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相关知识
宋词知识

17.*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 北宋苏轼门下四位诗人 18.*周姜( 宋代词人周邦彦、姜夔 ) 精通音律,能自创新调。 19.*姜张( 南宋词人姜夔、张炎 ) 讲究格律声韵,词风相近。 20.*二窗( 南宋词人周密、吴文英 ) 前者号草窗,后者号梦窗。 21 .* 我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 李清照 ) 22 .* 词宗是南唐后主( 李煜 )
6.*词在( 两宋 )时期成就最高。宋代词 的创作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北宋初年,词 人不多,所作限于( 小令 )和( 中调 ); 到( 柳永 )和( 苏轼 ),词才发展到全 盛时期。( 柳永 )被称为是( 婉约派 ) 的创新者;( 苏轼 )扩大了词的表现范 围,开宋代豪放词的先河。南宋初年,词人 目睹中原沦丧,欲图收复而不能,词中常含 愤激之情,代表作家是( 辛弃疾 )。待到 局势稍定,一部分词人又把精力放到音律和 辞藻上来,代表作家是( 姜夔 )。
宋词知识提要: 1.词的最初全称是( 曲子词 )。所以, ( 曲子 )和( 词 )都是它的简称。后来 “词”终于占了优势,成为通用名称,与 诗 ( )并列成为韵文中的一体。 2.词,又可称为( 诗余、长短句、曲子词、 倚声、乐府 )等。 3.( 词的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而( 词牌 )是一首 词词调的名称。
4.*词分为( 小令、中调、长调 ),这是依字数 多少来划分的。( 小令 )的字数在( 五十八) 字以内,( 九十 )至( 五十九 )字为 ( 中调 ),而( 长调 )是( 九十一 )字 以上。 5.*曲子词是包括( )和欧阳炯 民间曲子词 所称 ( 诗客曲子词 )说的。前者可以晚清 在敦煌发现的《云谣集杂曲子》及其他曲子 的残卷为代表;后者可以( 《花间集》 ) 为代表。
《宋词精选》必考知识点梳理

《宋词精选》必考知识点梳理宋词精选必考知识点梳理
以下是宋词精选必考知识点的梳理
宋词的定义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宋代。
与唐诗、宋诗齐名,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 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东篱乐府》
* 李清照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声声慢·寻寻觅觅》
* 辛弃疾
* 《青玉案·元夕》
* 《鹧鸪天·登高》
典型风格
宋词的典型风格是豪放派和婉约派,分别代表了北宋和南宋两
个时期的文化特征。
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
的代表作家有李清照、晏殊等。
句式特点
宋词的句式特点是以短句为主,常用押韵、换字、借代等手法。
具有平易近人、意境深远的特点。
常见修辞手法
宋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仗、排比等。
常见题材
宋词的题材广泛,常见的有爱情、离别、田园、志怪等。
应试技巧
在应试中,建议多读名家经典作品,掌握其典型风格和常见修
辞手法,多进行仿写练,同时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并注意审题,精准把握考题意图。
以上是宋词精选必考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宋词四首 知识点总结

下阕:实情→虚景→虚情
3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离别时动作、神态的细节进行描摹,将离人内心的痛苦与感情的缠绵表现得淋漓尽致。
4.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1修辞手法:对偶、互文、用典。
2三句中最传神的三个字及表达效果?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意象和作用:孤馆、杜鹃、斜阳;
5.词牌名后多另立标题,如《宋词四首》中的“郴州旅舍”,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6.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7.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叫作“一片”或“一阕”。词从片数上来分有单调(不分片)、双调(两片,上下阕)、三叠(三片)、四叠(四片)等。
炼字工巧:闭、砌…
5.苏幕遮
内容理解
上阕:清新淡雅的画面(各种意象、嗅觉、听觉、视觉)
上阕与下阙的联系:风荷
下阙:抒发思乡之情
用对面落笔的写法,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想念来抒发思乡之情。构成了多重空间结构,留给人想象空间。
用梦中回乡的虚笔来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
主旨:由眼前的盛夏晨景触发思乡之情。
3.雨霖铃
1《雨霖铃》的词牌名源于唐玄宗:
2内容理解
上阕:离别时的难分难舍。
下阕:离别后的孤寂凄清。
主旨表达了与恋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3艺术手法:
1情景交融(【思考与练习】一)
抓住典型意象,如寒蝉、长亭、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渲染了凄清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时的惆怅痛苦之情,情景交融。
2虚实结合:
(解释字义)“举”是擎起的意思,(代入句中,揭示特点)一个“举”字生动地表现了荷叶在风中摇曳、挺立的姿态,使得整个上阕在轻盈柔美的风韵中也带着一丝风骨,(情感)表现作者的喜爱之情。
宋词基础知识

宋词基础知识一、词的起源:源于隋朝“燕乐”,成于唐代,而兴于宋.最早的词大都合乐歌唱.二、词的别称:曲、曲子词、乐章、乐府、诗余、长短句.三、词的体式:按字数分三类: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四、词牌:指填词时所用的曲调名。
每个词牌均应遵“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规则。
五、关注词牌:词牌本身能反映词的某些艺术特色。
如《蝶恋花》《点绛唇》《鹊桥仙》《长相思》适于描写感情,《南乡子》《破阵子》《渔家傲》适于描写事业等等。
六、词的分段1、单词也称单片,全首不分段,多为小令。
2、分为两段的词,上段叫上片(上阙),下段叫下片(下阙)。
3、分为三段、四段的词,叫三叠、四叠.七、词风比较1、婉约派:(1)题材较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
(2)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醉心于谐音合律、刻意于雕章凿句、华丽的形式。
(3)艺术上,婉约派在形象的描绘刻画方面确有独到之处,尤其是白描手法的运用,能够达到“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
在抒情的委婉含蓄上亦有成功之处,能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显得典雅工丽.(4)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2、豪放派:(1)题材广阔,“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山川景物、记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吊古感旧、说理抒怀等都大量写入词中。
如《念奴娇》(“大江东去”)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语言上,打破了婉约派的清规戒律,不为形式所羁.象以及人物心理状态的细致描写和刻画上似稍逊于婉约派.(4)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引用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于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词风的形象概括和生动说明。
高中语文宋词必读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宋词必读知识汇总宋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化、历史、人物等方面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作为一名高中生,学习宋词必不可少。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高中语文宋词必读知识汇总,从宋词的特点入手,深入探讨宋词的韵律、格律、修辞手法以及部分经典的宋词作品。
宋词的特点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较为典型的词体文学。
它在形式上虽然也使用词的形式,但在体裁上又与先秦至唐代的诗歌截然不同。
宋词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抒情化:宋词写景以抒发情感为主,透露出诗人的感情和思想,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
2.口语化:宋词语言生动自然,往往采用白话口语表达,贴近人民日常生活。
3.音乐化:宋词注重曲调的和谐,文字行文起伏有致,易于吟唱。
4.短小精悍:宋词句子短小,字数较为精简,表达深刻,寓意丰富。
宋词的韵律与格律宋词的韵律和格律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对于宋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韵律韵律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音韵。
宋词一般采用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韵脚作为词的基本要素。
七、八、九、十这四个韵脚是宋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韵脚。
而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这五个韵脚,则用得比较少。
宋词的韵律分为单调韵和叠韵两种。
单调韵是一种韵脚出现一次的韵律形式,叠韵则是同一个韵脚在一首词中出现两次或以上。
而韵味的变化,有起承转合、变化多端,之所以在韵脚上大有讲究,正是为了凸显韵味的多样性。
格律格律是指词的音节、韵脚等方面的规律。
不同于唐代诗歌的韵律,宋词的格律主要是指词牌的规律。
由于宋代的音乐和语言习惯,词牌音节长度相似,韵式千变万化,让人有无限的遐想。
宋词的词牌共有四大类:浣溪沙、满江红、清平乐和玉楼春。
每个词牌都有自己的韵脚数、音节长度、抑扬格律等要求。
在写作中,词人需要严格遵循不同的词牌要求,方可如鱼得水。
宋词的修辞手法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巨大成就,主要源于它独特的修辞手法。
宋词的修辞手法多种多样,通常是词人在感情和思想的表达中所使用的技巧。
关于宋词的介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隋唐时期,盛行于宋代。
它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此也被称为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宋词在北宋前期主要分为贵族词和市民词,前者主要反映士大夫阶层的闲适自得生活和感伤时序的情怀,后者则更多地描绘都市风光和市民生活。
柳永是市民词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如《雨霖铃》等,融情于景,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成就。
宋词的第二次转变是“豪放派”的兴起。
范仲淹是豪放派的发韧人物,他的作品如《渔家傲·秋思》等,展现出豪放的风格。
苏轼则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以豪放的感情和广阔的视野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北宋晚期,词坛上出现了“婉约派”与“豪放派”两军对峙的局面。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秦观、周邦彦等,他们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描绘为特点。
而豪放派的代表则包括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以激昂的感情和广阔的视野为特点。
宋词以其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因此,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
总的来说,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关注和创作,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宋词的知识

关于宋词的知识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是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宋词的创作时间跨越了南北宋两个时期,大约从公元960年到1279年,历时约320年。
宋词的创作数量极为丰富,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爱情、自然、社会、历史等等,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宋词的特点宋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简练:宋词的语言简练,用词精炼,表达深刻,富有感染力。
宋词的语言风格以简练为主,不像唐诗那样华丽,而是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真实。
2. 情感真挚:宋词的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
宋词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能够深入人心,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
3. 描写细腻:宋词的描写非常细腻,能够将事物的细节描绘得非常清晰。
宋词的描写能够让人感受到事物的真实面貌,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用心。
4. 音乐性强:宋词的音乐性非常强,能够让人感受到词曲的美妙。
宋词的音乐性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它能够让人感受到词曲的美妙,让人陶醉其中。
宋词的流派宋词的流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南宋的词派,另一种是北宋的词派。
南宋的词派主要是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词作风格多样,有的清新脱俗,有的豪放不羁,有的婉约柔情,有的慷慨激昂。
他们的词作品质高,影响深远,成为了南宋文学的代表。
北宋的词派主要是以欧阳修、王安石、柳永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词作风格比较朴素,注重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化内涵。
他们的词作品质也很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词的代表作品宋词的代表作品非常丰富,其中一些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宋词代表作品:1.《青玉案·元夕》:这是唐婉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作者在溪亭日暮时的感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悟。
宋词的知识点

宋词的知识点
1. 宋词那优美的韵律就像音乐一样好听呀!比如说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读起来是不是特别有节奏感?仿佛能听到那寒蝉的鸣叫和雨声呢。
2. 宋词里的情感那可丰富了呀!像李清照的词,有时欢快,有时忧伤。
就看“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多有趣;再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悲伤简直要溢出来了呢!
3. 宋词的意境也非常奇妙啊!比如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哇,一下子就把你带到了那个充满稻香和蛙鸣的乡村夏夜中。
4. 很多宋词的用词简直绝了呀!像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用词多么精妙,让人拍案叫绝啊!
5. 宋词的风格那也是多种多样的呢!既有豪放派的大气磅礴,像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有婉约派的细腻温柔,是不是很神奇?
6. 宋词对后世的影响可太大啦!现在很多歌曲不都借鉴宋词嘛。
想想看,要是没有宋词,那我们的文化得少多少精彩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宋词真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呀,太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的相关知识
词萌发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朝。
因句子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另有“诗馀”“乐府”“琴趣”“乐章”等称谓。
初期的词作都是根据曲调填写,所以称:倚声填词。
但南宋以后逐渐脱离了音乐自成一种文学体裁,金元以后人们都是依谱填词。
曲子词发生之际原为燕乐,“燕”通“宴”,即酒宴间流行的音乐用来助兴,演奏和歌唱者都是素质不高的下层乐工和歌妓等。
且燕乐曲调多是由唐时西域流入,部分改为汉名。
一、词的派别
盛行于宋代的词多以艳情描写为主,张炎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
盖声出于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
”将艳情的表述含蓄化、朦胧化,似有兴寄,让接受者产生无限言外托喻之想。
且将字面、句子、声韵皆加以锻炼,使其具有典丽高雅之风貌也就成了宋词发展的潮向。
从零星的努力到流派的形成,逐渐出现了三大派别:婉约派、豪放派、花间派。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是代表了这种看法。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
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代表人物有: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姜夔、吴文英、李煜、欧阳修等。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
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
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陈亮、陆游、张孝祥、张元干、刘过等。
花间词人的作品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艺风尚里产生的。
陆游《花间集跋》说:“斯时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至此。
”是对他们的反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针见血的批评。
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绝大多数作品都只能堆砌华艳的辞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和体态,题材比温词更狭窄,内容也更空虚。
在艺术上他们片面发展了温词雕琢字句的一面,而缺乏意境的创造。
花间词人这种作风在词的发展史上形成一股浊流,一直影响到清代的常州词派。
代表人: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
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
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
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
二、词的分类
词根据长短大体可以以:小令、中调、长调三类划分:
1.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三、词韵及选腔
了解了词的起源和派别以及长短的划分之后,我们再介绍一下词的韵脚。
词在选择韵脚要比诗宽,用的是《词林正韵》,它是106部《佩文诗韵》合并成的19部词韵,采用了上声去声通押,这是近体诗所不允许的,所以他的韵脚选择余地就大。
词谱多选用康熙指令修订的《钦定词谱》或舒梦兰的《白香词谱》来填词。
词有的是只押平声韵或只押仄声韵的称为单调,双调的有平仄两体(此句存疑)。
还有一种是一首词中既有平声也有仄声称为平仄互叶格。
懂得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进入填词阶段首先要考虑的是选韵与选腔。
词之题意不外乎:写景、言情、纪事、咏物四种,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选择适宜的词牌和声调,虽然后来填词脱离了音律但原词谱的音节、缓急、句式等都还影响着整首词的表现效果。
比如《满江红》适合描写悲壮的内容,或者激越的言志内容,《念奴娇》适合怀古类,《南乡子》《破阵子》《渔家傲》就适合写事业战争类题材,《点绛唇》《长相思》《蝶恋花》等适合感情类。
另外要注意所写内容是根据它的音节脉动而选的内容,不是按词谱的表象选择的,比如很多朋友看到《千秋岁》这个词谱以后就给朋友做生日贺词表象来看感觉比较吉庆,事实上这首词是一首幽怨怀人之作,甚至是悼亡篇,用沉痛的音节来庆贺生辰就会出现很滑稽的现象。
把张先、秦观两位填词名家的《千秋岁》附录欣赏: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秦观
水边沙外。
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
鹩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开宗明义:“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
境界则来自真情,没有知情实感闭门造车的东西写出来也只是词藻的堆彻,读之索然无味。
写出高质量的富含激情的作品就需要诸多方面的因素了,所以填词犹如做文章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体察和感悟,还有对生活高度概括升华的灵感,以及作者胸中澎湃的激情体现综合而成。
词,既不同于诗,又有别于曲,介于两者之间却又要以诗为基础,追求逻辑上的和谐合理,又要通俗易懂,还要有意境。
一些需要了解的常识归结如下:
1. 词牌千种之多简要介绍部分表现的内含以供参考:
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三体,宜为慷慨激昂之词。
小令浪淘沙,音调尤为激越,用之怀古抚今最为适当。
浣溪沙、蝶恋花二体,音节和婉,作者最多,宜写情,亦宜写景。
临江仙、凄清道上二体,最宜用于写情,对句两两作结,句法更见挺拔。
洞仙歌,宛转缠绵,可以写情,可以纪事,一叠不足,作若干叠者更妙。
祝英台近,顿挫得神,用以纪事,亦甚佳妙。
齐天乐,音调高隽,宜用于写秋景之词。
金缕曲,宜用以写抑郁之情。
此调变体甚多。
别名贺新郎,可赋本意,用以贺婚。
沁园春,多四字对句,宜于咏物。
别名寿星明,可赋本意。
用以祝寿。
高阳台,跌宕生姿,亦为写情佳调。
金菊对芙蓉一调,有回鸾舞凤之姿,用以纪事、咏物,皆流利可爱。
2. 常用衬字逗字虚字归纳:
一字类:正但待甚任只漫奈纵便又况恰乍早更莫似念记问想算料怕看尽应
二字类:试问莫问莫是好是可是正是更是又是不是却是却喜却忆却又恰又恰似绝似又还忘却纵把拚把那知那番那堪堪羡何处何奈谁料漫道怎禁遥想记曾闻道况值无端独有回念乍向只今不须多少
三字类:莫不是都应是又早是又况是又何妨又匆匆最无端最难禁更何堪更不堪更那堪那更知谁知道君知否君不见君莫问再休提到而今况而今记当时忆前番当此际问何事倩何人似怎般怎禁得且消受都付与待行到便有人拚负却空负了要安排嗟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