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港大研究生的成功经验

合集下载

【尚友网】成功申请香港大学经济学硕士 -尚友学院街

【尚友网】成功申请香港大学经济学硕士 -尚友学院街

标题:成功申请香港大学经济学硕士·尚友学院街学生:孙同学录取学校:香港大学案例详析:孙同学原专业为electronicbusiness,成功申请了港大Economics。

该生咨询时有明确的申请意向,目标锁定在香港理工大学的Finance。

在顾问的指导下,该学生在搜集了所有大学的Economics相关专业,并设置最高目标香港大学的Economics做下尝试。

处理文案时,我们发现她给的提纲只包括了一些比较基本的对专业的认识及简单的日后规划,过于简单,无法凸显其个性及特色。

通过和她在电话,邮件上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发现她是一个聪明活泼,善解人意的女孩,同时,她也是个经历很丰富的学生,有很多同龄人没有的感人的故事和光辉。

因此,沟通中我们强调她强调多提供一些奖励,实践等方面比较个人的,能展现个人风采的材料。

第二次个人陈述的补充材料比前一次多了些具体的实践活动等,也多了些具体的事实。

我们给她多了一些时间思考梳理她的生活,回顾反思过去,第三次她给出的文案提纲延伸到了从小到大的成长故事,也深入到人生的层面,变得更加充实。

我们最终决定她从小到大成长的故事作为主线,同时突出她在大学中的一些成绩单无法体现的具体成绩和实践活动,体现了她的活跃,智慧,执着,出类拔萃的处事能力及组织能力。

通过回顾该生在人生道路上的不懈追求,表达出继续追逐梦想和去香港继续深造的迫切愿望。

在3月份,该生拿到了最新的雅思7分成绩,我们第一时间帮她传到学校。

比许多其他被拒的优秀学生幸运的是,作为一个应届学生,她成功的拿到了她想也不敢想的港大Economics的通知书,甚至连面试也没有。

直到现在,她仍然在怀疑她是不是在做梦。

由此可见,在学生硬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有效的重组学生信息对于成功的申请是相当重要的原文链接:/college/strategy.php?id=2954尚友学院街:/college/strategies.php。

均分92申请香港研究生

均分92申请香港研究生

均分92申请香港研究生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其中香港成为了众多学生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而在申请香港研究生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成绩。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均分92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那么在这个成绩基础上,如何成功申请香港研究生呢?均分92的成绩无疑是非常出色的,这可以体现出你的学术能力和学习态度。

然而,在申请香港研究生时,除了成绩外,还需要综合素质的展现。

因此,在准备申请材料时,除了成绩单外,还需要准备一份个人陈述和推荐信。

个人陈述是申请香港研究生时必备的一项材料,它可以让招生委员会更好地了解你的学术背景、研究兴趣和未来的发展计划。

在个人陈述中,你可以详细介绍自己在本科阶段的学习经历和研究项目,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同时,你还可以谈谈为什么选择香港以及选择该专业的原因,以及你对未来的规划和目标。

在撰写个人陈述时,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同时展现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推荐信是申请香港研究生时必不可少的一份材料,它可以从其他人的角度来评价你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

一般来说,推荐人可以是你的导师、教授或者其他对你了解较深的人士。

在选择推荐人时,最好选择那些对你学术能力有深入了解且能够给出具体例子的人。

此外,为了确保推荐信的质量,你可以提前与推荐人进行沟通,向他们说明你的申请目标和计划,以便他们能更好地为你撰写推荐信。

除了申请材料的准备外,了解香港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和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学校的招生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学校可能更加看重学术成绩,而有些学校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

因此,在选择申请学校时,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结合学校的招生政策来进行选择。

还要做好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

除了成绩单、个人陈述和推荐信外,还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简历和学术成果清单,以展示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研究经验。

同时,还需要准备雅思或者托福成绩,以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

申请香港大学研究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申请香港大学研究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香港有六所比较好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

其中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建校较早,而另外几所则都是70年代之后的了。

申请香港的大学与申请美国大学的程序大致差不多,但也有不同之处。

下面大致介绍一下。

首先,可以到网上去查询一下各大学的情况,如系科分配、奖学金多少等,以确定申请的目标。

确定目标之后便开始正式申请。

香港大学的研究生的申请一般需要以下材料:1. 本科成绩单:中英文的各一份,并须经过学校公证。

2. 英文水平证明:一般应具有托福成绩。

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并不要求一定要ETS寄送成绩,而是只要原件的复印件即可。

有些大学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绩,大陆的四、六级证书也可接受。

不过一个好的托福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

3. GRE成绩:随着竞争的激烈,香港的大学现在有要求GRE成绩,与托福一样,只需复印件即可。

这两项可以为我们节省24美元。

4. 申请表格:一般来说,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给招生办公室或者系里,对方便会寄来有关表格。

专家介绍,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会要求你说明自己的研究意向,当然只要一个很宽泛的范围即可,无须非常具体。

材料一般是免费的,如果觉得麻烦,甚至可以从网上下载,如城市大学提供PDF和WORD两种格式,而香港大学只提供PDF格式。

中文大学比较麻烦,它要求你先寄10港币左右的汇票过去,然后才寄材料来,也许是一种名校的架子吧。

5. 研究计划:这是与美国大学不同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这与美国的大学要求的PERSONALSTATEMENT完全不同,研究计划(RESEARCHPROPOSAL)是纯学术的,无须加入诸如个人经历、感情这些东西。

它要求申请者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案并对此有较好的掌握。

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具体的,不能太宽泛。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研究对象(TOPIC),即你想要解决的问题(2)研究此问题的意义(3)前人的研究状况即遗留的问题(4)你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5)参考文献(BIBLIOGRAPHY):这一点很重要,但往往会被忽视。

申请港读研的心路历程

申请港读研的心路历程

签证终于办好了,机票也订了,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回顾一下这一年半以来申请的心路历程,也是我确定未来的方向,重新规划我的人生的心路历程。

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吧。

简单列下我的背景:浙大,主修对外汉语,辅修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GPA,3.85/4,3.88/4. 托福640,在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交流半年,有一封香港的老师的推荐信。

没有PAPER,仅有的“研究经历”就是SRTP。

申请了香港的四所学校两个专业的MPHIL。

港大的中文专业,浸会,城大,中大的传媒专业。

最后收到了港大中文和浸会传媒的OFFER.(一)情定香江——申请缘起 2005.8-2005.122005年8月到12月,四个月的香港学习交流生活让我跟这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产生了不解之缘。

中西文化的结合体,时尚,文明,快节奏,高效率,有信仰……这些都成了吸引我的最初的因素。

半年的时间里,我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有LOCAL,内地人,也有外国人。

我渐渐感觉,在这样一个包容性极强,文化杂糅,世界窗口一样的城市里,我更容易释放自己,我觉得,我可以属于这里。

那段经历彻彻底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规划。

赴港之前,我还在想回到内地之后根据我的成绩或许还可以保研,保不上大不了考一次,搏一搏,但是从香港回去之后,我彻底打消了以前的念头。

我决定,回去,申请香港。

(二)人生抉择——兴趣,专业,方向 2006.1-2006.6大三下学期开始了。

“你永远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的确是这样,大三下的半年,我完成了我人生到目前为止,最大最重要的转变。

首先是我的兴趣和未来从事的方向,一直以来我都算一个“文学女青年”了,喜欢看文学作品,喜欢写文章,没事写写随笔,投投稿,所以我的申请方向是文学,确定的研究方向是女性文学。

至于是MA还是MPHIL,这点我很早就作出了选择。

一则,MA的时间较短,门槛又相对较低,二则,文学专业自然是读MPHIL 更适合,三则,MPHIL 的优厚条件着实很吸引人。

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难度解析

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难度解析

天道留学/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难度解析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是有难度的哦,相信香港留学申请的同学们都知道。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来申请香港研究生留学,今天天道留学小编就来为大家剖析一下香港研究生申请的难度,我们一同做了解吧。

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香港大学申请最为困难,非211院校的学生香港留学申请成功的几率相对很小,不过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3本院校的学生,如果你的2级院校所挂靠的是国内的名校也是有一定几率申请的,不过相对来说付出的努力也要更多。

对于申请香港研究生留学,建议避开热门专业申请,因为名校热门专业的竞争都是很激烈的。

港科大、中文这2所学校相对来说会比前面两所容易申请些,也可以接受2本院校成绩优异的学生申请,但万事都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申请港大的落榜生这2所学校都将作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那么竞争也将是香港名校申请里面最激烈的档次学校。

对于成绩并不是非常突出的学生,要听从天道专业顾问的建议,在专业的选择上做出合理的搭配。

对于那些非某某专业不读的学生,如果你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建议你把申请的重心放在港城大、港理工上面。

香港研究生留学申请offer的发放香港的大学与英国、澳洲等留学主流国家的OFFER发放会有一些区别。

一般主流留学国家都是会有一个GPA和IELTS的底线,一旦满足了学校入学要求都会很快拿到OFFER,如果GPA偏低或者专业跨度比较大可以选择先读研究生预科,如果IELTS成绩低于入学要求可以选择先读语言预科。

而香港这边来讲,基本没有预科提供给学生去读,而且对于GPA和IELTS的要求都是择优录取,当然学校也会有一个相对的底线,但是这个底线只是你有资格递交材料的底线,所以这边的学校基本上都要提前一年去做申请。

研究生分为by course和by research两种,对于大陆的学生一般只能申请授课型的,国外院校的教授对于大陆学生的研究能力认可度非常之低,这可能是跟我国的教育体制会有关。

英联邦授课式研究生均为一年。

申请港大博士经验

申请港大博士经验

昨天接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的email,下午还打来电话确认,虽然暂时还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但是我90%确信我申请成功了!我终于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

从去年9月到现在,200多个日夜,一直在为这个事情在努力!回想起来,有很多辛酸和甜蜜。

感谢飘洋过海的帮助,从中获取了许多信息,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我也会慢慢将我的历程写出来,虽然不一定正确,力求真实。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先说一下本人背景:本科毕业于211/985高校,研究生也是211/985,只不过排名更加靠前,医学也更加强大,本科成绩平均75+(这个成了我永恒的痛,否则就很有机会被港大录取啦,后面祥述)。

研究生成绩还可以,平均是B+(85+),没有SCI文章(另一致命伤),中文核心三篇。

导师是本领域小牛,研究生期间参加过一个“863”子项目,一个“973”项目(这一点申请港校貌似很有帮助)。

担任学生干部,拿过一些省级,校级荣誉。

总体来说不算强,但有一定特色。

申请历程:1. 英语准备虽然一直计划出去读PHD,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主要开始时想拿CSC资助去德国,有些德国大学不需要英语证明)直到去年11月才第一次考雅思,郁闷的是第一次考砸了,那个成绩连读本科都难,后来今年1月份重考,还是很差(6.0),但毕竟能有一些学校接受了(本人英语一直是硬伤,所以现在还得继续努力)。

由于语言证明没有,这个使我陷于很被动境界,很多学校申请时需要语言证明,同时与老外套磁没有语言证明会失分不少。

个人观点:要想出去,语言证明绕不过的,尽早准备为妙!虽然德国一些高校确实只要通过教授这一关就行了,不需要语言证明。

但是如果有一个漂亮的语言成绩,会使你海阔天空!2. 疯狂“海套”从去年九月份开始计划,询问一些成功出去的师兄,并开始准备CV,cover letter,还经常逛一些网站(寄托,太傻和飘版),10月终于把CV弄得漂漂亮亮啦(很多同学看了都说确实不错),开始有计划地逐个大学网站去寻找信息,发信去询问教授,那时强迫自己要一个月发上30篇,平均一天1篇。

申请香港研究生 这有一份攻略送你

申请香港研究生 这有一份攻略送你

许多学生想申请香港研究生,但不知道是否符合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的要求!1. 香港研究生申请的条件:中文和英文各一份,学校证明原件加盖公章确认。

2. 香港学生英语水平证明文件:一般应具有托福或ETS成绩。

发成绩,如果有些大学甚至不需要托福成绩,大学四、六级证书也可以。

3.在香港学习的GRE成绩:由于竞争激烈,香港大学现在要求GRE和托福都要影印。

这两项可以节省25美元。

4. 申请来港就读表格:一般情况下,只要发一封电子邮件到招生办公室或部门,表格就会被发送给你。

香港大学会要求你陈述你的研究兴趣。

材料一般都是免费的,如果申请香港研究生的你觉得麻烦,甚至可以从网上下载。

5. 香港学习情况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是纯学术,无须加入诸如个人经历、感情这些东西。

它要求申请者要有一个明确研究方案并对此有较好掌握。

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具体,不能太宽泛。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点:你想解决这个问题(2)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3)以往的研究现状是遗留问题(4)你研究方法(METHODOLOGY)(5)参考文献(BIBLIOGRAPHY):这一点很重要,但往往会被忽视。

6. 香港留学推荐信:港大一般只需要两封推荐信,但必须是学术领域的。

其他将不被接受。

推荐信是表格,不是页数。

这是关于评估你的学术能力。

不应忽视的是,你也被要求对你的研究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7. 申请来港就读的费用:香港留学申请费(APPLICATTON FEE),一般一两百港币,一般人均能承受。

目前,香港高等教育已逐步向内地开放招生市场,大专、本科、硕士都竞相招收优秀的内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是重中之重,要事先了解。

下面的摘要供您参考~介绍香港院校的一些优势专业香港中文大学(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书院于一九六三年十月成立,由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及逸夫书院四所书院组成。

专业:翻译、中国文化、公共卫生、食品营养科学、教育、工商管理与传播、社会学、心理学、法学院等香港科技大学(HongK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它是一所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由理工科、工商管理、人文社会科学四个学院组成。

如何成功申请香港大学研究生

如何成功申请香港大学研究生

成功申请香港大学研究生的五项准备:
本科成绩
香港的大学最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多专业要求一等学士学位,平均分85分),良好的学习成绩是大学非常看重的条件。

英语能力
良好的英语能力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雅思6.0以上,托福,或者有些专业承认大学六级)。

院校背景
申请人的院校背景(211或非211)和专业,以及对于申请大学专业的匹配度也是申请要点。

材料写作
专业的文书处理和指导,申请时间点的把握,整个流程的监控,也是申请成功的保证。

实行,奖项等其他材料
360教育集团介绍:申请人如果可以提供一份正式实习证明,做过义工或者获得过专业方面的奖项对于申请OFFER也会有帮助.除此之前如果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提供一份专业的排位证明,或者有过交换经历等也可以。

申请大学个人能力是很重要,但是材料准备也非常重要,大家务必要慎重对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到版上都是申请去英国、澳洲和加拿大的,几乎没有人问到香港留学,在此,我把自己的申港经验详细写出来,给有意向的学弟学妹做个参考!香港医学院Mphil申请经验申请终于有结果了,拿到了港大医学院的Mphil,department of medicine,中大的Mphil,department of food and nutritional science,另外拒了一个科大的Mphil,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 回想起来申请时候的那些等待的日子,终于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非常感谢港版的xdjm们的帮助,同样,在离开这里之前把我的申请经验跟大家分享作为回报。

先说一下自己的背景,本科,GPA 3.3, TOEFL 647/4.0, no paper, USTC生物系就读,想刚开始的时候除了托福稍微高一点之外,其他的条件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

1.关于陶瓷申请香港最重要的我觉得就是陶瓷了,后来三个准备给我offer的教授中有两个是我之前联系过的,港大的教授告诉我,在港大如果没有事先联系教授的话,除非你的条件非常的distinguished,否则被录取的几率会很小(可能各个院系的情况不一样),我的申请是在8月份开始的,事实上在7月份初决定申请香港的时候就开始有目的的查询香港各个大学的网页,把所有的教授的资料都整理成一个文件夹开始慢慢研究,期间也发过四五封邮件,当时申请还算比较早,所以大部分人可能都还没有开始联系那边的教授,所以我当时发信基本上那边的教授都会回,一般都会让我给一下CV以及推荐人的邮箱地址,然后会回信告诉我申请的竞争很大,很有可能会被淘汰,所以让我做好心里准备,但是之后8,9月份再发信的话回信就很少了,估计大家都开始陶瓷了,教授会很少有时间去看这些信件,7月份每封邮件都回到8,9月份十封邮件只会有两三个教授给我回信,所以陶瓷的第一个经验是一定要早,6,7月份就开始有目的的陶瓷对以后和教授联系沟通很有帮助,即使有教授收到你的CV以后不回信了你还是可以去发信骚扰他,委婉的借讨论学术问题的借口探探口风,同时让教授对你有一个印象,我联系的中大的教授要到我的CV之后一个半月才重新联系我让我申请他的programme,所以暂时没有收到回音的话大可不必灰心。

另外,陶瓷的范围要广,我开始的时候认为至少是associate professor才有必要去套,其他一些assistant professor因为不是很牛所以没有联系的必要,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其实有些assisitant professor会比associate professor更加warm hearted,我联系了3个assistant professor,他们都给我回了信,而且他们虽然自己不能够招生,但是都把我推荐给了associate professor,所以陶瓷的时候即使是貌似学术地位相对比较低的老师也不要遗漏,这个好像有点废话了。

关于陶瓷的内容,我之前对港版上精华区的一些文章有过一些研究,觉得香港的老师不像美国的老师一样,他们还是比较重视研究能力,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所以我在准备陶瓷信的时候就把我的一些研究经历适当扩大了一下(合理扩大),我的陶瓷信经过很长时间的修改,使得信的长度大大减少,但是有差不多3/4的内容是研究的经历,另外1/4的内容是专业课学习的内容,结尾直接说对他的实验室感兴趣,问要不要招人,具体群发给每个教授的时候再针对每个教授的研究内容做适当修改(所以在陶瓷前把每个教授的资料做成文件夹比较方便),陶瓷信发给教授的时候也需要一些技巧,不可以同一个系的每个教授一次全部群发,我是申请生物方向的,所以选择范围比较广,我可以套微生物,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医学等等,但是每次陶瓷信只是发给每个系的两个教授,因为刚开始联系港大的时候我一下给生物化学系的教授群发,结果一个教授很kind的的把我的陶瓷信转给了另外一个我同时也发了信的教授那边,所以最后这两个教授就再也没联系过我-_-!!!,另外一个细节是,陶瓷信的标题,我前些时候发信给我联系的那个教授时候他告诉我的,因为我之前发了3,4封信给他他都没回所以我电话过去,结果他告诉我我的信全部被他的邮箱系统转到垃圾邮件里面区了,因为我的陶瓷信的题目全部都是dear professor,所以我后来第二次陶瓷的时候就把所有的信的标题都换成了letter from USTC about the application了。

关于陶瓷我暂时就想起来这么多,以后有新的继续补充。

2.关于rp申请香港的最让人头痛的部分就是rp了,写rp的时候我读了好多文献,rp 的内容我就写的我的实验室里面的研究内容(当然文章接近发表了,内容也可以不用保密),虽然我自己的rp写完之后港大的那个教授又亲自给我写了一个rp,是他的研究方向,但是我申请其他programme的时候还是用的我自己写的researchproposal,rp的题很重要,港大的那个教授跟我说他们的审核程序中有很重要的一环是看你的rp的内容院里面有没有教授感兴趣,如果有,那你的申请材料就会被转到那个教授那里,如果没有人对你的rp感兴趣,那十有八九就没有戏了(再次申明,各个不同的专业也许有不同,这个观点仅供参考),我写rp之前都重新对香港各个大学专业教授的研究方向大致归纳了一下,然后选了一个我们实验室的和香港大多数教授的研究方向比较接近的课题来写,后来申请的时候就用了两个rp,一个就是教授亲自帮我写的rp,用来申请他的专业,其他的全部都用我自己的rp,一稿多投,我觉得写多个rp还不如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写一个rp上,把它写好,关于写rp的经验就是,在写之前要充分了解各个教授的研究方向,好好确定rp的内容,不要随便的定题。

3.推荐人这个就不多说了,如果能够找到和香港那边有联系的推荐人的话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4.托福托福成绩的话感觉申请过程中占的作用并不大,我觉得差不多有610分以上就很有竞争力了,教授在和我的来信中根本没有提到托福成绩,而只是跟我谈我的专业课以及我的研究经历,所以托福有610分的话我觉得就可以了,不要因为托福成绩不好而影响申请。

5.关于CVCV其实就是陶瓷的详细版,很多人把申请香港时候的cv和申请美国时候的ps混为一谈,其实他们的侧重还是不一样的,在cv中最重要的还是研究经历和专业课,其他的都可以一笔带过,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成绩不高会拉后退,但是事实情况我们很多大陆学校学习的课程很杂,很多人的总体GPA不高是因为一些不是很相关的课程拉了后腿,我的总GPA才3.3,那是因为很多课程象马克思哲学基础,毛泽东概论,法律基础等等课程都才60,70分而已,在cv中完全可以自己列出一个成绩单,这个成绩单上可以把这些无关课程全部去掉,然后得出一个专业GPA,我的专业GPA很高,差不多快接近4了,教授当时跟我通电话的时候没有提及我的总体GPA只是提及了我有一个很高的专业GPA,这让我很有感触,很多学校的官方成绩单上都不会专门给出专业GPA,如果专业课学的还可以的话完全可以把这些课程单独的列出来放在cv里面,放在官方成绩单前面更加醒目的位置,很有可能给申请加分,这个也算是一点小小的经验吧。

关于研究经历凡是自己参与过的研究都可以详细的叙述在你的cv里面,研究经历越是丰富,研究的范围涵盖的越是广对申请就越是有利,千万不要在一些很张扬个性的地方花费太多的笔墨。

我的2005香港申请全记录我的2005香港申请全记录前言:首先把我的申请结果介绍一下:我拿到的是CityU的Ph.D offer。

我将陆续把我的申请全过程和其中的一些体会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申请全流程1,2005年2月初决定申请香港的学校继续深造。

2,2月12日 (大年初四) 开始浏览香港几所大学的网站,搜集材料,选择合适的导师。

3,2月15日发出套辞信。

4,2月16日老师回信,表示对我的研究背景有兴趣。

但是不满意我的TOEFL 成绩,希望我重考。

5,2月18日报名3月18日的TOEFL机考。

6,3月18日考T。

7,4月9日收到T成绩。

8,4月20日将申请所需的材料寄到CityU 的研究生院 (SGS) ,申请城大2005年第二轮research programme。

9,5月25日导师告诉我已经被系里推荐到学院里。

10,6月24日通过内部消息知道自己已经被SGS通过评审。

11,6月31日SGS小米正式通知我获得CityU的Ph.D offer。

12,7月4日小米寄出formal offer (用airmail) 。

13,7月7日下午收到formal offer。

14,7月8日给小米寄出申请study visa (label) 的材料和发出申请CityU Hall 8的电邮。

15,7月15日申请label的材料到HKID。

16,7月15日Hall 8申请成功。

17,8月9日小米通知study visa已经批准,并让我确认邮寄地址。

18,8月10日label寄出 (用挂号信) 。

19,8月16日label 收到。

二:套辞体会首先,我想简单说一下申请是否成功和导师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如果你能套上一个超级牛的老板,那么你个人的情况也不会太差,再加上老板厉害,你的申请就差不多了。

但是牛老板和牛人毕竟是少数派。

一般情况下,老板的作用主要是推荐。

或者这么说如果没有联系好老板就冒然申请,除非本人超级牛,否则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成功概率不大;如果联系的老板说想要你,那么他将会努力推荐你和帮你做相应的工作。

但是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成功老板不是决定性的。

以CityU为例:先要系里考评。

考评采用打分制,按照有无硕士学位,论文发表情况排队。

这一步有些老板想要的学生就会被刷下来。

打分高的学生不一定被推荐,因为系里会综合考虑每个老板的情况。

有些老板确实缺人,那么他的学生即是排名稍微靠后,也可以被推荐。

当然太差和太好的就不用说了;接着各个学院把系里推荐的学生再考评一次,这时候会综合考虑各个系之间的平衡问题,然后按照每年的名额等额或者差额(每年情况不一样)推荐到研究生院(SGS) ;最后SGS会召开闭门会议,确定把今年的offer给谁。

大多数申请者应该是和我差不多属于中等条件的。

那么套辞成功的关键我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专业研究背景。

不见得你有多么牛的经历,关键是看你的experience是不是老板想要的。

拿我为例,我联系的老板对我的研究经历之所以有兴趣,就是因为我曾经做得project 他们实验室也在做;第二,就是运气。

其实运气的确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对大多数的中等条件的申请者来说。

我的运气也不错。

我联系的老板今年正好有空缺。

如果老板不缺人,那你只好另找老板了。

另外,你想找某个老板套辞,一定要把他的简历认真仔细地看几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