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自述和三个男人的故事
我交过三个男朋友

我交过三个男朋友,现任是8月认识的,我们感情很稳定,朋友羡慕,家人祝福,打算明年结婚,他追我的时候那叫一个火热啊,每天不见都不行,我这次恋爱就是冲着结婚去的,全面了解了他的为人,性格,人品,生肖,属相之后,我们开始恋爱。
开始的时候,每天接我送我,我上班之外回家之前全都陪在我身边,每天关心着我的每一顿饭,每个行踪好的我就不多说了,相信每个恋爱中的姐妹都体会过那甜蜜的感觉。
渐渐地…下班变成我自己回家,吃饭变成一个人,周末变得有点无聊。
注意,这是交往3个多月后的变化。
来个倒叙的手法举例说明,昨天晚上,特别冷,他和朋友打麻将去了,我下班之后要和朋友去吃饭,于是,在公司楼下打车,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靠,老娘在公司楼下快要冻死了,我盯着来来往往的车辆眼睛都花了,就希望什么时候能出现一辆空车载着我幸福而温暖的离开,但是只见打车的人越来越多,空车却一直不肯出现,我看着那些蜂拥而来的打车的人,顿时有一种“一大波僵尸正在靠近”的感觉,又冻又饿的我两眼昏花,直接把一辆远方开来红旗轿车车头那面亮着红灯的小红旗当成了出租车空车标志,那边朋友不停打电话,我只好给男朋友打了电话请求救援,要知道,前三个月,他每天下班都会等在我公司楼下接我,老幸福了我打电话给他,你能不能来接我一下,我这打不上车,朋友约吃饭都等我呢,我好冷,让别人帮你打两把行不?他到是很直接回绝,不行,没人,你等着打车吧。
当时我怒火中烧,挂了电话到是觉得没刚才那么冷了他自己做生意,朋友圈就是那种上午很忙,下午麻将的模式。
但是大家都知道,麻将这个东西,玩起来就上瘾,随随便便从下午玩儿到第二天完全没感觉,啥都顾不上我比较喜欢观察人和分析事儿,见到别人的事儿也会分析一下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然后给自己长经验。
我对自己说:你如果再换个男朋友,就能保证他过了三个月新鲜还天天陪着你吗?你就是换个男朋友他不打麻将你能保证他没有别的臭毛病吗?你就是换个男朋友天天腻着你你能受得了吗?你就是换个男朋友没有朋友前呼后拥每天在家窝着你看得起吗?我给自己的回答是,不行。
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往事—李园乱楚

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往事—李园乱楚今日不说其他,单表李园如何乱楚。
话说楚考烈王芈熊元虽贵为楚国国君,却有难言之隐,一生嫔妃无数,却无一子嗣。
很显然是自己先天不足,生育功能的问题,当然在战国时,无送子鸟医院,这却成为了春申君黄歇最头疼的问题。
于是乎,黄歇寻遍苏州杭州、江南江北,进献美女若干,亦无果而终。
这时,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却利用这一点谋划一个棋局。
此人名叫李园,他有一个及其漂亮的妹妹,整日待在卧室里拿着iphone7在映客上玩直播,粉丝已过十万,是当时国内人气最高的网红,没有之一。
李园考虑到如果把妹妹直接献给楚王,最终还是因不会生育而被冷落,因此他想先把妹妹献给春申君黄歇。
于是他先找到黄歇,在黄歇的公司谋得了一官半职,过段时间他请假回家,故意超过期限才回去,黄歇便问他原因。
黄歇剧照李园说:“齐王派人来向我们家求亲,想娶我妹,跟外交部的人喝酒喝翻了,才超过假期姗姗而来。
”黄歇:“娶你妹?!”李园:“是啊。
可是最终妹妹不愿意,她说她心中的伴侣应该是风流倜傥、满腹诗书、侠肝义胆、富可敌国!”黄歇:“我靠,那说的不就是我吗?”李园:“谁说不是呢?”就这样,全国人气第一的网红就这样嫁给了战国四大天王之一的春申君黄歇。
被一群屌丝捧起来的女神,顺利嫁入了豪门,世事总是如此讽刺,却尽在情理之中。
新婚之际,巴山夜雨、燕尔旖旎,自是按章办事。
没多久,女神就被娱乐记者拍到,她怀孕了。
显现李园玩弄手段的高超和胆识的时刻到了,李园告诉他妹妹,让她对黄歇说:“楚王那么宠信你,给你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就算亲兄弟也不及这感情。
时至今日,你已经在楚国位居高位二十多年,但楚王却没有子嗣,一旦他撒手人寰,必然是他的亲兄弟来做楚王,到时候就算你不会沦落街头、生无所处、死无葬身,也难逃一落千丈、跌得粉身碎骨。
现在我已经怀了你的孩子,而且还没人知道,我和你已经同床共枕多日,一日夫妻百日恩,我愿意为了你的长久富贵,改嫁于楚王,楚王必然爱我。
散文:我与四个男人的故事

散文:我与四个男人的故事我与四个男人的故事今年的10月20号是我的20岁生日,回首自己20年和经历,可以说是痛苦并笑着。
20年的人生故事,让我长大了,懂事了。
岩是个成熟的男人,是我上初二的时候认识的,那时我刚转到那所学校,我生活的像以前一样,独自一个人,有天下晚自习他给我一封信,就是这样我们相识了。
他在学校里可以算是一个很坏的学生,打架旷课,起初我并不怎么和他交往,只是偶尔碰见了打个招呼。
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了一年,初三了,一次课间休息时间他不小心用一个铁球砸住了我的脚,我一气之下和他不再联系。
那时我并不伤心,对于他我没有什么留恋。
快要中招考试,我们班会在下晚自习后在操场练习体育。
那天他来找我,和我谈了许多,送我回家,我们可以说又成了朋友。
考完试后,暑假里,我们晚上会到一个没有修建好的房子上聊天,一聊就聊到十二点多,然后他再送我回家,那时我才发现,其实他并不坏,很会哄我开心,让我觉得很幸福,我知道他喜欢我,但是我一直没有告诉他我的想法。
开学了,我去了外地,他还我们那里上了高中,我们还有书信的来往,在书信之间我才发现我们之间的距离,变得陌生了慢慢地我们又一次地失去了联系。
这一次我懂得了心痛。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们相见了,是因为在网上我说了一句有空找你玩,他就来找我了,他给我讲了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他变了,变成一个我更加捉摸不透的人。
之后我们还有电话短信的联系,一次网上的争吵,虽然他事后向我道了歉,我还是没有再次主动的去寻找他。
寻找与他的回忆。
在那所学校里我遇到了龙,他是个成熟而又有些腼腆的男人。
我们在一起时,他不像岩那样说着许许多多的事,他只会安静地听我说着说那,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两个月后他毕业了,去了广州,偶尔间我们相互打个电话,但是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喜欢他,我只想在学校里能找个人陪我。
03年的11月份是他承诺回来看的时间,他为人很好,本来我想如果他可以准时的实现他的承诺,也许我会让他很开心,我会告诉他我可以做你的女朋友。
女子同一天和三个男人 之后

女子同一天和三个男人之后女子同一天和三个男人之后有一个女子走进派出所,向办理户口登记的同志问“同志,我想给我孩子入户口,请问怎么办?” 一位同志说:“叫啥姓名阿?”那位女子露出了为难的表情,欲言又止。
“有啥困难?请说出来,或许我们能帮上忙。
”pol.ice同志问。
“嗯,是这样,那天晚上我跟三位男人上过床,一位姓高、一位姓李、一位姓陈。
我也搞不清楚孩子是谁的,该姓啥?这怎么办?”女子着急的说。
pol.ice同志说:“别急,别急,姓好起,我帮你起个姓,就姓‘郭’吧。
”“干吗姓郭?”那位女子不解地问。
pol.ice同志说:“姓高的取上面‘一点一横一口’,姓李的取下面‘子’字,姓陈的取‘左耳旁’,不就是一个郭字吗?,三人都有份,谁都不生气。
”“嗯,有道理,这公平,但有了姓,名怎么起呢?”那位女子问。
“我帮你起一个字,就叫‘春’吧。
”另一位pol.ice插嘴说。
“干吗叫‘春’呢?”那位女子又不解地问。
pol.ice同志说:“你不是同一天跟三位男人上过床吗?‘春’字拆开来就是三人同一天的意思。
”“嗯,有水平,很吻合当时的情景。
《青春之歌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

的情景。这些情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和历史背景。
此外,《青春之歌》还让我对知识分子的天真有了新的认识。在书中,林道 静和其他知识分子们常常为了理想和信仰而争论不休,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热情和执着让我感受到了知识分子的天真和幼稚。正是因为他们的天真和 幼稚,才让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惜付出一切。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和勇气,看到了女性在革命中独立自主的 地位和作用。
最后,我认为,《青春之歌》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背景和 壮丽画卷,更是一种人性的呼唤和人生的启示。它让我们认识到人生的复杂性和 多元性,让我们认识到在面对社会变革时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方向和信 仰。
最终,柳思雨在舞台上放声高歌,台下的父亲、林浩和李逸风也在为她的精 彩演出热烈欢呼。这一刻,他们的心灵达到了共鸣。柳思雨终于意识到,原来她 一直未曾忘记父亲的教诲、林浩的陪伴以及李逸风的激励。正是这些美好的回忆 成就了今天的她。
在青春的歌声中,《青春之歌: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落下了帷幕。 这部故事讲述了一段关于成长、爱情、亲情的感人历程。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在 青春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需要关爱与陪伴,而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也同样重要。
柳思雨,这个温婉如水的女子,从小就备受家人疼爱。然而,在她的成长历 程中,有三个男人对她的影响最为深远。
第一个男人是她的父亲。他是个坚毅的军人,对柳思雨要求严格,却也极其 疼爱。在父亲的影响下,柳思雨学会了自律和勇敢。她把父亲的一句名言铭记在 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挺直腰板,勇敢地面对困难!”
第二个男人是她的青梅竹马,林浩。自幼两小无猜的他们,相互鼓励、相互 支持,共同度过了无数难忘的时光。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窦初开的两人渐渐产生 了深厚的感情。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们在彼此最需要对方的时候,却分隔两地。
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

的批 斗 。 她 在 一 天 一 天 的艰 难 的 过 着 那 样 牛 马 的生 活 。 但 总 有 出
放 在 晚 上 批 斗 的 ,他 们 商 量 后 ,是 深 夜 零 时 要 批 斗 一 次 , 这 个 死 老婆 子 ,也 知 道 此 事 的 , 她 不敢 睡 了 。 三 位 领 导 , 也不 敢 睡 , 怕 睡 过 时 间 ,难 批 斗 。 只 好 早 早
说来也巧 ,村里 的三个干部 ,都是姓黄 ,这三个黄 ,最
葬 后 ,过 不 了 多少 天 , 开 始 , 在 她 身 上 动 脑 筋 , 只 能 把 迮 云
子 当靶 子 也 拉 出来 批 斗 。
录 ,这样就 能有好 的总结 ,也有好的成果 。 在那些 岁月 里,三位领导 ,总是要一起参加 批斗的 ,日
期 不 定 的 , 时 间要 定 。
有一次 ,时间 白天都是批斗过 ,没有时 间能定了。就是
这位老人在 合拢 眼睛 时,就永远留下一串串问号。 故事要在她 四十 多年前说起 ,那时 ,她还 年轻的时候 ,
跟 随 她 的 丈 夫 来 到 这 个 江 南 小 村 里 ,属 下 放 干 部 , 丈 夫 是 参
加了抗 日战争 、解放 战争、土地改革 、社会主 义改造等 ,来 到这个小村担任工作组 组长 ,也安家在这块土 地上 ,后来 , 丈夫生病 了,也赶 上了文革时期 ,把他 当作为 右派 ,进行挨 斗对象 。不久 ,丈夫 带着病 体离开这个世 界。尽管 ,她哭着 呼喊着丈夫 ,已经无 天回力 。村里干部们 ,草 草为他丈夫安
一个坚强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

一个坚强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作者:孙原来源:《南方》2008年第02期“妈妈!这三位男人里面,到底谁是我的爸爸”?单亲母亲唐娜面对女儿索菲的这句问话,一时很难回答。
如诗如画的希腊小岛上,开餐馆为生的一对母女迎来了戏剧性的一幕:三个外来的大男人来到岛上,为的是某种忏悔和求得原谅:他们都要来认女儿——尽管他们自己也不能肯定:这位叫做索菲的女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女儿。
就是被誉为“21世纪的音乐剧经典”的《妈妈咪呀!》(MAMMA MIA),在全剧展开在观众面前的悬念。
在纽约百老汇的冬季花园剧场,我有幸观看了这部迄今为止已经在全球140多座城市巡演,观众达3000万人,票房获利超过20亿美元的“世界第一音乐剧”。
是的,戏剧牵涉的话题很具西方化:婚前性自由的青年男女们,以及相当普遍的单亲妈妈的现象。
戏剧冲突的起因其实也很人性化:索菲与心爱的爱人即将成婚,她很希望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能够亲自出现在婚礼上,好让她和其他女孩子一样,由父亲来把她的手托付给新婚丈夫。
可是她的妈妈唐娜从来没有说过父亲是谁,如今在哪儿。
于是,她偷看了妈妈的日记,发现妈妈曾经与三个男友有过交往,他们谁都可能是她的亲生父亲。
情急之下,索菲根据她找到的旧信件地址,分别发出三张请柬邀请三位“爸爸嫌疑人”前来参加她的婚礼。
三位男人如今各自从事不同工作,他们或温文尔雅艺术家风范、或阳刚成熟好似西部牛仔、或西装革履俨然商界精英。
由于各自人性上的弱点或是当年情侣间的误会,他们都心怀内疚,抱着“认不到女儿也要求得当年爱人原谅”的态度,与唐娜分别展开了对角戏。
从开始三个人都说“我就是父亲”,到最终的真相大白,其间又穿插女儿索菲对三人的猜度、以及唐娜的三位女友的风趣搞怪。
观众随着剧情进展一直为女主角妈妈担心:她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见到三个旧情人,会否迁怒她的女儿?她又将如何面对三位都与自己有过肌肤之亲的男人?三个男人,哪一位才是真正的父亲?唐纳到底能否指认某一位先生,说出她心中埋藏多年的秘密?到底这个婚礼会不会由喜事变成一团纠缠不清的乱麻?观众被整个故事此起彼伏的悬念、爱情和友情的浪漫气息深深吸引,忘乎所以。
三个男人的寓言故事

三个男人的寓言故事《三个男人与宝藏》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有三个男人。
一个是勤劳朴实的农夫阿强,一个是聪明狡黠的商人阿明,还有一个是强壮鲁莽的猎人阿虎。
这个村子附近有一座古老的、被大家视为禁地的大山。
传说那山上有一笔巨大的宝藏,但是很多前去寻找的人都一去不返。
有一天,阿明在酒馆里听到一个喝醉的外乡人模糊地说起那座山上宝藏的线索,他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他心想,如果能找到这笔宝藏,那他就可以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了。
于是,阿明就去找到了阿强和阿虎。
他对阿强说:“阿强啊,你看你每天在田里辛苦劳作,也只能勉强糊口。
要是我们能找到那山上的宝藏,你就可以过上好日子啦,不用再这么累了。
”阿强挠了挠头,有些犹豫:“可是那座山很危险啊。
”阿明又对阿虎说:“阿虎,你一身的力气,难道不想去闯一闯,要是得到宝藏,你可以有好多好多的武器和猎物。
”阿虎兴奋地拍了下桌子:“好,我跟你去!”阿强看到他们这么有决心,也咬咬牙答应了。
他们三人踏上了寻宝之路。
刚进入大山,就遇到了一片茂密的荆棘丛。
阿虎二话不说,挥舞着大刀就冲了进去,一边砍一边喊:“这有啥,看我开出一条路来。
”阿强则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把被阿虎砍断的荆棘用绳子捆起来,他说:“这些荆棘说不定以后还有用呢。
”阿明在一旁不屑地哼了一声:“你可真像个守财奴。
”走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条湍急的河流前。
阿虎看了看说:“我先游过去看看情况。
”阿虎跳下河,可是河水比他想象的要凶猛得多,他一下子就被冲走了好远。
阿强急忙把自己之前捆好的荆棘扔到河里,阿虎抓住荆棘,才慢慢游回岸边。
阿明有些惭愧地说:“阿强,还真多亏了你这看似没用的荆棘呢。
”接着,他们进入了一个山洞。
山洞里黑漆漆的,阿虎刚要往前走,阿强拦住了他:“等等,我先做个火把。
”阿强用干燥的树枝和随身带的火石做了几个火把。
他们慢慢往山洞深处走,终于发现了一个装满金银珠宝的箱子。
阿虎兴奋地冲过去要打开箱子,阿明也迫不及待地围了上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单身了3年那么久,问我为什么很少提及自己的感情。
我想我写了那么多的字,写职场写心灵,感动过那么多人,却从来没有写篇文章感动下自己。
今天我想好好写写关于我和生命里三个男生的故事。
当然,和所有故事一样,还有一个无比庸俗的顺带目地,希望通过这些掏心掏肺的故事,告诉看文章的你:如果你觉得你的感情让你乱七八糟,让你经历着兵荒马乱地反复折腾,请不要慌张,是的,请不要慌张,我们都一样。
(一)2000年我读了初中。
我18岁以前都在上海郊区的小镇上度过。
幼儿园小学也都在这个小镇上心平气和地晃过去。
幼儿园和小学离家里步行只需要3分钟。
所以小学六年级毕业的暑假,有好几个夜晚我无法入睡,因为初中学校离家太远了步行需要15分钟才到,而且要穿一条5米宽马路。
我当时当真地算过,如果我每天算上中午步行从学校回家吃饭的话,需要穿6次马路,3年,就是6570次马路,而我又怎么不会被马路上的车撞死?小时候的烦恼就是这样,可以为了穿一条马路而担心上好一阵子。
后来证明,我穿过了远远超过6570次的马路,而且无比侥幸地活到了现在。
当然那时后来的事情了。
如果我的初中3年就是穿马路那么单纯的内容,那么故事现在就该结束了。
可惜A男生出现了。
他是我的同班同学,成绩一直很好。
可惜太冷了,觉得距离很遥远。
我一点也不看好他,因为不温暖,更不用谈喜欢了。
可是后来幼稚就是那么来的,不知不觉的喜欢就在怄气和看不惯里萌芽了。
他做在我同一小组最后第二排,传本子的时候看到他的本子会下意识地多停留一下;早上到学校,会看看他的位子是不是有人了;每次分数出来会看看我和他的距离有没有近一点那个时候能做的就那么一点,因为太自卑了。
恩,因为太自卑了。
他那么高高在上的优等生,而我从来就是个假小子毛丫头。
印象里做过最丢脸的事儿,是因为暗恋了这个小伙儿,妈妈陪我去鞋店,我选了一双粉红色的皮鞋。
第二天穿上被班里的第一排的调皮男生嘲笑了一个礼拜以后,之后的很多年,我再也没有敢扮过正经姑娘。
我不漂亮也不出众,当时能让他注意我的就只有让自己把成绩变得很好很好,和他势均力敌,我的初中生涯,读书的所有目地就是让他注意到我的存在。
2001年,我初二。
那年戴佩妮出了一张专辑叫《怎样》,被我听了一遍又一遍,课间的时候,会在走廊里看着天空哼,那个时候天色那么蓝,我爱着小伙的脸庞比宠物还天真。
他参加电脑培训,我也去报名,这样每周除了周一到周五外,还能在周六的电脑培训课上看到他。
那个时候觉得,只要看着他的背影走就觉得世界美丽地不得了。
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像所有一个青春期的矛盾姑娘一样,唱喜悦也唱悲伤,有时候想到初三他有可能考到市区的高中,也会替他高兴,也会替自己紧张要加倍努力,和他考一样的学校。
后来的结果是我直升了我们区N高中,他没考上市重点考上N高中的直升班。
于是我们又离的很近地过了3年高中。
高中毕业的时候,我第一次发短信告诉他其实喜欢他这件事情。
结果很残忍,他没有理我。
进大学分道扬镳之后,我终于意识到我们相安无事的6年时光是一场我的个人独角戏,故事到这里本来该收尾了,可惜不是。
意外收到了他的短信,说起了一些有的没的。
后来在相识的第7年里,他开始追我。
他在QQ上跟我没日没夜的傻聊,有时候还会打电话来。
在某一个夜晚,他没有睡觉,从晚上8点开始发短信发到了凌晨,回忆里了这7年的时光和所有想和我的说的话,最后问,"我们能不能在一起?"这句等了我7年的话,在那个时候变得像个笑话。
第二天早上,我回"那么好吧,我们试一试。
"再后来他总是挤着一趟又一趟的公交车来看我,告诉我,那些年委屈你了。
他带我进入他的世界,去参观他的家,他说我是除了他姐姐以外地一个进他房间的女孩子。
2个月以后我就说了分手。
只因为我问"为什么追我?是不是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追一个曾经喜欢过自己的姑娘会比较好追?"他说"是的。
"我记得说分手的那一晚,那晚天下着雨,他打着伞一言不发地在寝室楼下等了我一晚。
这么多年我能得到的你对于我的情意,仅仅只能是通过这样萧瑟狠心的方式到此为尽。
一转眼就是7年,你不会知道我走的有多艰辛。
所有一切,那些关于你不爱我的卑微,就这样再也不见了。
这个故事我们所有的初中高中同学都不知道我们在一起过。
一个看起来三八如我的姑娘,看起来藏不了一丁点儿事情的姑娘,在感情上总是可以隐晦到如此地步,都只是因为觉得那是我的青春,不能和谁分享。
后来,我以为我可以继续前行,并没有因为失去一个人,而觉得生命失去了意义。
直到今年夏天收拾东西的时候,找到了一本很漂亮的本子,里面工整地记录了这些年所有他发给我的短信,每一条,每一字,每一句。
(二)2008年我大三,那年的11月,伊能静没化妆与一个男人牵着手被媒体拍到,哈林终于对自己坚持没有离婚的宣称表示沉默。
我在那一年和同校的一个男生B互相都有了好感。
在我们都知道对方心意的几个月以后他就要离开上海半年。
离开前他给我了光良《右手边》的歌词,让我好好的去飞,如果回来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人,那就看是否还有一起的可能。
这样的蹩脚的话,现在清醒的时候,我都能明确地翻译:他没那么喜欢我。
可是那个时候怎能明白?只是痴痴地等。
开始了大学最糟糕的一年,却也是成就我当下漂亮生活最关键的一年。
他离开以后的那年冬天特别的长。
那年冬天可怕的冰冷和我苍老的心情,像是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说不上鲜活,但也从未腐烂。
那一年的MSN,我几乎很少联系的到他,却常常在寝室手脚冰凉的晚上,坚持等他的头像亮起来。
印象最深的画面就是在好冷的冬天晚上,在寝室缩着脖子看着MSN,对着手心哈气。
我开始疯狂的工作实习,不让自己有任何闲下来想他的时间。
那年在欧莱雅实习,同时有一份人力资源的外包实习,需要每周工作3个工作日,每周48节课。
那年冬天妈妈在那个时候查出了乳腺癌。
那天夜里我在百度上搜索所有有关乳腺癌的字眼,我翻开手机给那个消失了很久的男同学打电话,机械的声音告诉我,你拨打的号码不存在。
我在msn终于把那个小狗的头像点开,我说,你在哪里,我妈病了,我需要你。
他终于不紧不慢地出现,他让我自己勇敢,他说我可以。
那天的安慰在我MSN上哭天走地中哀婉的结束,然后很快的,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他重新消失。
唯一的好消息是,妈妈的病检查出来是医生误诊了,肿瘤是良性,可以正常切除。
可惜也无法改变不了那一整年的灰色基调。
那年我在从实习回学校的车上常常听《乘客》,从冬天听到了夏天:我给你唱,坐你开的车,听你听的歌,我不是不快乐。
白云苍白色,蓝天灰蓝色,我家快到了。
那一年,我过的很不好。
那一年如果有个镜头跟拍,那镜头里一定通通都是我一个人努力的画面。
我倒数着他回来的日子,最后的100天里,寄过去了一个瓶子,里面有100张纸条,每过1天都希望他打开看到一条我和他说的话,这样当纸条全部读完的那天,就是他回来的时候。
再后来他回来了,没有找我。
我鼓起勇气打了电话给他,讨到了电话里低声地"不喜欢了"的回复。
而在我每天十指交叉等他回来的1年里,他和前女友一直都藕断丝连地纠结,没有任何时间来顾及关于我的插曲。
有时候常常很多事实很明显,只是我们需要一场仪式化的收场来结束自己的付出。
我们从未在一起,我一度以为它只是我人生里的广告,而我能马上复原继续前行。
我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它的隐患有如此的深刻。
是的,只是在那一场让自己变得都不像自己的感情里充斥着尖锐的摧折感,像是被一把很钝的刀割到,伤痕在几年以后才浮现出来。
我至今没有勇气再恋爱的原因,有部分是受这个不重不轻的故事的影响。
(三)故事写到这里,都是悲伤的部分。
当然上帝是很公平的,在这些年里让我遇到了你,我的前男友C。
2006年到2008年夏天,我从大一到了大二,那2年是我感情至今为止觉得最丰盛的时候。
他让我在以后的岁月里,当我回想起当初的点点滴滴,我都非常厌恶那个在宠溺里不知好歹的自己。
我想起大学的时候坐在他自行车后座上的日子,蹲在路边分吃一个西瓜的日子。
他冬天去KFC给我买我想吃的蛋挞,没赶上公交车,怕凉掉,揣在怀里跑了4站地气喘吁吁送到我手里的日子没钱。
去超市不舍得买大包乐事,可怜兮兮的买小包一起挤公交车的日子。
有一天,我和他一起走在四川北路上的梧桐树下暗暗的想,他真的很像我的亲人。
那个时候我还没开始在豆瓣上写点酸酸痒痒的小评论,还没在人人上写苦苦甜甜的职场分享和心灵感受,没拿那么多集邮一样的所谓牛逼哄哄的Offer,没那么多光鲜亮丽的光环。
但那些我还不够好的年岁里,在我身边陪伴着我的人是他。
后来,我还是和他分手了。
理由直白到让自己都不愿意面对:我想找一个比我能力更强的男生,多过懂我的男生。
兴许只是在这样浮夸的年代里,我们对自己怀有的太多的抱负和期望,甚至对明天的渴望胜过对今天的迷茫。
浩如烟海的蚁群里,我连个临时群众演员都不是。
年少就容易活得拘束、紧绷、装洋算、碰不得。
那些年,什么都没有,却太把自己当回事。
故事讲到这里我想哭,也终于释然去原谅这个一直以来漏洞百出的自己。
(四)说到这里,三个男生的故事都说完了。
故事原本写到这里就没什么好些的了,但是故事进行到这儿,怎么停的下来。
必须讲一下故事主人公现在的状态。
2011年年初的时候,我申请了异地轮岗,跨部门半年学习,全国哪里都行。
之后在自己就忘记的一干二净的时候后来收到了老板的一封邮件问我肯不肯去湖南株洲。
原谅我地理不好,我从来都不知道株洲在哪里,湖南在中国哪边,可惜那都没关系。
当天中午我在围脖上说:现在心里有一卷和卫生纸一样长度的难受。
当天,和一个2011年对我而言至关重要的女人吃饭,她用三个字说服了我:"gowithlife"。
于是我就决定去了。
很多外地同学对于出生在上海的我有一个很大的误会,以为上海姑娘都洋气无比眼界辽阔。
我不知道大部分的市区姑娘是怎样,起码对于初中都不知道有NIKE,觉得班尼路是很高端的我而言,实在在当时觉得上海的繁华是个和我远得不沾边的词汇。
所以去个三线城市对我而言,应该也就像回我郊区的家一样。
起码那个时候,我就是那么以为的。
写到这里,你也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会选择离开上海半年,去一个完全陌生的三线城市。
当我想奔赴的城市变得不再有意义,那么去哪里都是一样。
我觉得需要这么一段时光,我想人不能办到的事情,时间能。
读到这里,可能你多少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恩,我想这是一个还没有完全收尾的故事,所以需要等到它过去了以后,我才能把来龙和去脉记录清楚。
这些年,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我总是一个人要做这样的事情,彪悍的挤火车飞机出差,自己修抽水马桶,在职场里斗智斗勇,我以为我这样的年纪,只要不想,不出说口,我就能够告诉自己我不害怕。
不食人间烟火注定很寂寞,如果可以,我宁愿不寂寞。
尽管如此,我还是个坚强坦荡的姑娘,只是多了一层嚣张,精明世故的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