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站CFG设计方案
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文模板

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文模板【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本方案针对某市新建消防站建设项目,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科学、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该消防站建筑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包括消防车库、训练场地、办公区域、宿舍及配套设施等部分,设计充分考虑了消防工作的特殊性和紧急性,力求打造高效、安全、便捷的现代化消防站。
二、施工组织设计原则1. 安全第一: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建筑法规与标准,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质量至上:坚持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施工,严把材料质量关,保证施工工艺严谨,实现工程品质优良。
3. 进度控制:科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有效应对可能影响工期的各种因素,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绿色环保: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实施绿色施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施工准备阶段:进行详细的施工图会审,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方法,并做好现场临时设施搭建、机械设备入场等准备工作。
2. 施工阶段:- 结构施工: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的原则进行,同时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测点,确保结构稳固可靠。
- 设备安装:遵循“先大后小、先重后轻”的原则,重点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精准安装和调试。
- 内外装修:注重防火、防腐、耐久性,满足消防站的功能需求和美观要求。
3. 工程验收阶段:在各分部工程完成后及时组织自检和互检,邀请相关部门进行专项验收,并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确保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四、施工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落实应急预案演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火灾、坍塌等突发事故。
总结,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将全面指导消防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力求在保障安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如期高效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提升城市消防安全能力做出贡献。
消防站 建筑设计 方案

消防站建筑设计方案消防站是为了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建立的建筑物,在设计方案中应充分考虑消防站的功能需求、安全要求、舒适度和美观度等因素。
以下是一份关于消防站建筑设计方案的1000字的写作。
消防站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公共设施之一,为了高效地开展救火和紧急救援工作,消防站的建筑设计方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功能性、安全性、舒适度和美观度。
首先,消防站的功能性设计是最重要的。
消防站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维护消防设备、组织消防演练和实施火灾救援等。
因此,方案应充分考虑储存设备和器材的空间需求,包括合适的库房、车辆停放区域和装备维护工作区。
此外,消防站应设有战术指挥中心和培训室,以确保消防员能够高效地应对各类紧急情况。
其次,消防站的安全性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消防站应建立在距离市中心和居民区较近的位置,以便快速响应紧急情况。
此外,方案还应考虑消防车辆的进出通道,确保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离开消防站,前往灾害现场。
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提高建筑物的耐火性能,并配置适当的消防安全设施,如消防水源、喷淋系统和疏散通道等,以确保建筑物内外的安全。
此外,消防站的舒适度也需要考虑。
由于消防员可能需要长时间留在消防站,方案应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便利和舒适性。
例如,应充分考虑消防员的休息室、厨房和卫生间等设施,以及空调、暖气设备和良好的隔音措施,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最后,消防站的美观度也应得到重视。
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消防站应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
方案应充分考虑建筑立面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色彩搭配等因素,使其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
此外,方案还可以考虑在消防站周围设置绿化带和公共休闲区,以提供一个美丽宜人的城市空间。
综上所述,消防站的建筑设计方案应兼顾功能性、安全性、舒适度和美观度等多个方面,以满足消防工作的需求,并为城市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文模板

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文模板Fire Statio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TemplateIntroduction: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fire stations has become a vital component of ensuring public safety. A well-planned and organized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crucial in achieving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completion of fire station project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present a template for a comprehensive fire statio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plan.1. Project Overview:项目概述:This section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fire st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including its location, purpose, scope, and estimated duration. It also outlines anyspecific requirements or regulation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2.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组织结构:In order to ensur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a clea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is section describes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key personnel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uch as project managers, architect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It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mong team members.3. Project Schedule:项目进度:A detailed project schedule is essential to monitorprogress and meet project milestones. This section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timeline for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cluding site preparation,foundation work,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d finishing works. It highlights critical activities and specifies timeframes for each stage.4. Resource Allocation:资源分配: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s crucial for timely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within budget constraints. This section discusses the allocation of various resources such as manpower, materials, machinery/equipment for each phas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t emphasizes on proper planning for procurement and delivery schedules to avoid delays or shortages.5. Safety Measures:安全措施:Safety is paramount when constructing a fire station. In this section, emphasis is placed on implementing comprehensive safety measures to prevent accidents or hazards during construction. It covers guidelines for ensuring a safe workplace, conducting regular inspections, providing necessary safety training, and maintaining emergency response plans.6. 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Maintaining high construction standards is crucial toensure the longev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 fire station. This section outlines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thatshould be implemented throughout the project, including material testing, adherence to building codes and standards, and regular inspections by quality control teams.7.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环境因素考虑:Fire station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while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This section discusses steps taken to minimize environmental impact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uch as waste management practices, energy-efficient design features, and using eco-friendly materials where feasible.8.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风险评估与管理:Identifying potential risks and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mitigate them is essential for successful project completion. This section addresses risk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 applicable to fire st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It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ongoing riskmonitor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gency plans for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Conclusion:In conclusion, an effective fire statio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pla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projects on time, within budget, and at the desired quality level. The presented templat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planning and organizing various aspects of a fire st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while adhering to local regulations and maintaining safety standards.一个有效的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于确保项目按时、在预算内和达到预期质量水平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防站建设实施方案

消防站建设实施方案1. 背景与整体计划1.1背景故事咱们都知道啊,火灾一旦发生,那可是非常危险的,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目前咱们这一片区呢,随着发展,建筑越来越多,人口也在增加,但是消防站却比较少或者现有消防站的覆盖范围和应对能力有限。
所以呢,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提高火灾应对能力,就需要搞这个消防站建设实施方案。
1.2计划框架这就好比咱们要建一个安全堡垒,首先得打好基础,也就是规划好消防站的选址、规模这些基本要素,这是第一步的基石。
然后就像给堡垒添砖加瓦一样,购置设备、招募人员。
最后呢,把整个堡垒的功能都调试好,也就是进行人员培训和消防站的试运营等工作,让这个消防站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2. 实施步骤2.1分阶段行动2.1.1启动阶段(第1 - 2个月)2.1.1.1责任人安排这个阶段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的相关人员负责,他们得熟悉城市布局规划这些知识。
消防部门也得派人参与,因为他们了解消防工作的需求。
他们之间要经常沟通,比如每周开一次碰头会,来协调工作。
2.1.1.2具体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选址,要选择一个交通便利、覆盖范围广的地方,最好是能在30分钟内到达周边主要居民区和商业区的位置。
然后确定消防站的规模,根据周边的人口密度和建筑数量,如果周边人口在10万人左右,建筑密度较高,那消防站的规模就不能太小,建筑面积至少得2000平方米左右。
效果标准就是要完成选址报告和初步的规模规划图。
2.1.2建设阶段(第3 - 8个月)2.1.2.1责任人安排建筑工程队负责施工建设,他们得有建筑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消防部门要安排专人监督工程质量,这个人得熟悉消防设施建设标准。
工程队和监督人员要保持密切联系,每天都要沟通工程进展情况。
2.1.2.2具体工作按照规划图进行消防站的建筑施工,包括建设办公区、设备储存区、消防员休息区等不同功能区域。
同时要按照消防标准安装消防水系统、通风系统等设施。
效果标准是完成消防站的主体建筑建设,并且各项设施安装到位,通过初步的工程质量验收。
微型消防站建设方案

微型消防站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新型住宅小区的建设,火灾事故频发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保障城市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微型消防站成为当前急需的一项工作。
二、项目目标与任务1.目标:建设微型消防站,提高城市的火灾防控能力,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任务:(1)拓展消防保障网络,提高城市火灾救援响应速度。
(2)提升公众的火灾防控意识,提高自我防灾能力。
(3)加强微型消防站的设施和装备建设,提高日常巡查和应急救援能力。
三、建设方案1.选址和规模:2.设施和装备:(1)设施方面,微型消防站主要应包括消防车库、办公室、休息室、更衣室、洗浴室、储存室、清洁区和维修区等功能区域,以满足消防队员的工作和休息需要。
(2)装备方面,微型消防站应配备至少一辆消防车辆,包括消防水泵、灭火器、消防水枪、破拆工具等基本装备。
另外,还可以考虑配备红外线探测器、高空救援器材、应急药品等专业装备。
3.消防队伍和培训:(1)招聘专业消防队员,确保消防站的日常巡查和应急救援工作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2)进行消防培训,提升队员的火灾防控和应急处理能力,包括火灾逃生、灭火器使用、疏散指挥等方面的培训。
四、资金投入和运营模式1.资金投入:消防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资金主要用于选址买地、建设消防站建筑和购买器材设备等方面。
资金可以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赠和灾后补偿等多种方式筹集。
2.运营模式:(1)管理机构:设立微型消防站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的消防站管理和消防队伍的培训等工作。
(2)运营方式:可以通过政府委托运营的方式,由专业机构负责消防站的运营管理。
也可以由政府直接管理,设立统一的消防指挥中心,统筹协调各个微型消防站的工作。
五、推进措施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消防站建设。
2.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火灾防控意识,增强自我防灾能力。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享资源和信息,提高火灾防控效率。
消防站 建筑设计 方案

消防站建筑设计方案消防站的建筑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性、灵活性、便捷性、可持续性、美观性等。
下面是一个关于消防站建筑设计方案的示例,共计700字。
消防站是为了满足日常消防工作需求而建造的建筑物,应以人员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
首先,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坚固耐用,能够承受自然灾害和火灾等意外情况带来的冲击和压力。
消防站的墙体和屋顶采用防火材料,以提高其抗火性能。
此外,建筑内部应设置的逃生通道、安全出口、紧急疏散设施等,以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逃生。
其次,消防站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日常消防工作的需要。
建筑内部应合理设置消防车辆车库、消防器材库房等功能区域,以方便消防人员进行装备和车辆的维护。
此外,可以设置模块化设计,使建筑能够灵活变化、扩展或改造,以适应未来可能的发展需求。
建筑的便捷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消防站应当位于市区内部或者临近城市主要道路的位置,以便于快速出动。
同时,建筑的布局要合理,能够使消防车辆方便进出,并保证消防人员能够迅速到达车辆和器材的存放位置。
除了满足功能需要外,消防站的建筑设计方案还应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
可以采用环保、节能技术,如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供电、雨水收集系统、自然通风和光照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消防站的建筑设计方案应注重美观性。
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消防站的外观设计应与周围建筑相协调,不仅要起到功能性的作用,还要提升城市形象。
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运用适当的色彩搭配和造型,使消防站成为城市的亮点和景观。
总之,消防站的建筑设计方案应以人员安全为首要考虑,同时兼顾灵活性、便捷性、可持续性和美观性等要素。
只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备的消防站,才能更好地履行其任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文模板

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文模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前言在城市建设中,消防站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GNJ1-81(试行)第一章总则其次章总平面设计第三章房间设计第四章建筑构造第五章训练塔第六章训练塔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公安消防站的建筑设计有利于执勤战备、业务训练、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灭火战斗力,以适应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平安的须要,本着适用、经济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市、县新建、扩建的公安消防站的建筑设计。
改建的公安消防站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站,可结合实际状况参照试行。
第1.0.3条、消防站的布局,应纳入城镇规划。
其布局要求、人员编制、装备设置应按有关的特地规定执行。
第1.0.4条、消防站的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并应符合现行的其它有关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的要求。
返回其次章总平面设计第2.0.1条、消防站应设在便于车辆快速出动的地点,其边界距医院、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集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和场所不应小于50米。
注:老城区执行上述规定确有困难时,其距离可适当减小。
第2.0.2条、消防站车库正门,距城镇规划道路红线不宜小于10米,门前地面应用混凝土或沥青等材料铺筑,并向道路边线做1--2%的坡度。
第2.0.3条、消防站内应设置车库、值勤宿舍、训练塔、油库以及其它必要的建、构筑物,并合理布局。
第2.0.4条、消防站内应设置训练场地,其面积应符合表2.0.4的规定。
表2.0.4注:①、训练场地内宜设置长度为100米的跑道。
②、在有条件的地区,应设置能够进行全套基本功训练的宽度不小于15米、长度宜为150米的训练场地。
③、在执行表2.0.4的规定确有困难时,其面积可适当减小,但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
并应依据须要在若干此类消防站的适中地点设置宽度不小于15米、长度宜为150米训练场地的消防站。
返回第三章房间设计第3.0.1条、消防站车库应布置在建筑物正面一层便于车辆快速出动的部位。
车库的基本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车库内消防车外缘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0米;二、消防车外缘至边墙、柱子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0米;三、消防车外缘至后墙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5米;四、消防车外缘至前门垛的距离不小于1.0米;五、车库的净高(地面至顶板突出部分)不小于车高加0.6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设计依据 (2)2.工程概况 (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4.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3)(1).CFG桩设计 (3)(2)设计结果参数统计 (6)5.沉降计算 (7)1.设计依据1.1岩土勘察报告及设计图纸1.1.1新建MFA(奔驰前驱动车型)项目能源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号2013技046)(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1.1.2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焊装车间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处理要求。
1.2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技术规范及规程1.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2.4《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DBJ01-501-2009(2009年新版)1.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3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3.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工程概况2.1场地位置概况拟建工程位于本项目的建设场地位于(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博兴南路与亦庄南区三街交叉口东南)本次地基处理范围基础底标高-2.0m,建筑物±0.000=26.800m基础埋深为-2.0m,基础垫层底标高-2.1m,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
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50Kpa最大沉降量不大于40mm。
2.2建筑物概况消防站(464)无地下室,基础为独立基础。
基础持力层为②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0Kpa,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
上部结构物载荷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50Kpa(未修正),最终沉降量不大于40mm,所以需对地基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地质情况工程场地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下部,微地貌单元处于古漯水故道范围内。
拟建场地现状地形基本平坦,勘察期间量测的勘探钻孔孔口处地面标高为26.2~26.8m。
详见地勘报告4.CFG桩复合地基设计(1).CFG桩设计1.1CFG桩复合地基特点分析1.1.1CFG桩的特点CFG桩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质量容易控制、工程造价低廉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北京及周边地区应用最普遍的地基处理技术之一。
1.1.2设计原则CFG桩复合地基是由桩间土和增强体(桩)共同承担荷载,综合桩长、桩径、桩间距、桩身强度、天然地基承载力等5个因素进行优化设计,在理论计算及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施工经验,得出最佳的设计。
1.1.3本工程的要求基础持力层在②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00Kpa,要求CFG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50Kpa,建筑物最终沉降量≤40mm。
1.2CFG桩设计1.2.1设计参数1.2.1.1CFG 桩端持力层的选择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层剖面图综合土层特点,桩端设在厚度比较均匀的⑥层细中砂。
1.2.1.2底层参数涉及到的土层参数如下表所示:1.2.1.3CFG 桩参数CFG 桩选取直径为410mm ,有效桩长13.2m ,保护桩长0.50m 。
有效桩顶标高-2.30m ,桩底标高-15.5m 1.2.2设计计算 1.2.2.1单桩承载力计算1).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确定P p p ni pi si p a A q l q U R α+=∑=1其中:a R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 );p U —桩的周长(m );si q —桩周第i 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 ),可按地区经验确定;pi l —桩长范围内第i 层土的厚度(m )p α—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应按地区经验确定,取1。
A p —桩端面积,0.13195m 2;p q —桩端端阻力特征值(kPa );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i l —地层厚度(m ); 计算如下:a R =3.14×0.41×(20×2.44+20×0.7+27.5×4.4+25×1.9+32.5×1.5+27.5×1.6+35×0.66)+650×0.13195 =532.6KN由于施工工艺等原因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500KN 。
1.2.2.2.由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值反算置换率 根据自由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置换率()sk p a spk f m A R m f ⋅-⋅+=1βλ其中:spk f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50 kPa ; m —置换率;a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 R k =500KN ;λ—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按地区经验取值,本工程取0.9sk f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宜按当地经验值取,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100 kPa ;β—强度发挥系数,β=0.90;计算置换率如下:()10019.013159.0/5009.0250⨯-⨯+⋅=m mm=0.04821.2.2.5.桩位布置及桩数共布置CFG 桩181根,根据独立基础尺寸布置,实际置换率不小于0.0482。
1.2.2.6桩体强度设计p a cu A R f /4λ≥p a A R /4λ=4×0.9×500/0.13195=13641.53KPacu f —桩体试块(边长150mm 的立方体)标准养护28d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 )考虑施工工艺地层因素,选用C20混凝土,坍落度为180mm-200mm 。
1.2.2.8沉降计算 沉降计算详见后附计算表 1.3设计结果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 CFG 桩复合地基设计为桩径410mm ,有效桩长13.2m 保护桩长0.50m , ‘桩顶铺设200mm 后的碎石(不大于30mm )褥垫层,以调整桩土应力比。
桩体材料强度为C20混凝土。
(2)设计结果参数统计1、 CFG 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的各种参数2、褥垫层‘桩顶铺设200mm后的碎石(不大于30mm)褥垫层,以调整桩土应力比。
褥垫层夯填度不大于0.9。
5.沉降计算5.1j-1基础1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基础类型:矩形基础荷载类型:竖直均布荷载基础底面埋深:2.00 (m)基础长度:2.50 (m)基础宽度:2.50 (m)地下水位:6.00 (m)土层数:8 基底应力:250.00 (kPa) 桩长:13.20 (m)土层编号土层厚度(m) 压缩模量(MPa) 天然容重(kN/m3)1 4.44 5.00 19.002 0.70 15.00 20.003 4.40 20.00 21.004 1.90 7.00 18.005 1.50 25.00 19.806 1.60 10.00 20.507 3.50 25.00 20.008 15.00 12.00 20.20目标计算点坐标:x=1.25 (m) y=1.25 (m)沉降计算深度:15.99 (m)2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土层编号沉降计算深度(m) 修正前的沉降量(mm) 修正后的沉降量(mm)1 4.44 13.53 4.062 5.14 14.25 4.273 9.54 15.76 4.734 11.44 18.09 5.435 12.94 18.44 5.536 14.54 19.17 5.75复合地层底界 15.40 19.29 5.797 15.99 19.37 5.81褥垫层的沉降量:0.00 (mm)复合土层的沉降量:5.79 (mm)下卧层的沉降量:0.03 (mm)沉降计算范围内的内侧限变形模量的当量值(Mpa):26.53沉降计算经验系数:0.30修正前的最终沉降量: 19.37 (mm)修正后的最终沉降量: 5.81 (mm)5.2j-2基础1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基础类型:矩形基础荷载类型:竖直均布荷载基础底面埋深:2.00 (m)基础长度:2.80 (m)基础宽度:2.80 (m) 地下水位:6.00 (m)土层数:8 基底应力:250.00 (kPa) 桩长:13.20 (m)土层编号土层厚度(m) 压缩模量(MPa) 天然容重(kN/m3)1 4.44 5.00 19.002 0.70 15.00 20.003 4.40 20.00 21.004 1.90 7.00 18.005 1.50 25.00 19.806 1.60 10.00 20.507 3.50 25.00 20.008 15.00 12.00 20.20目标计算点坐标:x=1.39 (m) y=1.39 (m)沉降计算深度:15.99 (m)2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土层编号沉降计算深度(m) 修正前的沉降量(mm) 修正后的沉降量(mm)1 4.44 17.18 5.152 5.14 18.18 5.463 9.54 20.39 6.124 11.44 23.28 6.985 12.94 23.72 7.126 14.54 24.63 7.39复合地层底界 15.40 24.78 7.437 15.99 24.88 7.47褥垫层的沉降量:0.00 (mm)复合土层的沉降量:7.43 (mm)下卧层的沉降量:0.03 (mm)沉降计算范围内的内侧限变形模量的当量值(Mpa):23.11沉降计算经验系数:0.30修正前的最终沉降量: 24.88 (mm)修正后的最终沉降量: 7.47 (mm)5.3j-3基础1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基础类型:矩形基础荷载类型:竖直均布荷载基础底面埋深:2.00 (m)基础长度:4.60 (m)基础宽度:2.20 (m) 地下水位:6.00 (m)土层数:8 基底应力:250.00 (kPa) 桩长:13.20 (m)土层编号土层厚度(m) 压缩模量(MPa) 天然容重(kN/m3)1 4.44 5.00 19.002 0.70 15.00 20.003 4.40 20.00 21.004 1.90 7.00 18.005 1.50 25.00 19.806 1.60 10.00 20.507 3.50 25.00 20.008 15.00 12.00 20.20目标计算点坐标:x=2.29 (m) y=1.10 (m)沉降计算深度:15.99 (m)2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土层编号沉降计算深度(m) 修正前的沉降量(mm) 修正后的沉降量(mm)1 4.44 14.65 4.402 5.14 15.59 4.683 9.54 17.80 5.344 11.44 21.43 6.435 12.94 21.99 6.606 14.54 23.14 6.94复合地层底界 15.40 23.33 7.007 15.99 23.47 7.04褥垫层的沉降量:0.00 (mm)复合土层的沉降量:7.00 (mm)下卧层的沉降量:0.04 (mm)沉降计算范围内的内侧限变形模量的当量值(Mpa):26.47沉降计算经验系数:0.30修正前的最终沉降量: 23.47 (mm)修正后的最终沉降量: 7.04 (mm)5.4j-4基础1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基础类型:矩形基础荷载类型:竖直均布荷载基础底面埋深:2.00 (m)基础长度:5.00 (m)基础宽度:2.50 (m) 地下水位:6.00 (m)土层数:8 基底应力:250.00 (kPa) 桩长:13.20 (m)土层编号土层厚度(m) 压缩模量(MPa) 天然容重(kN/m3)1 4.44 5.00 19.002 0.70 15.00 20.003 4.40 20.00 21.004 1.90 7.00 18.005 1.50 25.00 19.806 1.60 10.00 20.507 3.50 25.00 20.008 15.00 12.00 20.20目标计算点坐标:x=2.50 (m) y=1.25 (m)沉降计算深度:15.99 (m)2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土层编号沉降计算深度(m) 修正前的沉降量(mm) 修正后的沉降量(mm)1 4.44 18.23 5.472 5.14 19.50 5.853 9.54 22.59 6.784 11.44 27.01 8.105 12.94 27.70 8.316 14.54 29.11 8.73复合地层底界 15.40 29.34 8.807 15.99 29.51 8.85褥垫层的沉降量:0.00 (mm)复合土层的沉降量:8.80 (mm)下卧层的沉降量:0.05 (mm)沉降计算范围内的内侧限变形模量的当量值(Mpa):23.40沉降计算经验系数:0.30修正前的最终沉降量: 29.51 (mm)修正后的最终沉降量: 8.85 (mm)5.5j-5基础1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基础类型:矩形基础荷载类型:竖直均布荷载基础底面埋深:2.00 (m)基础长度:2.20 (m)基础宽度:2.20 (m) 地下水位:6.00 (m)土层数:8 基底应力:250.00 (kPa) 桩长:13.20 (m)土层编号土层厚度(m) 压缩模量(MPa) 天然容重(kN/m3)1 4.44 5.00 19.002 0.70 15.00 20.003 4.40 20.00 21.004 1.90 7.00 18.005 1.50 25.00 19.806 1.60 10.00 20.507 3.50 25.00 20.008 15.00 12.00 20.20目标计算点坐标:x=1.10 (m) y=1.10 (m)沉降计算深度:15.99 (m)2、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土层编号沉降计算深度(m) 修正前的沉降量(mm) 修正后的沉降量(mm)1 4.44 12.14 4.862 5.14 12.71 5.093 9.54 13.88 5.554 11.44 15.70 6.285 12.94 15.98 6.396 14.54 16.54 6.62复合地层底界 15.40 16.63 6.657 15.99 16.70 6.68褥垫层的沉降量:0.00 (mm)复合土层的沉降量:6.65 (mm)下卧层的沉降量:0.03 (mm)沉降计算范围内的内侧限变形模量的当量值(Mpa):27.04沉降计算经验系数:0.40修正前的最终沉降量: 16.70 (mm)修正后的最终沉降量: 6.68 (mm)5.6、J-5a基础1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基础类型:矩形基础荷载类型:竖直均布荷载基础底面埋深:2.00 (m)基础长度:2.00 (m)基础宽度:2.00 (m) 地下水位:6.00 (m)土层数:8 基底应力:250.00 (kPa) 桩长:13.20 (m)土层编号土层厚度(m) 压缩模量(MPa) 天然容重(kN/m3)1 4.44 5.00 19.002 0.70 15.00 20.003 4.40 20.00 21.004 1.90 7.00 18.005 1.50 25.00 19.806 1.60 10.00 20.507 3.50 25.00 20.008 15.00 12.00 20.20目标计算点坐标:x=1.00 (m) y=1.00 (m)沉降计算深度:15.69 (m)2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土层编号沉降计算深度(m) 修正前的沉降量(mm) 修正后的沉降量(mm)1 4.44 9.72 3.892 5.14 10.14 4.063 9.54 10.98 4.394 11.44 12.48 4.995 12.94 12.72 5.096 14.54 13.18 5.27复合地层底界 15.40 13.26 5.307 15.69 13.29 5.32褥垫层的沉降量:0.00 (mm)复合土层的沉降量:5.30 (mm)下卧层的沉降量:0.01 (mm)沉降计算范围内的内侧限变形模量的当量值(Mpa):30.75沉降计算经验系数:0.40修正前的最终沉降量: 13.29 (mm)修正后的最终沉降量: 5.32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