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周边产品设计中“萌”概念的形态表现
动漫衍生玩具的艺术形态分析

动漫衍生玩具的艺术形态分析作者:米雪梅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10期摘要:通过对动漫衍生玩具艺术形态进行分析,总结儿童玩具产品形态设计的新要素,来解析动漫衍生玩具儿童产生的影响。
让玩具设计师了解动漫衍生玩具消费的新形态,玩具产品的使用者与购买者是相对分离,所以对于动漫衍生玩具的形态既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需求,又要满足成人的艺术审美,这样便产生了新的艺术形态。
关键词:动漫衍生玩具;艺术形态;心理需求艺术形态是设计师在产品开发前的重要构思,重视设计与艺术形态的联系已经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前提。
对动漫衍生玩具的形态进行研究就要针对两个截然不同的研究对象群体,一是实际使用群体的孩子。
二是实际消费群体的家长。
设计师要把产品的形态语意信息有效地传达给两者,满足这两种群体的心理需求才能算是一个好的设计产品。
设计师还需要注入自己对产品形态的理解使消费者通过形态来选择产品,如何通过形态建立好使用者和产品的桥梁?1 动漫衍生玩具产品形态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1)产品艺术形态的概述。
市场上的玩具产品琳琅满目,目前市场上儿童玩具产品形态的主要表现为传统玩具、设计师玩具、动漫周边产品等。
从产品形态的概念来解读玩具产品的形态概念,可以理解为玩具产品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形态。
外在形态主要体现在材质、色彩、造型、工艺、结构等方面。
如果要理解玩具产品的神态成功与否,就要通过了解儿童心理来解读它。
在玩具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里,有着不计其数的造型形态,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着各自产品的特点。
而这种传统的表现方式,消费者需要一个过程来解读产品的内涵。
(2)动漫衍生玩具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儿童在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能快速做出选择,并且很明确自己想要的玩具。
能够缩短这个消费时间的产品就是动漫衍生玩具了,儿童在选择动漫衍生玩具前就已经对它的形态已经有很全面的了解了,这种能够直接性感受玩具艺术形态内涵的还是以儿童为主。
动漫衍生玩具对家长的影响没有动漫衍生玩具对儿童的影响那么直接。
日本的萌文化PPT课件

另一个说法是指TV动画《美少女
战士SAILOR MOON S》中土萌(TOMOE)
萤的出现。
4
在这个意思层面,萌え都是用做名词的,用来代指可爱 的女生,不过样貌可爱,讨人喜欢的男性(像正太)也可用 这个词来形容。虽然萌え和燃え同音,但萌え更能形容他 们(御宅族)对事物喜好的状态,因此后来都用萌え了。
“萌”并不仅仅是流行语之一这么简单。文化、政治的 意味也包含在里面。这个词经过了10年还在流行就是有 以上的因素。
10
“萌”吸引了“无性”的世界
“萌文化”中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 那就是“无性”。“萌”的对象如果是没有性别 的限制,在流行文化中常规定下的两性的存在方 式就可以有所解放。这种解放,说是创作者的解 放,还不如说是观众的解放。观众能够轻易接受 这种对象的话,他们就可以跳出性别之分的二次 元构造框框,也可以体会到心理负担解脱的快感。
《趣都的诞生-萌着的都市秋叶原》的作者日本早稻 田大学教授森川嘉一郎指出,当时日本有数部动画中的 女性角色名字中都有“萌”一字,包括《击打太阳》的 高津萌、《恐龙惑星》的鹭泽萌以及《美少女战士》的 土萌萤等。
6
后来一些女孩就对照着漫画上那些美少女的样子, 把自己也打扮一番,看上去如同十多岁的小女孩一样。 随着这类“萌女郎”越来越流行,很多“萌商品”也 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场上,例如猫耳朵帽、卡通 背包、蘑菇头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股“萌文 化”。
12
“萌”百态
13
各有各的萌!日本新奇动物咖啡厅
和小动物一起共度下午茶时光,一定非常治愈呢!能与汪星人喵星 人近距离接触的咖啡厅时下人气正旺,可是能治愈心灵的并非只有 小狗小猫哦。大家想不想亲近一下平时不太常见的小动物呢?这里 就汇总了几家非猫狗系的动物咖啡厅。
动漫周边产品设计浅析

动漫周边产品设计浅析作者:张银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2期摘要:自逐格拍摄法诞生的那一时刻,动漫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动画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形式,各种材质手法都可以被当做表现的形式加以运用。
随着动漫的发展,动漫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并且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小的影响,动漫产品也随之出现。
关键词: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5-0059-01一、动漫衍生的分类动漫衍生产品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以游戏和动漫为特色的服饰、游戏仿真玩具、食品、和服饰等实物产品,同时包括音乐、书籍等文化产品,还包括各种动漫形象的授权产品。
我们从五个方面把动漫衍生产品进行细分:(一)根据内容开发产品,比如各种音像制品,VCD、DVD, 漫画书等。
(二)根据卡通形象开发产品,这是动漫衍生产品的主要盈利手段,它包括各种日常用品,如饰品、收藏品、各类海报,公仔等。
(三)有动漫衍生出来的各种场所也可以算作是衍生品。
比如迪斯尼乐园,宫崎骏吉卜力公园,以及各种动漫专卖店如米奇、铁臂阿童木、Hello Kitty等这些品牌自己的专卖店以及俱乐部。
(四)动漫衍生产品的形式亦是丰富多样的。
最近出现的虚拟动漫衍生产品是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深化于我们的生活而诞生的。
例如《七龙珠》和《海贼王》推出了多款和自己动漫相关的游戏,得到了广大fans的追捧。
围绕游戏开发的商品、公仔玩具、饰品、服饰等也越来越多,甚至由游戏改编的电影也比比皆是。
(五)抛开虚拟衍生产品,我们来了解下现实类衍生产品。
目前这类衍生产品还是占据市场的绝大份额。
二、动漫衍生品设计特点(一)衍生品趣味设计突出动漫情趣衍生产品开发要体现出立足动漫原型的进行再创作。
人们正是出于对原动漫作品的熟悉和喜爱,产生心理认同的“移情”作用,才会把这种喜爱之情转移到其衍生产品上。
因此.动漫衍生产品与动漫原型密不可分,衍生产品设计既是在动漫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理论篇1——动漫角色场景与衍生品设计概述

三 、 动漫衍生品设计的必备条件
1、动漫衍生品设计师的素养
1)造型艺术修养 想要做好角色设计必须要具备较高的造型能力
·解剖学 这是个重要的话题,必须懂
得肌肉和骨骼怎样运动,才能 创造出可信的角色。了解从骨 骼到肌肉的正确比例关系。这 不仅在制作人的时候有用,制 作动物时也同样适用。对真实 世界的运作了解得越多,越能 更好地进行自己的创作。
角色与场景设计周边的传播可分类为以下3个阶段。 (1)角色与场景设计是通过影视动画作品的播出和发 行来推广的,因此,第一阶段的周边是书、音像制品等。
书店漫画书、杂 志及音响制品
第二阶段的周边,如以角色与场景为原型而设计的手 办、玩具、学习用品、服装、日用品等。
第三阶段是在第一、第二阶段的周边获得极大成功后,角 色与场景已收到市场极大欢迎,角色已然成了明星,有非 常高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人们喜欢角色的同时,很希 望到角色生活的世界中去,于是推出相关的游戏以及主题 公园等。
课程成果
剧本Leabharlann 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衍生品设计与制作
一、角色场景设计概述
• 角色设计“character design” 一词,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 的设计,特别是一些CG影视 作品(即科幻类特效电影), 以及二维和三维的影视动画、 游戏等领域,同时,场景为 这些角色提供了活动的空间、 时间、环境等背景信息。在 这些领域,角色与场景设计 起着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角色与场景设计的风格,即角色、道具、环境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言对白、背 景音乐等设计的风格,也决定了动画影片的整体风格。因此角色与场景设计在整个影视动 画的设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优秀的角色场景设计,不但成为了动画史上的经典, 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它们的商业价值也不可估量,例如经典动画角色“米老鼠和 唐老鸭”、“哆啦A梦(机器猫)”等等,不但受到动画迷的追捧,更被制成了各种学习 用品、服装、玩具等,甚至建造了主题乐园。
日本动漫作品中女性萌系形象探析

日本动漫作品中女性萌系形象探析摘要:这些年来,“萌”作为一种独特的日本文化存在,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广泛关注。
日本的动漫文化起步较早,所繁衍出来的产品被当代年轻人所热爱,已经带动了许多年轻人的消费,成为了年轻人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日本的一些动漫作品日益风靡,萌系形象受到了众多年轻人追捧,形成一种独特的亚文化风格。
与此同时,美少女游戏的虚拟体验模式,帮助一些亚文化青年在精神层面解决了现实生活当中始终无法解决的矛盾与问题。
关键词:萌系形象;亚文化;日本动漫近几年来,萌系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萌元素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当代多数青少年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其熟知。
在一些虚拟的游戏世界,萌被频繁使用,成为了网络上流行的词汇。
调查发现,目前无论是从虚拟的游戏世界,还是到日常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萌元素都在被频繁使用,并且形成了愈演愈烈的態势。
这种在青少年当中流行的亚文化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进行深思。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萌这个词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流行语概念。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分析,社会文化当中包括主流文化与其他文化,萌所产生的亚文化,与当代的主流文化是相生相克的关系。
亚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是亚文化在主流文化当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亚文化的群体的成员大多来自于不同阶级和不同种族,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群体。
其中,日本的动漫文化,就是这一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的动漫能够在中国进行广泛的传播,正是因为其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
而随着日本动漫作品的热销,当中的女性萌系风格也发生了转变,在许多的动漫影视作品的亚文化生态领域中,女性的萌系形象建立,与亚文化群体的生存模式和价值观的判断有着很大的关联,通过萌系形象当中的文化内涵,可以看出当代年轻人在接受主流文化的问题上,具有疏远回避的心理,同时也反映出了亚文化群体的生活遭遇和人际交往的状况。
本文通过对日本动漫作品中的萌系形象进行解析,对这种亚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挖掘萌系形象当中存在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了解亚文化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探究亚文化是如何与主流文化进行竞争,并且如何努力适应主流文化带来的优势性,实现最终的文化平衡。
动漫周边产品设计的定制化和个性化需求

动漫周边产品设计的定制化和个性化需求在当今社会,动漫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的代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而动漫周边产品作为动漫文化的延伸,受到了广大粉丝的喜爱。
然而,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单一的动漫周边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定制化和个性化的设计成为了动漫周边产品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方面,定制化设计允许粉丝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使得产品更加与自己的个性相匹配。
独特的设计不仅可以体现个人的独特性,还可以增加产品的收藏和使用价值。
例如,粉丝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或场景,定制自己专属的动漫周边产品,如手机壳、T恤等。
这种个性化定制不仅满足了粉丝对于动漫周边产品的情感依赖,还带给了他们一种特殊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定制化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增加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性。
通过参与设计过程,粉丝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产品,而是主动参与其中,增加了对产品的情感认同感。
例如,一些动漫周边产品企业会定期举办粉丝设计大赛,鼓励广大粉丝提供自己的设计想法。
这种互动不仅满足了粉丝的创作欲望,还增加了企业与粉丝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了产品销售与市场口碑。
另一方面,个性化定制是动漫周边产品设计的重要趋势。
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动漫作品,每一个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故事。
因此,粉丝对于动漫周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印有动漫角色形象的产品,而是希望能够在产品设计上有更多的选择。
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促使了动漫周边产品设计的创新。
在设计方面,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图案、色彩和形状,以满足不同粉丝的需求。
个性化设计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和特点进行个性化订制,与众多相似产品相比更加独特。
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设计收纳袋、抱枕、钥匙扣等周边产品,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增加了产品的实用性和使用价值。
此外,个性化定制也可以通过产品功能的创新来满足粉丝的需求。
例如,一些智能化的动漫周边产品可以与智能手机或电脑连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动漫周边角色玩具设计

动漫周边角色玩具设计动漫的主题角色是动漫产业发展的灵魂。
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周边玩具也不断增多。
那么,关于动漫周边玩具产品中主题角色的设计,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动漫周边角色玩具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研究动漫周边玩具产品中主题角色设计的意义动漫产业是一项潜力巨大的产业,存在着重大的商业价值和发展空间,受众也非常广泛。
动漫产业牵涉带动的产业发展很多,比如图书出版、动画电影、真人模拟以及我们最为熟知的动漫玩具等等。
对于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来说,肯定会有几个特别深入人心的主题角色塑造,人们会将自己对于动漫的热情与喜爱转化到这些动漫中鲜活的主体人物之上,因此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一个成功的动漫主题人物形象是带来动漫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
因此以动漫情节为设计背景,以主题角色为设计原型的动漫周边玩具产品就是在动漫产业发展中衍生出的一个重要分支。
设计者可以通过各种奇思妙想的主体人物形象设计去表现夸张、变形的视觉审美张力或展现卡通可爱以及色彩明亮的人物造型,这样的玩具产品会极大的满足动漫爱好者体验真实的快乐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动漫的进一步推广和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促动漫周边玩具产品中主题角色的形象要素设计为了使玩具产品中动漫的主体人物更加受到关注和喜爱,在设计中就一定要对动漫的主题角色独具魅力的造型、幽默诙谐的个性、积极乐观的态度或者丰富的人文内涵进行充分的展示和表达。
动漫周边玩具产品其实就是动漫作品中角色形象的衍生,需要非常丰满与个性的设计要素去完善才能体现出玩具产品最好的艺术形态效果,也能让动漫爱好者通过玩具产品产生理想动漫画面的既视感,所以好的动漫周边玩具产品一定具备四个方面基础的形象设计要素:第一,形态特性要素设计。
动漫玩具产品中主题人物的形态特性是主题形象最直观也是最传神的艺术呈现,所以形态特性一定要符合动漫剧情中主题角色的性格与画风,如果产品设计上对一个非常朴素的动漫主题人物加入过于浓烈和夸张的形态特性表现,一定不会被动漫爱好者所接受,所以对于形态特性要素一般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保持主题角色形象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第二,色彩要素设计。
日本的萌文化讲述

取代“可爱”“喜欢”
“萌”流行的原因是因为“萌”成功取代了“可爱”、 “喜欢”。它破坏了传统的语言秩序,给予了使用者某 种能动性以及快感,因此这种表现十分流行。判断是 “可爱”、“喜欢”的场合,所需要的是公认的客观的 原则。但是完全是自我表现的“萌”,它没有必要符合 客观的道理,也没有必要只走在中规中矩的路上。也就 是说,各式各样的人都可以是“萌”,对于其他人没有 兴趣的东西也可以毫不犹豫说“萌”。
利用日文输入法的话,输入MO E只会显示“燃え”和 “萌え”。为了区分因为美少女而热血的状态,和传统的热 血的分别,就借用同音的“萌え”来形容,并成为ACG界的一 种网路黑语。
借用“萌”这个汉字的本意,是比喻事物的开始,所 以可以理解作其引申义为“开始吸引目光”。也有说是指 看到美少女时,就如春天降临一样的感觉,而草木萌芽在 春天,因此就借用来代表这种“心花怒放”的状态。此外, “萌”的来源还有一些其他说法。
其中一种说是出自1993年NHK放送的《天才电视君》 的女主角“鹭傼萌(SAGI SAWA MOE)”主角在她有难的时候, 会大叫她的名字“萌~!”,一部份的迷因此而模仿。
另一个说法是指TV动画《美少女
战士SAILOR MOON S》中土萌(TOMOE)
萤的出现。
在这个意思层面,萌え都是用做名词的,用来代指可 爱的女生,不过样貌可爱,讨人喜欢的男性(像正太)也可 用这个词来形容。虽然萌え和燃え同音,但萌え更能形容 他们(御宅族)对事物喜好的状态,因此后来都用萌え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漫周边产品设计中“萌”概念的形态表现
摘要: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动漫形象家族正在日益壮大,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传播使“萌”这一概念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种动漫形象当中。
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动漫形象不仅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更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
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条件具有“萌”属性的动漫周边产品,从形态学的角度研究“萌”概念的形态特征及表现手法,旨在为新奇创意转化为视觉形象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动漫;形象;新媒体;萌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20-02
一、“萌”文化的含义
“萌”起源于日本御宅族次文化的词汇,“萌”字通常是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一般限定于二次元)的喜爱之情,可用作动词或形容词。
根据《商务学生词典》,“萌”指草木发芽,及比喻事物的开始,也有说是指看到美少女时,就如春天降临一样的感觉,因此以“萌”来代表这种心花怒放的状态。
“萌”亦可作为动词来表达喜爱与欣赏,这种欣赏的心情,就如草木发芽般,打从心底而来。
在网络用语中,“萌”的意义延伸为“可爱”的近义词,进而用“萌”来形容的对象也延伸到二次元以外的各个层面。
在设计当中,我们可以将“萌”文化看做是一种可爱文化,是一些极具卡通色彩、幽默、可爱的卡通形象为主要代表的一种社会现
象,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日益膨胀的时代,人们内心需要可爱的、单纯的设计形式来慰籍慷,面对都市紧张的生活,有的只是直接感官刺激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萌文化在日本已经存在多年,日本的卡通形象深入世界各国,人们已经感受到萌文化的强大影响。
萌文化虽在不断扩散,但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它只能是一种亚文化。
由于受众接受程度的不同,其设计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设计师需针对不同的受众,将设计进行改良,使角色与观众达到良好的沟通。
二、何谓动漫周边产品
动漫周边是个比较广义的概念,是指以知名动漫和游戏为载体,对其周边的潜在资源进行挖掘所设计的商业产品。
包括以动漫为主概念的玩具、食品、饰品等等实物,同时也包括音乐、图象、书籍等文化产品。
这些不同形式的产品,在动画围绕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的形成。
优秀的动漫周边产品,不仅可以推动动画本身的知名度,同时也创造了收入目标。
本文主要以实用的生活用品为主要研究对象。
这类产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让消费者在使时享受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保持和加强对消费者的情感的动漫形象。
这类产品数量最多,具有广泛的消费市场。
本文将以这部分产品为对象,分析如何将动漫形象当中的“萌”属性在产品形态设计当中延续并继续发展,使产品本身具有实用性和可欣赏性之外的独特个性。
三、“萌”概念的形态表现
动漫周边产品不同的于普通的时尚产品,作为原动漫作品的衍生产品,审美及造型特征必须遵循原动漫设计,原动漫作品的吸引力决定用户的忠诚度,作为动漫周边产品,其审美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
(一)相似形移植
这是动漫周边产品开发当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手段,即保留原有产品功能和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将动漫形象进行转化,使其与产品原形态更为相近。
如图3-1-1当中的史迪奇形象的创意u盘设计,它在保留u盘原有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将史迪仔形象进行保留,并在设计当中,将它的头身比改为1:1,它像婴儿一样的坐姿和呆呆的表情,极易使人产生怜爱之情。
如此设计,使u盘具有了除实用功能之外的可观赏性。
再比如图3-1-2中,乔巴形象的储蓄罐设计,它的原型是乔巴背着大背包,设计师将其背包放大做为储蓄罐的罐体,既保证了存储空间,又不破坏乔巴原有的形象特征,过大的背包使形象可爱的乔巴看起来更加弱小,会激发人的喜爱之情,使人精神愉悦。
以上两件产品,都通过将产品功能移植到动漫形象上来实现产品的“萌化”设计,使原产品形象更加可爱。
(二)形态组合与拼接
动漫周边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设计重点并非将产品的功能最优化,而是必须遵从原动漫形象,保留并强化其形象特
征和角色个性。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通常会将动漫形象直接加在原产品上,形成一个新的产品,比如平时很常见的更换不同图案、颜色、细节的手机壳,此类设计仅在修饰形上做变化,基本形态没有过多设计。
例如图3-2-2当中的订书机设计,订书机上的拽猫在功能上是完全不需要存在的,为了使该订书机的身份特征更明确,设计师将拽猫的形象拼接在订书机上,使其产生了一个新的形态。
(三)形态联想与再表现
动漫周边产品除再现动漫角色形象之外,有时也会在原基础之上进行形态的再设计,这类设计需充分分析动漫形象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并进行抽象概括。
在设计过程当中应突出重点,通过词汇的发散联想,定义卡通形象性格特征,利用图形、色彩等发射性思维在原来定义的词汇上进行联想,图形和色彩不单停留在造型联想上,还可以是动作等,利用逻辑、节奏、空间感等对原形象进行再表现。
如图3-3-1为日本著名的动漫电音歌手初音未来,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
图3-3-2为在动漫形象的基础上设计的灯具产品,此方案以“初音未来”中的人物角色为设计元素,没有保留初音的角色形象,却将其音乐元素视觉化,显得年轻而时尚。
“萌”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是适应大众需求而产生并影响到设计领域,并出现了许多体现此类文化特点的形象和产
品,“萌”形象是在特写的时间、合适的人群当中流传的一种审美,合理的利用“萌”形象,可以延伸客户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拓展商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卖萌-搜搜百科.
[2]张留峰,廖海进,余永海.q文化,q设计,q故事[j].武汉理工大学.
[3]侯克明.中国动画产业年报[d].北京:海洋出版社.
[4]黄杰,程雯慧.国内动画周边产品设计[m].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