局7.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价值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湘潭市内部审计师协会湘潭大学审计处8.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于超银9.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定位下的实务探究与启示胜利油田分公司审计处课题组郑志刚陈冬梅许晓颖孙康王红霞张亭楠李涛张海燕刘会平李兵秦庆梅高莎莎10.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建立研究——以石油石化行业下游销售企业董事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为例北京市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11.效益审计理论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中国工商银行内审天津分局杨居理12.电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框架研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内审部金冬成臧晶13.公立医院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审计处李爱群14.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研究——以甘肃移动为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审计部岳谦15.浅析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中国三冶集团审计部课题组16.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探析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监察审计部潘晶17.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中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孙秀丽占静婉王仪黄献汪涛18.基于价值链分析模式的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国工商银行内审武汉分局潘君容孙靖19.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创新哈尔滨铁路局审计处李有健20.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探析——基于构建交通建设行业“免疫系统”理论的研究中山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审计办揭波21.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甘肃移动为例甘肃移动课题组吴军岳谦马驰22.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创新:审计报告评价体系的重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李建明陈莹聂建春23.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基于EVA价值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理论浙江瑞安农村合作银行柯星角24.商业银行行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研究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上海分局课题组马路余新华高伟红高磊姚献军仇忠岭25.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创新研究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审计分部课题组26.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考中国建设银行河北总审计室课题组27.试论功效系数法在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的运用——基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两全”考核管理体系基础上的研究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审计部孙银钢28.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研究中国建设银行广西总审计室课题组29.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国家电网公司审计部李有华车雪梅王芳侯本忠郑厚清王琳璘30.发电企业经营者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监审部娜日松31.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基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公司案例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梁秀根黄邓秋蔡赟汪春信32.论我国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湖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焦跃华33.中央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审计处课题组李岩李志愿迟洪涛邵大勇庄兆平王俊青三等奖1.通信企业市级公司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构建及运用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内审部粟庆华蒋艳华梁常钦2.国有科研院所经济责任审计探索上海科学院穆家乐中国重工第七一一研究所徐忆望胡华苏畅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李虎3.绩效审计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江苏省南通市审计局漆颖斌4.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中国石化审计局南京分局课题组周生平曹厚全王小敏贺永红陈普信5.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应用平衡计分卡原理的探讨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内审处荣浩余文宏6.大型企业集团“垂直监督”体制下经济责任审计现状与发展探讨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刘亚丽7.基层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博弈与对策邮储银行重庆分行课题组郑高才曹北平宿代桥杨槐段丽君李巧宁刘贵莉8.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框架性分析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丁世龙周金荣杨敬锋9.风险评估在电网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的运用江苏省电力公司审计部10.基于精益化管理的二维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构建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11.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探讨中国石化审计局北京分局课题组杨墨菲连杰兴刘海英赵秀盈李宗杰訚晓青宋德庆吴爱喜牟洁王淑琴徐云平常红12.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与审计成果运用研究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黄文生于永进罗玫王富华刘宗琳13.试论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探索和机制完善上海市审计局内审指导处上海市内审协会课题组施涛徐志中吴晓玲李子雄易连徐杨余逸蕙薛佳琳14.风险导向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探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傅玉珍15.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改进初探中国建设银行湖南总审计室经济责任审计改进课题组屈小平唐昌明冯双玲刘宙16.公路系统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研究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经济责任审计课题组陈孝来张晓琴李智勇牛佶沛贾元亭张顺元陈永康17.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某国有大型企业的实证研究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周立峰王巧荣师虎彦18.现阶段电信地市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江西分公司审计部郑阳清余春娟19.“三性”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基于安徽省滁州供电公司内审实践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张莉20.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内审视角柳州市审计学会莫晓钢高虹21.破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三大难题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赵郊龙22.改进安徽省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途经研究安徽财经大学课题组安广实赵大为孔海波仲杨梅郭静23.“免疫系统”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中国移动甘肃公司马驰24.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个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西安交通大学审计处王亚荣冯民柱25.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杨飞26.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企业集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合谋行为分析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谭珊珊27.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县级分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效益评价的探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内审部课题组张政蔡光盛沈孚苏长江28.浅谈有色金属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耿冬雪29.国家开发银行分支机构领导干部责任审计体系构建初探国家开发银行稽核评价局王鸿翔30.重庆市教育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审计研究课题组刘宏伟陈永康吴孝春张勇蒋明宣武胜生吕义清31.《规定》视角下中央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对策探究中国人民银行益阳市中心支行谌争勇32.农村合作金融内部审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探索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姚玉沿刘薏33.责任导向模式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初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审计部安茂琨34.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兰州大学审计处李留浩35.浅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储静36.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问题的探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研究院审计部邓泽刚37.浅谈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延伸与拓展浙江嘉兴电力局文科38.武警部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创新刍议武警总部审计局王平新武警工程学院审计教研室肖彬峰陈铭王娟39.从“委托人——代理人”视角探究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措施及作用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审计部驻南通分公司审计室胡志强40.规避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探讨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审计分部桂湘强王欣41.民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现状及问题研究广厦控股集团课题组楼金生李云巧许国君胥春刚许国芸42.浅议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审计处课题组刘良顺徐夏青谢萍王欣43.南航集团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探索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审计部课题组44.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和内容的确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审计部胡彬吕刚张扬45.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不足及对策胜利油田审计处李德胜46.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国家开发银行稽核评价局孙伟4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水利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探析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吴银珠48.基于受托经济责任改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四川分公司审计部王再明49.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分层评价探析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梁雪琴刘红生屠达明周亚芬50.关于商业银行行长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的思考中国建设银行海南总审计室课题组庞平声余辉黄红莫红燕王冰玉王立荣51.经济责任的界定与评价难点研究中国石化审计局广州分局课题组周新迁杨志刚陈文革杨煌达葛尧森冯霞52.浅议如何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有机结合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沈阳分局课题组崔宝森马明华由红晏翔费淑青董言王希53.公安边防部队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后勤部副部长章春红54.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认定问题探析湖北省电力公司孝感供电公司课题组陈建家王涛柴青倪志伟55.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探索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课题组孙力古咏梅张正昆刘文琼陈正义赵丽玥刘科苏长江56.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工作水平的思考湖北省鄂州市审计局严和清黄金57.借鉴引用绩效考核成果提高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效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稽核部常振清58.浅谈如何控制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内审部寇珊59.铁路企业职权运行中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探析南宁铁路局审计处温洪波60.企业信息化对国有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研究徐工集团吴江龙刘兴峰于红雨61.通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规避策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内审部伍剑威62.关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领导人责任界定与评价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神华集团有限公司内控审计部课题组63.建立基于系统论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北京市丰台区内审协会筹备组课题组64.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研究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铁庄李书保崔传军郑新社侯爱勤张雪锋张洁65.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创新探析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赵琨刁鹏郑毅王思宏66.谈经济责任审计中责任承接机制的建立哈尔滨铁路局审计处李有健王延坤姜可新67.多维度综合评价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深圳供电局审计部曾和平吴榕青68.浅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天津市电力公司审计部储信琰69.关于内部审计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探讨广东海事局审计处彭博70.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的界定与评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一课题组71.国有施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初探——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审计部徐顺田72.国有企业应如何有效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山西晋煤集团审计部聂海波73.基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视角的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研究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高永岗段茂忠74.集团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包钢审计部杨凤君刘慧颖张健75.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环境效益责任审计天津市红桥区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李玮76.试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特点及审计成果的运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审计处曹永模张未77.完善国有集团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的思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贠公法赵亚军78.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评估、应对与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审计处许菁刘斐郭雪婧79.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是经济责任审计转型的必由之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王海东寇珊80.经济责任审计实务探析中船集团∙江南造船集团公司万毅81.对企业关键领域负责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浅析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王妍敏张铁峰赵平82.面向受托经济责任的经济效益审计研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审计部郭有83.浅谈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韩毓84.通过内控测试抓住审计重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中建二局核电建设分公司审计部林劲85.现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之研究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尹维劼86.审计成果的借鉴及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应用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岳拓87.浅论国有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稽核部曹闻刘海88.探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内控审计及其创新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闵惠冬赵菁89.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的界定和评价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刘长溧90.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赵利冯军孙磊91.浅谈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对策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金龙黄晓梅优秀论文提名奖1.建立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之探讨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分行钟凯林2.当前高等院校经济责任审计难点与对策浅议南京农业大学审计处尤树林朱靖娟3.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建设初探神华集团有限公司内控审计部课题组4.抓住关键形成机制发挥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作用南昌铁路局审计处廖玉文舒文广5.现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探析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审计和风险控制部谭若颖6.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界定的探讨南航股份公司审计部宫岩伟7.关于对企业内部审计中“捆绑式”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西安铁路局审计处谢京宝8.施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探讨中铁建总公司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公司审计部孟凡红9.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与发展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赵天雪冯细明10.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和控制山东菏泽烟草有限公司彭守意陈建忠11.以内部控制审计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长江委审计局王进波12.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宁波市海曙区审计局吴克勤卞燕于传辉13.青岛联通开展营销中心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探索中国联通审计部山东分部青岛审计处高燕14.浅析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及防范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王丽娜韦然15.地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应用探析宁波市国资委周璟史庭军伍岚16.浅谈铁路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兰州铁路局审计处刘笑兵17.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思考云南建工集团审计部寸立平18.浅议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审计办赵金梅19.过程导向审计报告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中国联通审计部山东分部烟台审计处刘成荣20.浅谈企业领导人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与体会中国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王波21.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内部环境评价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审计部戎伟跃22.论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呼和浩特供电局审计处刘佳23.“免疫系统”论框架下创新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与方法安徽省亳州市内审协会赵峰代鹏山24.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特点及审计成果运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审计处刘花兰赵齐东李爱群江舟25.从两办新《规定》的发布看经济责任审计“任重道远”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潘同高26.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吉林大学审计处范冰冰陈春华27.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率,促进审计资源合理配置——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结合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支红妍28.完善评价模式深化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山东省莱西市审计局科研信息办莱西市内部审计协会李庆展29.浅谈施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张勇30.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四川省遂宁市内部审计师协会唐辉荣31.浅谈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陕西省邮政公司崔依剑32.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李云峥33.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张黎34.经济责任的界定与评价中建五局审计部周舟35.浅谈如何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李克洪许盛36.关于提高商业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中国建设银行河北总审计室田文秀37.经济责任审计程序与方法创新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周婷38.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特点之研究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审计处王正伟39.基层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计划财务与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处谢健40.浅论邮政集团各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界定和评价问题湖南省邵阳市邮政局肖少敏41.树立科学理念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薛继峰42.浅谈围绕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内部审计服务。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4-07-28 08:56 来源:审计署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党委组织部、编办、监察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审计厅(局)、国资委(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纪检机构、人事(干部)部门、监察机构、审计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已经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代章)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资委2014年7月27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以下简称两办《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干部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

第三条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应当依法依规接受审计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对重点地区(部门、单位)、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第二章审计对象第五条两办《规定》第二条所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是指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党委(含党组、党工委,以下统称党委)正职领导干部和行政正职领导干部,包括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 指标 体 系是 当前 我 国商 业 银行 亟 待 解 决 的重 要
课题。

风 险 已成为 仅 次 于信 用 风 险 的 风 险 因 素 , 大 部 分 而
操作 风 险是 由人 为 因素 造 成 的 , 中又 以商 业 银 行 其 内部多 层委 托代 理关 系链 条 下 的“ 内部人 控 制 ” 害 危
( 广东金融学 院 会计系 ,广东 广州 5 0 2 ) 15 1
[ 摘
要] 文基 于非现场审计 系统 与平衡记分卡在 我国商业银行 的应用 , 本 对商业银行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体 系的现状及存在 问题进 行调 查 , 鉴 E A价值 管理理论 和 K I 借 V P 指标 的相关理论 , 构建 以 E A为核心 的财 务指标 V
随 着金 融 自由化 、 球 化 、 息 化 的发 展 , 国 全 信 我
境 中 , 何有 效 发挥 商业 银 行 经济 责 任 审 计 的作 用 、 如
正确 评价 领 导 人 员 任 期 经 营业 绩 、 建 科 学 规 范 的 构
金 融格 局更 加 开放 、 同业 竞 争 日益激 烈 , 业 银 行 面 商 临的风 险也 在 不 断 增 加 。 当前 , 国商 业 银 行 操 作 我
出关 键绩 效指 标 ( P ) 首先 要设 定 与银 行相关 的标 K I,
( P ) 商业银行 经 济责任 审计 K I的
经济 增加值 ( cn m cV leA d d E A) E o o i a d e , V 即息 u 前税后 经 营利 润 减 去 债 务 和股 本 成 本 , 所 有 成 本 是
意义 。2 0 0 6年 6月 1日施 行 的新 《 计 法 》中首 次 审 明确 了经 济 责 任 审 计 的 法 律 地 位 ]为 开展 经 济 责 ,

国企审计评价的构建框架与指标体系刍议

国企审计评价的构建框架与指标体系刍议
合被审计企业 的行 业特点 、 管理模 式 , 能较 为充分反映被评 价

计领导人员关 注的焦点 。 对于大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 审计 评价 尚未形成统一 、 适用 的评价框架 和指标体 系。本 文就
此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中, 中央层 面尚没 有制定具 体的评价指标体 系 , 个别地 方审计部 门探索制定出台了基
观情况 、 贯彻执行 国家政策情况 、 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 廉 洁从业
个指标的权重 等因素 。 因此 , 要从 可操作性 的角度 , 选择具有代
表性 、 实用性 、 可获得性 的指标 。 对于不可避免出现的需要定性
评价 的指标 , 应 当采用等级计分 制将其转化成定量化数值。
情况 及其 他相 关情 况。这些内容均是原则性的大方面 , 没有规 定具 体应审计哪些内容 , 实用性不 高。由于经济 责任 审计 的重 点 内容不够具体和细化 , 使得审计评价缺少足够 的支撑 。
本指标体系 , 但仍处于尝试 阶段 。 在 当前 的审计实践中 , 弊端依
然存在 :
对象所 承担经济责任的 内容 、 性质和范围 。 ( 二) 系统全面原则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经济责任 的特性是 综合性较 高 , 需要评价的内容较 多。因此 , 评 价指标体 系的构建 应当从不 同层面 、 不 同纬度来进 行考 察 , 在权责对等 的基 础上 , 系统全面反映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内容。 ( 三) 可操作性原则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可选 择的指标数量 很多 , 必须解决设 定几个层 面的指标 、 设定 多少个指标 以及各
威性 。
经济责任 审计是通过 审计手段来监 督和评价 被审计对象

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突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国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应聚焦于企业经济运营管理中的重要领域,例如财务管理、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等,从而确保审计工作可以真正发挥作用。

2. 兼顾财务和非财务绩效。

国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应兼顾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绩效,既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状况,也要关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形象等。

3. 坚持客观性和公正性。

国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
构建应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4. 体现风险管理的要求。

国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
体现风险管理的要求,关注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和预防措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 强调结果导向。

国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强调结
果导向,关注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评价和指导。

6. 关注持续发展的要求。

国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
关注企业的持续发展要求,关注企业在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表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评价和指导。

- 1 -。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通用指标体系的构建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通用指标体系的构建
账面余 额 ) O % X1 0
其 中,基 础设施投入增长额 =期末基础设施账 面余额 一期初
( ) 二 基础 设施投入增长率
其 中.实 பைடு நூலகம்执 行的 内部 控制制度项 数是指被 审计单位 实际执
行 的各 种内部控制制 度项 数的总和 ;实际建立 的内部控 制制度项 数是指被审计单位 已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总 和。 四、 ■大经济决策 的评价指标 重大经济 决策的 内容 主要是指建 设项 目、招商 引资 、对外投 资、 土地 出让 、 大宗物 资采购 、 大额资 金分配 、 产权 制度改 革 以及 国 有资产 处置等方面 的决策。对领导 干部 重大经济 决策 的评 价应 当 从合法性和科学性两 个方面来考虑。 对重大 投资决策评价应 设置指标是 重大投 资决策违 规率和 重 大投资决策损 失率 两个指标。 ( ) 一 重大投资决策违规 率 重大投 资决策违规率 是领导干部任 期 内未按 程序作 出的重 大 投资额 占任期 内重 大项 目投资额的 比重。计算公式 为 : 重大投 资决策违 规率 = 任期 内未按 程序决策投 资额 ÷任期 内 ( 重大项 目 资总额 ) 0 % 投 X1 0 该指标 能够衡量领导 干部所在单位 重大投 资决策违反 规定程
总额 ) 0 % ×1 0
其 中: 任期 内违法违规资金总额 = ∑某审计项 目违法违规数 在审计实务 中,审计资金总额通常取 被审计单位 平均资产总 额或收入额。 上述两个指标能 够分别从一般账务处 理差错和恶意 违反财经 法纪法规 两个 方面 ,较为客观地反 映出领导干部 履行 保证单位财

定共性, 针对共 性的评价 内容应 当设置通用评价指标。


财务活动的真实性 、 合法性 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通用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下称规定),《规定》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做出了明确规定。

但审计实践中仍存在经济责任界定不明确、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审计组织管理不得力等难点、重点问题,需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本文针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共性内容,应当设置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国有企业领导责任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评价通用指标是指适用于各类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审计评价指标。

尽管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应根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目的和要求,结合行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但就某些审计内容而言,对各类单位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评价仍然存在一定共性,针对共性的评价内容应当设置通用评价指标。

一、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指标
财务活动的真实、合法是企业领导人员及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基本经济责任,是评价他们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所依赖的一系列指标的前提。

财务活动真实性,强调的是财务活动及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程度,领导干部有责任保证单位财务活动的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单位的各项财务活动,并客观地予以列示。

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强调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应当符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审计评价领导干部的这项责任时,应使用数据差错率、违纪违规金额比率两个指标。

财务活动的效益性评价应当与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结合起来,运用相关的指标进行评价。

(1)数据差错率。

数据差错率是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审计数据差错占其提供的账面数的百分比。

差错数据是由于被审计单位未能如实反映财务活动而产生,一般是指账务处理错误造成的财务信息的差错。

数据差错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数据差错率=(差错数据÷被审计单位原账面数)×100%
其中:差错数据=∑(|各项目审计认定数-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面数|)
数据差错率是一个反向指标,该指标越低,说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活动及其的真实程度越高,反之,则说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活动及其披露的真实程度较低,领导干部未履行应当履行的经济管理责任。

(2)违法违规率。

违法违规率是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各项审计资金总额中各项违法违规资金额所占的百分比。

该指标反映了财务收支的合法程度。


据实施审计后是否发现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及其任期内本单位存在财务收支违法违规事实来确认。

这是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又一项重要指标。

违法违规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违法违规金额比率=(任期内违法违规资金总额÷审计资金总额)×100%
其中:任期内违法违规资金总额=∑某审计项目违法违规数在审计实务中,审计资金总额通常取被审计单位平均资产总额或收入额。

上述两个指标能够分别从一般账务处理差错和恶意违反财经法纪法规两个方面,较为客观地反映出领导干部履行保证单位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责任情况,同时指标计算所需要的数据,可以通过财务审计获得,审计实务中的操作性较强。

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指标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审查领导干部在职期间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着重查清资产存量的真实性、资产增减变动的合规性、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责的履行情况。

在查实国有资产真实、账实相符的前提下审计评价国有资产管理是否做到了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并有效使用。

分析、评价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通常依据《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同时辅以不良资产率来进行。

(1)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期末所有者权益与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值。

资本保值增值率具体计算公式为: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还需要剔出国家追加投资和内部经营管理因素对公式的影响。

(2)不良资产率。

与经营性国有资产不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以其安全、有效使用为目的,通常可以通过计算不良资产比率来评价这部分国有资产完好情况。

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已提取的各项减值准备)÷年末资产总额×100%
三、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指标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评价应重点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应设置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和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率两个指标。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有效执行是经济管理活动的核心环节,因此,通过考核内部控制的健全率与有效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领导干部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从而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拓展目标。

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是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的指标。

计算公式: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实际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应设置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100%。

其中,应设置的内部控制制度
项数是指企业为加强内部控制应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项数;实际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是指被审计单位已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总和。

四、执行财经法纪和个人廉洁自律的评价指标
对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的评价,主要审计评价领导干部个人有无违反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行为,违反规定的金额及其程度如何。

评价时,对于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金额比较容易获取,但不便于横向比较,因此,在评价这个问题时,通过设置个人违规资金比率,从反向来评价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

个人违规资金比率,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审计查出的领导干部违规资金总额占被审计单位平均资产总额的比重。

计算公式:个人违规资金比率=(个人违规资金÷审计资金总额)×100%。

其中,个人违规资金是指违反财经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被查处的资金总额。

个人违规资金比率是一个逆向指标,该指标数值越低越好。

对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的审计评价,除了运用上述的评价指标外,更多的还需要设置定性的指标进行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的指标另行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