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呐喊》测试

合集下载

高考名著阅读之《呐喊》

高考名著阅读之《呐喊》

高考名著阅读之《呐喊》一、多选题(3*10+1*20)1.下面对《孔乙己》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

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和《狂人日记》一样都是反封建主义的小说力作。

B.这篇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小说选取了几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伦理制度。

C.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发生在家乡绍兴鲁镇咸亨酒店里的真实的故事,使全文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

表达作者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

D.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小说结尾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并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虽尽而意无穷。

E.以笑贯穿全文,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既是对孔乙己的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群众的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2.下面有关《头发的故事》文意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N先生的感慨让我们想起《阿Q正传》中所描述的革命后的情形:“……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革命并未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没有给民众实际利益,难怪民众对革命节的纪念十分冷漠了。

B.革命党人并未在国人中进行思想启蒙、唤醒民众,结果,民众只是头上去掉了一根辫子,封建传统思想依然占据着他们的头脑,同时也顽固地统治着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日后的改革也就举步维艰了。

无怪乎N先生对现实十分失望、感慨万端。

C.《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1918~1922年所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祝福》等14篇小说,这些作品尖锐地揭露了宗法制度和封建传统文化的弊害,通过对人民命运特别是农民命运的描写,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和现实革命运动应当关注的问题,深刻地刻画了一群“老中国的儿女”——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呐喊》名著阅读复习练习

《呐喊》名著阅读复习练习

呐喊名著阅读题一、正误判断1.周树人首次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被看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 √)2.鲁迅在《狂人日记》中以“吃人”这一审美命题赋予它以具象,确实产生了深远的警示作用:中国要有希望,必须从政治、思想、精神和心理结构等方面,彻底毁坏这“吃人的筵宴”。

( √)3.《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

( √)4.《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一个落后不觉悟农民阿Q形象,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鲁迅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 √) 5.善于投机是中国民族劣根性之一。

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了解革命的意义。

所以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

( √)6.恃强凌弱,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夸大狂与自尊癖都属于《阿Q正传》所影射中国民族劣根性的内容。

( )错误:“恃强凌弱”应为“卑怯、欺软怕硬‘‘。

7.《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

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者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

( √)8.《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

明线是次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主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 )错误: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9.《药》是以1911年辛亥革命英雄黄花岗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

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发人深省地剖析了这一革命不成功的历史原因。

( )错误:《药》是以1 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呐喊》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答案:A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是谁?A. 阿QB. 祥子C. 许三观D. 狂人答案:D3. 《呐喊》中,以下哪个故事不是出自该作品?A. 《药》B. 《孔乙己》C. 《祝福》D. 《子夜》答案:D4.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最终的结局是什么?A. 成为革命英雄B. 被处决C. 远走高飞D. 成为地主答案:B5. 《呐喊》中,《药》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A. 爱情B. 革命C. 教育D. 医药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______篇故事。

答案:142. 《呐喊》中,《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______。

答案:穷困潦倒的读书人3. 《呐喊》中,《明天》这篇小说通过______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

答案:祥林嫂4. 《呐喊》中,《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是一个______。

答案:车夫5. 《呐喊》中,《风波》这篇小说反映了______的封建残余思想。

答案:农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呐喊》中《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答案:《药》讲述了华老栓为了给儿子小栓治病,听信迷信,买了人血馒头给儿子吃,结果小栓还是病死了。

小说通过这一悲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迷信和无知,以及封建社会的残酷。

2. 《呐喊》中,《阿Q正传》是如何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案:《阿Q正传》通过阿Q的言行举止,刻画了一个自大、自卑、欺软怕硬、精神胜利法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

阿Q在面对失败和屈辱时,总是以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来逃避现实,这种精神胜利法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和悲哀。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测试,相信大家对《呐喊》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汲取文学的养分,感悟鲁迅先生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答案:A2. 《呐喊》中,哪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疯子的形象来批判封建礼教?A. 《阿Q正传》B. 《狂人日记》C. 《孔乙己》D. 《药》答案:B3.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哪篇小说表达了对传统中医的批判?A. 《明天》B. 《一件小事》C. 《药》D. 《头发的故事》答案:C二、填空题4. 《呐喊》中的《阿Q正传》通过主人公________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

答案:阿Q5. 《孔乙己》是《呐喊》中的一篇小说,其中孔乙己的形象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________。

答案: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三、简答题6. 简述《呐喊》中《药》这篇小说的主题。

答案:《药》这篇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小福子为了给病重的儿子买药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反映了普通人在社会压力下的无奈和挣扎。

7. 《狂人日记》中,狂人的“病”有何象征意义?答案:狂人的“病”在《狂人日记》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传统礼教的盲目崇拜和对变革的恐惧。

狂人的疯狂代表了对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和对新思想的渴望。

四、论述题8. 论述《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鲁迅通过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呐喊》中的许多作品,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都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影响了无数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手法。

五、思考题9. 你认为《呐喊》中哪些主题或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请举例说明。

答案:(此题需根据考生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回答,以下为示例答案)《呐喊》中的许多主题和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呐喊试题及答案

关于呐喊试题及答案

关于呐喊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呐喊》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巴金D. 茅盾答案:A2. 《呐喊》中,哪一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阿Q?A. 《狂人日记》B. 《孔乙己》C. 《药》D. 《阿Q正传》答案:D3. 《呐喊》中,哪一篇小说被认为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A. 《明天》B. 《一件小事》C. 《头发的故事》D. 《风波》答案:C二、填空题1.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包含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多篇著名小说。

2.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其名字的来源是因为他头上的辫子像英文字母Q。

3. 《呐喊》中,《药》这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人血馒头的故事,揭示了封建迷信的愚昧和残酷。

三、简答题1. 简述《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

答案:《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疯狂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批判。

2. 描述《呐喊》中《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

答案:孔乙己是《孔乙己》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贫穷的读书人,因为贫穷和迂腐而被人嘲笑,最终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悲惨地死去。

四、论述题1. 论述《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篇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形式,而且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通过《呐喊》中的一系列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呼唤着社会的觉醒和变革,对推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

《呐喊》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鲁迅的代表作《呐喊》是哪一年发表的?A. 1918年B. 1922年C. 1925年D. 1928年答案:B2. 《呐喊》是一部什么类型的作品?A. 小说B. 故事集C. 诗集D. 散文集答案:C3. 鲁迅的《呐喊》一共包含了多少篇作品?A. 12篇B. 15篇C. 20篇D. 25篇答案:C4. 在《呐喊》中,鲁迅首次使用了哪个别名?A. 阿QB. 孔乙己C. 白眉大侠D. 病夫答案:A5. 下面哪个作品不是《呐喊》中的篇目?A. 《阿Q正传》B. 《狂人日记》C. 《孔乙己》D. 《故乡》答案:D6. 《呐喊》对于鲁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A. 民主自由B. 民族复兴C. 反封建D. 反帝国主义答案:C7. 《呐喊》中的作品大多以怎样的视角写作?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D. (无人称)答案:A8. 鲁迅在《呐喊》中揭示了社会的哪些问题?A. 封建迷信、人性丑恶B. 帝国主义侵略、工商业剥削C. 文化保守、思想觉醒D. 社会不公、政治腐败答案:A、B、D9. 《呐喊》中讽刺的对象主要是谁?A. 地主阶级B. 商人阶级C. 官僚阶级D. 小资产阶级答案:C10. 在《呐喊》中,鲁迅除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外,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痛苦与绝望B. 希望与憧憬C. 幽默与讽刺D. 冷漠与无视答案:A11. 以下哪个作品是《呐喊》中的怀古之作?A. 《猫》B. 《阿Q正传》C. 《奔跑吧!乡亲们》D. 《故乡》答案:D12. 鲁迅通过《呐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个问题?A. 封建礼教B. 儒家伦理C. 文人雅士D. 宗教迷信答案:C13. 《呐喊》中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了鲁迅对何种信念的坚守?A. 爱国主义B. 革命思想C. 人道主义D. 科学理性答案:B14. 鲁迅的《呐喊》在文学史上具有哪种重要意义?A. 开创了新文学的先河B. 为后来的文学提供了范本C. 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D. 引发了社会动态答案:A、B、C15. 《呐喊》中的作品体现了鲁迅对什么的关切?A. 人性的迷茫B. 社会的底层C. 时代的矛盾D. 民族的命运答案:A、B、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鲁迅为什么选择以“呐喊”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答案:鲁迅选择以“呐喊”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主要是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绝望和愤怒。

呐喊阅读试题及答案

呐喊阅读试题及答案

呐喊阅读试题及答案1.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A. 鲁迅B. 巴金C. 老舍D. 茅盾答案:A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认为自己得了什么病?A. 精神病B. 心脏病C. 肺病D. 胃病答案:A3. 《呐喊》中《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特点是?A. 喜欢喝酒B. 喜欢读书C. 喜欢赌博D. 喜欢打架答案:B4. 《呐喊》中《药》一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A. 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B. 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C. 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D. 一个关于牺牲的故事答案:D5.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特点是?A. 聪明机智B. 勇敢坚强C. 自卑自大D. 善良正直答案:C6. 《呐喊》中《明天》一文的主人公是谁?A. 祥子B. 许三观C. 阿QD. 阿长答案:D7. 《呐喊》中《一件小事》一文主要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A. 贫富差距B. 官僚腐败C. 道德沦丧D. 社会不公答案:C8. 《呐喊》中《风波》一文的背景是什么?A. 抗日战争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C. 五四运动时期D. 土地革命时期答案:B9. 《呐喊》中《社戏》一文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A. 乡村生活的宁静B. 城市生活的喧嚣C. 传统文化的衰落D. 社会变革的迫切答案:A10. 《呐喊》中《端午节》一文的主人公是谁?A. 孔乙己B. 阿QC. 祥子D. 许三观答案:B。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

《呐喊》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呐喊》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老舍D. 巴金答案:A2. 《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是谁?A. 祥子B. 许三观C. 狂人D. 阿Q答案:C3. 《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特点是?A. 勇敢正直B. 善良无私C. 自卑又自大D. 聪明机智答案:C二、填空题4.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______篇作品。

答案:十五5. 《呐喊》中的《孔乙己》是一篇以______为背景的作品。

答案:封建社会三、简答题6. 简述《呐喊》中《药》的主要内容。

答案:《药》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购买了所谓的“人血馒头”,这种迷信的做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愚昧和落后。

7. 《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什么?答案: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指他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通过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优越感,从而逃避现实。

四、论述题8. 论述《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先河,而且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鲁迅先生通过《呐喊》中的一系列作品,表达了对封建残余的强烈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分析《狂人日记》中“吃人”的隐喻及其象征意义。

答案:《狂人日记》中的“吃人”隐喻,象征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压迫。

狂人通过日记的形式,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体的束缚和摧残,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盲目和麻木。

这种隐喻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解放和精神觉醒的强烈呼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呐喊》测试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正确的,请在括号里打√;错误的,请在括号里打×)( ) 1.周树人首次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被看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 ) 2.鲁迅在《狂人日记》中以“吃人"这一审美命题赋予它以具象,确实产生了深远的警示作用:中国要有希望,必须从政治、思想、精神和心理结构等方面,彻底毁坏这“吃人的筵宴”。

( )3.《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

( ) 4.《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一个落后不觉悟农民阿Q形象,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鲁迅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 )5.善于投机是中国民族劣根性之一。

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了解革命的意义。

所以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

( ) 6.恃强凌弱,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夸大狂与自尊癖都属于《阿Q正传》所影射中国民族劣根性的内容。

( )7.《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

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者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

( )8.《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

明线是次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主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 )9.《药》是以1911年辛亥革命英雄黄花岗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

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发人深省地剖析了这一革命不成功的历史原因。

( )10.《药》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 )11.《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

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宝儿的描写,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 )12.《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我”——作者本人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画,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

( )13.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穷困、潦倒、迂腐、麻木,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

而狂人则是具有抗争意识的无产阶级战士。

( )14.作家是带着满腔同情写孔乙己这个形象的,指出了孔乙己的悲剧是科举制度和现实社会造成的,通过这个形象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朽与荒唐。

( )15.《孔乙己》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一一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 ) 16.《故乡》中有眼前的故乡和记忆中的故乡的对比;眼前的闰土和少年时代的闰土的对比;眼前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和当年开豆腐店的“豆腐西施”的对比……这些色彩强烈、形态各异的对比,催人沉思和反省。

( )17.《呐喊》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新史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 )l 8.《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祝福》都收在《呐喊》中。

( )19.《呐喊》所集中描写的三类题材——封建势力及其卫道者的罪恶、愚弱的“国民性"的深重负担、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反抗和悲剧命运——都是时代的重大题材。

( )20.《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 )21.鲁迅的《呐喊》中的很多篇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比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

( )22.《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其中《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狂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疯话,但是话里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 )23.《呐喊》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共收录小说15篇,其中《狂人El记》《孔乙己》《阿Q正传》《拿来主义》等文章都为鲁迅的代表作。

他的作品大都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 )24.《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中国旧有制度进行深刻剖析,全面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

( )25.《故乡》通过贫苦农民闰土父子两代的童年对比,反映了自辛亥革命至"五四"前后中国农村走向全面崩溃以及农民的悲惨生活。

《明天》通过皇帝复辟的传闻在一个偏僻农村的反响,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在复辟与反复辟斗争中的动向。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鲁迅小说中典型的语言,分别出自哪一个人物之口?①“救救孩子……”②“我总算被儿子打了,……”③“窃书不能算偷……”④“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A.狂人夏瑜孔乙己阿Q B.孔乙己狂人阿Q 夏瑜C.狂人阿Q 孔乙己夏瑜D.夏瑜阿Q 孔乙己狂人( )2.吴妈、七斤嫂、八公公、方玄绰、夏四奶奶分别出于鲁迅的哪篇小说?A.《阿Q正传》《风波》《社戏》《端午节》《药》B.《风波》《社戏》《端午节》《药》《阿Q正传》C.《社戏》《端午节》《药》《阿Q正传》《风波》D.《端午节》《药》《阿Q正传》《风波》《社戏》( )3.赵白眼、麻子阿四、豆腐西施、驼背五少爷、红鼻子老拱分别出于鲁迅的哪篇小说?A.《风波》《阿Q正传》《故乡》《药》《明天》B.《阿Q正传》《风波》《故乡》《药》《明天》C.《故乡》《阿Q正传》《风波》《药》《明天》D.《药》《明天》《阿Q正传》《风波》《故乡》( )4.华老栓、陈老五、赵七爷、红鼻子老拱、六一公公分别出于鲁迅的哪篇小说?A.《《风波》药》《狂人日记》《明天》《社戏》B.《风波》《明天》《药》《狂人日记》《社戏》C.《药》《狂人日记》《风波》《明天》《社戏》D.《明天》《社戏》《药》《狂人日记》《风波》( )5.康大叔、古久先生、何小仙、丁举人、赵太爷分别出于鲁迅的哪篇小说?A.《药》《狂人日记》《明天》《孔乙己》《阿Q正传》B.《明天》《孔乙己》《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C. 《孔乙己》《阿Q正传》《药》《狂人日记》《明天》D.《阿Q正传》《药》《狂人日记》《明天》《孔乙己》( )6.八一嫂、杨二嫂、邹七嫂、方太太、三太太分别出于鲁迅的哪篇小说?A.《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兔和猫》B.《故乡》《风波》《阿Q正传》《端午节》《兔和猫》C.《风波》《阿Q正传》《故乡》《端午节》《兔和猫》D.《《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风波》《兔和猫》( )7.宝儿、宏儿、阿发、六斤、小尼姑分别出于鲁迅的哪篇小说?A.《社戏》《明天》《故乡》《风波》《阿Q正传》B.《明天》《故乡》《社戏》《风波》《阿Q正传》C.《明天》《风波》《故乡》《社戏》《阿Q正传》D.《风波》《阿Q正传》《明天》《故乡》《社戏》( )8.华小栓、狼子村的佃户、钱太爷、蓝皮阿五、监督分别出于鲁迅的哪篇小说?A. 《阿Q正传》《明天》《药》《狂人日记》《头发的故事》B. 《明天》《头发的故事》《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C.《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明天》《头发的故事》D. 《狂人日记》《阿Q正传》《明天》《药》《头发的故事》( )9.双喜、七斤、赵贵翁、仲密君、红眼睛阿义分别出于鲁迅的哪篇小说?A. 《风波》《狂人日记》《礼戏》《鸭的喜剧》《药》B. 《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礼戏》《风波》《药》C. 《鸭的喜剧》《药》《礼戏》《风波》《狂人日记》D.《礼戏》《风波》《狂人日记》《鸭的喜剧》《药》( )10.爱罗先珂、赵司晨、方玄绰、N先生、胖绅士分别出于鲁迅的哪篇小说?A.《端午节》《鸭的喜剧》《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社戏》B.《鸭的喜剧》《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端午节》《社戏》C. 《端午节》《头发的故事》《鸭的喜剧》《阿Q正传》《社戏》D.《鸭的喜剧》《阿Q正传》《端午节》《头发的故事》《社戏》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 ( )1.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鲁迅先生《狂人日记》是他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与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一部小说同名。

B.鲁迅先生一一共有三部小说集。

《呐喊》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共由14篇小说组成。

C.在《呐喊》的l4篇小说中,《不周山》原也收录其中,后被收录到《故事新编》,并改名为《铸剑》。

D.《呐喊》收录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

其中《祝福》更是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的迫害。

E.阿Q的革命目的之一就是讨老婆,这是他自然本能的要求,说明他有着明确的革命目标。

( ) ( )2.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鲁迅先生塑造阿Q这个形象的意图就是要画出这样的国民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B.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当时中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它是在统治者的压迫下而形成的,在今天这种性格已经不存在了。

C.《药》是作者以光复会的重要成员之一秋瑾被捕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事件为背景而创作的小说。

小说主题就是通过夏瑜被杀这一线索,艺术地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

D.鲁迅小说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他善于抓住他们的思想精神的不觉悟、不抗争的这些病态的灵魂进行剖析。

每一篇小说都反映了社会的本质,社会的各个层面,为改良社会、改变国民性而呐喊。

E.《呐喊》中的小说大多数采用截取横断面的写法,“取法外国’’,但也注意到了首尾照应交代等写法,融合了民族形式的神韵。

( ) ( )3.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阿Q正传》运用了幻觉、梦境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