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质量等级划分详情
大米级别规格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米级别规格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大米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大米的规格标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对大米的级别规格进行详细阐述和探讨。
通过对大米级别规格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大米品种,并保证食用的安全和营养健康。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米级别规格标准作为评判大米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定义了大米的各项指标和要求。
大米级别规格标准主要根据大米外观、储藏品质、色泽、嗅觉、口感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判,以确保每一粒大米都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营养要求。
大米级别规格通常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不同级别的大米在质量和价格上存在差异。
特级大米通常是指颗粒饱满、形态完整、精白度高、无杂质的大米,其整齐的外观和高度的品质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一级、二级和三级大米相对而言,可以容忍一些外观上的瑕疵或质量上的不完美,但仍然能够满足基本的食用需求。
大米级别规格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规格标准,才能有效遏制一些不良商家对于大米质量的欺诈和不正当竞争。
同时,规格标准的正确执行也有助于推动大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升大米的整体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大米级别规格标准在大米质量和市场监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和掌握大米级别规格标准,消费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大米,而生产商也将受到更加明确的质量要求。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共同促进大米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大米产品。
1.2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和展示大米级别规格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为大米级别规格标准的重要性提供一个简要概述。
了解大米的规格标准对于决定其品质和适用性至关重要。
然后,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本文的组织方式。
最后,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即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大米级别规格标准的指南。
大米分为四等级之标准

大米分为四等级之标准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
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杂质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屑等,以保证生产安全。
砻谷工序就是用橡胶辊砻谷机或金刚砂砻谷机将稻谷的颖壳脱下,并使颖壳与糙米分离。
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机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层和胚乳分离,然后再进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所需等级的大米。
大米除可按照稻谷的分类方法相应分为早籼米、晚籼米、早粳米、晚粳米;籼糯米和粳糯米等六类外,还可以按照大米粒面和背沟的留皮程度,即大米的加工精度分等,即分为特等米、标准一等米、标准二等米和标准三等米四个等级。
特等米: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标准一等米:背沟有皮,粒面团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标准二等米: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标准三等米:背沟有皮,粒面粒皮不超过1/2的占70%以上。
以上四种不同加工精度的大米,除背沟和粒面的留皮程度不同外,其营养成分和品质特点也是不同的。
特等米:基本上除净了糙米的皮层、糊粉层和胚,所以淀粉含量在几类大米中最高,粗纤维素、灰分含量则最低,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以及钙、磷、铁等含量低于我国暂定的营养供给量标准,尤其是维生素B2和钙。
不过特等米的胀性好、出饭卒高,食用口感好,消化吸收率也最高。
标准一等米:加工精度次于特等米,食用品质、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略低于特等米。
但维生素、矿物质、脂肪、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特等米。
标准一等米中维生素B2 和钙、铁含量仍偏小,尼克酸含量略低于营养标准。
标准二等米:为粮店日常供应的大米。
这类大米尽管淀粉含量较特等米和标准一等米为低,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也较低,但粗纤维素、灰分含量高,维生素B和尼克酸含量能满足人体需要,唯有维生素B2和钙的含量达不到营养标准。
标准三等米:因保留了大量的皮层和糊粉层,所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最高,但因为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和灰分,其出饭率和食用品质都不及上述三个等级的大米。
大米执行标准1354大米等级

大米执行标准1354大米等级大米作为中国传统的粮食,也是国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营养来源,所以保障大米的质量,改善大米的加工技术和分类指标,为国民提供优质的大米,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政策。
2013年,国家发布了《大米执行标准1354:大米等级》,准确地定义了五级大米等级,从而保障大米质量,提高大米价值,维护消费者权益。
《大米执行标准1354:大米等级》一共定义了五种大米等级,其中,特级大米为定等,含糙米率不低于90%,糙米含水率不高于15%,口感香甜,营养丰富,质量上乘;一级大米为定等,含糙米率不低于85%,糙米含水率不高于15%,口感香甜,营养丰富;二级大米为定等,含糙米率不低于80%,糙米含水率不高于15%,口感普通;三级大米为定等,含糙米率不低于70%,糙米含水率不高于15%,口感一般;四级大米为定等,糙米含水率不高于15%,口感差,营养成分低。
《大米执行标准1354:大米等级》只是给出了大米分类指标,具体品质指标还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大米进行不同的测定。
例如,对国产大米,还需要考察米质、稻质、米质稻质、粒型、质地、口感等指标,才能确定其等级。
同时,从食用健康角度看,还需要考察大米中的有机磷含量,以确保大米没有污染和毒素,营养安全、健康可食用。
大米执行标准1354大米等级的出台,既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产业。
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大米,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品质;同时,可以让产业更好地把握机遇,把重点放在提高大米质量,加强科技研发,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大米产品,也能有助于促进大米产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
从而可以看出,《大米执行标准1354:大米等级》的出台,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拥有更充足的挑选余地,也有利于产业深耕细作。
未来,国家将继续加强大米质量的检测和管理,不断完善大米的加工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大米,让大家享受健康的、优质的大米,也让整个大米产业都能发展起来。
大米等级标准

大米等级标准
大米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而大米的品质等级标准则是保障我们食用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指标。
大米等级标准主要是根据大米的外观、加工质量和储存条件等因素来划分的,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大米等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大米的外观是划分等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外观主要包括米粒的大小、形状、色泽等方面。
一般来说,粒型饱满、色泽明亮、无杂质的大米会被划分为高等级,而有破损、变色、有虫蛀等情况的大米则会被划分为低等级。
此外,外观还包括米粒的完整度和光泽度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大米的品质等级。
其次,大米的加工质量也是划分等级的重要考量因素。
加工质量主要包括大米的含水率、碎米率、糙米率等指标。
含水率是大米加工后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含水率越低,大米的保存期限就会越长,品质也会越好。
碎米率和糙米率则是反映了大米的完整度和加工工艺的质量,这些指标也会直接影响大米的等级划分。
最后,储存条件也是影响大米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米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受到潮湿、高温、虫蛀等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大米的品质下降,甚至影响人们的健康。
因此,储存条件的好坏也会对大米的等级划分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大米的等级标准主要是根据外观、加工质量和储存条件等因素来划分的。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可以有效地划分出不同等级的大米,保障人们食用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我们在购买大米时,应该注重这些等级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高品质大米,从而保障我们的饮食健康。
大米标准的划分

大米标准的划分
大米(简称米)是一种广泛食用的主粮作物,其质量的划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度等级:大米通常根据精度等级进行划分,常见的等级有特一级、一级、二级等。
特一级大米精度较高,米粒饱满、色泽洁白、无杂质、且较少破碎;一级大米质量次于特一级,米粒饱满、色泽较白、少许杂质和破碎;二级大米质量次于一级,米粒相对较白,但可能含有杂质和破碎米。
2. 米粒形态:大米根据米粒形态可分为长粒、中粒和短粒大米。
长粒大米一般长度较长且狭长,例如香米;中粒大米长度较长但较宽,例如日本米;短粒大米外形较短、圆润,例如糯米。
3. 营养价值:大米还可以根据其营养价值进行划分。
优质大米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B群、镁、锌等。
对于一些特定人群来说,如孕妇、婴幼儿、运动员等,需要选择营养丰富的大米。
4. 煮熟程度:根据大米煮熟程度的要求,可以将其划分为糯米和非糯米。
糯米具有粘性较大的特点,适合用于糯米饭、糯米糕等食品的制作;非糯米则通常用于煮饭或其他米饭制作。
以上是大米标准的一些常见划分方式,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米。
注意,在购买大米时,可以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或地区规定进行选择,以确保食用大米的质量和安全。
买大米时,注意区分“1345”和“1354”,弄懂了再买大米不吃亏

买大米时,注意区分“1345”和“1354”,弄懂了再买大米不吃亏朋友们大家好,大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食之一。
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在面对大米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吃,尤其是很多地方的南方人,他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大米。
然而在对大米进行购买的时候,不管是南方大米还是北方大米,大米的种类都非常丰富,在面对这么多种类的大米时,哪些大米才是最适合购买的呢?如果你还在对此不了解的话,今天就让我来,给你说一说。
大米种类丰富,在购买的时候,每一款大米都有一个产品标准号,通过这个标准号,你就能知道,大米是好还是坏。
是标准号为1345的大米好,还是1354的大米好呢?一起了解起来。
买大米时,1345的好,还是1354的好?一、标准号1345在对大米进行购买的时候,如果其标准号为1345的话,就证明这样的大米,属于普通大米。
因为每一款大米在上市贩卖之前,都需要对其进行合格验证,只有合格以后的大米,才可以上市贩卖,刚好合格的大米,其标准号都为1345。
所以我们在市场上所能购买到的大米中,1345产品标准号的大米,可是非常丰富的,大概占据了市场的50%左右。
在面对这些大米的时候,其价格一般都会很便宜。
二、标准号1354如果你所购买的大米,其产品标准号为1354的话,这样的大米就属于优质大米,相比较于普通大米的时候,其品质会更佳。
但是在市场上有这么一部分大米,他们的品质非常优质,但是他们的标准号,却不是1354。
像我们熟知的五常大米,其产品标准数字则是19266,这款大米也被称之为国标大米,是所有大米中品质最优质的。
还有我们熟悉的方正富硒米,其标准号则为20040,盘锦大米标准号作为18824,这些大米都是优质大米。
三、标准号前面字母代表什么意思?所以,当我们在对大米进行购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牢记一个要点,那就是凡是标准号,是单独列举出来的大米,一般都是优质大米。
其次就要看一看,大米的标准号是1345还是1354,凡是1354的大米,均属于优质大米,1345的则属于合格大米。
大米的执行标准

大米的执行标准大米的执行标准是五常大米:GB/T19266;盘锦大米:GB/T18824;方正大米:GB/T20040。
在选购大米时观察执行标准,含有GB/T19266、GB/T18824、GB/T20040、GB/T22438任何一种都是优质大米。
一、优质大米执行标准1、普通大米执行标准为GB/T1354。
2、优质大米(1)五常大米:执行标准为GB/T19266,产于黑龙江省五常市,其大米香味浓郁、米粒油亮具有光泽。
还有一种普通的五常大米其执行标准为GB/T1354,其品质与口感不如GB/T19266。
(2)盘锦大米:执行标准为GB/T18824,产于辽宁省盘锦市,其大米米香清新,颗粒饱满,长宽适中。
(3)方正大米:执行标准为GB/T20040,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其大米被称为绿色富硒大米,此大米颜色洁白、米粒完整,具有清香味,煮熟后润滑柔软,富含矿物质元素。
(4)原阳黄金晴:执行标准为GB/T22438,产于河南省原阳县,原先是从日本引进,其大米米粒微透,煮熟后香味纯正口感好,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但因为环境影响真正符合GB/T22438标准的原阳黄金晴极少。
挑选大米的诀窍1、看硬度: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
一般新米比陈米硬,水份低的米比水份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2、看腹白:大米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外白”。
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
—般含水份过高,收后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3、看爆腰: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急热现象后,米粒内外收缩失去平衡造成的。
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营养价值降低。
所以,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更多条横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
4、看黄粒: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份在—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
米的国标等级

米的国标等级
1、一级大米: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由于一级大米基本除净糙米的皮层和糊粉层,因此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很低,故米的涨性大,出饭率高,食用品质好。
2、二级大米:背沟有皮,米胚和控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加工度低于二级大米食用品质,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略低于一级大米。
3、三级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米中的灰分和粗纤维较高,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均低于一级大米和二级大米。
4、四级大米: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
由于米中保留大量的皮层和糊粉层,从而使米中的粗纡维和灰分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米质量等级划分详情
我们在购买大米的时候会看见大米的外包装写有大米的质量等级,那么大米的等级是如何划分出来的呢?这对我们挑选大米又有什么帮助呢?
大米如何分级?
我国新的国家标准(GB1354—2009)对食用商品大米的分类与分级有明确的规定:籼米和粳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共四个等级;籼糯米、粳糯米、优质籼米、优质粳米、优质籼糯米和优质粳糯米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共三个等级。
这一规定改变了过去将大米划分为“特等、标准一等、标准二等和标准三等”的方法。
一级大米: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由于一级大米基本除净了糙米的皮层和糊粉层,所以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很低,因此,米的涨性大,出饭率高,食用品质好。
二级大米: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
加工精度低于一级大米,食用品质、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略低于一级大米。
三级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米中的灰分和粗纤维较高,(信息来源:诚邻粮食Neighborly food)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均低于一级大米和二级大米。
四级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
由于米中保留了大量的皮层和糊粉层,从而使米中的粗纤维和灰分增多。
虽然出饭率没有其他等级大米高,但所含的大量纤维素有益于人体生理功能。
等级划分其他参考标准
黄粒米
稻米黄变危害性很大,一是黄粒米营养差,有的甚至带毒,有碍身体健康;二是导致出米率低。
沤黄严重的稻谷一般少出米1.5~2.5公斤。
用黄粒米煮成的米饭,似一团棉絮,吃在口里像豆腐渣。
碎米率
碎米包括大碎米和小碎米。
大碎米是留存在直径2.0mm圆孔筛上的碎粒,小碎米是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碎粒。
碎米率是大米品质优劣的标志之一,是标准中的必检项目。
碎米率高既影响大米整齐度和食味,又不利于大米的安全储藏。
杂质含量
大米杂质包括通过1.0mm圆孔筛的筛下物,以及粘附在筛层上的粉状物(糠粉),矿物质如沙石、煤渣、砖瓦块和金属物等。
另外还包括其他杂质,如带壳的籽粒、无使用价值的米粒及异种粮粒等物质。
大米含杂质高低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必检项目之一。
因此,不要小看大米包装上的质量等级标识,它背后所代表的安全和营养品质极富深意。
学会认识的大米包装的标识,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选购适合自己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