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曾蕊)
无线电波的新利用博士生开发了一种新型无线电通信技术

无线电波的新利用博士生开发了一种新型无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波的新利用无线电波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进行无线通信的重要工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通过无线电波实现了无数的通信突破和技术创新。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无线通信需求的增长,一位博士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创造力。
这种新型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开发者是李明,一位来自世界知名大学的博士生。
他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发现现有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传输距离短、频率受限、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研发出了这种新型无线电通信技术。
新型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场景感知的通信方式。
传统的无线电通信技术通常是固定频率的,无法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动态调整。
而李明的新技术采用了智能场景感知系统,能够根据目标环境的电磁波状况自动调整通信频率和功率,以达到最佳通信效果。
这项技术的最大亮点是其出色的抗干扰能力。
传统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容易受到其他设备的信号干扰,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中断。
而新型无线电通信技术通过智能感知系统的支持,可以主动避开干扰源,选择合适的频率进行通信,从而有效提高通信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在传输速率和距离方面,新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李明的新技术能够在相对较远的距离内进行稳定的高速数据传输,大大扩展了无线通信的应用范围。
人们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在更广阔的区域内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开启了无线通信新时代的大门。
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泛。
无线电通信在军事、航空航天和物联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而新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
例如,在军事应用方面,新技术的高抗干扰能力可以有效避免敌方对通信设备的干扰,提高军队之间的指挥协调效率;在航空航天领域,新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可以提供更强的航天器与地面之间的通信支持。
此外,新技术还将对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4.3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4.3: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一:知识精讲归纳考点一、无线电波的发射1.要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的两个特点:(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2)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因此采用开放电路.2.实际应用中的开放电路,线圈的一端用导线与大地相连,这条导线叫作地线;线圈的另一端与高高地架在空中的天线相连.3.电磁波的调制: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调制分为调幅和调频.(1)调幅(AM):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方法.(2)调频(FM):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方法.考点二、无线电波的接收1.接收原理:电磁波在传播时如果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空中的导体可以用来接收电磁波,这个导体就是接收天线.2.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作电谐振,相当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1)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2)解调:把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调幅波的解调也叫检波.考点三、电视广播的发射和接收1.电视广播信号是一种无线电信号,实际传播中需要通过载波将信号调制成高频信号再进行传播.2.高频电视信号的三种传播方式:地面无线电传输、有线网络传输以及卫星传输.3.电视信号的接收:电视机接收到的高频电磁波信号经过解调将得到的信号转变为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技巧一:有效发射电磁波的条件要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的两个特点:(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频率越高,振荡电路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如果是低频信号,要用高频信号运载才能将其更有效地发射出去.(2)采用开放电路.采用开放电路可以使振荡电路的电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如图2.图22.调制(1)概念:把要传递的信号“加”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2)调制的分类①调幅: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技术,如图3所示.图3②调频: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技术,如图4所示.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1.(2023秋·江西上饶·高二统考期末)无线电波可以用于广播及其他信号的传输。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例题5 如图所示是一个可调LC振荡电路, 当电键K分别接a、b时,线圈自感系数有效 值之比为p,当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全部旋出 与全部旋入时,电容器电容之比为q,则该 电路发射电磁波的最大波长和最小波长之 比为多少?
相关概念解释
调制: 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做调制。
调幅: 使高频遮挡的振幅随信号而改变叫做调幅。
点击“←”返回到相关链接的幻灯
例题1 下列几种方式中,能提高振荡电 路向外辐射能量本领的有:
A.减小振荡电路中的电容 B.增加振荡时的电压 C.增加电容器充电的电荷量 D.用开放电路,不用闭合电路
答案: AD
例题2 无线电接收机中调谐电路的可变 电容器动片,从完全旋入到完全旋出都不 能接收到某一较高频率电台送出的信号, 这是因为:
200m~50m
100kHz~1500kHz
1500kHz~ 6000kHz
地波和 天波
调幅(AM) 无线电广播、 电报、通信
短波 50m~10m 6MHz~30MHz 天波
米波
(VH F)
10m~1m
30MHz~300MHz
近似直 线传播
调频(FM) 无线电广播、 电视、导航
分米 波
微
1m~0.1m
五、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波的发射 无线电波的接收
通常使用的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从几毫米到几千米,根 据波长或频率把无线电波分成几个波段,如下表所示:
波段
波长
频率
传播方 式
主要用途
长波
30000m~ 3000m
10kHz~100kHz 地波
超远程无线电 通信和导航
中波 中短波
3000m~ 200m
[精品]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讯
![[精品]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讯](https://img.taocdn.com/s3/m/a49c991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c.png)
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讯》教材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讯》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八章《电能与磁》第4节的内容。
本节的知识难度不高,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求全,不作过高要求。
因此学习本节知识,主要是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高科技的兴趣。
本节包括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讯两部分内容。
涉及科学内容主题二“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的光、电和磁。
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无线电波的相关概念;知道无线电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知道无线电通信的主要过程,感悟无线电通信在文明进步、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本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它的速度等于光速。
知道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2)知道无线电波的几个主要波段,它们的英文缩写、传播方式和主要用途。
(3)知道什么是模拟信号、调频、调幅和调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可以产生无线电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增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学习无线电通信传输过程时,通过与飞机装载货物类比,认识类比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物理学的重大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激发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2)通过了解我国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激发爱国热忱。
三、本节重点、难点和关键本节的重点是无线电波的应用;难点是无线电通信传输过程。
四、课时安排本节内容安排1课时五、设计思路无线电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农村的学生可能对“电磁波”这个名词还有些陌生,城市的学生虽然对“电磁波”不生疏,但也未必能深入体会到电磁波的存在。
在教学安排上,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想一想”到“做一做”,从身边的知识、熟悉的事物中去感受到新的、未知的世界这一思想。
课堂设计:1、主要是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用多种形式交流信息、理解和体会;2、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资料、交流,一同经历,共同提高;3、引导学生习惯用所学知识去体验生活中的高科技。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 讲义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讲义一、无线电波的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线电波无处不在。
从手机通信到广播电视,从卫星导航到无线局域网,无线电波在信息传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什么是无线电波呢?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范围非常广泛,从低频的几千赫兹到高频的几十亿赫兹。
它们能够在自由空间中传播,不需要像电线那样的物理连接就能传递信息。
二、无线电波的发射要实现无线电通信,首先需要发射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的发射主要依靠天线和发射机。
天线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重要设备。
发射时,电流通过天线,产生变化的电磁场,从而向周围空间辐射出无线电波。
天线的形状和尺寸会影响发射的效率和方向性。
发射机则负责产生高频振荡电流。
这个电流具有特定的频率和功率,决定了发射的无线电波的特征。
为了有效地发射无线电波,发射机通常会对信号进行调制。
调制就是把要传递的信息加载到高频载波上。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和调频(FM)。
调幅是使载波的振幅随信号变化,而调频则是使载波的频率随信号变化。
经过调制后的信号,能够携带更多的信息,并且更适合在空间中传播。
三、无线电波的传播无线电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和直线传播三种。
地波传播是指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适合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如长波和中波。
地波传播比较稳定,但传播距离有限,且容易受到地面障碍物和地球曲率的影响。
天波传播是指无线电波被发射到高空的电离层,然后被反射回地面。
这种传播方式适合中波和短波。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个区域,其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但电离层的状态会随时间和季节变化,导致天波传播的稳定性较差。
直线传播是指无线电波以直线的方式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适合频率较高的无线电波,如超短波和微波。
直线传播的信号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因此需要通过中继站来延长传播距离。
此外,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大气衰减、障碍物阻挡、多径传播等。
无线电入门基础知识

无线电入门基础知识无线电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信息的技术。
它在通信、广播、导航、遥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波长在1毫米至100公里之间的特性。
无线电入门基础知识包括无线电波的基本概念、发射与接收原理、调制与解调技术、无线电频谱以及无线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内容。
首先,了解无线电波的基本概念是入门的第一步。
无线电波是由变化的电流在导体中产生,并通过天线辐射到空间中的电磁波。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地波、天波和直线波三种。
地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天波通过电离层反射传播,适用于长距离通信;直线波则在视线范围内直线传播,适用于视距通信。
其次,无线电的发射与接收是无线电通信的基础。
无线电发射机将音频信号或数据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通过天线辐射到空间中。
无线电接收机则接收这些无线电波,解调出原始信号。
发射与接收过程中,天线的设计和使用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天线适用于不同的通信需求。
接着,调制与解调是无线电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调制是将低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数字调制等。
解调则是调制的逆过程,目的是从高频信号中恢复出原始的低频信号。
此外,无线电频谱是无线电通信中的重要资源。
无线电频谱是有限的,需要合理分配和管理。
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和应用领域。
例如,VHF(甚高频)和UHF(超高频)频段常用于无线通信和广播,而微波频段则适用于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
最后,无线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也是入门知识的一部分。
无线电设备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天线、调制解调器等。
正确使用这些设备,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对于保证无线电通信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无线电入门基础知识涵盖了无线电波的传播、发射与接收原理、调制与解调技术、频谱管理以及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多个方面。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深入学习和应用无线电技术的基础。
《无线电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知识清单

《无线电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知识清单一、无线电波的发射无线电波的发射是通过天线将高频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并向周围空间传播的过程。
要实现有效的无线电波发射,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1、振荡电路发射无线电波需要一个高频振荡电路,这个电路能够产生高频的交流电流。
常见的振荡电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通过不断地充电和放电来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电流。
2、频率无线电波的频率决定了其传播特性和应用场景。
不同的频率范围适用于不同的通信方式,例如,短波适用于远距离广播,而微波则常用于卫星通信和雷达。
3、调制为了在无线电波中传递信息,如声音、图像或数据,需要对高频振荡电流进行调制。
调制可以分为调幅(AM)和调频(FM)两种方式。
调幅是使高频电流的振幅随着信号的变化而改变;调频则是改变高频电流的频率。
4、功率放大产生的高频电流往往功率较小,不足以进行远距离传播。
因此,需要通过功率放大器将其功率增大,以增强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
5、天线天线是将高频电流转换为无线电波并辐射出去的重要部件。
天线的形状、尺寸和方向会影响无线电波的发射方向和强度。
常见的天线有偶极天线、抛物面天线等。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无线电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波传播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称为地波。
地波传播的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但传播距离有限,通常适用于中波和长波的广播。
2、天波传播依靠电离层反射传播的无线电波称为天波。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个特殊区域,能够反射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
天波传播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但信号容易受到电离层变化的影响,不太稳定。
3、空间波传播也称为直射波传播,是指无线电波从发射天线直接传播到接收天线的方式。
这种传播方式适用于微波和超短波,常用于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雷达等。
4、散射传播当无线电波遇到大气层中的不均匀介质时,会发生散射,从而向各个方向传播。
散射传播在一些特殊的通信场景中得到应用。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信号衰减和失真:1、路径损耗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无线电波的能量会逐渐扩散,导致信号强度减弱。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知识讲解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学习目标】1.知道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它的速度等于光速。
知道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2.知道无线电波的几个主要波段,它们的传播特点和主要用途。
3.知道什么是模拟信号、调频、调幅和调谐。
【要点梳理】要点一、无线电波1、定义:电磁波中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部分,叫作无线电波。
2.无线电波主要可分为四个波段:长波、中波、短波、微波。
要点诠释:1.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它的频率范围为30HZ~1019HZ。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电磁波,但它们处在不同的频率范围2.无线电波与声波一样也有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率对应不同的波长,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反之,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要点二、无线电波的传播及应用1.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1)与光的传播相同,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几乎相同。
(2)无线电波也具有能量,但在沿地球表面附近的空间传播时能量会不断损失,而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能量损失越大;频率越低(波长越长)能量损失越小。
(3)频率越高,传递信息就越多。
(4)波长越长,如长波、中波,能绕过障碍物的本领越大。
波长短,如短波、微波,遇较大的障碍物不能绕过,会受到阻挡。
(5)微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还能穿过电离层。
2.不同频率范围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特点和应用1.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及应用如图所示。
2.无线电波的三种传播方式,如图所示。
3.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三颗同步卫星基本上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如图所示。
要点三、无线电通信以广播电视为例(如图,与运输货物进行类比):1.货物装箱话筒(拾音器):将声音转换成与声音变化相一致的电信号(音频信号);摄像机:将画面转换成与画面色彩、明暗变化相一致的电信号(视频信号)2.装机调制器:使无线电波随模拟信号而改变,将模拟信号装载到无限电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108m/s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4、阅读教材及有关资料,讨论交流无线电的种类、特点及应用 特点 应用 长波 中波 短波 微波
这两个教学环节主要由学生来承担。学生通过 阅读教材和材料,利用归纳、比较的方法,在课堂 进行讨论交流。
5、解读无线电波的传播过程图,初步了解调频、调幅和调谐。
不当之处敬请 批评指正!
(四) 教学建议与设计参考
第一课时
1、 创设情 境 引入新 课 2、
学生实 验探究1
结 论 1
结 论 2学生实验来自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学生 猜想
探究2、3
结 论 3
学生实 验探究4
结论4
3、
学 生 小 结
(二)教学重点: 无线电波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无线电通信传输过程
二、课时安排建议
本部分建议安排1课时:
三、 教学建议与设计参考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主要是现代科技内容,学习的要求不高,因此可结 合教材中的图片、录像等资源,了解无线电波传播的大致过 程,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可。在教学中要充分调 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的学 习方法,也有一些有关无线电波的生活常识,所以这一节的 大部分知识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运用归纳、比较、 类比等方法自学得到。 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无线电波的相关概念;知道无 线电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知道无线 电通信的主要过程,感悟无线电通信在文明进步、现代社会 中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示课本上的图8-4-5发射过程的方框图,结合发射过 程具体讲解振荡器、话筒、调制器、天线的作用。
(2)无线电波的接收过程 发射出的无线电波,必须要像飞机运输货物到目的地一样地 进行接收,才能完成信息传递的全过程。 ①为了接收在空间传播的无线电波,必须使用天线进行 接收。但由于天线能接收传播过来的所有无线电波而没有选择性 ,如把天线接收的无线电波全部变成声音,那只是一片嘈杂声, 什么也听不清。 ②为了从各种各样的无线电波中选择我们要接收的某一 频率的无线电波,必须使用“调谐器”。 演示实验:取二只频率相同带音箱的音叉进行共鸣现象 的演示。 通过演示进行“类比”说明:在无线电技术中的调谐装 置,就是使它选择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和欲接收的某种电磁波的 频率相同,从而产生“共鸣”。即调谐器的作用是选取我们所要 接收的某一频率的无线电波。
③此时我们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信号还是高频电 信号,不能直接用耳机听到,所以还必须把高频电 信号通过检波器,把声音信号从高频电信号中“检 ”出来。 ④把检出的声音信号电流通过耳机(或扬声器), 就还原成声音了。 演示实验:用半导体收音机演示调谐过程。
展示课本上图8-4-5接收过程的方框图。结合接 收过程具体讲解天线、调谐器、检波器、耳机 的作用。
(1) 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 用分层次“类比” 的办法进行讲述: ①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类似于飞机); ②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变为变化的电流(类似于要运输的货物);
③用调制器把两种电流迭加,获得高频调制电信号(类似于把货物 装载在飞机上);
④高频调制电信号送到天线上,由天线发射无线电波(类似于飞机 起飞)。
无线电波的发射
无线电波的接收
无线电波的海洋
名称 长波
中波
频率 10kHz ~ 100kHz
100kHz ~ 1500kHz
波长
主要用途 超远程通信
无线电广播 电报 电视,宇航通信
短波
微波
6 MHz ~ 30MHz
30MHz~300 kMHz
长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好, 可用于潜艇和远洋航行的通信; 中波(MW)和短波(SW):白天主要沿地表近距离 传播,夜间还可以靠电离层反射传播,所以昼夜信 号强度差别比较大。用于无线电广播; 短波:依靠大气层上部电离层反射传播,可以远距 离广播和通信; 微波:能像光一样传播,且能穿过电离层,在几十 千米范围内,微波发射他都建得很高。但是微波遇 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所以需建立中继站。广泛用 于给食物加热(微波炉使用切忌微波辐射),移动 通信、雷达、导航等方面。
《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的教学建议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曾蕊
一、教学内容及
教学要求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 )知道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它 的速度等于光速。知道无线电波的波长、频 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 2 )知道无线电波的几个主要波段,它们 的英文缩写、传播方式和主要用途。 ( 3 )知道什么是模拟信号、调频、调幅和 调谐。
(三)教学主要环节
1、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打开收音机收到几个节目 ,提出以下问题:收 音机、电视机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并没有 连着线,那它们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
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出要讲的内 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无线电波的用途
2、演示实验 感性认识无线电波 演示实验1: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 拿到收音机附近。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 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无线电波的存在。
(二)教学设计思路 无线电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城市的 学生虽然对“无线电波”不生疏,但也未必能深入体 会到无线电波的存在。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让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从“想一想”到“做一做”,从身边 的知识、熟悉的事物中去感受到新的、未知的世界这 一思想。 本节设计了几个演示小实验,用以说明无线电波 的存在;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调谐器的作用。 通过演示实验,抽象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的传播变 得具体可见,容易理解。 本节教学,学生的讨论、交流占了课堂的主体, 在讨论交流中逐步理解物理规律的由来及对人类、对 社会产生的影响,逐步思考人类应该怎样应用科学技
★
过程与方法
( 1 )通过演示实验产生无线电波,增 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 2 )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增强 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 3 )在学习无线电通信传输过程时, 通过与飞机装载货物类比,认识“类比” 的科学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感悟物理学的重大发现对人类社会 产生的巨大影响,激发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 2 )通过了解我国无线电通信、广播电 视事业的飞速发展,激发爱国热忱。
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 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 波。 用途: γ射线 作脑手术(可 灭癌细胞) 改良种子 X射线 : 透视 探伤 紫外线 :杀菌、帮助钙吸收 红外线: 遥感技术、自动控 制、测温仪 微波 :电视、雷达、无线电 导航等
电磁波的利与弊
人类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之中,电磁波给人类带 来了新的世界,但也给人类灾难: 我国每年出生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 中25万为智力缺陷.有关专家认为,电磁波的污染威 胁最大。 美国马里兰州1969-1982年间,有951名男子死于 脑瘤,死者多数为电子工程师和”手机”频繁使用 者 著名国际象棋大师尼古拉与一台超级电脑下棋时, 连胜三局后突然死亡,其杀手是电脑释放的电磁波
无线电通信
微波通讯
无线 电波 的传 播和 传递
卫星通讯
光纤通讯
网络通讯
考考你
1.短波,中波,长波这三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 度最快的是( ) A.短波 B.中波 C.长波 D.三者一样
2.短波,中波,长波这三种电磁波,频率最大的是( ) A.短波 B.中波 C.长波 D.三者一样
电磁波谱
按频率高——低排列:
有了对声音的感受,再讲无线电波时就 不那么抽象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无 线电波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世界中。
演示实验2:由声音的传播类比无线电波的 传播,引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无 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学生可以使用教师准备的手机、真空罩等用 具到台上来边说边做这个实验。
3、阅读教材 得出无线电波的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